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观经济学经济效率

微观经济学经济效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观经济学经济效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观经济学经济效率

微观经济学经济效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 本文综合微观经济学说与微观经济研究方法,运用需求和供给曲线分析归纳经济单位活动内在客观规律,提出了微观经济进深理论和更为实际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对人类行为的目的与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强调了资源的稀缺与选择的问题。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必须做出多种多样的选择,使绝对稀缺的经济资源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合理利用。根据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不同内容,可将经济学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本文就微观经济学研究进行一些综合性的探讨、论析。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诸如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等。通过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任何商品的价格都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给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应用分析,通常被当作微观经济分析的出发点,而微观经济学分析所涉及的经济变量都是个量,主要从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分析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三个层次上逐步深入的。这种由个别到一般再到全部的总结、推导,形成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合乎理性的人”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完全竞争三个基本假设是整个微观经济研究的前提。两种分析方法均衡分析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相对稳定,二是相对最佳。各种理论所寻找的最佳答案,最终都是在某种均衡状态确定了它。对于边际分析的方法,要想确定问题的最佳解答,必须考察经济变量在原有水平即边际上所发生的微小变化,以明确事物向最佳状态发展变化的趋势或方向,直至达到极值。需求曲线、供给曲线确定单一变量,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得到供求定理的过程,以及弹性概念的提出及应用都为各种问题的研究、解决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值、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值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基本特征,它表明了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相互影响构造出了市场的均衡状态,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是以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分析作为依据的。效用论分析需求曲线背后消费者的行为,并从中推导出需求曲线,因而效用论也被称为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供给曲线背后生产者的行为理论,从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供给曲线。将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并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结果表现为产品市场中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相互作用及结合结果,即可分析出产品市场的均衡状态。

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运用效用论中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分析得出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即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推导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同时可得出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表示一种愿意支付与实际支付的差额,代表着一种状态。效用论的序数效用论从消费者偏好进而应用无差异曲线细化分析出消费者消费行为。应用无论在函数形式上还是在曲线特点上都非常的相似的长期生产理论等产量曲线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无差异曲线,再由边际技术替代率和预算线共同推导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即所购买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与之对应,由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推导出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化,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以及原理相对应的消费者的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生产者的扩展线,规模报酬及规模报酬曲线,而规模报酬的变化又是规模经济与不经济的一个特例。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再由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补充了不确定性下消费者的行为。生产者行为理论从企业的本质分析各种类型的生产函数,再由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分析得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正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之对应的长期成本可推论出长期生产技术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决定因素,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又决定了长期边际成本也呈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长期成本曲线是在短期成本曲线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规模,选择最优后推导出来的。

完全竞争市场和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内容构成了市场结构理论。市场论的中心是分析不同类型市场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在各种市场的类型以及划分市场类型的四个主要因素中,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目和第二产品的差别程度是最基本的决定因素,第三个因素对价格的控制是第一、二因素的必然结果,第四个因素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序是第一个因素的延伸。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决定了市场的需求曲线,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决定了市场的供给曲线。收益取决于市场对其商品的需求状况,成本取决于厂商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因素,收益和成本决定了利润。不同类型的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是不同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最有效率的市场类型,为其他类型市场的经济效率分析和评价提供了一个参照对比。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供给曲线及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推导得出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三种类型中,垄断市场的垄断程度最高,寡头市场居中,垄断竞争市场最低。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即论证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微观经济学以需求、供给和均衡为出发点,通过效用论研究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进一步得出市场的需求曲线。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主要研究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推导出生产者的供给曲线,进而得出市场的供给曲线,就可以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完全竞争市场最优,垄断市场最差,而垄断竞争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市场比较接近垄断市场。在所有个体经济单位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经济资源的配置,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寻求最优值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第一宗旨和目标,而微观经济学说和微观经济研究是总结、指导、实现这一宗旨和目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但是,认知和研究的局限性、人类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元性,决定了对现实经济不能简单地以帕累托最优理想状态应用“看不见的手”原理去研究、推理每一个家庭都具有一系列反映该家庭对两种物品的偏好的、向原点突出的无差异曲线及一系列代表生产任何一种产品所需的劳动和其他投入品的有连续性或平滑的等量曲线,存在经济中任何一个部门的一系列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存在生产过程中一切投入品的一系列的边际物质产品曲线。我们只有以客观、辩证、唯物的方法,深入市场经济社会实践,总结、认知市场经济社会内在的运行和发展规律,反过来指导、推动市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方能达到微观经济学说和微观经济研究的真正初衷。

【参考资料】

[1] 钟世洪:微观经济学教程[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

微观经济学经济效率范文第2篇

一、市场失灵的经济学界定

作为微观经济学中的理论,市场失灵特指市场经济中的一些经济问题,这些经济问题产生于微观的市场环境中并可能降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这些经济问题一般不能单纯依赖市场机制得到解决。这些经济问题包括:第一,不完全竞争(垄断)。第二,经济的外部性,即生产或消费的某些外在影响未被包括在市场价格中。第三,公共物品短缺。第四,信息不对称。总体而言,经济学探讨市场失灵问题都是围绕如何提高经济效率这一主题展开的,因为经济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探讨在社会资源总体稀缺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为解决市场失灵导致的经济效率降低问题,经济学理论也主张政府运用法律、政策等方式解决。比如针对不完全竞争问题,政府可以通过行政监管(控制价格)或运用法律制度(反垄断法)保护市场的竞争性;针对经济外部性,政府可以通过法律制度在界定产权或减少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作用,或者政府通过征税以及(可转让的)生产许可证实现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2]。由此,经济学解决市场失灵的基本理论可以概括为运用国家的有形之手解决仅凭市场的无形之手所不能解决的经济效率降低问题,而这与经济法学强调的经济法是国家干预之法似乎有某种暗合之处。因为经济法也是以“国家之手”(代替“无形之手”)来满足社会协调性要求而制定的法[3]。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经济法学借鉴经济学的市场失灵理论作为经济法存在的重要理论证明。但是,如果从抽象的理论命题研究回到具体制度的实证考察上,经济法的具体制度与经济学的市场失灵理论又是什么关系呢?或者说经济法的基本功能就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吗?

二、市场规制法与市场失灵的关系

作为经济法的代表,市场规制法律制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时期。在市场规制法产生之前,资本主义国家主要依靠私法(民商法)作为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进入垄断阶段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中遇到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日益强大的垄断集团在逐渐控制市场后,开始采取很多限制竞争的方式打击与之竞争的中小企业;资本家为谋取高额利润无视消费者的健康,掺杂使假、偷工减料的现象非常普遍,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4]。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意识到要解决这些社会矛盾,仅仅依靠强调意思自治、主体平等的民商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在市场主体日益分化为强者与弱者的情况下,如果片面强调契约自由,只会导致强者的自由和弱者的不自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的经济法便产生了。其中,在市场竞争领域出现了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具有市场监管性质的法律。这些法律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维护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立法者制定反垄断法以防止垄断集团控制市场。同时,立法者还通过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打击市场上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净化市场竞争环境。第二,保护市场竞争中以消费者、劳动者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利益。为避免消费者受到假冒伪劣商品的侵害,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倾斜性地配置权利义务,对消费者规定了更多的权利,对经营者规定了更多的义务;而产品质量监管法律制度则从产品的行政监管和产品侵权责任等方面作了更多有利于消费者的规定。在明确了上述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功能后,我们需要探讨市场规制法与市场失灵理论的关系。我们可以先将两者涉及的内容作简单的对比以便分析。首先,从市场规制法的角度考察,垄断问题是市场规制法与市场失灵理论都涉及的内容;而不正当竞争问题作为市场规制法的重点却没有在市场失灵理论中出现,消费者保护以及产品质量监管也没有作为专门问题在市场失灵理论中讨论。市场失灵理论仅仅将经营者和消费者间的信息不对称作为信息不对称的典型例子加以探讨。其次,从市场失灵理论角度考察,经济的外部性以及公共物品缺乏问题也没有作为专门问题出现在市场规制法领域。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基本结论:市场规制法和市场失灵理论两者涉及的内容存在交叉,但并不重合。由此,试图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作为指导经济法具体制度构建的论点就存在并不令人完全信服的情况,至少市场失灵理论不能完全指导市场规制法的制度构建。笔者认为,造成这两者区别的原因在于经济法和经济学具有不同的研究视角。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探讨在社会物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经济效率的最大化;而解决不正当竞争及消费者保护问题虽然也可能有助于市场经济效率的提高,但归根结底,这些问题的本质并不是经济效率问题。

三、将经济学的市场失灵理论作为经济法依据存在的问题

基于上文的论述,笔者认为经济法学界将市场失灵理论作为经济法存在的理论依据的通说值得商榷。对这种质疑主要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第一,这种观点混淆了经济法和经济学在价值观上的基本区别。经济法体现法律自身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而经济学则围绕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展开研究,这是两者的基本区别。就经济法(市场规制法)而言,其功能的发挥可能会有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法律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始终是其最坚实的价值基础,经济法不会完全服务于经济效率价值。假设存在实现经济效率最大化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却有损于公平、正义价值观,这显然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以经济法和经济学都涉及的反垄断法为例可以进一步探讨经济法和经济学的区别。经济学关注垄断问题,是因为垄断可能会降低经济效率,造成社会福利状态的净损失。经济法关注垄断问题,是因为垄断不但损害经济效率,还会损害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和参与市场竞争主体的合法权益。经济学和经济法的分歧不仅体现在基本的价值观念上,还体现在解决垄断的具体思路上。尽管经济学界一般也将反垄断法作为解决垄断问题的手段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赞成通过反垄断法解决垄断问题。一些经济学家怀疑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执法效果,认为政府与其动用大量的行政、司法资源不如依靠市场机制自身去解决垄断问题[5]。在经济学家看来,市场竞争是一个自生自发的过程,任何企业都很难长期维持垄断优势,比如当企业试图通过垄断高价获得垄断利润时,就会吸引其他企业进入相关市场,从而扩大供给,恢复供求均衡。在市场由旧均衡向新均衡的调整变化过程中,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资源的流转过程本身是一个客观的变化过程,市场主体之间利益的得失变换是客观的,本身并不需要价值判断。比如当垄断企业通过垄断高价谋取垄断利润时,消费者剩余向生产剩余的转化只要没有造成社会福利状态的净损失,政府就没有必要干预垄断行为。因为只要经过一个调整变化的过程,市场均衡最终会实现。与之相比,经济法则遵循传统法学的思维方式,更关注市场主体之间利益的得失变更是否是公平合理的,要考虑垄断企业实施的行为对相关市场主体造成的影响。比如中国反垄断法第17条第1款就规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不得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显然,从经济法角度考虑,因市场行为导致的市场主体之间利益的得失变更并不是客观的、与价值无涉的,而是需要接受法学传统的公平、正义价值考量的。

第二,这种观点还造成了经济法理论内部的紧张和矛盾,使得经济法理论内部出现无法融合、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即所谓的“经济法总论分论两张皮”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经济法总论作为基础理论却难以指导经济法分论具体制度的建构。在论述经济法总论时,经济法学界都会将市场失灵理论放在重要的位置进行阐释,以表明经济法存在的重要意义。而在探讨经济法分论(市场规制法)时,在涉及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时,则主要探讨市场竞争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正如前文所述,经济法的基本功能就在于维护公平、自由的竞争秩序以及市场竞争中弱者的合法权益。经济法的具体制度(市场规制法)体现了对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的追求。这与经济法总论强调经济法解决市场失灵以提高市场经济效率的论述存在一定的脱节。为弥补经济法总论与分论脱节的问题,经济法理论界也做出了努力。比如,在研究经济法总论时,指出经济法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追求经济效率上,还体现在追求社会公平上。在论及经济法分论时,也会时常引用市场失灵理论,并指出经济法分论的具体制度建构也有助于实现对经济效率价值的追求。再比如在论及消费者保护问题时,经济法学界会引用市场失灵理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来论证经济法的具体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有助于解决消费者和经营者间信息失灵的问题。然而,经济学探讨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因为这种情况会导致市场经济效率降低,即信息失灵基本模型揭示的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使一部分潜在的市场交易无法达成,市场资源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自由流动,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6]。这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侧重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不是同类问题。在经济法(市场规制法)的理念中,保护消费者权益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社会公共利益。由此,经济法(市场规制法)采取倾斜性的权利义务配置方式,赋予消费者更多的权利以保证消费者在微观市场交易中能够真正获得与经营者交易的平等条件。这种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与经济学主张的对经济效率的追求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经济学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乃是基于市场主体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消费者追求消费效用最大化和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都统一于理性经济人的逻辑假设前提下,即在具体的交易关系中,交易双方作为市场主体都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交易双方(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经营者)的利益在本质上属于同一性质,交易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交易双方的地位也是可以互换的。因此,在具体的交易中就没有必要基于身份(消费者还是经营者)对交易双方进行区分。通过市场自由交易实现的利益分配不但有利于交易双方,而且在总体上也有利于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经济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有效率的市场交易,而不是为了对交易的某一方(消费者或是经营者)进行倾斜性的保护。信息不对称理论的逻辑前提(理性经济人假设)也暗含着承认市场主体的地位平等。在这点上,经济学与民商法的逻辑是一致的。只是进入现代社会后,企业和消费者实际上不仅地位不同,追求的利益也不同,从而显示出异质利益冲突的问题,异质的利益间用什么标准去衡量真正成为了问题[7]。显然,在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冲突中采取倾斜性地保护消费者的立场是基于法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的结果。这与经济学强调价值中立、单纯追求经济效率最大化是完全不同的。笔者认为,长久以来,经济法学界一直试图将存在一定矛盾的公平和效率价值统一于经济法理论内部,并试图以此来证明经济法理论强大的解释力与说服力。但是,研究基本理论与制定现实政策有本质的不同,制定政策需要平衡不同价值利益的关系,不能片面追求某种价值利益而不顾其他价值利益的诉求。基本理论的价值范畴应该是明确而一致的,应具有逻辑的内在一致性。反之,如果我们将彼此冲突的价值主张都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作为基本的价值追求,这样不仅会造成理论体系内部的逻辑矛盾,也很难有真正的说服力。

四、市场失灵在经济法中的实质意义

基于上文论述,笔者不赞同将追求经济配置效率最大化为导向的市场失灵理论作为论证经济法存在的根据。那么,市场失灵对于经济法理论是否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呢?对于市场失灵与经济法的关系,笔者认为还应结合经济法产生的原因做进一步的探讨。从经济法角度理解,市场失灵不是指市场机制未能解决经济效率降低的问题,而是指那种盲目迷信市场,相信仅凭市场机制就能创造公平、自由的社会经济秩序的理想价值观的破灭。虽然市场作为交易场所自古就存在,但将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本方式却是自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对市场机制有一种狂热的迷恋,人们相信市场机制不仅能够配置资源、创造财富,而且还能培育人们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的价值理念。市场是自由的,在市场机制下人们通过交易来实现各取所需。为了保证交易顺畅进行,就需要交易双方彼此尊重对方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同时交易双方还要尊重对方的自由意志。因为只有双方取得合意,交易才能进行。市场是平等的,市场交易中并不区分贵族与平民,没有基于身份产生的特权。在人人平等的理念下,市场机制鼓励人们通过竞争来实现对财富、价值的追求,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既承担市场竞争中带来的收益,也承担市场竞争中带来的风险。由此,独立、自主、公平、自由的价值理念深深地贯穿于市场机制之中。当时的人们深信市场机制不只是配置社会资源的最佳方式,还是人们值得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市场机制对个人自由的尊重与保护为民主政治提供了坚实的体制和物质基础。与此相对,法律的作用仅仅是维护市场经济体制,为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提供体制性的一般条件。具体而言,法律的功能就表现为保护私有财产(物权法)和保障契约履行(债权法),即国家运用私法(民商法)调整经济生活的目的在于保障私人自治的自主性空间,避免国家通过法律干涉私人的经济生活。但正如上文所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到垄断阶段后,社会矛盾日益增加,这使人们对市场机制承载的价值理想产生怀疑。工业生产力的发展虽然创造了巨额财富,但也导致了严重的财富两极分化,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下,市场竞争日益演变为经济强者和经济弱者的尖锐对立。面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反思:工业进步真的必然带来政治和社会的进步吗?目前的困境仅仅是进步过程中的暂时挫折,还是前途堪忧呢[8]?人们逐渐认识到市场机制的弊端,市场机制虽然鼓励人们创造财富、追求财富,但市场中的强者却往往采取不公平、不正当的方式追求财富,他们打着自由竞争的旗帜践踏着他人的尊严与自由,剥削他人的合法收益,并以此来实现对巨额财富的攫取。这种行为不但引发了社会冲突,而且也严重损害了人们心中有关市场机制应承载的美好价值理想。这时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意识到,如果片面维护形式意义的契约自由只会形成经济强者对经济弱者的支配与控制,使得经济弱者完全丧失经济自由。毫无疑问,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以解决这些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维持基本的经济生活秩序。由此,以体现市民社会公共性一面的经济法产生了。经济法的出现打破了市场经济生活完全由民商法调整的局面,打破了私法自治的价值理念。经济法的理念强调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控制和干预,经济法的理念意味着在某些微观、局部的市场交易领域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不再完全由个人意志来主导。可见,市场失灵对于经济法的实质意义就在于那种盲目相信市场机制(以及保护市场机制的民商法)能够创造公平、自由的经济秩序的理想价值观的破灭。

微观经济学经济效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理性预期货币政策

一、理性预期理论概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各国陷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失业率快速增加和经济发展停滞的困境,流行多年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发生了危机,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经济理论在停滞膨胀的经济状况下,并没有得到期望的经济效果。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理性预期学派产生发展起来,该学派以理性预期的概念改造宏观经济学,以预期问题为突破口,全盘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革命。而该学派理论上逻辑严谨,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因而理论影响迅速扩大,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该学派理论上的逻辑严谨,又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理论影响迅速扩大,从而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理性预期理论的典型代表理论是货币周期论,以及在该理论上建立的实际货币周期论、财政政策分析和政府决策行为分析等新的理论。

二、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假设

理论预期理论认为宏观经济现象不过是许多个人经济活动的总和,而宏观经济学中一切涉及人的行为的假定应该有微观基础。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确定的微观经济行为者是理性人的假定相矛盾,理性预期理论的宗旨是建立与微观经济学一致的宏观经济学。为此,理性预期理论的主要代表人提出了三个分析的基本假设:理性预期假设;彻底的货币中性假设;自然率假设。

1.理性预期假设。理性预期是在长期动态分析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以完全的、相同的信息为基础,他们能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期,做出合乎理性的经济决策,即他们能对未来做出理性预期。

2.彻底的货币中性假设。货币中性假说是指经济总产量和就业的实际水平和自然水平,与包括相应地对商业周期发展作出反映的货币和财政活动无关。

3.自然率假设。自然率假说的要点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有其内在的动态平衡,外界力量能暂时打破这种平衡,但不能根本改变它,政府应该顺应这种动态平衡。

三、理性预期理论的政策建议

首先是政府应制定长期不变的政策规定,消除政策规则的任意变动性。理性预期学派坚持古典经济学的信条,认为过多的政府干预只能引起经济的混乱,为保持经济繁荣,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因为“市场比任何模型都聪明”,它始终是使各种生产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充分就业的有效机制。理性预期学派坚持认为,政府的作用只是为私人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可以使人们充分了解的良好环境。因此如卢卡斯所说,“我们需要的是稳定的政策,而不是积极行动主义政策。”政府干预越少,经济效率也就越高。

二是政府政策目标必须注意长期性和稳定性,并且着力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政府的决策不能对一国经济的产量、就业和其他实际变量产生影响,但可以对一般物价水平等名义变量产生具有规则性的效果。因此,政府应该把最理想的一般物价水平作为唯一的政策目标。

四、理性预期理论及对我国经济政策的启示

1.应充分考虑并正确引导微观主体的理性预期。 目前我国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预期能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正日益增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公众的理性预期,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在一些方面减少了行政干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众的理性预期又是不断提高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一个前提条件。中央银行要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就要准确地公布通货膨胀指标和失业率,利用信息优势,通过舆论导向,准确披露决策相关信息,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引导经济主体的预期,正确引导公众预期,让公众及时了解这种政策目标的变化,增强其信心。

2.应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局限性。 在理性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是有限的。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所面临的是诸如结构调整、制度转轨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单纯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很难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因为具有理性预期的公众对此是很清楚的,所以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难以得到公众的响应。可以说,货币政策不是调控经济的万能手段,不仅仅因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本身需要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支持,更因为货币政策本身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局限性。

3.政府的政策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以期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 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原则是为了使微观经济个体顺利地从事经济活动,充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政府的政策要想得到各种经济成员的积极配合,使各项经济政策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必须取信于民,避免朝令夕改。因此政府的政策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符合经济活动当事者的预期规律,可以使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从根本上摆脱由于政策的频繁变动对其造成不良后果的担忧,从而无需寻求应变之策,而尽力去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和经济行为的最优化。

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理性预期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政府在采取宏观经济调整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理性预期并引导这种预期朝着政策目标的方向发展。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经济政策调控,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预期能力日益增强,政府部门必须转换思路,注意把握宏观经济调控与微观层面理性预期的结合点,谋求经济政策、经济主体的预期与行为及经济运行三者的和谐与稳定,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而有高质量的增长。

参考文献:

微观经济学经济效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普通财经院校;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一般项目《特色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探索――基于与综合性大学、普通财经院校的比较研究》(146号)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中,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国际贸易、财政学等经济类课程构成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也一直是国内外财经类高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为便于分析,本文着重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进行研究。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学和经济学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然而,笔者认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经济学教育中一直存在或新暴露出的困境和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作为经管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经济类课程,在我国大学中总体教学效果不佳,截至目前,“教师感觉很难教、教不好;学生感觉很难学、学不好”的现状或问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在笔者的视野中,现有关于经济类课程的研究主要偏向问题式的罗列和宏观层面的困境分析,而相对具体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论和路径研究较为鲜见,对特色财经院校(如南京审计学院等)的专门性研究以及有关特色财经高校、与综合性大学(如南京大学等)、普通财经院校(如中央财经大学等)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更为缺乏。

基于此,本文结合近年来自身的西方经济学教研实践经验与体会,重点结合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特征,尝试以综合性大学、普通财经院校和特色财经院校三类高校为研究个案,着重对特色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同时,结合当前特色财经院校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背景”,以及特色财经院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研究面对“新受众”、“新主体”,教师该如何设计、开发、甄别与选择“新方法”以及相应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的构建等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在教学方法创新与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不仅将重点凸显特色财经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与综合性大学的区别,还将聚焦其与普通财经院校课程教学方法的共性与差异性特征研究。

二、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与普通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比较

(一)共性特征。从我国目前的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与普通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教学过程现状来看,如西方经济学课程,具有以下共性特征:

首先,教材使用上基本相同。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普通财经院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材的选用上较以往有所变化,目前已基本选用相同的教材。一方面是由于教育主管部门近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所推进,尤其是向全国高等学校推荐该类课程的精品教材;另一方面特色财经院校与普通财经院校的快速发展与质量稳步提升也推动了在教材使用上的共性特征。当然,也有其他方面的诱因,比如特色财经院校与普通财经院校为了尽可能地缩小与综合性大学的差距,提升教学质量最为快捷的方式是先在教材使用上实现统一。再如,特色财经院校与普通财经院校为了提升学生能够考取综合性大学研究生的概率,进而有动力选取统一的教材。

其次,教学体系上差异不大。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及与不同类学校间同行的交流,发现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上也基本相同。比如,对微观经济学而言,一般是先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全貌介绍来让学生有个概览;接着通过供求理论引出课程核心理论――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之手”,尤其强调“价格机制”的调节,随后将价格理论作为课程体系的主线;然后进入微观经济学的两大微观主体之一,即居民或家庭的消费行为理论的介绍;紧接着,从“生产论”、“成本论”开始介绍另一大微观主体――企业的供给行为决策过程,同样是阐释前面供给理论中厂商在既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均衡的微观决策过程。在此基础上,连接两大微观主体的纽带是什么呢?显然是市场,之后即围绕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四种市场类型展开对市场行为包括商品与要素市场需求与供给的介绍。在上述无论是商品还是要素市场研究中,采用的均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即单纯研究商品市场或生产要素市场,而现实中这两大市场显然紧密相连,随后引入一般均衡研究方法,主要探讨在市场体系中是否存在一般均衡?如若存在,是否存在经济效率?后一问题带着学生进入福利经济学的学习范畴。最后,市场显然不是万能的,存在多种“市场失灵”的情形,这就决定了微观经济干预的必要性。

再次,三类高校面临的大环境也基本相同。一方面三类高校均处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新形势、新背景之下;另一方面新受众、新主体也逐渐成为三类高校面临的新特征与新问题,主要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不仅包括“90后”新的大学生受众,还包括越来越多新的教育工作者与教师队伍,即“70后”、“80后”这一主体的加入,新主体的加入给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对于三类高校经济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也不例外。

(二)差异化比较

1、课程教学深度的差异化。由于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与普通财经院校学生主体在层次上的差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诉求不同,综合性大学适合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深度上进行深挖,尤其是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较大程度的研究式教学,学生不仅不觉得枯燥或任务过于艰巨,相反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到提高,而且掌握了利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方法,尤其是拓展了分析问题的思维、视角,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特色财经院校与普通财经院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深度上应与综合性大学有所区分,而不能过度地在深度上与综合性大学竞争。具体来说,综合性大学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对企业的介绍部分,可以引导或要求学生掌握究竟什么是企业或如何认识企业的性质?企业的边界又是由什么来决定?而特色财经院校与普通财经高校则基本采用直接引入企业,向学生介绍企业的类型与企业的特征等。

2、课程教学特色的差异化。我国特色财经院校显然与综合性大学在综合实力上有较大的差距,实质上普通财经高校也是如此,那么如何实现与综合性大学、普通财经高效的差异化竞争,尤为关键。笔者认为,特色财经院校需要结合自身的主要特色或品牌专业,如南京审计学院应该重点依托支撑近年来学校迅猛发展与质量显著提升的大审计平台,发挥审计行业的比较优势,将经济类课程的教学与审计相结合,既可以全力和全身心打造和巩固审计的专业特色与品牌,又可以强化对经济类课程的理论把握与拓展经济理论课程(如西方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而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课程讲授过程中的广度与深度方面显然构成其主要特色。

3、教学方法方式的差异化。尽管近年来特色财经院校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其综合实力与综合性大学仍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论办学历史与底蕴也有一定的差距,这就决定了如何提升与确保特色财经人才的培养质量成为了关键。笔者认为,特色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的教育教学则构成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中之重,教学方法方式上的创新则是培育特色财经高校人才的核心路径。笔者认为,在深度与广度上无法与综合性大学形成竞争的情况下,特色财经高校可以将自身的特色专业与特色品牌优势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抓住学生对特色专业的浓厚兴趣,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对专业的这种兴趣转化为对经济类课程的兴趣,采用多方法的融合,如换位思考教学(教师与学生身份的互换,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学习特点、难点所在)、批判与内容创新式教学(对教材内容错误的纠正以及学界众多观点的批评与商榷,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创新)、研究式教学(侧重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兴趣式教学(特色专业兴趣与课程学习兴趣的结合)、实验教学法(通过有趣的经济学实验,让学生成为经济实验主体进而身临其境,使得复杂的经济理论变得更为浅显易懂并让学生深刻掌握)等方面。值得说明的是,综合性大学、特色财经高校与普通财经高校在方法上的选取与甄别上有所差异。具体来说,尽管三类学校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与使用上有交叉,但综合性高校一般偏向研究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的选用,批判与内容创新式的教学也构成其重要内容;然而,对于特色财经高校来讲,一方面研究式教学或批判与内容创新的教学方法构成其主导性方法,而另一方面应用性较强的方法理应构成教学方法创新与改革的重点,比如兴趣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这里有学者会针对这种教学法提出如何与高职类、专科院校相区别的疑问。笔者认为,尽管与其有应用的共同特征,然而其一方面要在理论深度上有一定差异;另一方面要在利用经济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上形成特色财经院校的比较优势。在这一系列方法的综合应用中,特色财经院校与普通财经院校的显著差异在于巧妙地将自身的特色专业优势与品牌优势应用于经济类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去,显然对于特色财经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针对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与普通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方面尤其是教学方法层面进行了共性与差异化的比较,笔者偏向认为特色财经院校应注重多方法的融合,重点强化经济类课程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探索与自身“特色”的结合,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综合性大学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需重点聚焦于课程广度与深度上的结合,尤其要注意不宜广泛的铺摊子,应该通过研究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等方法在深度上进行挖掘。而普通财经高校与特色财经院校除了特色上的差异化之外,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共性特征。然而,从长远来看,普通财经高校也需要在自身应用财经类人才比较优势的凝练方面做文章。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友金等.地方综合性大学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

微观经济学经济效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探讨在头颈部CT动脉血管成像(CTA)中的生理盐水最佳注射流率。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9月行双源CT头颈部CTA 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等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3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注射流率为5.0 ml/s,5.5 ml/s,6.0 ml/s进行检查,比较3组患者的对比剂存留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2组对比剂存留明显少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颈部CT检查中生理盐水注射流率为6.0 ml/s可明显消除对比剂伪影的影响。

关键词 生理盐水;注射流率;伪影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9.072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saline injection rate to eliminate artifacts in CT angiography of the head and neck check

LI Yan-kui,LI Xu-lv,ZHOU Zi-qing,et al

(Yulin First People′s Hospital,Yulin537000)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best of saline injection rate in CT angiography of the head and neck.

Methods:Eighty-four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randomly with different intravenous injection rates,respectively,5.0 ml/s (control group),5.5 ml/s (experimental group 1) and 6.0 ml/s (experimental group 2).The effect of eliminating artifacts and adverse reaction was compared.The suitable saline injection rate of CT angiography of the head and neck was analyzed.

Results:The effect of eliminating artifac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2 (6.0 ml/s) was better than other two group (P<0.05).The adverse reaction among three group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Batter effect of eliminating artifacts is obtained in the CT angiography of the head and neck examination at the rate of 6.0 ml/s.

Key wordsPhysiological saline;Injection rate;Artifacts

头颈血管疾病是神经科常见的临床疾病,双源CT血管成像作为一种安全、经济、创伤小的影像检查技术,对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检出率高[1],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以往的检查中,按传统方法注射生理盐水,许多病例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和头臂静脉内存留较多的对比剂,产生较严重的对比剂伪影而影响头颈部CT动脉血管成像(CTA)的图像质量。我院提高生理盐水流率,以消除存留对比剂的伪影,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9月行双源CT头颈部CTA患者84例,男48例,女36例。年龄36~75岁,平均62.70岁。所有患者均碘过敏试验阴性。将患者按时间顺序等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用物:德国西门子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扫描系统;双筒高压注射器(Nemoto Dual Shot GX),静脉留置静脉留置针20 G;非离子型对比剂(370 mgI/ml);生理盐水。

1.2.1操作步骤(1)检查前向患者介绍检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2)选取右肘正中静脉并留置静脉留置针。(3)安排患者上CT检查床,取自然仰卧位摆好检查,肩部尽量下垂,固定头颅,嘱患者CT数据采集时头颅及身体保持不动,以免影响CT后处理时数字减影。(4)注射参数。3组碘对比剂均为50 ml,注射流率5.0 ml/s,生理盐水注射量均为50 ml。注射流率:对照组为5.0 ml/s,试验1组为5.5 ml/s,试验2组为6.0 ml/s。

1.2.2扫描方法扫描范围为主动脉弓下缘至颅顶,扫描方向由足往头采集。扫描定位像后进行减影扫描模式,使用对比剂追踪触发技术,触发点为主动脉弓水平面,延时6 s跟踪,触发阈值100 Hu,采集时间5~6 s。

1.3评价指标

1.3.1图像质量由2名副高职称以上医、技师以双盲法进行评价,将标准分3级评价:Ⅰ级无强化或略有强化;Ⅱ级有强化但不伴有硬束伪影或略有硬束伪影但不影响动脉起始段显示;Ⅲ级显著强化并有硬束伪影,明显影响颈动脉起始段显示。Ⅰ、Ⅱ级为无对比剂存留,Ⅲ级有对比剂存留。

1.3.2不良反应本研究只监测与注射流率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痛感、药物渗出、全身热感。比较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多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3组患者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及头臂静脉的对比剂存留情况(表1)

2.23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表2)

注:试验1组不良反应中注射部位痛感2例,药物渗出1例,全身热感1例;试验2组注射部位痛感3例;对照组注射部位痛感3例,药物渗出1例

3讨论

头颈CTA是一种无创伤性血管检查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经静脉注入对比剂后,利用螺旋CT在受检查靶血管内造影剂充盈的高峰期,进行连续原始数据的三维采集,而后运用计算机后处理技术重建出靶血管的立体三维影像[2],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影响头颈CTA图像质量的因素很多,对比剂剂量及流率的合理匹配、开始扫描时间均为关键因素[3-5]。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病例的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和头臂静脉内存留对比剂较多,产生放射状伪影,影响颈总动脉、椎动脉起始段的显示,从而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使用较少的对比剂并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可更好地解决静脉内高浓度对比剂的影响[6]。有学者提出了优化对比剂注射方案的原则[7-8],其中注射流率和注射剂量的选择是关键,却较少涉及生理盐水的注射速度。本研究在对比剂注射流率相同情况下,采用3种不同的流率注射生理盐水冲管,试验2组扫描时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和头臂静脉内对比剂存留明显少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剂存留在静脉内浓度过高是由于冲管不彻底,通过提高生理盐水注射流率,可以维持静脉腔内压力,保证团注效果;还可以提高注射侧静脉内注射压力,促进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和头臂静脉内的对比剂更快进入心脏再循环,达到稀释静脉内对比剂浓度的效果。由于生理盐水是等渗液体,较碘对比剂粘度低,对血管刺激性小,不会增加患者注射部位疼痛感、液体渗漏及全身热感的发生。3组患者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结果表明,头颈CTA注射方案采用生理盐水注射流率为6.0 ml/s安全、简便,对消除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及头臂静脉内存留的高浓度对比剂所导致的放射状伪影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元星,欧陕兴.双源CT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25(2):173-175.

[2]蔡武,龚建平,朱江涛,等.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成像时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延长时间的初步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2):316-320.

[3]王智清,张凌,陈耀康,等.双源CT头颈部CTA对比剂注射方案的对比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5):812-815.

[4]何新华,胡永胜,王自勇,等.双源CT头颈联合双能量动脉成像肺动脉干监测优化方案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12):1126-1131.

[5]尤志军,景建梅,石明国,等.多层CT血管成像中影响强化效应的因素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4):396-398.

[6]王晓娟,吴诏周,赖寿伟,等.128层螺旋CT头颈CTA扫描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3):96-97.

[7]王莉,黄葵红,刘理慧,等.双源CT头颈动脉联合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的护理体会[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2):1900-1902.

[8]白呼和巴拉,白力嘎,王亚梅,等.256排螺旋CT冠脉CTA与头颈CTA患者的心理护理[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6):72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