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急诊专科理论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急救护士;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60-02
1 一般资料
我科共有护理人员13名,年龄:20-41岁;学历:中专10名,大专3名;职称:护士6名,护师 5名,主管护士2 名;其中招聘护士9 名,从事急诊护理工作1-3年10名,5年以上3名。
2 培训内容
2.1 理论培训
2.1.1 灾害一般知识:包括灾害的定义、种类、特点及各种灾害对人体的伤害和救治技术,增强急诊护士对灾害的认识。
2.1.2 现场救治知识包括护士的主要职责:伤情判断、检伤分类、伤员转运、登记统计、护理文书及常见急危重症院前处理流程等,增强急诊护士的救治能力。
2.1.3 急症护理知识 包括各类烧伤、颅脑伤、胸部伤、腹部伤、骨折、休克、大血管损伤、各种急性器官功能衰竭、心跳骤停、各种急性中毒等,增强急诊护士的急症护理知识。
2.1.4 批量伤员抢救知识 成批患者抢救工作流程、各自职责。
2.1.5 自我防护知识:灾害现场可能对救援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要加强各类灾害自身防护知识的学习,包括环境、疫情、安全等方面的防护知识,增强急诊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
2.2 急救技能培训
2.2.1院前急救技能: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畅通气道、海氏手法等。
2.2.2专业救护技能:气管插管、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给氧、清理呼吸道、洗胃、胸腔闭式引流、胃肠减压。
2.2.3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洗胃机、心电图机等。
3 培训方式
3.1 制定培训计划和评估标准 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规范化的培训计划,从理论、操作、规范服务等方面全面培训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质量、效益、津贴挂勾,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3.2 建立多种学习途径
(1)人人参与 以熬新主编的《急救护理学》为蓝本,年头制定学习计划,每人负责一个章节,每月安排一人讲课,从各常见疾病的基础知识如:解剖、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到急救原则、护理常规。在备课的过程中自觉的把相关的理论知识全部学习一遍,促使护士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每季度组织一次急救技能培训,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等,及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机器洗胃、电除颤、呼吸机使用、急救用药等急救技术与知识培训。先由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及护士,进行各项操作技能的演示、讲解及各项操作的相关理论知识。最后由科主任、护士长及讲课人员组成考核小组,对参加训练的护士进行逐一考核过关。
(3) 一对一跟车督导我科院前急救小组由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司机组成,在急救现场只有一名护士,这就要求护士具有较强的独立业务素质。年轻护士在出诊时,派一名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随同,观察年轻护士的整个处理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告知年轻护士,与之分析交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3 应急预案演练急诊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发病急、病情重且复杂的病人,其工作压力大、风险性高,而系统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1]。模拟急救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在国内已得到了广泛运用[2]。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重复性和可控制性,可以使急诊科护士能系统、完整地体验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全面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协调能力。根据疾病好发季节及科内收治病人疾病特征,选取常见的、有代表性的病例:如药物过敏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批量伤员的处理流程、院前急救途中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复合性外伤等,由护士长拟订模拟急救具体方案及人员配置,上报医院护理部批准备案,最后由医院医务科、护理部督导组织实施。
4 讨论
急诊科在临床治疗和院前急救中具有自身特点:病情急、病种多、治疗和抢救复杂,院前急救现场往往只有一个护士。针对这些特点,要求急诊专科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方能适应快速、多变的急救要求。把急救技能培训与应急预案演练有机结合是提高急救质量的关键,可全面提高急诊专科护士对急危重症的快速应变能力,对疾病能进行准确的观察和判断,提高院前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经过几年的实施,急诊科护士在临床抢救工作中,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急诊急救的整体综合能力均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早期预警评分;护士;急救
口腔专科医院在口腔颌面部疾病的专科医疗上具有较高水平,但在危急情况的处理和综合救治方面能力相对薄弱[1]。在手术或治疗前,医护人员会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在术后或治疗后的应激状态下,患者常出现喉头水肿、突发心绞痛[2]、出血性休克等急症表现[3]。但非综合医院在急救设备及医护人员急救水平相对不足,患者无法在口腔专科医院得到立即有效的治疗,故口腔医院专科护士对急危重症病情的准确评估非常重要[4-5]。早期预警评分量表(EWS)是国际上应用快捷方便的评分系统,可提高医护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危险程度的识别水平[6-8],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关于口腔专科医院使用早期预警评分作为观察及呼叫医生的依据未见报道。本文旨在通过对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实际调查,分析口腔专科医院护士的早期预警能力现状及相关因素,以期制定出提高其早期预警能力的对应措施,提高口腔专科医院护士的急救意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3月对吉林省长春市某公立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为:从事口腔颌面外科或口腔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护士,具有护士执业证书且自愿参加者。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调查问卷包括2部分: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文化程度、从事本工作年限、护士层级、急救理论学习经历、急救相关培训经历、急诊科实习轮转进修经历、抢救经历、呼叫医生依据。早期预警能力调查表:分为三部分:①危急预判能力:5个条目;②早期预警评分知晓情况:共计6个条目;③访谈:2个条目,不计分,仅作为了解口腔专科护士评估危急病情现状的参考。单选题采用5、3、1评分法计分,根据评分将早期预警能力分为三个水平:低水平(11~25分),中水平(26~40分),高水平(41~55分),总分越高,早期预警能力越强。笔者对早期预警能力调查表结果进行分析,得出Cronbach'α系数为0.737,信效度可靠。
1.2.2资料收集方法:选取吉林省长春市某公立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护士休息时间,说明问卷调查的目的,解释问卷相关内容,取得其知情同意,当场发放,现场回收,进行再次核对,以保证资料的真实可靠。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口腔专科护士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回收问卷50份,在文化程度中本科文化占86%,88%的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学习过急救理论知识,调查对象一般资料详见表1。
2.2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标准化得分为59.89%,总体水平较低。早期预警评分知晓情况得分为12.38±7.93,仅占41.27%,见表2。
2.3多因素分析:口腔专科护士的基本资料在早期预警能力得分上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层级较高的口腔专科护士的危急预判能力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层级为N3的护士在危急预判能力得分上高于其他层级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理论学习经历、急救培训经历是影响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的主要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总体水平不容乐观:
调查结果显示,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得分为(32.94±7.74)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66%护士仅了解过或不知道早期预警评分,无人掌握早期预警评分的使用。访谈环节结果显示,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在进行病情评估时主要以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数值为参考依据,部分护士会参考血糖、血钾等危急值、心电图波形[9]等,但在预警范围方面说法不一,普遍认为各参数超出正常范围即为预警指标。口腔专科护士早期预警能力与急救应变能力较低,与其对口腔医院住院患者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的风险意识不足有关。口腔专科医院对专科护理与急诊急救培训较为重视,但在临床工作中客观评估急危重症患者病情的能力尚有不足。统一评估急危重症患者病情的工具尚待制定。
3.2口腔专科护士早期预警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3.2.1急救相关培训经历对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的影响:口腔专科医院在护士新入职时统一组织进行急诊急救课程的学习及急诊急救操作培训,很多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具有良好的急救知识,但在临床工作中不能准确应用,建议口腔专科医院开展更为系统的急诊急救知识与操作培训[10],重点讲解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的前期表现以及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各指标的意义,使护士将早期预警评分量表上的指标与临床上出现的体征及参考值进行对应,将早期预警评分量表应用于临床,准确预判患者病情的危急程度,降低死亡率[11]。凭借早期预警评分分值呼叫医生查看患者,与医生在判断患者危急状况方面达成统一意见,便于医护关系的和谐发展,将患者的损失降到最小。
本次正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收获超过以往任何短期的学术活动,为期近两周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即将结束。不仅改变了对急诊工作的认识,丰富了理论,同时提高了急救与监测能力,受益匪浅,体会如下:
方知自己其实与专科老师的要求相差太远,参加完专科护士培训后。实是惭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次培训过程中,对省内高尖端的医学领域有了近距离接触和较多的解,认识到护理事业职业内涵的深遂与广阔,领略了省内护理界精英在急诊护理事业中的探索与贡献,同时也使自己对急诊这份工作增添了更多的热情。也要做得更好!
参加专业培训以前,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是培训最佳的方式。说实话。受晋升与考试的需要,一直也在学习着,培训中很多的理论知识我自学大专的书本上都学习过而且考试过,但由于只为考试而学习和缺乏动手的物质环境,所以所学到知识很快就成过眼烟云,随着考试的通过而丢弃。这次专科护士培训的学习方式给了全新的感觉,两方面让我学员特别满意。一是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所学的即是工作中所需要的急诊是个全科性较强的科室,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那样棘手情况不知如何处理,所以这次课程周到培训内容让我大家都非常满意。二是充足的临床实践让我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所学内容。看得出,省护理学会为我培训化费了很大心血。
【关键词】 小儿; 急诊急救; 护理技能演练; 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5-0102-02
doi:10.14033/ki.cfmr.2016.25.054
儿科急诊是一个集注射、抢救、输液、留观为一体的综合科室,具有危重患儿多、病情复杂、工作量大、护理工作重等特点[1]。儿科急诊的护士必须具备各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护理操作技术。近年来,儿科急诊收治的患儿越来越多,儿科急诊的年轻护士也越来越多。急诊年轻护士大多临床经验缺乏、应急能力欠缺,增加了急诊护理抢救的风险性[2]。护理人员再培训是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护理知识、技能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加强对儿科急诊护士的培训,提高其急诊护理技能十分重要。为了提高急诊护士的小儿急救能力,笔者所在医院于2015年3-5月对急诊护士进行3个月的急救护理技能演练及培训,现将培训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2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年龄22~35岁,平均27岁;学历中本科12名,专科14名;工作年限≤2年的8名,2~5年的12名,5年以上的6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10名,护士14名;已婚7名,未婚19名。纳入标准:均为女性,均为在岗护士,已经取得执业证书,护龄≥1年,身体健康、无严重的躯体疾病,无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理障碍,自愿参与研究并参加完整个培训过程。排除标准:无需与患者沟通的技术岗位护理人员;处于产假、哺乳假、病假、轮转进修者与护理管理者;既往有脑器质性疾病,服用抗焦虑、抗抑郁药、毒物或酒精等依赖或滥用史;管理期间有家庭重大事件发生者;不愿意参加调查者。
1.2 方法
对全科护士分批进行为期3个月的小儿急诊急救技术培训,采用情景式模拟演练的方法,具体方法及内容如下。
1.2.1 培训内容的制定 参照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急诊科急救的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内容包括儿科急诊的发展史、重要作用、急诊评估和识别、团队协作的意义及在抢救过程中每个人的分工。以上内容采用PPT与影音资料相结合的形式由急诊科获得急诊专科护士资格老师(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实践经验、广博的理论知识、扎实的培训技能)进行讲解,观看一次小儿急救模拟的录像。
1.2.2 培训目标的制定 通过培训使急诊儿科护士熟练掌握运用各种急救知识及操作技能,在遇到急救情况时忙而不乱,能迅速进入急救状态,良好地配合医生开展各项急救与护理工作。
1.2.3 培训形式 选用小儿急诊常见重症疾病如休克、车祸伤、心搏呼吸骤停、溺水昏迷、惊厥持续状态等,3个人一组,每组至少1名护师,进行情景模拟急救的演练。护士长提供病史资料、医嘱,决定小组中的分人分工,每个案例设置多个应急情景,要求小组护士完成护理诊断、实施急救护理措施、对家长健康教育及护理等护理程序的分析及操作[3],并对并发症和突发事件做出处理,由其他组的护士扮演家长的角色。培训护士第一时间准备判断采取急救的项目,担任现场指挥,完成急救任务,各项操作技能有选择地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理论联系实际且灵活多变。要求接受培训的护士循环操作,每次急救结束后采用自评与互评的形式,由护士长和护理培训老师进行打分和点评,整个培训过程中培训老师只是参与辅导工作,对情境演练进行现场质控和协调,不占据主导地位。每周一到周五交接班后抽10 min时间,由于各种原因未参加培训的护士由培训老师补充教授培训内容[4]。
1.3 观察指标
比较护士急诊护理技能演练与培训前后应急能力、急诊护理技能的变化,均由护理部统一进行考核。(1)应急能力: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行设计的急诊应急能力考核量表进行考察,内容包括抢救技术、监护理论、个案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抢救与配合得分共五项内容,每个项目各包含若干个小项,每个项目的得分为100分。(2)急诊护理技能:参照急诊护理技能操作项目制定急诊护理技能考察量表,内容包括机械通气、心肺复苏、电除颤、负压吸痰、心电监护、动静脉穿刺、气管切开/插管的配合、危重患者接诊、抢救记录书写、清创包扎共10项内容,每个项目各包含若干个小项,每个项目的得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核实数据后录入SPSS 17.0数据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护士应急能力的比较
经培训后,护士的抢救技术、监护理论、个案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抢救与配合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培训前后护士急救技术的比较
经培训后,护士的心肺复苏、机械通气、心电监护、动静脉穿刺、气管插管/切开的配合等急救技能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儿科急诊对护士专业急救知识、精湛的急救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近年来儿科急诊护士的年龄呈现低龄化,护士的专科应急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应急能力缺乏、经验不足的现象,而且在组织对患儿进行急救时还存在无特定的指挥者、各层级护理人员职责不清、配合缺乏默契等缺点[5]。培训是护理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基础,对儿科急诊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进行培训,提高其急诊应急能力和护理操作技能对保证患儿急救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对儿科急诊护士通过情景模拟培训,模拟了儿科急诊的临床工作程序,不仅让护士身临其境,营造了紧张的氛围,护士能够很好地感受实践操作技术和亲历患者抢救治疗的全过程急救气氛[6],增强了日后遇到相同急救护理情况时的应对能力,而且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贯穿于各模拟情景之中,增加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研究显示采用情景模拟培训能激发护士的学习主动性和操作技能,提高护士临床救治能力[7]。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急救护理技能演练及培训后,护士的应急能力及急救技术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些年轻护士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但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心理素质差,有研究显示情景模拟培训能够有效锤炼护士的心理素质,提高护士的急救意识[8]。
综上所述,应加强对急诊护士小儿急救护理技能操作的培训,情景模拟演练能提高护士急救技能及应急能力,是急诊护士培训的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冯玲燕,胡茂通,季亚玲.案例模拟竞赛对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0):1196-1199.
[2] Ong M E H,Quah J L J,Ho A F W,et al.National population based survey on the prevalence of first aid,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skills in Singapore[J].Resuscitation,2013,84(11):1633-1636.
[3]刘红平.应用微技能培训法提高急诊年轻护士应急能力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1):2697-2699.
[4]向岚,王瑾,龚立军.情景体验培训考核在临床护理急救技能培训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9(11):1064-1065.
[5]王晓春,刘淑芝,亓恒美,等.情景式教学法在护士层级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4):1937-1940.
[6]余碧艳,夏园音.模拟急救在小儿急诊专科护理操作考核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5,29(25):3143-3144.
[7]郑惠芳,曹伟中,崔英.开展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小儿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培训的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2,11(1):66-68.
【关键词】急诊护理;临床带教;护生临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822-01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临床带教正是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纽带[1 ]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独生子女的普及,给急诊临床带教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为进一步提高急诊护理带教质量,现就急诊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急诊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1. 1护生因素:(1) 专科理论知识缺乏。护生在校时不重视急诊理论学习或选择性学习书本上的内容,有些临床常见的疾病对护生来说是空白。(2) 主动性差。进入21 世纪后,护理队伍中独生子女护士在不断壮大,其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及主动性等方面明显不足,其沟通技巧和工作适应能力也差。
1. 2带教老师因素:急诊护士相对年龄较小,教学能力相对不足,对带教任务认识不深,这些都影响了护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教学质量。且急诊工作高度紧张,劳动强度大,个别老师为了防止护理纠纷和差错或嫌护生动作慢,一般只给护生做一些基础性护理工作,不让护生动手参与专科技术操作,从而降低了护生的工作积极性。
1. 3社会因素:(1)患者对急诊工作要求高。急诊患者90 %以上是老人,即使是几乎对患者没有伤害的护理体检项目,患者认为是做实验便不让实施,从而使护生失去更多的动手机会,进而造成操作技能的缺乏。
(2) 课程安排与教育不能满足新发疾病的需要。
《急诊护理学》对最新出现的各种疾病如肠道EV71病毒感染、甲型H1N1 流感、性传播疾病等缺少描述 ,而各医学院对《急诊护理学》的学时、实习时间的安排上,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显得有些不足。
2对策
2. 1加强急诊理论知识培训: 掌握急诊护理常规入科后每个护生必须认真复习急诊理论知识,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经常提问,使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记忆。按时完成隔周一次的小讲课,组织每轮一次的教学查房,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利用晨会时间进行提问,内容为教学计划所要求掌握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习主动性。
2. 2对护生进行岗前教育加强入科教育,由带教老师详细讲解科室环境、主要病种、工作流程及工作特点,帮助护生尽快熟悉环境;讲解各种规章制度以及操作中的自我保护等。严格按照《实习生管理制度》约束护生的行为,培养护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2. 3注重带教老师的选拔:带教老师是护生临床实践的启蒙者,在临床教学中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护生的心理和行为,选好带教老师是提高临床教学的根本保证[ 2 ] 。因此,通过公开竞聘,选择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工作责任心强、语言表达能力好、护师以上职称人员为带教老师,这样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责任感。
2. 4探索新的带教方式:护理带教不再是传统技术层面上的传帮带,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 做到技术立体化,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以症状护理为主线,解决课程内容和结构问题。以实例将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课内容按照临床常见症状的护理归类:即以“常见症状- 常见疾病- 主要疾病- 主要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的思路设计教学的内容。从而达到重视能力培养,重视素质教育的目的。二是以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教学查房。科室进行每月1 次的护理教学查房,充分发挥了教与学的主动性。结合具体病例,除探讨疾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对病人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了哪些护理措施,哪些是有效的,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都逐一进行分析。逐渐培养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三是体现“人性化”带教。人性化的带教要求带教老师既严格按照带教计划执行带教任务,又要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和职业态度,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关心和爱护护生,对护生的从业态度有正确引导作用。改变传统的权威化的教师角色模式,强调人性化的教学管理[4 ] 。四是采用双向评价法。即通过定期发放自制评价表由护生对教师, 教师对护生进行教与学的评价。出科前召开实习生座谈会,重视实习生的反馈意见,促进带教水平的提高。
2. 5课程安排适当调整和增加急诊护理内容:希望各医学院校能经对各种新发病补充相关材料。同时要教育学生明白,学习途径不能限于教材,要遵循实践- 认识- 再实践的认识规律,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3小结
由于急诊的特殊性给带教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在医疗改革的新形势下,患者对医护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目前急诊护理临床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不断总结和改进急诊护理的临床带教水平, 可使急诊护理临床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力群,李湘苏. 简论护理临床见习带教的原则[J ] . 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2) :66 -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