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职工学习制度

教职工学习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职工学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职工学习制度

教职工学习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一、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辨析

1.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之由来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3年3月下发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教人[2003)3号),决定开展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这是我国为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的一项学位工作改革,也是继1985年开展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以来,为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开辟的一条新途径,同时也为高等学校提高师资队伍的学位层次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是由1999年我国开展的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演变而来的,其区别也就在于将招生范围由高校“两课”教师扩大到符合报考条件的所有高校教师。

2.高等学校教师攻读硕土学位的三条途径

高等学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有三条途径,第一条为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成为统招硕士生,最终获得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第二条是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土学位,并通过全国统一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考试),最终获得硕士学位;第三条是通过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最终获得硕士学位。

在我国,通过全国硕土研究生统一招生人学考试方式入学进行全日制硕士学习的硕士生通常称为统招硕士生。我国于1985年开始为未能接受研究生学历教育、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开辟了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土学位的渠道,旨在鼓励公民多渠道自学成才,此为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而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是我国开辟的又一条不同于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途径,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就属于这一类型。

比较高等学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的三条途径,可以看出三者在入学方式、学习形式、授予学位类型等方面存在不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对外语的要求不同。通过第一条途径获得硕士学位必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人学考试,外语具有较大的难度。通过第二条途径获得硕士学位虽然无须参加入学考试就可以进入各类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但是只有通过全国统一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考试》,才具有参加论文答辩,进而获取硕士学位的资格。这一类型的外语考试也具有相当的难度。而通过第三条途径获取硕士学位虽然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外语入学考试2003―2004年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2005年改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CandidateTest,简称“GCT”,除对外语能力进行考核外,增加了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但从外语联考和“GCT”往年的情况看,这两类外语考试难易程度一般,录取分数线又由各招生院校自定,录取分数线都不太高。这无疑给广大有求学需求,而外语水平一般的高校教师提供了一条较为容易的求学道路。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第三条途径获取硕士学位由于其外语压力不大,高校教师可以专心学习专业知识,有利于提高其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无疑是高校教师获取硕士学位三条途径中较为方便和容易的一条途径,将受到更多高校教师的欢迎。

二、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产生的原因

1.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数量和高校教师数量猛增。我国高等教育已进人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数量迅速上升,相应的高校教师数量也迅速增加。在高校层次的构成上以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居多,新增加的高校也多是高职高专院校。我国截止到2005年5月24日有普通高等学校1794所,其中本科院校701所,高职高专院校1093所,分别占普通高校总数的39%和61%,可以看出高职高专院校所占绝对数量较多、比例较大。另外我国目前还有成人高校484所,独立学院484所,军事院校百余所。高校教职工数量和专任教师数量迅速增加,尤其是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随着在校生总数的增加,高校教师数量猛增,详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从1998年到2005年,普通高校数量从1022所增加到1794所,增加了772所,增幅达75.54%,并且在这期间我国还合并了许多院校,部分高校规模变得十分庞大,万人高校比比皆是。普通高校的教职工和专任教师数量2004年相对于1998年分别增加了58.11万人和45.12万人,增幅分别达56.44%和110.80%。虽然成人高校数量下降幅度较大,但其教职工及专任教师数量下降幅度不大,因此从总体上讲高校数量、教职工数量、专任教师数量都有较大增长。1994年至1998年,普通高校教师的年增长速度一直低于2.2%,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后,普通高校教师数量开始高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学校升格合并导致高校教师规模扩大,例如2002年、2003年两年新增高校教师数达10.8万人;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少高校扩招后教师紧张,新招聘了大批年轻教师。

2.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土及以上学位人员数量比例偏小,国家和高校迫切要求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学位层次,高校教师个人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及学位层次。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人C1999)10号)提出:到2005年,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是:提高学历层次,使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校达到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教学为主的本科高校达到60%以上;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达到30%以上。现在已经是2006年了,但能达到这一目标的院校恐怕还不多,几乎没有一所高职高专院校达到国家要求的30%的比例,即使教学型本科院校离60%的目标也有较大差距。表2中列出了我国1998年一2004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各学历层次的数量及所占比例。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普通高校中专任教师数量2004年相对于1998年增加45.12万人,增加了110.81%,其中硕士以上教师所占比例由1998年的27。78%上升到2004年的34.29%,增加了6.51个百分点;其中2004年拥有本科学历的专任教师数量达53.27万人,占62,06%。这说明我国普通高校教师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伍规模明显扩大,学历结构有所改善,但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突出表现在普通高校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相对偏低,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比例过大。特别是一些地方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的大量增加,导致高校教职工中低学历者人数有所反弹。总体来说,我国高校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仍然偏低,距离目标相差较远并且进展较为缓慢。高校教师个人急需提升学位层次,高校也急于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学位水平,改变教师队伍结构。我们国家正是出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教师整体素质和学历学位层次为目的,才设立了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这一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形式。

3、高校教师获取硕士学位的途径不多且较难,不适合高校教师实际情况,迫切需要开辟新途径

前面已经提到了高校教师获取硕土学位的三条途径。希望通过第一条途径即攻读统招硕士获取硕士学位的高校教师,一方面是由于工作方面的原因,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由于外语入学考试难度较大,很多教师都不能通过。一般情况下通过这一途径获取硕士学位的多为年轻教师,而相当一部分教师研究生毕业后不再回原单位工作,而是转投其他单位,对提高本单位教师队伍学位层次的作用不大。通过第二条途径即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获取硕士学位的高校教师,一方面由于全国统一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土学位外国语水平考试)有相当的难度,硕士学位的获取率并不高,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再迫于外语考试的压力,其学习时间多花费到外语上,对专业课程投入精力较少,所以其学位的含金量也较低。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是由国家为广大高校教师开辟的一条相对来说较为容易的,质量有较好保证的,有利于快速提高高校教师学位层次和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的好途径。

三、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发展现状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是我国在2003年“非典时期”过后推出的,第一届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高校教师对其不是十分了解或者了解的不够透彻,多数人还以为和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土学位是一样的,入学后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考试)。到了2004年高校教师对其了解就比较透彻了,报考人数大幅增加,竞争也比2003年激烈了许多。可见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这一学位教育深受广大高校教师的欢迎。下面简单从其培养单位、招生对象和培养模式等方面介绍一下其发展现状。

1.2003年―2005年培养单位数量、招生计划、入学考试科目,详见表3

2.招生对象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招生对象为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教学工作满2年的高等院校基础课、公共课(含“两课”、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专业课教师以及高职、高专、新升格院校的教师。虽然要求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但在实际的招生过程中,一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即教职工也参加了这一学位教育,说明其报名条件放得比较宽,这就给更多的高校专任教师和教职工提供了更大的参加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机会。

3.培养模式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中要求: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参照培养单位同专业硕士研究生制订培养方案,同时加强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可根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校累计学习时间不少于一年,其中至少应有半年全脱产学习。目前各培养单位对此项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此要求的范围内培养模式灵活多样,各不相同,入学时间有春季人学和秋季入学之分,学制2―4年不等,一般均要求修完应修课程,修满所需学分,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方可以获得相应专业的硕士学位。有的培养单位采取和“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相同的培养模式,有的则尽可能的按照全日制研究生的模式来进行培养。

四、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发展前景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土学位工作的开展,为高等教育战线的教师开辟了一条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渠道,也为高等院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调整结构、更好地为高等教育服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目前占高校专任教师60%以上的五六十万拥有本科学历的高校教师将是其稳定的生源,该项工作将在短期内服务于我国的高校师资建设,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学位层次,将受到高校教师和高校的双重欢迎。但从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来看,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录取分数线由各招生院校自定,录取分数线过低势必影响生源质量。另外不同培养单位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土学位的重视程度及培养模式各不相同,学制2―4年不等,其培养质量也会参差不齐。而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质量问题事关社会对我国硕土学位和研究生培养制度的评价,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质量过低将导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社会评价低下,最终会影响到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

尽管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因为它为高校教师提高素质和提升学位层次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确实能起到提高高校专任教师和教职工教学和管理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的作用,对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学位层次有很大帮助。只要各培养单位以严谨的态度给予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应有的重视,积极探索其培养模式,尽可能按照全日制相同专业的标准采培养,并保持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特色,确保其质量和含金量,就能使这一服务于我国高校师资建设,提高广大高校教师学位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形式健康、稳定地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校教师。

教职工学习制度范文第2篇

浅析如何拓展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功能

弓泉淼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7) 

摘  要: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难度和重点。特别是在中职学校中如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于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当前中职学校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高了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更为有效的发挥阅读教学的功能,使英语教学与中职学校职业教学的特点相一致,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拓展;中职英语;阅读教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担负为我国国民经济提供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任,是确保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而伴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已经成为了就业者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而阅读课则是英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就是扩大词汇数量、增强语感、提高阅读速度、丰富语言知识、增强学生阅读水平。其对学生当前和今后的发展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当前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不少中职学校对英语教学的重要程度还认识不足,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眼界还不够广;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满足于词汇、语法方面的问题,忽视对阅读教学更高层次的追求。这些问题都导致了目前中职学校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低质低效问题的发生。

(一)对英语阅读教学的认识不全面

不少中职学校对英语课程的认识还有误区,片面的认为中职学校不像高职院校和高校那样培养的是具有较好素质和能力的人员,因此对英语教学的约束力不够,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内容,在时间、场地等方面的保障还不十分到位。而不少教师,往往将阅读教学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项普通内容,而是将词汇、语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忽视了阅读教学对学生英语整体能力提高的重要影响。

(二)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还不科学

在阅读教学的方法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量轻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题海战术,给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练习,而对相关阅读方法的教学给予的重视不够,阅读练习的质量不高;二是重局部轻全面。教学中往往过于重视对个别词汇、语法的讲解,而对阅读文章整体的把握不够,造成了精读与泛读的差别不明显,对阅读教学功能的发挥不利。三是重一般轻专业。中职学校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其专业特点,在阅读材料的选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侧重,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专业性体现的并不明显,对学生的长远发挥不利。

(三)英语阅读教学与学校特点结合还不紧密

中职学校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适应市场发展要求、满足企业需要的合格的技术人才,因此英语教学也要围绕这一目标,突出专业特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针对本学校、本专业的方向有所侧重。但在教学中,受到教材、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影响,教学与学生的发展相互脱节,难以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

三、拓展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功能应把握的关键环节

针对当前中职学校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当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尊重学生的客观实际,在充分挖掘阅读教学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环境延伸等工作,丰富阅读教学的功能,实现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未来就业的需要。

(一)注重阅读教材与职业特点的结合

在英语阅读教材的选择方面,教师和学校要立足于现有的教材,同时注重在精读文章的选择上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能够体现专业特点。在教材选取方面要能够体现专业的特点,特别是在词汇、语法等方面能够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职业院校的特点,这样就能够是学生在学习中将所学的内容与英文知识相互印证,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二是能够丰富专业知识。教师能够将反映专业发展历史、现状等有关的内容,引入到学习之中,特别是能够将学习未来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情况,以英语阅读教学的形式反映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有所感悟。三是能够增强学习热情。相对于高中生、大学生而言,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热情相对不足,因此在阅读教材选择方面用与学生为例就业相联系的内容作为教材更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关注。

(二)注重教学方法与职业能力的结合

在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改革方面,学校与教学要能够充分认识到职业院校的特点,将职业教学与英语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将英语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而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则要使其能够与专业教学相联系,与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相关联。一方面,要注重教学课堂的拓展。将英语阅读教学舞台延伸至课下,教师要能够为学生推荐具有一定教育意义,或是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作用的优秀的教材,是学生们能够读有所获,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文章,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背景介绍,而不是为了做题而阅读。另一方面,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竞赛评比学习等模式展开教学工作,是每个学生都能够从教学中获得收获。为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的发展做好全面的准备。

(三)注重学生参与与教师引导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积极引进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之中。一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初,教师要主动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找准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愿意投入到学习之中。二是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主动将学生引入到教学的环节之中,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而不是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思考,尤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采取学生先做、教师讲评、学生更改的局面,而是要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教学中,由学生进行自我的讲解和评估,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在教学评估环节,学生要主动参与到自我的考评活动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参考文献:

[1]张梅.论中职英语阅读能力训练[J].科教文汇,2013,(1).

[2]曹竹敏.如何实施有效的中职英语阅读理解教学[J].金色年华,2013,(1).

教职工学习制度范文第3篇

局干部作风整顿领导办公室:

按照局统一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我校及早安排、及时部署,在全校深入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并以此为契机,统一思想,转变作风,振奋精神,鼓舞干劲,进一步推进学校工作全面发展。现将学习提高阶段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

3月份,我校紧紧围绕“学习、提高”组织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全校在职干部职工28人,全部参加,通过思想发动,学习讨论,全体教职工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得力。2月份,市《关于集中开展干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的意见》经媒体刊登后,校长及时组织教职工进行认真地学习。正式通知下发后,学校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就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责任,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丁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干部作风整顿领导小组,为活动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动员深入,思想统一。3月初,局《通知》下发后,我校召开全体人员大会,传达上级的指示,原原本本地学习《通知》内容,并依据《通知》精神,针对校教职工队伍中存在的“低、浮、拖、乱、奢”的现象,结合单位实际,围绕解决“标准不高、精神不振、作风不实、效率不高、业务不精、守纪不严、服务不优、奢侈浪费”等八个方面的问题,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明确了活动要达到的六个目标。在校统一动员部署的基础上,各科室又深入进行再动员、再发动,确保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层层发动,广大教职工对作风整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克服了人员参与上的“盲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是学习扎实,效果明显。作风整顿效果如何,学习讨论是基础。在整顿中,我校结合实际,对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进行了细致的安排,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狠抓学习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学习时间保证。在教学培训任务重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工学矛盾,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二是学习制度严格。制定了考勤制度,保证了学习教育的落实。三是学习内容丰富。除了学习好上级规定的篇目外,我校还结合自身职能和教职工队伍的实际,增加了学习内容。四是学习方式多样。在学习中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对比教育、集体讨论、个人发言等方式,增强了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生动性。增强了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生动性。五是学习效果明显。广大教职工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围绕“干工作为了什么,工作岗位上干了什么,今后为学校发展做些什么”,积极开展大讨论,深刻反思在思想意识、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增强了加强作风建设的自觉性。

二、下步工作重点

一是牢牢把握“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公开问题”三个环节,围绕“五查五看五对照”进行深刻自我剖析,认真查摆每名干部在“低、浮、拖、乱、奢”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教职工学习制度范文第4篇

大家好!

时光的脚步真的很快,不知不觉一个假期又过去了,现在又迎来了新的学期,回顾XX年的工作,我感到更多的是充实、是进步,更是四中团队的勤劳务实,让我们收获了一个硕果累累的XX年。

下面XX年的工作,我主要分三部分进行总结:一是党群工作;二是迎检工作;三是基建工程工作。

一、党群工作求真务实

1、组织健全制度规范。我校党支部坚持把“”制度落到实处,不断强化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并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继续坚持和完善学习制度,重点抓了“十”精神的贯彻学习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实践。以达到转变作风、思想统一、质量提高的目的。

2、完善教职工学习制度。完善学习,考核制度,保障学习活动扎实开展。先后学习了全国“两会”精神、《廉政准则》和十会议精神。二次组织学习了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并撰写了心得体会及观后感。

3、认真做好党员的管理、发展工作及党费的上缴工作。本年度转正三名党员,重点培养发展积极分子2名,全部为一线青年教师骨干。

4、工会活动丰富多彩。由学校工会牵头,首先进行了三八节庆祝活动。并在教师节、元旦和以“庆十一、喜迎十”为主题举行了各种活动,全校教师共享活动的快乐。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丰富和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展示了四中教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

教职工学习制度范文第5篇

一是以身作则,突出人性和理性,突出凝聚力和感召力,为学校支部定位。支部书记是支部的灵魂,支部书记的学识和人格是其形象角色的核心要素。书记个人的“人性”不仅在于善,还应体现在博爱;书记的“理性”不仅在于思维的常态,还应体现在为社会、为教育事业使命负责的意义上。

领导就是服务。只要支部书记以身作则,并带领班子成员牢记宗旨、分工协作、唯公无欲、淡泊名利、尽职尽责,向党和全体教师承诺。全心全力服务于党的教育方针,服务于教职员工,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发展,民主、和谐、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就会使学校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自然而生。教师的师德师风和学校教学在支部良好的习惯影响下,走上人格塑造人格、灵魂打造灵魂的教育真谛之道,成为必然。

二是学字当先,创建学习型支部,让支部成为教职工尊敬信任的榜样和表率。领导的学风问题既是学习型支部创建的关键,又是教职工评判支部声望度的所在。因此,学校支部应竭力从扭转班子成员学风入手,建立由班子成员组成的中心学习组、中心科研组,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并形成 “重要会议学原文,深究精备讲党课,通识熟记搞测验,深入一线写体会”的四步专题学习制度。定期开展读书自学活动,要求每人每周读书学习不少于4小时,通过读书学习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使读书学习成为个人和班子的一种习惯、一个特征、一种生活的方式。中心科研组勇挑校本教研课题,同教师共学、共研、共改,班子成员要踊跃承担各级课题研究任务,撰写论文,给班子成员做出表率,为广大教师作出榜样。

三是以人为本,创建服务型支部,让支部成为教职工学习、工作、生活的坚强后盾。学校支部作为教育战线最基层的一级党的组织,因其位处前沿、成员居于一线,决定了支部工作的前沿复杂性、艰巨性。为了真正使支部与党员、群众心心相印、鱼水情深,要充分落实好四项改变:

(一)以教职工为本,突出关怀和爱护,改变“要求做到的多,关怀的少;要求尽义务多,帮助的少”的现状,经常性、制度性关注党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及时慰问帮扶困难党员和群众,为他们立足教坛、快乐生活提供保障,号召党员教师成长在群众之前,群众教师以党员为风范,让所有党员树立自豪感和归宿感。

(二)以学校发展为先,突出榜样示范,改变“骨干教师靠科技,普通教师靠经验,少数人在观望”的现状,建立科研成长小组、帮扶团队,通过上党课、学技术、共研究等,着力提高党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水平,带动全体成长,整体合力推动学校发展。选拔优秀党员担任团组织书记、大队辅导员、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等,让他们成为岗位上的旗帜,在教育理念更新上树表率,在推进教学改革上树标兵,在道德修养上树典范,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带动团队,熏陶优秀师德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