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路工程经济与管理

公路工程经济与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路工程经济与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路工程经济与管理

公路工程经济与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公路工程机械; 设备; 经济管理; 使用

1前 言

随着我国机械化施工水平的提高, 施工设备已成为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它直接决定着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只有选择先进、经济、可靠的设备, 进行合理的组织,制订最优且合理的设备配置方案,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施工设备的工作效率, 确保施工过程连续尽可能缩短施工工期。机械设备作为筑路企业承包工程任务的主要物质基础和进行机械化施工的主要物质手段, 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使用机械显得越来越重要。

2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实际工作中, 大部分施工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低浪费大,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施工成本居高不下。缺少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的基于整个机械化施工系统的选配组织施工设备的方法体系从而导致施工机械组织不规范不合理进而影响施工质量成本和工期, 设备的潜力得不到正常发挥。

2. 1 管理观念落后, 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 由于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 我国各公路部门对筑路机械从技术角度进行管理的居多。从经济的、效益的角度去考虑的却很少。传统筑路机械管理注重机械的状态管理, 注重实物的完好程度, 而缺乏对机械作为资产运用产生效益的分析。

2. 2 机械设备利用率低

企业各施工部门的机械管理各自为政, 自成一体, 供需失调, 无法进行统一的调配, 施工机械设备不能按工程的需要进行协调合作和统筹安排使用, 因而机械设备难以全面和配套地投入到工程之中。由于公路建设阶段性强, 往往工程忙时机械短缺, 而在非施工时期, 大量施工机械被闲置, 造成资产积压浪费, 投资效益低下。在冬休期间, 项目经理部解散, 又会出现设备管理、维修的真空。

2. 3 机械设备操作员素质不高, 责任心不强

过去由于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导致许多非专业人员担任机械设备操作工作。单位注重眼前效益, 忽视长远利益, 缺乏对特种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 有的操作人员文化水平低, 说明书都看不懂, 有的一人多机, 既操作压路机,又操作装载机, 还操作摊铺机, 还有的机械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不严格按机械操作规程作业, 也不按要求及时维护机械, 造成机械严重损坏, 维修费用巨增。

2. 4 机械化施工的优越性在实际施工生产中没有充分表现

目前, 在我国工程建设中, 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但是机械化施工的优越性在实际施工生产中并没有充分表现出来。这表明要体现机械化施工的优越性, 只有先进的土方机械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合理地组织工程机械化施工。因此, 进行工程机械化施工组织的优化研究, 对提高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水平, 充分发挥机械效能, 加快工程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和消耗, 保证工程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经济化管理与使用

3. 1 转变管理理念

市场经济形势下必须转变传统的筑路机械管理观念。从资产运用产生效益的观点出发, 筑路机械管理人员既要从提高机械的完好程度和利用程度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单位的经济效益, 又要从减少不需用机械所占用资产的角度去保证单位能够用好用活存量资产。

3. 2 加强机械专业人才培养, 对设备进行分层管理, 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首先要提高人的思想素质, 现代化和机械设备专业化技术程度, 只有不断加强对广大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不断补充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 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对综合性能技术要求高, 在施工中占重要地位的大型重要设备, 应实行统一管理, 统一分配, 专人操作, 专人负责。对综合性能和技术要求不太高, 但使用频率较大的设备, 可交由基层部门来管理, 由公司统一监督。对技术含量低、在施工中占次要地位的设备可由项目部自行根据实际需要采取管理措施。从而保证设备在投入工地后能立即投入使用, 避免机械设备“带病作业”等现象的发生,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

3. 3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机械经营管理模式

机械设备是生产建设的物质基础, 机械设备的发展不能一条腿走路, 特别是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完全依靠上级机务部门调拨机械设备是不现实的。在机械设备日趋大型化、精密化、高附加值的情况下, 机械设备的购置成为管理段的沉重负担。因此, 必须转变经营机制,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机械管理模式。

(1)产权多元化模式: 具体可采用。

(2)国有资产私有化模式。

(3)设备社会化租赁模式。

3. 4􀀁建立自己的设备团队, 开展设备租赁

为了满足路桥施工设备的需要, 施工单位通常配置了较多的先进技术性能、功能齐全、效率高且国内数量较少的进口设备。然而, 这些设备往往利用率不高。如果长期闲置,势必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而对这一现实, 路桥施工设备的单位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建立好机械设备社会租赁机制, 这种机制应该以市场的观念为导向。通过这些举措, 可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应该注意的是, 开展设备租赁工作, 一定要用科学的经济管理、优质的服务、合格的质量、良好的信誉和合理的收费去开拓市场。

3. 5 机械化施工的优越性在实际施工生产中应充分表现

我国工程机械研究人员对工程机械化施工优化组织的研究工作已初有成效, 特别是在机械化施工组织的优化理论研究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 同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仍存有一定的差距, 机械化施工组织的优化软件系统更为罕见, 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土方工程建设的需求, 因此需要进行工程机械化施工组织的优化研究, 开发一套实用性强的软件系统是改变我国工程机械化施工领域落后状况的重要举措。如西安公路学院的硕士生袁志勇首次从系统的角度出发, 根据运筹学基本原理, 结合实际工程机械化施工的工艺流程, 以满足施工工期要求的最小施工成本为目标函数, 建立了一个多目标多阶段的机械化施工的机械匹配网络, 并运用动态规划这一数学工具计算并确定出可行的机械配套策略, 通过计算最终制定出满足施工进度要求、费用最少的最佳机械化施工匹配方案。

公路工程经济与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精益建造;成本控制模式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建设单位全方位管理的最基本环节,其最终结果是提高工作效率,给建设单位带来较好的成本效益。因此,建设单位加强对建设项目过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至关重要。

一、传统模式下的高速公路工程成本控制

传统模式下高速公路工程成本控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项目成本预算欠缺,项目成本计划与实际支出相差甚远。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项目的建设不惜以低价投标中标,抱着侥幸的心理,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争取索赔,没有考虑到一些客观环境、索赔条件、自身的施工经验等,这样导致施工不顺利,工程项目亏损,此时工程的质量更是无法保证。成本管理手段落后,预测、分析缺乏科学依据。成本控制在各阶段独立,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内没有形成较系统的成本控制体系,各阶段之间没有以成本控制为基础更好地集成,致使工程成本很难有效地得到控制。

二、精益建造思想

精益建造思想是从工程生产的基本特征出发,基于生产管理理论、工程管理理论以及工程生产的特殊性,理解和管理工程生产全过程,面向工程产品全生命周期,尽量减少和消除浪费,最大限度地为顾客创造价值,最终实现项目成功交付的项目交付体系。精益建造思想是在转换模型T理论、流动F模型理论和价值生产V理论三种基础生产理论互相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此基础上,精益思想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客户需求管理、设计模式变革、减少变化提高绩效、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项目过程绩效评价。而在这些应用理论运用的过程中,又有许多的辅助技术来支持,比如末位计划系统Last Planner、价值工程VE、准时制JIT等。精益建造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顾客(业主)定义价值,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创造和传递价值;(2)采用并行工程设计工程产品和交付过程。在当前的实践中,设计和施工是个连续过程,虽然可以实现建造,但不能防止重复浪费;(3)重新定义了控制,把控制从“监控结果”转移到“使事情发生”上,并强调对建筑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以保持可靠的工作流和可预测的生产结果;(4)在项目层上最大化价值和最小化浪费;(5)通过拉式和持续流动调整行为;(6)强调持续的学习与改进,并与项目、企业以及供应链管理融合在一起;(7)组建跨功能团队,加强整个供应链各参与方的合作,特别强调在项目建设早期阶段的合作;(8)通过增加透明度和授权分散决策。

三、基于精益管理思想的高速公路工程成本控制模式研究

图1 基于精益建造的高速公路工程成本控制组织

(1)面向精益建造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组织框架。基于精益建造的成本控制模式要求全体员工参与,实现全员成本管理。基于精益建造的成本控制组织框架如图1所示。一是基于精益建造的成本控制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前期策划、精益设计、精益供应、精益施工、营运与维护,直到项目报废。二是要求业主、设计方、承包商、供应商应该在项目实施的早期阶段介入,这对于目标成本的制定、设计方案的确定都很重要,可以减少成本变异,提高后期的成本可控性。三是由业主、设计方、总承包商和专业分包商以及供应商等共同组建一个跨功能团队,一起致力于联合的成本控制活动,将成本压力沿着整个价值流传递给整个价值链上的所有组织。四是业主、设计方、承包方、供应商之间要求信息透明,相互信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从而更加有助于成本目标的达成。五是支持精益成本控制的技术与方法有:目标成本管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价值流/供应链成本管理、精益会计、成本改进、价值流图分析法、成本差异控制、价值工程、质量成本、持续改进等。

(2)基于精益建造思想的高速公路工程各阶段成本控制。一是面向精益建造的前期策划阶段成本控制。项目决策阶段是决定项目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关键时期。要时刻考虑“精益”思想,确保产品精良,估算精确,合同精美,以避免以后不必要的浪费,达到有效的成本控制。二是面向精益建造的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当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就某一个具体项目而言,前期阶段产生的工程造价对整个项目的投资成本构成来说所占的份额约

80%左右。很显然,设计概算是施工图预算的资金上限,施工图预算不能超出设计概算的初步工程造价范围。面向精益建造的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有:设计与施工的整合,价值工程方法。三是面向精益建造的采购阶段成本控制。精益采购成本的具体体现就在于即时制采购(JIT采购),其基本思想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产品。研究表明,各个项目工程材料费用平均占到其工程总成本的67%左右,因此,采购业务的绩效对公司的利润贡献显得尤其重要。在采用供应链成本管理对项目实施精益采购时,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考虑供应商与施工现场的空间距离,建立实施即时制采购策略的组织,建立和供应商之间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协助供应商改善产品质量,从而降低供货成本,对采购进行连续不断的改进。四是面向精益建造的施工阶段成本控制。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全过程控制的关键环节,要和各个阶段结合在一起,用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最大限度地控制项目成本,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施工阶段成本的控制。这期间的成本控制重点是材料费用的控制。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约占工程成本的60%左右,因此要控制工程成本,就必须强化材料的管理,减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损耗。首先做好材料采购前的基础工作,其次合理组织材料进场,然后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项目施工时,要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预算实际应投人的机械费用,核定机械台班定额产量,制定合理的机械使用计划,避免机械设备的闲置,也是降低机械成本的有效途径。五是面向精益建造的项目收尾阶段成本控制。此阶段是工程成本控制的最后阶段,其工作就是对工程竣工决算的审核。承包单位完成合同约定的全部工程内容并验收合格后,计划合同部组织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工程建设部和监理单位配合参与结算工作。

参 考 文 献

[1]毛洪涛,程培育,王子亮.基于精益建造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设计[J].财会通讯.2010(10):126~127

[2]田利民.谈精益管理理念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

公路工程经济与管理范文第3篇

一、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的关系梳理

会计对称原则,根据总体范围可以将其划分为动态对称与静态对称,动态对称实质上就是在相同的经济业务中,不同的会计主体对其的确认项目对应、确认时间、确认金额以及经济解释基本一致,而静态对称实质上就是指在同类型的经济业务中,会计主体内部对其进行计量与初次确认的时候应当保持一致的解释与逻辑思维。

会计对称原则的实现,应当根据会计主体的从少到多,还有范围中的从内到外进行。会计主体的从少到多,主要是指会计对称原则从企业扩展到政府以及一些非营利组织中去,范围中的从内到外,主要是指会计对称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然后实现整个社会范围内的会计动态对称。国家统一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是公共信息会计的主要目标,将社会经济中的事项主体与交易事项全部都纳入会计信息系统中,社会经济中的交易信息、事项主体信息在会计信息系统的高度自动化环境中进行一系列相对复杂的会计处理、验证以及对比,最终综合为财务报告。国家统一会计信息系统内部中能够产生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等一系列的会计信息。从表面上来分析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之间的关系,公共信息会计是一个完善的整体,而会计对称原则为局部,公共信息会计的出现要比会计对称原则晚,公共信息会计立足于实践,而会计对称原则立足于理论,但是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会计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在范围、技术背景以及目标等方面处于一致的状态。

1. 范围的一致性。会计对称原则的实现路径,主要是由静态对称转变为动态对称,由微观范围转变为中观范围,然后由中观范围转变为宏观范围;这一实现路径,打破了会计主体长期保持的微观范围,会计对称原则中范围的扩展,对实现路径进行了客观的描述。以公共信息会计作为理论基础的国家统一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能够生成并提供各个层级中含有的会计报告信息。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在全部经济主体范围上达到了一致。

2. 技术背景的一致性。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在实现过程中,两者均处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技术背景。只有在计算机网络高度信息化的背景下,才能够有效地实现社会对账,审计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舞弊现象与错误。公共信息会计的实现,对于计算机网络高度信息化技术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国家统一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主要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理论相互结合的一个系统;在对平台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关键环节中的会计报告、会计处理以及信息验证都需要以计算机系统精准、快速地计算作为支撑,所以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所处的技术背景一致。

3. 目标的一致性。会计对称原则的长远目标与公共信息会计长远目标是相同的,这是对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进行综合探讨的基础。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会计对称原则不仅仅只是在会计主体内部中有所体现,它还将范围扩展到政府部门之间、非营利组织主体之间、企业主体之间以及一系列相关的不同主体之间,在这一基础上会计对称原则才能够由微观会计主体转变为中观会计主体,最终转变为宏观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还能够有效地减少中观会计信息数据与宏观会计信息数据因为计量方式、确认标准以及确认方法而导致的调整。公共信息会计理论的主要目标就是对国家统一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构建,平台的处理范围主要包含所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非营利组织、企业、政府机构、个体等。使用专用设备将会计活动主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信息反馈到国家统一会计系统中,这样国家统一系统中的平台就能够对各个会计主体中的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的目标都是实现整个社会范围内的会计信息系统,只是在实现过程中的方向有所不同,会计对称原则主要的方向是会计技术,而公共信息会计主要的方向是构建宏观体系。

二、公共信息会计基于会计对称原则的实现层次

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在范围、技术背景以及目标等方面保持着高度一致性,两者在实现同一个长远目标的过程中,可以在基于会计对称原则实现的基础上,实现公共信息会计,对两者之间的层次进行合理的划分,对两者进行同步优化,然后实现国家统一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本文主要的构思是从会计对称原则中的范围角度为出发点,由小范围逐渐扩展到大范围,主要包括两个维度,即会计信息平台维度与对称维度。可以将对称维度中的实现程度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为微观范围,实质上就是静态对称,对称的范围主要集中于同一主体内部中,主要包括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以及企业等。

第二个部分为中观范围,主要是各个企业在作为交易主体之间的对称。

第三个部分为宏观范围,主要是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以及企业之间的对称。

在这一基础上实现整个社会范围内所有会计主体的对称。在完成第一个部分中的静态对称与第二个部分以及第三个部分中的动态对称之后,就能够为实现会计信息平台维度提供完善的信息数据来源,在完善相关的资金、技术等一系列配套机制的情况下,就可以有效地构建国际统一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的最终目标。

三、公共信息会计基于会计对称原则的实现方法

公路工程经济与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科学工程档案沟通理论基建档案科研档案

一、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大科学工程是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科技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集多方智慧共同建造的项目,通常每个工程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十几项或几十项之多。[1]而大科学工程档案是在大科学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历史记录。大科学工程档案是科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国家重要的科技资源,也是工程科学决策、建设管理、竣工验收、维修改造、维权举证和审计监察等的真实依据。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FAST工程)作为大科学工程,是“十五”期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洼地,建设周期自2010年3月至2016年9月。工程总投资11.1589亿元。FAST工程的档案管理是对从工程立项、设计到施工、建成及后期维护的全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进行的管理。[2]具体而言,由于FAST工程预研期14年,立项、开工到建成周期预计需要8年,运行维护30-50年左右。如此长的建设周期,意味着形成文件记录的时间越长,产生的档案越多,其档案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类型复杂,加大了档案管理的难度

与一般的工程档案相比,大科学工程档案的类型更为复杂。按照《中国科学院大科学工程项目档案建档规范》(ZKY/B002-8-2006)要求,大科学工程项目档案分为七个一级类目:综合管理文件、大科学装置研制建造文件、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文件、竣工图、竣工验收文件、监理文件、声像电子文件。综合管理文件、竣工验收文件与传统文书档案相近,大科学装置研制建造文件包括传统档案中的科研档案和工艺设备档案两种类型,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文件、竣工图、监理文件对应传统的基建档案,声像电子文件对应声像档案的管理。由于财务档案单独验收,所以在以下档案类型中不包含财务档案。如图1所示。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大科学工程档案不仅类型非常复杂,而且在这些门类中又包含众多的合同类型。例如,研制建造文件、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文件中就包含众多外包、外购和外协合同。以FAST工程为例,目前已签订的各种类型合同共470余项,涉及的合作单位共300余家。可以说,复杂的档案类型,众多的合同类型,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的难度。大科学工程中的合同类型如图2所示。

(二)大科学工程科研性和工程性共存的特点,对档案管理提出较高要求

大科学工程申请最重要的特点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科技问题,其本身就包含科研性和工程性两大特点。科研性决定了工程进展中需要开展大量的研究试验,通过研究试验获得优化的技术设计,确定合理的工程基准,满足总体技术方案的需求。[3]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科研档案,例如技术方案的选择试验、特殊材料、器件的选型试验、加工工艺试验、初样样机试验、批量加工的正样样机试验等,这些档案也是大科学工程档案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程性有质量、进度、经费和效益要求,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目标。所形成的档案包含大科学工程的分总体、系统、分系统及多个专业技术领域且相互关联,这些都对档案管理中的档案验收环节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流程较为烦琐

国家档案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印发《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档发[2006]2号)和《中国科学院大科学工程项目档案建档规范》(ZKY/B002-8-2006),明确规定了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的内容和验收标准。笔者根据FAST工程实际情况归纳了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流程,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大科学工程档案从课题下达、在综合档案室立项登记到档案验收移交,将经历诸多环节和过程,期间涉及的单位和个人众多、收集和管理难度大、验收任务重,给档案管理的各环节、各主体之间的沟通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在整个验收过程中,除了单位工程的验收和检查外,还有整个工程档案的预验收和国家验收,其档案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二、基于沟通理论的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策略的提出

在以往的目管理中,常用的沟通方式为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书面沟通主要包括会议、公函、合同、任务书、工作联系单、设计变更通知单以及工程变更洽商记录等;口头沟通主要是通过电话或面谈的方式。这些沟通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沟通效率也不高。为了解决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中的上述问题,笔者借鉴了沟通理论中的其他沟通方式,以便更灵活、更有效地达到沟通的目的,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做好有效沟通,首先要了解沟通理论。沟通理论始于19世纪末,《大英百科全书》关于沟通的定义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共同的符号系统交换彼此的想法,交流情感。《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沟通的定义是:“使两方能通连”。笔者理解,沟通是一个过程,通过一套双方均可以理解的有效体系,将需要的信息尽可能不失真地从信息发起者传递给信息接收者,并将反馈反方向传递。在需要的情况下,重复这个过程。对于沟通方式的分类,按沟通的组织结构,可以划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组织内部正式沟通有五种沟通形态:链型沟通、Y型沟通、轮型沟通、环型沟通和网型沟通;按沟通的方向来看,可以划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按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关系来看,可划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按信息沟通的过程是否需要第三者加入,可划分为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按信息沟通时所采用的媒介,可划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从大科学工程的现状和问题可以看出,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中存在很多沟通管理的需要。如何利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来提高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的效率,是本文讨论的核心问题。

三、基于沟通理论的大科学工程档案管理的实践路径

在大科学工程档案中,基建档案和科研档案占总量的六成以上,故本文以这两种档案类型为重点详述沟通策略。

(一)基建档案管理中的实践路径

对于基建档案来说,传统的沟通方式有电话、短信、E-mail、微信、会议、工作联系单等。结合大科学工程的特点,FAST工程进行了一些创新。笔者根据基建档案管理的流程,梳理工程各个阶段档案沟通的方式、对象和内容,具体如下:

1.工程立项阶段:与依托单位负责人开展上行沟通,明确基建项目负责人,设置专人负责档案管理。越早介入工程管理,基建档案的质量就越有保障。

2.开工准备阶段:(1)与城建档案馆、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消防、环保、人防等部门开展上行沟通,明确档案移交相关标准;(2)与项目管理公司、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开展平行沟通,明确档案移交的标准;(3)召开档案交底会议,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分包单位进行下行沟通,明确档案收集、整理、组卷、验收的要求,确定各合作单位资料员。前期的有效沟通,可以避免很多管理过程中的“弯路”,使施工单位的档案工作有章可循,监理单位、业主单位、项目管理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才能有的放矢。

3.工程建设阶段:(1)与项目主管部门、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开展上行沟通,加强过程中的监督、指导。异地建设的项目,更应提前与当地主管部门沟通,这对于档案验收而言非常重要;(2)与项目管理公司进行平行沟通,协助甲方进行档案管理;(3)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开展下行沟通,检查档案进度、质量和完整性;(4)在项目执行中期,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现场管理部等单位进行下行沟通,联合商讨该基建项目档案的归档范围,并将协商确定后的归档范围作为档案验收的依据;(5)对于现场的施工单位,进行档案月度考核(包括业主考核和施工单位互评)。通过网型沟通的方式,将考核结果在监理会议上通报;(6)由于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⒉畈黄耄通过间接沟通、网型沟通,制定《FAST工程立卷作业指导书》来达到档案管理上的统一。通过以上沟通方式,明确了FAST工程基建档案的收集工作要求、归档范围、档案验收工作要求,促进了档案业务指导和评估检查的有效开展,确保了档案质量。

4.工程验收阶段:(1)与城建档案馆、项目主管部门、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开展上行沟通;(2)与项目管理公司开展平行沟通,协助甲方进行验收;(3)与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等开展下行沟通,检查档案完整、准确、系统性,根据档案验收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和落实。按照基建工作的流程,FAST工程基建档案采用了多种沟通方式,极大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并且顺利通过多个基建项目的验收,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二)科研档案管理中的实践路径

与基建档案的沟通对象不同,科研档案的沟通对象为首席科学家、课题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系统负责人、分系统负责人等。

1.对于科研档案,传统的沟通方式有电话、短信、E-mail、微信、会议等。FAST工程根据实际需要,引入了其他沟通方式:首先,结合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制定《FAST工程文件管理细则》《FAST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质量内审、质量外审的方式进行直接沟通和双向沟通,查找问题并进行闭环控制,以便进一步规范科研档案工作。[4]

2.建立兼职档案员制度,各系统设置兼职档案员岗位,建立逐级沟通的档案网络。由兼职档案员协助档案主管收集各类科研档案,包括系统内部档案,外协、外购和外包产品的档案等。并通过月度会议进行网型沟通,协助各兼职档案员工作,进而加大档案收集力度,确保档案收集齐全完整、准确有效,提高工程档案的“含金量”。

3.通过开展直接沟通和链型沟通,强化工程档案工作融入工程管理,加强合同管理和过程管理,建立约束机制,提升档案质量。例如,在执行完毕的合同支付尾款前,合同联系人须向档案主管提交合同内的成果,成果齐全后档案主管签字,财务主管才会支付相应的合同尾款。外购产品到货后,科研人员需提交《外购产品检验记录表》,并将产品的随机资料一并交给档案主管签字,财务主管再根据签字支付相应的产品费用等。

4.在科研项目结题前,通过网型沟通,档案主管会同各系统兼职档案员一起讨论该项目档案的归档范围,并按照归档范围收集该项目的所有档案,进而确保科研档案的归档率,提高了沟通效率。综上所述,在科研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利用多种沟通方式,明确了各课题负责人及科研人员的归档职责,提供了科研档案工作开展的路径,确保了科研档案的同步性,为大科学工程档案验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本文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资助;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青年人才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手册[J].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办公室,2013(1): 10.

公路工程经济与管理范文第5篇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公路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分析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状况下,我国公路工程管理如何利用我国对基础建设投资的资金,有效地推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公路工程 经济管理 质量控制

因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公路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公路建设是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重视质量、抓好经济管理要点是我们的重点工作。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提高我国公路经济管理的措施。

一、我国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我国公路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普遍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不够重视,各企业的领导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上,忽略了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施工资金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因此,常常因为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出现问题。

其次,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完善的员工培训,使得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施工材料,造成材料浪费,影响了公路工程中整体经济管理的控制工作。另外,由于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对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员工的个人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公路经济管理项目的运行及实施,因此必须加强培训和制度建设,提高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水平。

第三,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审计程序,不能按照程序计划进行预算。任何一个公路工程建设开工前都要经过资金的计划和调配,但是在最后的审计环节,往往缺乏详细的计算,出现各种失误影响施工质量。另外,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公路工程未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很多公路工程施工的资金跟不上工程进度,延误了工期,造成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混乱局面,不利于提高施工的质量。

二、公路工程中经济管理的应对措施及要点

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工作中,各个部门需要相互配合,因为公路工程管理工作是个系统工作,需要各个部门、每名员工的积极配合。在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虽然存在对工程经济管理重视不够、公路工程建设缺乏有效的审计过程、公路工程经济管理队伍缺乏培训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只要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要点进行分析,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就能提高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保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

首先,预算及实际成本间的有效控制。对于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预算和实际成本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不断增强相关经济管理人员对于预算及实际成本的重视程度。通过管理考核加强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严格按照预算成本的编制对各个工程项目的实际应用成本进行对比核算,认真监督公路工程施工预算及其实际成本之间的变化。

其次,在公路工程中要加强对施工建设材料的管理。众所周知,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施工材料的成本占了很重要的部分,同时对施工建设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经济管理中不但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还应该严格依据计划进行定额的采购,通过监督和管理,加强对施工建设材料的应用,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乱用材料、浪费施工材料等扩大施工成本的做法。

第三,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各个机械设备的演算及预算。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公路工程施工设备的成本预算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核对机械设备的数量、台数,做好对照预算工作,详细制定好资金的预算方案。

第四,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财务的监督、核算水平,做好工程经济管理中的结算和综合分析。例如,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公路工程的财务人员应该及时对施工工程中所需进行监督的部分进行监督,及时调配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制定合理的财务报表,明确资金周转的方向,为公路工程建设的管理者提供科学分析的依据。另外,还要做好公路工程的结算和综合分析工作。由于公路工程建设比较复杂,财务人员需要针对各种财务关系进行分析。在搞好公路工程结算的过程中,分析资金超支、公路工程建设超支及浪费的原因。

第五,积极开展好公路工程中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培训和提高工作。因为,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各种各样多方面的人才,即要通过一定的专业素养,认真学习管理、经济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比如说,企业可以积极开展工程经济理论、技能素养提高等方面的学习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和提高公路工程中经济管理的水平,发展好人才优势。

三、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也快速展开。因为,公路建设是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重视质量、抓好经济管理要点是我们的重点工作。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对施工工程中所需进行监督的部分进行监督。及时调配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制定合理的财务报表,明确资金周转的方向,为公路工程建设的管理者提供科学分析的依据。另外,还要做好公路工程的结算和综合分析工作。

通过总结我国公路工程中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预算及实际成本间的有效控制、施工建设材料的管理、施工过程中各个机械设备的预算等是我国公路工程中经济管理控制中的关键问题。只有处理好以上几点,才能正确、有效地提高我国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水平,合理的控制成本。因此,通过以下积极的应对措施:预算及实际成本间的有效控制、在公路工程中要加强对施工建设材料的管理、在公路工程经理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各个机械设备的演算及预算、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财务的监督、核算水平,做好工程经济管理中的结算和综合分析、积极开展好公路工程中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培训和提高工作等措施,充分利用我国对基础建设投资的资金,大力推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上求.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民营科技.2012,33(0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