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 养德为魂
“养德”不同于“传道”,而是远远超出了“传道”的范畴。从素质教育的构成看,完美人格的塑造,优良品德的陶冶,健康个性的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思想的培育,心灵的教化,生活的导引,做人的训导等皆在“养德”的内涵之列。“养德”的实施,寓于知识学习之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融教学过程于教学氛围之中,是使学生不间断的积淀,产生顿悟的过程。需要经常性的熏陶、喻示和诱发;是春风细雨式,贵在存心有意,相机诱导;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
以知养德、以辩养德、以人养德构成历史教育中实施养德的重要途径。以知养德即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了解知识本身,而且要通过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用系统的、联系的、发展的辩证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研究问题。社会的进步、历史事件形成、发展到结束都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的正确历史观、发展观和认识论观点是知识教学中养德的一个重要内容。以辩养德即教学中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演变等进行科学的辨析。教师有针对性就某一历史问题让同学们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查找资料,阅读有关文献,引经据典,对该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能正确对待历史人物、历史更替,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发展观。以人养德即教师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教育人,文明的行为引导人,严谨的作风熏陶人,和蔼的态度吸引人,优美的心灵感染人。言传身教,乐为人师。教师也要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对善思、勤钻、品德优良的学生注重培养,树立典型,让他们成为更直接的教育者,影响和带动一片,形成健康的人格影响力。
二、 开智为心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开发智力,激发潜能,培养能力,促进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认为教学中应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三主一心”教学思想。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主体性是他的根本特点。教师为主导就是通过诱导、启发、检测、评价等手段,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和启发学生爱学、会学。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发展性是教学的基本特征。训练是掌握知识方法获取智力技能和分析技能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开智不同于“授业”、“解惑”。开智的核心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历史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不断发展的学习能力。历史方法是历史发展的灵魂,是以知识学习到能力发展的桥梁。历史学方法是指历史学具体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普遍的哲学方法,既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在历史学中起指导作用。其二是普遍使用的普通逻辑方法,即比较、概括、抽象、归纳、演绎等。这些方法对学习历史必不可少。其三是具体的科学方法,历史学方法就属于这一类。通常认为有:对比分析法、归纳推理法、年代树法等几种。
三、 健体为本
健康是一种身体、心理和适应社会的完善状态,是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和谐统一,历史学科教学中健体的教育目标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历史课堂教学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的责任,健康的体质、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全面发展的源泉。创设一种愉快而有序的课堂氛围、民主的宽容的、公正的、热烈的气氛对心理健康以及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人的身体健康和高效吸收社会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把心理素质教育融合到教学活动之中,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正确地看待社会与生活,向往美好,憧憬未来,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要重视培养耐挫能力,能在顺境与逆境中自我调节,形成自我激励机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旺盛的精力,充满朝气。
四、 审美为韵
审美是一种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审美能力本身就是一种高品位的创新能力。人的各种素质中,审美文化素质是最主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基本的是审美关系,人的最高意识是审美意识。教育,就要使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世界、审视他人、审视自己,就要注意培养学生个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审美和审美能力。课堂教育过程的本质就是一种激发美感效应的过程,会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启迪、感染、震惊和净化效应。历史科学美不同于大自然或艺术作品中直接的自然感受,而更多的是一种深层次理性的审美。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内涵,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激发审美创造力,丰富学生的理性沉淀,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
培养审美感受力。历史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学科,教师启发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引导发掘历史美的丰富素材,并通过美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出历史科学美的特征,创设美的意境,使学生明确地或潜移默化的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激发 学生对历史强烈的学习兴趣,点通学生领悟的那点“灵犀”,依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感受,从而逐渐产生审美情趣和爱美意识。
关键词:高等数学;基础工具性;能力本位;教学实践
当今社会,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职业岗位变动日益频繁,知识技术周期逐渐缩短,对人的终身学习要求明显增强,终身学习成为人们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过去只学一个专业、拿到一张文凭,就可决定一辈子的生存方式早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因此,在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中,职业人才的规格内涵、职业教育的目标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目标,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立足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为实现基于能力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笔者就高职院校数学课程作为“基础工具性”课程进行教学实践,意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职教育要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传统理论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有机整合,以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形成以能力训练养成为核心内涵的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即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以能力为本位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改革,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起点和轴心。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人才类型是应用性,人才专业是职业技术性,人才去向是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技术或管理的“一线性”,人才层次目前以专科为主。高职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培养一线实际工作能力为核心,并全面考虑综合素质、学习能力、专业技能来制定教学计划。在具体制定的过程中,应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以“目标分解”为主要手段,以建立“教学模块”为关键环节,以确立课程体系为最终归结。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以培养一线岗位的实际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不再强调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以培养能力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及构建课程体系,在实际操作中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因此,“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能力模型
对于能力通常人们认为是智能、技能和体能的总和。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在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同时,特别注重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80年代初,英国政府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能力培训认证体系的开发,逐渐形成完善的培训认证体系。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在推行能力本位教育体系过程中,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世界先进国家、地区政府和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我国在吸收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职业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将人的能力分为三层: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见图1的能力模型。其定能力是表现在每一个具体的职业、工种、岗位和工作上的能力;通用能力是表现在每一个行业,或具有共性的相近工作领域内的能力;核心能力是每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适用性最强、最重要的基本能力,具有适用性和可迁移性,核心能力和其它能力不同,是其它能力的形成和发生作用的条件,核心能力应处在最底层、最宽厚,是承载其它能力的基础。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制定的核心能力试行标准,将核心能力分为八个大项:与人交流、数字应用、自我学习、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和外语应用。从能力模型可以看出,相对于特定能力和通用能力,核心能力所占比例和份额较大,尽管处在最底层,并不显山露水,但对人的影响和意义更加深远。
三、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示范建设已取得了丰硕成果,高职数学教学如何在示范建设中发挥作用,如何围绕学院提出基础课程职业化的改革,高职数学教学应树立怎样的质量观,高职数学是否需要利用技术,高职数学应该树立怎样的改革观,如何正确理解高职数学课程的“基础工具性”等等,诸如此类,围绕上述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开展研究。
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已有学校在开展,如开展数学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和实践、《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分层次教学、数学网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等等。这些在教学内容上着力改变以往数学教学内容往往重技巧、轻思想的倾向,渗透现代数学的基本思想,加强基本数学方法的训练,加强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等等,但往往都是课外时间在进行的,是小作坊式的,效果好只是少数学生受益,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强调高等数学作为“基础课程”的一面,而忽视作为“工具课”的一面的指导思想。
基于上述存在的现状,转变作为公共基础课的高等数学就必然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首先考虑为后继课程准备足够的数学知识,过分重视数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数学作为训练思维的工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性之特点,这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悖。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把数学课程定义为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确实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把数学课程定义为“基础课”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数学“工具性”的内涵,这恰恰是制约数学课程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瓶颈。
四、创新数学“基础工具性”课程教学,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中数学教育教学不像专业课程那样显山露水,但数学作为“基础工具性”课程,需要正确把握数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围绕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目标,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如对数学的单元预设能力进行分解,运用典型工作任务为对象,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其进行完整工作过程的设计形成具有学习领域课程特征的一组递进安排的教学内容,见表1任务-项目表。其中任务栏根据单元预设能力设定n个任务,项目栏采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初级到高级一组递进的项目。本文以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学课程中矩阵代数的一个单元教学为例,说明利用数学的“基础工具性”特点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加强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课程单元教学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课程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课程的整体能力目标、单元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坚持贴近学生专业实际、贴近职业活动实际、贴近教师个人实际的基本原则,坚持职业导向、能力本位、服务地方发展的价值取向,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2.围绕单元预设能力和知识点精心设计任务-项目表。笔者在矩阵代数单元教学中,结合专业选择了实现密码体系的关键环节(加密、解密、破译)作为本单元教学任务:任务1是加密、任务2是解密、任务3是破译;项目栏采用加密矩阵:项目1是二阶矩阵、项目2是三阶矩阵、项目3是四阶矩阵。
3.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如本案例中熟悉矩阵知识(矩阵、矩阵运算、逆矩阵等)。
4.合理分配小组。如本案例中每组四人,其中一名数学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一名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
5.按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任务-项目表中的内容。按每个任务的要求,项目递进式进行。如本案例中,三个任务(加密、解密、破译)恰好是矩阵代数单元教学所要掌握的知识点,按照每个任务,项目1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2由每小组独立完成,项目3由每小组借助于数学工具独立完成。
6.单元教学效果评价。本案例在熟悉矩阵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项目1所有的内容,再利用项目2加以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在巩固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完成项目3教给学生会用数学工具解决复杂问题。按每个任务采用项目递进式的方式既掌握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又教会学生利用数学工具提高数学的运用能力,这就突出了数学的“基础工具性”课程的教学要求。同时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加强了学生的多个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五、数学课程教学实践的效果
围绕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创新和高等数学作为“基础工具性”课程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新数学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内在的数学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二是培养了学生做学并用的能力。数学课程的教学过去都习惯于老师授课为主,有时根据教学内容配备一些习题,学生可做可不做,做对做错无从考量,通过创新数学课程教学将数学中知识点与设计好的工作任务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做到做学结合;三是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通过创新数学课程教学,学生往往获得不只一个的能力点,本例中的单元教学的设计覆盖职业核心能力的八个大项,使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教学中不断得到提升;四是增强了师生间的深度互动。通过创新数学课程教学,发挥了师生“双主体”的作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地交流与合作,探讨问题的答案,创新思维方式;五是促进了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高职教师通常是数学专业毕业,对专业知识不甚了解,通过创新数学课程教学,在与专业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论是教学研究,还是知识面的拓展甚至科研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任开隆.数字应用能力训练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关键词:检测评价 全面性 多样性 时效性 可行性
语文课程新标准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不仅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也要转变检测评价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现代语文教学检测评价,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标准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列为“三维”目标,并提出了检测评价建议。怎样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检测评价学生学业成就,成了关系课程改革的重大问题,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检测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呢,本人就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注意知识与能力检测评价的全面性
知识与能力全面性检测评价,应包括对识字与写字、成语的理解与应用、阅读、写作(含习作、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检测与评价。着眼于对学生读的全面检测评价,自然会引导师生把注意力由单纯注重书面表达及阅读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扭转一部分人在语文学习上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的不良倾向。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引导到注重日常积累,注重平时努力的正确轨道上来。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收集、感受、理解、评价和表达的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所学知识应强调在新的情景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回忆、理解、感悟、运用等多种心智活动的过程中完成练习,避免知识的平面搬移,充分发挥整合作用。
二、注意知识与能力检测评价形式的多样性
知识与能力检测评价形式上可以有口头检测和书面检测,前者是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掌握情况的检测,一般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后者通常是指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相比较而言,口头检测的好处是及时简便,但只适用于单个问题的解决,而书面检测虽然费时较多,却可以解决复杂问题。课堂教学中,这两种检测教师要互补兼用。具体地说,语文学科的口头检测主要检测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如字音、成语、文言实词和虚词,以及课文内容等的即时掌握程度,而书面检测则侧重于过程性较强的能力方面的检测,如针对具体写作技巧的作文训练和阅读活动。另外还可以通过观察、面谈、评价表格、测试题等方式来检测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及语文能力高低情况。
三、注意知识与能力检测评价的时效性
1.及时性。知识与能力目标最终能否达成是教师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所以,无论是从解决教师心中的悬念方面看,还是从尽快改进教学不足与提高教学效率方面讲,教学检测都应具有及时性。唯有及时,语文教师才可以更好地把检测结果和刚过去的教学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唯有及时,语文教师寻根究底的热情才不会降低;唯有及时,检测者的印象才会新鲜深刻,评价才会更准确、到位和有针对性。
2.客观性。知识与能力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语文教学。只有客观地进行评价,实事求是地认真分析,教学双方才可能和谐沟通。如果漠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单凭个人主观臆断的想当然提出观点,结果只能是与预想的良好愿望相悖。因为,检测失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反而会引发更多更大的问题。
3.持续性。知识与能力检测结束后,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会充分暴露出来。一般情况下,当事教师会认真反思并迅速采取措施改进不足,但是后续的课堂教学中前面暴露的问题是否真正解决了,以及是否又出现了新的状况,还必须时常进行跟踪检测。
四、要注意检测评价的可行性
(一)将知识、技能的测评与学习态度的考核结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态度等都以分数记入考核成绩中。如:每篇课文学习完毕,都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自发讨论,谈学习体会和感受,做到一课一得。采用抢答记分方式,根据所谈内容、认识的程度做出评价给予奖励记分,对那些课堂上不认真思考,不积极参与讨论,发言不主动的同学,则采取点将必答方式,答对答好给予记分,但无奖励分,答错、不答扣学习态度分。
(二)教师测评与学生自我测评结合。课堂除采用教师提问,学生抢答、必答记分方式外,还采取学生自学、讨论、对问对答记分,或将学生所写文章、所做的练习汇集,让学生分组进行评等并记分。如:在学完小说专题之后,让学生先分组进行人物形象的口头分析,后各组推出一名代表在全班同学中进行分析演讲,各组根据同学的演讲进行讨论、评价,并给予记分,再综合各组所得总分,以此作为该组全体同学的得分,并记入他们的考核成绩中。
(三)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有效的语文教学效果的测量和评价,绝不能仅仅限于取得考试数据,应当把定量与定性的测评结合起来。语文教学的测量和评定还可以采用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笔试与口试的结合,有助于促进平时语文课程的听说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根据以上具体方法,我们可以这样来构想对每位学生学期成绩作出评价。学期成绩由期中、期末、专题或板块检测、作文、生活随笔、口语交际练习、课外阅读等成绩构成。期中占20%,期末占30%,专题或板块占12%,作文占14%,生活随笔占8%,口语交际练习占8%,课外阅读占8%,另外有奖惩成绩。如,作业一贯认真、按时完成,课堂上一贯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参加语文竞赛活动并取得成绩的;对语文教学提出较好建议的,均可获得浮动奖励分。
[关键词] 教学效能感 个人教学效能感 一般教学效能感 教学归因方式
一、前言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构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及对教育理论的了解,确认自己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信念,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种信念;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信念。教师教学归因是指教师对自己或他人已完成的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因果性解析的过程,在以往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师和其它专业教师。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存在工作任务、工作目的等许多不同点,那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归因方式与他的教学效能感的关系又会是怎样的?这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方便取样的方式,被试来自湖南大部分大专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39份,回份率86.89%,其中有效人数120名,有效率为86.35%。男、女人数与自然分布成一定比例。
2.测量工具
《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是俞国良等人1995年修订的。量表的Cronbach Alph同质性系数为0.77,分半信度为0.84。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评估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工具。《教师教学归因方式量表》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辛涛等编制的。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评估教师教学归因方式的工具。
三、结果与分析
回归分析:
以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为预测变量,分别以个人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师一般效能感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剔除决定系数(R2)较小的模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教学成败归因方式的四个变量全部进入一般教学效能感回归方程,其预测力为56.2%,解释量大,且F检验显著;进入个人教学效能感回归方程的变量有内部原因(成功)、外部原因(失败)、外部原因(成功),其预测力为28.5%,F检验显著。
四、讨论
1.教学效能感与成功取向的归因的关系
回归分析发现,当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取得成功时,如果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将其归因为自己教学能力强和自我努力的结果,那么这种归因倾向会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和自我做出积极的评价和肯定,获得一种自我满足的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自我能力的信心,提高教学动机水平,教师会对教学工作产生较高的兴趣和热情,其教学效能感必然较高。同时,这种自我归因会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再次教学成功的期望,会积极主动为下次成功付出更多努力.特别是,当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学生得到了发展时,那么他会认为教育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能否取得成功与教师自身原因不可分;通过教育,学生是可以产生积极的正向改变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获得这种教育体验,会坚定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信念,这样必定会提高他们的一般教学效能感。总之,如果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强等内部原因,就会体验到一种自豪感和自信感,就会促使自己再接再厉(努力行为),提高教学效能感。自然就会提高教学效果;反之,如果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等外部原因,就会感到侥幸不在乎,就不会再作努力(懒惰行为),自然就会降低教学效果。因此,建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论成功与失败都要进行积极的归因,不可做出不利于自我效能感的归因,即端正心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2.教学效能感与失败取向的归因的关系
回归分析发现,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教学失败的情况下,归因于外部原因对其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具有预测作用;归因内部原因对其一般教学效能感具有预测作用。这观点与谷生华1999年研究的《教师教学归因刍论》观点相同,与单玉涛2005年《山东省中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教学效能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硕士论文观点相背。这表明,当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失败时,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认为失败是由于自己的内部原因造成的,会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降低教学的自信心,缺乏下次成功的期望,而放弃继续努力,经常地失败容易使教师对教学失去兴趣,并缺乏改进提高的动机,这样就必然会降低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而趋向于将教学的成败归因为学生、运气等外控因素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这种失败就会增强行为的坚持,会再作努力。所以,对于教师的成绩多肯定、多表扬,少批评。
五、结论
在一般教学效能感中,责任意识对一般教学效能感起正向作用,情绪敏感性却对一般教学效能感起负向作用;在个人教学效能感中,外向性和责任意识都对个人教学效能感起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卫.环境因素、教学归因对中小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3.
[2]谷生华.教师教学归因刍论[J].上海教育科研,1999,(1):40-43.
[3]JAMES P. BURTON NOLA-JEAN BAMBERRY JASON HARRIS-BOUNDYD developing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 in New Teachers in University Settings[J].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2005,4(2):160-173.
[4]单玉涛.山东省中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教学效能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5.
关键词:护理学生;职业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106-02
护理实验课是护理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我校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调研报告明确医学生具备的能力,即临床操作能力,医学生在教学医院完成;学习和创新能力,更好的吸收新知识,内化已有知识,加以创新应用于实践是医学生需要具备的;社会适应能力,医学生能够参与到社区或门诊等场所,尽早适应社会的需要。也就是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协调发展。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护理实验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学生的从业能力、适应岗位的能力。在教改模式下,护理基础实验课教学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培养,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技能竞赛设计与评价或根据“江苏省护理三基训练”评分表的标准进行评价;观察学生在现实的临床环境中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对学生能力评价;临床实习结束返校同学们采用“本科生护理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技能目标)”等调研,对学生具备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根据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办学定位,其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全人发展、精英教育(即顶层医学人才培养)和能力储备(潜能发展)三个关键要素。
在综合大学里的医学院发展迅速,学生们活跃高学历、多学位氛围里,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难度大,就业时出现学生高学历但是职业能力低的现象,还要依赖毕业后的教育提高技能,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医教协同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教学目标的关键。
二、职业能力本位的护理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积极拓展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加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学院领导在护理实验室建设上增加必要经费的投入,鼓励并推动学生实训活动,充分利用好无锡区域资源搭建平台。医学院现有直属附属医院1家,非直属附属医院4家,教学医院10家。在校学生(包括学生自行联系的实习基地)通过到社区、到医院等参加课外活动,培养职业能力和科技方面能力。学校应根据护理职业学习计划和教学大纲,对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环节认真做好总结,恰当处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及时修订专业培养方案。
2.提高护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校内学习,临床实践时间短,学校所学的知识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转换困难,不能完整对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临床经验不丰富,操作技术不熟练,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给病人带来了痛苦可能错过最佳的抢救时机;缺乏防范临床已经潜在或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能力;缺乏证据保全意识等相关法律知识。在案例模拟教学过程中观察到,如各种记录单、实物的保管等在实验室模拟教学中很难真实体现,常常被同学忽略,职责范围模糊;在医患矛盾冲突下护理学生存在法律、法规知识和护理伦理道德知识方面的缺失。应着重培养学生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的习惯,控制或降低护理缺陷和差错。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护士管理办法》和2002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得到护理专业人员高度认可。护理专业教师应协助护理学生在临床实际中理解其内涵,弥补职业能力的缺陷,确保护理安全。
3.护理专业学生压力源及压力管理。在护士的早期职业生涯中缺乏压力预防的培训,将意味着护士缺少一项很重要的护理经验,会对他们职业生涯产生潜在的影响。研究指出,压力会动摇她们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定,过高的压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后工作能力及降低护理服务的质量。高校、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本人要准确地了解当前的就业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就业市场竞争剧烈,也给高校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三、学生职业能力本位的护理教育培养观
1.护理教学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我校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办学理念方面,国际化、研究型、复合型、高水平成为这一时期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追求,也成为主要特色。如何建立和完善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标准相适宜的评价体系,在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评价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完善创新型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
2.院校联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教育改革模式整合高校、医院和社会的力量,推进了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整合,拉近了学生与被服务对象的距离。新的培养体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以及提高临床观察能力、病情判断处置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养,推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完善以护理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定培养体系.
组织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密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临床病例分析讨论课程、医患沟通技巧训练课程及现代智能医疗设备模拟操作课程建设,为医学生从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奠定基础。实施对护理学生按年级阶段划分,形成对不同年级护理学生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设置,结合护理等技能大赛培养职业能力,实施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由护理专业服务对象和范围特殊性,决定了随经济、社会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医学教育将是终身教育。加强医教结合,实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3.护理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教改的创新培养体系。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的场所。我院在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培养中推行“走出去”、“请进来”方案,即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医院,走出国门,强调能力培养;同时注重国内外的人才引进和成熟、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引入,把无锡的特色的医疗资源融入到教学改革中。在2013年,我校的医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合作举办了国际护理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学院为学生搭建了交流平台,每年暑期派送学生参加由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台湾中山医科大学组织的学生夏令营。从2014年8月起,医学院将每年选派学生参加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护理学院举办的游学活动;每年接收瑞士和香港的游学团队来学院和附属医院进行专业学习。学院专门设立学生国际交流奖学金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目前,医学院正与香港理工大学和瑞士洛桑理工大学在学生互访交流、攻读学位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合作。
四、能力本位的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成效
1.建立高水平的虚实结合的护理实验教学中心。实践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的教育过程,在基本理论教育和基本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占有重要的分量。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医学基础实验中心、专业实践训练、专业技能提高”三位一体虚实结合的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2.学校、医院与社会合作模式共建护理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改进,教学条件实现了整体化。将基础和临床的界限打通,保持与学生的及时沟通,方便教与学的信息反馈,能够保证学生临床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护理能力评价体系的探索;从源头上解决了多年护理教育和临床教育分开教学的特殊情况,实现对学生能力评价过程的整体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学生的知识和兴趣范围,开展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教学活动。如“医战到底”、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到万科社区雪浪社区等活动,其贯穿在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实施中外合作办学创新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是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的亮点,在校、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实现了与香港、瑞士等高校的教学合作。
3.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护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过程,是以技能训练室模拟训练和临床实训基地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不仅需要紧密结合护理人员现有的知识结构,而且要紧密结合职业需要。实践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备环节,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教学改进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需要长期持续进行的艰巨任务,需要相关人员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元林,孟庆强,潘莉,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