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纪律作风建设制度

纪律作风建设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纪律作风建设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纪律作风建设制度

纪律作风建设制度范文第1篇

党员干部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群众,是党性观念、纪律作风和政治立场的集中反映。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心里没有群众,就是忘本;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就是变质。所以必须加强机关干部教育以养德,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化为实践的动力。

1.强化机关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针对机关干部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并加强指导和督促。结合“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群众观教育,增强责任意识。针对机关干部在群众工作中思想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摆正与群众的关系。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进一步提高思想素质。

2.强化机关干部的道德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举足轻重,要在加强机关干部的“德”的教育上做足文章。通过举办主题教育活动、机关干部风采展示、先进典型事迹报告等,在机关干部中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信服务、甘于奉献的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强化履职尽责意识,形成尽心服务、最优服务的良好习惯。同时,结合“三项教育”活动,在在机关干部中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机关干部从先哲圣典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并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身边的人。

3.强化机关干部的服务能力培训,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专家讲座、大党课等多种形式强化理论学习成效。采取集中学习、外出参观、成果交流、知识竞赛、考试测验等多种灵活的教育形式,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的服务能力。着力在实践中提升机关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本领,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作风上要转变

1.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机关党员干部要勤政为民,切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对发展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把主要精神用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上,用在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上,用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急人民群众所急,解人民群众所需。做到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服务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百姓。

2.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真心实意地把人民的事情办好。要积极践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挂在心上,把人民群众的事情抓在手上,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以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题,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

三、制度上要转变

1.要清理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干部作风上存在的脱离群众,既有干部主观方面的原因,更有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原因。只有逐步建立健全规范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激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对过去已有的作风建设各项制度进行清理和规范,对制度建设的盲区和空白点,要及时予以填补,对已经不适应的规章制度要予以修改、充实和完善,逐步形成科学、规范、完整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要继续抓好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的落实。

2.要深化机关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坚持机关干部联系点制度、贫困户制度和下基层帮扶制度,主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今年,我场在坚持机关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联系点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还要求全场各机关党员干部除了春播秋收农忙季节常态化的深入基层协调解决问题,其他时间还要不定期的深入基层重点了解群情民意、政策调研、协调解决问题,并将下基层活动作为农场机关(单位)年底考评的重要内容。

3.要建立健全监督考评机制。在决策和干部任用、干部考核等方面,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机关党员干部基层写实考核制度》,形成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通过由群众进行量化打分、听证、问责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形成一个以效能考核与奖金、干部提升、晋级挂钩的有效激励机制,从而激发广大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热情。

四、方式上要转变

1.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人本理念,坚持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始终站在群众立场考虑问题,克服厌烦抵触情绪,带着责任和感情积极主动地工作,设身处地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要求从过去只注重说服教育,争取人民群众情感上的理解向既要坚持以理服人又要注重解决好群众实际问题转变。

2.农场下一步将对新任职的“大学生”机关干部,制定了机关干部服务群众的工作任务,通过分楼到人建立帮扶困难户对子,认真履行“五大员”(政策宣传员、致富信息员、矛盾调解员、重点区域排查员、党建指导员)职责任务,使过去靠群众上门反映问题之后再去解决的被动应付式工作方法,向主动式将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掌握在前,解决在前,争取工作的主动,变群众上访为党员干部下访,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增进与群众的联系,密切与群众的关系。

3.积极构建窗口服务、热线服务、网络服务、站点服务等长效服务平台,注重打造全方位的服务网络,让群众由被动地接受短期集中性无规律服务,变为主动到服务平台寻求常态化、规范化服务。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宣传、推广做得好的先进典型,曝光工作不落实的后进典型,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使过去的群众主动向党员干部靠拢变为机关党员干部主动向群众靠拢,巩固党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