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知识产权学科建设

知识产权学科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知识产权学科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知识产权学科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知识产权管理》 书评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同时也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它不以劳动力、土地、资源、资本为第一要素,而是以知识为主要生产力。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是经济尤其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则是知识产权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化社会发展进程的加速,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影响与推动,知识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社会信息化、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国际化贸易活动等,都对知识产权管理提出了现实的迫切需求,因此知识产权管理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巫需加强。

一、相关研究背景

    综观近年来国内外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研究论著可以发现,研究者对于知识产权管理内涵的认识有所不同:国外学者更多地将知识产权管理定位在如何通过发明创造来为企业创造价值与财富,相对来说并未侧重知识产权管理的理论分析与阐述;而国内研究者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试图较为清晰地概括与定位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主要专著有罗国轩的《知识产权管理概论》( 2007 ),蒋坡的《知识产权管理》( 2007),柯涛、林葵的《知识产权管理》(2004),马海群的《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信息管理》(2003)以及商晓帆、毕红秋的《现代知识产权管理》(2003)等。

    目前,国内外知识产权研究以传统的法学、经济学研究以及技术视角的研究成果偏多,法学视角侧重法理理论,经济学视角则是更多地运用经济方法探讨知识产权管理的效率与方法,而技术视角主要是从技术规范的角度研究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问题,可见,缺乏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技术一经济一法律”一体化角度的研究。此外,从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商学院多数在技术管理学科内开设有知识产权管理课程、从商业化的角度研究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可以看出,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既跟不上现代数字、信息、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实践发展,又不能满足知识产权管理与教育的现实需求。为了为知识产权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解决知识产权管理与教育的需求,马海群教授经过长时间的思考、酝酿与积累,突破以往情报学领域以单一学科为主要研究视角的知识产权研究框架,将知识产权研究置于管理、法律和技术整合的研究视角之下,于2009年7月推出《现代知识产权管理》一书。本书不仅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针对性,而且对知识产权管理进行了全新的定位研究。

二、研究视角独特,观点前沿

    传统知识产权研究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法学的视角,强调制度的安全与秩序;另一个是经济学视角,强调制度的效力与效果。此外,还有不少学者从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管理学及技术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随着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与企业面临的智力和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从管理角度探讨知识产权制度的社会价值及战略运行方式,从技术角度探究知识产权制度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控制手段等,正成为知识产权研究的重要视角。目前,中国知识产权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不高,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缺乏对知识产权管理的规划,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缺乏目标管理、战略管理和评价管理意识。因此,在我国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宣传、教育、研究和学科建设迫在眉睫。在这样的背景下,马海群教授紧跟学术前沿,突破了以往对知识产权管理的狭义理解,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对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和学科内容体系进行了系统、全面和准确的探讨,丰富和拓展了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马海群教授清晰地认识到:“因为政府、企业和社会都面临着强化知识产权管理的历史使命,因此将知识产权管理界定为一种对知识产权各方面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操作更具有说服力”。

    2008年7月17-18日举行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简称WI-PO)国际会议中主要讨论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性(在发展中国家尤须如此),并强调必须提高人们对知识产权管理教育及其在建设具有知识产权能力的商业组织中所起的关键作用的意识。这在同类会议中尚属首次,具有相当的学术导向性和前瞻性。本书紧跟研究热点,对这次会议的重点在各章节中均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如第4章现代知识产权文化管理中提出,要充分借鉴国外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知识产权建设的现状,提高加强知识产权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这一措施来解决我国存在的问题,这与2008年制定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第7条所提出的要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这一战略指导思想相契合;第10章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中,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定位于企业创新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和促进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建立的有效途径,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建立具体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结构体例充实,逻辑清晰

知识产权学科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安徽省高校;学科建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84-03

学科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础,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学科建设水平不仅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的核心标志,也是反映一个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主要指标。当前正值安徽省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刻了解安徽省学科建设现状,把握学科建设发展规律,制定和实施学科建设发展战略,提升安徽省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是安徽省实现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跨越、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跨越的必由之路。

一、安徽省高校学科建设现状

安徽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尤其是2011年以来高等教育强省战略以及《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和《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实施,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幅度增加高等教育投入,着力提升安徽省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了与经济发达省份之间的差距,较好地满足了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基本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结构和布局相对合理的学科体系。

(一)一级重点学科现状

安徽省现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9个,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个,合肥工业大学1个;现有安徽省一级重点学科43个,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7个,合肥工业大学4个,省属高校22个。

从一级重点学科门类分布来看,哲学学科1个,经济学学科1个,教育学学科1个,理学学科13个,工学学科22个,农学学科3个,医学学科5个,管理学学科6个。

(二)学位点现状

安徽省现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9个(不含军队院校),一级学科博士点69个,涵盖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的43个一级学科,其中工学占44.2%,理学占23.2%,农学和医学占14%,其他学科门类占18.6%。

现有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个(不含军队院校和研究院),一级学科硕士点169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的80个一级学科,其中工学占36.25%,农学和医学占21.25%,人文社科类占20%,理学占11.25%,管理、艺术等学科门类占11.25%。

现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20个(不含军队院校和研究院),专业学位授权点196个,涵盖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法律、社会工作、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建筑学、工程、农业推广、兽医、风景园林、林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艺术等36个类别,其中工程硕士有34个工程领域授权点104个,占我省专业学位授权点53.06%,其他类别92个,占46.94%。博士学位层次,有工程类别授权点2个。

二、安徽省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安徽省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大幅增长和高校对学科建设的日益重视,高校学科的实力和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安徽省高校特别是省属高校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学科结构布局不尽合理

从重点学科布点上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全部集中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2所部属高校;安徽省一级重点学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2所部属高校占48.8%,29所省属本科高校只占51.2%。从学位授予单位布点上看,安徽省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在省属高校布点较少,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2所部属高校和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7所省属高校,部分省属本科高校没有硕士学位授权点。

(二)高水平的国内领先学科和学科领军人物不足

与国内高水平高校相比,安徽省属高校进入全国一流的学科专业数量偏少,优势特色学科引领带动形成学科群的能力相对薄弱,高层次人才数量严重不足,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领军人物相对缺乏,远远不能为省属高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学科和人才支持。

(三)新的学科增长点少

省属高校缺乏前瞻性的学科发展战略,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力度不足,特别是在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共安全产业等国家和安徽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高校集成多学科力量,培植新特色和新优势的能力不强。

(四)学科建设机制有待完善

部分省属高校尚未完全形成以学科为龙头的建设机制,人才引进与培养、科研条件和平台建设、重大成果培育等未能很好地围绕学科发展目标相互协调、配套。学科建设对于各项投资的统筹不够,存在分散建设、重复建设和整合资源难等问题,学科建设机制有待完善,建设效益有待提高。

三、安徽省高校学科建设对策

“十三五”时期,是安徽省实施高教强省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攻坚阶段。科学制定和实施好安徽省“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对于全面提升省属高校办学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增强高等教育对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十三五”学科建设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凝聚共识

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安徽省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重视以及全体教职员工的参与。安徽省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履行统筹指导安徽省学科建设战略规划的实施与管理职责,指导高校制定学科建设战略规划,提出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制定政策措施。学科建设的主体是高校,各高校领导要清楚高校的基础性工作和重点工作就是学科建设,要把学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认真抓落实。学科水平的提升,将会带动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各高校要有强烈的发展意识,把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本校各个学科在国内所处的位置和具有的特色、优势、劣势,做到心中有数,对本校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以及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实力做到心中有数,对国内相关学科发展趋势做到心中有数,对本校内部各个学科如何发展,孰先孰后,做到心中有数,要紧紧围绕本校确定的“十三五”学科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动员和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尤其要注重调动广大一线教师与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充分重视和发挥教师在学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全员参与,全力以赴。

(二)统筹兼顾,完善重点学科布局

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重点突破,优化安徽省高校重点学科布局,重点建设一批学科基础厚实且与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和有利于原始创新的学科,引导高校根据安徽省经济社会需求凝练学科发展重点,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贡献显著的学科,以点带面,提升安徽省高校学科整体实力,提高重点学科对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十三五”期间,立项建设150个左右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实现省属高校全覆盖;力争2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25个左右一级学科跻身国内学科排名前1/3,35个左右一级学科跻身国内学科排名前20名,且这些一级学科中至少有1至2个二级学科或方向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

(三)实施动态调整,优化学位授权点布局

以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为契机,建立学位点准入、预警和撤销的基本标准,完善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学位点合格评估,加强对学位点建设的过程管理和动态监管,引导学位授予单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集中优势,整合资源,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符合学位授权单位学科发展规划要求的学位授权点,限制增列布点较多的学位点,逐步撤销需求不足、水平不高以及不符合学位授权单位办学目标定位要求的授权学科,优化学位点整体布局,构建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学位点体系,推动安徽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十三五”期间,大力支持省属高校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培育,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稳定在100个左右,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稳定在200个左右。同时,引导学位授予单位根据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安徽省现有学位授权点的布局情况和本单位学科发展规划,自主调整、优化学位授权点结构,支持系统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林业工程、生物工程、水产、特种医学、医学技术等学科以及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理论、地理学、大气科学、光学工程、建筑学、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风景园林学、畜牧学、设计学等学科增列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补一批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空白学位授予点和布点过少的学位授予点,严格限制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布点过多的学科新增学位授权点。

(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坚持“服务发展、人才先行、引育并举、以用为本、质量并重、创新推进”的人才工作方针,建立灵活、高效、规范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构建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勇于创新、学术水平高的学科队伍。“十三五”期间,继续实施“高校领军人才及团队引进与培育项目”,围绕重点建设学科,支持和鼓励高校引进、培育150名左右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领军人才,建设15个左右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聚集各类高端人才、造就国际、国内一流科学家的“人才高地”;继续实施“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资助项目”,资助500名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000名优秀青年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

(五)加强支撑条件建设,构筑高水平学科基地

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安徽省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重点,支持高水平学科基地引进和集聚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引领学科走向国际学术前沿,充分发挥学科基地在学科交叉、原始创新、集成优势等方面的组织作用,在承担大项目和产出标志性成果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引领科技进步和服务国家、安徽省重大战略需求方面的影响力。“十三五”期间,争取新建5个左右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左右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0个左右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一批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的社科研究基地。

(六)加强交流与合作,营造促进学科发展的学术氛围

积极支持与国内外有关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学术交流、专家教授互聘、联合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合作开展高水平项目研究。深化与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大型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举办和参加更多的国际学术会议,使学科建设朝着国际化、开放式的方向发展。通过组织学术报告、讲座等学术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知识产权学科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药炮制;中药现代化;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4(a)―161―02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药材自身的性质,按医疗、调剂、制剂的要求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炮制是否得当,对保证临床药效、用药安全及便于制剂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内容包括净制、切制和炮制三部分。中药炮制作为我国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活跃的生命力,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将药材经过特定的工艺处理可以达到减毒、增效、改变或缓和药性、适应临床用药等目的,在我国中医药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中药炮制是一门传统的技术学科,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其诸多局限已暴露出来,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同时,这也是我国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注重中医药事业的完整性。实现中医药领域各个门类学科的全面发展,才能够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向前发展,而中药炮制有关问题的解决就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传统与现代技术的有效融合,摆脱中药炮制所面临的困境?笔者将逐步分析如下:

1 现存问题

1.1 炮制标准亟待完善,认证规范需要加强

中药炮制的规范标准是《中国药典》中收载的饮片炮制标准及炮制通则、《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和地方炮制规范三级标准。由于《中国药典》仅收录了部分药材的炮制方法,并且《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颁布的年代久远,且几乎未进行修改,有些炮制方法尚欠缺科学依据,存在很多的缺陷,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中药材加工生产的要求。再者,由于我国地区众多、民族多样,各个地区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中药制药理论体系及民族用药习惯,加之地理环境的差异对药材的药理药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也比较大,使得不同省份在炮制方法上也存在着差异,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炮制规范(即省、市、自治区炮制规范)。这一做法虽有利于保护地方炮制特色,但是标准众多,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质量标准来遵守,使得药材在流通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有些地区的炮制方法相对落后,这样就造成同种药材的炮制品在流通中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对于中药材不同省市之间炮制规范的协调与统一还有待完善。另外,相关人士也提出要统一辅料标准。辅料对于炮制来说至关重要,不同辅料进行不同工艺炮制出的药材的药理、药性相差很大,如中药牛膝的酒制品能增强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而其盐制品则可引药入肾,达到补肝肾、强筋骨的目的。由于各个地区并没有对辅料的添加进行严格的规定,导致炮制后的药材因辅料选用及辅料质量方面的差异,而对其疗效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有些药材需用酒制,有些地方习惯用白酒,有些地方习惯用烧酒,两者炮制出的药材品质和对人体的刺激性却也存在差异。如何做好炮制环节的辅料控制,既是我国中药企业的薄弱环节,也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完善炮制规范、建立统一的辅料标准体系,对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加工生产意义重大。

各个企业在进行中药炮制生产时,要严格遵守GMP认证要求,保证中药材的品质、质量,这对整个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是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而我国还有很多药厂不符合CMP认证要求,尤其是一些小厂家、小作坊在落后的生产条件下进行作业,产出的药材质量不能达到有关规定的合格标准。近年来影响我国中药出口的主要弊端就是中药材中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作为中药材加工的重要环节,炮制必须严格遵守相应规范,同时这也是对我国中药企业的一大考验。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对药材质量的控制,单凭传统书籍上笼统的记述,如“炒至变黄”等词语来评价、判断炮制品和饮片质量,进行药材加工生产,是有失科学性和规范性的,相关企业与科研单位建立一套严格而科学的评价机制和生产流程规范,对于中药材品质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1.2 研发投入不足,领域盲点尚多

中药炮制是关系到中药新药研发与制剂生产的重要环节,是整个制药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的科研成果,医药领域也不例外,然而,中药炮制的发展进程却十分缓慢,并没有随着我国制剂技术及其他新药研发技术一同平行发展。许多炮制工艺过程中的成分发生变化,以及炮制后药效转变的机制尚不明确,领域内还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补。那么究竟是什么限制了中药炮制现代化研究的前进脚步?笔者认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研发投入不足,许多企业、研究机构包括政府部门对于中药炮制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利益驱动及研究经费的限制,也很少有人进行中药炮制方面的研究,这就严重制约了中药炮制的发展,从长远来讲,这对于整个中医药行业的向前迈进也是极为不利的。

1.3 学科重视程度不够,传统技术后继无人

作为一门传统工艺,中药炮制的传承问题是让许多业界前辈忧心和头痛的事。由于当下从事炮制的高水平技术人才很少,加之有志从事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更是匮乏,导致中药炮制事业的传承成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由于中药炮制多为一代代老药工的经验相传,中药炮制技术很容易遗失、消亡,现在专门从事中药炮制研究的专家极为稀缺,因此有“熊猫队”之称。由于从业的老药工不愿公开技术,有些中药炮制的手段濒临失传,导致中药炮制技术的延续遇到很大的障碍。继承中药炮制技术,使之能不断延续下去,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目前,各大医药院校对于加强中药炮制学科建设的力度不够。大中专院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直接途径,作为一门传统学科,中药炮制对于理论和应用的要求都很高,而目前在一些医药院校,中药炮制学存在着学时不足和师资匮乏的问题。有些院校的理论学时仅为三十几个,甚至更少,而且实验课中所用的仪器也很陈旧,导致学生仅懂得中药炮制的皮毛,知识结构很不完整。这将严重影响中药炮制人才队伍的质量,对社会、医药行业的发展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1.4 中药炮制技术外流严重,知识产权保护急需加强

近年来,许多国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认识到中药的独特效用。同时也加强了对中医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于是问题随之而来,由于国内许多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导致技术外流严重。笔者曾读过一则新闻,一位上

海的老药工曾被专门邀请到日本。被录像机拍下了操作炮制的全过程,这在当时引起过了很大争论;其他通过论文以及讲学泄密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医药知识产权纠纷更是屡见不鲜,可见建立健全医药知识产权体系,用法律武器来捍卫国药任重而道远。

2 对策

2.1 建立健全行业规范,标准化生产

首先,要解决中药材及饮片市场流通混乱的问题,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全国统一的行业标准,使之有法可依。而且标准的制定要具有权威性,对于其中关于辅料添加用量、辅料的品质要求要有完善的评价机制,并对炮制后的药材进行相关的优劣评价,通过一些高科技手段,对有效成分含量、毒性控制等方面进行检验,彻底地改变我国中药材生产秩序混乱的现象。

其次,要求各个企业严格推行GAP和GMP认证,从药材种植到制剂生产,整个过程都要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强化企业内部生产标准的要求,力求生产出品质优良、安全可靠的饮片和药品。对员工要进行适当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加强企业管理,保证员工能够规范化地进行生产操作,以高标准、严要求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2.2 增加研发投入,鼓励技术改进

21世纪伴随着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天然药物开发前景巨大,尤其对我国来讲,拥有很丰富的中药资源,以及数千年的中医药文化沉淀,为我国新药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因此一定要把握机遇,促进、推动中药新药研发。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及相关企业要加强对中医药的研发投入,支持如中药炮制这样的传统工艺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并且鼓励科研机构及有识之士进行理论创新研究,对传统工艺的不足之处予以改进、改良,实现传统工艺现代化的转变。

2.3 重视人才培养,完善学科建设

针对中药炮制技术传承的问题,可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努力。鼓励有经验的老药工到制药企业和各大研究机构,传授经验和心得。同时,要积极鼓励年轻一身中医药事业,富有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继承和发展中药炮制技术,认识到传承的必要性,防止前人的智慧结晶在我们这一代失传。

要求各大中专院校,重视中药炮制的学科建设,提高学生们对中药炮制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的兴趣,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中药炮制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使中药炮制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加强其与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工程学之间的联系,鼓励同学们投身中药炮制事业。并且可在一些具备先进科研条件的高校,设立硕士点和博士点,为中药炮制行业提供高水平、高素质的尖端人才。

2.4 提高法律意识,强化维权观念

知识产权学科建设范文第4篇

当前,保护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国家战略。主席强调:“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诚信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的迫切需要。”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已初步建立了符合国际通行规则、门类较齐全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按照国际规则,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了全面修改,并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使得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善。同时,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工作也在逐步加强,形成了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在取得了很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不少地区和领域仍然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有些还较突出。许多企业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十分薄弱;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对侵权行为的危害性缺乏正确认识,认为保护知识产权是“要了面子,丢了银子”,保护知识产权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执法体制不够完善,部门职能分割,监管交叉和真空并存,执法部门普遍面临着经费不足、执法手段落后等问题;保护知识产权的有些法律规定比较原则,操作性不强,知识产权保护申诉和诉讼时间长、取证难、赔偿金额低,不利于权利人积极维权。这些都成为了当前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知识产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发展中国家奋起直追、后来居上的必由之路。目前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自主创新在70%以上。其背后一个极为重要的支撑,就是他们都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障发明创造能得到应有回报。在这方面,我们正面临着紧迫任务。2005年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世界主要国家竞争力排名中,我国由2004年的24位降至31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科技竞争力由2004年的24位降至28位。如果不加快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无从谈起。

二、保护知识产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资源短缺的大国,经济增长绝不能长期依靠耗费资源来支撑。必须加快技术进步,这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所在。知识产权保护,是加快技术进步的经济动力和制度保障。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我国竞争能力,完成从“中国仿造”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对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三、保护知识产权是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一靠形成良好品牌,二靠研发优质产品。特别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才拥有竞争优势。如果盗版、假冒等各种侵权行为泛滥,企业就不会讲信誉,重质量;消费者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不敢买,不再买。保护是向“智慧之火”添加的“利益之油”。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市场,终将被生产者和消费者抛弃,是没有发展出路的。

四、保护知识产权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客观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对知识资源的创造、占有和运用,已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保护知识产权是世贸组织规则的重要内容。中国成为世贸成员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高度关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执法与司法状况,并以此作为评估中国兑现承诺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否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已成为评价中国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有效地保护国内外权利人的知识产权,才能更好地“引进来”与“走出去”,才能保障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长期有效实施。

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一、强化执法,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要严厉打击盗版行为,打击商品交易市场的商标侵权行为,加大对侵犯专利权重点问题的整治力度,加强进出口环节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展会知识产权管理。

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要针对当前保护知识产权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增强可操作性,加大打击力度。要研究解决侵权违法所得数额计算标准、约束滥用知识产权行为以及企业名称、商标和标志模仿知名度高的商标等问题,推动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

三、建立高效的执法协调机制。要完善跨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建立跨地区的案件移送、信息通报、配合调查等工作机制。开通中英文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搭建具有信息服务、案件督办、数据统计、状况评价、监测预警等功能的工作平台,实现执法协调机构、行政执法部门和公安、司法机关工作的有机衔接。

四、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要加强与国内外权利人的沟通协调,及时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信息咨询和公共服务。在企业并购、技术交易等经济活动中强化知识产权审查机制,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流失。支持企业运用法律武器和国际规则维护自身权益,防止知识产权滥用。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企业海外维权援助机制。

知识产权学科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 运行机制 实现模式

一、引言

近20年来,部队依托军队院校建设的各级重点实验室,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委重点实验室等,在院校研究经费与研究人员等科研资源以及研究成果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军队乃至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极其重要的依托。近年来,各级管理部门和依托单位等对军队院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进行了许多研究与探索,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与办法,但从总体上讲,对重点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模式、运行机制、绩效评估等进行深入研究仍很不够[1],尤其是针对实际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还比较少。本文的主要的任务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军队院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二、重点实验室的概念及功能分析

1.重点实验室的概念

军队院校重点实验室主要是指依托高校建设(或高校与科研机构、军工企业等联合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委及省级重点实验室。

(1)国家重点实验室:指由国家投资或推动,依托某一大学(或大学与科研机构、企业联合)的优势领域建设的以基础研究为主要任务的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其科研条件、研究成果、人才培养、管理水平代表了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一流水平。

(2)省部重点实验室:指由省政府或国家行业部门为主投资或推动,依托某一大学(或与科研机构、企业联合)的优势领域建设的以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要任务的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

2.重点实验室的功能定位

军队院校重点实验室是军队、国家和省基础研究基地的骨干力量,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它是军队科技创新的载体和基础,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是对外交流的窗口,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学科建设的支柱。一般而言,重点实验室肩负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三大主要任务,依托高校建设的重点实验室不仅具有这三大功能任务,同时还适应高校特点,具有服务于学科建设等重要功能,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科学研究。认识自然现象、探索客观规律,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探索,是高校重点实验室的首要任务。军队院校要成为部队武器、装备知识创新的主力军,要成为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和生力军,要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骨干和引领力量,真正将自由探索和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原始性创新,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力争攻克一批重大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防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卓越的科研实力和成就也要求重点实验室在相关研究领域的长期发展、重大项目评审、本学科的主要学术交流活动中发挥指导与关键的协调作用。

(2)聚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校重点实验室应是吸引、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战略高地。聚集、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是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核心任务。高校重点实验室不仅是优秀科研成果的产出基地,而且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是重点实验室准入条件的核心内容,是评价实验室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实验室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根本保证。聚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是要利用创新平台的基础条件引进(留住)一批高水平人才,二是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活动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三是要营造有利于发挥人才作用的制度环境。

(3)支撑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龙头,平台、人才、项目是学科建设的三大支撑。扎实的学科基础是实验室建设的先决条件,同时实验室的建设是推动学科建设的动力源。实验室的建立必须承担三大任务。其一:改造和提升传统学科。其二:促进催生新兴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由于科学研究的不断进行以及知识领域的拓宽和门类的增加,今天的知识分类与划分越来越细、越来越多,就催生出了新的学科增长点,如生物信息、生物材料、细胞工程、遗传工程、分子育种等等这样一些新的学科领域的产生与发展,这也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任务和责任。其三:辐射与带动相关学科的提高。每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由于科学知识的交叉性、相融性与重叠性,学科与学科的界限由清晰到模糊,由相对独立到密不可分,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性的联系,一个学科发展了必然会带动其它学科的进步与提高。

(4)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推进管理创新。院校重点实验室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地,也应是改革体制、转变机制,推进管理创新的特区,是学校推动科研管理改革示范窗口。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要秉持“包容整合、集成优势、发扬特色、注重创新”的理念,其中“包容整合”是核心。“包容”就是要“海纳百川”,根据实验室本身的特点达到学科之间、学术方向之间、人员队伍之间以及资源设施之间最大的包容性。“整合”,就是根据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现实的供求关系,达到集成优势、突出重点、创造出新的亮点或闪光点,即“整合”优势学科、优秀人才、精良设备设施和优势科研领域,达到优势的最大集成,最后形成群体优势。

三、重点实验室的实现模式

1.实现高校重点实验室功能要遵循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提升重点实验室水平,保持重点实验室在其所在领域的地位,实验室必须面向国内外同行和全及全社会开放,必须与外界保持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紧密联系。开放首先要在校内开放,实现校内科技人员的共享。开放交流主要形式有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设立流动研究人员制度,设立开放基金支持开放课题,举办或参加国际、国内、军内学术会议等等。

(2)相对独立性原则。高校重点实验室是在人、财、物等方面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其相对独立性是指在组织关系上实验室直接隶属上级主管部门,学校只是实验室的依托建设单位,在管理上,实验室在人员安排、科研经费分配、科研立项等方面有较大的自我管理权力。只有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才能真正实现开放共享,才能有效进行学科交叉和资源整合。

(3)平等竞争的原则。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保持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4)服务军队,服务社会原则。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与创新只有面向军队,面向社会,服务军队,服务社会,解决军队、社会实际生产活动中与理论前沿的问题,才能得到军队和社会的支持,形成科技与经济相互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既是实验室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验室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

2.重点实验室功能实现

这里着重讨论学校与重点实验室的互动机制、重点实验室与军队、社会的互动机制、重点实验室与相关研究机构的互动机制等[4]。

(1)重点实验室与学校的互动机制

在经济方面,学校将上级部门拨付的科研和实验室运行经费及其它相关费用转拨给重点实验室,并在办公用地、实验室建设、行政和保障人员的事业经费、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重点实验室一定的支持。重点实验室申请的科研经费与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由重点实验室自己保留使用,学校不承担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的工资、日常经费开支和仪器设备添置。在学科建设方面,重点实验室以学校的优势学科领域和相应的研究方向为依托,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学校利用创新基地的强大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支持学科建设,从而使学校的科研环境和学科发展实力得到提高。

(2)重点实验室与部队的互动机制

重点实验室与部队的互动机制首先表现为重点实验室的经费来源于部队资金的支持,重点实验室通过课题申报或者通过签订合同受托解决部队生产、武器和装备发展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重点实验室与军队的互动除了课题研究,还包括人员交流、业务咨询服务与指导等。

(3)重点实验室与其他研究机构的互动机制

重点实验室与其他研究机构的互动关系表现在许多方面。由于重点实验室在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和信息资源优势,通过举办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建立图书资料和情报信息网络等形式,形成辐射其他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和情报资料基地。同时,在实验室装备等资源上加强与各研究机构的合作与共享。

总之,高校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科学研究功能、科技管理创新与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加强学科建设与培养高级人才功能和服务社会功能。充分发挥高校创新基地的功能要遵循开放性原则,相对独立性原则,平等竞争原则,服务部队、社会原则。在实现途径上要注意与学校、部队、社会和其他科研机构等方面互动,加强交流与合作。

四、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机制

1.理事会(依托高校)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实行理事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主任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由理事会组织审定并推荐上级领导部门批准后聘任。主任应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基地的科研用房、仪器设备和科研人员集中,统一管理,即由主任调动资源开展运行管理工作,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财务权和资源管理权。对于由依托单位领导下的实验室则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2.开放流动机制。

按照基地所设立的流动研究人员岗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同时,也鼓励和接纳客座研究人员自带研究项目和经费,利用基础研究基地的公共实验平台开展研究工作。为了吸引和鼓励国内外高水平的专家来实验室进行实有成效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设立开放合作基金,定期向国内外公开合作研究课题指南。以研究基地的先进装备和学术地位吸引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共同开展合作研究。

3.人员聘用制机制。

即实行课题制管理和下聘一级的全员聘任制,坚持竞争择优、人员流动的用人机制,做到分级聘任,分类管理。人员构成包括研究、实验技术和管理三种类型;聘用岗位为固定和流动两种形式。由主任选聘任命副主任和研究部主任及公共技术服务部主任,部主任聘任与考核研究组长,研究组长聘任下属工作人员的分级管理。少量固定人员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主,按实验室所设学科严格控制其编制,由主任公开聘任;其他研究人员数量由学科、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和争取到课题的实际情况自主聘任,受聘人员作为流动编制经实验室主任核准后,其相关费用由课题组负担。通过全员岗位聘任制,实现人员的流动与更新。适时吸收新的、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以多种形式和方法,吸引国内外优秀科学家,优化队伍结构,保持科技队伍的活力。部分可以根据情况实行年薪制。

4.考核评估机制。

创立与国际接轨的学术评估体系,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负责实验室发展规划、科研的发展方向、开放课题的申请和评审、学术评估、学术交流、对实验室总体发展与科研经费的使用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于所有的受聘人员,实行某固定周期的考评、聘任制度。学术考评将实行年度考评、中期评估和聘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受聘的研究人员,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对于受聘的实验技术和管理人员,实行年度用户评价制度。管理层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人员的合理流动,也将作为确定下一年度年薪的重要依据。基地的成果体现在论文、专利、应用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

5.设备资源共享机制。

创新平台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实行全成本核算制和公开招标制,加强对大型科学仪器的注册与档案管理。建立科技计划项目数据资料汇交制度,对科学数据资料实行分时段、分级、分类的共享;对高校的大型科学仪器实行开放、共享的新型管理制度。在做好整体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高校组建大型科学仪器中心,集中经费投入,用于更新前沿学科发展需要的仪器设备,避免重复购置;建立网上合作研究中心(虚拟实验室),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重大仪器设备的远程操控平台;建设各种开放性的科研数据库,实现图书文献、科研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

6.创新团队建设机制。

要能够将科学家和工程师结合起来,将实验室内部科研力量和外部科研力量结合起来,将军队、政府、工业界、学术界的能力和积极性取长补短地结合起来,将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攻关结合起来。重点建设好以下三支队伍: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尤其要重视学术带头人的遴选,注重创新科研团队的培育,努力形成一批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有规模、有凝聚力、有活力的创新团队,使重点实验室成为培养科技精英的摇篮;培养和造就一批了解科学研究学科发展趋势、熟悉重点实验室管理体系、具有相当管理经验与技能的专业管理人员队伍;采取聘任和考评单列、高福利待遇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和稳定一批高水平实验技术人员,促进实验设施的高效维护和自主产权的仪器设备的研制,保证科研平台的安全、稳定、开放运行。

7.重点资助机制。

为了鼓励优秀科技人员刻苦专研,多作贡献,设立基础研究基地主任基金和新型仪器设备研制基金,用于重点支持具有创新思想、创新方法、研制新仪器、开拓新功能等方面的专项研究,为原始性创新成果提供支撑。

8.杰出人才引进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人才立室”的原则,加强对杰出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设立优秀人才启动经费,专门用于引进杰出人才和优秀青年博士启动研究经费。对有独立思考、独创精神的小人物和青年人才降低“门槛”,及时给予支持;对少数有持续创新的高水平的科学家和优秀科研群体,可采取评人不评项目的方式,通过严格的竞争筛选机制,予以稳定支持。

9.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重点实验室完成的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研究成果均应署基地名称,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申报奖励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10.内部规章制度。

形成严格规范的内部管理规章:实验室管理办法、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开放基金管理办法、客座教授工作职责、设备管理办法、图书软件资料管理办法、经费管理办法、成果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的建立有助于高效的决策与协调机制的形成。

11.投入保障机制。

设立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政府财政保障对创新平台的稳定投入,政府、学校和实验室共同运行成本。

五、结束语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开放、共享,有利于促进和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是高效配置、综合集成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重要手段,是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工作。首先分析了重点实验室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讨论了院校重点实验室的科技管理创新与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加强学科建设与培养高级人才功能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功能定位;提出了军队院校重点实验室的功能实现原则,军队院校重点实验室与学校、社会和其他科研机构等方面的互动、合作等功能实现途径。并研究提出了一种高校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杨少飞, 许为民. 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的国家实验室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5): 64~68.

[2]军用实验室认可培训教程[M]. 北京:总装备部技术基础管理中心, 2003.

[3]夏松, 张金隆. 国家实验室建设的若干思考[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