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大学生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教学实践总结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大学生教学实践总结报告范文第1篇

假期实习能够锻炼我们的能力,但不是朋友一拉、老师一说参加实践有这样那样的好处,脑袋一热就上了,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在持有正确的态度,向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咨询,然后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毕竟大学生大多是来自于农村,最后也要服务于农村,及早深入社会有助于大学生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做更充分的准备。

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与“生产、研究、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才能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人才。实践教学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大学生对于社会、国情和学科专业背景的了解;通过实地动手、思考解决现实问题,使其开阔视野、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增强劳动观念,激励学生创新和创业精神。

下面就讲讲我的大学生教学实习经历吧,很令人难忘的回忆,它是我大学以来的第一次教学实习,从中我觉得自己成熟了,因为我要照顾比我更小的学生,看到他们纯真的眼神,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担负起教育他们传授给他们只是得责任。目前各大高校都有着各自与学校专业相互挂钩的教学实习基地,这更有利于针对性地将学生所学专业与实际生产相联系。当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能只是在实习中观察老师前辈们怎么做,更多的是要亲身尝试。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还要定期书写实习报告或心得,这样才能很好的总结实习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一开始我先较快的了解整个班级的学生情况。记得刚开始和小同学相处时,我急着找潭老师了解班级情况。但潭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我,而是让我自己去发现、去了解。可能当初我有点不理解。但后来想一想潭老师并没有做错。我应该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观察了解这个班级,了解学生,毕竟我面对的还是学生,这也是对我的一个考验。接下来我就通过班干了解了班级的一些日常工作以及班委的一些工作。其次,我再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情况。为了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交流。除了上课时间,我一直是跟班的。刚开始几天,学生都不怎么和我说话,都非常被动。我发现自己好象很难融入这个班级,原因是彼此不了解,这时我采取主动,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的和他们交流。通过自己的主动以及对他们的关心,学生也逐渐放开来了,都愿意主动找我交流了。师生之间就应该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

我能在潭老师的指导下,辅助她主持日常工作并组织了一次班级活动。在这短短的两个星期,我的是监督学生的学习、纪律以及卫生。在监督的同时,不忘教一些道理给他们,能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比如作业上交,很多同学每次过来不是说自己忘了做作业就是说不会做的理由来拖欠作业。通过自己对他们的监督及必要的思想教育,一部分同学能很好的改掉不写作业的坏习惯。特别是我们班的张明,每次作业都不写,到了后来都是他主动把作业本给我,看到上面写满满的,我非常高兴。我想他们还是比较懒,学习主动性不够,像此类学生就需要我们的监督和引导。除了作业,还有卫生打扫,女生比较认真积极,而有部分男生就非常懒,总是推推拖拖。对与这类学生,就应该给他们明确的任务。我们班有太多调皮的学生,我发现自己很难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你不能对他硬来,你越是态度强硬,他就越反抗。对于这类学生,应该在平时和他们多交流,能够在平常的交流中适当的通过一些言语对他们作一些引导。

大学生教学实践总结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实践能力;创新思维

1引言

随着石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人才目标要求的提出,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成为当下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电子技术综合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实训类课程,是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成长的必由之路。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电子电路,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综合模拟、数字、高频电路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电子电路设计与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调试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开展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

2现状

以往的教学安排中主要侧重电子电路的设计和仿真,留给学生自己用于思考和设计的时间有限,设计基本停留在纸上和计算机上。因此,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虽然学生在参加接下来的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大学生训练计划、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毕业设计时理论分析能力得到提高,但实际设计和调试时却出现大量问题很难得到快速解决的现象。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不再适应目前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提出的要求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

3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课程的改革与探索主要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实施、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课程目标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将学生已学过的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以及高频电路等课程的知识综合运用在该课程中[2],从而培养学生具备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选择,电子电路仿真和电路设计软件的使用,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以及实际应用电路项目的开发、管理等综合能力,使学生切实经历从原来课本上的电路到EDA软件的仿真电路再到实际看得到、摸得着的电路的实现过程。该课程是对现有课程体系的完善和补充[3],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校级SRP(StudentResearchProject)活动、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以及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等专业竞赛的兴趣和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水平。教学内容课程的主要内容按照基本知识验证、专业知识综合、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原则进行安排,主要包括:常用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测量仪表的使用;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实现;电子电路系统设计方案提出、论证、设计、元件焊接、系统调试;撰写总结报告、答辩等。1)常用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主要讲解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变压器等常用元件的区分,还包括一些电子常用术语,比如单面板、双面板、焊盘、焊接面、虚焊、桥接等。2)常用电子测量仪表的使用:包括万用表、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使用方法。3)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主要讲解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4)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实现:AltiumDesigner软件中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和PCB图的绘制方法。5)电子电路系统设计方案提出、论证、设计、元件焊接、系统调试: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四个人一组,每组一个设计题目,每组经过方案的提出、讨论、修改、教师审核、论证后设计出电路仿真图,仿真没有问题后设计PCB图,然后制成单面板进行元件焊接、调试。6)撰写总结报告、答辩:系统设计完成后,每组撰写总结报告,提出系统的优点和设计不足,以及设计过程中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后制作幻灯片进行课程汇报答辩。教学实施在完成各个教学内容时,课程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整个教学过程分为4个项目进行,通过项目的完成,学生逐步完成课程的学习,综合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1)基本元件及电路测试项目。教学内容的前两部分讲解完成后,要求每个学生进行基本元件参数的测试、电路虚焊、双面板线路测试等。通过该项目,学生掌握电子元件与电路测试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2)电子电路设计和仿真项目。在该项目中,教师首先讲解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方法,然后以实例设计一个两级晶体管放大电路。在此过程中,教师从元件参数的选取、放大倍数的计算、系统测试和修改等方面给学生进行讲解。讲解完成后,学生参考实例设计一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晶体管放大电路作为练习。练习完成后,全体学生设计一个波形发生电路用来产生方波、三角波信号。学生设计过程中可相互交流,碰到问题可询问教师,最终完成项目预期目标。该项目完成后,学生可以掌握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3)电子电路制板与焊接调试项目。前两阶段的项目完成后,教师讲解电路制板软件AltiumDesigner的使用方法和手工腐蚀法制作单面电路的流程,讲解和制作过程以上一个项目中的两级晶体管放大电路为例,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如果有问题可随时提出,教师进行解答。最终要求学生自己实现一个两级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印刷电路板的绘制,以及电路的腐蚀、焊接、通电调试。通过该项目,学生掌握了电子电路从书本的理论知识到实物实现的过程。4)综合设计与总结项目。学生按学号进行随机选题,题目内容涵盖模拟电路(如连续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路(如循环彩灯控制器)、高频电路(如小信号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设计)。题目选定后,题目相同的学生分成一组,组建项目小组。项目组成员提出设计方案,经过理论论证,设计完成仿真电路和PCB电路,然后采用手工腐蚀法实现电路系统的板面布线,最后进行元件焊接和调试。系统完成后,整个课程基本接近尾声,每组学生要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汇报答辩。通过该项目,学生掌握了复杂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团队合作完成项目设计、管理、总结的过程。教学方法课程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理论课程完全靠教师讲授以及实验课程以学生动手为主的模式,采用教师讲授、项目训练、学生参与设计和讨论、分析讲解和答辩的形式。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设计思路,充分调动积极参与的兴趣。考核方法课程的总评成绩由5个部分组成:考勤10%+课程表现10%+项目完成情况30%+课程答辩情况20%+课程报告30%。新的考核标准打破原来课程总评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设计成绩两部分组成的模式,主要以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完成度作为考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经过两周的项目驱动训练和实践环节的总结,学生对于测量仪器的使用更加熟练,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选用和封装了解得更为清楚,对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现更加有信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结论

课程改革和实践在石河子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2级、2013级和2014级为期两周的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课程中进行,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安排和各个环节的设计比较欢迎,加大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侧重基础能力培养,将项目管理理念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加大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后续的毕业设计和课外科技活动中凸显了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作者:周涛 张锐敏 刘巧 李栓明 钟福如 单位: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大鹏,黄沛昱.“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建设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36(6):41-43.

大学生教学实践总结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第二课堂;教学实践

“第一课堂”是指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各种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大学生的课外实验、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活动。目前,高校第一课堂教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第二课堂教学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开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参与第二课堂,是培养本科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重要补充[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如何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实践,已成为现阶段医学院校各教研室所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2]。特别是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各院校尚待探索与完善[3,4,5,6]。几年来我们大力开展了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取得了一些经验[7,8,9]。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自2004年开始至今,选择2004级、2005级、2006级、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每届学生分别采用自愿报名、随机分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总人数达517人。

1.2 研究方法 包括社会实践,自查自检,案例分析等。利用自习和周末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查阅文献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查资料处理研究报告或论文。

2 第二课堂主要教学内容

2.1 透明胶纸法查蛲虫卵

检测对象为80名长江大学附属幼儿园(学前班)小朋友。主要方法:将透明胶纸剪成长6厘米,宽1.7厘米之长条;把胶纸贴在载玻片上备用;检查时揭起胶纸黏擦幼儿园小朋友周围皮肤;取下胶纸,将有胶面平贴玻片上,带回实验室行显微镜观察并记录结果。

2.2 鱼肉压片检查华支睾吸虫囊蚴 准备实验材料:到集贸市场采集鱼样本,带回实验室,从鱼上剪取米粒大小的鱼肉34块,常规制成压片后,显微镜下观察与记录结果。

2.3 自然沉淀法检查蔬菜污染线虫卵 取集贸市场采集各种季节性蔬菜样本(每份约500 g)带回实验室用水刷洗,将刷洗用水倒入锥形量杯中反复水洗沉淀,取每份留下100 ml的沉渣和沉淀液涂片镜检。

2.4 透明胶纸法自我检查蠕形螨 准备实验材料:发给学生贴有5 cm×1.7 cm 两条透明胶纸载玻片,请参与课题组的学生临睡前洗干净脸,然后将胶纸揭下来贴在面部鼻唇沟处或颊处或额处,次晨将胶纸揭下贴于载玻片上,带回实验室镜检。

2.5 案例分析 收集人体寄生虫病典型病例,印成材料发给课题组学生,查阅资料,剖析误诊的原因,完成案例分析报告。

3 讨论

3.1 第二课堂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 在学习完相关内容后,安排同学们按照在第一课堂所学关于人体寄生虫学检验方法进行自查自检。经过自己动手,2004~2007临床医疗专业少数同学查出了蠕形螨,根据实验结果,要求每人课后整理资料,写出有分析、体会内容的总结报告,我们还诱导检测阳性的学生学习性选择防制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蛲虫的生活史特点,设计实验方案,到本校附属幼儿园进行社会实践,包括向幼师宣传防治蛲虫病知识,根据结果撰写检验报告,受到学生与家长好评。学生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要走出实验室,走进社会,走进调查现场,进行实验操作,这就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术,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为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3.2 第二课堂培养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国内许多地方都对当地的集贸市场寄生虫的污染进行过调查分析,而荆州市尚无此方面资料。通过组织学生到农贸市场检查鱼、蔬菜的寄生虫污染情况,形成调查论文,为制定荆州市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填补了荆州市此项研究空白。从文献的查阅、资料的收集、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到文章的撰写,这种早期的科学研究训练,培养了同学们研究设计能力、综合判断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第二课堂增进了学科知识交叉渗透 “学以致用”是医学教育的目标,如何将同学们所学的书本知识、掌握的临床技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一直是临床医学教育者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我们把收集到的寄生虫病典型病例,印成材料发给同学们,在2004级、2007级期末考试中引入案例分析题,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做出诊断,以考查同学们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灵活运用,从而加深对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的理解和掌握。

3.4 第二课堂促进了学生适应社会需求 “第一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而“第二课堂”的主体则是一个以学生为主的广泛的社会群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促进了在校医学生直接参与社会调查,缩短课堂与社会的距离,为医学生毕业后踏入社会尽快适应工作、独立上岗打下了良好基础。

总之,我们根据《人体寄生虫学》课程体系与临床寄生虫病的特点,通过探索有效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延续、促进和补充作用,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周钰,黄金珠.“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讨.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4(3):4243.

[2] 庄青竹.谈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商业时代,2008,20:6566.

[3] 何昌浩.在寄生虫学科教学中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尝试.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88,1:4041.

[4] 杨静.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第二课堂的开展.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6):632633.

[5] 黄昌盛.解剖学第二课堂的开展与能力培养.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4:685686.

[6] 刘彦华,李晋川.参与式教学在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课程中的应用.实用预防医学,2009,16(1):283284.

[7] 丁义玲,夏鹏.第六版人体寄生虫学教材变化与教学对策.继续医学教育,2006,20(31):6062.

大学生教学实践总结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模式;管理制度

作者简介:董德民(1964-),男,浙江绍兴人,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浙江 绍兴 31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2012年度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Y2012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191-02

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是高校组织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科学研究与设计创新的重要教学场所,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几年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投入了不少资金和场地,硬件建设初具规模,但如何让基地良好运行,真正发挥其作用,尚在探索之中,基地运行与管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对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模式与管理机制的研究非常重要和必要。

一、研究现状

有研究者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运行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杜成斌、尚作萍指出:由于经费有限,基地资助的创新项目数还比较少,参与的学生数也不多,指导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教师的积极性也需要提高,学校需重视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工作,出台相应的措施给予支持。[1]彭刚等提出学员在他们的物理创新实践基地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势头不容乐观、现实严峻,主要的问题:单一创新基地学员的数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缺乏科学合理的创新实践课题,既有创新性又适合学生做的课题较少;竞赛型的创新课题不足;指导教员队伍的知识结构有先天性缺陷。[2]周勤飞、汪学荣、罗宗刚提出动物科学专业校内实践基地运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管理有难度、运行经费高。[3]

对于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模式,刘海峰、温刚、崔涛指出基地运行模式有学生科研模式,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小组模式,科技创新学科竞赛模式,社会工作模拟训练模式,创业实践训练模式等。[4]潘立、柴国钟、彭旭东也提出创新基地的运行模式主要是学校为企业提供科研、教育的支持,企业为学校和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实践平台,形成多赢局面。[5]周勤飞、汪学荣、罗宗刚提出动物科学专业校内实践基地运行模式:校企共建模式、科研带动模式、学生创业实践模式。[3]

对于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管理机制方面,孟凡斌等指出科学的管理和现代化的管理就会使实践基地的运转正常,显得有活力和生机,社会效益不断增强。因此,对实践基地实行了全开放式管理模式,以学生管理为主(成立实践基地学生管理小组,安排学生轮流值班),教师管理为辅(系内指定一名教师协管),并长期对学生开放;同时还自主开发了相应的管理软件,对实践基地的运作实行全程化计算机管理。[6]邢福、王丽提出以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带动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多渠道进行经费筹集,改革考评体系,构建激励机制等。[7]路安明指出水产科教创新基地用建章立制的管理方式,有偿服务的收费制度,来协调教学实践环节与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制定符合自我发展的机制,确保基地运作顺利有序地开展。同时,基地依靠科研项目,提升基地科技含量,对养殖新品种和养殖新模式的推广,起到示范辐射作用。[8]

二、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有多种培养途径和方法: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设置一些创新实验项目;在课余时间开设一些有意义的、学生也感兴趣的开放性创新实验;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学科竞赛;提供给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从社会实践中得到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

建设思路: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各类实验室、实践基地的软硬件资源,使这些资源能得到共享和有效利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理念;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运行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

师资队伍建设:具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完成培养创新性人才目标的保证,基地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包括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师资培训,努力提高基地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可聘请基地外人员担任基地师资,或采用软性引进的方式来充实基地师资。

项目建设:具有一个数量充足、质量有保证的大学生创新实验或实践项目库是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有效运转的保障,基地必须花大力气建立内容充实、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各种创新实验或实践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训练,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来获得相应的成果。

三、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模式

1.开放性实验模式

开放性实验模式就是基于基地拥有的创新实验或实践项目库,由学生进行选择与申请,通过基地审核同意,进入基地,在基地的组织下开展创新实验或实践项目,有的项目教师可先进行培训指导,然后学生自主实践;有的项目一开始就让学生自主进行,教师只做适当指导。总的来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必须强调实践项目开展的自主性。完成实践项目后,成果应提交基地进行验收,合格后可给予一定的创新学分进行激励。[9]

2.兴趣学习小组或大学生协会模式

构建自主学习实验项目体系,设置自主学习实验项目咨询教师,帮助学生选择与设计实验项目方案,构建个人能力培养体系。成立自主学习实验兴趣小组或学生协会,选定组长和会长,定期进行实验活动,老成员带新成员,持续发展,并配备一定指导老师进行实验指导。建立自主学习实验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实验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以及自主学习开放性实验的有效管理。在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

3.学科竞赛模式

随着教育管理部门和各高校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具有创新性的学科竞赛涌现了出来,如电子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电子商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ERP沙盘竞赛、统计调研竞赛等。这些竞赛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有很好的作用,认真参与的学生,从中可以获得课堂教学中无法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较大地提高综合素质。基地应设立各学科竞赛分基地,开展各项学科竞赛活动。

4.校政企联动模式

目前学校、政府和企业都在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学校投资新建扩建了许多实验室、实践基地,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创新实践项目,因此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可积极运用学校的软硬件资源、政府的政策和企业实践项目,构建校政企联动模式,提供创新实践平台,让大学生能在这个平台上接触社会、实践训练,获知成才。

四、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管理机制

1.设立公选开放性实验项目

依据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结合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软硬件情况、师资情况及特色,开设让学生公选的开放性实验项目。如在经济与管理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可设立证券模拟交易、国贸单证、多媒体设计、EXCEL建模等多个公选开放性实验项目。

2.允许设立自选项目

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应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学科,从自身特点和兴趣出发,自行选题和设计实验实践项目方案,并进行实施,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努力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自选项目也可结合各种学科竞赛来设计,也可结合学生兴趣或学生和老师的科研项目来设计。

3.项目申报与实施

公选开放性实验项目,一般可在每学期初由创新实践申报,各班由学习委员负责,组织学生填写《开放性实验项目申请表》,并以班级为单位将申报表上交基地,基地审批同意后,于规定的时间里在老师指导下有序地进入基地进行实践活动,并以老师讲授+学生自主实验+老师辅导的模式进行,实验完成后要求撰写实验报告,提交相关实验作品,基地进行验收。

自选项目可以以个人或组为单位随时向基地申报,填写《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申报要求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在认真填写训练计划申报表的前提下,基地审批同意后,进入基地进行实践活动。学生可自己聘请或基地推荐指导老师,实践活动完成后提交相应作品或技术成果,验收。

4.项目成果的管理

项目成果的存档。项目验收后提交的实验报告、实验作品或论文等成果,由基地存档,并登记成册。并可根据学校规定给予相应的学分与奖励,同时也允许实践项目的失败与不完全成功,强调过程的训练与所得。

优秀项目的推荐。对于好的作品和成果优先推荐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对参加开放性实践项目取得优秀成果的学生优先考虑评奖评优。

指导教师的考核。为考核和激励教师参加开放性实践项目的指导,基地要对开放性实验实践项目进行合格验收,核实教师的指导工作量,并对教师指导工作发放一定的课时津贴。

参考文献:

[1]杜成斌,尚作萍.依托力学实验创新基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182-185.

[2]彭刚,何焰蓝,丁道一,刘一星.开放式学生物理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2):74-76.

[3]周勤飞,汪学荣,罗宗刚.动物科学专业校内实践基地运行模式探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1):33-34.

[4]刘海峰,温刚,崔涛.大学生创新基地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3):1-2.

[5]潘立,柴国钟,彭旭东.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与运行模式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12):72-75.

[6]孟凡斌,杨永东,曾庆立,等.高校电子技术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模式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2,(4):66-68.

[7]邢福,王丽.大学生创新基地的构建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完善[J].实验室科学,2009,(3):1-2.

大学生教学实践总结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本科生导师制;设计性实验;评价定量化

一、高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一)校内实践环节出现封闭性、延后性和被动性的特征

校内实践环节一般都有成熟的实验内容,“且多为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学生综合实验技能的培养,社会需要的前沿技术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体系封闭;新知识内容想要成为成熟案例,要经过长期整理,造成信息延后;实践教学内容多年不变,教法标准僵化,学生科研能力得不到足够训练,造成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

(二)校外实习环节的效率偏低

校外实习环节的设置本身就是因为校内实践不足,校外实习环节如果充分而完整地实施,理论上能够完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的人才培养需求。但自1999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本科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反映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尤为明显。目前,学生就业压力大,派驻实习基地的教师数量有限,造成校外实习质量下滑,效率偏低,没有达到预期实习目标。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从上述分析看出,现有体系无法快速有效的与社会人才需求沟通,也不能充分满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必须考虑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一)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架(图1)

整个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它们环环相扣,首尾呼应。

第一部分是从市场需求到人才培养规格的描述。与市场需求接轨最直接快速的方法,就是加大市场需求紧迫的热点技术研究。通过增强学生对研究的适应性,反过来再促进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最后落脚点还是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符合学校在快速变动人才需求压力下,灵活有效地调整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将使学校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第二部分描述了在本科生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框架。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开放性实验室的建立、设计性实验的开出是此构架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前提下,具有社会需求的科研项目以立项方式交给学生。学生组成研究小组,申请进入开放性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全过程,从查阅文献、制订研究方案、研发产品原型、组装测试到撰写研究总结报告,是对课堂知识的深化和检验,从中掌握较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开发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我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描述了本科生加强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学生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其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自然而然地完成了素质教育的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研究中获得的成果,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申报大学生校园科技创新基金、甚至可以参与到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活动中。这就完成了本科生实践环节培养由单纯的学习型向社会型转变,增强社会责任感,丰富了工作经验,提升掌控自我发展轨迹的自信心。

(二)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反馈效应

1.设计性实验对开放性实验室的反馈效应。学生申请进入开放性实验室,能有效增加学校仪器设备的使用率,突出开放性实验室的服务功能,设计性实验研究结果亦可以作为开放性实验室运行效果的实证。

2.设计性实验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反馈效应。很多高校都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众所周知,导师考核量化问题是个难点。本文认为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的设计性实验的完成率和应用率可以作为考核指标之一。教师只有认真地挑选难度适中,实用性强的题目,并在指导中尽心尽责,秉着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才能激励学生高质量地完成项目。

3.开放性实验室对教学的反馈效应。开放性实验室对实验成果加以分类汇编,形成实践教学案例,可以加快在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的速度。

4.本科生导师制对科研的反馈效应。结合本科生导师的科研项目下达的设计性实验任务书,指明研究目的和方向,其研究成果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协助教师科学研究。

5.科研对教学的反馈效应。教师利用科研中积累的经验,补充课堂教学案例。

这个反馈体系也再一次说明了,创新型实践教学出发点来是满足社会用人需求,反馈归结点是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基本事实。

(三)现行与创新型两种实践教学体系的关系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不是现行体系的替代,只是积极补充和完善,最终目标是加快高校实践与教学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究其原因有(图2):

1.现行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层次,即教学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之间互相呼应,前一层次是第二层次的铺垫,后一层次是前一层次的结果和目标,以“密切联系实际”原则为指导,安排课程实验,指导课程设计,选择毕业设计题目。这种实践体系思路严密,内外配合,并且经过长期的运行,具有很强的可靠的、实用性和规范性。

2.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开放性实验室建立和设计性实验开出三个要素均具备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其中,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创新型实践教学环节成败的关键。从分类上看,本科生导师制有不同形式,如完全导师制――导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科研导师制――主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工作,锻炼科研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优秀生导师制――英才教育模式,让最优秀的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在导师指导下脱颖而出,取得优秀成果。很明显我们这里使用的是科研导师制。因此这就意味着,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能力培养有很大优越性,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参与到我们的这种实践教学环节中(比如考研或者在非本专业领域希望有所突破的同学),由于不能完全覆盖教育对象,就必须依靠现行实践教学体系。

很明显,在两种模式相互结合的情况下,所有学生将获益最大。

三、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运行质量的评价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与实施后,需要在学期末对其运行质量进行评价,即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正确衡量系统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该体系本质的认识,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为高校管理部门进行客观分析和制定政策提供重要的量化依据。

(一)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运行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现在领导组织、导师绩效、开放性实验室、设计性实验、学生状况五个方面。

1.领导组织。要求实施前必须建立质量控制领导组织机构,即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工作检查小组。由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负责,成员包括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检查小组负责审核导师资格,检查工作计划和记录,监督设计性实验选题、开展和应用过程。检查小组本身也要有明确的纲领性工作文件,包括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和改革措施。最后,要保障经费的合理投入、有效使用。

2.本科生导师。要求对本科生导师的师资结构加以合理化。除了科研有能力外, 更重要的是有社会责任感。要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熟悉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各教学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全部培养过程, 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 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老师来做本科生导师。指导人数一般应控制在10-14人之间,指导过程中要有完整的指导记录。最重要的是,导师要尽量指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中,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问题处理能力,最大限度的完成导师交代的设计性实验,并争取能将其应用到生产实际中。

3.开放性实验室。要求可以全天开放,保证有预约实验的学生准时进入。实验管理人员要专职配备,学期初就有实验室工作日程,按计划准备好实验要求的仪器设备条件,并做好使用记录。最重要的是,要定期对积累的结题项目进行汇编整理,为现行实验教学服务。

4.设计性实验。要求进行设计的学生有严格的文档记录,包括文献检索、开题报告、过程记录、组织分工、结题报告,并要提供必要的产品原型。

5.学生。学生定期对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满意程度进行打分,并要求学生提供结合设计性实验,参与大学生科技活动或创业创新比赛有关的实证材料。

(二)创新性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构成(图3)

(三)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定量化

这里,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最后对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定量评价。注意到指标既有绝对值又有相对值,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因此必须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然后用线性加权求和法进行综合评估,其评估模型为

Si= Σwi xii= 1 ,2 ,3…, n

其中:xi 为n个评价指标的无量纲转换值, wi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四、结论

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实干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高校教学实践检验,也证明现行实践教学系统存在着一些缺陷。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加之有效的评估和管理,对现行实践教学体系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完善,找到新的契入点,必将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有效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月秀.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15-117.

[2]韦卫星.基于导师制的本科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高教论坛,2005,(4)40-43.

[3]郑礼平.论科研导师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