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本企业的更好发展,必须制定有效的财务战略,提高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制订科学、合理的财务活动和计划。[1]但是,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中小企业受到发展规模和管理思想的制约,对财务战略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能够从财务战略的特点和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解析当前本企业在财务战略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据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本企业发展。以下文章就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相关的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1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内容和特征

11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内容概述

所谓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际上指的就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种,它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新领域,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学界对于财务战略的定义还不甚清晰,不同的学者对于财务战略的表述各有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所谓企业财务战略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求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时能够以战略管理理论知识进行策略引导,制定科学的财务战略措施;[2]第二,在财务战略制定的过程中,要求能够从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进行考虑,综合考虑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内容和战略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第三,要求在制定财务战略时能够具有一定的远见性,能够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实现有效的财务战略规划。

12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特征

财务战略与一般企业战略具有明显的区别,也表现出明显的特征:第一,财务战略具有整体性特征。财务战略的整体性特征指的是,企业在规划财务管理活动时,必须要以企业的资金多少和盈利情况为前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投资,这就不得不要求企业管理人员能够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和策划财务管理活动,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帮助企业从整体进行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制定和规划,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第二,独立自主性。相对于传统的企业战略来看,新时期企业的财务战略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性。财务战略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其并不是只有当企业面临经营危机时,才会被提及的战略措施,而是一直处在于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包含在企业的每个经营活动和规划当中。这说明财务战略具有一定的自主性。[3]同时,财务战略的独立性表现在,要实施合理的财务战略,必须要求能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以客观而清晰的角度对整个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独立于企业本身,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第三,前沿性。财务战略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何种措施、制订什么样的发展计划,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均是财务战略的重要内容,而要做到这些,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要走在企业发展和时展的前面,因此具有一定的前沿性;第四,附属性。财务战略的附属性,指的是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其必须要以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为前提和基础,需要坚持一定的准则;第五,复合性。财务战略的复合性要从财务战略的内容体现出来。财务战略的制定要求能够从企业经营活动、财务管理活动、经营利润以及成本核算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还需要分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相关因素,如市场因素、政策因素以及内部因素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制定完善的财务战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的财务战略具有一定的复合性,制定企业财务战略必须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紧密结合。

2当前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问题

21财务管理职责不清

就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属于家庭式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有其自身优势,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从财务战略角度来看,要制定完善的财务战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首先要求企业能够建立独立的?务管理部门,设立相应的岗位,并配置相应的专业人才。否则,不利于企业发展。例如,曾经辉煌的百信鞋业,创始人李忠文任人唯亲,几乎所有核心和重要部门的负责人由其亲朋好友担任,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财务管理混乱不堪,影响发展。[4]

由于中小企业家庭经营的模式特征,不少中小企业并没有设立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工作通常由企业领导自己兼职,因此导致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职责不清。[5]此外,家庭管理模式下的人员在专业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很容易影响到企业财务战略中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22财务核算问题突出

财务核算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可以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但是就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核算方面来看,不少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存在较多不足,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财务核算的细节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也影响财务战略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3资金短缺筹资融资难

资金链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着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与健康发展,资金链对于企业来说就是生命线。但是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着的问题是非常普遍的。资金短缺,资金链来源单一,筹资融资能力较差,筹资融资渠道单一,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2001年,中国第一家专业连锁店的温州百信鞋业,在银行筹集资金未果的前提下,大规模地开办连锁店,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一百多家,结果资金链断裂,资金被连锁店耗尽,欠下大量债款,最终倒闭。[4]

3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发展对策

31优化中小企业资本结构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求企业能够解决当前的重点问题。就目前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情况来看,其存在的重点问题在于企业的资金不足,无法实现本企业的更好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必须要优化资本结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自我的经营利润,并注意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中小企业在发展规模上存在一定的限制,这与企业自身的发展实力以及企业的类型特征有关,但是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企业。因此,我国政府也采取了不少的优化政策,用以扶持中小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因此,在当前良好的政策环境下,企业只需要与银行建立一定的友好关系,争取获得银行的政策支助,然后立足创新和科技,即可获得更好的发展。当然,除此之外,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向社会吸引资金的形式,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扩大企业的发展规模,实现企业的更好发展。

32营造良好的财务战略环境

要制定完善的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必须要求企业具备良好的财务战略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加强对环境的分析和研究,争取营造更加有利的战略发展环境。中小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但是企业可以通过不断的发展而进行扩大,这是企业必须要树立的思想观念。在这一观念的引导下,企业要更加重视财务战,以及养成科学财务管理的重要习惯,科学管理企业财务,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例如,重庆海通投资集团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建立了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招聘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对财务预算和核算等进行专业分析和管理,避免财务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

当然,要营造良好的财务战略环境,还要求政府能够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不仅在银行贷款方面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优惠,还要求能够对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民间信贷进行政策扶持,帮助实现中小企业的更好发展。

33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

资金周转率的提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投资经营,从而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和生产效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要求企业在实际的经营发展中能够加强对资金周转的重视,并采用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加速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问题较为突出,尤其表现在资金周转方面。我国中小企?I的资金周转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总数不足,融资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企业领导在财务管理中没有认识到资金利用率的重要性,导致成本预算和核算严重超支。因此要求中小企业能够从成本控制着手,制定严格的成本预算制度,并加强对财务的控制和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同时保证和增加企业的现金数量,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战略;战略实施

中图分类号:F2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071-02

一、中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现状

随着中国财务战略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财务战略在实践运用中为企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成功,使人们对财务战略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目前,已有一些企业开始重视制定并实施财务战略,像中国的“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蒙牛集团”等企业,其发展壮大,无一不是成功实施财务战略的结果。“蒙牛集团”,从1999年一个销售收入只有3 730万元的中小企业发展到2005年销售收入超百亿的超大型集团,实现了蒙牛人乃至中国企业界为之自豪的“蒙牛速度”,其原因就是成功地实施了扩张型财务战略。当然,蒙牛选择扩张型财务战略不是偶然的,这与其企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高成长的企业发展战略息息相关。在中国,像上述企业一样能高度重视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的企业还为数不多,中小企业更是如此。

二、中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规范的财务战略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财务战略目标背离企业整体战略目标,财务战略置于企业整体战略之外;二是把财务战略等同于财务计划,忽视了财务战略的全局性和综合性特征;三是财务战略的制定没有从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出发,随意性大。

(二)忽视战略环境分析,财务战略目标制定不合理

财务战略环境分析既是企业财务战略生成的前提,也是财务战略实施的保证。财务战略环境分析包括内部环境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两部分,其中内部环境是企业财务战略制定的内在依据和实施的基础。当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没有认识到战略环境对财务战略制定和实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不注重对企业财务战略环境的分析,特别是对企业内部战略环境的分析,因此,所制定的财务战略目标往往脱离实际,不够合理,这也从根本上制约了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

(三)弱化了财务预算在财务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财务预算在企业财务战略实施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预算能够把财务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使财务战略便于企业员工理解和实施;二是预算为控制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以及业绩提供了标准。由于预算以数量化的形式反映了财务战略目标,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能通过对比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标准之间的差异体现财务目标与实际存在的差异,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从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大部分企业没有包括销售预算、生产成本预算、一般间接费用预算、损益和资本支出预算及现金预算等在内的系统的、完整的预算体系,即使有也存在着预算编制不够严密、预算执行不够严格的问题,严重削弱了财务预算的作用,影响了财务战略的实施。

三、中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情况,突出表现在: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或内控制度不完善,形同虚设,不能从制度上有效地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另外,多数中小企业也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它的相对独立性,造成企业内部监控乏力。这些不仅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也阻碍了企业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缺乏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

从融资体系看,目前中小企业还缺乏较为独立的、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融资战略的实施。表现在:第一,国家没有专设中小企业管理扶持机构,国家的优惠政策未向中小企业倾斜,使其在融资上长期处于不利地位。第二,大多数中小企业是非国有企业,有些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对其贷款不够热心,贷款条件苛刻。第三,中介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第四,多数中小企业不具备直接融资权,无法发行股票和债券。

(三)企业投资能力弱,投资缺乏可行性研究

中小企业注册资金不足,生产经营资金有限,投资所需资金缺乏,投资能力严重不足。大部分企业只能局限于追求短期目标,尽快收回投资,很少考虑到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难以做大做强。同时,中小企业也没有专门研究市场的机构,投资往往是凭直觉,故盲目性大、方向难以把握。由于企业本身规模较小,决策者不能全面掌握市场经济的特征及运行法则,也不懂得如何寻求合理运筹资金市场。对于企业收缩与扩张战略、选择筹资渠道模式与结构、确立新的投资方向等缺乏可行性研究。这些也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企业财务投资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四、改进中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对策

(一)确定正确的理财目标,确立牢固的战略意识

企业理财目标,既是企业理财工作努力的方向,也是评价企业财务决策是否正确的有效标准。确定正确的理财目标,有助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生存、获利和发展是每一个企业的基本目标,根据这一基本目标及当前企业所处的环境,应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理财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导下,企业首先应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坚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重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收益分配管理,充分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通过控制资金、成本和利润等,引导企业生产和资本经营的各个方面。

战略管理意识要求企业上下必须遵循竞争优势宗旨,围绕战略管理核心,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企业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长期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充分认识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财务战略的重要地位。

(二)实行预算控制,保证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

预算控制是将企业财务战略目标落实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并使之实现的保障条件与关键。中小企业实行预算控制,首先应在财务战略指导下,在财务预测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编制各种财务预算。这些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成本预算、一般间接费用预算、资本支出与损益预算、现金预算等。

(三)规范理财行为,加强财务管理

1.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指标,对企业筹资、投资、资产管理、收益分配等环节都要进行控制。对于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也都要实行严格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专门进行严格的内部审计,确保财务工作健康有序。

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是经济决策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必须做到全面、准确、客观和及时。因此,企业要重视并加强会计的基础工作,确保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讲求诚信。

3.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投资管理上,中小企业应加强对市场调查研究,面向市场,对投资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在投资规模上应立足于自身规模和实力;在投资形式上要以对内投资为主;在投资方式上应尽量避免过度分散资金,待企业积累的资本达到一定规模后,再搞多元化经营。

在资金使用效率上,一要加强现金管理,既要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要避免现金闲置;二要控制存货和固定资产,防止存货积压和固定资产闲置而带来的资金浪费;三要使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得到有效配合;四要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配置合理,这样才能产生最佳经营效果;五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防止呆账,并充分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做到收支平衡。

4.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财务人员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中小企业必须重视加强企业财会队伍建设,把好用人关,对财务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实践技能。

(四)努力营造良好的财务战略环境,并重视环境分析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理财,也影响到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虽然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政策、措施,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逐步得到改善,但还远远不够。国家应大力发展地方中小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建立健全有效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积极创造条件让优质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大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发展风险投资事业,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从完善制度和加强组织建设两方面入手,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成立中小企业基金,集中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从企业自身看,要不断提高素质,增强信用观念,改善信用状况,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五)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等方面的信息,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运用预警模型,及时地为企业提供有可能引起财务危机的信号,便于企业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地防范和控制。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建立的关键是如何确定预警指标和判断预警的境界线。预警指标一般有现金状况预警指标、流动比率预警指标、债务状况预警指标、经营状况预警指标、信用状况预警指标、周转状况预警指标、投资状况预警指标、成本费用状况预警指标、盈利状况预警指标、环境状况预警指标等;建立的方式一般有多变量模式和单一变量模式两种。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并选择不同的系统模型建立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志远,刘超.中小企业财务战略与控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问题 方法对策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政治体制还不完善,同时,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使其融资越来越难。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我国越来越突出。

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了解中小企业融资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1 资金供给不足、需求难以满足 就个体来说,中小企业需要的资金少,但是全部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之和却是很庞大的数目。由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呈现数量少、频率高等特点,再加上其自身规模小、实力弱、经营风险高,导致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成本高、风险大,使得商业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出现“惜贷”现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资金有效供给不足、需求难以满足。

1.2 融资方式单一、融资难度大 一般来说,企业融资渠道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两种。内源性融资是指企业经过长期经营发展积累的资金,而外援性融资又包括两类: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企业直接进入资本市场,间接融资则指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融资渠道过分单一。银行对外放贷倾向于经营状况好、还款能力强的大企业,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门槛较高再加上民间借贷成本高、风险大,使得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大大增加。

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是由企业自身实力弱、政府支持力度不足、金融中介体系发展滞后三方面造成的。

2.1 企业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2.1.1 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生命周期短 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经营风险较大,具有很高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大部分中小企业生命周期较短。商业银行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自然会选择对中小企业“惜贷”。

2.1.2 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不利于银行对企业资金的监管 受企业运营成本的限制和传统观念“财不外露”思想的影响,中小企业财务状况透明度低,提供给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含有很大水分。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因此提高中小企业贷款的门槛。

2.1.3 抵押担保能力不足,缺乏优质资产 目前,商业银行为降低风险,一般要求中小企业以优质固定资产作为抵押。但在银行对其进行考察时,发现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有限,增加了中小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的难度。

2.2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2.2.1 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收入、稳定社会以及形成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政府将中小企业的作用局限于解决失业,未能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在完善市场经济、活跃市场气氛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就很难从政策上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2.2.2 政府对中小企业存在政策歧视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小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很少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多是依据规模以上企业的相关指标,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会有意识地倾向大企业。政府对中小企业政策的不对等,会阻碍中小企业发展也不利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2.3 金融中介体系发展滞后

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金融体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股票市场为辅的金融体系。但是,我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够规范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国有商业银行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们国家的商业银行主要是以国有控股为主,呈现“四大化”倾向。在经营战略上,国有商业银行实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重点客户”四大经营战略。从国有商业银行角度看,作为理性经济人,为了降低风险,国有商业银行放贷的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规模以上大企业。但是对中小企业放贷的门槛设置过高,使中小企业很难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贷款。

2.3.2 中小金融机构发育不完善 目前,我们国家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中小金融机构。理论上来说,中小金融机构规模较小,与中小企业实力相当。这样的小型金融机构大多与中小企业有地缘优势,了解当地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水平等,可以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但是由于缺少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再加上其自身实力弱、经营范围小,居民更愿意把钱存到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使得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发育不完善。

2.3.3 民间金融市场运作不规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但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难度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被迫选择非正规的民间融资,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供需矛盾,但是民间融资市场在我国属于灰色地带,政府还没有从政策上给予民间融资支持,相关法律法规处于空白状况。民间融资市场利率高、风险大,运作很不完善。

3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3.1 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 中小企业要立足自身化解融资难矛盾,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融资难问题:

3.1.1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规范治理结构 中小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和提供优质服务,提高运行绩效。同时,公司的运行绩效与其治理结构密不可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提高融资效率和公司内部凝聚力。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首先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3.1.2 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三大核心内容之一,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能够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就目前情况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等状况,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3.2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

3.2.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还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和保护其健康发展。我们国家的公司法多是规范公司制等大企业,而与中小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些过时,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中小企业、中小金融机构等的经营行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法律保障。

3.2.2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解决就业、繁荣经济、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虽然意识到中小企业发挥的巨大作用,也制定了一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但是力度不够。因此政府要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加大对中国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保持政策的一致性、连贯性。

4 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整体实力弱等原因,在融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长期工程,只有通过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赵鹏.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郑州大学学报,2011(4).

[2]万丛颖,郭进.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以辽宁省为例.财政研究,2012(6).

[3]尹丹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天津财经大学博士.2009.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一、生产成本管理的涵义.

所谓生产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决策、成本分析、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在企业管理中,生产成本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许多企业把成本作为决定其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企业经营者纷纷采取降本增效的企业管理方式,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企业的利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生产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的现实意义.

成本管理在配合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在实施企业战略的过程中引导企业走向成本最优化。加强企业生产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能够为企业降低成本.

在任何设定的条件下,只要影响利润变化的其他因素不因成本的变动而发生变化,降低成本始终是第一位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必然也将致力于这一点来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二)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于企业来说,降低成本也就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提高。影响成本的因素是众多的,要做好成本管理不仅仅是针对直接成本,而是要针对成本、质量、价格、销量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企业实际来做好成本管理,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在市场竞争中配合企业取得优势.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就需要采取多种战略举措,这些举措通常需要成本管理给予配合。成本管理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成本降低也就使企业的产品定价更低,从而为企业在价格方面争取优势。

此外,在资源限制条件下,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能够使企业在投入有限的经济资源及原材料的情况下,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也可以利用成本的代偿性特征,通过增加其他方面的成本以节约受限制资源,使受限制资源的边际收益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三、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所处的环境和现状.

对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进行分析,首先要了解当前中小企业所处的环境,尤其要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及企业管理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日益复杂,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涉及资金 方面的问 题共有三点:一是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二是应收账款压力大;三是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滑。主要形成原因是我国中小企业起步晚,基础差,但发展的速度快。目前,我国约有1200多万家企业,其中957万家是中小企业。据统计资料显示,到2008年6月底中小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超过1/3,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规模仍然较小,其中小规模、低层次、非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占到了总数的80%,平均每户的雇员人数不到15人,注册资本也只有100万元左右。中小企业在遇到外部环境的显著变化时应急反应慢,抵御风险的能力差,相当数量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生产经营成本高、税费重、融资难等困难,加之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缺乏现代成本管理意识,多数情况下仅凭经验进行企业管理,企业没有完善的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生产成本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生产成本管理观念落后,内部成本控制效率低。当前,我们很大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在思想观念上还停留在以产量来衡量成绩的阶段。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很多企业重视生产产量,忽视成本,未能建立起成本责任制度。这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只有广大职工一心一意将产量提高,才能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在企业所生 产的产品 供不应求时,这种思想尤为突出。这使得企业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可能会造成成本的提高,资源和原材料的浪费。其次,由于受到观念的影响,很多企业仅执行一级核算,未建立成本责任中心与成本相关的考核指标,未形成全面的日常成本控制体系。这就导致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和产品产量稳定增长而对投入缺乏科学控制,在产品的原材料领用上审核不严格、物资设备消耗量增加,虽然产量是提高了,但成本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则可能造成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严重后果。最后,还有一些企业内部未能形成整体的成本意识,主要体现在一些企业人员片面地认为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属于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的事情,与自身无关。这些观念的存在都导致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低效率。

2.生产成本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有待改善。现代成本会计的七个职能,即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决策、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这七个职能之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有履行好这些相应的职能,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各个阶段的成本管理,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的依据,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的有效手段。在实际的成本管理方面,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受到实际情况的影响,未能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即便是事后反映,也难以达到有效的调节和控制。

3.生产成本会计核算不健全。首先,成本会计核算中会计人员仍然停留在报账型会计上,没有树立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思想。其次,计算机及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其作用。这样做的后果一是数据资源传递较慢,存在资源的浪费;二是不利于形成有机联系的企业整体成本管理系统,系统之间相互分割;三是财务软件仅满足财务会计要求,不能充分反映成本管理信息,从而制约了成本管理的创新;四是,多数中小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不够科学,存在着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的弊端,内部财务管理缺乏岗位激励和监督机制。

4.缺乏成本约束激励机制。中小企业大多不能严格执行成本管理制度。从企业内部治理来看,中小企业管理者通常出现一人说了算的现象,为了美化企业对外形象,任意修改成本资料粉饰会计报表,这种做法不仅使企业无法获得准确的成本资料进行管理,也可能无法调动职工的企业向心力和工作积极性。

四、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观念上树立现代生产成本管理新理念.

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而成本责任则体现以人为中心的观念。首先,企业领导应加强自身管理素质、财务及企业管理知识的提高,在将企业经济效益作为首要目标的同时,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注重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车间的成本管理,通过管理加宣传的模式,逐步使广大职工群众人人关心成本,从思想意识上重视成本,在实际工作中主动节约各项开支,从而实现开源节流,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其次,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成本责任制。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传统的依靠理想信念来开展企业管理工作的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发展。要使企业各级管理部门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必须结合实际,建立并实施有效的企业内部协调与控制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责、权、利相结合体制,奖罚分明的物质激励措施,来规范和约束广大职工群众,最终逐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最后,根据企业实际,加强责任会计制度的监理,通过责任会计的设置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实施责任监控和进行业绩考核评价。实现企业成本管理方面的分权管理,逐级授权,层层负责,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性,明确权责范围,使各生产部门始终保持与企业整体目标一致。

(二)采用科 学先进的 生产成本 管理方法.

充分认识到成本管理在各个阶段应控制的重点工作,如在事前要抓好生产成本预测、决策和成本计划工作,通过预测、决策和计划来指导日常生产;事中要抓好生产成本控制和核算工作,加强对原材料和相关成本控制;事后要抓好生产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工作,注重不断反思总结,达到逐步改善的目的。科学的生产成本管理包括培养企业管理者生产成本控制的系统观念,在生产成本控制中引入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彻底的改造。结合企业实际,对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加强对这些主要因素的核算。另外,强调协调企业内外部及与顾客的关系,从企业整体出发,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要求企业的物资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各项作业形成连续、同步的“作业流程”,消除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作业,促使企业整体的优化,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三)加强生产成本会计核算.

首先,会计人员应提高业务素质,树立起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思想意识,建立健全会计账簿,不断学习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与本行业其他企业之间应进行一定的交流,更为全面地分析成本构成,采用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其次,企业应恰当地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管理平台来进行产品成本控制,使企业内部形成有 机联系的 成本管理系统,使财务软件不仅满足财务会计要求,还能够充分全面地反映成本管理信息,最终提高成本会计信息处理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此外,中小企业应明确财务部门职能,在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企业 财务管理 的相关规 章制度,通过有效的制度来规范成本控制工作,通过制度来约束行为,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

(四)通过激励机制创新成本管理新模式.

生产成本 管 理 主 体 要 由 生 产 成 本管理机构向全员生产成本管理拓展,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生产成本管理文化。企业领导应提高自身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建立各部门、各职位、各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以及会计部门独立核算和内部牵制制度,通过培训与教育模式使 员工在工 作中从技 术方面、操作方面做好成本控制,使广 大职工群众真正关心企业的成本。

1.改革生产一线关键岗位或控制点的用人机制,通过有效可行的举措实现人尽其才、合理配置。时刻关注员工的需求,为他们提供自由和发展的空间,提高员工收入水平和相关福利待遇,从而实现员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2.从根本上降低成本,管理好生产。这就需要建立一支相对 比较专业 的成本管理队伍,在企业的各个生产车间配备成本工程师。成本工程师需要从掌握生产特点、精通生产工艺和了解设备性能的生产技术人员中选择任用,或者从生产车间的关键岗位或 控制点选 择任用。让他们参与到企业成本的决策、预算、控制、预测、分析、计划和考核中去,积极发挥在降低生产消耗、挖掘企业潜力等相关方面的良好作用,确保成本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同时,还要积极引导他们转变观念,同舟共济为降本增效、开源节流方面献计献策。

3.健全组织管理机构,理清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中小企业应当根据其经营管理特点、规模、管理理念和经营战略、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在职责分解的同时,搞好整合,使整个企业的组织体系在相 互制衡的 前提下协 调高效运行。同时,明确职位层次顺序,保证信息沟通渠道流畅。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分清责任,提高企业整体运转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汉文.成本管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孙续元.现代成本管理(第一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王维萍.浅议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因素[J].财税论坛,2010(06).

[4]程明娥.成本会计(第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许华,闰晓军等.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战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09).

[6]王颖.基于生产成本理念的成本控制探索[J].财会研究.2008(07).

[7]赵玉松.中小型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

[8]张艳芳,李海君.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控制的现状及解决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6).

[9]陈爱早.关于中小中小企业会计控制的思考[J].经济特区,2007(10).

[10]王兰,杨志勇.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绿色财会,2011(09).

[11]申香茹,申琳.企业生产成本管理问题浅析[J].财会月刊,2005(01).

[12]刘浩永.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如何完善成本管理[J].冶金财会,2009(11).

[13]刘军.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J].企业导报,2011(13).

[14]韩毅.当前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物流科技,2008(01).

[15]沈忠娟.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小企业如何进行成本控制[J].学理论,2009(23).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范文第5篇

最近20余年以来,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实行有效的战略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繁荣发展的首要问题。战略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平台,已经逐步渗透到营销、生产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职能领域。然而,由于目前的财务管理理论并没有把企业战略作为一项关键性的或决定性的因素给予正式的和明确的考虑,结果导致目前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不能完全适应战略管理时代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战略管理的背景下重新认识现行的财务管理理论,提出财务战略这一新的观点。

企业财务战略,是指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与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企业财务战略关注的焦点是企业资金流动,这是财务战略不同于其他各种战略的质的规定性;企业财务战略的目标是确保企业资金均衡有效流动而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战略。

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个子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分析并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它提高了企业财务能力,即提高了企业财务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财务战略注重系统性分析,这提高了企业整体协调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协同效应;财务战略着眼于长远利益与整体绩效,有助于创造并维持企业的财务优势,进而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企业财务战略的内容

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筹资、投资及收益分配。因此,企业财务战略研究的重点应是筹资战略、投资战略及收益分配战略。

(一)筹资战略。筹资战略就是根据企业的内外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适应企业整体战略与投资战略的要求,对企业的筹资目标、原则、结构、渠道与方式等重大问题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谋划。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包括向谁、在何时、筹集多少资金。筹资与投资、股利分配密切相关,所需资金的数量多少取决于投资的需要,同时要兼顾利润分配时保留盈余的多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筹资效益与筹资风险越来越关系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何确定筹资规模、选择筹资渠道与方式、把握筹资机会、研究筹资结构、降低筹资风险、获取筹资收益等,既是中小企业筹资决策的内容,又是筹资的要求。

首先,进行科学的筹资决策,确保筹资收益。中小企业进行筹资的首要前提,是筹资后的经营或投资总收益,必须大于筹资所发生的筹资费用、利息或股利成本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否则就应放弃筹资。

其次,正确预测资金需要量,及时、适度地满足生产经营或投资的需要。企业组织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这里就有一个合理规模确定的问题。因为资金不足,会影响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的正常进行;资金过剩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果,增加筹资成本,还会增大财务风险。所以,只有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的需要,按照合理、必需的原则,确定筹集资金的总额,做到既保证生产经营和投资的顺利进行,又不造成资金的浪费。

第三,合理选择筹资渠道和方式,力求降低资本成本。公司筹集资金的渠道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是从何种渠道,还是以何种方式去筹措,都要发生一定的资本成本。不同的资金来源,形成不同的资本成本,即使是同一资金来源,因筹资方式的不同,资本成本也会不同,而资本成本又是影响企业筹资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在筹资前应认真地比较各种资金来源的资本成本,合理选择筹资的渠道和方式,力求以尽可能低的资本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资金效益。

第四,树立现代化企业形象,创造良好的筹资信誉。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因此,无论是吸引投资者向本企业投资,还是向金融机构借款或向社会进行融资,都必须以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商业信誉为首要前提。

第五,注意资金构成的比例关系,减少筹资风险。企业的筹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资金的性质、用途、期限和效益。因此,在筹资过程中,必须研究企业资金需求情况,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市场供求状况的好坏、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利息变动的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流动资金与技改资金、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的比例,使企业趋利避害,提高资金的增值能力,减少筹资风险。

(二)投资战略。投资战略主要解决战略期间内投资的目标、原则、规模、方式等重大问题。它把资金投放与企业整体战略紧密结合,并要求企业的资金投放要很好地理解和执行企业战略。投资战略是企业最根本的战略选择。但多数企业投资战略的选择没有经过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仅凭感觉和运气决策,造成投资成功率不高,效益不好。企业要改变这种状况,在投资战略选择方面应遵循“三契合”原则。

1、投资战略选择与企业生命周期契合

一是企业成长期的投资战略。企业在初创期,最主要的使命是“站稳脚跟”,最大的困难是资金不足和资金周转困难,投资战略相对而言并不重要;进入成长期,经营收入的增加使企业有了发展、扩张的能力。为了加快发展速度、降低扩张风险,需要选择适合的规模扩张战略。一些企业会在成长期抢先进行多元化发展。但我们认为,成长期的企业应该进一步将主业巩固和“做大”,而不是分散精力去“做多”;即使是为了抢占投资先机,也最好进行相关多元化发展。如果想当然地认为过去的成功经验可以在多个领域中复制,盲目进入自己不熟悉的不相关行业,就会得不偿失。

二是企业成熟期的投资战略。企业进入成熟期,市场份额、经营收入保持相对稳定,这时规模扩张的难度加大、空间有限,多数企业会选择多元化发展战略。

三是企业衰退期的投资战略。随着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替代产品的涌现、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的兴衰,企业在某些领域会逐步衰退,直至消亡。这时配合多元化发展战略使用退出战略,采取“边进边退”的策略,转换产品,转换行业,可谋求新一轮的增长。退出即通过减少产量、削减研究和销售人员、出售专利和业务等,从现有经营行业抽出投资。由于对白手起家行业的“眷恋”和侥幸心理,企业家会排斥从行业退出,认为这是一种经营失败,而非战略选择。但当经济不景气、资源紧张、企业内部存在重大问题、产品滞销、财务状况恶化、政府对行业开始限制时,果断退出才是明智之举。

2、投资战略选择与企业外部环境契合

一是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是对所有企业都产生不同影响的共同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环境、政策与法律环境、社会与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人口环境等。由于宏观环境过于复杂且不可控,企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宏观环境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但应重点关注对本企业影响重大的1~2项环境因素。如,制造类企业应关注生产技术发展,服务类企业应关注人口就业水平、收入水平和文化差别。

二是行业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对企业投资战略选择有着直接影响。波特经典的五种力量分析模型认为,企业的行业环境由买方、供应商、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和行业中的竞争对手所决定,企业需要分析产品对顾客是否有吸引力,替代程度如何,供应商的数量、规模和实力怎样,行业内最强和最弱的企业,以及潜在进入者是谁,从而判断行业的竞争程度和在行业平均利润率之上的盈利前景。

三是金融环境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投资和运用资金都借助于金融环境,企业必须善于利用各种筹资渠道、方式和投资机会,避开或减少它们可能产生的风险,促使资金均衡、有效地流动。

3、投资战略选择与企业内部实力契合。战略有时又被定义为将企业占有的资源、掌握的技术等要素和环境提供的机会、带来的风险等进行匹配,任何超出企业内部实力的投资战略都是没有意义的。企业家对企业本身的了解、思考,再加上员工调查、财务比率分析等方法,可以相对容易地找到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难的是如何结合内部实力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投资战略。

著名的SWOT分析,要求分别列出企业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和外部机会、外部威胁,并相互匹配,从而选择适合需要的战略。其中:

(1)优势/机会组合,是企业能够利用内部优势来抓住外部机会,是所有企业都期望的状态;

(2)劣势/机会组合,说明企业内部弱势妨碍其利用外部机会,需要进行内部建设或改革;

(3)优势/威胁组合,是企业能够利用内部优势来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在外部威胁不可控的情况下,关键是要保持优势;

(4)劣势/威胁组合,说明企业处于危机,严格管理和退出是可行的战略选择。

(三)收益分配战略。本来企业的收益应在其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包括债权人、企业员工、国家与股东。然而,前三者对收益的分配大都比较固定,只有股东对收益的分配富有弹性,所以股利战略也就成为收益分配战略的重点。股利战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确定股利战略目标、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重大问题。从战略角度考虑,股利战略目标为:促进公司长远发展;保障股东权益;稳定股价,保证公司股价在较长时期内基本稳定。公司应根据股利战略目标的要求,通过制定恰当的股利政策来确定其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公司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时还要考虑各种约束、投资机会、资金成本、偿债能力、信息传递和对公司的控制能力几种主要因素的影响。

三、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就是依据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对财务环境及财务能力的分析,编制财务战略方案,并组织实施与控制。

1、制定财务战略。首先,要对财务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即要收集各环境的信息及其变化过程与规律,分析预测环境的未来状况及其对资金流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如影响的性质、程度、时间等;其次,要分析企业自身的财务能力,并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编制、设计具体财务战略方案;最后,通过对各战略方案的评价,选出满意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