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管理工作意见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建立综合协调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区化进程的加快,电梯己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垂直交通工具。电梯安全已成为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民生工程。为了切实落实各级政府、部门、社区和使用管理者的责任,建立区电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住建交通局牵头,区发改经信委、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安监局、区民政局、区旅游局、区卫计局、区教育局、区商务局、区公安分局等部门参加,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解决电梯安全管理的突出问题。
二、明确综合管理职责
(一)区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辖区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督促、支持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电梯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电梯安全监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依法实施对电梯制造企业、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护保养企业、电梯使用单位、电梯检验检测机构的安全监察及相关作业人员的考核,查处电梯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使用和检验检测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组织开展电梯事故的调查处理,每年对电梯维保单位进行一次维保质量综合评定。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电梯委托使用管理合同及维护保养合同示范文本;依法吊销被撤销许可的电梯企业营业执照或者责令办理企业变更登记,依法查处电梯违法销售经营行为。
(三)区住建交通局负责监督电梯机房、井道、底坑等土建工程的质量安全、竣工验收;监督开发建设单位的电梯选型和配置符合国家规定设计规范要求;监督新建住宅的开发建设单位切实履行保修期内电梯安全管理职责;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中设立电梯停运等紧急情况下维修、更新的应急备用金;监督物业服务企业依法依规履行电梯使用安全管理责任;加强物业服务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并向社会公布。
(四)区发改经信委负责落实涉及电梯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强对委托检测、维护保养、物联网安全监控等服务性收费行为的监管,依法查处有关价格违法行为;负责协调通信运营商做好电梯井道内无线通讯基础设施,保障电梯轿厢内手机信号的畅通;将电梯物联网纳入“智慧城区”建设之中;推进电梯节能。
(五)区财政局负责电梯安全相关经费的保障工作,落实电梯安全监察、应急演练救援、事故调查、宣传教育等经费保障;加强电梯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管。
(六)区人力社保局负责加强电梯职业技能培训、资格鉴定和职称评定工作,将电梯安装维修作业人员资格培训列入区职业培训经费补贴职业(工种)项目。
(七)区安监局负责对电梯安全实施综合监督,参与电梯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
(八)区科技局负责落实电梯科技项目的相关鼓励政策,推进电梯产业技术进步。
(九)区公安分局负责配合电梯困人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维护电梯事故现场的秩序和公共安全;依法查处破坏电梯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并实施电梯消防安全监督管理。
(十)各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做好辖区内电梯安全的监督管理,调解处理因电梯而产生的和不稳定因素,将电梯安全监督管理纳入辖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内容。督促电梯维护保养企业、使用管理责任单位落实安全责任,组织开展电梯安全隐患日常排查治理、协调处置涉及电梯安全问题的投诉和纠纷,协调落实电梯运行、维护保养、检测、维修、改造、更新等经费。
旅游、国资、教育、卫计、商务等行业主管部门配合做好本行业本领域电梯使用安全监督管理,提高本行业本领域电梯安全管理水平。
三、强化安全运行管理
(一)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电梯使用环节安全保障制度建设,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职责。按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召集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健全居民小区业主委员会组织,落实电梯管理责任单位。未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的电梯不得投入使用。
(二)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是电梯安全运行的责任主体,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电梯属于共有人的,共有人应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电梯,受托单位(人)履行电梯使用管理义务,承担相应责任;共有人未委托的,由共有人或者实际管理人履行管理义务,承担相应责任;电梯作为工业厂房附属设施出租期间的使用管理由出租方履行管理义务(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电梯使用管理单位(人)应当履行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管理义务与责任。
(三)开发建设单位应当充分评估预安装电梯的使用频率、使用环境等因素,将电梯制造单位的资质条件、品牌占有率、售后服务能力、区场反响情况,以及其产品性能、质量保证承诺等作为电梯采购的竞争条件。
(四)电梯销售者应当建立电梯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和销售台账。不得销售未经许可制造、国家已经明令淘汰、报废的电梯;严禁在销售电梯部件时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旧充新;电梯出厂时应当随机附有该台电梯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书、主要安全部件合格证和装箱清单;在质保期内电梯因产品质量缺陷需进行维修、更换、退货及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使用单位可以向制造单位或者销售者要求免费维修、更换、退货及赔偿。
(五)电梯维保单位与使用单位签订的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合同,对电梯的维保质量负责,严禁转包或者分包维保工作,电梯维保人员不得同时在两家以上维保单位任职。严格按照《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的有关规定,按时、逐项完成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电梯维保单位应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设立值班电话。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或事故报告后,中心城区应在30分钟内,其他地区应在60分钟内抵达现场并实施救援。
(六)电梯使用期限超过15年和故障频率高、影响正常使用的,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可委托电梯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安全技术评估,评估结论作为电梯更新、改造、重大维修的依据。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接到申请后,应组织3名以上专家进行安全技术评估,并在30日内出具评估报告,提出电梯需维修、改造或者报废的意见。安全评估结论为可继续使用的,应提出下次评估时间建议。
(七)电梯更新、改造、重大维修费用支取按照以下原则执行:
1.属电梯本身设计、制造、安装、维保质量问题的,由造成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承担;
2.属违规使用且责任人员明确的,由违规使用者承担。责任人员不能明确的,由电梯产权单位承担(属共有产权的,按物业建筑面积比例分摊);
3.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由电梯产权单位承担(属共有产权的,按物业建筑面积比例分摊);
4.由多方责任造成的,根据责任大小,由当地政府协调各责任单位分担。
电梯更新、改造、重大维修等涉及电梯停运紧急情况下申请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管理责任单位凭电梯检验检测机构的评估报告,按照有关规定提出申请。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机构应当开辟应急通道,直接审批使用应急备用金。
四、健全应急救援平台
在现有区社会应急联动平台的基础上,增设电梯等特种设备的应急处置协调机制,进一步保障电梯因故障、困人等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定期统计公布电梯故障、困人、事故情况,电梯超期未检预警,曝光电梯重大安全隐患。
逐步在住宅电梯和公共场所使用的电梯内,配置电梯安全运行多媒体监控系统,并与区社会应急联动中心联网。公共场所主要包括:
1.医院、学校、幼儿园;
2.车站、客运码头、公共停车场;
3.商场、宾馆、餐饮场所、娱乐场所;
4.体育场馆、展览馆、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活动场所;
5.其他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生产安全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和施工质量双重保障的基础上的。施工项目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工程,为保证施工生产安全和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我们还需进一步认真积累和总结更多的生产经验,探寻更为科学的安全管理办法,依靠落实更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和检查制度,才能够真正实现事故零事故的突破。
1 我国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及成因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的建筑施工行业也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残酷事实使得施工安全方面的问题异常突出,这就不得不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建筑施工安全保障上。
1.1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在投资计划上做了一些体制上的改变,以往传统的建筑生产安全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当下的建筑施工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安全管理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可弥补的管理漏洞,如政府主导安全管理导致管理涣散且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相关适应的经济和法律体系并未成熟。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际生产中并没有得到完全地落实,基本处于一种比较分散的管理状态,真正能够起到行业管理作业的扳指可数,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施行标准和管理模式的不统一,管理工作的职责分配交叉不清,最终得到的只有“没利监管失控,有利打架不顺”的现状。
同时,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日俱增,业主单位在招标过程中有意地压低中标报价,在一定程度上对确保施工质量安全的措施费用不予认同并拒绝交付相关地安全费用,合同工期也在为实现经济效益的情况下被强力压缩。这样一来,施工单位就不得不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忽略一些在自己看来不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有限地资金投入实现施工成本和工期目标,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1.2 导致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原因
1.2.1 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
施工单位没有针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负责人,部分施工单位虽有配备却没能真正意义上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职责,落实缺失,纵容施工劳务人员铤而走险,冒险作业,施工操作违章的情况屡见不鲜。还有,有些专职的安全管理负责人由于权限所限,在发现现场施工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请示上一级领导,而不能够直接向最高管理层反映。这样的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情报延误,或根本无法实现向上通报和得到最终的解决结果,以致于安全隐患未能得到及时的整改。
1.2.2 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脱节
我国建筑施工的劳务人员多为技术水平偏低的农民工,而实施现场施工管理的技术人员数量相对较少。施工管理的模式主要是施工单位和施工队伍的工长签订一项单项工程的成本合同,包工不包料,二者分别担负的责权很明了,质量安全基本是由施工队伍来负责,而施工单位只片面地追求产值和利润。在施工过程中,抢工期、赶进度的情况非常普遍,短期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但施工质量和安全却被置若罔闻,安全隐患处处存在。
1.2.3 安全设施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
施工单位参与投标活动,有意压低投标报价取得中标的优势,而在中标后从各个方面刻意削减投入和开支,尤其是一些规范要求的安全设施建设投入,如劳务工具、安全网等。这些安全防护设施按照规定应该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投入,但实际上并不能够完全做到位。安全设施建设投入明显不足的情况对安全生产是一种非常大的隐患。
1.2.4 岗前专业培训流于形式
施工劳务人员多为农民工,要在施工准确前组织相关的岗前专业培训,主要是针对质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训学习,同时还需要对施工作业中的一些安全技术措施、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等进行防范教育。岗前专业培训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施工单位组织岗前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级安全教育、变化工种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班前安全教育等。问题是很大一部分施工单位并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组织有效地培训工种,仅仅是走过场,实际效果只是流于形式。本来为培训工种作资料记录并不真实,通常都是由施工单位由资料员一手编写,对于施工劳务人员的培训却没有真正达到作用。
1.2.5 转包、分包及以包代管
施工单位中标以后,将工程以分包的形式装包给施工队,施工单位和承包队伍共同牟利。施工单位凭借自身拥有的资质中标,通过中间人承包,包工队专区大部分利润,而施工单位仅仅是赚取小部分作为中标的劳务费。可以想象,这一小部分的利润根本无法满足一个完整项目部的正常运营,施工单位不得已地疏于对现场施工质量及安全的管理,而现场施工安全的管理职责主要就在施工队伍的管理。但是,施工队伍并不受上级相关监管部门所限制,任意妄为,胡干蛮干的情况都是造成安全施工隐患的重要原因。
2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建议
2.1 中央或地方有关施工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监控
中央政府有关施工监管部门主要是通过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对建筑市场经济机制实施操控并发挥其基础性配置作用,同时保证为建筑市场创造一个相对比较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另外,还需了采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策略通过各级监管部门落实对建筑施工实施严格的监控与管制。严格推行安全施工生产的市场准入(即建筑安全资格问题)和退出机制,在施工阶段必须严把施工单位的施工安全资质关,杜绝一切依靠挂靠实现分包代管等转包现象。根据我国《建筑法》内容要求拟建工程所在当地的有关监管部门也需指定相应的安全生产规定并给通过安全资质审查的施工单位颁发安全生产的资格认证书,未取得资格认证书的施工单位将不被视为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和资格。
2.2 加强各方在工程安全施工监管中发挥的作用
2.2.1 业主单位
业主单位与施工单位就施工安全问题应达成书面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双方必需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劳动保护、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生产安全的政策与方针。业主单位也要具备安全管理组织体制,对各方面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人配置齐全,并制定各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2.2.2 监理机构
加强监理机构下属从业人员的队伍素质建设,尤其是在施工安全责任无法明确确立的情况,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制衡体制和手段提高每一名监理人员的施工安全责任意识。
2.2.3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控制安全生产应施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制定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人。施工现场环境必须要达到文明施工的标准要求,施工劳务人员必需经过严格的岗前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持证上岗。
3 结束语
建筑施工行业属于高危行业,整体来说其主要的特点包括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立体交叉作业多和劳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等。尤其是目前我国建设投资逐步实现多元化,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变化。鉴于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高危险性,我们应加强施工过程的生产安全管理与相关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 颜艳.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若干问题[J].价值工程,2010,(02).
[2] 曾海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防治措施探讨[J].广东科技,2011,(01).
[3] 丁鹏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9,(06).
明晰安全责任是安全工作的前提,是实现全员管理的重要手段。学校幼儿园要按《校园安全管理手册》六十条的责任分工,校长作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狠抓安全工作,每学期亲自参加安全隐患排查和分析研究安全工作各两次以上。校长与中层干部(正职)、中层干部与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要在开学前签订安全责任书(也可签一学年),必须让每一个人知道自己肩上的安全责任,特别要防止非班主任教师安全责任有所弱化。学校与学生家长签订的责任书也要将双方责任细化。区教育局将加大问责力度,对严重失职的责任人予以问责。
二、提高安全教育实效
学校要把安全教育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开展个人卫生、交通安全、禁毒、反、防灾减灾、森林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拐骗、心理健康、网络安全、环境保护等多项生命安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懂得安全知识的学习者、执行安全防范的实践者、普及安全法规的宣传者。要引导学生自愿购买正规安全教育读本,增强安全教育的系统性。积极探索编写安全教育校本教材。邀请法制副校(园)长到校集中上课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坚持每学期演练一次(一年中必须有一次全校性疏散演练),要按新版市教育局试行的六个应急预案修订本单位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演练。适时组织防暴力示范演练活动。督促开展校车突发事件演练。
三、保持安全经费投入
一是继续添置灭火器、应急灯、强光手电、急救箱(校车用)等物防设施,加强学校幼儿园应急准备。二是建设8-10所中小学幼儿园电子监控系统,努力做到校园学习生活主要场所全覆盖;做好电信探头到期后的运行模式转接工作,逐步建立起既保留少量与外网连接又可以单独运行的技防建设新模式;在食堂操作间、备餐间安装探头。三是清退超龄门卫,培训保卫人员,更换校园保安服装。四是建设一批池塘、教学楼后窗护栏、体育看台护栏。五是督促学校幼儿园保持安全投入,限时整改隐患。
四、重视交通安全管理
一是优化学生校车管理方式.学校要按《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要求选派身体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同志从事跟车管理,组织跟车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局修订后的《跟车人员职责》,探索建立跟车人员评比奖励制度。联合扬子公司强化驾驶员管理。校长及安管干部每月坐车检查不少于一次,校车日志记录齐全,下午不乘坐校车学生必须有书面手续。二是重视校内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学校要按《市校园机动车管理规定》与相关教师签订责任书,对教师机动车行车时间、路线、停放位置均做出规定安排。严格控制校外车辆进入校园。对上放学时校内车流、人流合理疏导,确保不发生校内交通事故。三是加强上放学门前值勤工作,教育局将牵头其他执法部门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学校要积极予以配合,按去年六月份区教育局《关于加强校门口安全管理的通知》相关要求执行,重在落实,贵在坚持,真正把学校大门建设成校园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城区学校幼儿园要按文明城市相关要求加强常态建设。
五、全面完成平安校园创建
自2009年开始,省教育厅启动新一轮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区已有89所学校幼儿园创建为市以上平安校园,其中31所单位创建为省平安校园,2013年是本轮平安校园创建收关之年,基础好的学校已成功创建,剩下的学校幼儿园硬件基础差,与平安校园验收标准差距相对较大,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大帮促力度,确保余下的所有学校幼儿园(含民办园)全部参加平安校园创建,全面完成平安校园创建任务。4月份启动创建工作,5-6月各创建单位做好准备工作,9-10月区教育局联合公安、综治部门初查,11月创建学校要以良好的安全管理实况和完整的安全台帐迎接省市平安校园考核验收。
1、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各乡镇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指导思想。以**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准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安全投入,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和技术进步,努力实现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3、奋斗目标。自今年起,实现全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逐年双下降,确保低于市政府下达的年度控制指标。到**年,全县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明显好转,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死亡率、10万人死亡率等指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二、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严格实行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经营企业必须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依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申领安全生产经营许可证,未取得安全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不得予以登记注册。
5、认真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工程设施投资必须纳入建设项目概算。安全工程设施设计须经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组织实施;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前,须经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安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未通过“三同时”设计审查和安全验收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办理行政许可手续,企业不准开工投产。
6、实行安全生产保证金制度。与县政府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每年向县政府交纳2万元安全生产保证金,年初由县财政局从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资金中统一划拔,专户存储。经考核被列为重点管理的乡镇和最后一位的县直部门,其所交保证金作为罚金上缴县财政,下一年度保证金必须等额续交;其它乡镇、县直有关部门,上年度保证金转为下年度保证金。
7、全面实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每年年初,县政府依据市政府下达给我县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和各项工作任务,逐项分解量化到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年终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考核干部领导水平和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全年考评综合得分排名最后一名的乡镇列为重点管理乡镇,当年度一律不得评为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两名主职、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一律不评先、不提拔重用、不进城(确因工作需要不平级调动进城),因工作需要调往其它乡镇任职的,原考核结果仍然有效。
有关中央、省、市属驻无单位的年度考核纳入县直部门一并进行,考核结果为最后一名的向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反馈。
三、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三项经济保障制度
8、建立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和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按当年销售收入的2%,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电力、冶金企业按不低于当年经营业务销售收入的1%,提取安全费用。安全费用由企业按月提取,计入成本,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其它类型生产经营单位也要根据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保证安全投入。
9、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依法对矿山、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和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按规定标准收取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集中存储在县政府专列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账户上,严禁挪作他用。具体征收和使用办法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10、全面实施工伤保险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照《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并及时缴纳工伤保险费用。
四、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
11、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和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制定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依法规范安全生产经营行为;负有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要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措施和责任制,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12、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逐步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和落后工艺、设备。鼓励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扩大规模,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13、组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按照国家制定颁布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技术规范、安全质量标准,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在已开展的安全评估、评价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
五、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建设
14、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人员,壮大执法监管队伍,落实工作经费。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成立安全生产领导组织,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要设立或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配备相应人员,明确监管职责,并报县安委会办公室备案。为保持安全监管工作的连续性,乡镇和县直部门调整分管负责人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应事先征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意见,并报县政府分管负责人同意。要关心和爱护安全生产监管干部,对工作成绩突出、考核优秀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15、加快建立和完善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筹建全县生产安全事故应惫救援中心,组建一支专业化救援队伍;规模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均应建立兼职应急救援组织。加强救援预案的编制积极组织演练,努力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16、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各类宣传工具作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努力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
七、明确职责,加强配合,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17、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乡镇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负主管领导责任。
18、建立打击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工作机制。凡发现乡镇有1处非法矿山或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爆破器材生产场所,对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19、严格安全生产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依规给予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中的相关责任人相应的党政纪律处分,直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高校安全管理;应用分析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信息化技术已经在高校教育以及运营管理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其中,高校安全管理是肩负着高校安全保卫、秩序维护、交通消防安全管理重要职责的重要日常工作。同时,伴随着各个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人数的增加,高校安全管理内容与范围不断增加与扩展,高校安全管理的难度也不断提高。因此,传统的人防措施与物防措施已经难以满足高校安全管理发展需求,因此将高校安全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成为了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单单可以提升高校安全防护的几乎是含量,提高安全管理的可靠性,还能够给高校教师与学生创造更加优良的工作与学习环境。
一、安全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安全体系规划是建立高校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础,规划的目的是对安全问题进行识别与判断,从而建立高校安全管理组织。建立信息化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可以从管理与技术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并且将其划分归纳为8个步骤,分别为建立安全管理组织、识别保护对象、评估现有措施、考虑长期需要、纳入学校建设规划、建立安全工作机制、平衡新旧技术使用以及关键设施重要布局。这8个步骤主要的即为将高校行政、业务、安全保卫等部门的人员集合起来,对当前高校存在的风险与潜在威胁进行分析,并且探索其原因,在获得准确结果后将其纳入安全管理体系当中[1]。对高校的安全管理措施效用进行评估,然后在考虑长期需要的基础是上来建立能够满足长期安全管理需求的制度,选择相应设备。了解高校的新建工程项目,判断其是否会影响到目前高校的安全管理,如果存在一定影响应该将其纳入高校安全管理中进行考虑。形成文件形式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工作管理条例,明确分配各个岗位的职责以及应该提供的服务,进而保证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切实落实。在需要的时候平衡信息化建设与传统技术之间的衔接,使新技术与传统技术能够相希特。关键设施重要布局即为关注高校中需要可靠运行并且涉及面广泛的设施,这些设施对高校安全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重点关注。
(一)治安管理信息化
治安管理主要工作包括发现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解决重要安全问题,将安全事故的苗头遏制在萌芽的时候[2]。在高校的重点场所进行巡访、盘查。对于外部来访人员以及高校内的商业区域进行重点管理。将治安管理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可以从装配监控设施、门禁系统以及车辆管理系统、报警系统等方面着手。
(二)消防管理信息化
消防管理主要工作包括消防设备的安装、定期更新、规划校内消防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定期开展消防设施安全检查,如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对消防措施进行安检与更新,以消除消防安全隐患[3]。将消防管理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可以从消防设备管理信息化、使用信息化等手段开始,对消防设备的使用状态做到实时掌控,转变以往需要依靠人工记忆的消防管理模式。
(三)户籍管理信息化
户籍管理主要工作包括配合当地派出所进行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中包括学生入校、户口申报、审批、换发等各种工作。将户籍管理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可以从户籍档案信息化管理、计算机技术辅助户籍管理实体工作等方面入手,以全面提高户籍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安全教育信息化
安全教育主要工作包括学校采用多种方式来强化教师与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与意识,让教师与学生能够拥有自救能力。安全教育工作是最为容易取得效果的工作之一。将安全教育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可以从扩大安全教育渠道入手,让学生与教师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和渠道来接受安全教学,全面延伸安全教育的覆盖面。
二、信息化建设在高校安全管理中改革
(一)纵向上,完善信息化安全管理层次体系
完善信息化安全管理体系就需要对信息安全管理组织结构进行重新的优化改革,形成包括决策、管理、维护、应用四个方面在内的网络信息化系统安全管理体系,使得每个岗位的职责更加明确更加清晰。首先,决策层。明确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责任,由高校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分配资源使用。其次,管理层。建立安全管理小组作为信息化安全管理的执行部分,该安全管理小组由信息化技术部分领导与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最后,应用层。明确安全执行小组的工作职责,具体落实到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使得其成为信息化安全管理建设的基础支持力量。
(二)横向上,强化信息化安全重点工作
首先,强化高校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在以往高校安全管理中安全保卫工作偏向体力劳动,需要大量人力资源来实现,这一观念从本质上限制了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因此,要强化高校信息化安全保卫工作最为基础的就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安全保卫队伍,安全保卫员工要做到专业技能强、思想坚定、作风硬派、能够熟练应用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信息化系统。其次,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安全信息化建设的作用[4]。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要建立完全的安全保卫系统预警机制与应急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重视安全预防工作,对高校潜在的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强化信息的搜集、选择与归纳,并且在工作中部段的完善当前的信息化安全制度[5]。再次,优化硬件建设。提升安保信息化建设的效率。目前高校安全保卫信息化建设已经全面开展,车辆管理、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已经投入运用,但是各个系统平台之间缺乏互动与统一。因此,高校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从硬件方面着重,注重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化与系统化,提升安保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利用信息化技术不单单可以提升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还能够给教师与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因此,高校应该更加重视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投入更多的资金与物质来支持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同时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效用。
参考文献:
[1]詹凤兰.浅谈目标管理理论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科学与管理,2010,(02):75-77.
[2]孙静.信息化建设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现状和对策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 (09):34-37.
[3]李晨光.关于信息化建设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作用与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2,(0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