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普通话理论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非师范类专业 普通话培训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014-02
梧州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是一所地方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开设的专业涵盖了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艺术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95%左右。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中第十条规定:“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为三级甲等以上,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专业以及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不得低于二级乙等。”
对于我院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过关率不够理想。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对普通话知识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二是学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关内容不了解;三是受方言的影响,形成了语音障碍,制约着普通话水平的提高。为此,组织开展普通话培训,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较大的提高;采用科学的培训方法,可以使普通话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开展普通话培训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开展推广普通话的工作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直以来,国家对普通话的推广工作都非常重视,自从2001年1月1日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后,普通话的推广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通过培训,国家的语言文字的方针和政策得到大力宣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使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同时也使普通话培训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掌握普通话的水平
我院学生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他们已有的普通话知识仅仅局限于小学的拼音基础,加上各地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不同,导致学生个体差异很大。通过培训,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知识,了解自己的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有的放矢地纠正自己的方音和不规范的地方,掌握学习普通话的具体方法,从而真正提高普通话水平,真正达到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目的,也真正达到推广普通话的目的。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与方法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教育部、国家语委2003年印发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明确地规定了测试的等级标准、测试的内容与范围,对单音节字词、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命题说话等内容、范围都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对各项测试的评分标准都进行了具体说明,对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测试需要的时间进行了具体规定。通过培训,使学生了解整个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过程、标准、要求和方法,从而保证普通话水平测试顺利进行。
二、普通话培训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就是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要求,灵活安排培训内容和方法,以达到提高普通话口语水平的训练目的。由于我院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在语音上往往会带有方音色彩,在培训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方言实际,针对不同方言对症下药,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科学、灵活地使用教学策略。另外,学生自身普通话的基础不同、学习普通话的目的与动机、态度和方法上也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要求通过二级乙等,是为了申请教师资格的认定或者报考导游证;有的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只是为将来就业做准备,如旅游管理、对外汉语、法学等非师范类专业学生;语音面貌较好的学生希望达到二级甲等甚至是一级乙等的成绩,而语音面貌稍欠的学生仅仅要求通过三级乙等就好。基于以上情况,就要求普通话培训一定要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基础和需求开展。
(二)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就是培训的内容要有完整的体系,与普通话水平测试结合起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同时,普通话教学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如现代汉语、语言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普通话培训的理论建设,而普通话训练中的大量实践经验,又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因而,在教学中加强普通话培训与各学科的联系,形成学习体系,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就是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从考试内容的安排到考试形式的确立,都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实际运用普通话的水平,通过大量实践操练,以达到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际的发音和正音的目的。在培训中,必须处理好理论传授与训练实践之间的关系,做到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精讲”表现在辅导老师讲理论要少而精,但要讲清要点和难点。“多练”指安排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如练习单音节字词时,重点为练习声调和平翘舌音中的翘舌音;练习多音节词语时,重点是练习音变和词语的轻重格;练习作品朗读时,重点是练习语调;练习命题说话时,重点是练习口语化的表达。“只练不讲”和“只讲不练”都是不可取的。同时,还应向学生强调,在课堂内外的一切场合都说普通话,这是一种更广泛的,同时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应用。
三、普通话培训的具体实施
(一)培训班的类型
1.开设普通话选修课程。针对我院学生大都因语音启蒙、地域方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口语表达习惯不佳,学院坚持为学生开设普通话选修课。虽然我院已将普通话训练课程开设成为公共选修课,但由于学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选修的人数不多。因此,在旅游管理、对外汉语、法学等非师范类专业中应将该课程定为必选课,纳入教学计划,担任该课程教学的教师为测试员。在课堂上以朗读训练为主,结合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转换、音变训练、难点音训练、测试训练等练习,着重提高运用普通话进行表达的能力。课程结束以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按照不同专业的测试等级标准,对达标者给予学分。开设这种系统培训的选修课程,能有效地解决部分学生由中小学阶段遗留下来的语言能力较弱的问题。同时,多开展一些演讲、辩论、朗读等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活动,增强互动与参与,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目的,强化日常训练。
2.举办考前辅导班。对于要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学生来说,必须参加考前辅导班。在短期培训班里,测试员可以着重讲解测试要求及规则,让学生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提高测试成绩。测试员要将着力点放在语音发音规律的简介和示范,可以通过大量练习以及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同时注意将测前培训与测试的安排之间留出一周以上的时间,以保证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课后有充分的练习机会,在测试时能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二)授课的形式
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的普通话培训,都可以采取分散教学、集中辅导、个别训练的形式逐步展开。分散教学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只重点讲授一个难点,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训练,克服不正确发音。集中辅导是指将学生集中在一起,对发音错误归类,分析发音错误的缘由,指出正确发音的原理,进行系统纠正。个别训练指学生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在老师集中辅导的基础上自我练习,或听磁带诵读,或利用光碟训练。培训方式的采用可以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因人而别。
(三)培训的方法
1.教师示范法。在培训课上,教师作为测试员,必须做一些示范,使学生对标准的普通话以及考试要求有一个明确的感性认识。或者让学生先朗读,教师再做示范,形成一定的对比,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2.结对互助法。说好普通话必须经过长期练习的过程,结对互助法是以自我训练为主,互相练习为辅,集体讲练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可以是师生互助,也可以是生生互助。让学生以结对子或者结成小组的方式开展普通话训练,有助于学生互帮互学,增加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效果。如将普通话基础较好的学生跟基础较差的学生结对子,可以帮助较差的学生尽快地提高。而且学习时间比较灵活,可以保证有更多的练习时间,除了课堂上的时间,学生还可以在课后自己找时间训练,这就比较容易取得进步。对于方音较重、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通过个别辅导,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纠错,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3.实战演练法。按照考试的要求,教师可拿些真题让学生做一做,使学生间接地获得一种实战经验。在形式上可选择学生代表当众示范;也可进行分组,由普通话较好的学生分别主持各组的测试。学生做完题目以后,教师要加以点评,也可让学生代表进行评议,这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的过程。
4.趣味活动法。培训课上,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如开展语音笑话、绕口令、讲故事、朗读、演讲、辩论等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活动,激发学生自觉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普通话的普及。
关键词:高校 普通话 教学改革
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我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普通高等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很多高校开设了普通话课程,积极探索普通话教学的模式。高校开设的普通话课程较其他专业课具有特殊性,它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语言类的课程,既要讲授基本的语音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正音、训练,使其掌握说话技巧。同时,课程教授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已经形成了语音习惯,要在短期内帮助他们改掉不正确的发音习惯,培养良好的语感,需要老师付出很大的努力,所以,这门课程对老师和学生的挑战性很高。而在实际的普通话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教材实用性不强,教师授课方法简单、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等。普通话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只有解决现有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担负起改善学生语言面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任。
一.高校普通话教学中学生层面的特点分析
(一)学生普通话基础层次不齐
由于高校全国招生,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一方面受生活环境的影响,语音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方言对学生语言面貌的影响,致使他们在发音、用语习惯上不尽相同,层次水平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学生的语音启蒙环境和长期的教育环境的不同,特别是教师的语音情况,决定了学生的语言水平的高低。因此,在高校中,城市的学生比乡镇的学生语音情况要好;北方的学生较南方的学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成绩更突出;有的学生发音标准,口语表达流畅,有的学生发音和表达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教学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对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挑战。
(二)学生语言习惯已经形成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已不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他们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语言习惯,其中方言的使用比重很大:在家庭、社会中使用方言交流,在学校中受到老师、同学方音的影响。在语音和用语上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与标准的普通话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改变固有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接受标准而规范的语言训练。
(三)语言表达能力较低
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是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对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较少,所以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不适应课程的变化,在口语表达训练中语言逻辑性不强、语言组织能力差、调理不清晰,出现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的情况。加之,部分学生阅读量不够,知识储备的局限导致语言表达的浅薄和无力。因此,普通话教师要把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作为课程设置的重点,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练习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四)对普通话缺乏认同感
大多大学生认可普通话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对普通话学习有很高的热情,但迫于普通话等级测试考试的压力,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即,应试成为普通话学习的唯一目的,普通话学习成为一个短期行为,随着普通话等级测试的结束,学生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热情和愿望也就结束了。另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已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无须再学习,不把普通话课程与专业课程放在同等的位置,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校普通话教学中教师和课程层面的特点分析
(一)教师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普通话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标准的语音,并掌握说话的技巧。但由于普通话等级测试的存在,很多教师把普通话教学的目标设定为此,教学的内容和课程的设置仅仅围绕测试,缺乏口语表达能力的扩展训练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出现了偏差:重视理论、轻实践;重视语音、轻口语表达,使教学与实践脱节,忽略学生对普通话学习的需求,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教师的这种功利性教学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其实,普通话教学与普通话应试并不矛盾,应试只是目的之一,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音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普通话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普通话测试。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有些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语音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课堂教学枯燥、单调,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让学生跟读,学生缺少大量练习的时间,就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的放矢地纠正语音问题;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一地围绕理论讲解,极少借助播放视频、讲解案例等辅助手段增加课堂的精彩程度。其实,普通话教学要注重理论,同时强化训练,用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
(三)课程设计存在问题
普通话教学中的课程设计是对整个课程框架的建构,是对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反映,合理而有效的课程设计可以对普通话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起到提升和促进作用。在普通话的课程设计中存在一定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一是教学大纲形同虚设,表现为部分教师对普通话的教学过于随意,对自身不熟的内容或难度较大的内容避开不讲或是点到为止;二是教材缺乏实用性,很多教材多是针对测试而选定,缺少实践训练的内容,不能成为教师授课的有益补充。还有些教材内容大同小异,没有新意,更没有针对性,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三是课时不够,普通话课程的教学安排有几种情况:短期集中的培训,大约15个课时;开设几周的课程或全周的课程,大约30—36课时。在这样相对短暂的时间里,既要将语音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改变学生长期以来的发音习惯,又要让他们掌握说话技巧,对普通话教师来说有些力不从心,往往会顾此失彼。
三.普通话教学改革策略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坚持“练讲结合,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的原则,让学生凭借理论的学习,在听音、辨音中找出自己的语音问题,在词语朗读的训练中正音,并找到语感,在演讲、即兴口语等形式的实践中掌握口语表达技巧。
教师要提高普通话的实际应用,教学内容既可以贴近学生生活,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又可以与职业素质、培养目标相结合,针对就业岗位的能力需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可以引入“职业口语训练”、“商务口语”、“交际口语”等内容,使普通话教学与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
2、促进教材的优化
普通话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突出实践和训练的特点,教材的内容不应该仅仅围绕测试来选定,更多地要把重点放在训练层面,可涵盖演讲、口语表达、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教材的优化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托,具备理论性和指导性,避免训练盲目进行。教材还要有多样性和针对性,可通过调查学生的特点来对教材进行编订,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和不同阶段学生的需要,真正实现教材的优化。
3、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很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欠佳,在日常交际、公共场合和普通话等级测试中都凸显出这个问题,因此,普通话教学也要侧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这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培训和短短一个学期的课程可以完成的任务,因此,普通话教学应该贯穿于大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不应仅仅指集中性的教学,还要包括各种以提高口语表达水平和规范应用普通话为目的的课外活动和其它教学形式。教师要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创建普通话学习环境,共同体验学习普通话的乐趣。
由于专业的不同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学生需要具备的普通话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的设置上要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以学生实际能力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内容上体现不同的特点和偏重。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大一进行语音知识的传授和交际口才的训练,满足学生刚进高校渴望改变语言面貌的愿望;大二的教学重点可以是演讲、即兴问答、职业口语、测前培训等内容,如此,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模式,结合课外的推普活动,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提高课程重视程度
提高普通话课程的重视程度表现为:第一,不断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部分教师在工作中出现懈怠、消极等情况,是因为发现自己在工作方法和内容上出现了停滞,不能得到有效地培训和指导,没有提升空间的工作使他们对工作日渐失去热情。因此,高校要增加教师培训投入,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为教师提高普通话水平提供平台,从而促进教师知识的更新和提升,也使学生从中获益。第二,加强普通话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教学仪器和设备,加装多媒体教学系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教学。[1]
四.结论
普通话课程在高校公共课程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提高学生的气质修养,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帮助毕业后就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必须引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勇于探索教学改革的方法,有效解决高校普通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普通话课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构主义 高校 普通话 教学 模式
1 高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普通话课程是高校教育中的一门特殊课程。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其一,普通话教学主要围绕“PSC”展开,绝大多数学校和从事普通话教学的教师都将学生通过“PSC”视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紧紧围绕“PSC”的指挥棒功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以机械的语音技能操练为主。尽管普通话教学与普通话应试并不存在冲突,但是在普通话教学中,如果教师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通过普通话测试,则容易导致学生普通话学习的功利性;其二,高校普通话教学对象已经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由于语音启蒙、语音习惯以及方音等多种因素影响已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语音习惯,期望通过短暂的课堂教学纠正其不良的发音习惯,培养其良好的普通话语感,需要教、学双方都付出相当大的努力。然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位教师面对五六十名甚至更多的学生,通常只能以理论教学为主,在训练时,难以针对每名学生存在的问题纠音正音;其三,过分依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活动的展开从教学目标的制定一直到对课堂教学成果的评价都由教师一手操办,学生只是在教师设定的教学轨道里对知识被动地接受;其四,课程设置“一刀切”,对学生普通话能力的要求没有体现“阶段性”;其五,高校的普通话教学基本上都是“短时培训”,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时间只是一学期,而每周只有两节课,课堂教学成果容易在课外弱化,甚至消失。高校的普通话教学呈现出来的就是单一的“施”与“受”的关系,普通话课程培训效能的实现主要还是依靠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定、组织实施以及对教学成果的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 目前高校普通话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高校普通话课程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呈现出单向特征,见图1:
由图1可知,目前高校普通话课程教学活动展开,主要还是一个由教师实施“教”的过程,教学目标的制定、理论知识的讲解、发音示范、任务分配布置练习、评价各个环节都紧紧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仅限于接受练习和反馈,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整个教学模式反映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就课堂教学而言,存在几个问题:1.忽略了学生普通话水平的个体差异;2.注重正音教学,忽略词汇、语法的规范和口语表达的训练;3.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普通话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校普通话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它不同于传统教学,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移植给学生。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重新审视高校的普通话教学,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3.1 高校普通话教学应该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高校的普通话课程的教学对象学生具有个体差异及复杂多变性,他们因年龄、母语启蒙、个人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语音习惯,使得普通话培训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最好的做法是在授课前,教师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进行摸底,并建立学生普通话水平档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对个性问题进行甄别分析,对存在相同或相似问题的学生进行分组归类。将每个学生的普通话面貌准确、清晰、完整地记录在案,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个体的普通话水平和学生总体的普通话水平,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清楚自身普通话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练习,减少学习普通话的随意性。如果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授课前就能对教学对象普通话水平了如指掌,并以此来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和教学目标。
3.2 高校普通话教学应该充分调动主体的参与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校普通话教学应该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动态的语言学课程。而语言技能的获得不仅是知识性的,还应该是实践性的,普通话教学不应该局限在单一的语音技能训练上,也不应该忽略学生的主体性,而是应该培养学习主体的语文素养。要提高教学效能、完善教学工作,必须要推动实践,加强对实践的能动因素,即实践主体积极性的调动,能否最大程度发挥二者的能动性直接关系到普通话课程培训效能的实现。要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普通话的标准程度以及普通话运用能力,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明确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建立“互主性”的教学实践模式。
3.2.1 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传统的高校普通话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单向的,尽管学生是教学主体,但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展开过分依赖教师的主导,知识的传授简单地就是从教师头脑中移植给学生的过程。这样一来,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它认为知识是动态的,知识的最终意义是经过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并非全部由老师的认知系统的直接移植。用建构主义理论重新审视高校的普通话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以学生为中心。
1.教师是学生知识构建的支持者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含“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同化是个体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以后的认知结构中,也就是把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原来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个体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个体的知识和能力在同化和顺应的交替过程中得到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无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一味地从外部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是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以旧带新”引导其获得新的知识经验,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并能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教师要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其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教师是普通话课程实践的驱动者和推进者
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驱动者和推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在高校的普通话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其不同的母语背景、性别特质、不同的接受能力等呈现出较复杂的样态,教师只有通过全面细致地分析受训个体的特点,才能做到教学培训的有的放矢。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应该是学生主动完成知识建构和意义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在教师谋划和指挥下推进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调动一切主观能动性去搜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对所学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改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是发动者和推进者的角色。
3.2.2 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之对所学知识意义进行主动建构,从而摆脱强制接受和灌输知识的不良教学模式;二是要求学生要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学生要对学习自行负责,要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结果,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
3.2.3 建立“互主性”的教学实践模式
学习是一个“协作”、“会话”,并最终完成“意义建构”的完整过程。知识的获得需要“内化——外化”的双向建构才能实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双向建构”的心理机制能够对语言教学施训与学生的交流产生正面影响。高校的普通话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从本质上看,应该是一个互主性的实践过程,教师应当是学生理想的对话对象与协作对象,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实践性互动的过程。在普通话教学过程中应转变学生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意义建构,自主学习,明确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学生与各种教学因素之间的多边互动。
3.3 高校普通话教学应该具有阶段性
在高校,普通话课程开设时间基本是大一第一学期,时间短,训练难以突出,然而语言能力的培养、形成、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能够加长课程周期,且把该周期分为不同的阶段,把教学目标细化到各阶段,使每个阶段的教学各有侧重,同时也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实到实处,让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有更多的练习机会。语言能力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比如发音能力、听辨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心理控制能力、语境适应能力等等,这些能力要素实质上就是普通话课程训练的重点。普通话教学需依据这些能力培养目标来设置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目标。好的做法是大一第一学期完成语音、语流、语感的训练,大一第二学期,把训练重点集中在自由说话、即兴演讲、综合练习等方面,同时注意“PSC”测试训练。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阶梯式教学,结合开展推普活动,各种手段综合调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4 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拓展学习运用环境
高校的普通话课程不能光靠教师外在的输入与刺激,还需要学生内驱力,它应该建立在对学习者个体差异了解掌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主体的参与,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阶梯式教学,积极拓展学习环境,有效避免课堂教学成果弱化。
高校普通话课程培训效能要更好的实现应该摒弃目前的单向信息交流模式,构建新的“建构——互动”教学模式,见图2:
在“建构——互动”教学模式下,教学活动不再是一种单向的线性过程,教和学是互动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普通话课外环境的拓展,将教学的主体地位归还学生,不再单方面确定教学目标,从制定教学目标的角色转变为引导目标的角色,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明确任务,更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锻炼的机会。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发音示范是新知识引进的必要途径。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思考环节生成的问题和学习任务创设问题情境,讲解理论知识并进行表达示范,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对已有知识进行整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独立思考为基础,通过探究式多边互动,有效地获得新的知识。学生在知识整理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理解,构建出静态知识的网络结构。在教师任务分配下进行相应的练习和应用,促进知识的迁移,整理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静态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让新知识得到内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提供及时的反馈评价,学生也通过解决问题,不断获得对新知识理解和应用的反馈信息,从而调整、修正甚至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
4 结束语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校普通话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普通话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单向流方式,它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能够充分调动主体的参与,进行分阶段有重点阶梯式的教学,积极拓展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参与意义建构,对自身的原认知结构进行改组和转变,从而达到语言知识的掌握和普通话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普通话水平测试 “机辅测试” 培训与测试平台 网络化教学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新时期中国语言规划的产物,是推广普通话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语言学服务于国家语言战略的一项特殊成果。1994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标志着普通话水平测试正式启动。二十年间,我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经历了起步初创(1994年―2000年)、规范拓展(2001年―2006年)、科学创新(2007年至今)三个阶段的发展。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中,计算机辅助测试手段的应用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早在2004年11月,国家语委科研办批准安徽科大讯飞公司“智能语音技术在普通话辅助学习中的应用研究”项目。2006年1月,项目通过鉴定,实现了计算机对“读单音节词语”、“读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等三个测试项的自动辅助评分。2007年起,计算机辅助测试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计算机辅助测试是普通话水平测试手段的历史性技术变革,实现了现代语音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测试领域中的应用,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科学发展进程的必然结果。
一、计算机辅助测试背景下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现状
所谓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是相对于传统普通话水平测试而言的。传统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测试员直接面对应试人,由测试员通过现场听音的方式进行评分,这种测试方式称为“人工测试”;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指的是计算机作为一种测试手段参与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利用智能测试系统,计算机自动完成对有文字凭借的前三个测试项的测评,对于无文字凭借的“命题说话”测试项,则由信息管理系统分配给测试员进行评分,然后管理系统自动将计算机测评的前三项分数和测试员评判的第四项分数相加,计算出考生的测试总成绩,并评定出相应等级,这种测试方式称为“机辅测试”。“机辅测试”实现了测试手段的部分自动化,提高了测试效率,为信息化管理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问题。
(一)优势与成绩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开展至今,全国各地高校普通话测试部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规章制度和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本,强调科学管理、规范操作,确保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也获得了很高的认可度。相对于传统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计算机辅助测试的方式还比较“年轻”。但是,这一新的测试方式以测试环境更优质、测试程序更简便、测试评分更客观、测试质量更科学获得了广泛认可。
1.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信度。首先,降低了测试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人工测试阶段,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大都安排在周末进行,因参加考试的学生人数众多,每学期测试员通常需要连续工作6~8周,工作强度很大,十分辛苦。随着计算机辅助测试的实施,机器测试时间可以灵活安排,测试员无需集中工作,只需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完成第四项“命题说话”的测评任务,工作量大为减少,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其次,对前三项考试项目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评判更准确客观,提高了测试信度。由国家语委鉴定认可的测试系统软件,从试题库的选择到评价体系都是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要求实施的,在全国所有地区推广,评分尺度的把握真正做到了全国统一。采用机器测试,无论测试多少人次,都不会出现人工测试时测试员因为体力、心理等因素产生的波动而出现较大评分误差,同时,杜绝了人工打分时可能出现的人情分,使得测试信度进一步得到保证。
2.实现了测试工作组织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二是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智能测试系统的运用优化了测试手段,规范了测试程序,统一了测试标准,提高了测试效率,体现了国家级测试的客观公正。信息管理系统使测试前的报名组织、测试中的监督调控、测试后的数据整理、考生成绩查询等功能都可以在网络系统中轻松实现。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的运用,使普通话水平测试从报名、测试到管理实现了全程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问题与不足
尽管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有诸多优势,但任何一项新事物的产生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一种新举措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科学技术往往是一把“双刃剑”,运用现代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利用计算机辅助测试这一新技术时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计算机这一现代工具更好地服务于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
1.“机辅测试”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测试系统对硬件的适应性不强,对语音的评判模式不佳。目前采用的“机辅测试”系统软件在调试过程中对硬件的依赖比较苛刻,对声卡、耳麦等语音采样设备的兼容性不够,在测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语言识别异常和测评失败的情况。另外,目前各高校引进的测试软件,理论上都是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要求设计的,但在实际评分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根据评分细则实施,对第一、二项测试中的重读现象及第三项中错、漏、增、回等语音现象的评判不够细致、精准。
2.部分高校的“机辅测试”设施不达标。实施“机辅测试”的基本条件包括:先进的“机辅测试”软件系统,足够数量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及相关辅助设备,固定的测试场地,严格的“机辅测试”操作管理规范,专业的普通话测试人员和专门的“机辅测试”操作管理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等。目前部分高校采用的“机辅测试”的软、硬件设施尚存在不达标现象,由此给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的准确度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
3.考生对“机辅测试”设备使用及测试及环境的生疏,造成技术性失分。普通话“机辅测试”对广大考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测试模式,考生对这一测试模式比较生疏。由于各高校受设备、场所、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限制,对考生的考前培训多是以开考前培训会的形式进行,利用考前短促的时间给考生讲解测试流程及注意事项等,考生很难有机会在实际考试前上机模拟操作体验,从而参加实际测试时,部分考生依然感到不适应,以至于在测试过程中因设备使用的技术性失误造成一定的失分。
4.测试员采用背靠背评分方式,缺少现场参照和商榷,造成第四项测评分值差距较大,增大了复听率和复审率。在“机辅测试”中,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前三项内容由计算机完成评分,测试员独立评判第四项“命题说话”时,无法像“人工测试”时那样,凭借应试人测试前三项的表现作为“命题说话”项的评分参考,也不能和其他测试员进行现场沟通和协商,从而加大测试员的评分难度。再加上因为音频录制的清晰度不够及对背稿、雷同、离题、无效语料等现象认知的差异,测试员之间的评分结果会产生较大出入,从而在两个测试员完成的初评成绩差距超出设定的分值时,增加第三人参与测评及复审的工作量。
(三)办法与对策
1.加强组织合作,优化软件性能。优良的软件性能是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应该由国家权威部门牵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语音处理技术专家和研究机构,协同语言语音问题专家,包括各地长期从事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的骨干联合攻关,进一步优化“机辅测试”系统对硬件的适应性和软件系统测试的准确性,从而使普通话测试工作从管理、测试、培训到研究全面实现现代化。
2.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机辅测试”设施。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是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的大事,对于在校生而言,是其毕业之后走向工作岗位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各高校应加大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关注度,加大对该项工作的资金投入,保证“机辅测试”设施完善与更新,从而为考生顺利高效地完成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获得较高的测试等级提供支持和保障。
3.加大考前培训力度,展开富有针对性的“机辅测试”考前培训。考前培训是“机辅测试”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首先,作为“机辅测试”的组织者、技术人员和考务人员,必须清楚地了解“机辅测试”的基本原理,熟悉操作步骤,掌握排除常见故障的方法;其次,加强对考生“机辅测试”考前培训的针对性。在考前培训过程中,一是介绍“机辅测试”模式,包括设备基本特点和实践情况等。二是解析测试题型,介绍操作程序和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是解答疑难问题,包括应对或化解“机辅测试”中可能遇到问题的技巧等。富有针对性的考前培训可以使考生在心理上减少对“机辅测试”的陌生感,增强适应性,从而有效提高“机辅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另外,各高校还应尽量创造条件,在特定时间开辟专门机房,供考生进行考前模拟练习。
4.组织测试员定期展开测试工作研讨,通过磨合,提高人工测试评分的吻合度。在“人工测试”阶段,因为集体性工作的特点,测试员在测试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做到随时发现、沟通、消化和解决。采用“机辅测试”新模式之后,测试员们往往各自为政,缺少充分沟通和研讨。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和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测试员展开“机辅测试”研讨,在理论认知一致的基础上,就“机辅测试”培训及测试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和研究。通过研讨与磨合,强化测试员对测评标准的认识,从而有效提高人工测试评分的吻合度。
二、南京师大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平台建设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江苏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办学历史悠久,人文传统深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南师大在校生人数众多,普通话水平测试任务繁重,在学校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组织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十多年时间里,取得了很大成绩,一直是同类院校的表率和榜样。自2008年起,南师大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开始实施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为提高在校生的普通话水平、提升大学生的语言文化修养做出了很多努力。通过近几年的“机辅测试”实践工作的积累,南师大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正尝试建设一个全面、高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的网络平台,为在校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提供资源丰富、使用便捷的培训与测试平台。
(一)三大板块的设置
南京师大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网络平台大致包括普通话语音及运用基础知识、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试项目及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及模拟测试三大板块。
1.普通话语音及运用基础知识板块。在这个板块中,主要是将“普通话语音”及“语言表达”这两门专业课程的主体内容呈现出来。以往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编写的一系列培训教材大都以应试为目标,对“普通话语音”课程中的声母、韵母、声调及语流音变等基础知识点进行比较详尽的介绍,对于“语言表达”课程中的内部技巧、外部技巧的运用,只在针对测试第三项“朗读短文”和第四项“命题说话”的解析中一笔带过且语焉不详。其实,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四个考查项目中,偏重语音考查的第一项“读单音节词语”和第二项“读多音节词语”在整个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总分值是30分,而第三项“朗读短文”和第四项“命题说话”的总分值则达到70分,这两个考试项目除了继续考查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外,更着重于考查应试人的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我们希望通过设置普通话语音及运用基础知识板块,弥补以往普通话培训教材中内容的不足,加强考生对语言表达及运用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实践能力提高。
2.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试项目板块。在这个板块中,我们将避免以往培训教材中将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简单陈列的方式,着重对四个考试项目中出现的各种语音现象的辨析及对发生语音失误的原因的分析。如在测试第一项“读单音节词语”中,关于“语音错误”与“语音缺陷”的区分;第二项“读多音节词语”中,对“轻声、儿化、变调”等语流音变现象完成不规范的原因解析;第三项“朗读短文”中,阐释“语调偏误、停连不当、朗读不顺畅”的含义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项“命题说话”中,分析“方音程度”、“词汇、语法不规范”的体现及“背稿、雷同、离题、无效语料”等问题的实质及成因。通过对四个考试项目的解析,应试人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时,在这个板块中,将选取典型测试案例,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三级六等样本予以详尽例讲和点评。
3.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及模拟测试板块。这个板块是针对“机辅测试”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应试技巧指导及考前模拟测试,主要包括“机辅测试”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故障排除等内容介绍与阐释,同时提供模拟测试训练。这个板块的设置可以避免考前培训会介绍“机辅测试”流程、步骤不够周详的弱点,同时让学生通过模拟测试熟悉“机辅测试”模式,保证正式考试时的适应性。
(二)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内容
传统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教材大都是对教育部和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主要内容的浓缩、主要材料的汇编及众多编者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四项考试内容或详尽、或简略的解释与阐发,主要以文字形式呈现,最多是附上朗读短文的音频碟片。南师大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平台将综合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手段,突出普通话作为有声语言培训的特点,有效增强培训效果。普通话水平测试采用口语测试方式进行,相应的培训也应采用有声形式。在普通话语音及运用基础知识、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试项目及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及模拟测试三大板块建设中,将大量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抽象的语言化为具体生动的图片、声音和影像,保证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前培训成效。除了基本资料,如《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单音节词语》、《普通水平测试用多音节词语》、《普通话水平测试必读轻声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儿化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短文》等音频资料可供下载之外,可选取以往测试中的经典案例,将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常见的语音失误及三级六等样本一一予以解析,给广大考生提供参考和比对,从而使考生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各种可能存在的语音问题展开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在实际考试中取得最佳成绩。
三、实现考生与测试员、测试员与测试员之间的网络沟通
关键词:测试员;队伍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288-02
1 建设高素质测试员队伍的目标
目标既是我们建设的方向,又是我们建设的动力。要建立高素质的测试员队伍必须确定目标。我们可以参考国家教委1997年的《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和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得出相应的目标。
首先,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第十条对申请测试员证书者的要求是:
(1)学历层次:大专以上学历;
(2)政策水平:熟悉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政策;
(3)语言学理论素养:熟悉普通话语言理论、熟悉方言和普通话的一般对应规律,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常用国际音标;
(4)测试能力和普通话水平:有较强的听辨能力,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
(5)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6)教学和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测试科研能力和较强的普通话教学能力。省级测试员申请者必须具备(1)-(4)项条件,国家级测试员申请者必须具备所有6项条件。这6项条件可进一步概括为语言知识和业务能力两类。
其次,在《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第七条与《规定》第十条基本相同,多出的内容是“作风正派,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感和工作热情”。《若干规定》第十条第3项还制订了测试员应该遵守的测试工作纪律“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公正廉洁”。归纳起来,《若干规定》对测试员在语言知识和测试能力以外的要求是:
(1)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
(2)热情的工作态度;
(3)严格遵守测试纪律。这三项可统称为测试员的思想道德水平。从普通话测试的实际看,测试员对测试工作不负责任、违反测试工作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必须予以严格约束和规范。《若干规定》这三项要求是很有必要的。从两个文件不难看出,我们要建立高素质测试员队伍的目标有两点:一是测试员的思想道德素养,二是测试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思想道德素养与业务水平和能力,二者缺一不可。仅仅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不具备较高的测试水平和能力,普通话测试的质量无法保证;而仅有较高的测试能力却不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水平,普通话测试工作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只有同时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才能将普通话测试工作顺利的展开。
2 测试员队伍的现状及问题
湖南商学院作为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所开专业基本涵盖了商业活动的所有领域,培养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也拥有自己的特点,基本上能反映目前商科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
2.1 测试员队伍复杂化
因学校设有文学院,一部分具体承担汉语言教学的专业老师成为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的测试员,但随着逐年扩招,需要测试的人数逐年递增,为缓解已有测试员的工作压力,我校还培养了一些非语言类的专业老师和管理干部共同承担学生的测试任务,从而使测试员队伍相对复杂。
这样既有一定的优势,首先,从事汉语言教学的专业教师的加入,提高了测试员队伍的专业水平,保证了学生测试前培训的质量。其次,一些年轻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加入,确保了测试员队伍的年轻化,使我校测试员队伍中青年多,可以胜任劳动强度较高的测试工作。
但复杂的测试员队伍也有一定的缺陷,首先,测试员专业知识参差不齐,对测试各环节的把握与评分标准掌握有一定偏差。其次,过于年轻的测试队伍,科研方面、教学方面没有经验,不利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科研工作。2.2 测试员队伍不够稳定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受测人数多,测试过程中需要测试员自始至终全神贯注,测试一整天,劳动强度相当大,有时连午饭都顾不上吃。而且,测试员基本都是兼职,测试工作又都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他们既有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又要放弃休息时间参加测试工作,常常感到疲劳和力不从心。因此有一些测试员不愿意或不主动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
其次,测试员队伍中,大多数为女性老师,她们家庭负担较重,特别是孩子小的老师,很难在周末有时间参加测试工作。
第三,商科院校的老师经常要参加一些商业活动或者是去企事业单位交流讲学,并且学校对老师的学历和学术水平也要求较高,很多培养出的优秀测试员就因为交流访问或考取博士研究生等原因离开学校,造成了测试员的流失。
2.3 测试员普通话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因为学校测试员队伍中有许多非汉语言学专业的教师,甚至有一些从事理工科专业学习的教师。他们都未系统地学过普通话语音理论知识,不能运用语音理论来分析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音标也只是在测试员培训班上简单接触,不能熟练掌握,更不会运用音标记音纠错。
口试所具有的语音不可重复性、应试人语速不可控性等特点,都对测试员的测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测试工作中,许多测试员只是自身普通话熟练,但测评能力和方音辨别能力仍然欠缺,大部分测试员老师能准确地判断应试人的普通话等级,但不能做到真正的量化扣分,不能保证测试成绩准确到分值。
2.4 缺乏较强的学术科研意识
普通话水平测试专业性强,社会意义重大,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坚实的学术支撑。当今社会,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社会需求愈来愈大,科研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测试员的学术水平,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已逐渐成为高校进一步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但现实情况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学术水平普遍偏低,并缺乏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意识。如何才能改变现状,真正承担起科研重任,是我们需要思考并研究解决的问题。
3 测试员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宣传,深化普通话测试工作
首先,重视报名参培人员的选拔环节。针对测试员来源分散的特点,增设选派测试环节。选派参加培训班之前,公布培训内容和范围,通知预备参加培训的人员提前自学,准备选派资格考试,选拨出优秀的老师参加测试员培训班。
其次,提高语言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对测试员来说,语言学理论尤为重要,必要的语言知识可以使普通话测试员站在较高的理论层面审视语言现象,避免片面地进行琐碎分析,全面认识了解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准确且理性地处理测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再次,深化对PSC工作意义的认知程度。普通话是中国宪法规定的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PSC工作是“推普”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推普”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可以邀请省内外资深测试员讲谈测试员亲身经历及其所作出的贡献和产生的现实意义,使测试老师充分认识到PSC工作的重大意义,激励测试老师把PSC工作作为一种事业追求,当成一种光荣、责任和使命,保证PSC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3.2 加强学习,确保测试高质量
测试员经过培训考核上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身容易受到地方方言的同化,普通话水平出现滑坡,加之测试工作连续性不强,在间隔较长时间后,自身的听辩音能力较易出现退化。对此,我们应该加以重视,通过多种后续教育方式,创设交流平台,促使测试员保持自身的口语水平,不断提高测试能力。
首先,帮带新手尽快胜任测试工作。对初上岗的测试员进行岗前强化培训,按实际考场安排要求,独立完成一定数量音档的听音训练。同时,给每位新手配备一名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国家级测试员或者优秀的省级测试员作为导师,便于新手增加学习机会,尽快获得经验,提高工作水平,胜任实际工作。另外,合理配备测试组人员。在测试前,要根据这些测试员的不同情况进行合理配置,起到互补、互促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新手或测试能力有欠缺的测试员,应选择与较优秀的测试员组合,测试的过程,也是向优秀测试员学习的过程,对于提高测试工作整体水平有很大帮助。
其次,创设交流平台,加强研讨促发展。对于这项业务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来说,积极创设交流平台,促进测试水平的整体提高很重要。测试站可以借鉴省内乃至国内的先进站点、优秀测试员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同时,可以与省内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学习,相互促进提高。这样,有助于测试员更好地把握评分标准,使测试工作逐步完善,更有助于测试员队伍建设,提高测试员队伍素质,保证测试成绩的可信、有效。
再次,抓好测前准备和测后总结。每次测试前,有必要组织测试员集体重温评分细则和注意事项,并且听3个左右的音档进行试评,进入测试状态后,再对本次应试人员进行测试,这样才能对应试人员做到公平、公正,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和可信度;每次测试工作进行总结,因为在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种种情况,在紧张到甚至没有休息时间的测试过程中,测试员不可能有时间去深入地思考处理,而有些问题有可能还会在下次测试中出现,因此,测试后有必要集体进行总结交流。
3.3 加强监督,实现制度化管理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是主观性很强的工作,测试结果是完全靠测试员的听辩音来作出的评判。因此,对测试员的管理和测试水平监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从根本上保证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测试工作有章可循,保证测试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健康、高效。
首先,完善定期考核制度。普通话测试站要定期对测试员进行考核,努力使考核涵盖更多的内容,促使测试员不断深入学习与研究多方面知识,具备更强的素质能力,提高测试水平。
其次,建立监督通报机制。将测试员置于多层面的监督之下,不仅有测试站的直接监督,还应有考生的广泛监督。在测试员学习熟知工作纪律的情况下,将工作纪律公布于众,尝试让考生参与监督,采用考生信息反馈制度,让考生介入测试员队伍管理中来,考生评价经查实无误后可列入测试员考核成绩中。另外,测试站可以通过每次测试工作后正确率情况的汇总,在测试员范围内进行通报的方法,来警醒和鞭策后进测试员加强学习,提高测试准确度,更好地促进测试站测试质量的提高。
再次,建立激励机制。根据测试员工作情况,组织评选表彰优秀测试员、优秀测试站,开展测试工作经验交流,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及时宣传测试员的先进事迹,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测试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测试员营造一个鼓励先进、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使测试工作更加健康、有序地开展。
总之,建设高素质的测试员队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既要加强测试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又要充分重视测试员的思想道德建设;既要改进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又要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测试员队伍,确保普通话推广工作持续健康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陈遵平.建设高素质普通话测试员队伍的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9,(7),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