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手术室护理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者:邓水珠 付丽明 朱桂姬
【摘要】 本文通过对影响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的分析阐述,提出了各种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了发展。
【关键词】 影响 手术室护理质量发展 因素
随着高科技及外科领域的发展,手术技术也有了飞越性的进展,专科分工越来越精细,手术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作为影响手术质量之一的手术室护理质量也有了很大发展。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及主要有:
1 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因素
护理人员新的护理理念因素是手术室护理质量发展的基本要素与力量源泉。护理人员应树立新的护理理念,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及专业素质,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及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工作应认真细致,做好围手术期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具备慎独精神,做好手术室其它方面的护理工作。
2 护理管理因素
管理层对护理质量的重视及手术室科学先进的管理制度决定着护理质量发展的方向,管理者应注重护理质量的可持续改进,在管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既是护理者同时又是管理者,需在实践中不断与管理层共同改进及完善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3 护理实践因素
现主要谈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手术配合实践。
3.1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实践 围手术期患者心理波动较大及复杂,个体差异也较大,护理人员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观察不同时期患者不同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沟通技巧,使不同患者能够以良好心态适应手术这一刺激源。
3.2手术配合的实践 作为综合手术室护理工作面广而复杂,要保证护理质量,重视实践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综合手术室手术配合主要包括常见选择手术的配合,较少开展高难度大手术的配合,常见急诊手术的配合,复杂急诊手术的配合,新技术、新业务的配合等,面对如此繁多手术种类,护理人员有时因技术力量搭配,轮班等诸多因素影响,护士很难以对每种手术都有时常参与实践的机会,面对这种状况,要保证高质量配合护理人应做到
3.2.1 较少开展的高难度大手术的配合 洗手及巡回护士术前可参加病历讨论,并详细阅读手术步骤书,向经验丰富的同志询问手术医生的配合习惯,物品使用习惯,做到心中有数,术中配合随机应变,不理解的手术原理及方法,可适时询问医生,术后做好手术配合步骤及手术医生配合习惯的记录,并时常翻看手术配合记录。如有开展同种手术,即使没有机会再次参与,有时间也可认真观看手术过程,术后与洗手及巡回护士共同讨论有无手术步骤及习惯的改变,并作好记录,便于强化记忆与手术的配合。
3.2.2 复杂急诊手术的配合 此类患者病情重而复杂多变,护理人员接到通知后,应根据手术诊断综合分析,该患者行手术治疗需用到哪些特殊物品、药品,并征求医生意见,所备特殊物品等是否齐全及适用。同时与麻醉医生共同作好患者抢救工作,认真观察病情,如发现与术前诊断不一致,或有其它并发症而需用其它特殊物品未灭菌时,应迅速利用替代方法,考虑现有的同种功能其它物品取代,以免延长手术的时间,影响患者抢救。
3.2.3新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的配合 术前可参与病历讨论,与医生共同讨论所需的特殊手术物品的准备,熟悉掌握新使用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术中认真观察与配合,术后作好详细记录。
3.2.4常见选择手术及常见急诊手术的配合需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护理方法,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及配合质量,同时保证手术患者及自身安全。
4 高科技因素
高科技的发展,诞生了先进的仪器设备、手术用品、药品、消毒用品等,提高了手术质量,护理人员应意识到高科技因素所带来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变革与发展,护理人员应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努力学习新技术新业务,不可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5 护理科研因素
护理科研是推动护理理论和技术提高,促进护理知识更新的有效措施。在实践中应重视提高护理技术和技术革新的研究。手术室的护理科研主要包括: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领域、控制感染与消毒灭菌措施领域、护理带教领域、新技术与新业务推广应用领域、护理器具改进等。
6 理论学习继续教育等因素
管理层所制订护理人员的科学培训计划,如送护士外出进修学习等,可促进护理工作信息的交流,取长补短。同时应加强护理人员学习新技术、新业务的培训。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了解国内外手术室护理发展的动态,加强理论学习,以适应手术发展的要求。
总之,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发展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各因素之间的重要性,才能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
当前,我国医学和诊疗技术飞速发展,护理工作的职责及功能也远远突破了传统领域。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重大发展,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急需高素质的专业护理人才,专科护士正日趋受到重视。国内部分大城市在保证手术室护士数量和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上,纷纷大力加强专科护士的培养。
1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基础理论
手术室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特殊或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的专家型临床护士。特定的专科护士的工作被限定在专科,必须具备一般的护理知识、技能以及适应特殊岗位的实践能力。专科护士最早出现在美国,不同国家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称谓有差异,比如说手术室护理专家、手术室专业护士,但其共同点在于,专科护士必须满足手术室护理特定岗位的特殊要求,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还应该通过专门的专业知识考核并取得相应证书。专科护士的职能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护理实践,专科护士必须掌握丰富的专科知识,熟知业务技能,能够为病人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化护理;二是手术室指导,组织医疗器械检查、参与护理会诊,指导特殊仪器的操作,为其他护理人员提供指导,解决手术室疑难护理问题;三是教育,专科护士为病人和家属提供专业的知识普及;四是咨询研究,展开手术室护理领域的研究,并将成果应用于本专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目前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也还需进一步加强。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需要进行系统的手术室知识进修、护理培训,国家要严格把关手术室专科护士资格的去的。
2 我国手术室护士存在的问题
2.1护士队伍教育层次较低
为了适应手术室护理学的发展趋势,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稳定手术室护理队伍,推动手术室护理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必须从提高手术室护士队伍的教育入手。护理是一门实用学科,护理教育的目的是要为社会群体健康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但是,当前我国护士行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护士队伍的教育水平不高,据统计,我国护士队伍中,中专以下(含中专)学历者达到80%以上,本科学历者不足10%。我国高等院校中设立护理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院校较少,这一情况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一情况急需得到改善。
2.2护士专业化水平较低
我国护理人员队伍庞大,数以百万计,但是护士的专业化水平较低。这与我国我国目前高校的护理教育内容医疗化倾向严重,基础医学理论薄弱不无关系。护理教育中专科理论知识和沟通技巧培训缺乏。护士在为病人提供深入的专科护理中无从下手。目前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在职护士的再教育不重视、不支持。绝大多数的医院在医护人员的培养上经费支持力度小,特别在护士培养方面缺乏经费投入。长期的护理工作使得大部分护士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是由于护士的学历水平低,理论知识欠缺,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成为专科护士的可能。
3 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的途径
3.1严格把关专科护士招录
手术室时对病人实行手术、治疗、抢救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护士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和病人安危,因而培养手术室的专科护士尤为重要。身为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对其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在选任手术室的专科护士时必须严格把关,挑选思想态度好、个人素质高、具有积极的学习主观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才。另外由于专科护士对于专业水平要求高,在选人前应组织统一的摸底考试,考试内容应当包括手术室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择优录用。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护理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手术室专科护士的科研水平,必须要求专科护士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必须严格把关专科护士的招录。
3.2规范专科护士培训内容
专科护士的培养离不开理论授课。在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课程选择上,必须结合当前手术室工作的需要,适当补充手术室新的理论和技术,在培训课程内容上要注意内容安排的新颖性和系统性。当前许多护理培训课程贪多求全、课程量大、基本知识重复讲授、专科知识讲授少、上课内容理论化强、案例少等等,这些问题使得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提升慢,难以达到培训目的。培训人员在进行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时,必须结合手术室的工作需要,引入案例,提高参训人员的学习兴趣。在培训时要主动吸引参训人员参与培训内容讨论,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内容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专科护士,更好地为手术室工作服务。通过专科护士培训,让手术室的护士在专科上有一定优势,与外科手术医生配合默契,提高工作效率。
3.3理论学习和手术室实践相结合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发展,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液不例外。学好手术室的操作规范以及医学基础理论,同时结合手术室实践操作,将促进专科护士人才的养成。在日常工作中定期考核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督促护理人员自主提高专业能力。组织各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制定合理的实践计划,选派合适的培训指导老师,保证学员能够顺利地完成实践计划。
总之,我国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工作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并无模式可循,需要规范培训内容和方式,培养更多合格的手术室专科护士,为手术室工作服务,为病患服务。应加快开展手术室专科护士队伍的建设,高质量专科护士的培养需要不断的理论学习,更需要长期的实践磨练,不断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推动护理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玉、齐艳.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结构演变及现存问题[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手术室护士分为专科小组,每个专科组设置专科组长1名,组员5-6名,进行相对固定的专科手术配合护理。自设问卷调查护士的技能及满意度,医护配合质量评价,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评分、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p
【关键词】 手术室;专科护理;分组;管理模式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质量不断提高,护理学科不断进步,对大型医院综合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的专科化、专业化发展是提升护士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1]。综合性医院手术专科多,高质高效的手术配合护理质量促使手术室护士向专科性发展,其目的在于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手术配合能力、技术操作水平及专科手术技术能力向高、精、尖发展。我院从2005年开始实行手术专科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手术室共有护理人员63人,其中副主任护师占5%;主管护师占30%;护师占23%;护士占42%。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1.6%。对手术室护士及手术医生、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和评价,手术室实行专科护理分组前后的手术配合质量及满意度情况。
1.2 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方法
1.2.1 专科护理小组设置:根据各外科手术量及手术难度,进行多少和难易搭配,使各小组工作量大致相当。我们将手术科室分为10个专科组:普通外科组、肝胆血管外科组、脑外科组、泌尿外科组、妇产计生组、小儿及整形外科组、创伤修复组、脊柱骨科组、耳鼻喉组、器官移植组。每个专科护理组设专组长1名,组员5-6名。专科组员按资历、工作能力、个人意愿等配置,进行相应的专科分组,形成正金字塔式的人才梯队,保证专科组的稳定运转和发展[2]。
1.2.2 专科组长设置:每个专科组设专科组长1名,负责专科护理工作安排和人员的管理。专科组长应接受过专科知识进修,具有良好的专科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有学科带头作用,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医德。专科组长工作评价标准,是由专科手术配合质量、医生满意率、继续教育、业务培训、护理论文撰写情况等项目对专科组长实施考评[3]。
1.3 专科护理小组运作模式
专科组长基本固定,负责本专科组的手术配合。专科护士相对固定不轮换。新护士入科2个月内,首先进行基础知识培训,尽快熟悉手术室基本操作技能和手术配合程序,然后开始进入各专科护理小组轮转,每个小组需轮转3个月,通过此阶段的强化培训,以培养新护士的手术配合技能,作为专科护士的后备人才[4]。专科操作技能培训,由每个专科组员轮流讲解并进行操作的示范。专科护理查房选择一些疑难、危重病例或术中有特殊问题的病例[5]。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完毕后,由护士长及专科组长定期对组员进行轮流抽查考核。
1.4 手术配合质量、护士技能、医患满意度效果评价
专科护理小组设置前后对护士进行专业成就感评价:采用成就感量表进行评价[6]:包括持续性集中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理解规则和能够按照要求操作的适合性、有明确的学业爱好、对未来充满计划性和有确定的爱好4个因素,共有18个条目,每个条目总计1分,总分18分[7];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考核;患者满意度调查:手术后2天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填好后回收统计;医生满意度调查:向相关专科医生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2 进行检验。P
2.结果:
2.1 专科护理小组设置前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考核成绩比较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评分、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P
2.2 患者和专科医生满意度比较 专科医生的满意度由设置护理小组前的71.2%提高到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的98.6%。患者的满意度由设置护理小组前的80.4%提高到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的96.4%。
3. 讨论:
3.1 护士专业成就感增强 通过设置专科护理小组,专科组员均能接受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专科组员不仅系统的接受本专科知识,还熟悉掌握了本专科手术配合的特殊要求,大大提高了专科配合水平,使专科组护士专科素质不断提高。护士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充分调动了专科组员的学习积极性,她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好的发挥。本文结果表明,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明显上升,理论、技术操作考试成绩均提高。
3.2 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提高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设置是现代化外科手术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激励护理人员努力进取,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的科学管理方法[8]。设置专科护理小组,相对固定专科护士;制定本专业护士职责与标准,建立考核体系,使手术室护士向高度专业化发展;实现专科分组,定室配合,定病种配合,使得医护手术配合更加默契,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得到了专科医生的认可和肯定,同时医生能及时征求相关科室意见与建议反馈给组长,及时传递到组长并上报给护士长,从而改进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专科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提高。
3.3 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各个年资护士合理搭配,便于培养新人。同时专科组长的管理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也得到提高。专科化形成了护士长原专科组长原组员的垂直管理模式,提高了护士长的工作效率,专科护士之间相互协调,合理配合。手术室专科化分组改变了传统手术室工作模式,实现了专业人员专职化,工作流程科学化,增加了护士直接护理时间,提高手术室服务质量。在手术室人员缺乏的情况下,该模式的开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专科护士,使她们的职业化素养、学术兴趣、创新精神、团结协作意识不断提高[9]。加快手术室护士专科化进程,有利于培养出高度专业化的现代手术室护士,以适应现代大型综合医院的发展。
总之, 手术室实施护理专科分组, 整体配合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改善了医护关系, 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满意度, 从而可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彩云,胡秀兰.神经外科专业护士分层使用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0):70-71.
[2] 程富英,周娅颖,卢艳,等.专科组长在手术室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7,23(1):18-19.
[3] 王彩云,赵学红.手术室设立专科护士的做法与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863-864.
[4] 曾俊,岳蕤,吴治敏.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与体会[J].护理杂志,2007,24(09B):71-71.
[5] 刘蔚晴,郑三女,刘摇艳.专科手术配合资料册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6):1514-1515.
[6]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06-207.
[7] 黄行芝,刘摇庆,徐摇霞,等.护士分层使用与绩效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526-527.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差错;预防措施
手术室是外科领域中体现医学高度治疗水平的工作环境,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逐步向满足外科手术需求的所有功能的方向发展,并最大限度地保持接近无菌的环境,减少伤口的感染,为医护人员的创造最有利于工作的舒适、安全的环境。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更加决定了手术室护理工作必须不断提高外在与内涵以适应医疗卫生改革的要求,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护理差错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人身损害的事故。我院手术室在预防护理缺陷、差错、医疗事故方面采取了诸多的有效措施,现汇报如下。
1 术前访视
术前患者对手术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焦虑心理,神经体液调节亦出现变化,入手术室后出现呼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对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潜在的危险更大。因此,术前有效的心理访视,解除患者顾虑,对安全过渡手术有一定的意义。
1.1访视后的次日晨会及时对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年龄较大的患者、神志不清的患者进行交班,以引起相应手术房间工作人员、排班护士长及领导的重视,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1.2术前访视与进入手术室后的宣教和健康指导可以有效的解除患者心理上的紧张和不适感。从而使患者较为平静地接受、配合麻醉及手术,减少了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隔阂,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减少了摩擦,增强了互信,减少了医疗纠纷的一个根源。
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与责任分明
2.1术前:将病历首页与柜台手术程序单核对;手术患者核对:姓名、床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禁食、过敏史、血型和术前用药;查核病历牌仔细核对患者的各种信息:查验患者备皮情况、首饰、活动性义齿等禁带的物品、全身有无感染症状;检查手术房间准备情况,各种设备是否处于功能状态,一般器械、特殊器械、一次性医疗器材是否完备。
2.2 术中:术前、关胸腹腔前、关胸腹腔后、缝合皮肤后分别查核器械、缝针、纱布数并做好记录及签名。术中给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输血按照常规由辅助护士和麻醉师两人核对之后签名记录。
2.3 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前,要查对带回的物品,如:剩余的药物、X光摄片、取出的结石并通知所在的病区及家属。如送往苏醒室则应与麻醉师核对之后详细交班。
2.4 规范病理标本的保存:建立病理标本管理“四查四对”制度,规范病理标本的保存与使用。临床科室、手术室、病理科对于科研、鉴定、保管职责明确。
2.5 洗手:护士与辅助护士职责分明 细化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的各自职能,强化各自的本职工作技能与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
2.6 严格区分污染手术和非污染手术:非污染手术术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处理。污染手术对于永久性器械要预先消毒然后再清洗,一次性的医疗器材须在消毒之后再毁形处理。严重污染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作用剂量及时间。
2.7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原则与无瘤操作:①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原则:手术中污染后的物品必须更换和重新灭菌。术中如果切开胃肠之污染器械应置于弯盘之内,以区别于其他无菌物品。避免身后和横向传递器械、物品。术中手套刺破或须污染及时更换。胃肠道手术关腹时须使用关腹包,确保皮肤及肌层不被胃肠道内容物污染。②无瘤操作:肿瘤组织剥脱之后必须及时的放置于换药碗之中,把与肿瘤组织接触的所有手术器械及医疗器材从无菌手术区域移除,手术医生与洗手护士立即更换手套。使用无菌洗必泰成分溶液或者无菌蒸馏水冲洗手术创面,彻底杀死肿瘤细胞。
3 术后回访
术后3~5天回访术后患者并给予问候,同时就患者现有的不适做好疏导工作。手术室护士术后的随访使患者感受到住院手术并不可怕,自然会产生安全感。每个环节中都有护理人员在关心他,对患者在术中配合及促进术后康复均起到重要作用。
4 讨论
4.1 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
4.1.1 专业技能培训 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不断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水平。新职工制定严密的培养计划,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要求;从各个方面提高新进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不断适应现代手术室护理学科的发展。
4.1.2 服务理念的更新 要求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手术室护士在与患者接触时应做到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柔和恰当,避免与之发生正面冲突,做到换位思考。
4.1.3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手术室护士应知法、懂法,杜绝侵权的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法律意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
4.2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手术室护理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要求在充分尊重法律的基础上制定相应合理要求是规范依法行医的一个有效保证。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形成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常规,可以有效的减轻手术室护理人员面对工作的不断变化产生的压力。
4.3 定期展开安全隐患讨论会:手术室护理管理层和手术室护士定期的安全隐患讨论会可以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及时更正工作中的失误、及时验证常规带来的便利。
5 小结
手术室的工作量较大、专业性很强,每个环节都有潜在的安全隐患。消除安全隐患要从规章制度、人员责任心和护理质量反馈等环节入手,以预防为主,查找并及时纠正安全隐患,逐步提高护理质量,手术室护士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学习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规范护理操作,更新观念,提高综合业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钱健,王维.手术室护理概论.上海护理,2005,5(3):73.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在手术期间,护理对于患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内容[1]。手术室护理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对手术室的护理管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对手术室护理采用常规管理,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对手术室护理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比较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效果。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对手术室护理采用常规管理,选择期间进行手术的19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对手术室护理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选择期间进行手术的20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2方法在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对手术室护理采用常规管理。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对手术室护理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方法为:(1)建立质量控制小组:科室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建立多个质量控制小组,如建立手术室各室管理组、器械管理组、护理文书组、消毒隔离组、急救管理组等。每个小组包括3-4名护理人员,选择1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担任组长。(2)组织护理培训:科室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参加护理培训,邀请资深护理人员讲解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要性,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责任意识。各质量控制小组单独组织护理培训,组长为组员发发放护理质量控制管理表,讲解各自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相关内容,倾听组员关于质量控制管理内容的意见,对不合理的内容进行及时修改;各组长为组员分配工作,使各组员的职责明确,切实提高其责任心。(3)护理质量检查管理控制:质量检验管理小组不定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突击检查,观看手术室护理操作,评价手术室各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记录不规范的地方进行及时整改。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护理人员,将考核结果与奖金及晋升挂钩,对考核不良的护理人员进行约谈,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1.3观察指标观察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前后的手术室护理差错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并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前后的手术室护理差错率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后手术室护理差错率为0.05%,较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前的0.3%显著降低(P<0.05)。具体结果见表1。2.2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前后的护理满意率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4.9%,较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前的81.3%显著提高(P<0.05)。具体结果见表2。
3讨论
手术室是外科手术进行的主要场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术已成为多种疾病治疗的常用手段,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护理事业正在迅速发展,护理部门已成为各大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承担着患者的护理服务任务。手术室的患者多为病情复杂、病情较重的患者,所以患者更离不开优质的护理服务。然而,在一些医院,存在着手术室护理不规范的现象,这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极为不利,同时也增加了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风险。由此可见,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3]。质量控制对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以建立多个质量控制小组为基础,在每个小组内选出组长主管本小组所涉及的护理管理任务,组长又给组员分配工作任务,明确各组员的工作职责。可以看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中组长及组员的工作职责均较为明确。明确的工作职责从某种程度上明确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这对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好坏最终由护理质量检验管理小组来评价,其所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更有利于发现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奖惩机制的建立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对待护理工作更为认真负责。由此可见,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具有良好效果。为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对手术室护理采用常规管理,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对手术室护理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结果显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后手术室护理差错率为0.05%,较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前的0.3%显著降低(P<0.05)。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4.9%,较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前的81.3%显著提高(P<0.05)。本研究说明,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别逢桂,李柳英,王文平,等.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596-597.
[2]伊学珉,朱学玲.“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