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区火灾的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全员行动,努力确保新城在用系统设备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地保护人员生命,减少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全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制定消防系统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
(一)应急组织结构
组 长:
副组长:
消防控制中心:
给排水抢修:
通风抢修:
强电抢修:
电梯抢修:
后勤保障:
(二)应急小组职责
组长:对火灾事故有直接指挥、下达命令、组织抢救的绝对权力。
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现场指挥安排和决策后的各项处理工作。
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控制中心操作人员坚守岗位,听从组长的指令操作设备。
给排水抢修组:负责处理关于喷淋、消火栓等消防水系统抢修和运行的各项工作。
通风抢修组:负责处理关于排烟、正压鼓风等关于消防通风系统抢修和运行的各项工作。
强电抢修组:负责处理各设备断送电、消防应急电源等消防电系统抢修和运行的各项工作。
电梯抢修组:负责处理电梯设备断送电、抢修和运行的各项工作。
后勤保障:负责应急过程中所需的抢修物资材料和相应的后勤保障工作。
二、消防应急预案启动原则
消防中控室主机出现报警应立即分析现场是哪种情况发生,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报警主机显示的报警地点、设备,应立即派消防操作巡检人员进行现场核实。
1、如果是误报警或者设备本身的问题,应按消防操作规程处理;
2、如消火栓、喷淋头意外爆裂跑水,应立即启动给排水系统应急预案(详见《给排水系统应急预案》);
3、如突然停电,不超过2小时,消防系统本身的UPS可以维持正常运行;超出2小时,应立即启动停电紧急预案(详见《强电系统应急预案》)。
三、火灾处置
1、本物业内任何人员在任何区域发现烟火时,应立即使用最近处火灾报警按钮、消防电话、对讲机向消防中控室报警(电话:)。报警时要讲清起火的具体地点、燃烧物、火势大小、报警人的姓名、身份、所在部门和位置及是否有人员受伤。现场人员视情况拨打119报警电话,同时向值班领导和物业前台值班员报告。
2、发生初起火灾,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消防中控室,然后采用就近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3、由应急小组组长根据火情报警情况,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组长宣布应急预案启动后,进入现场指挥和事件处理决策安排,各副组长负责落实组长的指挥和安排决策,各小组成员根据副组长的要求,迅速开展各项应急处理工作。各部门应密切配合,程序如下:
⑴各部门接到火情通知后,除按指定任务执行外,其他人均应岗位待命。
⑵公共秩序维护员维护现场秩序,根据情况疏导辖区内的车辆和人员及通道,以便公安消防队顺利到位,防止其他人员进入本物业管理区域的火灾现场,同时负责楼内人员的疏导和解释工作。外围工作人员立即将停放在外围的车辆进行疏散,暂时将前来的车辆或人员引导到安全场地,劝阻疏散围观的人员。
⑶派人到本物业外围主要路口引导公安消防队到达本物业区域的火灾现场。
⑷维修班长携带通讯设备迅速赶到变配电室,给排水维修工携带通讯设备迅速赶到消防水泵房,电梯维修工视情况停止电梯运行,消防维修工携带通讯设备迅速赶到消防中控室,按照消防应急小组组长的命令保障消防联动系统正常运行。
⑸若超市、半地下车库发生火灾,除消防广播联动外,消防控制中心操作人员听从消防应急小组组长的指令操作设备,适时开动消防应急广播系统,通知业主疏散(半地下车库同时通知车主)。通知的顺序为:发生火灾区域可能受影响区域。按指令将相应的非消防类风机的电源切断,相应楼层的正压送风口接受其动作信号(或者是强起),同时打开相应的正压风机,同样消防中心打开相应区域的排烟口并接受其信号(或者是强起)同时打开相应的排烟机。消火栓和喷淋灭火系统按灾情进入灭火状态。着火区域内的扶梯将由消防控制室停止其运行,垂直普通电梯立即迫降至首层并停止其运行,而消防电梯则迫降首层待命。对非消防类电源进行切断同时启动应急照明,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将会根据相应的感烟、感温探测器进行两次安降,确保人员疏散,而着火区域内中厅处的防火分区卷帘则会一次降至底部,以防止火势的蔓延。
⑹后勤保障人员准备好饮用水、食品等物品,同时做好各种联络工作。
4、受伤人员现场救护
发现有人员受伤,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医疗单位救护。
四、消防应急预案解除
1、全面疏散后,各部门要清点自己人员人数,查看是否全部撤出危险区域。
2、在火灾扑灭后,负责与供水公司、然气公司、供电公司等单位联系;及时恢复消防设备及其它设备的状况,将所有设施设备复位。及时与公安警务部门联系,处理善后事宜。
3、负责保护现场,并重新配备消防灭火器及损坏的相关设施。
4、应迅速清理保护范围以外的其他区域,尽快使其恢复正常。
5、火灾扑灭后,除保护好火灾现场外,其他地方应尽快恢复原状,由组长宣布应急预案解除,转为正常生产管理程序
五、注意事项:
1、小区内发生火灾事件,门岗值班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向本部门领导和物业前台值班员汇报,物业前台值班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
2、当火情由本物业公司自己组织力量可以扑救时,不惊动公安消防机关。
3、确认火情时应注意:不要草率开门,先试一下门体、锁把,如无温度异常可开门观察;如温度较高,已可确认内有火情。此时如房间内有人,应先设法救人。如没有人,应做好灭火的一切准备后再开门扑救。开门时不要将脸正对开门处。
4、公安消防队到场后,应急组长主动介绍火灾情况及根据其要求组织所有人员协助做好疏散和扑救的工作。
5、火情发生后,所有对讲机或其它通讯设备应处于待命状态,呼叫时,要用简明的语言,准确报告情况。
一、职责分工:
1.社区居委会根据社区内配置消防设备、设施的不同情况,依据相应的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方案,成立应急处理小组和义务消防信息员,明确分工,保证发生火警、火灾时,通讯畅通,应急处理小组成员和义务消防信息员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地开展灭火工作。
2.社区居委会火警、火灾应急处理小组和义务消防信息员按照自己制定的应急处理方案每年上、下半年各进行一次消防演习。
3.火警、火灾应急处理小组包括居委会所有成员,分成指挥组、灭火救援组、警戒组、设备组、疏散救护组。指挥组由居委会主任担任组长,灭火救援组、警戒组应由消防信息员机责任区民警担任,设备组由居委会副主任担任,其余人员担任疏散和救护等工作。
二、工作规程
1.火警的确认:
接到火警报告后,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巡逻队员或消防信息员,同时,坚守岗位,密切注视火警动态。巡逻队员或信息员接到通知,应立即携带灭火器赶到报警现场察看确认;属火警,立即向应急小组报告并简要说明火灾情况;通知、组织附近人员疏散;能自己动手灭火的,迅速开展灭火工作,否则打开就近的消火栓、水枪,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2.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拨打“119”报火警,告知火灾发生的地点、位置、楼层以及是否有人被困:不易寻找的地方要说明周围有什么标志性建筑;并说清消防车进入小区或建筑物的路线,同时安排人员引导消防车辆进入灭火现场。
3.应立即打开消防通道,切断所有非消防电源。
三、灭火和疏散
应急管理小组接到报警后,应迅速赶到现场,将所有员工分成指挥组、灭火救援组、警戒组、设备组、疏散救护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1.指挥组
(1)居委会主任任灭火救人工作总指挥,保证通讯畅通。
(2)组织火情侦查、掌握火势发展情况,确定火场的主要方向,及时召集力量;向各组明确布置任务,检查执行情况。
(3)指挥人员按疏散顺序指挥居民从楼梯疏散。消防队到达现场时,及时向消防队领导报告火情,服从统一领导,按照统一部署,带领员工执行。
2.灭火救援组:
(1)有责任区民警、信息员担任,并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
二、实施“三个到位”,为预防和抢险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为确保消防安全,我们在这项工作中实行了“三个到位”。一是消防工作制度到位。为使消防安全工作有章可循,结合各小区实际情况,在市公安局消防处的指导下,完善了各项消防工作制度。如《领导负责责任制》、《动用明火管理制度》、《用电制度》、《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夜间值班、巡逻和门卫制度》、《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安全检查和审批制度》、《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地下车库消防应急预案》。等等。这些制度和规定,要求明确,职责到岗,从而使各小区的消防安全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消防演练到位。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开展消防演练的要求,我们在开展消防演练活动中,注重活动质量,确保消防演练到位。今年以来,共举办消防演练3次,每次都有100多人参加,达源公司主管安全副总经理李长铁等领导在参加今年第一季度消防演练时,对活动的组织安排、程序效果给与好评。每次演练都达到“三快”的标准(出警快,在接到火警信息后,现场核实人员必须在50秒内到达现场、扑火快,就是在火灾初期将火扑灭、疏散快,应急小组在1分钟内疏散火场内人员),提升了全员的防范意识和使用灭火设备的能力,提高了对抗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三是基础管理到位。为加强基础管理,我们完善了地下消防基础档案。做到了各项消防资料齐备,各项检查记录规范,使各项工作有据可查。
三、坚持“三懂四会、四不放过”,加强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了全员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为进一步提升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对公司员工,我们从思想上进行教育,在技能上进行培训。一是在思想教育上下功夫。组织全员观看火灾案例纪录片3次,召开座谈会2次,举办演讲比赛1次,使每个员工意识到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牢固地树立了消防安全意识,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人人要安全,人人管安全”的安全生产氛围。在培训中花气力。我们始终坚持让员工做到“三懂四会、四不放过”。(三懂是:懂火灾危险性、懂灭火的扑救方法、懂预防火灾的措施;四会是:会扑灭初期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会正确使用防护品、会报警;四不放过是: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按照这个原则,在消防安全技能培训上,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全市消防监控人员岗位培训班,举办消防知识、防火自救技能培训班2期,为检验培训成果,我们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了考试和考核,并将考试成绩作为评选先优模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还把消防应急预案编制成教案,下发到每个员工手中。这些工作的开展,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态势。
四、加强小区消防宣传教育,有效提升了业主消防安全意识。为切实提高广大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我们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竭力发挥媒体的作用。在昆仑集团《昆仑信息》、公司《和谐家园报》刊发消防安全方面的报道、《家庭灭火常识》、《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等专题文章12篇,利用广播宣传火场逃生与自救、火灾逃生注意事项等10余次,在*d区宣传栏布置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家庭消防演练等2期,这些消防知识宣传的进行,使广大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得到了全面提高。针对地下车库特点,在发生火灾后,如何扑救初期火灾,抢救撤离相邻车辆,我公司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讨。经业主委员会同意,实行公司与车主签订火灾应急合同,发生火灾时,监控中心先通知火场车辆,对一分钟内未能赶到现场的业主,我方有权将车辆玻璃击碎,将车辆撤离火场,以减少财产损失,事后物业公司、业主各承担车辆损失的50%。
五、实行三级检查考核,提高消防工作质量。为保证消防安全工作质量,我们实行班组、管理处、公司,三级检查考核制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考核办法,防患于未然,使消防隐患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班组检查考核是以每班班组成员为主体,按照既定的巡查路线,检查消防重点部位的设备完好运行情况,人员在岗值班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及时上报。为保证巡查机制在每个巡查点设置签到表,在有人值守的固定点实行检查与被检人员互签。每条巡查路线,相互交叉,在交叉点的签到表实行轮流顺签。即每名巡查员在交叉点签到时,必须紧接上一条签到记录填写不得留空行。这样管理处和公司在随时检查考核过程中就能够及时发现违规的签到记录。避免出现早签和补签的问题的发生,保证了巡查的有效性和准时性,突出了人防优势。管理处考核时,重点检查当班班组的固定岗值班和巡查岗巡查情况。公司检查考核是对下两级检查的不定期抽检,并定期检查各种记录文字资料及消防工作开展情况,三级检查考核全面覆盖地下消防工作的方方面面,即有执行又有监督,是消防工作顺利开展并长期有效运行的有力保障。
1.1编制目的
为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保障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经济社会影响,制订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为主,实行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有效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统一领导,对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实施分级管理、属地负责;密切协作,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职责,强化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形成应急合力;规范有序,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运转协调,发挥最大防灾减灾效益。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1.4适用范围
1.4.1市行政区域气象灾害或其次生、衍生灾害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工作。
1.4.2气象灾害虽未发生在市行政区域,但省、市相关
应急指挥机构、事发地市(市、区)应急处置机构需要我市提供相关协助、保障。
1.4.3本预案中的重大气象灾害,指由于台风、暴雨(雪)、寒潮、霜冻、低温、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大雾、霾等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涉及公共安全的气象灾害。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市、乡(镇、街道)、村(居)分级设立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
2.1市气象灾害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由主管副市长担任总指挥,市政府主管副主任、市气象局局长担任副总指挥。市气象局、市应急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牧局、市林业局、市卫生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广播电视台、市人防办、市安监局、市发展改革局、市商务局、市供销总社、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市电力局、市各保险公司的有关负责同志为成员。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由市气象局局长担任。
2.2市气象灾害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2.2.1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职责
指挥部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级以上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下,领导、组织全市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负责建立健全全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机制;制订全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方案,并监督实施;在发生重大气象灾害时,负责指挥、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决定启动和终止实施应急响应,以及其他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处置重大事项。
2.2.2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负责执行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调度指令,贯彻落实指挥部工作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协调处理气象灾害应急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组织有关部门会商灾害发生发展趋势;收集、调查和评估气象灾情;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预案;管理气象应急物资和装备仪器;建设和完善气象信息监测预警体系。
2.2.3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制订、完善与本预案配套的应急处置预案;根据职责与分工组织实施本部门、本单位的气象灾害应对、防范工作。
2.3乡(镇、街道)、村(居)应急指挥机构职责
乡(镇、街道)、村(居)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在上级指挥部和本级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和指挥本地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指挥机构的构成、职责与分工参照本预案执行。
3预防和预警机制
3.1监测、预报与报告
3.1.1市气象局负责管理并承担市域内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信息收集、预报预警等工作。对可能发生重大气象灾害时,气象局将监测、预报信息报送市政府。
3.1.2发生较大级别以上气象灾害事件后,知情单位和个人应及时通过气象灾害报告电话等多种途径报告有关信息。报告内容主要是报告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报告时间、气象灾害种类和特征、发展趋势、发生时间、地点和范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3.1.3建立以乡(镇、街道)、村(居)为基础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
和风险区划工作,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3.2预警预防行动
市气象局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信号,将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情况报市政府和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达到预警级别的,向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通报并提出处置建议,由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是否启动相应预案。对可能达到重大、特别重大预警级别的,事发地乡(镇、街道)、村(居)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应及时报告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由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并在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统一协调下,提出预警措施和应对方案。
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应急准备工作。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需要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及时将准备情况报市政府。
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按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防御指南,积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和避免气象灾害的影响。
3.3预警支持系统
3.3.1市气象局应建立和完善以灾害性天气监测、气象预报
分析处理、气象信息传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重大气象灾害信息综合加工处理为主体的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保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建立和完善以灾害性天气监测、气象预报分析处理、气象信息传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重大气象灾害信息综合加工处理为主体的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在国家气象监测网的基础上,根据需求建设气象灾害加密监测站和应急移动气象灾害监测系统。
建立重大气象灾害信息综合收集、评估系统,为市政府决策
提供科学依据。加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同时将人民防空警报系统作为城区灾情警报的重要手段之一,实现重大气象灾害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权威、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渠道,完善我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综合体系。
3.3.2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和统一部署,建立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建立和完善本部门气象灾害紧急处置信息系统。
3.4预警级别与
按照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紧急程度,气象灾害预警级别分为一般(IV级、蓝色)、较大(III级、黄色)、重大(II级、橙色)和特别重大(I级、红色)四级。
一般(IV级、蓝色)预警,由市气象局向社会;较大(III级、黄色)预警,由市气象台向社会;重大(II级、橙色)和特别重大(I级、红色)预警,由省气象台。
4应急响应
4.1应急响应级别
按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严重性和影响程度、范围以及气象灾害预警级别,气象灾害应急启动级别设定为IV级、III级、II级、I级四个响应等级。
4.1.1四级响应(蓝色)。当达到IV级气象灾害预警时,由市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向上级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发生或可能发生地的乡镇应急指挥部也要迅速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并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4.1.2三级响应(黄色)。当达到III级气象灾害预警时,由市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向省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4.1.3二级响应(橙色)。当达到II级气象灾害预警时,由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4.1.4一级响应(红色)。当达到I级气象灾害预警时,由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由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向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请求启动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4.2应急响应启动
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对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进行研判,并及时向市政府应急主管机构报告。必要时,由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会商,及时向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通报并提出处置建议,经授权后响应、解除响应或更改响应级别的命令。
当发生气象灾害没有达到预警标准,但可能或已经造成损失和影响时,根据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影响在综合评估基础上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4.3应急响应行动
当启动应急响应后,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进入相应应急响应状态,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按照各自职责和预案采取相应措施和行动。
4.3.1台风、大风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台风、大风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措施建议,适时增加预报密度,及时提供指定区域相关气象因子变化情况。
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并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采取措施,巡查、加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督促有关单位加固门窗、围板、棚架、临时建筑物等,必要
时可强行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露天广告牌等设施。
交通运输、农业等部门督促指导水库渔民加固有关设施,督促所有船舶到安全场所避风,防止船只走锚造成碰撞和搁浅;督促运营单位暂停运营、妥善安置滞留旅客。
教育部门根据防御措施建议,通知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做好停课准备;避免在突发大风时段上学放学。
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部门通知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单位做好防风准备,必要时采取停止作业措施,安排人员到安全避风场所避风。
电力部门加强电力设施检查和电网运营监控,及时排除危险、排查故障。
农业部门根据不同风力情况发出预警通知,指导农业生产单位、农户和畜牧水产养殖户采取防风措施,减轻灾害损失;农业、林业部门密切关注大风等高火险天气形势,会同气象部门做好森林草原火险预报预警,指导开展火灾扑救工作。
各单位加强本责任区内检查,尽量避免或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居民委员会、村镇、小区、物业等单位及时通知居民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灾害发生后,民政、气象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灾情调查、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并及时向市政府应急主管机构和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4.3.2暴雨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暴雨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措施建议,适时增加预报密度,及时提供指定区域相关气象因子变化情况。
水务部门组织开展洪水调度、堤防水库工程巡护查险、防汛抢险及灾害救助工作;会同当地政府组织转移危险地带以及居住在危房内的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险。
国土资源部门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会商,确定地质灾害等级,及时地质灾害等级预报;会同当地政府组织转移危险地带以及居住在危房内的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险。
安监部门组织开展尾矿库坝体巡护查险、防汛抢险及灾害救助工作;会同当地政府组织转移危险地带以及居住在危房内的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险。
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并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教育部门根据防御措施建议,通知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做好停课准备。
电力部门加强电力设施检查和电网运营监控,及时排除危险、排查故障。
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对积水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
农业部门针对农业生产做好监测、预警,落实防御措施,组织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
施工单位必要时暂停在危险地带的户外作业。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灾害发生后,民政、水务、气象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灾情调查、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并及时向市政府应急主管机构和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4.3.3暴雪、低温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低温预报和暴雪、道路结冰等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措施建议,适时增加预报密度,及时
提供指定区域相关气象因子变化情况。
发展改革部门密切关注煤、电、油、气等要素供应情况,及时做好重要物资的紧急调度和运输协调工作。
教育部门根据预防措施建议,通知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做好停课准备。
公安部门加强交通秩序维护,注意指挥、疏导行驶车辆;必要时,关闭易发生交通事故的结冰路段。
电力部门注意电力调配及相关措施落实,加强电力设备巡查、养护,及时排查电力故障;做好电力设施设备覆冰应急处置工作。
交通运输部门提醒道路行驶车辆采取防冻、防滑措施,提醒高速公路、高架道路行驶车辆减速慢行;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积雪情况,及时组织力量或采取措施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务等部门做好供水系统等的防冻措施。
卫生部门采取措施保障医疗卫生服务正常开展,并组织做好伤员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病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加强危房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动员或组织撤离可能因雪压倒塌的房屋内人员。
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并为受灾群众和公路、铁路等滞留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农业部门组织对农作物、畜牧业、水产养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灾害发生后,民政、气象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灾情调查、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并及时向市政府应急主管机构和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4.3.4寒潮、霜冻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寒潮、霜冻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措施建议,适时增加预报密度;了解寒潮、霜冻影响,
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工作。
民政部门采取防寒救助措施,开放避寒场所;实施应急防寒保障,特别对贫困户、流浪人员等应采取紧急防寒防冻应对措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林业等部门对树木、花卉等采取防寒措施。
农业、林业部门指导果农、菜农和畜牧水产养殖户采取一定的防寒和防风措施,做好牲畜、家禽和水生动物的防寒保暖工作。
卫生部门采取措施,加强低温寒潮相关疾病防御知识宣传教育,并组织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4.3.5沙尘暴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沙尘暴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措施建议,适时增加预报密度;了解沙尘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工作。
农业部门指导农牧业生产自救,采取应急措施帮助受沙尘影响的灾区恢复农牧业生产。
环境保护部门加强对沙尘暴发生时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监测,为灾害应急提供服务。
交通运输、铁路部门采取应急措施,保证沙尘暴天气状况下的运输安全。
民政部门采取应急措施,做好救灾人员和物资准备。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4.3.5高温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高温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措施建议,适时增加预报密度;了解高温影响,进行综合分析
和评估工作。
电力部门注意高温期间的电力调配及相关措施落实,保证居民和重要电力用户用电,依据电力部门制定的有序用电方案,必要时执行拉闸限电措施;加强电力设备巡查、养护,及时排查电力故障。
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务等部门做好用水安排,协调上游水源,保证群众生活生产用水。
建筑、户外施工单位做好户外和高温作业人员的防暑工作,必要时调整作息时间,或采取停止作业措施。
公安部门做好交通安全管理,提醒车辆减速,防止因高温产生爆胎等事故。
卫生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高温中暑事件。
农业、林业部门指导紧急预防高温对农、林、畜牧、水产养殖业的影响。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4.3.7干旱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干旱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措施建议,适时增加预报密度;了解干旱影响,进行综合分析;适时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减轻干旱影响。
农业、林业部门指导农牧户、林业生产单位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减轻干旱影响;加强监控,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准备工作。
水务部门加强旱情、墒情监测分析,合理调度水源,组织实施抗旱减灾等方面的工作。
卫生部门采取措施,防范和应对旱灾导致的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所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民政部门采取应急措施,做好救灾人员和物资准备,并负责因旱缺水缺粮群众的基本生活救助。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民政、水务、气象等部门做好灾情调查、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并及时向本级政府应急管理主管机构和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4.3.8雷电、冰雹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雷电、冰雹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措施建议,适时增加预报密度;灾害发生后,有关防雷技术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做好雷击灾情的应急处置、分析评估工作,并为其他部门处置雷电灾害提供技术指导。
安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提醒、督促施工单位必要时暂停户外作业。
电力部门加强电力设施检查和电网运营监控,及时排除危险、排查故障。
农业部门针对农业生产做好监测预警,落实防御措施,组织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
各单位加强责任范围内检查,停止集体露天活动;居民委员会、村镇、小区、物业等单位提醒居民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和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减少使用电器。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民政、安监、气象等部门做好灾情调查、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并及时向本级政府应急管理主管机构和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4.3.9大雾、霾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大雾和霾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措施建议,适时增加预报密度;了解大雾、霾的影响,进
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工作。
电力部门加强电网运营监控,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发生设备污闪故障,及时消除和减轻因设备污闪造成的影响。
公安部门加强对车辆的指挥和疏导,维持道路交通秩序。
交通运输部门及时雾行安全通知,加强行车安全监管。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4.4信息共享和处理
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等信息实行分级上报,由气象部门归口处理,实现共享。
气象灾害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当快速、准确、详实。重大气象灾害应在事件发生2小时内初报灾情,6小时内上报重要灾情,24小时内上报调查的灾情。因客观原因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当及时报告基本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4.5通信联络
进入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状态的单位应向市政府应急主管机构和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送应急联系人、联系方式。参与气象灾害应急的单位应当保证通信畅通,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4.6指挥和协调
预案启动后,由各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成立现场指挥部,具体负责指挥事发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灾害现场的指挥与协调以灾害发生地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成员单位和相关的组织、单位、个人应当按照现场指挥部的要求统一开展工作。必要时,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专家参加现场指挥部工作,提供相关专业咨询,供现场指挥部决策参考。
4.7紧急处置
4.7.1基本应急处置
气象灾害发生后,灾害发生镇乡政府应组织当地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先期应急处置,并根据需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全力控制事态扩大,努力减轻气象灾害的损失。
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利用信息平台,跟踪全市气象灾害发生情况,监控和接收气象信息。根据已形成或有可能形成的气象灾害情况,提出处置建议。
4.7.2应急处置措施
重大或特别重大的气象灾害发生时,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在省、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专业应急队伍及现场指挥部,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灾害发生地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迅速组织人员,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进行保护。必要时,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向社会征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
4.8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参加现场应急工作的有关部门对灾害发生地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科学评估,保障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为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需要群众参与时,应向群众讲解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
4.9群众的安全防护
灾害发生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及时指导人员疏散,尽量避开灾害可能影响和波及的区域,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10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各单位要积极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充分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志愿者队伍和群众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4.11灾害调查与评估
市(县)级以上气象部门负责组织气象灾害评估。
跨市(县)级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评估由等级气象部门负责或由其指定单位负责。
气象灾害评估结果及时报市政府和上级气象部门。
气象灾害评估结果可作为气象灾害救助的依据。
4.12新闻报道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应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将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监测预警情况,因灾伤亡人员、经济损失、救援情况等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
4.13应急响应结束
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由相应级别的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出解除应急响应状态的建议,报上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和本级政府应急主管机构批准后,解除应急响应状态的命令。
5灾后处置
5.1灾情核实
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会同有关部门核实气象灾害评估结果,报上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和本级政府应急主管机构,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灾害评估结果可作为灾害救助的依据。
5.2灾后救助
气象灾害事件发生后,市政府组织民政等有关部门设立灾民安置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依法做好灾民安置和救灾款物的接收、发放、使用与管理工作,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民政部门负责接受并安排社会各界的捐赠。
有关部门应及时归还征用的物资、设施、设备或占用的房屋、
土地;不能及时归还或者造成损坏的,应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偿。
5.3保险监管
保险监管机构依法做好灾区有关保险理赔和给付的监管。
5.4调查总结
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结束后,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对灾害应急工作进行全面的调查总结,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报上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及本级政府应急主管机构。
6保障措施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6.1.1通信保障
以气象部门业务服务信息网络系统和国家公共通信网络为基础,建立快速、安全、稳定、可靠的气象灾害信息通信专用网络,确保监测、预报、预警和灾情报告等信息的传输。
应急救援现场应与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保持通信畅通;灾害发生地政府协助现场应急处置的通信保障。
建立气象部门与公共媒体及公共场所管理单位畅通的联络渠道,确保气象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
6.1.2信息保障
市气象局在现有业务平台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市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并与市政府应急平台及其他相关部门实现互联互通。
健全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开展全市气象灾害调查评估,摸清全市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建立各种气象灾害区划数据库,编制全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指导气象灾害应急防御工作。
市气象局负责本行政区域气象灾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
评估和处理,并按有关规定定期或不定期报送市政府应急办公室和应急指挥部;重要信息和已报信息的变更应当立即报送。
市气象局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媒体资源和公共场所预警信息资源进行调查了解,建立完整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资源库,明确和规范本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具体办法,传播渠道和方式等。
各成员单位和相关应急责任单位应及时将与气象灾害有关的信息报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6.2应急支援与保障
6.2.1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保障
各单位要加强对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和减灾等方面的专用物料、器材、工具、医疗器械、药品的储备,建立相应的物资数据库,并对其购置、库存、使用和销毁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
市气象局要加强装备、弹药的日常管理,确保一旦接到指令,能够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6.2.2应急队伍保障
武警、公安消防部队等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应按照各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开展气象灾害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市和各乡镇(街道)应当组织引导预备役部队、民兵、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社会资源组建各类群众性的气象应急救援队伍。
6.2.3交通运输保障
公安部门对气象灾害现场实行道路交通管制,维护道路运输秩序;市政部门及时做好城市道路的清障工作;交通运输、铁路部门应迅速组织专业队伍对受损公路、铁路设施进行抢修;必要时,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可紧急动员和征用社会交通设施和装备。
6.2.4治安保障
灾害发生地政府和社区组织应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治安联防,协助公安部门做好治安保卫工作。
6.2.5经费保障
市、乡镇政府根据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需要安排专项资金,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提供经费保障。财政、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应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
6.2.6社会动员保障
各乡镇政府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的社会动员机制。
6.2.7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建设适用于气象灾害避险的城市和乡村紧急避难场所,并完善各类指示标志。紧急避难场所建设可与公园、广场、体育馆、人防工程、学校等建筑相结合。
6.3技术储备与保障
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建立气象灾害应急专家咨询机制,成立专家委员会,为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依托相应的气象科研机构,建立相关的气象灾害应急技术支持系统。组织相关机构和单位开展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和综合防灾减灾的技术研究,做好气象灾害应急技术储备。
6.4宣传、培训和演习
市、乡镇政府及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化、气象等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的有关知识,提高群众防灾自救能力。
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对本部门本单位应急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并定期组织本部门本单位人员开展气象灾害预警、救援应急演习。
7附则
7.1名词术语
(1)气象灾害预警:是指各级气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监测或判定出某一区域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某种气象灾害,为避免其影响,气象部门利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各种手段和途径发出气象灾害警报,提醒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采取对应防御措施的过程。
(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通过媒体传播给社会公众防御气象灾害的符号、语言、文字。通常由符号、颜色和对应的防御指南组成,符号表示气象灾害种类,颜色表示气象灾害的强度级别,对应的防御指南明确了有关部门、单位和公众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3)干旱等级:
极旱:指基本无土壤蒸发,地表植物干枯、死亡。
重旱:指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地表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落。
中旱:指土壤表面干燥,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
(4)地质灾害等级:
2级:可能性较小,预报预警时间内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加强监测。
3级:可能性较大,预报预警时间内对地质灾害隐患24小时监测,启动市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受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人员撤离。
4级:可能性大,启动市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员迅速撤离。
5级:可能性很大,启动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员立即撤离。
(5)森林火险等级:
二级:轻度危险,林内可燃物可能燃烧,森林火灾可能发生。
三级:中度危险,林内可燃物较易燃烧,森林火灾较易发生。
四级:高度危险,林内可燃物容易燃烧,森林火灾容易发生,火势蔓延速度快。
五级:极度危险,林内可燃物极易燃烧,森林火灾极易发生,火势蔓延速度极快。
7.2预案管理与更新
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预案的日常管理,并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情况及时修订。本预案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各乡镇、街道应根据本预案,制定本地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报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
7.3奖励与责任
7.3.1奖励
对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7.3.2责任
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由于,严重影响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
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后,对于谎报灾情或知情不报,或拒不履行本预案规定的应急处置职责,或拒不配合、阻碍、干扰灾情收集和救助工作,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单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本级政府或上级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对其主要负责人、负有
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大家下午好!
x物业公司*管理处负责*d区的物业管理,*d区地下车库于20*年初投入使用,共有6个地下车库,总面积67000余平方米,1147个停车位,车库车行出入口共11个,人行出入口59个,消防区域控制器7台,消防监控主机一台,联动消防喷淋,温感、烟感探头,防火卷帘等防火灭火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并分散配置灭火器156具,消防栓223个。一年多来,我们始终把小区消防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杜绝各种消防安全事故为目标,在全公司小区内广泛开展消防安全整治活动,通过狠抓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突出重点,标本兼治,有效保证了小区的平安,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们在消防安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向大家作以汇报。
在接管*项目之前我们公司从未接管过地下建筑类的项目,没有任何管理经验可以借鉴。可以说是在懵懵懂懂之中开始了对*地下车库的管理。一开始由于使用者较少,且各种设备设施较新处于刚刚调试运行后最佳状态。感觉消防安全工作没有什么压力,但随着入住率和设施设备故障率的不断升高,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各种问题和隐患暴露出来,部分业主将车辆乱停乱占,阻挡防火通道。温感烟感设备大量显示故障,灭火器、消防带丢失等现象时有发生,给我们的消防安全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今年3月,公安部组织开展了高层地下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专项整治活动,为我们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搭建了平台。对此,公司高度重视,成立了以经理李国清为组长的专项整治小组,制定了《达源物业公司高层地下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修复消防监控联动系统,确保及时准确接受火警、故障反馈信息。针对消防监控联动系统不能及时接受信息的实际问题,公司请具有专业资质的生产消防监控设备的厂家,对所有消防监控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对发现的线路故障、设备故障、设备损坏等问题,进行了修复。并与厂家签订长期维保协议,使消防设备能够得到长期保养和及时维修。同时,针对地下车库区域防火卷帘门不符合防火要求的问题,我们挑选有关技术人员,组成专业维修队,严格按照消防技术标准要求,对防火卷帘门进行修复,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地下车库消防设备巡检制度》,由地下安保分队,对区控制室、风机室、防火卷帘、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设备,实行日巡查制度,并做巡查记录,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维修,使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保障了整个消防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实施“三个到位”,为预防和抢险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为确保消防安全,我们在这项工作中实行了“三个到位”。一是消防工作制度到位。为使消防安全工作有章可循,结合各小区实际情况,在市公安局消防处的指导下,完善了各项消防工作制度。如《领导负责责任制》、《动用明火管理制度》、《用电制度》、《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夜间值班、巡逻和门卫制度》、《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安全检查和审批制度》、《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地下车库消防应急预案》。等等。这些制度和规定,要求明确,职责到岗,从而使各小区的消防安全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消防演练到位。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开展消防演练的要求,我们在开展消防演练活动中,注重活动质量,确保消防演练到位。今年以来,共举办消防演练3次,每次都有100多人参加,达源公司主管安全副总经理李长铁等领导在参加今年第一季度消防演练时,对活动的组织安排、程序效果给与好评。每次演练都达到“三快”的标准(出警快,在接到火警信息后,现场核实人员必须在50秒内到达现场、扑火快,就是在火灾初期将火扑灭、疏散快,应急小组在1分钟内疏散火场内人员),提升了全员的防范意识和使用灭火设备的能力,提高了对抗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三是基础管理到位。为加强基础管理,我们完善了地下消防基础档案。做到了各项消防资料齐备,各项检查记录规范,使各项工作有据可查。
三、坚持“三懂四会、四不放过”,加强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了全员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为进一步提升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对公司员工,我们从思想上进行教育,在技能上进行培训。一是在思想教育上下功夫。组织全员观看火灾案例纪录片3次,召开座谈会2次,举办演讲比赛1次,使每个员工意识到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牢固地树立了消防安全意识,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人人要安全,人人管安全”的安全生产氛围。在培训中花气力。我们始终坚持让员工做到“三懂四会、四不放过”。(三懂是:懂火灾危险性、懂灭火的扑救方法、懂预防火灾的措施;四会是:会扑灭初期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会正确使用防护品、会报警;四不放过是: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按照这个原则,在消防安全技能培训上,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全市消防监控人员岗位培训班,举办消防知识、防火自救技能培训班2期,为检验培训成果,我们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了考试和考核,并将考试成绩作为评选先优模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还把消防应急预案编制成教案,下发到每个员工手中。这些工作的开展,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态势。
四、加强小区消防宣传教育,有效提升了业主消防安全意识。为切实提高广大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我们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竭力发挥媒体的作用。在昆仑集团《昆仑信息》、公司《和谐家园报》刊发消防安全方面的报道、《家庭灭火常识》、《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等专题文章12篇,利用广播宣传火场逃生与自救、火灾逃生注意事项等10余次,在*d区宣传栏布置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家庭消防演练等2期,这些消防知识宣传的进行,使广大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得到了全面提高。针对地下车库特点,在发生火灾后,如何扑救初期火灾,抢救撤离相邻车辆,我公司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讨。经业主委员会同意,实行公司与车主签订火灾应急合同,发生火灾时,监控中心先通知火场车辆,对一分钟内未能赶到现场的业主,我方有权将车辆玻璃击碎,将车辆撤离火场,以减少财产损失,事后物业公司、业主各承担车辆损失的50%。
五、实行三级检查考核,提高消防工作质量。为保证消防安全工作质量,我们实行班组、管理处、公司,三级检查考核制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考核办法,防患于未然,使消防隐患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班组检查考核是以每班班组成员为主体,按照既定的巡查路线,检查消防重点部位的设备完好运行情况,人员在岗值班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及时上报。为保证巡查机制在每个巡查点设置签到表,在有人值守的固定点实行检查与被检人员互签。每条巡查路线,相互交叉,在交叉点的签到表实行轮流顺签。即每名巡查员在交叉点签到时,必须紧接上一条签到记录填写不得留空行。这样管理处和公司在随时检查考核过程中就能够及时发现违规的签到记录。避免出现早签和补签的问题的发生,保证了巡查的有效性和准时性,突出了人防优势。管理处考核时,重点检查当班班组的固定岗值班和巡查岗巡查情况。公司检查考核是对下两级检查的不定期抽检,并定期检查各种记录文字资料及消防工作开展情况,三级检查考核全面覆盖地下消防工作的方方面面,即有执行又有监督,是消防工作顺利开展并长期有效运行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