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教育理论培训

教师教育理论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教育理论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教育理论培训

教师教育理论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我们再三强调,不管是世界一流大学,还是高水平大学,或者是以教学为主的学校,甚至是职业学校,都要把培养人才作为根本任务,这也是评价一个学校是不是高水平学校的标志。”但是近年来,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非常浓厚,部分教师热衷于科研工作“名利双收”,片面理解大学教师的职责,过于强调学科专业水平,而将教育理论素养、教学艺术等排斥在外。幸好各级政府部门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教学质量问题,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年),接着又推出了“教学名师工程”等措施,积极倡导教师们重视教学工作,引导教师热爱教学,投入教学,善于教学,以便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各高校也采取了积极行动,取得了一些效果。本文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要加强高校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工作。

一、加强高校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的必要性

1、教师专业化要求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教师地位之政府间特别会议”,会议文件《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提出,应当把教师工作看作一门专业,因为它是一种服务公众的形态,它需要教师的专门知识和特殊才能,这些都要经过长期持续努力与研究,才能获得与维持,以这种形式确定教师的的专业地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既然教师已成为一种专业,那么专业人员就需要一完善的知识体系,这种专门的知识体系包括哪些,在国外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中,影响最大的当首推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主席舒尔曼,他把教师的知识基础分为下列七类:学科知识,一般和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生及其学习特点的知识、教育情境的知识和教育目的与价值的知识。在国内,学者们也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给予了积极地关注,如首都师范大学谢维和教授认为,专业化教师的知识主要包括三大类,即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以及关于教学实践的知识和技术。因此,教育专业知识应该被看作是教师共同的专业基础知识,它主要包括一般的教育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情境知识或教学实践知识等。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需要系统地学习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教师教学实践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专业知识,始终关注教育学科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

2、教学改革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综合国力竞争、创新型人才竞争,也面临着改革的紧迫性,我们应该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认真的反思,对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彻底的调整和改革。

“教师是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主体”,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也谈到“要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以创新来求得发展。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也需要深入进行研究,教学研究工作不能放松。创新,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学方法创新,要更多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二是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创新,这是更为重要的,这方面也需要广大教师的创造性的工作。”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课程改革、考试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他们能否对现代教育观念、热点和趋势有所了解,有所研究,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教师是否都自觉、主动、积极、理性地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自我反思、批评、甚至否定自己坚持多年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单一的课堂讲授扩展成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搞科研,如何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怎样实施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型学习的教学等,总之,教学改革能否不断深入推进,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提高广大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但是许多教师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学科、专业的发展前沿,很少关注教法,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关注教育思想观念的发展,这无疑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我们高校教师需要从思想上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并自觉地运用它们来指导日常教学实践工作,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创新,逐步成长为一名专家教师。

3、我国高校教师教育理论知识及相关培训的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来自综合性大学的非师范类的毕业生;二是来自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三是来自归国留学人员。他们或许具有深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大部分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都缺乏了解,他们大多需要经过不断地反复实践、摸索、总结,甚至重复过去的错误,才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有学者指出,“要培养一个合格、专业化的大学教师,一个本科毕业生需要8―10年,一个硕士生要5至7年,即使是一个博士生也要2―4年,一个教师的成长往往要以牺牲几代学生的学业为代价,故必须通过增加培训来缩短教师的成长过程,决不能让几代学生成为教师‘慢慢成长’的实习基地。”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系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地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织岗前培训的形式。但岗前培训的效果如何,2002年由人事司组织的全国高校教师培训专题调研(数据截止到2001年底),其中有一部分是对高校教师队伍参加培训的形式和效果的调查问卷分析研究(见表1)。

从表1中的数据来看,学术休假、访问学者、高级研讨班等高层次培训形式效果相对明显,而教师接受岗前培训的人数虽然占的比例较大(占第三位),但效果极其不明显(占倒数第二位)。岗前培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理论性过强。岗前培训的几门课程基本上是以语言讲授为主,很少有课堂实况录像或示范课,更没有针对新教师刚上讲台碰到的种种困惑的讨论课、答疑课。第二,课程多,时间短。在短短的10―20天的时间内,许多青年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就死记硬背教材上的条条框框,没有吃透消化,做不到活学活用。第三,内容陈旧。授课教师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讲解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学生的认知特点,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极少讲授目前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总之,这种培训效果对于“新教师”在教师专业化道路上的成长和发展无疑是非常不利的,对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是非常不利的。

除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之外,各高校对新来的教师自行组织了培训,主要是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新教师学到的是老教师的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尽管有所收获,但由于这些老教师普遍没有接受过教育教学知识的系统训练,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存在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又在新一代教师的身上打下了“烙印”。而且这种培训基本上是一种个体行为,青年教师在教学道路上成长的快慢或好坏,取决于某个高校对青年教师的重视程度,取决于青年教师所接触到的老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取决于青年教师的领悟能力。

除了以上两种所谓的“教育专业”的培训之外,教师们在教师专业上的成长完全靠自己的对教学实践的摸索、总结。部分高校也已经意识到开展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的重要性,但是普遍都没有把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制度化,没有形成“学习教育理论―从事教育实践―研究教育科学”的风气,多数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来教学,根本不关注目前国内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教育改革的动向,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落后,更无法在实践工作中把教育观念的转变转化为实际行动。另外,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已经相当密切,国内的各种理论研讨会也频繁举行,但教学方面的研讨和交流明显不足。以上分析表明,无论是在职前培训还是职后培训中,高校教师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都不足以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无法响应当前教育部大力提倡的“重教学、抓教学”的号召,更为重要的是,它会从根本上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这方面,国外许多大学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在德国,1993年德国的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和各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这两个主管部门共同作出决议,决定从教学法上改善对教师的培养,也就是说,今后的新任教授应该受过教学法方面的专门训练,任命新教授时应该考虑这一因素。在德国,许多高校成立了高等院校教学法指导中心,中心成员的本职工作就是研究高等教育学、探讨如何改进大学教授的教学法水平、指导教师们的授课技巧、咨询评定教授们的授课形式、质量等。美国高校普遍关注教学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并且采取了一些相应的积极措施,吸引并鼓励教师自愿去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如纽约大学、西南密苏里州大学等,其中密苏里州大学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它重视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开辟多种多样的途径,提供丰富的培训内容,在资金、时间和组织等方面为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二、高校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各级领导的重视

高校教师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不能仅靠每个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的教学经验作支撑,或者靠岗前培训“一劳永逸”,只有把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高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抓,我们的教学改革才能深入下去,这是我们每一个高校都必须意识到的问题。本文认为,领导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本校教育教学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讨论,来统一全校的思想和认识,也便于各项改革方案、措施能顺利执行。二是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倡导教师重视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如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教育教学研讨会,倡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全过程录像,先做自我评价和分析然后请听课人员与自己一起讨论、评课,促进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觉察,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主动调节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需要,从而最终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三是在资金、时间和组织等方面为教师培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充分发挥高教教研所的作用

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教育的地位急剧上升,各级领导包括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与高校领导对教育学科也愈加关注,各高校的高教研究所正是在他们的关心和支持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各校高教研究所一般都配备有专业的教育学科人员,有丰富的资料以及充裕的时间,在加强本校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中,我们应充分发挥高校的高教研究所的作用:第一,通过高教研究所与校外相应机构紧密联系,加强与教育学科的专家学者联络,不定期地邀请专家为教师现场介绍、讲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模式等,并辅以讨论或示范课的形式激起广大教师兴趣。第二,高教研究所负责搜集、选取各学科、专业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最新动态,放到各院、系、教研室,供教师们传阅。这样,既可以节省教师时间,也可以无意中养成关注教育学科、关注本学科、专业教学改革动态的习惯,从侧面激发参与教学改革的兴趣和信心。第三,发挥高教研究所的宣传阵地作用。高教研究所一般都有自己的刊物,上面刊登一些新的教学改革动态,更重要的是可以登载本高校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设想,便于学校领导了解和掌握情况,还可以促进学科之间、院系之间的交流,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第四,对本校教师进行个人咨询。通过对教师们的听课、评课活动,与教师们一起探讨改进教学的方法。第五,不定期举办教师进修班。针对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专门问题,举办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讲座,讲座尽可能逼真地模拟上课过程,让参加者观察并提出改善的途径,大家共同提高。

3、发挥教研室的作用

教研室是教学、科研的最基层组织,在同一教研室里教师开设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相似或相关性,在这里开展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是有可为的。教师们可以把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专业结合起来,探讨、交流具体的教学实践问题。同时,教研室还可以不定期地邀请其他相关专业或课程的教师开设讲座或开展教学研讨会,举行教学观摩等。

(注:本论文得到北京物资学院工商管理创新基地项目(项目编号:WYJD200904)资助。)

【参考文献】

[1] 华健、吴伟蔚、张驰云:教师是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主体[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5(2).

[2] 赖铮:课堂教学三要:行家、专家、当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3] 梁玉兰、张宇宁、敏:中国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培训情况调查问卷分析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3).

[4] Dietrich V. Queis:德国高等学校教师的教育学专门训练和教育学进修[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2).

教师教育理论培训范文第2篇

《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给高等学校教师培训下了一个定义:“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是为教师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而进行的继续教育”。此定义表达的内涵有:1、高校教师培训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2、高校教师培训是一种岗位教育。我认为此定义较为符合关于事物本质认识的辩证法。这一论述将高校教师培训的本质明确为“培养高校教师,使他们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这既论述了高校教师培训的育人性这一教育的一般本质,又明确地指出了与其他教育的本质区别。同时,这一论述还分析了构成高校教师培训的特殊矛盾,即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的培养要求与完成高等教育的人的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样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高校教师培训是什么”这一本质问题,揭示了高校教师培训这一社会现象有别于其他现象的根本属性,从而为人们深刻认识高校教师培训的特殊本质指明了方向。从这一本质认识出发,为解决好高校教师培训的特殊矛盾,就必须从“要求”与“现实”两个方面着手。高校教师培训既要与履行岗位职责相适应,处理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从而解决好高校教师培训为适应岗位需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又要与高校教师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从而解决好高校教师培训适应教师身心发展要求“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从高校教师培训的本质特征出发,高校教师培训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适应性

表现在,一是高校教师培训工作要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及文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也就是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及文化发展对教师提出的素质要求培养教师;同时,适应发展学校办学事业的需要提高教师质量。这是由培训的外部关系规律所决定的。二是高校教师培训要适应教师个体需求,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开展培训。这是由培训的内部关系规律所决定的。如知识经济的到来,需要培养一批知识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这就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素质条件的教师。又如新升格高校,要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师对高校教育教学能力以及高等教育理论的培训,达到知识更新,对学科发展新理论、新成果的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的掌握,职业道德修养与政治思想素质的提升等。再如教师生涯的职前阶段(特指教师担任新角色或工作)、入职阶段、职中阶段和职未阶段等,不同的阶段需求是不一样的,职前阶段主要围绕新岗位需要,开展岗位培训;入职、职中阶段主要围绕提高能力等素质的培训。

(二)系统性

一方面指高校教师培训组织管理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财、物等。需要政府和学校制定有关法规和政策,需要包括接收和派出学校不仅负责教师、教学、科研和人事工作的学校领导及部门重视、配合,而且负责其他工作的学校领导及部门,如党、团、财务、后勤等部门单位也要重视、配合。需要所有教师的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它们各自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且它们之间是依照一定秩序相互联系的完整系统。只有调动所有力量,把它作为重要的系统工作去进行科学的决策、管理、实施,才能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培养出适应高校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培训的内容具有系统性,包括入职培训、在职培训等内容,是按照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进行设计的。

(三)长期性和战略性

任何一个高等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都是学校的教育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办好学校所必需的经常性工作。同时,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对提高教育质量,办好学校,振兴我国教育事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样,教师培训工作也一样,是建设好教师队伍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是个人为适应发展需要而不断进行的一项工作。“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只有通过教师培训,才会形成符合社会和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所需的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四)整体性

培训提高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凡是岗位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高校教师都必须参加培训。正因为如此,高校教师培训所需要考虑的工作内容是全方位的,其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采取的实际措施和管理方法是多形式、多途径的,而不能只局限于在某一方面、某一形式、某一方法、某一层次的基础上。而且教师本身参加培训的过程具有整体性,是按照职业发展的过程要求逐步展开的。因此,无论是规划的总体目标、具体要求、方法步骤,还是实施规划的计划方案、政策导向、运行措施都要做到全面、系统、科学,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整体观念。

二、高校教师培训需要明确的原则导向

(一)在职为主的原则

体现理论与实践统一、按需培训和学用一致。具体表现:在培训模式上要采取校本培训、院校间合作访学等高效模式,不能过多地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在培训方式上,应采取脱产培训和半脱产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既有集中面授,如举办研讨会、研修班、培训班、讲座、论坛等,又有利用卫星、多媒体、信息网络开展的远程教育;在培训内容设置上,形成相互交叉渗透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培训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应针对成人学员的特点,重视案例分析,反思性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重点培养与整体提高的原则

学校办学的主体力量是教师,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是一所学校实力、地位、声望的象征,造就一批能够引领本学科进入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型中青年骨干人才,可以带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学科水平的提高,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但是,要建设一所高水平的现代大学,仅仅依靠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挥教师队伍的整体力量,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可以说,学科带头人的产生和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整个教师队伍的支持;而缺乏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也难以形成高水平的学术团队。面对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严峻现实,高等学校在教师培训工作中,在优秀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经费普遍短缺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教师重点培养与整体提高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是以全体教师的培训提高为重点,还是以培养学科带头人为重点,这是一种战略性选择。笔者认为,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应该首先满足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尤其要首先满足重点学科和短线专业的

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把有限的资源和经费用在刀刃上,发挥其最大效能。同时,要认真做好教师队伍全面提高的发展规划,把教师的全面培养提高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任务,从重点到全面,从主要到次要,从骨干到其他,分期分步实施,做到既有长远规划,又有近期目标,以点带面,最后实现整个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重点应有别于其他教师。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要求其掌握必备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应重点培养提高其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掌握学科前沿动态信息能力;对其他教师应注重培养提高其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求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能力,使教师队伍中不同层次的人员拥有各具特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三)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的原则

高校教师的政治思想和教学科研业务的素质培养,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的根本途径,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头等任务,也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基础。因此,高校教师的培养工作必须坚持教师的政治和业务两个素质一起抓,克服那种只抓业务素质培养,不抓政治素质提高;只讲政治思想素质,不抓具体落实的错误倾向。当前,高等学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培训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方针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做到敬业奉公、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业务素质的培训要以提高教师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主,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应用计算机、外语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等技能的能力。

(四)政府、学校与个人行为相结合的原则

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人们必须随时根据需要和可能不断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把这一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各个阶段。如果把全体社会成员的知识补充、更新及能力的提高作为社会的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必须由政府来建立,通过教育来实现。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高等学校,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建立和完善自己内部的相应的子系统,这就是教师的培训进修提高。没有政府的支持和支撑,没有学校的重视和努力,就无法建立和完善教师知识补充、更新及能力提高的系统。另一方面,没有教师个人的积极主动的要求和参与,这一系统就缺乏正常运转的原动力。我认为,作为政府应当以立法形式来保障高校教师的进修提高,并进行宏观指导;设立数量足够、种类齐全的高校教师进修机构;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依法对高校教师培训进修工作进行质量监控和效益评估。作为高校,必须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依法制定教师培训进修提高的规、计划和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组织教师的培训并实施管理;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以保证教师培训进修有足够的经费保障。作为教师个人,应当根据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及高等教育发展对高校教师的新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培训进修的计划,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补充、更新及能力提高的系统中,实现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变社会要我学、学校要我学为我向学校要求学,按照效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教师个人还应承担部分培训费用。

三、高校教师培训需要注意的几个实际问题

(一)高等教育及其子系统高校教师培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选择怎样的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及运行机制,以提高其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益问题

因为高校教师培训最终要为教育发展服务,其体制最终要随着政治、经济和教育体制的调整而调整。但这一问题至今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对解决高校教师培训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包括如何发挥现有网络体系作用问题,我们所采用的仍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办法,而不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手段。这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培训面临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以其多样化为前提

所谓多样化,既包括高等教育机构类型、层次、形式、办学主体和服务面向的多样化,也包含因满足不同需求和人的个体差异所带来的学校科类专业、培养目标、教育要求、教学方式、管理制度、师资组成等的多样化。进入大众化的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克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过分一律”的顽症和改变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教育观念,逐步走向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必然带来师资组成的多样化,即除专任教师外,还需要从企业、科研机构等聘请相当一部分兼职教师来从事教学,从而改变师资队伍的结构,使教学更加联系实际。而师资组成的多样化,又将导致教师培训需求的多样化。如何应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教师培训需求的迅速扩大及其多样化,这是高校教师培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化

2000年我国高校开始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综合改革研究和实践;2001年,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形势下,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切实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2003年,我国又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该工程是《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分步实施,不断深化,对高校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培训的课程体系必须紧密结合教学改革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

教师教育理论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叙事研究 高校辅导员培训 实施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232-02

教育叙事,顾名思义,就是将发生在教育情境中的事件以及行为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表达出来。教育叙事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中国兴起,目前成了基础理论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之所以热门,就是因为这种研究方式将长久以来教育叙事与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得以弥补,在两者之间架起了互助的桥梁。现今,把教育叙事引入高校辅导员的培训中,通过培训的过程讲述自己的工作经验与教育故事,在讲述中实现分享与共鸣,在讲述中实现专家的碰撞与研究,通过做中学、学中思、思中研、研中用的培训过程,促进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发展,提升教育培训的效力与影响力。

一、教育叙事研究在校内辅导员培训中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辅导员作为培训参与主体身份的主动建构

教育叙事研究的价值导向在于深度挖掘“我”,也就是个人的真实情感与教育经历,回归对人的心理层面与精神层面的高度关注。由此指导下的培训工作中,在价值导向上摒弃了先前培训组织者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关注辅导员参与的主体地位。在内容选择上,抛弃了过去单方面经验传授与输出,凸显来自于一线辅导员教育生活的突出事件与教育情节;在培训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授课的培训方式,凸显了教学双方的互动与思考。作为参与培训的辅导员而言,参与培训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回顾工作经历、梳理工作思路、反思个人工作、主动提升个人理论素养的过程,充分调动了辅导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的意识,促进主体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意识,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二)有利于辅导员形成研讨性学习团队,带动辅导员群体进步

作为高校一线的辅导员,具体工作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若干天,若干有经验的授课教师与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经验传授与理论讲授,无法全方位地满足辅导员工作的动态发展需要。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并非单个人简单地记录教育事实,而是重在群体成员梳理教育生活经历与反思教育事件,总结教育经验的一个长期过程。在此指导下的培训工作更加凸显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从指导教师的团队建设,凸显群体智慧,群策群力,到参与培训的辅导员的团队建设,凸显经验分享,互助互利,整个团队建设都是一个动态、长期的建构过程,改变了以往导师临时组合,学员学完即散的现状,重点凸显了研讨性学习型团队的建设理念,搭建沟通网络,实现群体性共同进步。

(三)有助于辅导员培训由制度性安排向开放性平台转变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辅导员要参加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这种培训一直作为制度性要求在贯彻实施。由于培训的时间有限,在效果的拓展性与延续性方面难以实现动态的帮扶与支持。教育叙事研究指导下的培训工作,通过参与培训学员的团队建设与教育事实分享、互动平台的搭建,为今后的辅导员培训搭建了一个动态发展的共享平台,从分享教育经历——反思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实践互动”的思路出发,不仅为参加辅导员培训的学员搭建了一个长期联系,互助帮扶的平台,同时,也为辅导员群体提供了一个拓展学习的平台,通过培训搭建的平台,带动辅导员群体的学习交流,实现制度性向开放性平台的重大转型,为更多的辅导员提供智力支持。

二、教育叙事研究在高校辅导员培训中的现实策略

(一)培训的教师与培训的学员

所谓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高校的辅导员培训作为众多培训中的一种,主要有培训的导师与培训辅导员组成,培训导师是培训的组织者与实施者,辅导员是参与培训的学习者,两者在整个培训中处于双主体的地位,两者只有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良好的互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参加培训与组织培训的目标的终极统一。

首先,培训中的导师。为了充分掌握辅导员工作的一手资料,提供适合辅导员培训的工作方法与理论指导,第一,组建导师团队。一方面,通过团队各类人员的选拔,挑选出涉及到辅导员工作相关方面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包含有学科专家、校内外相关专家、优秀学生工作者三个大类,保证导师组成上形成理论与实践方面专家的有机组合。另一方面,稳定团队的人员组成,以此通过长期的团体协作,共同研究辅导员工作,发现辅导员工作的教育规律与特征,为展开辅导员培训提供有效的智力保障。第二,准备培训教材。这里的教材是展开培训的素材,与过去的培训不同的是,导师团队的教材并非是各自为政,各抒己见的,而是在教材设置上强调导师团队对于培训内容的宏观掌控与基础框架的集中搭建,保证培训的过程中导师所培训的内容具有相对统一的目标,并在每一次的培训中总结与思考,构建培训体系与模块,实现培训的系统化。第三,拓展培训方式。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应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启发性的特征,充分尊重培训导师与学员学习讨论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让每位学员在参与中有所思考,有所收获。第四,研究学员特征。由于学员来自于不同类型的高校,需要导师在培训前期充分了解学员的工作特点与特征,有助于有的放矢,让所有参与学员都能够受益。

其次,培训中的学员。培训的学员集中为高校的辅导员,他们不同于课堂上学习知识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工作经历与个人阅历,所以,充分调动学员参与学习研讨的积极性尤为重要。作为学员,首先,认真准备。根据培训教材,认真学习,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寻找问题,梳理思路,总结经验,做好与导师与小组成员学习交流的准备。其次,转换角色。作为参与培训的学员,需要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因为通过短时间的学习难以获得工作中的所有知识,但是,通过培训中的经验碰撞与思考,帮助自己开拓思路,提升理论水平,指导具体工作。第三,主动参与,总结反思。通过培训过程中与导师的学习讨论与小组学习讨论,养成培养自身主动探究问题,发现问题的意识,并且学会在讨论与协作中实现问题的解决。最后,形成好的习惯。通过培训过程中的学习与思考,养成记录个人工作经历,及时总结思考的好习惯,并为后期的专业研究积累素材,为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培训的基本流程

基于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指导下的辅导员培训工作具体包含了前期准备、研讨反思、指导实践的三个环节。

首先,前期准备。前期的准备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收集资料。为了培训内容的选择更好地贴近辅导员工作的实际与现实需求,需要通过问卷、访谈、观察与自我叙述等不同的方式收集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资料,具体包括班级建设、宿舍管理、奖惩评定、帮困助学、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资料收集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保持教育事件情节的完整性以及涉及方面的完整性。第二,选择资料。在培训资料的编排与选择上,并非所有的教育事件都可以成为培训的内容加以应用。需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1.典型性。辅导员的工作千头万绪,并非每一个事件都具有现实的研究价值与意义,需要在众多教育事件中寻找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事件展开记叙。2.矛盾冲突性。在辅导员工作中发生的教育事件,有些事件中包含着剧烈的矛盾冲突,或者包含着隐晦的信息、内涵以及内在矛盾有待进一步挖掘的事件。第三,分析资料。在前期资料收集与选择的基础上,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实际进行模块划分与归类,并在每一个模块下划分若干专题,配备一些典型叙事案例作为支撑。这里的重点在于“叙事”,为围绕某个教育主题展开叙述,叙事中一定要保证教育事件情节完整性,配合明确的叙事线索、内在矛盾以及潜藏的教育理论,为激发研究者展开讨论与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研讨反思。基于前期准备的培训资料,形成指导培训导师的培训素材,保证了培训内容上的一致性与系统性,同时,在培训中也可以配合工作录音、影像资料等物化手段配合展示。作为培训环节中的中心环节,实施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培训整体质量,具体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只有培训导师准备的培训素材以及培训过程激发了学员的研讨兴趣与热情,才会有讨论中思想的碰撞与摩擦,最终反馈培训信息,实现双向互动,为后期修订以及更新培训素材,建构培训体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学员全身心地参与到讨论中去,才能充分感受到思维碰撞与思路开拓的乐趣,形成主动反思教育实践的意识,提升理论学习的水平,为今后教育工作梳理思路掌握工作方法。所以,在这个研讨反思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引导学员激发围绕教育主题展开研讨的意识,并培养学员运用相关教育理论研讨教育事件的能力,最终实现在丰富的教育叙事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提升运用普适性教育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与转化。

最后,指导实践。所有的培训,无论是理论的学习还是围绕教育事件的讨论,都是为指导的辅导员工作服务的。无法指导实践的培训是无效的,是没有意义的。作为提升辅导员个人能力的拓展平台,由于时间的有限性,导师的有限性,需要通过现代网络手段实现平台的拓展功能。具体的资源来源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学员基于个人兴趣、专业与关注热点,将短时间培训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专题继续研讨,通过网络媒介,实现团队协作,并可以与导师联系,指导专题研究,保证了培训的深度延续,这样,在培训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展开的后期研究,既解决了辅导员研究没有资源,没有话说的尴尬局面,也为提升辅导员理论水平打下基础。同时,将团队的研究成果与个人的教育体验、研究体会,通过培训平台进行,实现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培训导师的培训素材需要伴随着辅导员工作的变化而不断更新,通过导师与团队成员的专题研讨,分享学员的个人经历,实现导师的教学相长,为动态更新培训教材提供支持。同时,导师也可以通过培训平台招募人员,组建团队展开专题研讨,并将研究成果在培训平台上实现共享。第三,拓展培训潜在人群。由于参加培训的人数有限,并非所有辅导员都能够连续、长期地获得培训方面的资源与智力支持,通过搭建培训网站,分享培训资源,能够为更多的辅导员提供学习与研讨的平台,通过彼此的经验分享,拓展培训的辐射力与影响力,带动辅导员群体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邱瑜.教育科学方法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J].中小学管理,2003(9).

[2]徐燕.叙事研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运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4).

[3]吴国琴.叙事行动研究: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2).

[4]刘良华.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和怎么做[J].教育研究,2007(7).

教师教育理论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师;测试理论培训;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153-02

一、引言

英语测试研究涉及心理语言学、教育学、认知科学、语言习得理论、语言学、语用学以及教育测量学等多个领域。国内外的学者都出专著介绍外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活跃在教学一线的语言教师熟悉测试和评价原则与实践的需求正在日益增长。但是,目前这些教师的测试理论知识掌握如何?其命题过程是否有一定的理论根据?测试之后是否对分数进行系统性分析?这些情况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调查研究。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济南市部分高中英语教师的测试理论知识与运用进行了调查。

二、问卷调查及其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济南市的高中英语教师。本文作者发出问卷200份,收回有效答卷182份。该问卷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的教育背景

被调查的教师绝大部分(98%)通过各种途径的深造,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通过对系统测试理论知识的调查,本文作者发现74%(16人)的教师在最初学历的学习中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这些教师中只有13%(22人)在最后学历与继续教育中学习过相关理论。

(二)对理论术语的认识

在问卷中被列出的部分术语如干扰项、分级考试、答案项、原始分、难易度、平均分、后效作用等,大部分的教师都能给出明确的解释。但有些术语,如水平考试、信度、效度、标准差、标准分等,约68%的教师认为听说过,但不能给出正确的解释。而有些术语,如常模参照性考试、尺度参照性考试、正态分布、中位数、偏度、众数等,约有72%的教师表示不曾听说过。

(三)对测试结果分析的认识

此项调查的结果不大令人满意。只有20%的教师认为Excel可以作为一种软件,约3%的教师提到了SPSS,另外还有约11%的教师提到了其他软件。45%的教师承认他们不了解试卷分析软件,54%的教师没有运用过软件对分数进行分析。只有28%的教师承认他们偶尔会对成绩进行分析。而对于考试分析,100%的教师关注的是平均分,还有37%的教师会看一下难度,18%的教师会关心区分度,而至于众数、中位数、偏度、效度和信度,则很少教师提及。

三、启示与结论

从上述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虽然一线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但在测试理论与实践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

相关的测试理论知识可以对测试的内容选择、题型确定、试题的编制等程序提供技术层面的指导。“有不少测试设计者,甚至是小规模的测试,对题型的选择随意性很大,没有给予认真的考虑和权衡,也没有科学的依据,似乎内容确定以后,怎么考都行。如果考试内容涉及了考生所不具备的知识,就会对考生的知识学习产生影响”。

(二)忽视质量分析

从以上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所有参与问卷的教师都对测试结果分析不够重视。部分英语教师缺少语言测试相关的教育统计学知识。考试的质量极其重要,“如果考试质量好,那么它就会对教学产生正面的影响;如果考试质量差,那么它就会对教学产生负面的影响”。考试的实施不只是一次考试的结束,而应是质量分析的开始。我们不应该将目光停留在卷面的那个分数,而是应从这个分数及分项分数中发现我们教学中一些更重要的信息,使之能对我们教学产生积极的指导性作用,这样才能发挥测试的作用。

上述研究使我们认识到相关测试理论对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也给我们带来了以下的启示。根据对以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笔者总结了以下三点启示:

(一)应加强一线英语教师测试理论学习

通过教师自学、专家讲座、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加强英语语言测试理论学习,让每位教师熟练掌握测试类型、测试目的、测试效度、信度、可行性、区分度、难度、编写试题步骤等基本理论。

(二)建议师范院校设置与语言测试理论相关的课程

近年来,一些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已陆续将“语言测试”作为英语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和一些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这显示了这些院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但个别院校,特别是一些面对专科学生的院校并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所以,测试理论与教育统计学的相关学科的开设应当是一个必要的举措。师范院校应改革课程体系,提高师范生的理论素养。

(三)教育行政部门应从硬件上为一线教师的考试分析提供可能性

学校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考试质量分析的重要性。学校可开发或引进一些统计软件,并对教学人员进行培训,通过行政管理手段与思想认识两方面着手,促使教学人员认识到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发挥这些数据对英语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

附录:调查问卷

老师:

您好!为了调查济南市高中英语教师实践运用语言测试理论的情况,我们设计了如下的问卷,请你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谢谢!

1.年龄_______教龄________

2.你的最初学历A.中专B.专科C.本科D.研究生专业_______

3.你的最后学历A.中专B.专科C.本科D.研究生专业_______

4.你在最初学历学习期间是否系统接受过关于英语测试方面的理论知识?

A.有B.没有

5.你在最后学历学习期间是否系统接受过关于英语测试方面的理论知识?

A.有B.没有

~ 6.你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是否系统接受过关于英语测试方面的理论知识?

A.有B.没有

7.对于以下术语: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易度 E.考试规范F.差异系数 G.平均分H.众数I.中位数J.偏度 K.正态分布L.标准差 M.标准分O.原始分P.常模参照性考试Q.尺度参照性考试 R.成绩考试 S.水平考试 T.分级考试 U.后效作用 V.干扰项W.答案项,1)你清楚了解并能解释其含义的有_______其含义为____________2)你听说过,但不太了解其含义的有________3)你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有__________

8.你认为自己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命题技巧?A.是B.否

9.你在命题过程中是否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技巧?A.是(如________)B.否

10.你是否了解一些试卷分析的统计软件?A.是(如________)B.否

11.你是否能运用统计软件对分数进行分析?A.是B.否

12.在平时教学中,你是否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系统的试卷分析?

A.总是B.经常C.偶尔D.从不

13.你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主要从___方面.A.平均分B.众数C.中位数D.偏度

E.标准差F.难易度G.区分度难关H.效度I.信度

教师教育理论培训范文第5篇

本文将通过对美国伊丽莎白城学院基于TPACK理论的技术整合型职前教师培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的经验及教训加以介绍,以期能够对我国的实践提供参考。

项目设计与问题意识

伊丽莎白城学院是一所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伊丽莎白镇的私立综合性大学,拥有1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所服务地方的大学,它为市民提供职前教师培训项目,并积累了多年的丰富经验。

近年TPACK的兴起对职前教师培训有很大的影响,并使职前教师培训的设计产生了一些变化。本文介绍的伊丽莎白城学院在实施职前教师培训项目时,深入参考了TPACK的理论框架,探索了增加职前教师TPACK的可能性,他们首先检查职前教师对技术的看法、信念和态度,然后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协作知识的建构,评价研究人员制定的独立技术技能课程的有效性,用定性的案例方法补充现有的访谈和课堂观察数据,其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教师反响。

该项目在设计时基于下述4个问题展开设计:

一是职前教师如何看待技术在不同场合的角色?如在K12课堂、大学课程及个人空间等。

二是如何推动职前教师迅速完成将技术整合到K12课堂的准备工作,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及合作学习?

三是已经完成技术增强学习课程的教师,通过案例访谈和实习教师的课堂观察,可以洞察到哪些与技术整合有关的知识?

四是如何评价为加深职前教师对TPACK的理解而设计的技术增强学习课程的有效性?

项目实施的方法和过程

该项目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调查职前教师对技术的看法,数字工具如何作用于K12课堂、大学课程以及他们的个人生活;第二阶段,当被要求表述观点和K12教育中应用技术时,对在数据搜集与访谈中思考非常成熟的职前教师进行跟进观察和访谈;第三阶段,通过对问题的定性分析和量化前后测,评估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参与者深度理解TPACK的影响。

第一阶段:在多样化学习空间中探索技术和素养的实践

在两个学期的课程中,项目组研究调查了约40名本科毕业生对未来的教学和个人生活中使用的“技术”的看法和态度。随着对有关技术使用问题的深入探究,项目组发现“技术”这个术语的含义是多样和复杂的,视其语境而定。例如,在调查和访谈中,本科毕业生通过在初等教育和公立学校实习经历中对具体工具定义技术的使用,如交互式电子白板和软件,认为技术工具常见的作用是社交的一种手段。就素养实践(包括读写算和新读写算,后者考虑到了信息化的影响)而言,三种学习空间(个人生活、大学学术环境、公立学校教室)出现的技术工具有重叠部分,同时这三种空间也有明显的差异。利用重叠和差异,把技术整合到这些空间中,进一步编织个人知识,将有助于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创造性的、有效的教学实践。

为了区分使用工具的概念,项目组将调查很快集中在职前教师是否只学习某种特定的技术工具,继而,如果是这样,是哪个工具,为什么?抑或他们是否也明确地学习了如何从各种技术工具中选择合适的工具,以及怎样有目的地教,如何培养个体合作、参与性知识建构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研究的第一阶段的参与者都分享了他们使用技术的兴奋心情。

第二阶段:以案例研究方法为思维工具

利用上文阐述的方法,在第一阶段的大约40个职前教师中遴选了3人进行访谈。与他们的同伴相比,他们对调查问题的书面回答清晰、明确。然后,研究者跟随一位学生,进入她毕业后的第一个教学任务,观察其课堂实践,继续收集正式和非正式的访谈资料。虽然是局部的、高度情境化的数据,但考虑到从职前过渡到课堂教学、学校文化如何作用在培养技术整合以及技术环境中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如何时,它产生了深刻的、具有参考意义的意见。

在和案例参与者的观察对话中,研究者还发现了多种创新的、有效利用技术整合的方法。通过观察对话,参与者能够举例,并详细说明如何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推进其他技术的应用。

第三阶段:通过“技术强化学习”的经验迁移评价TPACK

此前,技术增强学习已经在欧美国家有了多年的应用经验,通过这些技术增强学习的经验和方法的迁移,大大加快了TPACK在职前教师中的应用和发展,并为设计课程经验提供了一个富有成效的模型。技术增强学习利用数字工具让学生参与协作知识的建构,其设计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工具,可以整合到K12课堂中,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二是明确教授的课程内容,模拟工具融合在该情境下的特定教育方法;三是提供利用数字工具设计活动的机会,体验和反思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实践。第三阶段基于此前的经验进行定量设计,借助Chai等人的“技术强化学习”和Schmidt 等人的TPACK在职前教师中发展的评估工具进行项目评价。评价方法包括课程体验,为职前教师提供模型和学科内容学习的技术工具,以及提供用数字工具设计课程的机会。

具体来说,作为评价工具的课程体验包括以下内容:

(1)发展一个整体的社交网站,允许参与者创作和分享个人网页、音乐、照片以及通过博客传递对课程主题的思考。

(2)写博客,书面表达批判性思考,接受同伴反馈,并在特定的课程内容主题上促进课堂对话。

(3)在学生学习规划过程中,通过他们所使用的各种数字工具,如在线视频流资源、移动设备、非正式评价网站和实时投票网站(http://)、多媒体文本(可以使用CAST提供的UDL或者Book Builder工具,http://),可以辨明学习者的数字工具使用光谱。

(4)为特殊学习者提供IRIS(全国地震研究机构,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Seismology,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大学研究联盟,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科学仪器使用)建设的在线交互资源和地方大学的教育网站。

(5)与维基百科开展输入内容合作,特别是与教学和学习的关联内容展开合作(如创建面向教育者的普适学习设计清单)。

为了测量这些课程经验对职前教师TPACK水平的影响效果,研究者基于前后测的结果,用多变量方差分析法比较了每一个TPACK分量表的平均值。结果显示,在教学法知识(PK)分量表中,前测分数和后测分数有明显的差异。技术增强课程的参与者在技术知识(TK)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进步,但这并没有阻止通过其他分量表表现出有意义的技能增长。另外,技术知识没有增长或许可以归因于课程设计。同样,学科内容知识(CK)没有重大的增长,这是预料中的结果,就课程内容而言它没有解决具体的学科内容主题。

项目实施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1.在学校之外的情境中,即非教学情境下,技术知识很少使用TPACK框架理解

职前教师在该教育项目中,参与者讨论了个人生活中多种技术工具的融合使用,如通过各种社交网站与学校外的家人和朋友分享的能力;通过工具搜集信息的能力;接收关于朋友和家人的状态、新闻或者娱乐更新的能力。但很少有人提到对技术在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的深层理解。讨论中很少有与“新文化”相关的术语出现,没有证据证明技术会成为变革教学法的工具,技术工具仅仅是培养学生兴趣和保持动机的一种手段。

2.独立的技术课程对TPACK的发展影响不大

当项目组分析参与者的反应时,课程的价值取决于呈现多少新奇的信息,以及与参与者先前的技术知识的兼容性。项目组发现独立课程上教授的工具,并不一定能在K12课堂上整合教学法应用于教学和学习。研究者和职前教师要进一步研究自己的课堂实践,以增加TPACK发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