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手术室火灾的的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 停电处置预案
l、住院部、手术室、ICU等重点部门采取双线供电;医院自备发电机,一旦市区电力供应发生故障,则院内立即发电。
2、后勤保障部与有关电力部门协调,停电前应事先通知我院电工班,做好自己发电准备。
3、临床科室常规备有应急灯、电筒等照明用物,定期检查,保持完好状态。
4、接到停电通知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如有抢救患者使用电动力机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5、突然停电后,立即寻找抢救患者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并开启应急灯照明等。
6、危重患者、手术中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平时应在机旁备有简易呼吸器,遇突然停电,医护人员立即将呼吸机脱开,使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使用电动吸痰的患者,用50ML注射器接吸痰管吸痰。
7、如双线均突然出现供电故障,院内发电机供电前,医护人员则应首先保证病人抢救:护士应沉着镇静,上呼吸机者采用手抱球法,上监护仪者采用人工测血压、脉搏,电动吸痰者则采用50毫升注射器接吸痰管抽吸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其余工作人员则立即电话通知电工班、院办公室,并采用应急灯供照明。
8、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9、通过电话与电工班联系,查询停电原因。
10、必要时及时报告市卫生局及市政府。
11、医院自备发电机需经常注意保养及时检修,保证随时可以发电供临床急需。
二、 火警应急预案
预防:
1、加强消防知识的学习与培训;
2、保卫部门定期检查全院消防设施性能,保证消防设施随时处于功能完好状态;
3、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4、注意用氧、用电安全及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应急处理:
1、发现小的火情立即用放在病房的灭火器扑灭火焰,防止火情扩散,事后报告科室领导及医院保卫科,以查明起火原因,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2、发现较大的火情:
① 如遇到电起火立即切断电源;
② 立即拨打火警119,报告医院保卫科组织灭火;
③ 立即组织病人及陪人有秩序地疏散、撤离;
④ 报告120帮助危重病人安全撤离
1、消防安全意识薄弱,领导重视程度还不够
近些年来,随着消防安全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医院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对消防安全的认识不到位。有的人认为医院的消防工作与医务工作相比较要处于次要的位置,或是虽然认为医院的消防安全工作也很重要,但是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存有侥幸和满足的心理,认为自己的医院以前没有发生过火灾事故,消防安全事故以后也不会在自己医院里发生。也有的人认为消防安全是上级医疗主管消防安全部门的事,自己医院只要负责好医疗工作的服务和拓展,消防安全只要能应付好上级消防安全检查就可以了,不会去主动的做好消防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更不会在这方面进行过多的投资和教育。
2、用电量不断增大,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增大
近些年电子产业发展特别快,电气设备也越来越多,用电负荷也随之不断加大。医院里大量使用的电脑、计算机、打字机、复印机、以及各种各样的医疗设备等,再加上各种空调、电视、监控设备,用电负荷迅速增大。一些老的医院还存在电气设计和安装不符合要求、线路老化、乱拉乱接电线的情况,这些状况随时都有可能因短路引发火灾事故。一些医院在装修上也很讲究,但对装饰材料的防火效果考虑的比较少,大量使用易燃、可燃材料,留下了很大的火灾隐患。这些隐患一旦引起火灾,对医院来说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3、医院在消防安全管理上的“硬件”与“软件”配备不符
最近几年,随着医院对消防安全的重视,国家对消防建审制度的加强,消防安全监督的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医院对消防安全的投入也越来越多。过去防火设施和消防器材配备不到位的短板在不断的消失。就陕西省来说,所有新的医疗网点的建立,全部要通过消防的审批和验收,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基本消除了先天性的火灾隐患。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医院对消防安全的管理却大大的落后于硬件设施的配备。集中表现在消防安全检查、巡查不到位、绝大部分医务人员不会使用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特别缺乏等,消防安全管理上的短板会使消防器材硬件的配备失去自己的作用。
二、医院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及措施
1、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做好防火巡查工作
医院是消防安全重点防护单位,一定要落实好消防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特别是做好每天的防火巡查工作,谁检查谁负责,把每日的防火巡查当做消除医院火灾隐患的重要手段。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要有对医院消防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每天下病区、宿舍等点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各种消防器材和灭火设施进行检查和测试,对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杂物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和清理,并做好登记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能当场进行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责令限期整改且上报院领导,要把各种火灾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重点部位,重点管理
医院的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高压氧舱、药房、制剂室、病理室等部位是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容易发生火灾的集中场所,要重点进行管理,要不间断的进行检查和巡查。医院的消防安全工作要结合其自身特点,病房、药库、手术室等区域的检查管理工作要根据各自特点开展。
(1)病房。病房通道内要保持通道畅通,不得有杂物堵塞,以防发生火灾事故的时候,方便疏散和抢救病人。要做好病房氧气瓶的防火工作,要经常检查氧气钢瓶,氧气瓶禁油、避热、防止撞击,如果发现油污应立即擦除,防止油污接触氧气而发生燃烧。在病区,病人和家属使用的做饭炉灶,应设置在专门的地方,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病房内使用的电器设备不得随意挪动。病房里不能私自加接电视机、电风扇、电冰箱等,防止线路负荷过重使保险丝熔断,造成病房照明设备和急救设备因断电给正在抢救中的病人造成危险。
(2)高压氧舱。采用防爆型的电气设备。电器设备的开关应装在舱外,操作时要先开电源再加压,结束后,要先减压再关闭电源,防止出现电火花。高压氧舱的所有设备、管道一定要做好防接地保护,要防止雷电和消除静电。所有进入高压氧舱的人都要禁止携带任何火种及可燃易燃物。
(3)药库、药房。这是存放药品的地方,这些药品大都是易燃可燃物质,有些还是易燃、易爆物质,火灾的危险性很大。因此,一定要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各种电气设备的安装都要符合消防部门对防火要求。同时,易燃、易爆等危险性药品应另设危险品区域,应该单独分开隔离存放。中草药的药库应定期进行通风和晾晒,要注意防潮,小心发热自燃。
(4)手术室。手术室内要有利于通风,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要禁止使用明火,麻醉剂、消毒剂等要做到随领随用,不得在手术室内存放。手术室内非防爆型的开关、插头,应在施行麻醉前合上、插好,在手术完毕、乙醚蒸气蒸发干净后,才可以切断或拔去插头。
3、做好防火宣传,强化消防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医院消防工作做的如何,很大程度上和医院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有关,医院接受消防安全培训的人越多,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人也就越多,发生火灾的可能就会越小,即使发生了火灾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员和财产的损失程度。这就要求医院的领导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特别重视消防安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特别是重点部位的工作人员、临床各科室的医务人员、新分配来的医护人员、保洁人员要重点进行培训,要进行检查和考核,让大家更多的学习和掌握消防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尽可能的降低火灾的发生或在火灾发生后把火灾的损失降到最小的程度。
4、进行消防应急演练,提高医院自防自救能力
【关键词】医院;消防;火灾;扑救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火灾形势也进入了比较严峻的时期,现代火灾和各种其它灾害事故随着现代化城市布局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而呈现出立体化、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1]。这就为我们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医院的一名消防人员,就医院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来说一说医院的消防。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人员密集场所,含老弱病残等不同人群,火灾情况下,会给扑救疏散带来很大困难。先来分析一下医院火灾的特点。
1.火势蔓延速度快。医院有许多竖向井道,如楼梯间,电梯管道竖井,发生火灾时,火势会沿着竖向井道迅速在垂直方向蔓延。另外,医院有大量的电器设备、棉被、氧气管道等易燃易爆物品,这会使得火势在横向的蔓延速度非常迅速。
2.人数多,疏散困难。在突发火灾时,由于求生的本能和恐慌,容易发生拥堵踩踏等,另外,逃生时,不可乘用电梯,走步梯由于楼层比较多,从而导致疏散时间加长,这个过程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人们在疏散过程中可能会吸入毒气或高温烟气而引起灼伤,也可能会因烟雾导致视线不清,这些因素都是疏散过程中的绊脚石。
3.病种多,建筑面积大,扑救难度大。医院长期有大量的病人,他们属于弱势群体,一旦发生火灾,这些行动不便的患者逃生很困难,尤其是骨科患者、神经内科的患者,对于人员的救护增加了很大难度,还有医院建筑主体部分有门诊部、住院部、急诊室、手术室等,辅助治疗部分有放射、理疗、病理、生化检验等,大部分建筑连成一片,一旦火灾,扑救难度也将加大。
4.消防安全管理难度大。消防安全涉及到医院事务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消防设施的维护、检查,还包括消防技能的演练、消防应急预案的制定等,有些措施和方法还可能与其他管理方面相矛盾。如消防通道的开启与关闭,为了防止偷盗事情的发生,许多医院往往将消防通道的门紧锁,这虽然有利于财产安全管理,但从消防安全的角度是极不合理的。
可见,做好医院消防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大家携起手来,每一个员工都时刻关注消防,提高警惕,才能防止火灾的发生。让消防走进心中,为了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会排查火灾隐患。了解本科室电器设备的性能,不能超负荷工作,不准私自增加电器设备,以免引起线路发热、老化等现象,工作结束及时关闭电源,并且保证疏散通道畅通。
2.会扑救初起火灾。火灾初期是最佳扑救时机,此时不能惊慌,应该利用身边的灭火器和最近距离的消火栓进行扑救,一旦错过这个时机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
3.会组织人员疏散。熟悉本科室的每一个安全出口,一旦火灾会带领大家沿正确的逃生路线,遮住口鼻,低姿前行,老弱病残者在前,身强力壮者在后,有序撤离。
4.有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员工上岗前进行消防岗前培训,在岗员工每半年接受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并根据实际情况在醒目位置设置消防安全标识。
完整的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应该是将医务人员、患者的人身安全与整个医院的环境安全全面结合的系统,一个集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安全防范系统。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其内容包含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场所设置要求,消防安全管理措施,防火检查,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与演练,火灾事故处理及消防档案等内容。要设立专门的消防控制室,有一套完整的自动灭火系统,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要根据火灾报警器上的报警信息[2],快速做出处理。具体操作见图(1)。其中应急疏散预案的内容包括:组织机构,报警处置程序,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程序和措施。组织机构包括: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当内容详细、全面,组织机构健全,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具有可操作性。还应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要求,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完善预案。预案的实施和演练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人员在消防安全责任人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在组织演练时,要事先通知演练范围的人员并设置明显的标识,以防引起不必要的惊慌和混乱。
总之,只要我们将各项消防制度落实到位,保持消防设施完好无损、消防通道畅通[3],再结合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能力,相信我们能将发生火灾的可能降到最小。
结束语
火灾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物,绝对杜绝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平时在做好预防火灾的同时,要切实做好扑救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搞好技术装备的配备,提高灭火能力,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做到及时发现,有效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魏新宇.消防灭火救援最优路径算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
摘要目的:探讨突发群体伤患者急救绿色通道运行中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2006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突发群体伤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前患者145例为对照组,建立后急救绿色通道后患者155例为观察组,对两组急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5.48%,死亡率4.52%;对照组抢救成功率88.28%,死亡率1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突发群体伤;急救;绿色通道;护理管理
Nursing management of emergent group injury patients in emergency green channel operation
Luo Suqin,Chen Pinwei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utian College(Putian City,Fujian),3511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of emergent group injury patients in emergency green channel operation.Methods:300 cases of emergent group injury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06 to January 2014.They we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145 cases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emergency green channel were as the control group.155 case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emergency green channel were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emergency situa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rescue success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48%,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4.52%.The rescue success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8.28%,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11.72%.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
Key wordsEmergent group injury;Emergency;Green channel;Nursing management
突发群体伤主要是由大型交通事故、火灾、工矿坍塌、斗殴等引起,具有突发性、伤员多、伤情重及复杂、抢救时间急迫及难度大的特点,常多为多发性复合伤,若抢救不及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1]。为此,我院建立了一套快速便捷高效急救绿色通道及重大突发事件急救预案,并在临床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从接听电话,快速出车,赶赴现场,实施救治及院内分诊急救、手术及入院等环节,制定出一套快捷高效的急救服务流程,各环节安全、有序、畅通,使伤员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有效救治。实践证明,通过在救治突发群体伤患者中运用急救绿色通道,并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选取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前的145例突发群体伤患者及建立绿色通道后155例群体伤患者,对他们在急诊室救治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及入院至手术时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实行急救绿色通道的一体化救治护理管理模式,可充分体现出急救工作的安全、通畅、规范、高效,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突发群体伤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绿色通道建立前收治的145例为对照组,绿色通道建立后收治的15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00例,女45例,年龄23~50岁,平均(40.1±2.1)岁;受伤原因:交通伤45例,工程伤80例,群殴伤20例。观察组中男102例,女48例,年龄22~52岁,平均(40.2±2.3)岁;受伤原因:交通伤48例,工程伤80例,群殴伤27例。两组在年龄、受伤原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护理管理措施:第一,建立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制定一体化的急诊抢救制度与流程,是决定创伤急救单元高效运转的主要因素。我科依据院部的突发重大灾害事故抢救预案,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急诊绿色通道工作制度及流程。规定凡进入优先处置绿色通道的患者,应实行先救治后分科,先抢救后缴费、先救治后检查及后补充医疗文书的“三先三后”原则。第二,院前开放绿色通道:①接到突发群体伤的急救电话后第一时间内汇报院上级相关部门及领导,根据伤员人数、伤情,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充分整合、调配急救医疗资源,统一指挥和协调,确保绿色通道顺利运行。②第一时间赶赴灾害事故现场,快速、有序及高效地开展救治工作。③伤员进入绿色通道后,及时通知手术麻醉、影像、输血、检验及各相关临床科室,随时准备抢救工作。第三,院内绿色通道的开通:①接到突发群体伤急救电话后,及时开通急诊绿色通道,遵循“优先处置”的绿色通道救治原则,确保患者“零通过时间”,让绿色通道成为一道绿色生命安全之通道。②在积极施救的同时,立即通知院相关部门及院领导。③凡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均使用“绿色”专用章及专用卡,免去挂号、缴费等手续,并由医护人员护送,提供全程服务,相关科室应密切配合,任何个人或部门不得推诿或怠慢。第四,院内急救护理:①突发群体伤事件一来临,依据伤员人数、伤情等,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急救预案。统一指挥和协调。高效、准确地检伤、分类及抢救同时并举,遵循先救命后治病、先治重伤后轻伤原则。按伤员轻重缓急分区救治:A区:以红色心形标识,为危急病情;B区:以黄色心形标识,为紧急病情;C区:以绿色心形标识,为一般病情。D区:以黑色心形标识,为死亡伤员。A区及B区患者,进入绿色通道,优先救治;C区伤员,做好安抚解释工作,可暂缓处置;死亡者及时送太平间。②护理人员既明确分工又紧密协作,使急救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地展开。检伤分类组:安排有经验、素质好的高年资护士;急救组:安排业务素质好的护理骨干,负责配合医生实施一系列生命支持性措施,如吸氧、吸痰、输液、心肺复苏、心电除颤等及全面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协调联络组:由护士长或沟通协调能力强的护士担任,负责通知会诊、物资供给及家属沟通等;治疗巡回组:负责常规性治疗及病情较轻患者的处置工作;③患者出现致命性损伤、出血性休克等情况,直接进入手术室抢救;血流动力学暂时稳定者,则护送行CT等检查,然后进入手术室。④在整个救治过程中,要安慰、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简要告知患者家属情况,做好签字。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急诊室处理时间、特殊检查时间、急诊到手术室时间、死亡率等情况。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
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5.48%,死亡率4.52%;对照组抢救成功率88.28%,死亡率1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急救绿色通道是指对危、急、重患者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或治疗和优先手术或住院的原则,医疗相关手续按情补办。在抢救突发群体伤等患者中,实行急诊绿色通道制度,遵循“三先三后”优先处置原则,统一协调和指挥,实施快捷高效的急救服务,减少患者在抢救全程各环节的耗时,使急救绿色通道成为真正急救生命之绿色安全通道。急救绿色通道的启动,充分体现出急救工作的安全、畅通、规范、高效。
由于突发群体伤具有突然发生、伤员多、伤情严重及复杂、抢救时间急迫及难度大的特点。为此,建立起反应灵敏的院前急救通讯指挥系统及一套科学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在获悉重大灾害事故讯息后,快速做出反应,立即开启急救绿色通道,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灾害现场实施快速有效的救治。同时,有序高效地进行急救物资、设备及人员的调配工作,确保绿色通道运行。
急诊抢救时护理人员水准体现在“时间性”和“技术性”两方面,且急救绿色通道运行中护理任务多且复杂,护士身心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失误发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为此,我科在急诊绿色通道的运行过程中,通过不断强化训练和实践积累,提高整个护理团队的急救应急能力,形成一支具有高超职业素养及稳定心理素质的急救团队。首先,注重优化护理人力资源,严格执行急诊护士岗位准入制度。其次,注重对急救护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及考核,如急救物品摆放、使用及保管及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流程等。此外,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急救演练及重大灾害事故抢救预案演练,提高急救意识和应急救护能力,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一些抢救方法和流程。另外,在进行急救预案演练时,重点实施“急救的实效性”演练,即实行限时服务:白天接到急救电话后3分钟内出车,晚上8分钟内出车,院前处理时间最多≤30分钟,为此,我院实行急诊值班人员24小时三线值班制,其中,一线人员在院前调度室待命,三线为随时待命班,并实行抢救室及保安人员24小时值班制,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及正常医疗秩序得以维护。同时,规定值班护士在院门口接诊患者,引导协助患者做各种检查及治疗等。而且为确保绿色通道顺利运行,我院主管部门也十分重视我科护理人员的配置问题,力求护士数量及结构梯队的合理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及护理管理制度后,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5.48%,比对照组高7.2%。此外,两组急诊室救治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入院到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一、优质护理工作井然有序
活动开展以来,我科大力倡导细节服务,护理工作呈现出崭新面貌,护理工作更加细致,更加贴近病人。肛肠科定编床位为38张床位,开放41张床位,3个月床位使用率占100%。为了支持“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护理部为我病区新增派护士8名,活动期间科室共有16名护理人员,使床护比1:0.4。为了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我科将护理人员分为2个责任组,每个责任组的组长为高年资护师,并配有护士。根据我的特点,实行小组责任制,且弹性排班,保证每班至少有两名护理人员在班全程服务,每天在对晨晚间护理,肛肠术后病人伤口熏洗、生活照料上又增加了人力。各班岗位职责明确,责任组长对患者住院期间各个阶段进行评估,根据病人的病情、自理能力及心理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并督促责任护士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二、护理内容多样化
3个月来我科护理人员通过各项学习和培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责任组长定期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基础护理、护理常规、健康教育等护理知识和技术的强化训练。基础护理工作明显比活动前更到位、更精细、更贴切。按照《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肛肠科加强了各项基础护理,如:为所有病人打好开水、为术后病人协助进水、喂饭、洗漱、入厕、活动、护送检查等;加强了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对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各时期、各环节进行健康指导,包括疾病知识、简单治疗过程、各种检查目的、各种功能训练以及饮食与活动的意义等等,使基础护理的内涵达到进一步提升。落实了病房全面巡视,及时满足病人的所需,解决病人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了护理安全工作,对手术病人以及病房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标识、张贴、口头宣传、交待各种注意事项,从而防范了护理意外差错的发生,及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三、护患关系和谐
短短3个月来,在院部、护理部精心指导下,经过全体护士不懈努力及护理部主任的精心指导,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基础护理质量不断提高,表扬信从上半年20封上升至80封,入院及出院病人满意度逐月提高,从患者的反馈意见中,对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和关心照顾表示满意,有的患者甚至说:“亲生儿女又如何!”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病房护士的整体年龄偏低,他们本质上喜欢做技术操作性强的工作,虽没有直接表示不原意作基础护理,然而,一旦遇到个别患者或家属语言或者行为使护士受到心理伤害时,他们就难以应对。护士的辛勤工作使患者的利益最大化。同时也向社会传递着和谐的音符,但他们也需要心理支持和社会认同。作为护理管理者要让护士在提供其语言沟通能力,使患者从心理上接受和尊重护士,让患者及家属真正感受到护士在帮助患者康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二2016年为贯彻落实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积极响应、全力以赴投入到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活动中,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形式,不断转变服务理念,改变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流程,以“基础护理”为立足点,以“试点病房”为契机,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的主题为“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通过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从根本上改善了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真正将基础护理落到实处,做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在此期间,我们认真思考,总结经验,克服困难,不断探索。
一、加强领导,开展宣传
1、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
2、护理部分两批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分别召开全体护士动员大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投入到创建活动中。
3、护理部深入科室与护士座谈,将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精神进行解读,然后针对如何落实基础护理,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护理质量等内容进行专题讨论,护士长及护士结合本院实际,提出自己对开展护理示范病房的想法和好的建议。达到全院统一思想,转变护理服务理念的目的。
4、组织示范病房护士长及骨干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兄弟医院好的做法,拓宽思路,为创建工作奠定基础。组织全院临床病区护士长及护士院内交叉参观学习、经验交流,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二、确定示范病房
1、通过各科申报,选取了护理工作量大,危重病人多的病区:内一科、内二科、普外科病区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
2、各病区护士长通过开展定期考核、实施动态管理的工作模式,达到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发挥试点病房的带动作用。
三、加强管理,强化措施
1、护理部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知识并考核,制定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细则。
2、试点病房结合科室工作特点,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及具体工作计划。
3、制定优质护理服务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通过开展调查分析,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积极进行整改。
4、完善基础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进一步细化和量化护理质量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科室及护士的业绩挂钩。
5、护理部开展自评自查工作,找出不足,及时按照评审标准的要求逐一完善我院护理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提高我院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6、积极招聘护士,优先满足“护理示范病房”人力资源配置,保障基础护理有效落实。
四、突出重点,拓展内涵
1、创新模式,学习先进做法。动态调整绩效考核制度及分配方案,将护士完成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及住院患者满意度等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
2、明确工作职责,实施责任护理。实行责任护士包干制,人人都是责任护士,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3、改革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实行无缝隙、全程责任护理。
4、根据科室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配置情况将护士责任分组,设置责任组长、责任护士。
5、简化护理文书,缩短书写时间。制定各种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统一制定书写模板,规范全院护理文件书写,使护理文件书写更加简洁,最大限度缩短了书写时间,护士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护理服务中。
6、更新工作流程,实现责任追究。修订护理人员分层管理职责、护理工作流程、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明确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
7、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将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及广大患者的监督。购置基础护理服务工具,每周确定基础护理日,保障基础护理的落实。通过落实基础护理,体现护士对患者的细心照顾和关怀,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五、协调职能部门,实施垂直管理
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临床支持中心。护理部积极协调总务科、药剂科、物资供应中心、检验科、器械科等护理支持系统,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提供有力保障。
六、依法执业,保障安全
1、为贯彻落实《护士条例》,护理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士条例》的培训及考核,进一步规范护士的执业行为,切实落实护士执业注册和持证上岗等相关规定。
2、进一步完善重点科室(内一、内二、外科、中医科)各项护理管理制度、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及护理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技术准入制度,从而保障护理安全。
七、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1、每月开展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使基础护理操作更加规范、专业。
2、每月开展全院护理业务讲课,鼓励年轻护士担任主讲,提高护士主动学习能动性,培养护士自信心。
3、认真实施护士的岗前培训及岗位培训,内容包括护理核心制度、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并进行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
护理部对全院在职护理人员进行分层考核,稳步提高各级护理人员技术能力。内科、儿科、外科、骨科分别进行专科理论和专科操作技能的培训及考核,达到人人过关,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最大限度保障护理安全。
八、加强监控,保障质量
1、护理部自制护理安全警示标识,提醒护理人员及患者规避风险。完善毒、剧、麻、高危药品及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
2、加强护理质量的环节监控。对护理人员环节监控,新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对病人环节进行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
3、护理部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有效解决,并从护理流程、护理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问题,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
九、制定预案,提高应急能力
1、制定了“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预案”,应对病人骤增或突发公共事件,全院合理调配护士,确保护理安全。
2、护理部重新修订并形成了25项风险事件的护理应急管理预案。预案贯穿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对高风险科室:手术室、急诊室、进行急救演练及停电、火灾演练。临床病区开展了突然发生猝死、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摔伤的、住院患者发生坠床、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程序。演练之后,护理部现场点评,分别提出存在问题,共同讨论改进措施。通过演练,使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应急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处理程序,从而在护理工作中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时,能采取各种得力措施和有效办法,熟练使用各种急救技术和装备,做到规范处置,及时化解危机。
十、初步取得的成绩
1、护理人员理念改变: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需求。
2、工作模式改变:实行责任分组,所有护理工作落实到人,增加了责任意识。
3、护理内容改变:治疗和基础护理逐渐等同化。
4、护理排班模式改变:弹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
5、护患关系改变:和谐了护患关系,形成良好的了护理工作氛围。
6、病房环境改变:陪护减少了,病区环境安静、整洁有序。
7、满意度的改变:护士关心病人,病人理解护士,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十一、存在问题
1、医院部分职工转变观念不到位,缺乏对优质服务示范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医院的支持系统需进一步完善。
3、护理垂直管理不到位。
4、护士还承担着部分护理工作以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