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英语三级学习计划

英语三级学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英语三级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英语三级学习计划

英语三级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问题梯度;检验与分离;思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2-007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2.035

进入高三化学复习攻坚后,如何才能把凌乱、模糊的知识理清、明辨,如何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拔高总复习的质量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究;有究才能知其理”。所以在课堂中有效的设疑,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成功教学的基础。那么如何设疑,如何注重问题梯度的设置呢?

一、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疏通“关系”

复习课为什么枯燥?一是内容重复,二是问题呈现老套。关键是认识问题的视角没有变化,不能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生冲突,没有引发认识冲突的“导火索”。老师应根据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基础和他们的思维水平来设计学习任务,把学生引入“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构建知识,为顺利进入课题的学习做准备。

【教学片段一】

问题一:将它们按关联性用直线连一连。

问题二:实验过程中,洗涤沉淀有哪些注意点?萃取分液有哪些要点?

问题三:整理物质分离的原理与基本方法。

实验与讨论:

学生1:完成连线

学生2:演示CuSO4晶体的洗涤过程(并简要说明操作过程与原因)

学生3:演示碘水用CCl4萃取分液的过程(并简要说明操作过程与原因)

教师:强调描述性文字表达要突出关键字,如洗涤沉淀时沿玻璃棒——浸没固体上表面——自然流出——如些洗涤2—3次(还饮用洗涤液的选取等);萃取分液时,检漏——如何振荡放气——静止——打开塞子,旋转活塞——迅速关闭等。

小组合作交流完成问题三,形成基本原理与方法的网络。

设计意图:以不花哨、不过难、不偏题特点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轻松自然地引出课题。通过简单的活动,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构建分离与提纯的原理与方法的知识网络,更突出操作要点(语言描述性),让学生体会零散知识如何构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合理铺垫 自主探究 学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创设一种真实且能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学习情境。寻找一个话题,对复习目标内容精心设计系列“问题链”,进行重组与融合,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感觉既新鲜又有挑战力。

【教学片段二】

问题情境:实验室制备Cl2(过量)并将之与一定量的FeBr2溶液反应。实验目的:得到纯净的反应产物。

【问题组1】写出有关方程式并思考下列问题

(1)Cl2需要除杂?如果需要,怎样除杂?如果不需要,请说明理由。

(2)如果不除去杂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提示:怎样防倒吸,在本题背景中怎样操作比较简便?

(3)通入氯气时怎样的操作可以提高溶液对氯气的吸收率?

【问题组2】如何提纯FeCl3?

(1)能蒸发溶液的方法得到FeCl3吗?为什么?

(2)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

(3)如何进行洗涤?

(4)析出的是FeCl3·6H2O,后期如何操作得到FeCl3晶体?

【问题组3】如何提纯Br2?

(1)提纯的方法是什么?

(2)实验装置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3)能否在装置中使用橡胶塞?

(4)Br2的沸点在59℃左右,CCl4的沸点在76.8℃左右,你怎样控制蒸馏的加热条件?

学生在整个片段中交流讨论,认真思考,积极回答,互相解惑;老师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整合课本资源,回归基础知识,重新建构学生已有的知识,以“设计问题组+实验”方式既达到整合知识与思维目的,又可以引导学生在今后复习中学习如何多问几个问题,提高复习效率。

三、贴近高考 提供反馈 促反思

基础知识掌握好了,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如何将已有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把已知与未知联系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各种能力,才能逐步达到学而致用的目的。当学习者将外在的矫正性指示转变为自己的矫正性机能,才是真正地学习了元认知学习。

【教学片段三】

已知某化工厂的含镍催化剂主要含有Ni,还含有Al(31%)、Fe(1.3%)的单质及氧化物,其他不溶杂质(3.3%)。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法以该含镍废催化剂为原料来制备NiSO4·7H2O。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c中需使用的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主要仪器为 。

(2)“碱浸”的目的是除去 。

(3)“酸浸”时所加入的酸是 (填化学式)。酸浸后,经操作a分离出固体①后,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4)操作b为调节溶液的pH,你认为pH的最佳调控范围是 。

(5)“调pH为2~3“的目的是 。

(6)产品晶体中有时会混有少量绿矾(FeSO4·7H2O),其原因可能是 。

学生独立完成全部问题,然后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学习的铺垫,且这类知识在高考中主要以“工艺流程”形式呈现,但不是单一出现,需要学生综合模拟练习,检查学习成果。

四、深入思考 突破难点 显能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再熟悉的材料,只要变换一下角度,也会有别样的风景。笔者将2007年广东高考,21题改编如下。突出典型的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重能力考查。

【教学片段四】

请你设计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的工艺流程。数据提示如下:

学生交流讨论,从生成氯化铵——分离——提纯,相互设计问题并作答。最后呈现工艺流程图式。

设计意图:拓展和加深所学复分解反应的知识,通过相互设计问题并作答的环节,可有效提高学生认识图表、提取分析信息、学科术语的表达能力。画出工业流程图,可以看出学生对本小专题教学内容掌握的深度。

英语三级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科学有效的经费拨付监管机制是解决区域教育信息化经费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信息化发展的直接动力。海淀区信息中心为了支持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自主建设,设立了专项建设资金和特殊经费,鼓励学校从实际需求出发,在区教委顶层设计的指导下制定发展计划,通过信息中心的项目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专项经费与特殊经费的支持,在学校中实施教育信息化实验项目。其中,专项建设资金用于推动实验项目试点工作的开展,支持实验项目的具体开展,由教委主管领导,财务科、信息中心、试点校共同配合完成共同监督;特殊经费是将信息化经费直接下拨给学校,充分发挥学校的自主性,满足个性化建设的需求。

基本理念

“转换思路,以人为本,深入应用,创新实践”是该模式的基本理念。在运作过程中,其建设思路从“建设导向”转变为“应用导向”,信息化软件以及项目“应用”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要素。发展的核心从以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等“物”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和教师等“人”为中心;从关注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到关注教育技术的关键性应用。为了避免做出不切实际的决策,基础教育学校在区域信息化管理机构的鼓励下,逐步开展自主建设、探索应用和个性化发展。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抛弃了以往的“统一标准”,这一举动激发了学校自主建设的积极性,使得学校的建设更加符合本校的发展特色,信息化资金实现了充分利用、设备实现了“物尽其用”,整体的发展较以前更加充满活力。其中,“自主”是在符合国家和区域整体规划指导前提下的自主,因此学校的发展仍然需要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为学校提供指导。

学校分析本校的实际情况,“以需求拉动规划,以应用促进教学”,坚持“学生本位,所有的技术都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促进以演示、讲授为主的低层次信息化教学应用向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认知工具、资源工具、评价工具等高层次应用转变,从而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形成了“应用为导向”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自主建设模式。符合这一模式的学校具有超前的硬件基础设施,随时可以调配资金,根据需要购置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在应用数字化工具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开展数字化教研、优化教学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核心特征

1.应用数字化工具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很少有交互行为的发生。教学基本上由课前预习、课上讲授、课下复习和完成作业四步组成。课上主要是听讲,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如人数过多、环境嘈杂等,即使学生想要反馈信息或者有自己的想法想要和教师交流,得到的机会也是有限的。教育信息化的到来最先改变的一定是课堂教学:学生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非常方便;教师能够及时地获得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到互动交流;信息接收方式更加多元。

2.信息技术的应用催生数字化教研

教研是教师以真实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为基础,对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对于教师提高专业能力、分享经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过去听课教师要和授课教师、学生同时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完成听课、笔记活动,然后另外找时间进行交流、研讨。教研活动往往被生硬地分割为几个部分,时间上的断裂导致很多好的想法得不到及时的交流,好的想法就在拖延中流失了。数字化的校园催生了数字化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方式发生了变革,从原来的“模式单一,费时低效”变为了“方式多元,开放互动”。借助网络平台,教师不必到教室中去听课,听课教师的数量也不受教室大小的限制,实现“一边听课,一边研讨”,教师之间的及时交流对提高教研效率以及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3.信息化实现教学管理方式变革

学校管理信息化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网络融入学校管理解决了“一校多址”的管理难题,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同时降低了管理的成本费用;FTP是学校管理、教师交流分享的平台,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提供教师教学资源的下载、分享和使用,避免了资源无法流通、重复建设的问题,为实现无纸化办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信息化的办公方式方便对教学工作统筹安排和教师的分工协作,对多单位协调工作非常有帮助,从而实现了费时低效到省时高效的转变,提高了学校管理和教学管理的效率。

4.超前的硬件基础设施

硬件环境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因此,在硬件建设上,学校的经费投入非常充足,学校顶层的支持使得信息化发展阔步前进,在购置设备上能够走在技术发展的前沿,保证了新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应用上,学校能够充分利用购得的设备服务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充分挖掘已有设备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科课程的教学、辅助教师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等。对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对新技术、新设备的需求,学校会尽力满足一线教师的需要,按需购置、合理配备,提升硬件的利用率,让硬件设备在应用中体现其价值,实现产出的最大化。

运作模式

1. 建立运行机制,谋划发展策略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组织,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指导与协调,学校将重要的决策从行政管理转向学校管理,成立了由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信息化领导小组,针对学校信息化发展需求,按照学校的办学方针,设计、指导、实施和实践教育信息化过程。信息化建设合力的形成使得决策更加科学、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在谋划发展策略的过程中,坚持信息化环境与人的融合,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宗旨。细化分级目标以支持不同类型学习,促使技术的应用从以“物”为中心的低层次发展形态向以“人”为中心的高层次发展形态转变;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弥合不同群体的优势与弱势,使教育信息系统处于一种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2.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生态校园”

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看,一种新兴的技术形态进入教育系统,必然要与教育系统中原有各个要素之间或相互竞争或协调共生,并最终达到一种新的生态平衡。为了使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在教育领域持续发挥作用,学校从宏观层面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规划,设计开发相应的平台、软件、资源等,引入相关的专家人才队伍进行培训指导,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建立相应的管理和使用制度,这些建设之初的整体考虑和精心设计为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充分考虑现有软硬件基础设施,物尽其用;另一方面,挖掘学生发展中出现的新需求,确定目标,分析条件,制订方案,综合评价,优化方案,实施建设,并建立实施中的检查、监督、反馈、评价等制度,最终形成了两条线同步建设、螺旋上升的生态系统建设过程。

3.搭建共享平台,整合推送优质教育资源

首先,以数据库作为支撑,建立开放共享的网络资源平台。通过此平台,教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通过Web方式,浏览、查询、下载、使用和上传资源,实现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教学资源上的交流互动。其次,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持续更新的方式建设和推送可多次应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学科教师和技术人员共同设计和研发特色鲜明,符合国家建设规范的质量高效果好的课程文件、课件库、课程库、教材库、名师库、试题库、文献库、案例库等数字化教育资源。优质资源的建设实现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在辅助教师教的同时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

4.跨学科跨部门倾力协作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校各个部门通力协作的事情,需要学校领导、教师、技术人员的群策群力。由于信息化是一项非常昂贵的学校变革,因此需要有校领导的鼎力支持才能够迈开步子发展。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在工作职能上采取成立电教中心和信息中心,共同负责、协调配合的组织形式。针对具体到信息化建设项目上的事情时,一般都是由学校的领导牵头,成立一个由有关各方组成的项目小组,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把握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使信息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问题与建议

1.缺少专业的信息化研究团队

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学校的技术人员,如信息技术教师、电教人员等,没有形成专业的研究队伍,在应用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以及进行学校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技术和理念上的不足,对于持续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十分不利的。虽然每年都有许多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但只是解决了教师利用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问题,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过程中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念和认识,“软实力”还有待挖掘。学科教师并不能够代替专职的研究人员,他们在信息化的专业素养上通常达不到深层次应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因此建设专业的信息化研究团队的任务迫在眉睫。

2.教学资源的特色化和个性化有待凸显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以应用为导向的学校对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非常重视。以人大附中和北京一零一中学为例,他们在建设教学资源上具有很好的模范作用,学校在满足自身对教学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向那些不具备自主建设教育资源能力的学校,以及资源建设能力不强的学校提供资源支持,他们的努力和贡献应当得到我们的肯定。但是,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即资源内容与形式的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实践。教师往往身边拥有大量现成的教学资源,但“特色资源”却捉襟见肘。

3.建议建设专业的信息化发展研究团队,提升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研究水平

学校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支专业的信息化发展研究团队,配备专职的研究人员,研究和探索符合学校自身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需要研究人员了解自己学校的特色、学校的发展状况等,因此在组建信息化发展研究团队时,应当首先考虑那些了解学校实际情况、愿意应用信息技术完善学校原有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的人员。例如,可以从校内筛选有经验的教师,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从事信息化发展研究的素养。

4.创新教师培养的手段、内容与方法

教师培训的形式单一造成了许多问题,如教师培训的周期过长造成教师通过培训获得的技能并不能与技术的更新换代同步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以应用为导向的学校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较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师培训,避免单一的讲座式培训;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率,帮助教师的知识跟上技术更新换代的步伐。可以运用信息化的远程教育平台,扩大教师培训的规模和力度,增加教师培训的频度和效度,注重提高每位参加培训的教师的自身水平和素质,而且要带动本校、校际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培训,采取互相帮扶、资源与方法共享的方式,使教师培训走向常态化和优质化。同时,教师培训标准、培训内容的制定,培训效果的评价以及制度保障建设等也要跟进。

5.校际之间既有资源共享联盟,同时又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资源

校际之间形成联盟有利于优质资源的共享,减少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的情况发生。各种教学软件的开发方便了校际之间的交流与资源共享,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师生提供了服务。在形成校际联盟以方便资源共享的同时,还应当充分发挥学校的自主性,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符合本校教师实际教学需求的教学资源库。注重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建设和管理,针对配套的软件资源匮乏和管理不合适的情况,学校电教中心或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可连同各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和管理,加强学校间教育信息软件资源的有效共享,同时将学校的教育信息资源“特色化”的工作做好,实现资源建设符合学校教育情境的特殊性。

英语三级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Study on Metacognition and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HEN Zhuo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Huna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131)

AbstractThe communicative teaching is a teaching methods which able to train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effective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and discusses how to combine with metacognition theory and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communicative approach; metacognition;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

0 前言

交际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60 年代的英国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80 年代初开始被国内院校应用到英语教学实践中,并逐步得到推广。这种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 D. Hymes) 提出的交际能力理论,海姆斯认为“交际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表达的语法性,即语言表达要合乎语法;二是表达的可接受性,即文化上的可行性和在语境中的得体性,也就是说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语言形式,更要恰当地使用语言。①多年来,有关英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和国外教学实践都证明了其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方面的优点。②然而在国内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交际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在分析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就如何将元认知理论和高职英语交际教学法结合进行了探讨。

1 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交际能力理论,交际既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的手段。但是国内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强调对语法的学习,强调教师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通常在各种以语法为基础的考试中成绩表现不错,但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却不尽如人意,即通常所说的“哑巴英语”。因此,把以内容为中心、强调语言运用的交际教学法运用于英语教学, 提高学生“听说译”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③但从目前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交际教学法的应用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片面理解交际教学,忽视传统的语法、词汇教学。片面地强调交际教学法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降低了语法、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只强调语言使用的技能, 不重视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功能,忽视语法、词汇教学同样会影响交际能力的提高。实际上,倡导交际法的Wilkins 本人同时也认为:语言学习的第一阶段可侧重rules of grammar,第二阶段偏重rules of use。④由于对交际教学法的片面理解,造成学生口语能力较强,但阅读和写作能力较为薄弱,影响了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

(2)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普遍基础薄弱,交际教学难以顺利开展。和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中学阶段的英语成绩较差。笔者曾连续对2007-2009级新生做过高考英语成绩统计,超过90分(满分150分)的人数只占不到三分之一。由于学生普遍基础薄弱,课文中的生词量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会超过20%,课堂上,教师只能用汉语进行授课,学生对教学内容不能理完全解和掌握,甚至连学过的课文还有不少学生不能准确、流利地读出来。每课后面的词汇练习、语法练习、实用写作和阅读等,基础不好的学生必须完全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学生语法知识不牢固,口头讲不出多少完整的英语语句,很难开展课堂英语交际训练。如果一味地强调用交际教学,而不顾及学生的英语技能缺陷,必然难以取得效果。

(3)应用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并未把语言交际能力纳入考试内容。应用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三级)对高职教学有重要的导向性,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通常会特别强调考试内容。目前三级考试的内容只有听力、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并不涉及口语和描述技能等交际能力的测试。由于三级考试的成绩关系到高职院校学生能否正常毕业和就业,在强调学生三级考试通过率的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主要还是围绕传统的语法、词汇教学以及交际教学法的推广受到很大的阻碍。

2 元认知理论和高职英语交际教学法结合

元认知是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首先提出的概念,Flavell认为元认知是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及其实施的控制,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⑤英语学习是人的认知活动的一部分,也受元认知能力的影响。对于当前阻碍交际教学法应用的困难,可以尝试通过元认知理论与交际教学法结合来努力克服。

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的内容。元认知知识是人们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知识,是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元认知体验是保持和从事认知活动时产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在清晰程度、复杂程度、持续时间等方面都会随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攻过程中对自身的认知活动进行监控调节。⑥

围绕组成元认知的三个要素,本文提出了几点元认知与交际教学法结合的建议:

(1)掌握元认知知识,做好教学和学习计划。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其实就是对如何学好英语这个问题的认识,而教师的元认知知识则是对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好掌握英语“听说译”的能力。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学生和教师对这个客观条件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要学习好英语,学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学习计划,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好教学计划。教师应特别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交际教学法并不意味着不重视传统的语法、词汇学习,只有让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语法、词汇基础后,才能开展交际教学。

(2)增加元认知体验,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元认知体验主要包括对外语的难度、熟悉程度等的体验,体验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或困难,体验自己在学习计划的各个阶段取得了什么进展等。这些在学习中得来的感受、体会是通过学生自我反省和总结获得的。教师的元认知体验主要是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反馈,同时还有学生对教学活动配合程度的感受。由于高职学生在高中时期很少接触交际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刚开始应用这种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时肯定会遇到冷场,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努力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产生兴趣、保持兴趣,营造一个有利于开展交际教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他们应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阅读写作,教师一定要及时点评,以鼓励为主,长期坚持,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这样的元认知体验,才会让学生接受交际教学这种新模式。

(3)坚持元认知监控,学会总结和反思。学习活动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过程,而且也是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节的过程。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高职学生由于这方面知识基础薄弱,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在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结合学习计划剖析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经历,在肯定他们学习成果的同时,认清存在的问题,然后及时在下一阶段学习计划中进行控制调节。对于少数基础薄弱,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在其自愿的情况下可以由教师或者其他学生进行督促,让他们逐渐提高自控能力。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不断实践,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的习惯。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也应该不断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由于高职学生都要参加应用英语能力三级考试,而三级考试目前还没有交际能力的测试内容,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让交际教学和传统的语法、词汇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即通过交际教学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语法、词汇学习。

3 总结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掌握“听说译”能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有必要将元认知的思想融入到日常的交际教学中,不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信心,最终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注释

①裴耀师.交际教学法的优点及局限性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53-54.

②李瑛,吴长镛.交际法得失论-华东师大英语系交际教学法实验的调查报告[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1:23-25.

③董姝.交际教学法的尴尬-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使用交际法的反思[J].职大学报,2007.2:127-128.

④崔桂华.走出英语教学的误区-关于交际教学法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3.1:92.

英语三级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您好!

我是09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自江西省吉安市。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上进,时刻保持乐观态度,认真工作和学习,坚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全面发展,现将本人基本情况介绍如下,作为各位领导老师的评审参考 。

一、思想、学习上积极进取

1) 我在思想上努力进取,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在大一就向党提出了入党申请。

2) 我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努力学习,积极主动预习并快速掌握所学课程。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完善自己,并且一次性通过了英语三级a的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且继续攻克国家英语六级和江西省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

3) 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争取在两年以后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

4) 品学兼优,各门功课成绩优秀学习平均分83.0分,单科成绩不低于70分。

二、作为学生干部在学院起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学风建设

1) 作为自律委员会的成员,为加强学生学风建设积极配合学院工作,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

2) 班级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在班上我积极配合班主任和班干部工作,对自己严格要求,从不旷课。上课的出勤率和自习出勤率均为100%,也无欠交学费等任何违反校纪校规的不良现象;课下业余时间,积极帮助同学辅导功课。为班级树立良好的学风起到了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生活朴素,作风优良 全面发展、爱好众多

1)在生活中,我朴素节俭、性格开朗。善于和同学沟通交流,也乐于帮助同学,所以很多同学不管生活上还是思想方面有困难也愿意来寻求我的帮助。

英语三级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基础英语教学 高职 自主学习

一、基础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基础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不可否认,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亟待解决,而这些问题也日益受到更多的关注。

首先,教学学时紧,任务重。英语教师的师资有限,导致教学班规模太大,学生人数过多。目前为数众多的高职类院校英语教学班级的人数规模都在40-60人之间,这必然严重影响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和互动,也不利于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程度和要求进行因材施教。

其次,学生英语底子薄弱,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高职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都非常薄弱,高考中英语成绩也都不甚理想。受此影响,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没能很快适应基础英语的学习,对英语学习丧失了信心;另外,高职学生虽然需要参加大学英语三级的考试,但是因为考试成绩不会对毕业造成实质影响,没有了考试的压力,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必然缺乏学习的动力。

再次,高职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学生没有了以往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懒散情绪滋长。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也没能有效使用学习策略来帮助自己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在为期二至三学期的英语学习中,学生较少考虑如何运用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效率,长此以往,容易对学习产生疲劳感,影响学习效果。

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就会发现,要从本质上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

二、外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和重视

对自主性外语学习的研究与探讨始于上世纪70年代,而将“自主性"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首推Henri Holec,他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意愿和语言学习控制能力方面解释了学习自主性的特点。国内学者对自主性英语学习的讨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们对国内外英语自主学习研究进行介绍和分析,探讨了培养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必要性。[1]

三、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具体指的是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进行自我检查评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目标,提倡自主性学习是现代教育目标的需要。[2]

自主学习的核心在于学习者自己负责管理学习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材料的选择,学习策略的训练和运用,对学习的监控和评估。

首先,学习目标的确立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学习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长期目标,同时,将长期目标细化为数个短期目标,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现阶段的学习目标。

其次,学习材料的选择是自主学习的关键点。学习者结合学习目标,收集相关的学习材料,分析判断,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材料,并正确使用。

再次,学习策略的训练和运用。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都有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者需要有意识地通过练习掌握更多的学习策略,为更为有效的学习服务。

最后,对学习的检测和评估是保证自主学习良好效果的有效手段。学习者需要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以衡量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和学习效果。因此,评估包括阶段中评估和阶段后评估。

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国内众多的高职院校目前尚不具备与国外或是香港的一些高校一样设立语言学习中心或实验室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这里所谈的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指的还是以基础英语课堂为基础。结合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首先,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其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咨询者、指导者、学习资料的提供者、监督者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者。英语学习也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习过程为中心(learning-centered)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所教授给学生的已不是简单的语言知识,而是一种语言学习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掌握某一具体的语言知识,语言学习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也不以人们掌握了多少词汇、能够背诵多少语法条文为标准,而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自己日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方法技巧。学生只有掌握了语言学习的能力,才能合理安排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也才能真正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

其次,要注重高职学生入学初期学习观念的更新,做好高中英语教学与高职生基础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在课程开始的前期,通过问卷调查、讲座、座谈等方式或者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到基础英语学习与之前的在高考指导下的高中英语学习的差异。让学生预先了解即将面临的学习状况: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也没有了高中教师的严格指导训练,学生会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学习任务更多地依赖于自己的自觉完成。而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只有培养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职英语学习的任务。

再次,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教师在课程开始之间,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水平测试,然后指导学生根据测试的结果分析自身的特点寻找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以教育部的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本校课程开设的特点,在学期初要求每个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包括最终欲达到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的计划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措施和评估方法。

第四,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这里的学习策略并不仅仅指学习方法,而是指通过具体训练内容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3]教师在开课前对学生进行策略调查,帮助学生熟悉学习策略及其有效运用,学会如何因时、因地、因人、因学习材料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用策略。教师也可在日后的教学中,进行有意识的策略演示,从而起到很好的指导和示范作用。“教是为了不教”,进行策略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语言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2]在学生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训练中,教师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引导:一是要把学生的特点作为选择策略的出发点,优先选择能对大多数学习者适用,且适合多种不同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的策略;二是要注意循序渐进,先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较为容易的策略,并反复使用,予以巩固,然后逐步加入一些难度高一些但行之有效的策略,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有成就感;三是在学习过程中,即时对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和评估,帮助学生了解策略的使用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

第五,教师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估和监控。现阶段大多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评估基本都是建立在期末测试的基础上的。但是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评估应该包括教师评估、学生互评和学习者自评三个方面。通过三者的结合,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学习的进展情况,选择最为有效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策略。评估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通过测试试卷的形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小组内讨论分析的互评方式展开,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做学习者笔记,记录每天学习的进展情况,随时对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计划、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及时检查修改,查漏补缺,以保证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和实施。以上的评估也并不一定是阶段性评估或者说非得在期中或者期末才能进行,教师应指导学生自觉地在一个学习阶段之后,或者是学习过程中进行即时评估。

五、结束语

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高职院校的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在新世纪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也是每一位外语教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探讨自主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秀娟.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