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宏微观经济理论

宏微观经济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宏微观经济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宏微观经济理论

宏微观经济理论范文第1篇

一、主权债务危机发展的历史

债权与债务的关系最初来源于信用的发展,在市场主体中的个人、企业之间产生,后来,随着国家的不断出现,每个国家的职能也在不断地扩大着,如果政府的税收满足不了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需要,那么政府就要开始举债,接下来就会出现一连串的主权债务问题。当一国的政府对所欠的债务无力偿还时,就会出现主权债务危机,这和个人或者企业在无法偿还债务是出现的个人危机和企业破产是一样的道理。

国家主权债务的危机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研究显示,从1800年一直到现在,债务违约事件在世界上至少出现过250多次,在19世纪20年代和大萧条时期,全球有近一半的国家都出现过债务违约的情况。在二战后更是严重,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主权债务危机。这次的主权债务危机,是由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一些以航运、旅游产业为主的国家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政府为了救助银行业的困境,相继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

二、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解读主权债务危机

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经济理论,以总量分析为主。宏观经济学中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主要的调控手段。现代政府债务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大概已经超过了200年,但对于公债的作用和看法却一直饱受着争议。比如:威廉·配第以及梅隆、詹姆士·斯图亚特等人对公债持比较积极肯定的态度,而法朗斯·魁奈以及查尔斯·达芬南、大卫·谟等人则持否定的态度,认为下一代人会因为公债而加重今后的负担,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国家破产。大卫·李嘉图通过“李嘉图等价”证明了政府发行公债并不能增加财富,后来巴罗也论证并发展了这一思想,但是詹姆斯·布坎南、詹姆斯·托宾等人却对李嘉图的这一理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指明了李嘉图的定价定理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效用的。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西方政府的干预思想又开始兴起了,一些经济学者提出了公债无害论的观点。英国的凯恩斯和德国的卡尔·迪策尔等人提出了公债是一种信用的高级形式的观点,他们认为大规模地发行公债可以体现出国家的进步程度,可以有效促进资本的积累和国家经济的发展。鼓励政府大力发行公债,并主张公债和赤字以及补偿性财政政策相联系,形成了“斟酌使用的需求管理政策”的局面,这一理论在后来也由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得以继承和发展,如:阿尔汉·汉森、萨缪尔森等。

在20世纪70年代的发达国家中,出现了经济滞胀的情况,这使凯恩斯的理论受到了质疑。由于挤出效应、理性预期等因素,一些供给学派、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等学者认为:政府发行公债其实并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而有些学者则认为公债和财政赤字可以刺激政府扩大开支,并提出在政府债务中,内债和外债是等价的,公债只能用于为资本项目融资。

三、主权债务危机反映出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困境

(一)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不能有效解决主权债务危机

目前看来,要解决主权债务危机还是有困难的。根据西方的宏观经济学经典理论来说,要解决主权债务危机问题,要加大政府的收入,减少政府的支出或者借债筹资。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样做会导致经济的进一步萎缩,影响政府的收益。而政府已经出现了债务危机,这个时候再去借债筹资,就更增加了筹资的成本,使债务危机更加严重,而且有可能陷入“以债养债”的恶性循环,就像美国2007年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一样。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各国在财政上大多都出现了赤字,很多国家都运用举债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这样就恶化了主权债务危机,使政府进入了两难选择的境地,暴露出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困境。

另外,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市场对当前的世界经济给予了比较好的预期,美债危机与欧债危机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信用评级遭到了下调,使得投资者不得不对未来全球经济前景的预期进行修正,这也造成了全球股市出现剧烈的动荡。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在进行了两次量化宽松政策后,还要进行第三次,财政政策也用到了极限,市场对美国的未来经济预测的是很难复苏。面对这种债务攀升、增税困难的低迷局面,现有的宏观经济理论不能够对此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建议,也没有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二)宏观经济学对政府行为的假设和分析存在缺陷

宏观经济学把政府作为经济主体纳入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实现了政府在经济运行和调控中的作用,规范了政府合理地介入,引导了经济的运行。这样,政府既可以通过政治权利来影响资源的配置,还可以以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制度形式来影响,现在经济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失灵的情况一般来自于自发的市场调节。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现有的西方宏观经济学在对政府行为的假设和分析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1.西方宏观经济学根据新古典分析范式,把政府假设为一个具有理性的“经济人”,这种假设不太符合现实,也过于简单,忽视了人的行为受到文化、道德等因素影响的现实。凯恩斯等人在建立宏观经济理论的时候并没有指出这一特性,但还是认为政府具有完全的信息,能够很好地测出并解决经济波动,提高宏观经济目标的力度。詹·M.布坎南和戈登·塔洛克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从政府雇员个体的角度提出掌握行政公共决策权的领导和官员也都是政府的“经纪人”。政府为了实现社会稳定,出现了“支出冲动”,以为这样可以刺激经济的复苏,其实不然,这种出会刺激政府不断扩大支出,在特殊情况下还要通过借债来实现融资。

2.西方政府为了实现“四个目标”,借助于财政货币政策干预经济运行,忽视了政府行为的社会性。在实际调控中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外交等。如果在分析政府的经济行为和决策时将必要的社会和政治因素舍弃掉的话,那么得到的假设和分析就可能会存在缺陷。

3.凯恩斯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以来,宏观经济学已经被世界广泛接受,但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西方主流经济学受到了质疑。所以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理论能够更好为指导实践服务。

四、结语

主权债务问题由来已久,其产生的背景与历史上经常出现于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特点是不同的,在选择治理危机的路径上也存在着许多困难,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宏观调控四大目标的实现,政府负债是实现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所以政府公债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果运用得当并不会带来主权债务危机。

参考文献:

[1]张秋.再论政府职能错位与银企关系的恶化——我国银企债务危机形成的原因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05).

[2]黄茂兴.冲突与和谐:经济人与政府人——兼论和谐社会中政府“经济人”的行为模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3]杨华,殷东萍,龙海波.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地方政府行为定位分析[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04).

[4]陆岷峰,张惠.政府适度负债规模的研究——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到中国地方政府负债风险谈起[J].南都学坛,2011(05).

[5]陈志昂,杨露,董挺.基于M-F长期债务模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分析——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为例[J].山东经济,2011(04).

[6]曹凯,陈佶玲,潘毓东.欧元区政策二元性矛盾及协调措施探讨——基于《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视角[J].经济论坛,2009(19).

[7]姚铃.欧债危机路漫漫中欧经贸待考验——剖析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影响[J].国际贸易,2011(09).

[8]刘新华,白玫.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

作者简介:王健(1981-),男,山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专业2011级。

宏微观经济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2年度天津工业大学校级课题:《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资源库建设――基于对我院试题库的补充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作为后续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但由于该课程理论深度较强,出现了学生难懂、教学效果欠佳的尴尬局面,而案例教学法合理应用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搭建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平台,能够使微观经济理论深入浅出、融会贯通,既保留其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一、《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特点

1.微观经济学理论性强

微观经济学以经济概念、经济原理为主要内容,主要介绍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时有相应的假设前提,否则结论难以成立。其系统性强,内容庞杂,包括供求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分配理论等,同时也会牵涉到大量的经济学家和学派的学术继承与争议等,也会给初学者带来许多困惑。

2.数理方法运用较多

在教学中《微观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学科,需要使用大量的图表、函数等数学工具来表达经济学思想,借助数学模型推演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变量间的逻辑性也很强,很多理论需要借助数学公式进行推导,很多知识需要通过图形来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学术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整体来看,学生普遍对于复杂的数学公式感觉很不适应。不仅如此,微观经济学借助数学模型来推演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大量经济模型的构建更加大了初学者的困难,使学生感觉该课程枯燥乏味,难以掌握。

3.教学过程多关注模型的推导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多关注于模型的数学推导和几何图形的解释,但微观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因此,要求教师不应过度关注模型的数学推导,而应将精力集中投入到讲解模型中的变量相互关系,以及模型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含义。否则,学生会迷失在大量的图表和公式里而不能自拔,只会机械套用教材上的结论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仅如此,微观经济学还是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课,如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管理学、财政学、证券投资学等都需要微观经济学做前期的理论铺垫,因此,如何根据微观经济理论和运行规律,探索一条适合的教学模式尤为重要。

二、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主要通过模拟和再现真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把学生引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进行学习,主要运用于管理学、法学等学科教学中。微观经济学课程涉及面较广,内容较为深奥、抽象,文字、公式以及图表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因为学生缺乏兴趣而效果低下,如何能够生动形象地讲好相关理论,使学生摆脱困惑或厌学情绪,并能喜爱上该门课程,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优点如下:

1.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

微观经济学中涉及到抽象的经济理论和模型,没有扎实的数学和经济学基础,难以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体系。通常,在微观经济学的授课过程中,多采用抽象的讲授法,在进行数学推导的过程中,使得本就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会愈发显得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原本充满期待的热情度迅速降低。如,在“消费者行为”中,会使用到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在“生产者理论”中,会运用到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以及TP、MP、AP曲线、市场结构中不同类型市场的需求曲线、均衡状况等多条曲线,学生掌握起来往往非常困难。若根据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案例的选择,必然会涉及相关的经济热点问题,足以吸引学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拓展学生视野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设置多在大学一年级时进行,对于刚刚接触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其社会阅历尚浅,也缺乏对经济生活现象的敏感,通过适时引入与微观理论相关联的现实案例分析,把学生带入案例场景并进行讨论或研讨,可帮助学生理解并牢记和应用相关知识,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对经济政策的分析能力。如在讲述弹性理论时,关于“需求弹性和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时,可以通过“谷贱伤农”的现实实际进行案例分析,能够使学生意识到这些理论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真真切切地渗透在我们生活周围。在讲述“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时,可以引入经典的灯塔案例,以及提出“为何鲸鱼濒临灭绝而鸡却无繁衍之忧?”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引入“博弈论”的囚徒困境,便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寡头垄断市场上厂商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这些相关知识的导入会极大地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其相关知识的积累。

3.注重双向交流

合适的微观经济案例通常来自现实生活,有充足的真实数据和媒体评析,便于学生开拓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微观经济学中包含诸多理论模型,单一的理论阐述和推导枯燥乏味,难以使学生掌握理论真谛,更谈不上客观分析现实中企业的经营发展、不同行业所在的市场结构以及竞争特点、市场失灵等问题。而采用案例教学,其优点是很明显的,它可以使得刻板生硬的课堂氛围提升到丰富多彩的感性认知,便于将大量抽象枯燥的理论消化吸收并灵活运用。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方式的应用

1.案例的选择应恰如其分

首先,在案例的选取上,必须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所取案例应恰当地服务与教学内容,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资料。其次,案例的选择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所选取的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一定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较好地解释理论模型。用恰当的案例引入教学内容,会激发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并引起对理论知识的高度关注,课堂氛围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学生注意力会集中到该堂课内容上,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可对案例进行分层选择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课程特点,进行案例的选择、编排。如关于经济理论热点与当代中国、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故事中的经济学案例等进行归类。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分层与归集,能使学生了解到经济学与生产、生活等经济活动密切相连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经济学素养。教师用分层案例对不同章节的教学案例进行强化说明,可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并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如对于贯穿微观经济始终的“边际”一词的理解,学生在最初接触的时候很难以理解,这时可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为什么水这么便宜,而钻石如此昂贵?”来使学生加深对边际决策的理解。 如在讲授蛛网理论时,可选取现实生活案例进行分析,如结合近些年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来进行阐述。在讲授劣质品的收入效应时,1845年爱尔兰发生的吉芬现象就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案例,这是采用历史事件进行佐证的相关例子。

3.注重案例与实际的结合

虽然微观经济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分析体系和逻辑框架,但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经济理论在分析过程中,往往有很多假设前提,目的是进行简化分析,但是假定越多,偏离现实就越远。从表象上看,理论和实际并不能完全吻合,教师在进行案例讲授的过程中,要针对相应理论进行分析,并且应让学生明白被简化的理论与现实实际的差距与关系,并解释案例中某些细节偏离理论的原因。同时,可采用新闻事例、国内外重大经济事件以及身边的经济现象对知识点进行描述,这些是学生易于接受和产生兴趣的兴奋点,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

4.适当运用多媒体配合案例教学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图文并茂、时效性强、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决定了其理应成为案例选材的重要渠道。所以,在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不应仅局限于平面媒体,对于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等,则可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用图像、声音感官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将相关的概念、原理反复映射到学生头脑中,教学效果则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如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分析后,教师可播放《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财经郎眼》等视频进行播放,对于较长的视频资料,可截取其中重点部分给学生观看,视频播放结束后,请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结合视频中问题进行探讨,可以有效在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结合现实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钱静:案例教学法在宏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宏微观经济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应用型本科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基本情况

西方经济学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改革开放后,我国资源配置方式逐步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西方经济学也开始引入中国,并开启了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在我国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地位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分为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西方经济学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理论体系庞大,概念抽象,晦涩难懂;前提假设条件严苛,理论性强,实践应用性较弱;数理性强,对数理知识的要求较高;函数图形多,经济模型复杂难懂。

二、学情分析

民办院校存在多方面的弱势:与公办院校相比在软硬件方面有较大差距;社会对民办院校存在偏见;民办高校学费比公办高校高三倍左右等等。这些弱势导致民办高校在高考生中缺乏吸引力。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招收的一般是本二批次的学生,但过本二线20分以上的考生一般不会选择民办高校,所以民办高校能招到的只能是刚好过线的考生。这部分考生能达到招生计划的六成左右,剩余四成需要降分录取,每年降分的幅度一般是线下10分左右。因此,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特别是数学和英语等公共课比较薄弱。而西方经济学课程数理性很强,经济模型都是以函数图形的形式呈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困难重重,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很多学生遇到困难后出现厌学情绪,随后选择放弃学习。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比较强。

三、当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困境

(一)课时紧张,案例教学使用较少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大一下学期开设微观经济学,大二上学期开设宏观经济学。由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每学期一般都有实训实验周,所以教学周只有16周,每周3课时,微观和宏观总课时都是48课时。而在公办本科院校,这两门课程的总课时都是64课时。所以我们的课时非常紧张,而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多,理论体系庞大,由于课程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的讲授要花去大量的时间,进行案例分析的时间少之又少。如果没有把基础知识讲明白,一味强调要增加实际案例分析,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案例,无法用专业知识专业眼光来分析案例,案例分析的意义将不复存在。所以教师存在两难境地:如果花较多时间在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上,留给案例分析和经济热点讨论的时间就会被压缩;如果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增加实际案例讨论的时间,又导致理论讲授时间不足,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够透彻,难以用专业经济学知识来分析案例。

(二)课程抽象,前提假设严格,实用性不强

2019年4月,哈弗大学著名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宣布不再讲授经济学原理(即西方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但也并非一边倒的褒奖,很多学生和业内人士对这门课提出过意见,甚至抨击:“学了一遍经济学,依然无法真正理解真实经济体如何运行”;“理性经济人、完全竞争、完全信息等前提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似乎完全不适用”;“复杂而庞大的经济系统,往往直接被教材上的几个方程简要带过。”国内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那么,西方经济学课程是否还能为中国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及创新服务呢?

(三)考核方式不合理,无法起到激励作用

闽南理工学院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考核构成比例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中考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成绩占总成绩的50%。由于是大班教学,每个课堂人数一般是80人左右,教室里的座位几乎都会被坐满。期中考试采取随堂考方式,每个学生紧挨着坐,监考老师也只有任课老师一人。这导致期中考抄袭率高,考试成绩水分很高,期中考平均分达到了90分左右,考试结果严重失真。而由于期中考成绩高,期末考所占比重又较低,导致学生对期末考不重视。例如,一个平时表现一般的同学,期中考90分,平时分80分,按比例加权后,期末考只需考36分,总分就可以达到60分。这样的考核方式无法起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作用,只会促使学生投机取巧,引起信息经济学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四)学生学习积极性低,部分同学存在厌学情绪

西方经济学课程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而我们大部分学生数学底子不好,逻辑推理能力也比较薄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困难重重,很多学生碰到困难干脆就放弃了学习。而且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实践活动很多,特别是大一学生。按学校规定,大一要上晚自习,但是过多的学生活动占用了大量的晚自习时间,导致学生无法利用晚自习时间巩固白天课堂所学知识。同时西方经济学每次课间隔时间较长,上新课时,很多学生已经忘了上次课所学知识,以致知识碎片化越发严重,学生难以构建西方经济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四、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精简理论,主次分明,增加案例教学

由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在课时的安排上不可能增加理论课的课时,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会继续保持48课时不变,甚至将来可能还会减少理论课课时。所以在讲授过程中无需做到面面俱到,而要在把握总体理论框架的前提下,做到有主有次、详略得当,抓重点有条理地进行讲授。由于课程理论体系庞大,这就需要教师有选择地进行精简。根据课程体系结构,生产要素市场、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开放经济学,这几章内容可以放弃课堂讲授,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自学,与老师保持沟通。消费者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不确定性和风险、不完全竞争市场、失业和通货膨胀这些章节可以选择简略地讲授。剩余章节作为重点讲授。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力争花最少的时间把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讲明白讲透彻,要进行系统化的讲授,把握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讲授效率,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巨大的考验。有些教师建议拿出某些章节让学生轮流来讲授,这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也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但是这不适合民办本科高校。由于本课程理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我们的学生很难讲明白,最后不仅把宝贵的课时给消耗掉了,而且讲课的学生和听课的学生都没有把理论知识和理论体系搞明白。所以就本门课程来说,传统的教师讲授法还是至关重要的。案例分析及经济热点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并在学生讨论后进行总结点评。案例分析能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分析经济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一举两得,并能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增加经济学综合仿真实训教学

经济学综合仿真实训,是针对经济学专业教学特点而设计,旨在创造一个接近现实经济的教学实践模拟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由于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具有理论体系庞大、数理性强、概念抽象等特点,学生难以运用专业的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训,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流程,并能有意识地搜集和分析各项经济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验证经济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本实训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营过程,营造真实的经济环境,让学生体会现实中的厂商、政府和消费者之间经济行为。本实训集实战性、操作性、体验式于一体,通过情景模拟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微观经济运行与宏观经济调控。闽南理工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工程专业在2019年上半年的认识实训中首次进行了宏微观经济学综合仿真实训,此次实训主体是2018级的大一新生。这批学生刚学完微观经济学,还没有学宏观经济学,所以实训效果欠佳。建议等微观和宏观经济学都学完后,经管类所有专业开设为期一周的经济学综合仿真实训,以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改革考核方式,设置期末考最低达标线

为防止学生投机取巧及对期末考的不重视,应设置期末考最低达标线,如55分,期末卷面成绩过了55分才可以加权平时分和期中成绩,否则以期末卷面成绩为最终成绩。在平时考核中,要加强对课程实践活动的考核,如每周经济热点学生轮流播报情况,案例讨论中的学生表现情况都可以计入平时分。期中考采取小班考试,学生座位隔开来防止学生抄袭。期末考可增加应用类题目的考核,减少识记类题目的考核,以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宏微观经济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深入浅出”;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77-02

一、计量经济学背景介绍

1.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一词最早由挪威经济学家、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希(R.Frisch)于1926年在《论纯经济问题》一文中,按照“生物计量学”(Biometrics)一词的结构仿造出来的。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是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1930年12月弗里希和丁伯根(J.Tinbergen)等经济学家发起在美国克里富兰成立国际计量经济学会,该学会的成立标志着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独立学科被正式确立。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P.Samuelson)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有了新突破,使得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计量经济学在国内的发展。中国高等学校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已有20多年的历史,起初只是在部分学校的少数专业开设,1998年经教育部全国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决定,把计量经济学纳入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8门共同核心课程之一。全国各高校不仅在经济学类各专业已普遍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而且一些管理类专业也十分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与此同时,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不再仅限于理论层面,计量经济分析在经济领域中得到一定运用,仅从经济学类期刊文章看,学者在探索经济问题的过程中,更希望通过对经济问题的定量分析来提升文章实用价值,它也成为文章含金量的一个重要尺标。据统计,在1984―2007年《经济研究》刊物上发表的近3300余篇论文中,以计量模型作为主要分析方法的论文占到了53%[1]。

二、计量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从学科综合性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计量经济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自身并没有固定的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中的各种计量方法和技术,大多来自数学和统计学,但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需有相关的经济理论作为支撑。因此,在运用计量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们需坚持以科学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经济问题所处的环境,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才能使计量研究成果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从方法论角度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工具学科。作为方法论学科,计量经济学信奉“经验主义”,作为经济问题分析的工具,计量经济学需要通过对经济问题的数量关系,并从定量角度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因此,计量经济学通过自身的优势,将现实中的经济问题,通过计量经济方法并结合相应软件,将经济问题转化为可度量且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分析结果,并为后续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三、计量经济学在财经院校的发展现状

财经院校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更强调课程的实际应用而不是课程的理论推导,理论推导并不是其教学主要目的。虽然理论推导及证明不是其学生的强项,但学生具有较强的经济学基础。虽然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门类各专业核心课程,且该课程在教学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计量经济学在财经院校的课程开设中仍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课程具有课时少、内容多、实践性强的特点。目前,财经院校为本科生开设的计量经济学课时较为有限,而计量经济学是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以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等为先修课程。因此,计量经济学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广泛,内容较多。其次,计量经济学现有教学特点致使学生课程压力进一步加大。计量经济学要求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必须具有宏微观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先行课程的良好基础。但对财经院校而言,选修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本科生其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加之开设的时间正好为学生专业课最多的时间段。另一方面,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部分知识掌握的熟悉程度将直接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学方法仍以理论讲授为主,导致教学的“深入深出”。现行的计量经济学教材中充斥着各种数学公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分注重于数学理论推导,而忽视了财经院校学生知识结构背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使得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缩减。

四、实现计量经济学本科教学的“深入浅出”途径

如果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忽视定量分析,经济研究很难深入下去,对经济“政策效应的验证也是一句空话”,但如果不改变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我们将会看到从公式到公式的数字游戏[2],这将最终形成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深入深出”,教学效果难于达到最大化。从财经院校本科教学视角出发,实现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深入浅出”教学途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选择经典计量经济学部分作为本科教学重点。在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与方法,让学生具有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初步能力[3]。其中,经典计量经济学应用最为普遍,也是学习更高层次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基础,符合财经院校绝大多数本科教学的实际要求。因此,可以选择经典计量经济学部分作为本科教学重点,更多的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可以放入更高层次学生的教学或学生根据自己个人兴趣爱好拓展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知识。

2.减少数学的理论推导,重视其分析思想及实际应用。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课程,并不是数学课。因此,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过程不能过于数学化。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数学推导,使学生了解方法的基本思想即可。以学生扎实的经济知识基础为支撑,加强其计量经济学的实际应用。

3.加强实验教学及启发教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适当引入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根据理论教学的进度合理安排实验教学的时间,通过案例演示及实验操作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选择经济热点主题,同时案例内容紧扣教学大纲,改变教材中实例一成不变的形象,保持案例的动态更新[4]。计量经济学的实验课程学习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掌握计量经济学的运用。在实验课案例讲解的过程中,各个步骤需要结合经济问题及计量经济软件讲解,增加讲解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增加同行间的学术交流,把握学术前沿发展动态。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虽然这门学科在中国发展仅20多年,但其运用领域在不断扩大。仅从目前权威的经济学类相关文献统计数据可知,越来越多的文献在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过程中涉及计量经济学方法作为辅助。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仍不成熟,并且其学术前沿问题也在不断更新,仅凭专业教师单一力量还略显单薄,因此,专业教师需增加专业间的学术交流活动,探讨专业领域相关困惑。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专业教师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及学术前沿发展动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为学生讲解专业相关的学术前沿发展现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永伟.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探索与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4):12-13.

[2]陈岱孙.陈岱孙文集(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庄.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改革的研讨[J].统计与咨询,2010,(06):46-47.

[4]徐盈之.研究型大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2):228-231.

[5]高铁梅.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8-22.

宏微观经济理论范文第5篇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再次提醒人们,金融风险的防范不容忽视。尽管金融监管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但它毕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通过有效的金融监管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金融监管存在决策有限理性问题

美国于2010年7月通过了多德—弗兰克金融改革法案,欧盟于2010年9月通过了泛欧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也对国际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各方都更加重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从以往的以资本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监管上升到以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为核心的宏观审慎监管,从顺周期的微观监管上升到逆周期的宏观监管。但是无论是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还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都需要对宏观经济波动加以识别和判断,这种识别和判断本质上同微观主体对市场的识别和判断是一样的,都是金融系统的组成部分,一旦出现识别和判断的错误就会造成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20世纪30年代以前,市场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鼎盛时期,金融监管处于自发性的初级阶段。由于金融监管弱化,终于发生了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经济大萧条”。(2)20世纪30~70年代,金融监管全面而严格。由于金融监管过严,最终发生了“经济滞胀”。(3)20世纪70~80年代末,金融监管放松,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因金融监管弱化,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国际金融危机。(4)20世纪90年代至今,金融监管趋于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寻求融合与均衡,但是还是没有避免2008年的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在强化和弱化之间的选择,实际上是针对宏观经济的变化所进行的相机抉择。但是我们看到,长期以来金融监管并没有如人所愿地适应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反而因为金融危机的反复发生而备受诟病。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个或几个金融机构发生巨额损失或倒闭导致整个金融体系面临崩溃的风险,以及对实体经济产生恶性影响的可能性。它是金融系统内累积的风险,具有传染性、蔓延性、负外部性以及对整个实体经济的巨大溢出效应。现代金融系统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系统,金融机构之间频繁的日常交易使金融网络越来越复杂,所有机构通过这个网络将信息迅速传播给与其有业务联系的机构,信息的大量交换使得金融市场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任何曾经制定的监管规则都不能适应金融领域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变性,相反还可能形成对金融系统的干扰,引发“蝴蝶效应”。因此,金融监管的原则不能仅仅着眼于宏微观经济的波动,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充分考虑金融监管的决策理性。

20世纪50年代,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提出了期望效用理论,用来解释和预测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是如何决策的。阿莱悖论、埃尔斯伯格悖论的出现使人们意识到现实中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做决策时会受到自身背景和经验的影响,只考虑某些次要的、枝节的问题,而忽视另外一些重要的、根本性的问题,并且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的感性偏见又会使其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发生偏差。因此,在实际情境中,决策者的偏好是复杂多变的,这就需要人们对传统经济理论中的理性假设做出修正。20世纪60年代以后,认知科学在描述和解释人类决策行为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近年来,双系统决策理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二、双系统决策模型

双系统的概念在神经科学、医学和心理学等不同领域都有各自的名称,比如评估系统和运动系统、自动过程和受控过程、反射系统和反思系统、系统l和系统2(Camerer,2003)。本文采用系统1和系统2来描述双系统决策理论中的两个子系统。双系统决策理论的核心是,人们的决策分析过程是大脑中两套不同的决策系统相互影响的过程。系统1可以简要地概括为直觉,其信息加工方式为并行加工且加工速度较快,不占用或占用很少的心理资源,模块化封闭运行,决策时大脑处在自主控制状态,反应自动化,容易受背景相似性、刻板印象的影响,无自我意识或只能意识到其加工结果而意识不到加工过程;系统2可以简要地慨括为慎思,其信息加工方式为串行加工且加工速度慢,占用较多的心理资源,非模块化,在做决策时需要集中注意力,不容易受背景相似性、刻板印象的干扰,主要基于规则进行,有自我意识,加工过程和结果都可以被意识到。丹尼尔•卡尼曼(Kahneman,2003)指出,人们做出决策时容易失去耐心而丧失理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不能快速而精确地计算出做一件事情的成本和收益,另一部分原因则是人们经常遗漏决策的相关信息。如何在有限的资讯、知识、能力和方案下做出最优的决策是决策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决策者们研究的重点和追求的目标。当面临时间压力的时候,大量信息需要被筛选,这时人们会启动系统1,即凭直觉做决定。系统1做出的决策由于缺乏思考,犯错的可能性很大。Sunstein和Thaler(2008)曾认为对决策人可能出现的偏见进行提醒,或者不断提醒决策人尽量考虑周全可能会提高系统1决策的质量。但是事实证明,当决策人面临时间压力的时候,通常不会接受旁观者的劝告。一部分原因是人们不愿在他人面前表现出考虑不周,而另一部分原因是人们会无意识地忽视这些劝告。实验证明,决策人在面临时间压力的时候,其决策行为通常不会被简单的提醒和劝告所改变(Nosek和Greenwald,2007)。[7]与系统1凭直觉决策的行为相比,系统2经过分析思考的决策行为大大降低了犯错的可能性,但是,用时长是系统2决策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一个稍长的时间范围内,启动系统2决策的决策者会接受旁观者的意见,会考虑不同的决策可能产生的不同后果(Gigerenzer和Hoffrage,1991)。从系统1的决策转变为系统2的决策之后,决策者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他们会采纳外部意见﹑及时提供信息反馈﹑刻意训练思维等(Milkman,Chugh和Bazerman,2009),但是,所有这些行为转换的前提是更长的思考时间。因此,时间是区别系统1和系统2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情况下,系统1与系统2会同时对决策过程起作用,当两个系统作用方向相同时,其决策结果既合乎理性又遵从直觉;反之,当两个系统的作用方向不同时,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占优势的一方会控制行为结果(孙彦等,2007)。简而言之,思维活动的时间一旦拉长,人们的决策就会从系统1转变为系统2。笔者结合神经经济学、认知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对决策过程的描述,对双系统决策模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如图1。

三、金融监管决策时间的双重效应分析

(一)金融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决策分析金融机构之间频繁的日常交易使得金融网络越来越复杂,也使金融市场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快速的变化使金融市场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由于金融市场的变化速度极快,大量的信息需要被筛选,不论是市场参与者还是监管者,在时间压迫的情境下会更多地凭直觉也就是系统1做出决策。此时,决策者对金融市场变化的反应大部分是自动化的,对各种金融信息的加工过程为速度较快的并行加工,模块化封闭式运行;做决策时大脑处在自主控制状态,自动地受大脑中背景相似性、刻板印象的金融市场规则所影响,并且很少能自我意识或只能意识到其决策的结果而意识不到决策的过程。由于缺乏长时间的思考,这些快速、自动化和凭直觉做出的决策,犯错的可能性很大。另外,当系统1参与决策时,尽管金融监管者可能对市场参与者可能出现的决策错误进行了提醒和劝告,建议者可能对监管者可能出现的监管决策错误进行了提醒和劝告,但是在面临时间压力的情势下,这些提醒和劝告很难改变他们的决策行为。如果将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的决策时间尽可能地延长,那么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就会更多地利用系统2做决策。此时,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对金融市场变化的反应是非自动化的慎思,对各种金融信息的加工过程是速度较慢的串行加工,非模块化开放式运行;做决策时大脑受自我控制,注意力集中,不易受背景相似性、刻板印象的金融市场规则的干扰,有比较强的自我意识,不仅能意识到决策的结果,还能意识到决策的过程。由于拥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这些缓慢地、能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而做出的决策,犯错的可能性显著降低。另外,当系统2参与决策时,市场参与者可能更容易接受金融监管者的意见,监管决策者可能更容易接受建议者的意见,能及时提供信息反馈,考虑不同的决策可能产生的不同后果,以及改变僵化的思维方式等等。

(二)金融监管决策时间的双重效应分析主流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效率来自于自由竞争,是自由竞争创造出的更多的可能性促进了资本的积累、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工业革命的产生,从而促进了经济效率。但是,自由竞争创造出的可能性在扩大了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同时也创造出了更多的市场风险,自由竞争是市场风险的催化剂。用双系统决策模型可以解释这一观点。金融市场自由竞争程度加大使金融市场变化速度加快,市场参与者在时间压迫的情境下会更多地凭直觉也就是系统1做出决策。根据上述金融市场参与者决策分析可知,系统1这种决策机制最终导致自由竞争的游戏规则不具有自我约束功能,金融市场只能在市场参与者很少有自我意识的决策过程中自发地进行调整,最终金融市场以金融危机的方式让市场参与者意识和察觉到自己决策的错误。反之,如果自由竞争程度减小,那么金融市场的变化速度也会减慢,这就给市场参与者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市场参与者就会更多地启动系统2,其结果是市场参与者能更理性地应对不确定性的金融市场。因此,自由竞争程度是市场参与者选择不同决策系统的重要条件,而市场参与者选择不同的决策系统又是影响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根据上面金融监管者决策分析的结果,如果在金融监管中增加金融监管者决策的时间,那么就会产生金融监管的双重正效应,不仅能使金融监管者更多地启动系统2进行更理性的决策,还能够减缓金融市场自由竞争的程度,使市场参与者有更多的时间启动系统2进行更理性的决策。事实上,对市场安全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参与者的决策,金融监管中增加金融监管者决策的时间归根结底是给市场参与者更多的决策时间,只有得到市场参与者的积极配合,才能更为安全和有效地控制千变万化的金融市场风险。反之,如果金融监管中不考虑决策时间这一因素,那么就会产生金融监管的双重负效应,一方面金融监管者会更多地启动系统1进行非理性决策,另一方面使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更为激烈,市场参与者不得不更多地启动系统1进行非理性决策,最终金融市场会变得更为复杂,风险不断加大。

四、关于金融监管决策时间的建议

金融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在做决策时唯有更多地启动系统2,才能更理性地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金融市场的瞬息万变,这就要求给予金融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更多的决策时间。因此,金融监管应当以积极地帮助市场参与者理性决策为宗旨,在金融监管的原则中应当加入决策时间这一重要参数,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宏微观审慎监管、对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判断、逆周期的宏观监管等都应当充分地考虑到决策时间这个重要参数。金融危机具有周期性特征,资产价格波动又存在顺周期效应,这就给金融监管提出了难题。如果不充分地考虑决策时间这个重要参数,那么在实际操作中金融监管改革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非理性决策而导致的金融风险将会危及金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然而,风险和效率是对称的,降低自由竞争程度既会降低金融风险,也会降低经济效率。因此,金融监管改革中所规定的决策时间应该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要保证整个社会所需要的经济效率。

相关期刊更多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土壤通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