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手术室 器械 护士 术中配合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92-01
术中护理工作对于护士专业技术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要求非常高,基层医院中缺乏高水平护理工作人员,这就导致手术室术中的护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手术室器械护士在手术中的实际配合程度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以及护理工作质量,医院需要认识到手术室护士术中配合对手术的重要影响,提升手术有效性。
(一)护士缺乏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术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忽视在手术中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手术能否顺利。护士在手术中主要承担传递手术工具的工作,如果护士自身不熟悉手术操作步骤,不了解具体解剖位置,那么可能无法顺利跟进这个手术过程,特别是不熟悉新器械以及新设备使用方式,那么整个手术默契度以及配合度就会下降,手术成功率以及手g过程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二)缺乏无菌理念
如果缺乏合格手术室手术操作环境,那么医护工作人员的具体操作直接影响手术患者是否会出现术后感染、是否会出现出血、是否会出现并发症等。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无菌操作原则,其无菌操作情况直接影响外科手术的操作效果,如果掌握无菌技术,那么就能够有效预防手术切口的感染问题,为患者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器械护士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重视无菌操作,认识到无菌操作重要作用,将无菌技术有效贯彻落实在手术室各项工作中。从目前来看,手术室内缺乏严格洗手制度,同时对于器械以及环境等消毒工作也缺乏足够重视。
二、手术室器械护士术中配合对策分析
(一)更新手术室器械护士工作理念
随着医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性学科,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学科也逐渐完善。现代医学影响下,手术室护士并不只是配合者,也是手术合作者,那么就需要器械护士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提升工作主动性。作为手术期器械护士,需要掌握解剖学知识,有效掌握手术步骤,特别需要具备五大常规性化验报告的解读能力,避免照本宣科,而是要利用更加通俗易懂语言与患者、患者家属沟通与交流。作为服务精神、协作精神以及大局意识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对手术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无论是简单手术还是复杂手术,手术室器械护士参与度以及协作程度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手术室器械护士基本技术、手术步骤以及组织解剖能力等直接影响手术配合程度,由于不同手术在手术步骤以及具体解剖位置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那么就需要手术室器械护士重视日常练习工作,通过反复的手术配合实践来逐渐完善手术室配合技巧。在实际手术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具体工作进展,做好手术之前的器械准备活动,为顺利进行手术提供保障。护士在实际工作中要保持注意力集中,不能够谈论与手术无关的内容,认真倾听主刀医生的指令,在完成手术之后则需要与主刀医生勤沟通、勤交流,做好记录工作,这样就能够为顺利开展手术提供保障。
(二)重视手术室管理工作
在手术室工作过程中,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手术室护理操作工作程序,特别是手术难度较大的,对于手术操作规范要求更高,那么就需要构建更加完善、更加具体的手术步骤,实现手术室护理工作之间的有效配合。手术室护士需要坚持每周一次到两次业务学习,由有进修经验以及工作经历较为丰富护士组织业务学习工作,特别是术前准备工作、术中配合工作以及摆放工作等,通过轮换讲课方式来提升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此外,医院还需要组织和鼓励手术室护士参与外出培训活动以及外出进修活动,保持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生进修工作相一致,进而提升手术过程中的配合质量。在安排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新老搭配的原则,这样有利于提升手术配合度以及人才培养有效性,对于难度相对较大的手术,需要安排业务素质较高的器械护士配合医生工作,为手术进展以及手术成功提供保障,提升手术安全性。
三、结语
手术室具有特殊性以及应急性特点,手术室手术成功率直接影响手术医疗安全,那么需要构建更加规范、科学的手术室管理工作模式,逐渐完善器械护士术中配合的护理知识以及配合操作知识,才能保证手术室器械护理工作的有效性,为手术安全提供保障。总之,手术配合效果直接影响手术进程,同时也影响医生心情,手术医生与器械护士之间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医院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传统理念,提升器械护士工作理念,提升其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转变过去被动的工作状态,那么就需要手术室护士之间加强工作配合,提升手术医生以及接受手术的患者满意程度,提升手术室实际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术前护理访视已成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手术患者强烈需求的一种护理内容。本文就术前护理访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阐述。
【关键词】 术前访视;现状;对策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内涵进一步深入,术前护理访视已成为手术室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手术室的术前护理访视就是在手术前一天由巡回护士到手术患者所在的科室进行访视,具体内容包括查阅患者的病历,了解客观临床资料,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及各项检验结果,还有患者的思想精神状态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诸多问题。
1 术前访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护理理念陈旧 有人认为手术护士只要做好术中配合就行,除外均无关紧要,至于术前访视工作可有可无。也有认为术前访视的内容,病房护士会取代告知处理,手术护士不必要去为此浪费时间,致使此项工作未能正常有序进行。
1.2 专业知识不熟悉 由于手术护士的学历从中专到本科高低不一,职称从护士到主管护师以及工作经验从1年~20多年也不等,且对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加上护士间缺乏沟通交流,常常使术前访视形式单一,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对一些不常见或复杂的手术,手术护士与手术医生告知病人的情况不一致,导致病人的不信任感。
1.3 术前宣教的内容和职责不明确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手术护士和病房护士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职责不明确且由于术前宣教是由病房护士和手术护士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完成,其结果常常会出现宣教内容的重复、缺漏、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尤其是一些患者真正关心的问题,病房护士和手术护士两者均未作重点告知或未予解答,导致访视工作质量受到影响。
1.4 访视记录不全 目前不同的医院,术前访视要求记录的内容和格式不同,尤其在客观记录方面国内缺乏统一的指导和参考标准,术前访视的程序和方法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造成缺乏客观记录或记录不完整的结局。
1.5 缺乏术前访视时间 访视1例患者至少需要10~20min时间,这是成功开展术前访视的保证, 而鉴于目前国内手术室普遍存在护士人手紧和工作量大的现象,手术护士忙于完成手术配合任务,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往往没有足够精力和时间来开展术前访视。我院手术室现有护士20人,手术室10间,而一般每天手术量达30~40余台,加之现在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护士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想要完成高质量的术前访视确实很难。
2 针对术前护理访视的现状和问题的对策
2.1 转变理念 这是术前访视的前提条件。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尊重病人的各项权利,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早日回归社会,是每个医护人员的最高宗旨,术前访视是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当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开展整体护理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是适应国际护理形势[1]。
2.2 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术前访视的基本保障。在国外,术前访视已经纳入手术室护理规程,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的必要内容,与手术配合同等重要,术前访视的评价管理也非常严格,术前访视的效果通过术后回访的满意率来评价。在我国,术前护理访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新生事物,要促使他的成长和发展,除了转变观念和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建立相应的制度。护士长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就术前访视的落实情况、访视的质量纳入医疗护理质量考评,不定期和定期抽查,月底公布访视的结果,激励护士对访视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保持此项工作持久正常进行[2,3]。
2.3 加强业务学习 业务知识是术前访视的基础。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迈向科学化的具体实践,护士在术前访视过程中,要做到针对不同的病人做到恰到好处的解释,恰如其分的沟通,确实很难,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不但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心理学、社会学、健康教育以及沟通交流技巧方面的知识[4]。只有以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帮助病人消除心理障碍,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手术室护理工作不断进步和完善[1]。
2.4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在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将访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4]。同时可以充分挖掘潜力,改善访视效果。目前我院手术室安排一名职称在护师及以上的比较有经验的护士来专职负责完成此项工作,访视的效率明显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也有所上升。
2.5 规范访视记录 准确、详尽的书面访视记录是制定围手术期护理计划的保证[5],是护理过程的真实记录。制定统一、科学、实用的标准化的术前访视记录是必不可少的。
3 小结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迈向科学化的具体实践,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不断总结,更新理念,促进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断完善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赵静,李桂秀.术前访视的现状与对策.现代医学报,2006,24:131.
2 延爱民,郭金风,白风枝.术前访视方法与探讨,护理研究,2006,12(11):3086-3087.
3 李跃荣.手术室术前访视效果调查与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3):43.
【关键词】手术视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36-01
1 访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手术访视已是我国医院的手术室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中普遍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我院自2003开展手术访视工作以来,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但在多年的访视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访视中存在的问题,现分述如下。
1.1 存在认识及重视程度方面的问题
整体护理从 20 世纪 80 年代被引入我国后,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在护理工作中相继建立了整体模式病房及相应的健康教育、管理制度。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普及、深化、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访视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作用与意义己被广泛引起重视[1]。但实际工作中,对手术访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水平,在不同医院间、院领导层面、护理部及手术相关科室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别。
1.2 存在访视内容、形式及实施流程方面的问题
传统的护理工作中,手术室护士在是以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为主,很少顾及到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各地各级医院在开展手术访视工作的过程中,上述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和相关报道,在手术访视中的内容、形式及实施流程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既往进行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工作通常的做法是,主要由麻醉科医生执行,且多偏重于了解患者有无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其耐受情况,而对患者及其家属急切想了解的手术治疗基本情况、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手术环境等则很少涉及更不及其他; 形式上主要是口头陈述,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实施基本空白; 实施流程方面,流于形式、各自为战、疲于应付,甚至存在相当程度的随意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均阻碍了理想访视效果的达成。
1.3 存在的记录、分析及研究方面的问题
由于手术访视工作涉及范围很广,是现代医学模式下,涉及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医学模式,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具体体现。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2]。患者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其中哪些是与访视效果密切相关的关键特征,这些特征在访视中如何快速、准确、有针对性地获取。基于患者特征和具体手术类型访视内容的确立、形式的选择。访视制度的建立、流程的实施过程中,组织体系、职责划分和绩效考核等,无不紧密关系到手术访视和手术实施的效果。因此,充分认识手术访视工作的复杂性、循序渐进、大力加强针对手术访视制度的多领域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1.4 存在相关规范方面的问题
手术访视是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的途径和手段,手术访视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十分重要的组织保障。不同手术访视内容雷同、同类手术不同访视人员访视内容不同,甚至存在遗漏等问题,明显削弱了访视内容可信度; 访视内容记录混乱,不完整、不统一,不利于分析和归纳,降低了访视结果的科学性; 访视形式单一,缺乏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实施的手段和载体,降低了访视效果的有效性[3]。访视实施前相关准备没有明确规范,阅读病历、了解病情、与手术医生交换信息不足。访视流程缺乏切实可行的规范,尚无制定出相对成熟的简约化、程序化、标准化、法规化访视的操作流程,表现为访视时间选择、持续时间偏随意; 人员组成安排不定,手术护理、麻醉、术者及病房护理等,围访视医护协作中,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访视与术前评估分离、访视的内容与手术医生相左,甚至相互矛盾等问题。
1.5 存在护理人员素质方面的问题
访视的过程本身是手术室护士将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综合运用于患者手术护理的实践过程。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手术访视工作进行和效果。目前护理人员素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5.1 综合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基础知识不扎实、不全面,熟知的手术类型有限,特色或经典手术的专科护理了解不深,因而对手术的必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对手术的简单过程、术中有何感觉、麻醉的方式、配合要点等解释不详细,碰到患者提出的相关专业问题,无法及时正确回答,有时解释不当,引起患者过多的联想,更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1.5.2 心理护理的专业修养不够,多流于表面、缺乏正规和较为深入的心理护理的专业培训,容易导致访视中不能正确地体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生理需求。
1.5.3 缺乏与患者沟通的综合技巧的培训和应用。在人际交流中,语言交流占主要的地位,也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它涉及到语言学、逻辑学、文学、艺术、声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护士必须具有丰富的医学护理知识及边缘学科知识,较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断增强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注重相关技巧的锻炼和综合运用,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访视效果。
2 对策
综上所述,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做好手术访视工作的前提条件,加强学术研究是改进手术访视工作的理论基础,建立完善的制度是实施手术访视工作的组织保障,规范内容、形式和流程是手术访视工作的迈向科学化的技术保障,注重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是实现手术访视工作预期目标的核心基础。而这一切都是为不断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整体满意度这一核心目标服务的.
参考文献:
[1] 贺广平.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1) : 265- 266.
[关键词]整体护理;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206-02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患者身心需要,提供适合于个人的最佳护理[1]。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整体护理从病房逐渐深入到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开展整体护理,确保了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
1手术室整体护理的现状
1.1术前护理:(1)术前访视[2]:安排在手术前一天的下午进行,时间一般为10~15min。目的是通过与患者家属的交谈,取得患者信任,减轻其心理压力,同时介绍手术室情况,如手术间的布置、先进设备等,了解麻醉方式、手术的摆放等,以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2)术前评估:①患者的一般生理、心理和发育情况;②患者事先对手术的了解程度、接受手术的态度、对医疗的配合程度。
(3)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访视护士根据收集的资料和手术种类预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1.2术中配合:①手术当天早会,由访视护士汇报病历,列出护理问题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然后由护士长和其他护士加以补充,使计划更趋完善。②准备常用物品、药品,严格检查手术间的设备是否齐全、功能是否良好;调节适宜的手术间温、湿度,根据手术类型准备特殊的器械及辅助设备等。③热情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严格核对患者及术前准备情况,清点随患者带入手术间的物品,再次向患者讲明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④巡回护士建立静脉通道,确保术中输液、输血通畅。安置手术,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以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和减少体液的丢失。全程陪护患者,同时整理护理记录。⑤器械护士准备手术器械,熟悉手术步骤,力求做到稳、准、快。术中不谈论无关话题、不议论患者病情,以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或加重其疑虑心理。手术结束前,认真清点纱布、缝针、器械,保管手术切除标本等。
1.3术后随访:①术后48~72h到病房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切口疼痛及感染情况。征询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不满意之处,填术室整体护理反馈表。②收集有关手术操作、麻醉、手术、术中护理带来的后续效果的资料,从而对手术期护理做出客观评估。③术后随访后,通过手术护士自评、护士长对手术护士工作及术后有无并发症的评审、患者的评价、麻醉师和手术医生对手术护士配合质量的评价以确认整体护理计划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存在的问题
2.1护理人员素质偏低,护理观念陈旧:开展整体护理,手术室的护士不但需要具备传统的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的能力,还要求具备“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具备在生理上及社会心理健康方面评估患者的能力及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而目前护士的培养以中专为主,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另外,整体护理虽然已在我国临床实践中推行和应用,但目前大多数手术室仍以传统的护理观念和模式服务于患者,即医生-护士-仪器-患者的服务模式[3]。
2.2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①教育内容片面、肤浅,缺乏自我保健、疾病预防和身心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②教育方式单一,健康教育多停留于口头宣教,影响了患者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③教育时机把握不当,对不同的对象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对象在不同的阶段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及方式。
2.3手术室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环境限制了整体护理的开展:①手术室护理工作时间性强,工作量大,抢救任务多、要求高;②手术室护士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医生和患者,手术室护士既要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又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手术配合;③患者在手术室停留时间短暂,使护士难以按照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④手术室长期的传统护理模式影响护士的价值观、短程更新和才能发挥。
2.4管理缺陷:整体护理要求护理管理实行分层、能级化、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对护士的管理仍然是简单的,即所有护士不论学历、职称、职务都值同样的班,做同样的工作,承担同样的责任。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开展整体护理和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一部分手术室护士长缺乏有关整体护理的管理技巧,缺乏与下属沟通,限制了护士参与计划和决策的权利,导致整体护理在手术室难以实施和开展。
3对策
3.1转变护理观念:组织大家学习整体护理理论知识,接受模式训练,使大家认识到,手术室护士从术前访视到术中给予患者的关心、支持是其他科室护士所无法代替的。
3.2加强在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鼓励护士参加各类专科、本科的学习,提高知识层次;加强在职培训,拓宽知识面;强调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功能,即:顾问指导角色、安全卫士角色、体贴的亲人角色、协调管理角色等,使手术护理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拓展[4]。
3.3加强健康教育:①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②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讲解相关知识和护理技巧;③选择健康教育的恰当时机。
[关键词]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危险因素;护理管理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中最为重要的技术部门之一,是抢救患者不可缺少的场所。高校安全的环境是确保手术成功,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基础。随着护理医学的研究逐渐深入,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护理的分工也越来越精细[1]。手术室的高效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手术室护理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控制工作,如果发现手术室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在第一时间将隐患排除,做到防患于未然。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总结方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手术室患者及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手术患者中男性69例、女性51例;年龄最小的为16岁、最大为62岁,平均为(36.3±7.1)岁;其中骨科手术患者42例、妇科手术患者27例、普外科手术患者20例、其余手术患者16例。与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成效进行对比(对照组),手术患者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最小的为15岁、最大为66岁,平均为(38.1±7.4)岁;其中骨科手术患者41例、妇科手术患者28例、普外科手术患者19例、其余手术患者17例。排除合并有严重慢性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排除感染患者的患者。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对比组间差异结果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研究组则首先对目前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结合医院实情制定具体的护理管理手段。
1.3评价指标
(1)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调查。(2)不良事件发生率: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操作失误、伤口感染、意外伤害、准备失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1.4数据处理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满意度及不良事件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其余计数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通过t值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研究组120例患者的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1.67%,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30名医护人员发现,研究组中表示非常满意的有18名(60.0%)、满意的有12名(40.0%)、没有不满意的案例,对护理管理满意度达到100%;对照组中表示非常满意的有14名(46.67%)、满意的有9名(30.0%)、另外7名医护人员表示不满意(23.33%),对护理管理满意度为76.67%。研究组医护人员的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研究组120例患者中发生操作失误、伤口感染、意外伤害、准备失误等不良事件的有5例,发生率为4.17%;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67%,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
第一,环境因素。首先是噪声影响,常规手术室的噪声通常控制在10~15dB之间,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呼吸机、高频电刀等设备和器械,均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尤其是部分仪器产生的连续性噪声对手术室带来较大的影响;此外,室内工作人员交谈的声音约为58~62dB之间[2],尤其是骨科手术过程中还有敲击、电钻的声音,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不利,影响工作效率。第二是空气问题,手术中使用的异氟醚等物及其他含氯消毒制剂等均可能挥发,为手术室空气造成濡染,电刀灼烧组织还可能产生浓度较高的二氧化碳,从而引发不适。在少数人数较多的大型手术中的影响尤其较大,造成手术室药品及器材的污染。第二,技术因素。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新技术、新设备及新方法应用于手术室中,功能齐全、操作便捷的医疗设备也越来越多,为疾病的手术治疗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难度,难度上增加了手术室护理风险,从而影响护理安全。第三,人员因素。首先是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基层医院中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工作资历以及业务能力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少数护士的资历较浅、工作时间段,业务能力不强,让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此时对病情和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就可能造成各种失误,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此外则是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目前,很多医院的医护人员注重业务能力的培养,沟通能力相对较差,不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较少,就连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和配合程度也较差,沟通不畅甚至会造成医疗事故和诉讼等严重后果[3]。第四,管理因素。护理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没有对护理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制度也较为落后,对于护理工作的监督力度较弱,导致护理管理工作不完善,例如护理人员的失误得不到纠正、普遍存在的危险因素得不到反馈,甚至有违反操作的行为,极大的威胁到护理管理安全。
3.2手术室护理管理危险因素的应对措施
第一,手术室环境控制。最好手术室的布局控制,严格依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中的标准进行布局,严格划分清洁区与费清洁区;加强室内消毒,做好手术室的空气监测、严格限制人员的流动,使用紫外线消毒机、含氯清洁剂等对地面、桌面等进行擦拭。引进先进的设备、器材,尽可能间噪声控制在最低范围内。第二,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结合医院护理人员的实际护理水平应个体化的学习与培训计划。主要有:护理操作技能、手术室急救措施,培训结束之后开展相关的考核工作[4]。日常工作中也应当开展相关知识的考核,要求所有护理人员都能够全面掌握护理技能,定期开展院内和院外的学术交流会,分享手术室护理管理心得。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培训,积极在医院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规范,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在护理工作中懂得维护自身的权益以及患者的利益。第三,完善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首先是增加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力度,制定强有力的管理条例对医护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不断降低护患之间的纠纷发生率,确保护理人员能够自觉的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培养良好的预防护理风险习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重视护理管理风险对策的实施,不断健全制度。最后,做好护理风险的评估,尤其是容易出现纠纷和投诉的问题予以重视,全面分析失误发生的原因,掌握风险事故出现的信息,评价其后果[5]。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全面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深入护理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对策。最终结果证实,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护人员对于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2014年未采取措施的患者,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差异结果显著,值得在医院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英芳 单位:沈阳市于洪区马三家中心卫生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张芬菊.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4):634-635.
[2]李春丽,于丽娜,宋玲,等.护理综合管理软件在手术室压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11):1222-1223.
[3]高翔,周生敏,王娟,等.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