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管理科技论文

工程管理科技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管理科技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管理科技论文

工程管理科技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我们整个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是整个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项工程在建设前都必须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采集相关数据。而我们勘察的成果质量会直接的影响到整个工程造价的安全。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也是一个我们不能轻视的工作。我们应该对平常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保证勘察成果质量。

1. 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1.1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运用工程地质学等相关理论,应用科学的勘察方法,利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及仪器,依照一定的程序对建筑项目场地进行调研。调查、分析、研究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工程地质条件、施工建设对所在地及周边自然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等内容,并对勘察成果及技术参数进行评价和设计,以便为工程建设的基础设计及施工提供科学、详实、准确的工程地质资料及技术参数。

1.2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现场的钻探及原位测试、原状土取样、室内试验以及编制设计文件等方面。

1.3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的选定

(1)收集地质资料,进行工程地质测绘;

(2)按照地质条件以及测绘成果,进行勘察纲要的编制;

(3)根据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工程特点,确定勘察手段和勘探方法。

1.4 岩土工程设计的程序和步骤

(1)根据勘察结果,拟订初步设计方案;

(2)制定施工方法;

(3)进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验证,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4)制定设计文件,文件中要涵盖设计方案、施工方法、施工要求等要点。

2.勘察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勘察依据不充分、目的不明确

实践证明,只有设计意图明确,才能科学合理的布置工程量,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但在工程实际中,有不少勘察工作不完善、不具体,例如,拟建工程的结构形式、规划地坪标高、勘探点坐标等情况不清,这些都是因为勘察单位的技术不足引起的,加上勘察单位对工程所涉及的公众利益安全不够重视,忽视了工程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地质危险和地貌问题,例如,某项工程勘察报告中提到该施工工地上有多个钻孔遇到防空洞,防空洞与地下室的地板之间仅3m的距离,可是在勘察平面图上却没有标识,相关人员也没有对勘察报告进行核实。又如某一住宅小区原有的地貌为山地丘陵,人工渔塘较多,是建设单位在堆填后进行开发的,在勘察过程中,某勘察单位没有对原有地貌进行详细的勘察,也不向附近居民访问,在后来施工中发现的其他地理情况与勘察报告中大相径庭,原来建筑物的所有钻孔均布置在塘堤上,导致业务不得不对工程项目进行变更。

2.2勘探点深度

各建筑基础结构和形式都有所不同,其勘察的深度也不同,如5-6层砖混结构住宅,通常的勘探孔深为15m,而在地质较好的密实碎石土及基岩区可以减少勘察的深度。而对于多层结构的商场,高度较大的地下室,其建筑的柱网荷载较大,基础面积大,甚至可能采用桩基,尤其在细土平原区地区,由于可能存在软土层,仅15m是无法满足要求的。相反,如果在碎石区,对2-3层的建筑物,有的勘察队伍也采用15m的勘察深度,最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3勘察测试手段、方法的不适宜

由于技术、素质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勘察单位对勘探装备、勘探手段、取样方法的适宜性没有引起重视。例如,在碎石土层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不连续、不提供综合修正结果,勘察人员还没有清除孔内的废土就开始贯入,这导致原位测试结果和现场测试会出现差异。在岩层中钻进时,无岩芯采取率,导致勘察人员无法了解其钻探效果。

2.4勘察纲要编制不完整

一些勘察单位的勘察纲要不完整,有的甚至没有审查过就开始施工,也没有勘察平面图,有的单位甚至没有勘察纲要,或者责任人签名或仪器编号填写不全。一些单位的勘察原始资料没有真正落实审核,少数单位原始资料归档制度不完善,有的原始资料缺失,这些问题都将导致勘察问题的发生,影响岩土施工。

2.5忽视生态环境的论证

由于勘察单位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论证不足,导致岩土施工的质量受到极大影响。例如,一建筑场地四面紧邻高层建筑物或马路,而勘察队伍在对这块场地勘察时,除了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定的一般要求进行外,还要重点对施工中可能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论证,可是很多勘察单位却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导致整个勘察结果无法适应施工要求,严重时还会导致工程变更,反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6地下水位观测

地下水位量测应该和各勘探点同时进行,而测量时间也应该在最后一个钻孔施工完成的24h后进行,测量内容主要包括地下水的开采情况,水位量测应与钻孔坐标、标高回测相结合。但在工程实践中,对钻孔(探井)中水位的量测,没有全面考虑到附近有无抽水井及地下水溢出的陡壁,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无法真实的体现地下水位情况,严重的话,还会给岩土工程带来很大的麻烦。

2.7试样采取

在试样采集中,对其工作要求没有进行严格规范,原状样高度不够,数量和质量也不到位,导致土质中的大量水分流失,影响对实际级配的定性或土盐化学分析的准确性。采取地下水试样时,钻孔才终孔即采取,这种水样成分无法代表地下水的真实成分。

3.改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策略

3.1 加强市场的管理与监督

(1)严格遵循一勘察、二设计、三施工的顺序开展工作;

(2)严格审查勘察合同和勘察纲要;

(3)加强现场的监督与控制,防止弄虚作假,提高勘察工作的真实性;

(4)严格审查勘察报告。对勘察报告中工作量、稳定性评价、勘探质量、数据分析、选型论证、结论建议等内容严格审查、重点把关,尤其要重视报告中提出的建议。

(5)加强政府及相关机构的管理与监督,制止恶性竞争;

(6)大力推行工程监理制度。

3.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技术人员的教育和专业培训,并制度化,更新其知识结构;

(2)鼓励技术人员多参加学术活动,拓展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3)实施岗位轮换制度,增加内部的技术交流与沟通;

(4)推行岩土工程师注册制度。

3.3 加强工程地质的地域性研究,制定地方性的勘察规范

我国面积辽阔,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各不相同。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岩土工程的勘察与设计工作中,不考虑地区的实际,机械地套用标准统一的全国性勘察规范,必然无法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因此,要加强地域性研究,依据本区域的实际地质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操作性强的地方性规范标准。

3.4 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提升岩土工程的整体技术水平

加强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强化自动化检测与监测技术,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结束语:上面我们就有关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通过介绍我们应该了解到岩土工程勘察因为实际情况的不同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所以我们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任务就是希望通过相关技术资料,分析和评价工程地质条件,更好更顺利地让我们完成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者只有全面掌握岩土工程勘察的相关规则,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新的知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更好做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树林.城市地铁岩土工程勘察应注意的问题[J].铁道勘察,2005(3).

工程管理科技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本科教学质量;专业规范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2001506

中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规模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之后,已进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的新阶段[1]。教育部针对新的形势,提出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教育部要求各教学指导委员会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并结合各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果,研制各专业的指导性专业规范。为规范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规定本科学生应学习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应用。2008年4月,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指委”)根据住建部人事司与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安排,着手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专业规范》作为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前后历经两届专指委,由重庆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国内高等学校专业教师,历时6年,经5次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9次重大修改,20余次局部及小规模修改,3次专题研讨性修改,1次审定性修改,于2014年9月最终定稿。

一、工程管理专业的沿革与现状

(一)工程管理专业的历史沿革

中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最早起源于土木工程学科,主要研究领域为建筑工程施工的组织和管理。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中国大规模基本建设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1956年同济大学设置建筑工业经济与组织专业,西安建筑工程学院设置建筑工业经济组织与计划管理专业,学制五年[2]。这是中国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首次将工程管理设置为独立的本科专业。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迅速增长,建筑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也随之增加,国内部分高校相应恢复或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如1978年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的建筑管理工程专业,1980年同济大学、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的建筑经济与管理专业,1981年天津大学的基本建设管理工程专业等[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随着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对外向型、复合型国际工程管理人才需求的增多,以及国内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部分高校开始增设国际工程管理、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

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建筑管理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工程、房地产经营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等专业整合并更名为工程管理专业,隶属管理学门类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2012年,教育部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又将“工程管理”拆分为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物业管理四个本科专业。

(二)工程管理专业现状

中国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经过30余年的快速发展,其招生规模已成为管理学门类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中第一大本科专业,土建类本科专业中仅次于土木工程专业的第二大本科专业。根据专指委统计,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中有311所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2013年达到406所,在校学生总人数为15万人,毕业人数2.8万人,招生人数3.7万人。

为指导全国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原建设部于1989年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管理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经两次更名,于2013年定名为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能是促进工程管理专业、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制定相关指导性教学文件;组织编写工程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协助制定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评估标准;组织与国外高校相关专业开展教学与学术交流[3]。

1998年,原建设部于成立了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1999年开始实施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评估工作。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有33所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通过了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评估,占设置工程管理本科专业高校数量的7.5%。且通过评估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学士学位实现了与英国特许建造学会(CIOB)、美国建设工程教育委员会(ACCE)的互认。

二、《专业规范》研制的指导思想

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必须结合当前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发展的背景,分析产业人才结构,抓住产业发展的方向,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应在人才培养质量、师资培训、课程教材、实践基地、创新能力训练等多个方面推进教学改革,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

(一)满足行业与企业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建设行业人才需求巨大。同时,由于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各类工程在规模、技术、管理难度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局面,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符合国家建设要求,跟踪行业发展,是工程管理专业在教学改革与创新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

(二)适应分层次、多模式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

工程管理专业覆盖面广,涉及院校多,为更好地培养高层次 、复合型和能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一线人才,提倡各高等学校结合自身条件和办学定位,在分层次、多模式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找准自身位置,分层竞争,特色发展。

(三)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

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适当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为载体,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论与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

(四)保障新办专业的办学条件

新增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在师资建设、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以满足办学条件的要求。

(五)加强国际合作

应以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国际化视野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专业能力为目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开展专业国际认证,提升中国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三、《专业规范》研制的基本原则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专业规范》是对相关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底线和门槛”。但基本要求并不意味着就是低水平的要求,要充分考虑学科发展的前瞻性[4]。因此,《专业规范》的原则是多样化与规范性相统一、逐步拓宽专业口径、规范内容最小化、基本要求刚性化。

(一)多样化与规范性相统一原则

规范既坚持统一的专业规范标准,又留有可调整空间,允许各高等学校多样性办学,鼓励各高等学校办出特色,积极探索与实践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逐步拓宽专业口径原则

规范基于但不限于土木工程技术背景的工程管理专业来构建宽口径的专业核心知识体系。

(三)规范内容最小化原则

规范所设置的专业核心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占用总学时比例尽量少,尽可能降低学时学分要求,并提出学时或学分的控制范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各高校留够办学空间。

(四)基本要求刚性化原则

规范针对国内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规定的教学内容标准和教学条件为基本要求,设置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应达到的基本标准与要求,各校在满足基本专业办学条件、教学内容要求的基础上,可根据专业特色建设和要求,配备相应的师资、实验室、图书及教学要求等。

四、《专业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学科基础

根据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工程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对应的一级学科门类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支撑学科有土木工程以及经济学、法学等。专业的主要管理对象包括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铁道工程、地下建筑与隧道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矿山工程、水利工程、石油工程、电力工程等。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的技术知识,掌握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备较高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毕业生可报考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国家执业资格,能够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投资、房地产、造价咨询等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三)培养规格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应满足行业、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的相关要求。其中,素质结构由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构成。能力结构包括综合专业能力与表达、信息技术应用及创新能力。知识结构按照了解、熟悉、掌握三种程度划分。

(四)教学内容

1. 知识体系

工程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由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专业知识四部分构成。专业知识包括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级内容,是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专业知识由五个知识领域构成: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技术基础、管理学理论和方法、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法学理论和方法、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知识单元是阐述或解决某一知识领域中某一问题的概念、定理、方法等知识点的集合。知识单元在内容上独立完整。《专业规范》规定的179个知识单元和631个知识点,是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见表1)。

2.实践体系

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体系包括各类教学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验、设计、专题讲座与专题研讨等环节(见表3)。实践体系分为实践领域、实践单元、知识与技能点三个层次。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3. 创新训练

创新能力训练与初步科研能力培养应贯穿整个本科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在专业知识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创新思维与研究方法的训练;在实践训练中通过实验、实习和设计,掌握创新方法与创新技能;同时提倡和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实践与课外学术研究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如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相关专业或学科竞赛,学术性社团活动等。

(五)课程体系

《专业规范》要求基本学时1 958学时,自主设置542学时。《专业规范》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具性知识体系中推荐课程21门,对应1052学时;在专业知识体系中推荐专业课程22门,对应906学时,推荐专业选修课程10门,对应304学时。在实践体系中安排实践环节12个,其中,基础实验推荐24学时,专业基础实验推荐26学时,专业实验推荐8学时,实习推荐9周,毕业设计(论文)推荐20周。课内教学、实践教学及自主设置学时数(周数)分布见表3。工程管理专业与工程技术、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交叉学科特性,为避免知识单元的割裂,建议各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注重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通过设置融合性课程等方式,有效整合课堂教学、实验、实习与设计等教学环节,形成完整、有效的课程体系。

(六)基本教学条件

规范对师资、教材、教学资料、实验室、实 习基地、教学经费等办学条件提出的要求属于基本办学条件,旨在保证专业的基本办学质量。其中在师资方面,规范提出的承担教学任务、教学组织、队伍结构、主讲教师等方面的要求,是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标准》及国内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七)主要参考指标

鉴于各高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基础不同,教学管理模式和方法也不相同,《专业规范》规定以下主要参考指标,供各高等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本科学制:基本学制4年,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可以适当调整为3~6年。

(2)四年制专业,总学分数不少于150~170学分,总学时控制在2 500学时左右。

(3)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20%。

五、结语

满足不断发展的工程建设人才需求,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同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与能力提高,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管理和技术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工程管理实践能力、工程管理创新能力,是《专业规范》的研制目的。《专业规范》是对所有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最低要求,并非最低水平的要求。对于有较长办学历史或专业特色的院校,各校可以在保证达到《专业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增加教学内容或提高教学要求,以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对于一些新办专业的高校,所定的要求并不低,甚至是比较高的,必须经过较大努力方能达到。同时,《专业规范》较以前的专业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更为强调实践环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根据行业发展引入了信息化、可持续建设等知识单元,以对国内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指引。参考文献:

工程管理科技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质量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现代大型水利工程,很多具有综合开发治理的特点,故常称“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它往往兼顾了所在流域的防洪、灌溉、发电、通航、河道治理和跨流域的引水或调水,有时甚至还包括养殖、给水或其它开发目标。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今建筑业面临强大竞争的背景下,加强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管理尤为重要,尤其是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中,质量问题仍然困扰着工程项目的如期交付并影响预期效益的实现。虽然近年来国家相继制定了多部关于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各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也加大了大型工程项目质量的行政监管力度,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自身特点,使得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任务既复杂又繁重。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原材料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工程使用的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属厂家生产产品,其砂石骨料通常使用坝址附近河床开采的砂石料或开采块石料加工制成品料。目前,有的厂家出厂的产品未达到国家标准,是伪劣产品,有的工程砂石骨料质量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因工程施工急需,只得“凑合”使用,造成混凝土质量不稳定。水利水电工程使用的钢筋、钢材及止水材料等也发现一些伪劣产品,原材料存在的质量问题将给工程运行安全留下隐患。

2. 质量管理目标不明。

主要表现在战略上重视不够虽然大多数工程都提出了“优质工程”、“一流工程”、“精品工程”等口号,但这些目标口号概念在一定层面上是模糊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速度”而“轻质量”的倾向 因此很难完全、准确把握工程质量要求,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3. 建设程序执行不严。

 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数为公益性项目,一般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投资形式以国家投资为主。一些地方和建设单位往往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争取国家投资上,前期工作不够充分,争取到建设资金后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匆匆开工建设,甚至不办理立项审批手续以致完工后无法验收,对整体工程质量无法评价。同时一部分项目法人不具备实质条件,责、权、利分离难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4. 施工过程控制不严。

一是精细化管理不足,施工过程工艺作风比较粗糙,缺乏精耕细作质量缺陷较多。二是措施落实缺位,虽然制定了作业指导书、施工措施等,但未能严格执行并落到实处。三是基础管理薄弱,质量记录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闭合性较差,生产性试验结果整理、分析、总结、改进的资料不全。

5. 建设管理关系不顺。 

  一方面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动态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人员队伍和工作精力受到限制,难以保证监督检查的深度和及时。另一方面工程的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质量监督部门有时隶属于同一个地方或部门,容易导致地方和行业保护,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到位。

6. 执纪执法力度欠缺。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一直未在政策层面上得到解决,导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现象比较普遍。水利水电施工、监理等有关资质的审查、核准工作也相对迟缓。一部分具备相应条件的水电施工、监理企业及其人员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对各种无证或越级从事工程建设以及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行为的监控和查处也不够及时和有效,制约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提高和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开展。

7. 人员队伍素质偏低。

  近几年水利水电行业加大了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力度。施工、监理、质监等队伍和机构建设大大加强。但质量管理专职人员力量仍较薄弱。专业素质难以满足工程要求。少数现场质量控制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施工规程和监理有关规定操作;工人素质不高,存在偷工减料现象等。

8. 施工中的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从建筑物基础开挖、基岩灌浆处理到混凝土浇筑(土石坝体填筑),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安装,有的工程施工过程中未能按照水利部、电力部部颁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严格控制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出现的问题较多。例如,建筑物基础开挖施工中,有的承包单位为抢施工进度,不按技术要求进行控制爆破,造成基岩面爆破裂隙较多,起伏差较大,增加了基岩面整修工作量和混凝土回填工作量;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未按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严格施工工艺,出现入仓混凝土骨料分离,振捣不密实、漏振,致使层面结合不好,有蜂窝、架空现象。低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未按设计要求进行保温,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未按设计要求采取温控措施,致使混凝土裂缝较多,增加了补救处理工作量。土石填筑施工质量存在填料不合要求的未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分层碾压等间题。

三. 工程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

1. 项目监督管理水平欠缺 。

项目法人中的组织机构人员质量意识淡薄,重视工期,轻视质量。项目部人员素质不高,缺少高水平的管理人才,项目管理科学化决策少,相关的技术支持比较少,随意性较大。中小型水利工程主要由地方筹资,采用地方单价都较低,加上资金到位情况比较差,是工程往往不能够按照计划进行,而一些地方矛盾也由于领导的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业主对工程质量的重视不够,在口头上说质量第一,而在施工时当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就放弃了质量。 

2. 工程管理中的服务意识较差 。

普遍存在工程前期手续不完备即开工,形成的地方矛盾较多,使施工方疲于处理各种地方矛盾,弱化了质量管理的精力。另外业主对设计及监理工作的过多干涉,对其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某些工程管理中的服务意识差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

3. 不能严格执行合同 。

在招投标工作中过分的压低工程造价,工程变更随意性大,不能严格执行合同有关部门条款,不按程序办事,长官意识严重,行政指挥较多。某些工程不能很好地执行合同,而是主观的施工,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五.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是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工程管理的重要任务。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涉及到建设方、监理方、设计方和施工方。建设单位是工程施工的主体,在施工中协调其他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各方要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努力提高工程质量,完成优质工程。施工过程各方都要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按照工程特点和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规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各方都要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做到工程质量的全面管理,检验部门严把质量检验关,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欧逢春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期刊论文] 《价值工程》2010年33期

[2]李成栋 探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5期

[3]林武君 欧逢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期刊论文] 《民营科技》 2010年10期

[4]方玉民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设施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纵横》 2013年8期

[5]季红水利水电工程设施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期刊论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29期

工程管理科技论文范文第4篇

(ScienceCitationIndex,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SCI选择期刊比较科学,它运用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期刊的学术价值,在选用的3400余种期刊里包含了国际上较为重要的期刊。它所择取的80万条论文,可以说是集各学科之精萃。因而,它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并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之一。SCI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学术界密切注视的中心,争相角逐的焦点,世界公认的文献统计源。SCI的这些优点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上世纪80年代末由南京大学最先将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处于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缺少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专业国内专家很少,国际上通行的同行评议不现实。

二、EI

《工程索引》(TheEngineering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information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Ei公司在1992年开始收录中国期刊。1998年Ei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Ei中国镜像站。为了让中国用户与全球用户同步使用EV2数据库,EI公司近期将实施EV2中国用户的平台转换工作。转换时间是2011年4月27日,平台转换后,现有成员将全部通过国际站点访问EV2数据库,清华镜像站点将停止使用。届时如用户仍登录原镜像站点,将会有弹出信息提醒用户使用国际站点。2009年以前,EI把它收录的论文分为两个档次。1、EICompendex标引文摘(也称核心数据)。它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并以主题词、分类号进行标引深加工。有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是判断论文章是否被EI正式收录的唯一标志。2、EIPageOne题录(也称非核心数据)。主要以题录形式报到。有的也带有摘要,但未进行深加工,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所以PageOne带有文摘不一定算做正式进入EI。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Ei公司在1992年开始收录中国期刊。1998年Ei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Ei中国镜像站。为了让中国用户与全球用户同步使用EV2数据库,EI公司近期将实施EV2中国用户的平台转换工作。转换时间是2011年4月27日,平台转换后,现有成员将全部通过国际站点访问EV2数据库,清华镜像站点将停止使用。届时如用户仍登录原镜像站点,将会有弹出信息提醒用户使用国际站点。2009年以前,EI把它收录的论文分为两个档次。1、EICompendex标引文摘(也称核心数据)。它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并以主题词、分类号进行标引深加工。有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是判断论文章是否被EI正式收录的唯一标志。2、EIPageOne题录(也称非核心数据)。主要以题录形式报到。有的也带有摘要,但未进行深加工,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所以PageOne带有文摘不一定算做正式进入EI。EiCompendex数据库从2009年1月起,所收录的中国期刊数据不再分核心数据和非核心数据。EI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

1、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工程论文,包括的学科有:

——机械工程、机电工程、船舶工程、制造技术等;

——矿业、冶金、材料工程、金属材料、有色金属、陶瓷、塑料及聚合物工程等;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结构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等;

——电气工程、电厂、电子工程、通讯、自动控制、计算机、计算技术、软件、航空航天技术等;

——化学工程、石油化工、燃烧技术、生物技术、轻工纺织、食品工业;——工程管理。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

3、论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有创新。EI不收录纯基础理论方面的论文。

三、ISTP

《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toScientific&TechnicalProceedings,简称ISTP)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该索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其他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ISTP收录论文的多少与科技人员参加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多少或提交、的多少有关。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外举办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占被收录论文总数的64.44%。在ISTP、EI、SCI这三大检索系统中,SCI最能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该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期刊比较全面,可以说它是集中各个学科高质优秀论文的精粹,该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科技界密切注视的中心和焦点。ISTP、EI这两个检索系统评定科技论文和科技期刊的质量标准方面相比之下较为宽松。

四、SSCI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简称SSCI)收录报道并标引了2684种(截止到2009年6月9日)社会科学期刊,同时也收录SCIE所收录的期刊当中涉及社会科学研究的论文。所涉及学科包括人类学、考古学、地区研究、商业与金融、传播学、犯罪与监狱、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教育学以及特殊教育、环境研究、人类工程学、种族研究、家庭研究、地理学、接待、休闲、运动与旅游、卫生政策、护理、老年医学、健康与康复、药物滥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劳资与劳动、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国际关系、法律、法医学、语言学、管理科学、运筹学、计划与发展、政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伦理学、公共管理、社会学、城市研究、运输、女性研究等。

工程管理科技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  ;实验室  ;建设

一、工程管理专业建设实验室的必要性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管理学交叉的复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出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等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其中,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取得单纯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是无法满足的,需要通过实践环节来配合教学。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通过课堂内外各环节全面构建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强实际操作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较多,内容划分细,各门课程之间联系比较紧密。 由于目前教学改革强调“强化基础,淡化专业”的理念,致使专业课授课学时少,因此要求学生能够在实践环节中进一步充实所学的专业知识, 但是学生在工地生产实习过程中,鉴于安全和施工单位的生产效率等原因,也很难深入实际。 造成学生很难对建设领域庞杂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的组合和深入的理解,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比较肤浅,很难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实验室是专业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科创新研究的基本平台,是开展学术交流、进行高水平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环节课程体系主要是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组成,将专业课程实验纳入到实践环节中的还很少。

通过对一些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毕业生一致反映:实践教学对于毕业生能否找到相关工作至关重要。虽然用人单位并不要求应届毕业生能够立刻投入到工程建设中,但有一定实践经验仍然会大幅提升应聘成功率。而学校在教学时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与社会脱节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实践教学未能有效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也缺乏贯穿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践教育的整体设计。此外,由于财经类院校缺少技术平台支撑的客观情况,专业实验从技术层面和设施条件都受到一定程度制约,这也直接决定了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育的效果,影响着工程管理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工程管理实验室建设内容

工程管理专业属于工程和管理学科的交叉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也应结合上述方面的内容来进行建设。另外,随着目前对创新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除了在上述专业基础知识方面要增加实验环节以外,还应该针对有能力的学生开设研究型实验课程,增强学生对工程管理前沿知识的掌握。它主要应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两个层次,硬件平台按照大平台、单元化的总体思路,力争实现现实与虚拟互动,建造以土木实验为中心的实验环境和以工程管理的网络环境为一体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主要是指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包括实验室运行制度与机制的设计。旨在构建一个面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的实验平台体系,实现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实验室建设的良性互动。

依据工程管理教学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可以建立建筑材料、工程结构、岩土工程、工程测量等试验平台,形成工程管理实验室,使试验室具备完成更高试验能力。通过建立和完善建筑材料子试验平台、工程结构子试验平台、岩土工程子试验平台、工程测量子试验平台、管理决策信息系统子试验平台、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应用子试验平台、工程CAD制图子试验平台、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实验平台,使学生深入理解建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了解获取建筑材料性能参数的试验手段,熟悉相关实验内容加深专业知识理解,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在毕业生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学以致用。

结合实验室建设思路及实际需求,可以将实验室根据实验功能分为四个实验区域:

实验室一:此实验室主要包含结构力学的实验。

实验室二:实验室主要包含材料力学实验。

实验项目:能完成全日制本科理工科承担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交通工程、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及工程管理等专业的实验教学教学大纲要求的材料力学试验的全部科目,其中高频疲劳试验机可以用于研究生课程的试验。

实验室三:实验室主要包含岩土试验系统和振动力学试验系统。

岩土试验系统包括:骨料试验、土密度试验、土压缩实验、土直剪试验、土三轴剪等岩土试验。振动力学试验系统包括:YE6251振动力学综合教学实验系统。该系统由YE15000振动实验综合实验台、激振和传感系统、YE6251振动力学实验仪、信号采集分析单元(含软件)构成。

实验室四:实验室主要测量实验系统和房地产实验系统。

1.测量试验系统:实验项目--测量,主要设备:智能裂缝宽度观测仪(可拍照存储)、游标卡尺、卫星导航接收机开发平台

2.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实验平台

该实验主要内容是房地产开发经营沙盘模拟训练,每5―6名学员组成一个开发公司,分别担任总经理、项目前期部经理、策划部经理、预算部经理、工程管理部经理和市场部经理,共形成若干个开发公司,在2―3天的时间内从事2―3个项目开发周期的经营活动。房地产开发经营沙盘模拟训练课程采用的所有数据均来自于真实的项目操作,各种税费指标与现实一致,采用的沙盘道具可以逼真地反映出房屋的特点。试验仪器与设备有房地产开发沙盘设备、计算机设备、投影仪设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模拟软件。实验项目包括:市场调查、土地的取得、项目定位与策划、投融资预算、融资、规划与设计、建筑招标与工程管理、市场推广、销售;模拟产品涉及到普通住宅、别墅、综合楼。

三、结语

总之,现今工程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实习环节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同时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面临时间短、施工安全等各种客观难题,工程管理实验室建设是弥补企业需求与工程管理实践教学缺口和宽口径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市场导向矛盾的一个较优的选择。

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实验室建设应以工程实践的业务流程为导向,融合工程管理学科实践环节所需知识点,通过理论知识、业务实例、业务过程、技能训练实现就业实践所需的“理论和技能一体化”,此实践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缓解工程管理专业面临的实践问题与市场人才需求导向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葛欣.基于精益建造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8).

[2]黄华.工程管理专业模拟实验室建设思路和方案[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

[3]张爱琳.工程管理信息化模拟实验研究中心的建设构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