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手术室护理缺陷防范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 目的:了解影响手术室护理过程安全的原因,探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的意义,总结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经验。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之前的手术室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原因,并与实施安全管理和相关防范措施之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实施安全管理和相关防范措施之前相比,实施前后的医疗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认真分析相关安全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做好防范措施对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质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79-01
手术室是进行患者手术,抢救,治疗的重要场所。其日常工作节律变化快,要求比较高、人员流动性大,护理具有劳动强度大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由于手术分工的日益细化和各种高危和微创手术的开展及精密仪器的应用,因此手术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对手术室护理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通过对手术室的潜在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通过改进相关护理管理流程,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关防范措施,有效的减少和杜绝了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有效的防止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1]。本文对我院2011年2月之前的手术室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的意义,总结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经验,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过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和相关防范措施后,自2011年2月以来,截止2011年8月,我院共实施手术80例,我们根据对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并实施相关的防范措施。然后对医疗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
1.2手术室护理过程的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①人员因素:由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保洁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手术室护理工作要求。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使得医院管理者的经济意识得以增强,在医院内部引入了竞争机制,为了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因而对医务人员的编制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加上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的增多,导致了护士加班过多,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容易导致身心疲劳。因此容易引发护理安全问题。②技术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先进的手术设备不断应用于手术室,这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增加了复杂程度,随着护理技术要求的增高和护理内容的日益增多,如果护士缺乏相关的业务知识,或是护理经验不足,都会导致医护沟通不够顺畅,不利于医护配合[2]。因而在手术室护理中,护理人员有可能不能正确的使用和保养仪器设备,造成术前准备不足而延误手术。活着是护士不熟练手术的具体步骤和医生习惯,配合容易出现差错,在很大程度上容易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护理操作失误进而引发护理缺陷,甚至是医疗事故。③药物因素:由于手术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比较快,使用药品种类比较多,而且要求时间比较紧急[3],尤其是在进行体外循环或器官移植手术时,患者的输液路径非常多,如果护士缺乏对药品认识,加上不熟悉患者病情,就极易发生用药错误,从而导致了不安全因素。④管理因素: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大量高尖医疗技术的临床使用,随着手术患者的高龄化和病情复杂化,手术室要求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内容也大幅度增加,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导致原来的规章制度不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难以对现代手术室护理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质量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1.3防范措施
①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排班,减轻护理人员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以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充分合理的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同时,建立合理的劳务费分配制度,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加班时间,实行每日按工作计分发放工资。而且要加强与保洁公司的合作,调肯干,能吃苦,基本素质高的人员到手术室工作。②重视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随着手术技术不断发展,手术技术向更细微和复杂方向发展,以及无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通过技术培训,使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不断提高,以适应手术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保洁公司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科室员工的整体素质。③重新修订和完善相关护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存在或潜在因素,重新制定护理工作程序[4]。④加强医护沟通,营造人性化的手术室安全护理文化。由于手术室人员众多,科室来源复杂,因此科室各类人员之间的协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防范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重中之重。⑤成立手术室护理质控小组,对护理人员每月的护理过程和环节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对护理安全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测。分析护理安全隐患,研究改进的环节,根据分析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然后将处理问题的过程形成制度,进而形成持续性的护理质量改进。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4.0统计学处理软件,使用X^2 检验,数据记录方式为±s,以P<0.05作为具有显著统计差异。
2结果
与实施安全管理和相关防范措施之前相比,实施前后的医疗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实施前后医疗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对比
3讨论
安全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和前提。手术室是风险比较高的场所,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与手术的安全性密切相关,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只有针对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重视高危环节质量监控,才能有效的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从而杜绝医疗护理差错,甚至医疗事故的发生。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分析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关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临床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重要作用。从表1中的数据看,实施前后的医疗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相比具有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总而言之,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认真分析相关安全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做好防范措施对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黎娟,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264―265.
[2] 王燕妮,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吉林医学,2009,30(8):738―739.
[3] 李晓敏,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中国实用医药,2009,4(33),201―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09)05-0072-02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薄弱环节;防范措施
手术室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工作成效。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技及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满足患者及手术科室的需求,确保医院护理质量,现结合本院手术室实际情况,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防范措施报告如下。
1 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1.1 制度不够健全或不够完善,培训不够,职责不明确
手术室护理工作引起的纠纷大多与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监督力度不够,有章不循,部分护理人员对自身的职责不明确有很大的关系。
1.2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手术护理记录单漏记、错记或记录不及时,记录内容与麻醉单不相符,手术名称、入室、出室时间以及液体出入量,术中使用的敷料、器械添加时未记录或清点,核对时代签名、漏签名等错误,都为护理纠纷埋下隐患[1]。
1.3 法律意识淡薄,对于潜在的护理侵权行为意识不强
手术室护士未充分认识到患者应享有的权利,在工作中由于疏忽而侵犯患者的权利容易导致护理纠纷。
1.4 术中执行医嘱的不严谨及出现越职行为
麻醉医师只有麻醉记录单,没有医嘱本,手术室护士执行的大多数是口头医嘱,无双方签字的凭据,巡回护士若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容易导致护理差错事故发生。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有时要求护士干一些非护理工作,护士由于专业差异性在操作中出现一些未预测的情况,产生不良影响。
1.5 突发事件应急不力
面对突发事件不能充分评估手术中各种并发症风险而未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熟悉大出血、心脏骤停、窒息等专科抢救流程,应急抢救配合能力较差,延误抢救治疗的最佳时机[2],对突发的停电,停水应急能力较差。
2 防范措施
2.1 严格考核,按职上岗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手术室各级人员的工作范围及职责,做到按职上岗。每一位工作人员和每一项工作有章可循,明确各岗位职责内容,强化每一位护理人员必须意识到护理工作必须由护士做,护士必须只干护理工作,不可越职行事,以防差错事故发生[3]。
2.2 手术记录的规范填写
手术护理记录单作为病历的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应,是重要的法律依据。因此,手术室护士应提高对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单重要性的认识,要规范,正确,客观地填写各项栏目,对术中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器械,敷料的添加更要准确无误。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名称,液体出入量应与麻醉医师、手术医师一致,加强医护交流,保持医护记录的相符性,并统一护理记录表格,对记录的形式、格式等进行规范,指导护士真实,客观地书写,科室定期核对,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2.3 学习法律知识加强维权意识
手术室护士长应经常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与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定期进行法律知识的考核,并定期组织学习患者在住院期间应享有的各项权力。手术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不谈与手术无关的事情,对手术情况解释要谨慎,在了解手术情况时给予客观解释,不随意下结论,必要时请麻醉医师或手术医生给予解释。
2.4 定期分析,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手术室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精湛技能,娴熟的护理操作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水准,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开展护理质量分析会,查找工作中不安全隐患及薄弱环节,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措施,这对手术室工作中、常见的突发事件,常见手术并发症的应急预案和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进行强化培训,防止应急状态下违规操作,防范于未然。
2.5 严格执行质控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成立由护士长,质量督导员,专科组长共同组成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制定月重点、周重点、日重点检查内容,以现场检查为主,将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及时发现护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迅速得到整改,通过持续不断的监督与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了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操作的有效落实,从而避免和杜绝护理缺陷和差错发生,减少医疗护理纠纷。
参考文献
[1] 刀国宣,蔺习凤,柴静.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与安全隐患的防范[J].护理研究2008,37(7):773-774.
手术是一项需要医生、麻醉师以及手术室护士之间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的复杂工作,发生差错事故及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无论哪一环节发生失误,轻者影响手术的成功,重者病人致残,甚至致死。为了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现将37起护理缺陷及防范对策介绍如下。
我科自2006年2月~2008年3月共施行手术4522例,其中普外科手术1399例,骨科手术481例,妇科手术665例,脑外科手术184例,心胸外科手术319例,泌尿外科手术156例,肿瘤外科手术197例,整形外科手术91例,血管外科手术231例,五官科手术799例。发生护理缺陷37起,其中接错病人13例,手术安置方向有误8例,器械准备不全6例,清点有误4例,术中仪器使用不当4例,手术病人护送不当1例,用药有误1例。护理缺陷原因分析
严格来讲各种护理缺陷的发生原因无明显的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规章制度落实不严格 不重视手术室通知单的书写,不填写或填写项目不全、手术时间不准确、手术名称不确定等。本组接错病人13例,多因为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护士疏于核对而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用药有误1例,为执行口头医嘱有误引起。
2.不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术前及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器械护士凭记忆清点,巡回护士不认真核对,器械物品未清点完毕手术医生已开始手术,手术台上物品摆放混乱,并随意向台下丢弃等均可导致物品清点遗漏、有误;本组发生器械清点有误4例,属器械护士思想上不够重视所致。
3.缺乏责任心 工作经历短的年轻护士专科护理知识不扎实,应急能力差,忙乱中易出差错,难以适应手术需要[1],可表现为:护送患者途中发生管道和引流脱落,患者坠床;术后患者X线片、CT片、衣裤等用物遗失等;高频电刀的负极铅板放置位置不正确,高频电刀内电线裸露等均可导致护理缺陷的发生。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本组发生手术病人护送不当1例,为术后患者X线片遗失。
4.医护间缺少沟通 由于各科手术医师手术时特殊习惯及其他配合要求不同,而医护间未进行有效沟通,造成术前物品准备不足或过多,如有的医生习惯用吸收缝线,有的习惯用不吸收缝线;个别护士贪图方便把所有的一次性用物递上手术台,结果医生未用,造成浪费。本组发生器械准备不全6例,为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陈旧,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结扎线不牢,吸引管道堵塞不适。既有主观懒惰因素,也与缺少沟通有很大的关系。
5.专业技术因素 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新调入或轮科护士对工作环境不熟悉、专科知识薄弱、不熟悉手术解剖层次和器械名称。本组术中仪器使用不当4例,是由于对骨科新的医疗器械不了解,配合跟不上手术的进展,传递不及时所致使。手术安置方向有误8例,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发生,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与护士专科知识薄弱,并且与平时疏于与手术医师交流学习有关。防范对策
1.建立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保证手术室各项护理工作协调运行、防范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的必要条件。健全手术室各项管理制度,如接送病人制度,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惩措施。强化组织学习,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接病人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情况);病人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问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清点制度:术中三人三有数、二不交接制度,即主刀、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台上纱布、缝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要求每位护士对手术的种类所需使用的器械数量心中有数,对器械的性能心中有数,对手术前、中、后的清点数量心中有数。器械、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未点清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2.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是护士进行护理工作的指南,严格按照操作常规工作也是护士保护自己的有力依据,是解决纠纷的准则。因此,护士必须遵循各种操作规程,特别是安全查对制度。由于手术中执行口头医嘱较多,因此用药前要认真核对,及时记录,术中输血应2人核对后方可输入,血袋保留24 h后丢弃。术中物品的清点查对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强调手术中所需物品要一次性备齐,于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后,由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及手术医生共同仔细清点,并注意器械的完好性,做好记录,术中增加的敷料、器械等要严格记录,防止物品遗漏。
3.加强责任心 防止患者损伤、防止摔伤患者,定期检查平车车轮、锁扣;进出电梯门时要保护患者头部及肢体;升降台的螺丝要拧紧拧牢;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者回病房时,应由麻醉师护送。防止术中压伤患者,固定手术时,即要求显露良好的手术野,又要不使肢体及神经过度牵拉受压。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时需独立电源,电极板应置于患者肌肉丰厚处紧贴患者皮肤,患者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金属部位接触,防止灼伤患者。上气压止血带时患者肢体要包好衬垫,注意压力,工作时间不超过1 h。
4.加强医护沟通和业务学习 手术室是医院中进行多科协作、集中治疗的特殊科室,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来自于各个科室,且人数众多,各科室各类人员之间的协作不但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影响工作人员情绪和团队士气,最终会影响到手术患者。因此,加强与手术医师联系沟通,了解手术室工作特性,自觉遵守手术室制度,主动配合手术室的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参与疑难、复杂、新手术的讨论会,做好手术前的物品准备,以满足医生手术要求,确保护理安全。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各级护理学历自学考试,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听课学习及参加学术交流会,要求护士每人订阅各类护理刊物。加强三基训练,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同时加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教育,让护士懂得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
5.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制订相应防范措施,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制订相应措施如三到位[2]: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从而达到职责分明,目标明确,具体责任到位。平时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与奖惩年度考核挂钩,使之护理安全警钟长鸣。
总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制订合理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是防范缺陷的重要关键。其次培养护士专业技术素质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防范缺陷的重要保证。建立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使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才有可能将差错或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护理管理 防范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3.094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
错误的手术部位:对称性的部位核对不全,病历或通知单上书写不清楚。
器械、敷料等异物遗留体腔:清点制度执行不到位或清点马虎,操作中不当致器械损伤或缝针丢失,外来器械清点、管理不严。
器械、用物准备不全:手术前器械准备不充分,打包消毒前未仔细检查器械的性能。
发生压疮:手术放置不妥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压疮发生。
标本管理不当:标本丢失,未及时固定标本而影响取材,标本名称与标本不符。
术中体温过低:皮肤消毒、大量冲洗液、输入大量液体、手术时间长。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有漏项、漏签名,与麻醉医疗记录单不吻合,字迹不清楚。
护理责任缺陷:由于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
岗位设置方面:由于护士缺编、长期超负荷工作,易发生疲倦及厌烦情绪,工作积极性不高,进行违规操作,极易发生隐患和差错。
防范措施
术前1日访视病人时,详细察看病人的资料,确定手术部位,术日晨巡回护士再次详细核对(三方:患者、病历、通知单)姓名、床号、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所带物品(X线片、CT片)。手术医生上台前再次查对,和巡回护士一同确认手术部位,尤其是对称性的器官(左或右侧)。在醒目的地方贴上警示语,提醒医生和护士要认真查对手术部位。
严格执行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对手术室的重点制度如查对制度、物品清点制度、交接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标本管理制度及各级人员职责等,要求认真学习执行,做到一丝不苟,杜绝违规操作。外来器械的管理,手术室护士要认真清点检查,确保完整性和正常使用。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监督检查作用,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全面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加强对一些易出差错的环节、易出差错的人检查,在检查中做到奖赏分明,使护士的行为有规范、工作有标准、评价有依据,使护理安全得到保证。
制定防压疮措施[1]:术前访视评估手术病人,根据《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病人发生压疮的几率,尤其是对手术时间长,病人自身条件差的手术病人应采取有效的防压疮措施,如采用泡沫垫或医用高分子手术垫。同时,加强术中的巡视、观察,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受压部位。定期组织新上岗护士学习掌握手术的摆放方法,注意事项,手术的摆放目标是:让患者感觉舒适。
标本管理存放送检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器械护士妥善保管手术取下的标本,术毕督促主管医生填写申请单并与标本核对,尤其是小标本确认是否保存,不能随便丢弃,巡回护士将标本放于标本袋中,及时用10%甲醛固定并登记。送检标本时,三方查对(病理单、标本、标本登记本),专人送检标本,送检人员送至病理科与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签字。术中冰冻切片标本,巡回护士在标本袋上贴上标签,注明科室、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集部位,防止出错。
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应采用保温措施[2]:术中注意监测体温,维持体温在36℃以上,维持室温在22~24℃。术前皮肤消毒,控制室内温度;术中采用保暖措施(如暖水袋、保温毯或压力气体加温盖被等);术中体腔冲洗时,应注意将冲洗液加温至37℃左右;术中可采用加温设备对输入体内的液体加温至37℃,预防低体温发生。
强化手术室护士法律知识的学习,依法行事,在维护患者权力的同时,学会用法律约束自己,保护自己,把法律作为工作责任,确保护理安全。护士正确认真、客观真实地填写术中护理记录单,详细填写与患者有关的信息资料,包括入室前的一般资料、手术区备皮、手术时间、手术名称、术中输血输液、手术者、麻醉者及麻醉方式,使用止血带的压力及时间等应与麻醉记录单相吻合一致,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重新修订护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对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分析手术室现有和潜在不安全的护理问题,重新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加强护士素质教育,重视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积极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外;还要对新开展的手术,组织学习并参加外科术前讨论,了解手术配合要求,适应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强对新仪器、新设备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专科理论技能及应急能力。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减轻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加强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实行弹性排班制,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根据手术情况要求,安排人员,进行合理搭配、调整,休息人员随叫随到,减少护士过度超时工作负荷。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661-01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树立安全观念,确保病人安全,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
1手术室常见护理缺陷
1.1接错病人 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或昏迷病人,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容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的现象。
1.2手术安置不当 使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压疮,如俯卧位或侧卧位;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使用驱血带、止血带时,未记录时间,使病人肢体神经受损,血循环受损。
1.3清点有误,操作不当 忽略检查校对,导致异物遗留[2];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造成医疗事故,术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为今后埋下了隐患。
1.4手术部位错误 术前未按病历记载、X线片等核对手术部位,其中对称性器官手术容易出错。
1.5未严格执行用药、输血查对制度 执行口头医嘱有误,而用错药、输错血或用错剂量。
1.6操作与交流失误 出入病房时不注意保护病人头部等部位;与病人交流时发生口误,让癌症病人知道了自己的病情而情绪低落。
1.7标本和垃圾处理不当 术中取下的组织标本未保管妥善,造成标本混淆或丢失;传染物随意丢失,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混放。
1.8护送病人不当 造成病人坠床,各种引流管和管道脱落;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
2 管理方面缺陷
医院手术室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没有落实到实处,监控管理机制措施不力,把关不到位,对护士缺乏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不能按常规完成工作,有研究表明如果护理人员不足将会导致更多的院内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不利于病人的预后。
3 防范措施
3.1手术室一般制度 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各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惩措施。
3.2强化手术室护士法律意识,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依法行事 在维护患者权利的同时,学会用法律约束自己,保护自己。把法律作为工作责任,个人权利、义务,自由的价值尺度[3],确保护理安全。
3.3安全管理 术前严格执行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按病人查(病区、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术前准备及过敏状况;病人入手术间再次核对;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关闭体腔前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全部备齐。
3.4业务学习 定期组织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再学习,外出学习和进修。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对新知识、新改进有所领悟。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4],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3.5清点制度 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清点台上用物,如纱布、缝针、刀片等,并做好记录。
3.6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加强护理风险意识 教育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好警钟长鸣。
4小结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5],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其次要注重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及带教工作,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总之,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多方面管理,减少差错,杜绝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