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入学教育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了加强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学校设置了新生入学教育实施大纲。但是从制定到实施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总感觉效果不尽人意。具体总结原因如下:
第一,入学教育实施的时间段过于集中,而且是集中在新生入校之初的前三个月内。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学生工作最忙的时间,一堆事务性的工作需要去处理,新生入校之后一堆的问题需要解决。时间的紧迫性导致了质量的不能保证。
第二,入学教育的实施者大部分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辅导员,实施入学教育的时间段也可以说是辅导员老师们最忙碌的阶段,一堆的事务性工作需要处理,辅导员根本没法静下心来精心进行准备。而且大部分辅导员教学经验不如一线老师丰富,而且个人对于学生管理工作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实施办法,导致在教育活动中也存在水平的参差不齐。
第三,入学教育模块包含内容过多,每一个模块的内容都可以划分为具体的几门课。内容宽泛有些东西讲起来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导致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对各模块的内容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导致很多时候重点不突出,学生接受的内容也不相同,难以取得一致的教育效果。
2 书院模式下新生入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稳定、健康、向上的。但是在国内外各种思潮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甚至出现校园坠楼、投毒等一些极端案件,不仅影响了校园秩序,而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隐患。
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党的十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还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结合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丰富内涵,以个人“成人”教育为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融入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人生涯发展规划指导等教育内容中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个人发展与自我实现紧密结合,针对性地建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学校实行一年级学生住宿书院制,书院侧重于学生课外教育与管理工作,注重学生的思想成长、行为养成、人格塑造和实践锻炼。但是学生的行为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且光靠管理总让学生有种被动应付的感觉。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在于将教化人的现实规范性与培养人的未来性质与超越品性进行有机结合,既着手于学生的“养成教育”,更放眼于学生的“学成教育”。因此,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新生的入学教育课程中是书院乃至学校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学生在书院这一年主要是学会如何去做人做事,而不是如何去做学问。做人做事是学生大学四年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去做学问。
3 如何实施书院的新生入学教育课程改革
根据书院设立的初衷和学生的特点,对书院的新生入学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设书院通识课。
目前学生的全校通识教育公选课,在校普通本科生四年修够13学分即可,而且要平均分布在五大门类之内。那么全校的通识教育公选课中有很多也是与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一致的、甚至是重复的。建议把学生这13学分的公选课中的4到6个学分的公选课列为书院通识课。学生在大一这学年必须修够这些学分才能从书院毕业。
第二,书院通识课的教育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做事。
“做人、做事、做学问”是一个整体,三者之间相互辅成,相互促进。其中,做人是目标,是一种素质要求;做事是创造价值的手段,是一种能力要求;做学问,是基础,是一种知识要求。一个大学生,毕业时以怎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面向社会,毕业后,做人能否堂堂正正,做事能否兢兢业业,做学问能否严严谨谨,全在于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如果说第一课堂侧重点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学问的话,那么书院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则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做事。因此,书院通识课设置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做事。
第三,教育内容要突出对学生的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
书院通识课的设置可以以新生入学教育大纲中的内容为主要参考,但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列为通识课教育内容的重点,尤其是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教育,让学生在书院的这一年侧重思想品德的教育和文明行为的养成。现在学生很多不文明行为、不正确理念的形成都在于自身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在日常的行为中也缺乏相应的引导。其次还要加强学生的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现今高校存在的各类恶性事件都在于学生这几方面教育的欠缺,再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核心价值观尤其必要。同时个人的生涯规划指导教育也应该考虑列入到书院通识课的教育内容中。许多学生一进入大学尤其是大一这一年很多都处于迷茫状态,对大学的认识也不是很清楚,很多时候都在于对自身缺少一个合理的生涯规划。等到大三大四再去考虑这个问题时已经为时已晚。所以通识课中此项教育也应重点加强。
第四,书院通识课贯穿大一全年。
通识课的选择可以采取现在学校网络选课等方式,上课时间建议提到大一上学期。学生利用一年的时间把书院通识课修完,也就相当于把原来的新生入学教育贯穿大一全年。学生在书院这一年修完部分通识课,等到了大二大三可以再选修一些与专业相关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其他门类的的通识课程,既可以为学生减轻一些课业负担,使得学生到了大三下学期专心于考研就业,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大一学生一入校的迷茫无措感,让大一的生活学习变得充实,做好学生从高中大学生的过渡,不会因为一下子放松而无措。
第五,教师的选取要科学合理。
书院通识课的教师选取尽量避免选择辅导员老师担任,因为辅导员事务性工作的繁杂和教学经验的缺乏,对课程的理解和对学生的教育水平层次不齐。列入全校公选课就从全校范围内选择合适的专任教师担任,辅导员利用日常的学生管理进行辅助教育即可。
一、树立素质教育的主体教育观
以学生发展为本,就要在教育活动中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和归宿,采取有效的方式或手段,把沉睡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能激活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培养。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教师角色的转变,势必带来观念的更新,因为观念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和判断,而这些又影响着教师的课堂行为。新课改呼唤新理念,那就是:教师要选择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的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的权利,就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发展者,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教育活动中消极、被动的适应者和容器。这就要善于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和空间,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习惯;就要不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被动的枷锁中解放出来,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
二、构建“双主互动”模式,树立教法学法并重学习观
第一,教师必须由注入式转为活动式,开放式教学
(1)以学生发展为本,给孩子适当的空间与自由。例如:在教《春天》这一单元时,课后练习中的读一读、唱一唱《春天在哪里》有三个段落,教师可以先出示美丽的春天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然后教师带领同学们学习第一段,让学生体会图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剩下的两段由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讨论总结出春天来自哪里。然后老师教小朋友唱这首歌曲,让小朋友们拍手跟着学并让他们自己编些动作。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2)以学生发展为本,让课堂成为孩子的乐园。课堂是孩子们学习的地方,让课堂成为孩子的乐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开放式教学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活跃,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讲故事、跳舞、画画等。如:在讲《认真》之后,“语文天地”里有这样一道题:“观察图画,写一写”,于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说出图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然后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各自想出一个活动场景。让他们畅所欲言,把想象中的场景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说给大家听,然后把脑海中的景象画出来,把作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他们成功的喜悦就会写在脸上。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
(1)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教学《一粒种子》一课后,语文天地中的练习“外面有什么声音?”“外面什么样?”问题一出,各组展开激烈的讨论,讨论后各组中发言人纷纷站起来发言:“外面有汽车喇叭声。”“有鸟叫声。”“有飞机行驶的声音。”“有小朋友玩儿的声音。”“有广播的声音。”……各种各样的答案证明了在孩子们身上有着无穷的聪明才智。由于小组同学围绕问题,互相启发思路,共同讨论,大家的思路显得异常活跃,人人都争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互相交流、互相启迪的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兴趣。
(2)以学生发展为本,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车的世界》一课时,小老师问全体同学:“看图后,你们想到了什么?”各小组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名同学说:“我看到图后想到了‘奔驰’。”另一名同学马上站起来说:“我想到了‘奥迪’。”还有的同学说:“我想到了‘SARS救护车’。”“这道题激起了学生思维撞击的层层涟漪,尤其那些喜欢车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发言中来。最后小老师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不管是什么车,在人们的生活中都缺少不了,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出游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为学生精彩的回答感到高兴,及时表扬了同学们和小老师爱动脑筋、知识丰富。通过“争做小老师活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知识掌握得也更牢固了。
三、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树立平等民主师生观
关键词:通识教育;人类生物学;遗传学
教育的实质应该回归以人为本,培养健全人格,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高等教育尤为如此,不仅要追求优质的专业教育,更要践行“以人为本”的通识教育。高等教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输送了大量国家所需的专业人才。我国普通本科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入学率近50%,很快将跨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工作任重道远。结合国内外教育历史与现实,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高等教育实践已经证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本文将通过通识课程人类生物学的教学实践,总结和挖掘“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以人类遗传学为案例,分析人的经典属性在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1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
在通识教育的实践中,各个大学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实践,也都遇到各种困惑和困难,包括理念的建立和课时的安排等,例如如何从繁多的专业课程学时中给通识课程分出学时等问题。狭义上讲,通识教育是通与专的结合,而更广义的理解应该是如何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清华大学成立了通识教育实验区新雅学院。北京大学不仅成立了元培学院,而且在“通专”结合方面进行了各种实践。复旦大学在教与学两方面推进改革举措,建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浙江大学建立了竺可桢学院,在通专结合方面开设了一批高品质的荣誉课程。武汉大学系统地发展了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即“博雅弘毅,文明以止,成人成才,四通六识”。秉持“人文化成”之理念,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http://gec.whu.edu.cn/tszx/zxjj.htm)。《人类生物学》作为该校最早开设的通识课程之一,始终践行上述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经典。从2008年开课以来,一直深受学生欢迎。历经“武大通识1.0”到“武大通识3.0”的建设,已经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人类生物学的教学实践
2.1教学目标、大纲与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正成为当今大学教育的趋势。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人类生物学》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拓展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造就更多有创新潜能的复合型人才。《人类生物学》是为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全校性通识课程,适合于文科、理科、工科和医学等专业大学生学习人类自身知识的课程。该课程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展示,强调人类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与前沿、科学性与趣味性、实用性与交叉性、热点问题与系统知识的有机组合,注重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易于了解和接受。教学中反映人类生物学与理、工和人文社科等学科的交叉渗透,反映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地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关联。课程以“人是什么”为切入点,对人类自身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涉及的生物学问题进行讲授。《人类生物学》教学内容选择上始终体现人文关怀,贴近生命和生活,按照人类生物学知识范围,设计若干知识模块。教学共分6章(表1)。为了便于各专业本科生选修的时间灵活性,在总学时上压缩到最小,安排一个学分,共16学时。在教学方法上,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手段主要包括自制幻灯片、自制多媒体链接、视频短片,VCD播放,以及精准个性化教学与小组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方法。
2.2教学效果与评估
从“武大通识1.0”到“武大通识3.0”,《人类生物学》始终贯彻落实“通识”教育理念,满足于大学生对人类自身知识的了解和渴望。至今已开课10年,共有1470余名学生选课,每次选课平均110余人,选课学生覆盖全校文、史、理、工、农、医所有学科专业(图1)。教学评价由学院组织,百分制进行,平均得分为94.92分。不仅学生选课踊跃,而且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我国培养具有通识知识背景的高级科学人才做出了贡献。
3以“通”为境界的人类生物学通识教学
3.1以“通”为人格境界的总体设计
培养健全人格,以“专”为知识纵深,以“通”为人格境界。人类生物学课程的建设始终贯穿从认识“人”、了解“人”到培养“人”,以及了解自己到了解世界,以“通”为人格境界,打通文理界限。有关人类生物学学习,已经出版了不少教材和参考书,国内以陈守良和郭明德编写的《人类生物学》较为系统[1],中文翻译本有尤瓦尔·赫拉利著的《人类简史从智人到智神》[2]。人类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反映了人类生物学知识与理、工、人文社科等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体现了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及其产生的意义,同时关注地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关联。引导学生从喜欢学、主动学到无形之中塑形自我健全人格的“通”境界。
3.2人是什么?
人们对大猩猩好奇,人与大猩猩、黑猩猩以及金丝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就要先回答人是什么?人类生物学教学中以此问题为切入点,阐明人的属性。让学生了解自己,只有充分认识自己,才能完善人的属性,并树立健全人格。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与人都属于人猿超科大家族。然而,他们在不同的演化年代各自分歧独立成群,最早是长臂猿在约距今18百万年前分开独立演化,之后是猩猩在11百万年前分出,大猩猩于7~8百万年前与黑猩猩和人分开演化,最后是人类在5~7百万年前与黑猩猩分开独立演化(图2)。看来与人类更近源的是黑猩猩,而非电影中场景描述的大猩猩与人类更亲近。在教科书中没有更新关于人类的演化知识。人类生物学教学中更关注前沿热点问题,引入了新内容,使学生认识人更全面。比如,在黑猩猩与人类分开演化后不久,约4.4百万年前,人类演化的这一支出现过一类与人类更近源的猿人,即拉密达猿人。2009年美国科学家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系列报道,在埃塞俄比亚境内发现了距今已有4.4百万年的女性原始人骨骼化石[3-5],这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原始人骨骼化石,科学家根据出土的骨骼“复原”了其整体特征(图2)。她具有与猿类似的头部和脚趾,手掌、手腕以及骨盆格局,表明她可以用两只脚直立行走,类似人类,但脚掌的拇指分得更开,这有利于野外生存。这可能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使不是,它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参考,了解人类是怎样从大猩猩和黑猩猩等共同拥有的祖先那里演化来的。更多疑问留给学生课后思考,比如:拉密达猿人为什么没有成功演化,而在地球上消失?人类是否还在进一步演化?人类的未来如何?
人的属性及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学生常常提出的疑问。人类生物学课程引入如下几点思考:(1)智慧:源自人类高度发育的大脑。现代人的脑容量是近亲黑猩猩的3倍以上。增大的容量使得人类大脑具有更多的神经细胞和更复杂的神经网络。同时,介绍在人群中大脑容量也存在个体差异,以及存在智商差异等问题。(2)劳动:直立人的出现解放前肢发展为手,为劳动创造了条件。劳动在人类进化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发展劳动工具为人类演化新的一步,北京人用的石锥,非洲发现的石器组合等。劳动促进了人类进化,人类的每一代人都不是简单地重复前一代人的活动,而是在继承前一代人的劳动成果,传承现存的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关系,在继承以语言文字等形式存在的文化知识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活动,从而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使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也由此获得了新的演化。从这个意义上讲,爱劳动是人的本能,劳动不仅为人类创造财富,更是人类演化的自然属性。(3)语言﹑文字与音乐:人类的属性首先是有了交流的语言,语言的诞生就是人类的诞生。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这为人类的演化提供了源泉。音乐起源于劳动,劳动赋予音乐以内容,劳动的呼声赋予音乐节奏和音调,劳动的动作给予音乐舞姿。古代与现代的诗歌、音乐和舞蹈3者是一体的,音乐–舞蹈–劳动–大脑,协调演化,因此,音乐是人类演化的产物,也促进了人类向更高级的演化。人类的语言是以命名为基础的,而动物的语言则不是。动物也可以通过有声语言进行简单的沟通和情感的表达等,但都不是以对事物的命名为基础。根据考古研究成果,人类至少在40~50万年前就开始发明出口头语言,创造出最初的词语。只有到了4~5千年前,欧亚大陆的一些民族逐步创造出比较完善的文字系统。在中国就是以表意为基础的汉字,最早是甲骨文。中国的殷墟遗址出土了距今近4千年的甲骨文,清楚地记载了甲骨文字与日历。说明中华民族的近5千年的演化历史,就是近代人类的演化史。这些关键历史的介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体现了“以人为本”统领成才教育的理念。
3.3美洲人起源自亚洲
人们始终疑惑美洲人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时候迁移到美洲的?美洲人的起源与中国人有无关联?人类生物学教学始终关注这些科学问题的最新进展,让学生思考。考古学记录提示,西伯利亚人群于2.2~3万年前通过白令陆桥来到美洲,成为克罗维斯人(Clovis),即古印第安人[6]。近年来,古基因学技术的发展,为探索美洲人的起源开辟了新途径。考古研究显示,克罗维斯时代,有着丰富的劳动工具,称其为克罗维斯工具(图3A)。一般认为这些古克罗维斯人起源于亚洲,并与现代美洲人存在关联[7]。最近在美国蒙大拿州Anzick考古点找到一具婴儿(Anzick-1)骨遗物,考古分析显示,Anzick-1距今约1.2556~1.2707万年,并从中分离了古DNA。基因组测序和遗传学分析显示,Anzick-1起源于亚洲,并非来自欧洲。进一步的基因组参数分析显示,Anzick-1基因组特征与现代的美洲人相似,说明Anzick人群在后来的繁衍扩散到了整个北美洲,属于美洲原住民。后来演化为现代美洲人[8]。而且,Anzick-1基因组与中国汉人基因组聚类在一个大进化分支之内,提示其与中国汉族存在遗传关联。结合现代基因组和考古研究,说明北美洲原住民起源自亚洲(图3B)。然而,Anzick人是否来自中国古汉族人有待进一步探索,这一科学问题值得学生深思,比如,美国美洲原住民与中国古汉族人在演化历史上是否早就联系在一起?而美洲人起源于中国人?其实,北美洲原住民另外一支起源于贝加尔湖中南西伯利亚。在该地区发现的Ma-1少年化石属于这一支,约2.4万年前迁移至北美洲。Ma-1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其Y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序列与西部欧亚人相似,而不是东部亚洲[9]。这一支约占北美洲原住民祖先14%~38%。而大多数北美洲原住民起源于东部亚洲。
4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
人类生物学教学以通为引领,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最能让学生热爱通识教育,从而达到塑形自我健全人格的通识教育目的。在人类基因组与个人精准医学章节的教学中,着重讨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前因后果,以及个人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对每个人生活的影响。比如,随着个人基因组测序的普及,如何保护个人基因组的隐私。在个性化给药与精准医学方面,不仅介绍最新进展,使学生了解最新学术成果,更要让学生结合自身健康,以及生病时吃药情况进行思考。目前的治病用药基本是“One-Size-Fits-All”即“一种剂量适合所有”,精准医学的发展不久将实施“RightDrug-RightDose-RightPerson”即“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人”。通过体验贴近生活的教与学,学生轻松掌握了人类基因组与个人精准医学知识。同时,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比如,随着基因组测序费用的降低,你愿意测序你的个人基因组吗?因为人基因组记录了一个生命的全部奥秘和隐私,包括疾病基因等,一方面这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很有帮助;另一方面,如何保护个人及家人的基因隐私也是普遍关心的问题。在人类遗传学章节的教学中,以色盲基因的遗传为例,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到教与学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和了解自己的色盲基因。为了保护个人隐私,课程通过对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测试,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视力与色盲基因的遗传方式。统计显示正常视力为绝大多数,色弱也不少,还有少数色盲(图4A)。通过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学生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比如,为什么色盲总是出现在男生,而女生没有?因为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属于性连锁遗传。为什么有些人得病是绿色盲,另一些人得红色盲,因为这是两个连锁遗传基因的控制,即红视蛋白基因(redopsin)和绿视蛋白基因(greenopsin)。为什么会得色盲?因为这两个基因的染色体区域DNA序列的相似性,在减数分裂时容易产生配对交换错配,导致产生突变配子所致(图4,B和C)。
―、融入在艺术教育实践中提高学生审美素质
川剧是四川民众创造的、为四川民众所喜爱的、世代传承的民间艺术,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奇葩之一。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体系,具有多功能的审美、认识、娱乐价值,对川剧艺术的欣赏,能使人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给人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通过艺术教育,可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是“音乐与相关文化”学习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川剧和学校艺术教育的交会点在于它们都具有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都具有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的价值。我们通过二者的“融人”,既能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审美体验价值,培育学生的审美文化品性,达成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目标,又能对川剧的艺术审美价值进行体验、认识、认同和接纳,达到“根植川剧艺术,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目的。
二、传承:把川剧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有效结合
了解了川剧和学校艺术教育的教育功能后,我们的眼光便聚焦在研究的价值上:
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学术研究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把研究的视野和中心聚焦在传承和弘扬四川地区特有的地方文化一川剧上,可通过丰富的作品、众多的名家和辉煌的成就,让学生了解四川地区民族文化的精华,在学生心灵中播下川剧的种子,提高学生欣赏川剧的能力,从而提升学校艺术教育的价值。
二是贯彻和落实目标理念。2011年版音乐课标指出:“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因此,把川剧纳人音乐课堂教学中,纳人学校艺术教育中,可以更好地实现音乐的课程价值,贯彻和落实W标的现念。
三是促进学校艺术特色多元发展。鲁迅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让学校的艺术特色生态化发展,最好的路径就是依托本土文化、依托地方特色。川剧的审美性、表现力、创造性和观赏性,可以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开创新路子、打开新局面,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三、建设:探索川剧融入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
川剧融入学校艺术教育要以育人为宗旨,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因此,我们把研究的内容定位于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融合研究、与课程建设的融合研究、与社团建设的融合研究。
首先,是川剧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融合。学校文化是一种围绕校园文化精神而构建的文化整体,它可以使我们的校园生活更精彩,师生身心更和谐、健康,学校发展更旺盛、持久。川剧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提升着学校文化的格调、品味和价值,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开辟了新的突破口。因此,在川剧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融合中,我们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强化制度。学校要帮助师生建立川剧艺术教育的理念,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优化资源配置。二是优化师资。学校要关注艺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团队协作等培养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川剧表演和鉴赏能力。三是营造环境。学校要营造和优化川剧文化的育人环境,用“润物无声”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是开发课程。课程是学校开展川剧艺术教育的有效载体。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关注川剧与时代背景的结合、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与学生认知规律的结合、与新课标的结合等。五是开展活动。丰富多彩的川剧艺术校园活动,既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能的平台,又检测了教师的教学成果,促进了川剧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优质高效。
其次,是川剧与课程建设的融合。要传承和发扬川剧艺术,使之成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就必须开发川剧课程,配备川剧教材,突出地方课程教材和校本课程教材的补充性,以此来完善国家课程。
一是开发地方课程。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按照地方课程的标准,课题组设计了较为完整的川剧地方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i輸体系,并据此编写了一套适合中小学生学情的,结合专业性、实用性、适应性为一体的川剧地方课程教材。它具有以下几点:
选材萃取。在选材上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依据,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取川剧中最适合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精华,萃取其中能触动学生兴趣点的元素,帮助他们揭开川剧的神秘面纱。
形式多样。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切入口,通过筛选大量图片和生动的音像资料,以视、听、唱、奏、演、画、创等方式感受与体验川剧艺术。
内容丰富。发挥文化传承功能,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构建了以下教材体系一川剧概述(引言)、川剧纖(第一单元)、川剧音乐(第二单元)、川剧表演(第三单元)、川剧欣赏(第四单元)。
二是开发校本课程。开发川剧校本课程,它的切口虽然较小,但目标可以更明确具体,它既能反映学校自身特色,又能总结与呈示学校已有的艺术教育经验和麟。
最后,是川剧与社团建设的融合。川剧社团,能分解川剧的难度,突破其专业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趣中学。在社团建设中,我们要关注教与学两个手段的充分利用,实现优质高效。一是要建立导师资源库;二是要设立分层选修课。
“川剧融人学校艺术教育”课题的研究令人期待。我们期待,川剧艺术能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涌现更多的艺术特色学校;我们期待,川剧艺术在学校艺术教育的推动下能展现新的面貌,生发新的精品;我们期待,川剧与学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研究,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来新的生命,能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和生活品位!
关键词:文化意识;英语教学;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93-0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文化也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因此,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英语课程而言,既能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又利于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因此,文化意识植入英语教学实践势在必行。
一、文化意识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陈琳、王蔷和程晓堂(2004;45)认为,文化意识(culture awareness)在广义上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其中,跨文化交际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指对外国文化的敏感度以及使用外语时根据该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产出的自觉性。因此,文化教学应该被融于语言教学之中。
然而,受传统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在教学中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生的文化意识薄弱。过分注重语言表达形式,忽视了语言的表达功能以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偶尔涉及文化教学内容时,也缺少系统性,只是对英语文化进行零散的、肤浅的介绍,因而很难是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要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采取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策略
1、在词汇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
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词汇中的成语,典故,谚语等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英汉一词汇在概念意义上常具有不同的内涵,其联想意义也有很大差异。如能在教学中应通过讲解、归纳、对比等方式适当地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其在欣赏文化的同时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取得良好的词汇学习效果。
2、拓展课外阅读,加强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阅读既是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和手段,也是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重要方式。通过时文选读,了解西方国家新的价值观并可学到最新的俚语。教师可选取有代表性文章,通过名著欣赏,诵读英语优美句子,提高文化鉴赏能力,熟识文化历史背景及其他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消除阅读中的文化障碍。西方的故事选取不同于东方,就在于其文化背景不同,在一个哲理性故事中,一位教授在广口瓶里依次放入高尔夫球,鹅卵石,沙子,咖啡豆,为了说明知识需要不断吸收和填充。初读者不知为何,其原因在于西方的文化,高尔夫是他们常常进行的一种普遍的全民性体育运动,在我国,有少数人从事,因此被视为贵族的运动方式;鹅卵石往往被比喻为时间;沙粒是西方人爱的东西,因为他们大多国家临海,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存在比较普遍;另外,关于咖啡豆,咖啡是西方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饮品,而在我国则以茶叶代替。阅读中,教师要挖掘阅读材料的文化内容,讲解其文化内涵,解释因文化差异产生理解困难的句子。当学生里了解了这些后, 将会很容易的悟出文章中所要传达的哲理和领会其根本意图。
3、充分利用媒体,更直观的营造文化培养氛围
利用网络让学生搜寻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作为课堂讨论的素材及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在教学楼、实验楼、课室、走廊等地方贴上英语指示牌,英语格言、谚语; 开设英语角活动,举办讲座,介绍英美文化,举办英语演讲比赛;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提供场所,开设模拟场景,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中用英语进行交际; 结合英美国家的一些重大节日,举办英语晚会。
三、实践中的思考
在基础教育阶段,文化意识培养还是个新课题,实施英语文化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多方思考、实践,以提高跨文化教学的实效性。在其实践中,深刻意识到首先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目前,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英语教材,依靠教师的传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英语文化修养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不仅是学生英语语言输人的主导者、输人质量的控制者,更是学生课堂文化语境和“社会”文化氛围的“制造”者。其次是要提高文化教学的实效性。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围绕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来制订某一课时具体、明确、适切的课堂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显性或隐性渗透的方式,把文化教学融人到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促使文化教学的目标的达成。
四、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注意文化的教学,引入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事半功倍,还可以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积极乐观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应提倡交际教学法与传统的语法教学法并用,二者相辅相成,取长补短,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1989.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