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神经内科相关知识

神经内科相关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神经内科相关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神经内科相关知识

神经内科相关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深化教学改革 神经内科 临床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225-01

医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临床教学是一个起点,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把以前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与相关技能进行融合,从而具备从医的基本能力。神经内科在病理知识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如何切实提升神经内科的临床教学质量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也是非常必要的课题。

1 引导学生做好学习的充分准备

从学科分类上来说,虽然神经内科是一门独立学科,但是因为在特定的教学大纲中并没有分配到较多的课时,导致了很多学生无法全面掌握神经内科的相关知识,而且很多学生有一个误区,就是从课时数量的多少进行个人判断,总是错误的把神经内科当成不重要的教学科目,从而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加上部分学生过于夸大神经内科的知识难度,对神经内科的临床教学缺少必要的学习信心。所以,针对这种实际情况,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首先,要积极的帮助学生进行神经内科相关知识的梳理,通过直观性更强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把生硬的文字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的、直观的形式,争取以最好的条件帮助学生形成对神经内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并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再者,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神经内科的前沿咨询,通过学科带头人的带动作用,与正在开展的科研工作相结合,生动的展示给学生以神经内科的发展成果,保证学生能够了解神经内科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最后,要注重向学生强调学习神经内科临床知识的重要作用,通过资深的临床医师,使学生明白在临床工作当中,神经内科临床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一般是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单方面重视知识与经验的传授,但是却严重忽略了作为主体的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这样就非常容易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没有兴趣,且学习的效率非常低,没有获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学习知识难度较大且内容较为抽象的神经内科时,表现更为明显。所以,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深化教学改革,把学生作为主体,并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相应的教学手段,把自己掌握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对学生的发展形成影响,而学生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能够通过主观能动性做出自己的选择,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更偏向于帮助和指导学生的人。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同样需要关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重要引导作用,然而,在教学行为中,教师能够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仅仅是外加的,学生对某项技能或某门知识的掌握需要经过一个内化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主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的形式进行创新,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努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例如适当的组织学生对各种典型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在这种交流过程中,使学生对这种典型疾病的病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进而通过整合、联系等方法找到疾病的本质所在。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引导学生独立的进行思考,还能够培养起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意义。

3 坚持考核制度

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执行严格的考核制度能够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但是,在实习生进行临床实习的过程中,进行技能的考核从非常庞杂的一项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需要有相应场所的支持,及得到被选定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及配合。同时,为了尽可能的使患者痛苦得到降低,在进行每次操作之前,需要实习生提前进行相应的模拟操作。在考核实习生的过程中,主要有两项指标,第一个是指标是基本技能的考核,这里面主要包含两块内容,即腰椎穿刺术以及神经系统查体。在选定患者之后,随机分组后进行考核,主考教师在考核一名实习生时,其余学生进行相应记录。在完成考核后,组织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点评,并进行积极讨论,最后由主考教师进行总结陈述。第二个指标是综合技能的考核,主要手段是以查房提问与病例分析的方法实现考核的目标。进行查房提问时,由科主任提出相关的综合性问题,要求被查问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进行书面回答,最后由主考老师对这些书面回答进行总结分析;在病例分析环节中,由学生自由选择病例,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在考核的过程当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到主置,以便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学习能动性。

4 结语

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切实提升神经内科的临床教学质量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从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对临床教学的各方面经验进行不断的总结,需要引导学生做好学习的充分准备,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坚持把考核制度纳入到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来,这样才能切实的提升神经内科的临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全,吴曙粤.从近年我院的医师资格考试结果探讨临床教学工作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7):24,125.

[2] 蔡东红,张颖,邓敏,等.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医生,2011(16):161-163.

[3] 马静,杨丽莎,马维红,等.临床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华夏医学,2011(3):125-127.

神经内科相关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防控对策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以高龄患者居多,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进展快等特点,且患者多伴有各种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加之治疗过程中各种侵入性操作较多,故医院感染风险大[1]。这部分患者一旦并发医院感染后可进一步导致原发疾病病情加重,使得治疗的难度及复杂性大大增加,不利于患者预后。因此,对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意义重大[2]。对此,本研究就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旨在降低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第一一三医院2012~2013年的45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14~2015年的450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男238例,女212例;年龄37~90岁,平均(66.20±10.90)岁;对照组男244例,女206例;年龄38~90岁,平均(64.7±12.5)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分析对照组医院感染的原因与情况,观察组给予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1.2.1医院感染情况分析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发生医院感染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原发病、侵入性操作、感染部位、合并基础疾病种类、病原菌检测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上述因素与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高龄、住院时间长、原发病为脑梗死、各种侵入性操作、下呼吸道感染、合并基础疾病种类多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比例高。另外检出的65株病原菌中,耐药菌株占到72.31%,这主要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有关。1.2.2制定防控对策(1)加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定期组织科室内医护人员参与各种培训课程,明确神经内科医院感染高发的原因、危害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其对医院感染的认知水平及防控医院感染的能力,培训重点在于促使医护人员掌握好消毒隔离措施、无菌操作技术等。专职人员利用查房,宣传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新规范、新法规、新标准等。根据现场督查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同时根据神经内科科室特点,制定及下发各种知识手册,组织医护人员学习。(2)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要求科室内医护人员加强学习《手卫生规范》,掌握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方法及步骤,洗手池墙上贴上洗手流程图。同时不定期进行现场督查。改进洗手设施,使用洗手液及干手纸巾。(3)加强呼吸道护理管理:本研究显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中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这主要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等密切相关,故需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严格规范相应的操作流程及规范,包括呼吸机使用规范、吸痰操作规范等。(4)加强管道护理管理:侵入性操作可破坏人体屏障功能,可带入一些条件致病菌,或导致正常菌群出现异位定植。故强调医护人员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指征,对需给予侵入性操作的患者严格执行相应无菌操作规范,尽可能缩短置管的时间,同时加强对呼吸机管道、中心静脉置管、尿管等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包溯源信息系统,便于感染发生后的追踪。(5)重视环境管理:加强对保洁员的消毒培训,使其掌握消毒剂的正确配制及使用方法,洁具消毒后需做分区使用,加强对物体表面的消毒。要求病房内每日定时通风,患者出院后加强终末消毒措施。按照III类环境要求定期监测环境卫生,并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根据疾病传播途径、感染及非感染患者做好隔离及分开管理措施。对特殊感染者单独进行安置。(6)加强抗生素管理与控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使其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适应症,强调抗生素的使用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不盲目更换抗生素种类及用量。并对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督查。(7)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管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不可随意出入医院,指导患者做好相应防护措施。对家属的探视时间进行严格规定,家属在探视时间外禁止随意进入病区内,避免引起院内感染的传播。1.3统计分析采取统计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院感染率与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结果显示,450例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例数为56例,发生率为12.44%。见表1。2.2两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实施措施后,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44%(P<0.01)。见表2。

3讨论

神经内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这主要与多方面因素有关[3]。本研究调查发现,高龄、住院时间长、原发病为脑梗死、各种侵入性操作、下呼吸道感染、合并基础疾病种类多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比例高。另外检出的65株病原菌中,耐药菌株占72.31%,这主要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有关。分析其原因主要为:①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多伴不同程度意识及功能障碍,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咳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无法将下呼吸道分泌物有效地排出体外,故极易引发肺部感染。脑血管病患者由于病情重,影响了吞咽功能,患者多摄入流质软食,容易导致细菌繁殖[4]。②侵入性操作多,如气管插管、器官切开、反复吸痰、使用呼吸机、留置各种导管等,由此导致机体天然免疫屏障被破坏,使得细菌乘虚而入,诱发感染[5]。③高龄患者由于机体各项机能衰退,多合并各种慢性基础病,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及抵抗力下降,在受到创伤后,机体恢复慢,加之各种侵入性操作多,极易引发医院感染[6]。④本研究56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感染部位主要分布于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这主要与脑出血、脑梗死等高危患者病情重,长期卧床,使得痰液淤积于肺部难以排出有关,多数昏迷或意识障碍患者吞咽及咳嗽等反射消失或减弱,容易引起呼吸道细菌定植,另外,气管插管、呼吸机等的使用可导致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明显增加[7]。⑤长时间住院的患者多病情重,加之长期住院可使全身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医院感染发生风险增加。⑥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引发各种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象包括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未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针对性抗生素、多联抗生素使用频率高,这些都使得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加,导致菌群失调。针对引发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我们制订了一系列防范对策,包括加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加强呼吸道护理管理、加强管道护理管理、重视环境管理、加强抗生素管理与控制、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管理,通过严格执行护理管理措施,使护理人员加强了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并提高其防范医院感染的能力,避免医院感染在医院内传播[8]。实施护理干预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仅为3.78%,较实施前的12.44%显著下降。综上所述,神经内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引发医院感染的因素众多,针对易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防控对策并实施,对于降低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扣真.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6):11-12.

[2]栾苏妮,胡东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1):2085-2087.

[3]林海.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7):97-99.

[4]刘娟,汪志云,张坚磊,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209-210.

[5]吕荣辉.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河北医学,2014,20(7):1211-1213.

[6]韩玉梁,王凯,严小艳,等.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6,18(1):7-9.

[7]黄艳.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4):59-60.

神经内科相关知识范文第3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22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6.3±3.1)岁,包括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例脑梗死、11例脑出血、9例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7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19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8.3±2.3)岁,包括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例脑梗死、8例脑出血、8例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9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排除标准:过敏体质患者、哺乳期妇女或孕妇、心肺功能严重不全患者、肿瘤患者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性别以及既往病史或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强细节管理措施,其方法如下:

1.2.1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

神经内科中的所有护理人员都在平时加强自身修养,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强化,尤其是加强对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因此,应当在院内定期开展各种针对护理人员的相关神经内科护理培训,让所有护士都有忧患意识,对于可能出现差错的地方进行重点培训和防范,确保每一位神经内科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

1.2.2做好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自入院起就应当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每一位患者对疾病都能有一个充分认识,同时还应当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或教育,使其了解神经疾病可能发生的其他并发症,如精神障碍、意识障碍以及运动障碍等,避免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不必要的自我伤害以及坠床等情况出现,最大限度提升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

1.2.3防止其他并发症:

对于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而言,最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则是行动不便而出现的压疮发生,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和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沟通,对此类情况及时做出预防。

1.3观察指标:

患者出院前,对两组患者的健康宣教、护理服务态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加入细节管理后,无论是健康宣教、护理服务态度,还是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医学护理模式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绝大多数医院也越来越关注细节管理,现代护理学也已经将细节管理纳入护理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身为一名护理人员,应当从自身开始强化细节管理理念,要有任何风险都来自于细节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找出可能出现差错的地方,降低风险发生率。在神经内科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细节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加以关注和重视,掌握好各项细节工作,将细节工作看成是直接关系到患者切身利益和医院发展的重要核心内容。除此之外,医院还可制定出相关流程,规范细节管理的工作内容,使每一位护士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细节管理要求和制度执行,规范操作流程,对工作中发现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及时完善,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活动,使患者能够了解自身病情,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防范。只有这样做才能够从根本上强化院内的细节管理,从而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得到舒适、优质的护理。现如今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现代护理学强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细节管理的重视,其内容主要包括:细节化的操作、细节化的护理以及重视护理措施质量控制,为患者提供一个高水准、高舒适的护理环境。细节管理要求护理过程中做到精益求精,将护理工作做到极致;同时还需要具备准确的决策和信息,细化操作流程、管理流程和执行流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将细节管理充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4结语

神经内科相关知识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探讨身心并护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其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心并护模式在临床实践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值得推广。

关键词 神经内科;身心并护;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15

神经内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1]。很多患者在治疗前会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身心并护模式的护理方式对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我们选取在我院

作者单位:529400恩平市广东省恩平市人民医院内一科

莫美华: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者采用身心并护的护理模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24~68岁,平均47.6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为神经内科疾病,其中重症肌无力21例(占30.00%),三叉神经痛13例(占18.57%),坐骨神经痛11例(占15.71%),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0例(占14.29%),遗传病8例(占11.43%),周围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7例(占10.00%)。根据随机原则将其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用药护理。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经常服药,容易产生厌恶感,可能发生不吃药、自己减少药量的情况。由于无法遵从医嘱服药,因而很难达到治疗目的,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病情的改善。护理人员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向患者说明不按时服药的后果,引起患者的重视。(2)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神经内科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后遗症的几率较大,致残率较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协助患者进行神经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结束后定期到医院复查,还要向患者普及神经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认识、了解疾病,掌握疾病的预防、治疗方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心理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保持良好沟通。许多患者由于疾病产生伤感、抑郁、烦躁、孤僻、易激动等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要耐心与之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解答患者疑问,尽量帮助患者消除顾虑,配合治疗。(2)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患者初入医院时,容易产生陌生感和焦虑感,护理人员及时主动与患者接触,真诚地与之交流,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信任感。同时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情况、治疗方法等,消除其心理顾虑,自觉配合治疗。(3)争取家属配合。在治疗过程中向家属进行宣传教育,普及疾病知识,避免患者受到不良外界刺激,争取家属的配合,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4)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病房的环境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起着巨大作用,适宜的温度、湿度,良好的通风,柔和的光线,干净的床单、被褥都会让患者感到温馨和舒适,有助于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共设20道题,每题分值为1~5分,最终得分>80分视为非常满意;60~80分视为比较满意;<60分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小结

神经内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中老年人是发病高危人群,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2]。由于疾病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或存在较多不良因素,会对患者脑部产生巨大影响,发生后遗症或并发症的几率较大[3-4]。因此,一旦发现应该及时接受治疗。

有效合理的护理对疾病的康复也十分重要,可以起到降低后遗症和并发症的作用,还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控制[5]。我们对部分神经内科疾病患者采用身心并护的护理模式,结果显示患者满意度良好,对我们的服务表示肯定和支持,说明该法在临床实践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蒋雪红.关于人性化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2,20(11):4578-4579.

[2]张菊.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03.

[3]季艳男.神经内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11):148-149.

[4]马延爱,宋雁宾,霍春暖,等.“身心并护”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武警医学,2013,24(11):939-941.

[5]卢如碧.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3):135-136.

神经内科相关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目标教学; 神经内科;学生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87-02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学科,涉及到广大群众的人身安全,其中临床教学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组成部分,由于传统医学教育存在着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所以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技能,适应新形式下,社会对医疗人才的需求,神经内科在临床教学中,提出目标教学法。目标教学法是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和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运用目标教学法,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1 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在我科实习的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生人数18人,通过改革教学环节后,将学生成绩、学习效果与2006级进行对比分析。

2 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2.1带教教师

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实纲的规定,课前制定系统、详细的教学方案,同时在我科选择一名业务熟练、基础知识扎实, 并且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的主治及以上医师带教。通过专业教师的主导,不仅能够夯实理论知识, 而且能使学生发现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重点加以辅导,高年资的临床医师,病人配合良好, 一些阳性体征能准确掌握。通过系统、周密的讲解,使学生理解透彻, 增强学习效果。

2.2巩固基础理论,把握中心教学目的

神经内科的学习,首先要掌握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这是神经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关键。我们首先以集体复习、讨论并提问的方式组织学生复习基础知识[1],之后,在病房带教教师实际操作患者,让学生观看,找一个典型病历进行重点讲解。同时给予每名同学亲自查体的机会,操作的缺点与不足由其他学生予以补充纠正。

2.3各知识点前后衔接,增加知识点的序贯性

神经系统的疾病诊断包括定位和定性诊断两个方面,需要学生和相关学科进行衔接,综合学习运用,学生应系统掌握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影像学、药理学以及内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通过阳性查体结果,让学生从解剖学神经系统开始说起,通过对病理认识,影像学表现对疾病进行定性诊断,同时通过药理学和内科学的疾病治疗,达到综合学习的目的。

2.4 改革考核方案

学生出科考核时,完全按照目标教学提出的教学目标及临床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要求不仅学生学会查体、定位、分析及诊断,更重要的能形成一定的思维脉络,从各学科进行综合分析讨论,说明疾病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并且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分。

3 结果

学生出科时,理论考核中,有16人评价为优秀,优秀率92.22%,实践操作考核中,有17名同学评价优秀,优秀率为94.44%,而2006级15名学生在理论考核中优秀率为80.00%,实践考核中优秀率为73.33%。

4 结论

在医学教学中,早有人提出案例教学法,即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以案例为先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自我评估与自我导向[2]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知识整合和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方法[3]。我科主要与之相似的教学模式,未完全采纳,原因在于学生的临床教学中以基础理论上,需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另外我科很多病种相似,加之学生在我科实习时间较短,完全采用PBL教学法,学生难以完全掌握并充分运用理论。

通过目标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其是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疾病不可或缺的素质,学生通过疾病现象能够揭示疾病本质。通过我科的目标教学,学生成绩明显提高,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周内,掌握了我科常见病及典型病例的诊断标准及临床治疗,为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韦焕能.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初探[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261~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