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心理学的条件

学心理学的条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心理学的条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心理学的条件

学心理学的条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富士康事件;社会支持;维特效应;角色失范

一、研究缘起

2009年,《时代》杂志在把中国工人作为了年度封面人物,这本杂志说,中国工人以“坚毅的目光,照亮了人类的未来”。然而所谓“坚毅”,却是忍耐机器异化、资本侵蚀所必需的品质。2010年,富士康发生13起员工跳楼事件,这不仅仅反映出员工面临工作压力和心理问题,以及企业的管理制度的缺陷,同时也存在社会层面深层次的原因。

二、事件介绍

(一)自杀群体特征

从2010年1月23日到11月5日发生的跳楼伤亡事件中,甚至包括2010年前富士康员工死亡不完全统计,可以发现,事发员工年龄绝大部分在18到23岁之间,只有一名是28岁。这些员工上岗时间绝大部分在六个月之内,有些进厂还不到一个月。

(二)跳楼系列事件发生后各方的反应

1.媒体与民众

从2009年孙丹勇跳楼事件开始,媒体对于富士康事件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和报道,各大网站就跳楼事件进行了大篇幅的专题报道,香港《明报》在对富士康深圳厂区跳楼事件的报导提到,在物质层面,富士康是待遇优厚的公司,所以吸引很多人进入,但在精神层面,富士康是“血汗工厂”;一时之间,“精神血汗工厂”一词出现在境外媒体对富士康跳楼事件的报道中。可以说媒体、民众舆论是推动富士康事件逐步公开、明朗化的最初也是最突出的力量。

2.政府部门

(1)全国总工会发表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认为,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员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们“个人”的原因引起的,跟社会管理制度基本没有关系。

(2)深圳市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以各种方式支持和指导企业应对员工频繁坠楼问题。加强安保防范,(比如,派出300名保安大队的正规保安来支援企业管理)心理疏导,(比如派出一批心理医生进驻富士康)劳动监察,(比如在富士康的生产车间现场测算劳动定额和劳动强度)以及公共设施建设(比如富士康园区内部和周边规划和建设一批必要的文化设施,改善公共设施,增加公共服务)。

3.富士康企业

(1)在六连跳之前企业没有公开的应对措施,也没有在工资、工人休息、生产指标、管理方式等环节做出任何改革和调整。六连跳之后富士康集团媒体办主任刘坤把原因归为了员工个人的心理原因。

(2)富士康在面对工人九连跳事件发生后,直接将工人的跳楼归结为“抚恤金给得太高”。

(3)否认血汗工厂的说法,构筑“关爱圈”,目前富士康已对原先的部分管理办法进行反思和改变,现在员工希望和谁住在一起都可以自主组合报名。4月下旬,针对员工之间缺少沟通的现象,为了方便室友之间交流,富士康甚至下通知鼓励朋友、老乡住在一个寝室。

(4)在硬件设施方面加强了防范。比如在每栋楼的四层以上安装安全窗。郭台铭表示,富士康将采用“笨办法”,在所有宿舍楼阳台安装防护栏,并在建筑物四周搭建防护网,工程量在150万平方米左右。

(5)加薪30%以上提高工人的待遇与地位。富士康在第12名员工自杀后,两次大幅度提高员工工资,自2010年10月1日富士康集团深圳地区各厂区将再度上调标准薪资,经考核合格的作业员及线组长的标准薪资上调为每月2000元。这将是今年以来富士康第二次大幅度提高基层员工薪酬水平,加薪幅度达到66%。

三、文献回顾及问题提出

作为热点问题,对于富士康跳楼事件的研究相当丰富,仅归纳社会心理学视角出发的文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富士康跳楼事件为引子,阐述其背后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状况,这类文献重点在于从社会环境的层面分析原因。一类是分别从个人心理或者企业管理失调导致的社会支持系统缺失的角度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

以往的文献更多的在于微观或者宏观层面去研究问题,本文试图采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视角,通过个案二手资料的分析,从个人,企业以及社会层面出发,比较全面的探究富士康员工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机制是什么?以及悲剧发生在富士康这个企业是偶然还是必然?

四、研究框架

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取文献阅读、二手资料分析方法,一是对文章以及报刊文献进行了检索和查阅,了解了对于转型时期新生代农民工的理论研究;二是对互联网上信息的收集,在这方面,主要在新华社等官方网站,百度、维基百科南方周末等新闻媒体中收集了大量关于“富士康跳楼事件”的报道及相关评论。

研究思路上,本文试图从微观到宏观,从富士康这个群体到其所属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理论,逐层的探究员工跳楼的发生机制。

五、理论背景

(一)社会认同理论(维特效应)

维特效应即自杀模仿现象,是指自杀行为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和传染性。尤其在一个团体中,如果成员共同存在某一种情绪(通常是负面的情绪),但缺乏应对的手段和宣泄渠道,如果有个体选择一种方式发泄,其他就会倾向于模仿。

菲利普斯的研究发现对轰动性的自杀事件报道,在报道所涵盖的地区,紧接著自杀率就会有大幅度上升。因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些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别人自杀身亡消息后,就启发了自杀念头,效仿了自杀者。这里面贯穿著一个社会认同原理,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其他内心痛苦的人采取了自杀的形式,他也就认同了这种消除痛苦的手段。

(二)社会支持理论

七十年代初,精神病学文献中引入社会支持的概念,社会学和医学用定量评定的方法,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人们发现,除了自我防御这一内在心理系统能够抵御和缓解精神病外,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背景这一外在因素,对于精神病的防御与治疗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所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一是,客观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支持、网络支持(稳定的社会关系如婚姻、同事、朋友等,不稳定的社会联系如非正式团体等),这种社会支持不以个体感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二是,主观体念的支持,即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受尊重被体谅的情感支持及满意度,这类支持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三)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角色失调是角色过程的一个方面,是指个体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的现象。角色冲突是当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境,也就是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的状态。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终止表演或放弃角色期望。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中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

六、心理现状分析

1.有更多的精神和情感诉求,自我意识增强

人类较高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总是产生于低层次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对于新一代农民工而言,城市已不仅仅是获取工资的地方,他们还希望在城市中获得友情、爱情,实现理想,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另外,随着社会转型的发展,电视、手机、网络等的普及,他们的职业期望提高,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的机会,寻找立足城市的机会,或者为回乡创业积累资本等。富士康的员工他们会去一元钱一首的K歌房和五元钱一局的台球。也会去书店看书,去报培训班学习。

2.生存焦虑感强,心理落差大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上的挫折感与焦虑感,首先是身处社会底层的挫折感和强烈的生存焦虑,劳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城市生活成本高,但收入微薄,这样产生的一个悖论是富士康的员工都是主动要求加班,他们的收入加班费的比例占到了一半以上。而由于工作的艰苦,他们居然羡慕那些受工伤可以休假的人。

其次,人生理想和生活现状之间的巨大鸿沟也会使新生代农民工产生挫折感和失落感。同其父辈相比,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更为远大的人生目标,他们希望能在繁华的都市中构筑自己的理想生活;然而,从现实情况看,他们所期待的城市生活到了现实中却只是密集型的劳动,只能长期住在拥挤的条件简陋、缺乏安全措施的职工宿舍或者廉价的出租屋里,很容易产生绝望的情绪。

3.身份认同危机,缺乏归属感

“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村生活的时间不长,对“农民”的身份以及农村的生活方式还未形成稳定的认同感。此外,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家乡回不去了。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不会从事农业生产、不适应农村生活;二则,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即使想回去,家里也没有土地。他们虽渴望成为“城市人”,现实中却只是城市的“边缘人”,这就容易使这些背井离乡的年轻人始终有一种漂泊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心理上缺乏归属感,这种身份认同上的危机就很容易导致各种心理冲突。

七、原因分析

(一)个人层面,维特效应导致自杀的模仿

富士康跳楼事件在时间分布上的密集,自杀方式的一致,自杀者年龄的相仿,可以用“维特效应”进行解释。从整个时间轴来看,在孙丹勇事件被密集深度报道和广泛讨论之后,后续自杀事件鱼贯而至,构成了一个不断加速的“维特链”。富士康员工普遍反映,开启“跳楼事件”闸门的,是2009年7月的富士康员工孙丹勇。虽然,孙丹勇跳楼事件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但在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该事件带来的影响,却不是孤立的。一个毕业于哈工大的高材生,以跳楼的形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媒体的传播加上公司内部的传闻,使得“孙丹勇事件”成了公司内部最大的“社会心理事件”。

虽然说遇到的“问题”,才是导致自杀事件的根源。但是不能否认,“维特效应”是导致自杀者选择自杀作为解决问题方式的原因之一。用该理论分析,首先是模仿心理。人在多数时候并不是依有意识的理性思考和深思熟虑的计划而安排自己的生活,他们更多的依靠本能、习惯、传统、宗教和对前辈的模仿来行事。然后在面临困境时,常规指导源都无法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时,便会陷入极度的不安与无助,此时,若身边处境类似的人选择了自杀,他们很可能接受这个简单而容易的答案。甚至在自杀方式上,他们也懒得去考虑,而简单的模仿了事。亦如富士康员工基本都采用了“跳楼”这种自杀的方式。再次,是社会认同原理。一些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别人自杀身亡消息后,他也就认同了这种消除痛苦的手段,就启发了自杀念头,效仿了自杀者。而媒体对自杀新闻的大肆渲染对于一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诱导性。

(二)企业管理层面,社会支持系统缺失导致人情冷漠

人是一个社会人,除了生存,员工们还希望有社会交往,在精神层面上需要有情感支持,而这些通常是从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小圈子,否则就会被孤独、无助和焦虑等等情绪包围,直到心理崩溃。这就是人的社会性。富士康深圳厂区42万员工中超过85%是80后、90后的员工,这意味着数十万计的年轻人可能是从学校或家乡直接来到富士康工作,完全进入新环境,他们正在经历一个职业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更迫切需要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来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新的人生阶段。但是在富士康,事件发生前给工人分宿舍时,按照了同乡熟人不能分到一起的原则,导致员工的圈子被打乱,造成尽管其园区内人口密度极大,但在这个拥挤的空间内,人们却仿佛一个个互不相干的碎片,孤独而冷漠地生活着,甚至同住一个宿舍的室友都不知道彼此的姓名。“老乡会”、“同学会”这样的“非正式组织”在富士康更是几乎是没有的。“13连跳”中的员工绝大多数刚进厂不久,这一情况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一方面,由于过高的工作强度和过长的加班时间,工人们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业余时间,其有限的个人生活、休闲娱乐和精神追求,都被工作挤压、割裂成了一个个零散的碎片,另一方面,其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也极度萎缩,他们讨论自己的同事们跳楼自杀时,往往有着出人意料的淡定或者不屑,甚至语出戏谑,似乎每个人都是局外人。正如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其《自杀论》中所说:“个体的社会关系越孤立、越疏离,便越容易自杀”,“集体的力量,是最能遏制自杀的障碍之一”。而在富士康的工业区,由于企业管理的原因,这样的集体力量是缺失的。

(三)社会层面,社会角色失调导致期望困境

由于社会转型,城市化经济发展,就富士康的大多数员工而言,他们或者是在城市长大,或者即便是在乡村长大的,也已经不再是主要的农村劳动力。他们怀抱着梦想来到城市,却发现在每平方公里填塞了十几万人的空间中生活、工作,每月拿着最低工资收入的薪水;而城市生活成本越来越昂贵,面对薪水和需求间的巨大差距。社会角色扮演过程中出现角色失调现象,是富士康员工也是“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对自我、对梦想的一次又一次否定。角色失败处理得好也许是好事,可以重新树立目标,实现新的理想,而处理不好,就容易酿成悲剧。富士康今年第11位跳楼的员工李某就在其遗书中表示,自杀是因为感到现实与其对前途的期望差距较大,失去生活信心。角色期望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困境,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压抑与异化,一名富士康员工表示,“每个人每天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影子。一样的工作服,一样的工作。”这种与“机器相伴的青春”,是“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几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且对“何时才是尽头”困惑不堪,这其实已经超越了富士康事件本身了,而是社会转型期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

八、结论

综上所述,员工的心理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个体原因,员工的抱怨和不满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心理失衡。自杀的原因是复杂的,无需去寻找唯一的解释,悲剧的发生,既是个人的问题,也是企业的问题,以及社会的问题。笔者认为从微观到宏观逐一剥离,富士康员工面临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是个人的问题,在媒体的针对跳楼事件负面下,在生活环境的极其接近性的情况中,自杀作为一种示范,被同样焦虑和内心痛苦的员工所效仿,“跳楼”成为了员工解决生死问题的手段。二是企业的问题,由于富士康半军事化的管理,恶劣拥挤的住宿环境,导致“每天机器一样运转”的员工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每个人都成了孤立的点,永无休止的面对机器后,一旦遇到焦虑与压力,最容易自杀。三是社会的问题,由于转型时期城市化的发展,“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几乎不得不面对的“机器相伴的青春”,从而导致对“何时才是尽头”困惑不堪,这其实已经超越了富士康事件本身了,而是社会转型期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娜娜.“精神血汗工厂”中的社会网络缺失――由富士康跳楼事件引发的思考[J].长江论坛,2010(4).

[2]周林刚,冯建华.社会支持理论――一个文献的回顾[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

[3]高会恩.从富士康职工跳楼悲剧看第二代农民工生存困境[J].学理论,2010(19).

[4]陈荣武.“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反思――从富士康“N连跳”说起[J].青年探索,2010(6).

[5]刘闻佳.从“富士康事件”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现状及对策[J].长江论坛,2010(4).

[6]徐道稳.生存境遇、心理压力与生活满意度――来自深圳富士康员工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10(4).

[7]刘志毅.与机器相伴的青春和命运――潜伏富士康28天手记[N/OL].省略/content/44881.

[8]刘志毅.破解富士康员工的自杀“魔咒”[N/OL].省略/content/44883.

[9]刘志毅.富士康“八连跳”自杀之谜[N/OL].省略/content/44878.

[10]富士康跳楼事件.baike.省略/view/3624334.htm.

学心理学的条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协调管理;冲突沟通;组织共赢

一、管理:协调的出发点

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负责者,要做心理咨询、个案分析、团体辅导、预防性咨询、发展性辅导与干预性矫正等工作,其职责是助人解除心理困惑与烦忧,但是协调也是其一项不可或缺的职责。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专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这就意味着作为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要思考怎样处理好与校长的上下级关系,协调好与教导处、政教处、团委等部门的关系;同时,既要发挥好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专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的主体作用,又要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协调,说到底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通过各种管理策略,使一个学校组织系统内的各个部分(部门、个人)消除分歧,达到关系和谐、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地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而努力。

二、冲突:协调的现实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协调管理,从另一个角度讲,是因为在学校组织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冲突。冲突是不同的各方相互之间作用的一种形式。在学校,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然而,现代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具有工作目标多元化、科层结构层次化、岗位设置多样化、职责分工精细化的特征。因而,在心理健康教育推进过程中,正如组织管理专家所认为的那样,由于个体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水平、工作经历和价值观点等,意见、想法容易不同;个体对组织有不同看法,对达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有不同意见;组织结构的缺陷,沟通不畅等;都有可能引发冲突[1]。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按照美国冲突管理研究学者杰克曼(drulanan)的观点[2],可以把常见的冲突分为三种类型:价值冲突——双方或各方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任务有不同的认识而发生的冲突;意见冲突——不同方面在看待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方式时主张采取不同方式导致的冲突;利益冲突——在相互发生作用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不同追求进而形成的冲突。心理健康教育的冲突也可以表现为具体内涵的不同,区分为人员冲突(参与活动的人员安排上有矛盾)、经费冲突(学校经费短缺情况下经费投入有争夺)、时间冲突(组织活动的时间分配上有重叠)等类型。不管是哪种冲突,从实践活动来看,本质上主要还是认识的分歧和行动上的不一致,不存在着根本目标上或整体利益上的对立,这是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协调管理的最重要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冲突不是一个纯粹的消极问题,而是学校组织的一个要素,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一个积极因素。现代冲突管理理论认为,冲突不仅具有客观存在性和主观知觉性,而且,具有作用的两重性,即冲突对于组织或群体既有破坏性、阻滞性这类反面属性,也有建设性和推动性这样的正面属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问题不在于有冲突,而在于人们怎样看待冲突,对冲突做出如何反应。一味专注于冲突的消极本性,害怕冲突,回避冲突,消极对待冲突,会使冲突的破坏性、阻滞性这类反面属性暴露无遗。坦诚地面对冲突,重视冲突对学校组织的积极作用,在冲突中我们就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充分地讨论,吸收各方面意见,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更合理的方案设计;也会引发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一些平时不太注意的细节问题的认识,通过争论,加以顺利解决。冲突的顺利解决更让人们感到双方的诚意、尊重与合作,相互之间更接近了,学校组织的凝聚力更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切合学校教育的实际。从这些意义上说,冲突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创新,何尝不是一种有益的撞击,发展的动力,这也正是冲突的团体约束、凝聚和激励的功能。

三、沟通:协调的策略

管理专家劳伦斯(p.r.i.awl-ence)提出解决组织中部门间的冲突有三种方式,即面对问题或解决问题,或滑润歧义,或强迫决定。他认为,第一种最有效果,因为面对冲突,进行协调,可以使冲突双方不再各执已见,从而消除纷争;第二种方式只能减少双方的需要,犹如油可以减低机器问的摩擦一般,但实际上冲突只是暂时隐形,仍有再爆发的可能;第三种方式虽可收一时之效,但强制手段终难持久,非到不得已时不要使用。

管理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heberta.simon)指出:“没有沟通,管理过程就不会影响个人的决定。”他十分重视冲突管理中的沟通功能,把沟通解释为一种双向过程,它包括从组织的各个部分向决策中心的信息沟通,也包括从决策中心向各个部分的信息沟通。

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和优秀专职教师的实践经验,融合管理专家对解决冲突问题的建议,建构几种比较有效的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冲突的协调策略:

1.信息提供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者要多向学校各个部门传递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资料,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要求、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求、兄弟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的及时通报等,以提高大家的认识,加强理解,消除歧义,达到齐心合力。这种策略可以看做是从决策中心向各个部分的信息沟通。

2.协商讨论策略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时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而且影响面较大。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就要征得学校分管领导的同意,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邀请相关部门一起开会协商讨论,陈述问题,收集各方信息,共商对策,谋求共识,形成相应的解决方案,然后分工行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就是从组织的各个部分向决策中心的信息沟通。

3.个别沟通策略

如果协调对象比较单一,协调内容又不是十分复杂,而且主要是一些认识上的冲突问题,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平时相互之间多联系,互通信息,主动找相关人员进行谈心,交换看法,陈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解释工作中一些困难,取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消除分歧,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4.寻求支持策略

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得以有效地贯彻落实,如果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通过自身力量很难解决问题,就需要向分管领导汇报工作,呈报困难,请求领导出面直接进行干预与协调双方的冲突,召集各方人员或者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借助上级领导的行政力量迅速地进行协调,消除麻烦,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这种策略实质上是一种强迫决定,一般尽可能少用。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沟通主要侧重在三个方面。一是认识沟通。二是方案沟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要与学校的整个工作计划协调,根据学校的教育工作重点来规划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尽可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渗透到其他各项活动中去,从而真正做到“春雨润土,悄无声息”。三是活动沟通。

四、共赢:协调的灵魂

协调追求学校教育的共赢,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协调前要做好调研,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和要求,掌握事实情况,摸清各个方面的矛盾与困难,理清协调的目标和具体任务,为协调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协调过程中,要立足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一切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讲大局,讲合作,讲奉献,以事实为依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以理顺关系,解决问题;协调成功后,一定要让在不同岗位、履行不同职责的人,各在其位,各谋其政,精诚团结,竭尽全力,以获得协调工作的最佳效果。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把协调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寻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亮,林西.管理沟通理论发展阶段略述[j].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6).

[2]d.j.d.sando、h.van.der merwe.an analytical agenda for conflict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theory and practice..mandester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93,25~42.

[3]万涛.不同类型团队冲突管理研究的构思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2).

学心理学的条件范文第3篇

1、本科申请新加坡管理大学要求应届高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以上。

2、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对高考成绩要求更高,视申请专业而定;英文成绩优秀,一般要求雅思6、0分以上。

3、满足以上条件的申请者方有资格参加学校在中国组织的入学考试,考试合格即可被录取。

4、硕士申请公立大学硕士学位一般要求中国211工程大学学士学位,大学平均分80以上,雅思6、5以上,部分专业要求7、0。

(来源:文章屋网 )

学心理学的条件范文第4篇

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我国是个新生事物,作为一名心理教师,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深感课堂调控是个棘手的问题,查阅了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反思后,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粗浅的论述。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遇到的问题和原因

(一)课堂上遇到的问题

1.秩序略显混乱。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定位是活动课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参与获得心理上的成长,而不像一般的学科教学是为了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因此课堂氛围比较自由民主。这使有的学生认为自由就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在课堂上随意说话、插嘴,不认真听别人的发言,甚至还有的学生在心理课上做其他作业,课堂秩序有些乱。

2.气氛活跃,难以控制。初中生的课业负担已经很重,心理课没有学习上的压力,学生非常放松,畅所欲言。有时候会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气氛热烈,声音响亮,心理教师需要下大力气才能让氛围冷却一些。

3.讨论偏离主题。心理课以学生参与、教师引导为主,会有讨论环节来让学生分享感受和体会。我基本都是让学生分组讨论,但有时在讲台附近觉得他们讨论得很投入,走近一听却发现和要谈的主题没什么关系。

4.活动体验不深。心理课注重课堂情境的营造,让学生从切身的活动体验来感受、成长,因此有时会设计一些活动。这些活动有的是为了调动气氛,有的是为特定的主题服务,但学生往往只停留在“有趣”上,没有意识到活动的价值,没有思考相关主题。

(二)出现管理失控的原因

1.心理健康教育课自身的规律特点。心理课是活动课,注重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不鼓励学生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听讲,而是鼓励学生参与、动起来,说出想说的话,气氛相对宽松活泼,因此容易出现管理失控。

2.教师重气氛轻管理,经验不足。大多数心理教师在课上首先考虑的是良好的师生互动,让学生愿意参与,对他们违反纪律的情况比较宽容。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课尚未形成规范,可供借鉴的经验有限,任教心理课的教师大多没有经验,在面对不断出现的状况时感到无从下手。

3.学生观念有偏差。有些学生认为心理课是副科,不重视,因此在课上的态度不够端正。心理课以活动为主,这使有的学生认为心理课很自由,可以随便说话、开小差;还有的学生觉得心理课就是玩。这些看法会影响学生的行为,使得他们在课上不投入不配合,影响教学效果,也带来课堂调控的问题。

二、课堂调控的必要性

课堂调控指教师敏锐感觉和准确判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虽然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专业特点,但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必然要遵循课堂教学和管理的规律,要保障一定的教学秩序。“教学秩序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无论是学科教师还是新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教师首先面对的就是教学秩序问题,包括课堂纪律的管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和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教学秩序维持与促进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效率,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

钟志农(2007)也说过,只要是课堂就需要课堂管理,课堂管理需要能力和技巧。心理教师首先是一个教师,先把教师做好了,才能当好一个会上心理辅导课的心理教师。

三、关于课堂调控的建议

(一)从其他学科学习课堂调控,注重教学能力的训练

1.加强课堂语言表达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基本功和教育素养。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精彩,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深入浅出、思路清晰。心理教师在课上不能过多地堆砌术语,针对中小学生可重点介绍一些常用的重点概念,其余的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

2.明确教学目标,控制好时间与节奏。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课程设计要合理,不要在某一个环节上耽误太多时间。不能因为学生投入、高兴,就做好几个与主题没有太大关联的活动。要时刻铭记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而不只是让学生满意。

3.及时反馈调控。要遵循及时反馈的原则,一旦学生出现违反纪律、不配合的行为要及时指出并制止。使学生及时明白什么样是可以的、什么样是不被允许的,防患于未然比纪律非常混乱之后再纠正要省力气,效果也更好。

4.提高专业素养,更新教育理念。在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工作繁重,往往没有很多的精力来学习专业理论文献。任何行为包括教学行为想做得出色必然要有相应的理论作支撑,教师要自觉地提高自己。不仅要学习心理专业的内容,还要学习教育学方面的内容,打下深厚的理论根基,拓宽视野,才能在教学上走得更远更久。

(二)尊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规律

1.理清辅导理念和设计思路,备课充分。心理课首先要理清辅导理念,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环节,完成教学目标。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的是,心理课的理念不是一节课要教会学生多少文化知识,而是学生是否有所收获感悟,塑造的是学生的心灵,给学生提供一种氛围让他们能自由地表达、发展自己。在备课上也要认真准备,预想到学生可能会有的反应,这样在课堂上才会有备无患。

2.订立契约,增加课堂和课后的要求。心理课堂上调控困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的观念有偏差,不认真不端正,因此有必要在课堂上订立契约。订立契约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正式开始课堂内容前约定要达到的行为标准,如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不打断别人、保密原则等。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心智能力已经比较完善,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心理日记”,既能了解学生近期的心理状况,又能让他们对心理课重视起来。

3.注重引导。其实,在一节课上教师的调控无处不在,当发现学生的表现偏离预定主题时,就需要及时地引导回来。如在小组讨论、学生发言时,如果学生的回答与主题无关,教师要及时明确地给予回应,让学生明白这样是不恰当的;当学生表现得很好时,及时给予鼓励,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形成规范并自觉遵守。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们辛勤的努力和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新生学科也必然会经历这些,我们应有信心能做得更好。希望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关注,营造出沙盘中“安全和受保护的空间”,师生、生生之间彼此坦诚、信任地相待。

参考文献: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13,369.

[2]黄涤新.部分师范生课堂教学素质缺欠的调查与思考[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党报,2000,13(3),59-61.

[3]张大均,郭成主编.教学心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18.

[4]李爱华,蔡志吉.浅谈课堂教学的调控[J].山東教育学院学报,1996,(54):74-76.

学心理学的条件范文第5篇

《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证券公司监管条例》是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成果的总结,也是对这些年证券公司的监管和整个资本市场监管经验的总结。通过对两个“条例”的学习,我深深体会到证券公司只有把风险防范、合规经营放在第一位,才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两个“条例”出台之前,已经有30多家证券公司被实施了撤销、关闭或者是撤销业务许可证等风险处置,也正说明了证券市场在不断规范和进步,以客户为中心,保护投资者利益,是监管主基调。应该说条例出台是比较及时的,对于证券公司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对《证券法》、《公司法》、《破产法》的具体落实。 XX年证券公司大集中柜台陆续上线;XX开始证券公司客户的资金逐步通过第三方存管;XX年开始非规范账户清理等,在两个“条例”出台之前,证券公司就已经开始从制度和流程上加以规范。特别是非规范帐户清理的攻坚战,我是亲身经历,感受最深。比如拖拉机账户、借用他人身份证开户、客户资料不完整等这些问题,中国的投资者按照账户计算已经超过1个多亿,实实在在的投资者数量也有五六千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4月底,从总部到营业部,尤其是基层员工,从去年国庆、春节、今年的元旦等很多节假日基本上都没有休息,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规范账户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基本做到了实名制(所谓实名制就是账户的所有者,名称、身份证明、账户编码全部是一致的)。

目前证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券商都有自己的营销队伍,《证券公司监管条例》对证券经纪人的概念第一次在法律上做了界定。条例第38条明确讲到,经纪人是受证券公司的委托,他和证券公司之间是一种关系。第二,证券经纪人在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经纪业务的过程中代证券公司为投资人提供一些服务,但法律没有规定证券公司必须雇佣证券经纪人来开展证券业务,而是证券公司可以按照经营方式和业务开展的需要委托公司之外的人员做证券经纪人。第三,法律规定证券经纪人首先要有证券从业人员资格,其次,要和证券公司签定委托合同,在证券公司授权范围内来开展业务,不能超越授权。从这个意义上讲,证券公司、经纪人、客户三者之间利益就受到法律保护。提高了证券从业人员的素质、规范了市场营销和服务行为,为证券市场更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指引。

以客户为中心,是证券公司营销和服务宗旨。证券公司的外部性很强,如果一个证券公司出现问题,其基本信息不对外披露,投资者事先不知道的话,可能会对投资者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条例”要求证券公司公开披露信息,也可以发挥媒体和公众对证券公司的监督作用,促进证券公司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是三公原则的进一步体现。

通过对两个条例深入解读,结合我们公司经纪业务实际,我认为还有以下几个风险点值得重视和规范:

开户流程、复核流程、客户开发提成电算化等(细节电话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