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贸培训方案

外贸培训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外贸培训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外贸培训方案

外贸培训方案范文第1篇

一、工作任务

做好跨境贸易服务。配合市相关部门做好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公示。做好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服务,开展备案登记网上申请培训,提高对外贸易备案登记效率,加快出口商品通关速度。

二、责任分工和推进计划

(一)责任分工

牵头局领导:

责任科室:外贸科

责任人:

(二)推进计划

1、积极与市商务局、海关沟通联系,了解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及时向外贸出口企业公示。

2、充分利用国家商务部将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权限下放到区的有利条件,把规定一周内完成备案登记的时限,缩短为当天完成,为企业发展外贸出口提供最大便利条件、最短通关时间。

三、工作措施

(一)大力推行“全天候等待、全方位跟踪、全过程免费”的“三全”服务方式。即不论什么时间,只要出口企业需要帮助,均无条件给予支持。

外贸培训方案范文第2篇

1.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竞赛本质上就是以任务驱动的一个教学项目,可以短时间内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技能竞赛具有一定的选拔作用,是检验和激励的一种手段,要让学生和教师在准备和投入竞赛的过程中更快成长。要扩大技能竞赛规模,增加技能中学生的参与度,变竞技项目为全民项目。

2.将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竞赛有机结合。职业技能竞赛是通过校企合作的竞赛途径,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对照技能竞赛的构成要素和教学基本建设的构成要素,结合技能竞赛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各种问题,系统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商科的专业提出“学赛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接竞赛指导思想。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根据教育部2012年《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规定“培养具有开拓、责任、合作、敬业、诚信等职业素质,掌握国际贸易、会计、计算机和商务英语等基础知识、具备外贸单证操作、外贸跟单操作和外贸业务操作等技能,能从事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和外贸业务员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外贸人才。全国职业院校外贸技能大赛的宗旨是:“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为宗旨,以加快培养适应外经贸行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题,以外贸技能和商务英语口语技能竞赛为载体,为各院校师生提供交流借鉴的平台,促进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商务等相关专业学生外贸操作能力和商务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深化相关专业在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实习实训、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技能竞赛的宗旨非常切合,所以可以将对应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与专业建设进行融合,通过专业建设方案,将竞赛项目纳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2)竞赛项目与专业建设配合。对照职业技能竞赛的项目,在修订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包括开设的课程,课程开设的时间,课程的内容、使用的教材等。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专业建设的引导作用。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观。组织教师通过研究、探讨竞赛文件,获得最新的行业信息,最新的工艺方法,同时也避免了因为部分教师缺乏实践业务经验,对学生的培训和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和过时的问题。按照技能竞赛的内容,在授课的过程中合理设计实训项目和实训内容。很多技能竞赛裁判员来自企业,其评判标准来自实际业务,这样就可以将竞赛的评判标准、考核要点作为教学、实训项目的考核标准。例如外贸技能竞赛中的通过电子商务网上找客户,以及储配方案设计和执行竞赛中的货物ABC分级,叉车和堆高机的使用安全要求等内容都作为课程或者实训项目加入到教学中。通过设计与竞赛接轨、与实际业务切合的综合训练题库,例如:外贸单证训练题库、报关竞赛题库、储配题库等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同时,要组织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新的校本教材,内容应包括最新的操作工艺、安全知识、环保概念、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及企业文化的内容等。

(3)竞赛方法与教学方法对接。职业技能大赛基本上是团队参赛,突出强调合作的理念。技能的复合性要求选手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水平、知识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比赛的过程出现很多与专业知识以外的问题,例如有的选手不认真遵守竞赛规则提交了两遍答案,也有选手提交了空白的文档导致没有成绩;当比职业技能竞赛推动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赛的现场出现了突发事件时,部分选手不能快速反应,寻找解决办法,选手之间会相互埋怨,缺乏责任心和负责的意识。学生通过赛前培训和完成比赛的过程,是对其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提升的过程,同时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敬业精神等也得到加强。通过将竞赛方法引入课程和实训,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引进竞赛使用的软件,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在竞赛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提高技能竞赛的受益面。

(4)竞赛环境实训设备与实训基地建设对接。通过竞赛,竞赛环境和采用的实训设备,可以紧密地与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联系起来,特别是将行业中新的设备、新的技术引入实训室。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训项目,聘请行业专家担任竞赛和实训指导教师,也可以采用一对一的方式,校内、校外指导教师结对共同完成实训项目和竞赛的辅导工作。原本作为高职院校,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只要求可以完成储配方案的设计就可以了,所以在实训室的建设中以软件模拟为主,大多数学校的立体仓库和实训室也以学生的认知实习为主。但是通过技能竞赛,要求学生不仅仅可以设计出符合客户要求的方案,通过软件模拟方案的实施,同时还要求团队合作完成整个方案。这样对实训室硬件的要求更高,要有足够大的场地、要有不同规格包装的货物、还要有堆高机等。

(5)竞赛促进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职业技能竞赛对竞赛指导教师提出更高的标准。一般院校的竞赛指导教师都是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特别是来自企业一线的高技能专家。指导团队全程参与赛前准备、训练、考核和组织参赛。团队成员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相互切磋。职业技能竞赛考核专业核心技能的熟练程度、岗位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职业安全、节能意识的培养,对团队的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想都带来很大的冲击。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指导教师主动了解行业中的最新动态、新工艺、新技术,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将职业标准引入教学。同时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指导教师的个人职业技能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促进了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建设。

二、技能竞赛教学的促进结果

通过近五年的建设,学院基本形成每个专业都参与了职业技能测试和职业技能竞赛。在每个学期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置各种职业技能测试,并择优举行职业技能竞赛。例如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主要的职业技能测试(竞赛)包括:英文打字测试、价格核算技能测试、制单技能测试、外贸综合技能测试、英语函电技能测试等。有一些课程可以采用以赛代考的方式,扩大竞赛的参与面,办成人人参与的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对参加POCIB竞赛的60名学生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调研。772%的学生认为在外贸从业技能中最擅长的是单据的缮制,59.09%的同学认为自己比较擅长与客户沟通交流。因为参加比赛的学生是大二的学生,外贸英语函电没有开设,36%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函电书写有问题,同时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的价格核算不擅长。所有的同学认为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对他们的帮助最大,其次是制单知识和国际金融知识。

通过竞赛86.36%的同学提高了价格核算能力、单据缮制能力,63.64%的同学与客户沟通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还有50%的同学网上找客户的能力得到提高,还有40%同学的英语函电书写能力和中英文打字技能得到了提高。通过竞赛同学们一致认为自己的外贸相关能力得到提升,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锻炼了胆子和积累了参赛经验,并且获得了一些将来学业的继续发展和找工作的有含金量的证明,通过竞赛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颇有收获。他们普遍感到通过技能竞赛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收获非常大。集中的竞赛,不仅仅是比赛技能,同时对于与人沟通交流,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都是一个全面的考核。竞赛指导教师通过竞赛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很多建议,同时引进了POCIB的网络课程,可以使更多的学生通过竞赛获益。

通过与参加现代物流———储配方案设计与执行竞赛的参赛选手、指导教师的座谈,对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增加了《现代物流管理》课程,引入物流员职业资格标准,根据竞赛场地和设备的情况,制定了学院仓储实训室建设方案。为了解决学生在比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将储配方案设计和执行作为一个完整的实训项目。对学生实训项目的考核要点和参考竞赛的考核要点,不断按照企业的实际进行修订。在实训项目分组中,参照竞赛中的3人一组,并要求学生应该对小组中每一个角色进行轮训,组长也是轮流担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设置多种突发事件,模拟业务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三、结论

外贸培训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应用英语 国商交际 专业现状 改革思路 建设措施

[作者简介]施国华(1963- ),女,辽宁抚顺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广西 南宁 53000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16-02

一、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

为了有效地进行应用英语专业建设改革,文章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交际方向)专业为例展开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的高职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交际方向)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以下不足:(1)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2)单一强调语言交际训练,忽略了行业职业能力的培养;(3)语言交际技能训练的程度不够深,毕业生无法胜任翻译等语言类的工作;(4)专业对口岗位就业率偏低。

可见,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的建设只有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重新规划专业的整体建设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高技能的应用英语人才。

二、“双行业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建设的改革思路

1.参照国家和区域职业教育文件。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时,强调要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强调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建立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要求的专业设置长效机制,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推进课程改革和培养方式改革,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2.依据能力本位教育理论。能力本位教育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其课程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材理论均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条主线展开。该教育理论认为:(1)职业能力是指职业岗位的胜任能力,是劳动者成功地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整体行动能力,具体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身体能力,是个人在不同的学习或工作场景下以及各种职业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2)职业院校应按照企业的需要与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用人单位的岗位需要人才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就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培养目标必须根据岗位的需要确定具体的能力点,要紧密与行业企业合作,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与企业人士共同制订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使专业建设走职业化的道路。

3.掌握当前区域人才需求情况。为了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首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应用英语人才在职业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从中了解到:广西经济贸易突飞猛进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拥有宽泛的国际商务行业知识、能适时使用小语种语言与东盟国家客商沟通以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敬业创新精神的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交际人才;其次对广西未来三年(2011—2013年)国际商贸行业紧缺人才的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结果显示: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广西需要大批的外向型人才,其中,物流从业人员和外贸业务员排在首位。

4.重新确定专业建设内容。将专业建设内容重新调整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强化英语语言交际综合能力为基础,融入物流和对外贸易两个行业的知识,全方位制定培养具有“双行业职业”能力的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交际人才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改变目前人才培养方案与区域经济贸易发展和行业需求不相适应的现状,解决以往定位不准、语言交际能力不强、职业竞争能力弱和就业率低的问题,使本专业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方面更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达到厚语言交际能力、宽行业职业能力和活岗位适应能力的目的。

三、“双行业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建设的措施

1.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主要由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专职翻译、校外实训基地物流员和外贸业务员以及骨干专任教师担任,在企业人士参与下共同制订专业建设方案,以国际商务为主要职业领域,涉及物流和外贸两个具体行业,构建“英语+双行业职业知识与技能+东盟小语种”的专业建设格局,凸显英语+双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

2.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群。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为:主要面向涉外企事业单位和商贸行业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交际能力,掌握物流和对外贸易基本知识及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东盟小语种表达能力,能够从事国际商务交际、物流管理、外贸业务以及与国际商务相关的岗位工作的复合型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由此,本专业的就业岗位群设定为涉外企事业单位的国际商务交际人员、外贸物流员、物流从业人员、外贸业务员以及与国际商务相关的工作岗位。鼓励本专业学生考取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一级、二级证书、全国外贸物流员资格证书、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全国外贸业务员资格证书以及与国际商务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3.试行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工学结合的开放式办学。即第一、二年,学生在国内完成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及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第五学期到东盟国家合作院校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留学课程是国际商务和英语语言课程的扩展和延伸,第六学期回到国内进行校外顶岗实习,把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转化为职业能力。

4.构建语言交际技能必修+物流和外贸行业知识选修的双模块课程体系,突出双职业能力培养。以训练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交际技能为基础,以国际商务职业领域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以培养国际商务双职业能力为核心,形成“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物流行业知识与技能+东盟小语种”和“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外贸行业知识与技能+东盟小语种”的“双特”型教育教学机制,并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适时调整课程体系内容。

5.构建六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形成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引领下构建六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即职业岗位认知—课内训练—实训课程—集中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使实践教学贯穿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的形式实现职业岗位认知;以在语音课、国际商务交际课、商务英语函电与单证课、商务英语写作课和商务英语口译课开展随堂实训的方式开展课内训练;以开发国际商务交际实训、商务翻译实训和商务英语综合技能实训课的形式开设实训课程;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展会实训(含东盟博览会实训)的形式开展集中实训;以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含英语讲解)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训;以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及行业企业实践的形式进行校外顶岗实习。每一个层次的实践都设立相应的评价方式,形成多元化、多能力和多渠道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6.课、证结合,建设“国际商务交际”核心课程。“国际商务交际”课程是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交际方向)专业的核心课程,在选用徐小贞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商务交际》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围绕外贸业务员和外贸物流员实际工作任务、吸纳具体业务案例并适当融入相关业务知识和交际礼仪编写实训教材,以训练国际商务交际口语为主,辅助训练听、读、译、写技能,从而增强学生在国际商务场合以恰当的语言和适当的礼仪进行交际的能力。

7.开展紧密型的校企合作项目。在原有的基础上,每年有计划地增加1~2家区域范围内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以下方式与企业开展合作项目:(1)聘请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建立双带头人制度。(2)建立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企业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给学生进行校内实训和毕业设计指导。(3)组织本专业学生、老师到行业企业见习、参观和实习。(4)邀请行业专家到校内举办语言、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方面的讲座。(5)与用人单位协商指派专业人士作为企业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校外实习指导。(6)打造外语服务公司。通过在校内建立外语服务公司,承接多种语言服务项目,引进合作企业文化,形成校中企、企中校的合作模式,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和责任共担。(7)开展互利共赢的培训。派学院专任教师给企业员工进行外贸和物流英语培训,或是请企业的行家里手到校园给团队教师进行行业知识培训。(8)建立学生创业园。由校外实训基地和企业提供企业资源,由院内有企业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创业。

8.建设多功能一体化的商务外语实训中心。结合专业建设需要建设商务外语实训中心,重点规划可视化商务外语口译技能实训室、可视化商务外语技能实训中心和模拟公司实训室的建设,安装语言和专业技能模拟实训软件,吸纳企业业务案例,丰富实训素材资源,营造模拟仿真的工作氛围,开展交互式教学及训练,实现“教、学、做、训、培”一体化。

9.打造专兼结合的复合型教学团队。以专兼结合的形式打造复合型教学团队。在建立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的基础上,制订团队专任教师培养计划,如通过派教师出国留学、到国内高等学府进修深造和鼓励教师考取翻译等语言类证书的形式提高团队教师的外语语言能力, 通过派教师参加全国商务英语考官及培训师、外贸物流员、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等培训的方式提高团队教师的职业技能,通过安排教师参加东盟博览会、广交会或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长短期挂职的方式提高专任教师的社会实践和服务能力。

四、“双行业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建设的效果

英语及小语种语言技能课程的开设提升了学生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语言综合水平,强化了学生东盟国家语种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双外语”能力的培养。物流及外贸双行业知识选修课程模块的设置使学生具备了“双行业职业能力”,实现了双能、 融通和双证的结合。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开展了实境教学和实地教学,完成了课堂与实训地点、教学活动与商贸活动和学生与企业业务员角色的交替,实现了本专业学生“两实、三交替”六个层次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国际商务交际实训、商务翻译实训和商务英语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提升了学生国际商务环境下英语语言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了实训的实战化。商务外语实训中心、外语服务公司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创设了仿真+真实的实践环境,实现了校内模拟实训、校外顶岗实习和就业的无缝对接,提升了对口岗位就业率。

[参考文献]

[1]王振刚.能力本位教学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

外贸培训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五年制;国际会计专业;培养方案:特色;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4-0167-03

五年制国际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析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联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性方案很好地体现了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贯穿了五年制课程体系设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突出了培养学生技能目标。尤其在课程设置上,将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训项目;选修课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选修课由各学校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及教学资源等因素,进行个性化开设,满足会计专业方向的多样化。

我校自2002年开始举办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和专业行业调研,我们将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培养方向定位为国际会计方向。在2008年,我校会计专业加入“联院”会计专业协作委员会,并于该年暑期根据“联院”的五年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性方案,制定了我校国际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性方案。方案既遵循了”联院”的指导性方案要求,又体现了我校国际会计专业培养方案的特色与创新。为了体现我校国际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在“联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性方案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以下调整。

(一)公共基础课部分

公共基础课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功能,遵循“必需,够用”和尊重学科但不恪守学科性的原则,一方面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做好基础理论和技术常识的准备,同时也为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一定基础。为此,我校国际会计专业为了让学生在接触涉外会计凭证时能看懂相关英文,在第五、六学期开设《会计英语》课程,每周4课时。第七学期,英语在既有2个学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个学分。同时,减少了部分数学课程的课时。

(二)专业课部分

专业课具有明显的职业针对性,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群)必需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课实行适当综合化和实施化,教学内容及时跟踪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发展,满足了学生将来转岗、跨岗能力的需要。为此,我校针对国际会计专业的知识需要,停开了《企业经营管理》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两门课程,新开《经济法》课程,每周4课时,《涉外会计》课程,每周6课时。这是基于学生就业的需要和学生理解接受程度来考虑的。

(三)限定选修课部分

“联院”在制定五年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性方案时,开辟出限定选修课程,就是充分考虑到各校会计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多样性。这部分课程的开设,充分体现了我校国际会计专业课程的特色,同时,也作为一名涉外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储备。这部分限定选修课程为《国际金融》4课时、《国际贸易》6课时、《国际商法》4课时和《国际会计》4课时。这些课程的开设均安排在《涉外会计》之前。这一特色专业的开设也是基于我校报关专业的实际。

我校国际会计专业的特色

(一)形成了完整的、立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我校国际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三个方面课程的调整,形成了具有我校国际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整个特色课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化的专业体系。《英语》、《会计英语》这两门课程作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和《国际商法》三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国际会计》和《涉外会计》是专业课程;并且在会计项目实训的安排上,以涉外企业业务作为实训内容,会计凭证选择的是双语双币种凭证;在校外实训单位的安排上以外贸和外资企业为主,让学生完全进入国际会计的专业环境,接受仿真及真实的专业教育。这种课程体系的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课程囊括国内外 学生除了学习内资企业会计理论及实务以外(传统会计理论),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电算会计、审计、税收等传统会计课程以外,还学习企业涉外会计理论和实务,如国际会计、涉外会计、国际结算、国际贸易等课程。

极大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为了使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熟练地从事国际业务的会计处理,所以,本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一直要坚持学习英语,除了学学英语、英语口语以外,还学习会计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较熟练地用英语交流。本校已有优秀外教老师,并经常举办英语角、英语学习交流会、英语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英语学习环境。

毕业后学生可成为内外资会计的多面手 由于学生既学过内资会计又学过外资会计,熟知国内国际业务的会计处理,所以,学生毕业后,既可在内资企事业单位工作,又可在外资企业工作,就业渠道比传统会计专业的学生大大拓宽。

学生动手能力强 学生在校期间可参加富有特色的校内会计实习,也可参加社会实习,动手能力强。毕业后不经过培训可直接从事会计工作。

(二)建立了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

学校经过近十年教学经验的积累,课程的开设、课时的安排,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会计专业培养模式,而且建立了属于本专业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实践教学场所 我校所有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设备和音响装置,这便于专业课程演示,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知。同时拥有ERP专用大型实训室、120座会计电算化教室及安装有各专业课程的财务软件、模拟银行、模拟税务、仿真手工实训室等专业实践场所,完全满足了校内仿真化专业实践教学需要。此外,还利用学校外贸专业的实训室进行了报关与国际结算业务的训练,提高了实训室的使用率。

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学校与市内二十余家外资企业、外贸公司和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专业教师每年都利用寒暑假到合作单位进行专业顶岗锻炼,锻炼了实践指导能力;这些合作单位每年还接纳了我校绝大部分预就业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顶岗实习。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顶岗操作,对外资业务的核算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知,也使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形成了一整套双语双币种实训资料 在长期的专业实训中,我们的专业教师积累了很多专业实训资料,通过整理和整合,形成了外贸企业进出口业务的一整套典型核算资料。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会计账簿、会计报表都采用双语双币种实训资料,做到与企业实际业务零差距。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国际会计的专业环境,接受仿真的专业教育。

(三)组建了专业教学团队

国际会计专业是我校一个成熟的专业,拥有一支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丰富,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6人,助教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3人,双学士1人,注册会计师2人,律师2人,其中,“双师型”教师11人。一位教师主编了《涉外会计》教材,实训指导教师编写一整套国际会计实训的校本教材。多年从事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师,既通晓了外贸知识,也提高了外语水平。

(四)取得了满意的报到率和就业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加入WTO后,国际贸易的范围不断发展扩大,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交往日益频繁。对企业传统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应具有传统财务人员所应具有的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国际交往中的法律法规、熟悉国际会计准则、了解国际贸易规则、掌握国际结算与税收方法等。而所有这些正是我校国际会计专业教学重点。学生毕业时,已经取得会计电算化上岗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贸企业会计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珠算等级证书等,毕业生除可从事国内传统会计工作外,还可从事涉外方面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近年来,我校该专业无论是报到率,还是就业率都保持在良好状态,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我校国际会计专业的创新

(一)强化专业整合

我校原为“南通供销学校”,从20世纪90年代初始,我校拥有三个特色专业:会计专业、外贸专业和棉花检验专业,这三个专业在南通乃至全省都有一定知名度,当时的招生非常火爆。但到了2000年时,两个专业招生降为0,其中,就有会计专业。当时社会上整个会计专业都已经饱和,2001年会计专业停止招生。为此,会计教师开展了广泛的市场调研,了解到本地区有相当多外贸企业,他们需要既懂外贸业务知识,又懂一部分会计知识的人才。将这一信息传达给学校领导后,学校领导决定从2002年起对外招收会计专业(涉外会计方向),并在招生时进行广泛宣传、引导。第一年招生50人左右。在课程开设上,企业需要哪些知识,我们就开设哪些课程;在师资配置上,外贸业务知识由外贸教师讲授,会计业务知识由外贸教师和会计教师共同备课商定,从原始凭证的收集到记账凭证和账簿的选择,一切都以外贸企业的业务为基准。其中,相当一部分单据均为英文表述,给会计教师带来了不少挑战。经过一轮的教学实践,培养出的第一批学生,还没毕业就全被外贸企业预定了。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我们在会计专业课程的开设、课时安排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培养模式,而且积累了许多属于本专业的特色教学资料(如双语凭证)。从此,国际会计专业又恢复了往日的辉煌,而且招生一年比一年火爆。这正是强化专业整合导致的人才进出两旺。

(二)双语及“双证书”的推行

五年制会计专业的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他们入学时的英语水平不是很好,为了能让他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看懂相关外贸业务凭证,我校从学生一进校,就非常重视英语课程的教学,增加了英语课程的课时,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同时,还开设整整一学年的《会计英语》课程。通过这种双语环境的训练,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读懂和处理外贸企业正常业务凭证。此外,作为国际会计专业的学生,我校不仅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还要求他们取得外贸企业会计证书,这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好了上岗准备。事实也证明,我校这一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年来,我校国际会计专业学生会计上岗证的通过率达到了70%,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及兄弟院校的水平,外贸会计证的通过率更是达到90%以上。前面表格中我校本专业近年来的报到率和就业率,就是这一创新举措推行成功的最好例证。

(三)4+X+Y+Z技能培养模式

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课程开设:课时安排等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会计专业培养模式,即“4+X+Y+Z”的技能培养新模式:“4”指口才、书法、计算机、英语听力等通用技能;“X”指珠算、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等专业基础技能;“Y”指出纳、审计、纳税等岗位技能;“Z”代表转岗能力,即迁移和拓展能力。在会计凭证的认识及填写、各种会计账簿的认识及填写、会计报表的认识及填写、成本计算等专项实训中,充分利用校内会计实训室,结合课程教学安排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不间断地进行手工模拟实训、分岗位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等系统训练,夯实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基本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高度重视学生技能考核,将职业资格培训课程融入日常教学及考核中,使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接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对取得多项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采取奖励学分方式,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智,于洪.会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2(6).

[2]王莹.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2(45).

[3]陶燕.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考试周刊,2012(54).

外贸培训方案范文第5篇

1.外贸企业产业发展没有明确的方向

部分企业片面追求热门的产业,而没有考虑自身能力和客观条件,没有对国家宏观调控认真分析,考虑其是否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部分企业对项目的资金结构、建设周期、资金来源以及投资规模等没有科学的部署与筹划,对项目建设与经营时将会发生的现金流量没有准确的预测。一旦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大力度,收紧银行信用贷款,这样一来企业的建设资金就不能准时到位,企业就会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中,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不单单企业自己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把部分银行拖入泥潭。

2.企业管理基础比较薄弱

现阶段多数外贸企业已实现财务会计的信息化,但很少有企业采用预算管理系统。即便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能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和实时性。部分企业预算管理不够严格,导致资金不足或闲置。由于企业缺乏严格的赊销政策,尚没有科学有效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形成呆账或者不能兑现或。这就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慢、资金回收比较困难的局面。企业存货控制相对薄弱,出现资金呆滞的情况。企业重钱不重物的观点导致了企业资产浪费流失十分严重。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半成品、企业固定资产以及原材料等的管理工作不到位,职责不够明确,造成企业资产的严重浪费。

3.外贸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缺乏,且素质不高

目前全面预算管理的人才严重缺乏,缺口很大,其主要原因就是全面预算管理上往往要求管理人才要具备相应的行业知识、掌握想用的专业技术,即全面预算管理人员必须要求是复合型人才。全面预算管理的人才既需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和超群的实践能力,又要能在知识和理论领域有较高的水平。全面预算管理人员还存在着职责不明确、工作不到位、管理不够严格以及责任心不足的现象。随着外贸企业规模的扩大,全面预算管理人员出现严重不足的现象,无证上岗的现象严重,经过培训之后持证上岗的项目经理不能够达到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从工人岗位中抽调参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由于文化素质偏低,不能够胜任预算管理工作。招聘而来的本科毕业生由于没有实际的管理经验,对整个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力度不能达到要求。

二、外贸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具体的措施

1.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控制

企业要使资金的营运效率得到提高,优化企业的资金结构和负债比例,使之趋近于合理化,这样企业资金的应用就会达到最好的效果。在对资金结构进行改善的同时,必须要保持一定的现金付款能力,这样才能使企业日常资金使用的周转灵活得到保障,对贷款困难以及市场波动的制约作出科学的预测,确定出现金持有最佳数量。企业要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应收账款发生之后,企业要运用各种措施,使账款按期收回,否则拖欠时间太长,就会发生坏账,造成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最后企业要对财产的加强控制,逐步建立建全企业物资财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2.要以发展战略目标作为导向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充满风险,在发展的过程中,关键是要进行科学投资和战略规划。外贸企业要对国内外经济市场变化进行认真的分析,然后制定出战略规划,在规划中要明确近期的战略目标,这不单单包含整体的战略目标,还要对事业部或是某个产品、市场的战略目标进行核定,并确定企业内部的竞争战略。企业要回避决策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方案以及风险程度比较大的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企业要尽量采取中、短期的投资模式,认真的考察和论证投资项目,使投资方案得到不断地优化。除此之外,要把握住有利时机,使企业得到不断的发展,企业规模得到不断扩大。企业要是集中优势,实行专业经营。部分实力比较弱的企业,因为无法经营多种产品分散风险的目的,但是这类企业可以集中主要力量,通过选择可以使企业自身优势得到发挥的细分市场的方式,进行专业化的企业经营,从而达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使企业的经营取得成功。

3.转变外贸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观念

在新的理财环境下,如果若企业不能对全面预算管理观念进行全方位的转变,那么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所以企业一定要转变全面预算管理的观念,树立人本化财务管理观念,对工作人员的发展和管理给予高度重视,这时外贸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趋势。外贸企业还要树立资本多元化的理财观念。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树立风险观念,能够科学的预测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降低企业可能遭到的损失,使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得到提高。

4.注意人才的培养以及管理机构和制度的合理设置

(1)注意人才的培养

预算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所以加强专业预算队伍的建设,提高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应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专业预算队伍的建设应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逐步推进:第一就是要加强对现有项目经理的培训,同时还要适当学习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知识,通过培训,使项目经理变成既有金融专业知识、理财知识,又懂得管理技巧的通才。而且这种培训要形成制度,定期进行,以不断更新项目经理的知识,更好地适应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需要。第二是要建立符合企业行情的预算管理人员资格认证、职业道德规范和继续教育体系,以规范预算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执业行为及提高其专业理财水平,打造真正的全面预算管理专家。

(2)设置合理的管理机构和制度

企业应逐步建立经理制,使项目经理的待遇与财务管理业绩直接挂钩。还要建立预算管理人员的问责制,对严重误导企业财务或存在其他严重违规行为的预算管理人员取消管理资格。这就要求企业通过严格的挑选、多方位的培训,选拔素质高、可塑性强的人员充实到财会队伍中。并且应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项目经理考核体系,将项目经理个人职责、工作成绩与考核奖惩紧密联系起来,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引进国际经验和通行服务标准与理念,以综合化、全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人员自律性的行业标准、职业道德准则。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