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的安全教案

幼儿园的安全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的安全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园的安全教案

幼儿园的安全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办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211-01

《刚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教师必须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

但是由于幼儿年龄小,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自我保护意识,加上活泼好动、好探索,在活动中对危险事物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不能预见行为后果,如幼儿跑来跑去时对迎面跑来的其他幼儿却不知道要躲闪。有的幼儿在搬动小椅子时抱着椅子背转圈,椅子腿直接打到小朋友,有的幼儿在用力拔出笔帽时,笔尖插到旁边幼儿的脸。所以发生一些意外伤害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提高幼儿的安全警惕及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已越来越成为家庭、幼儿园乃至整个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有句话说得好“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孩子早晚都是要独立起来的,而我们只有放开双手让孩子自由飞翔,重要的是我们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教育,来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呢?

一、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幼儿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直观且形象的教育。在我班,我曾发现幼儿在教室内追逐打闹,于是,我在班内布置了一些安全标志,通过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布置安全宣传栏,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不正确的行为,长期下来,在这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受安全教育。

二、让幼儿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日常生活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让幼儿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就能够预防各种意外伤害的发生,首先让幼儿了解一些生活常识。比方教师端来一杯滚烫的开水,幼儿纷纷发表意见:“杯子里的水还冒着烟,肯定很烫”;“喝水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吹一吹,小口地喝水,就不会烫着了••••••”通过一系列的生活常识,幼儿不仅了解了生活中的常识,从而提高了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防止悲剧的发生。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教学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渠道,通过活动可让幼儿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幼儿生活经验不足,对户外活动不安全因素认识不足,加之现在的家庭对幼儿溺爱有余、培养不足,往往幼儿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手足无措,造成意外伤害。为了避免幼儿在户外发生摔伤,磕伤等情况,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观看图片,并通过故事讲述,图中小朋友是怎么样受伤的?引导幼儿说出应该怎样做才不会受伤?我们在玩的时候应该怎样玩?这样,幼儿掌握了一些户外活动的方法,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非常有效的安全教育途径。

四、通过一日生活常规中各个环节渗透安全教育的方法

寓安全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细节之中,做到寓教于乐,幼儿园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安全教育的好时机,晨检、早餐、喝水、散步、午睡、户外活动、自由活动等,幼儿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成为安全教育员,早上接待孩子入园时,我们应当检查幼儿是否携带危险物品入园,以防幼儿在园被危险物品戳伤或异物塞进耳朵、鼻子、嘴巴里;吃饭前我们应当教育幼儿做到餐前洗手,以防病从口入,且吃饭时不说话,不打闹玩耍,以防被饭菜噎着、烫着;幼儿准备户外活动时,我们则要告诉幼儿排好队,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打闹;玩大型滑梯时,不倒滑,以免发生意外情况;自由活动时提醒幼儿不狂奔乱跑,以防摔倒、万一摔倒要用双手撑地,以防跌伤面部,不攀爬栏杆等,这样让幼儿在玩中自己去体会什么是安全,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组织幼儿进行安全演练

幼儿园要定期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和安全主题活动。通过训练、实践活动,让孩子感知操作、领悟、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生命意识,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自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体验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幸福。

1、加强体育锻炼

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幼儿动作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平时很老实、不爱活动的幼儿都很容易受伤,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孩子的动作不灵活,教师在体育活动中主中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2、开展一系列安全主题活动

(1)交通安全主题活动――《红灯停,绿灯行》。通过活动让小朋友掌握交通规则,认识交通标记,懂得红灯停绿灯行的常识。

(2)消防安全主题活动――组织消防演习,练习逃生技巧和自救技能,并以怎样逃离火灾现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在主题活动中让幼儿亲身体验。

(3)开展防震减灾主题活动――按照幼儿园制定的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幼儿进行逃生演练,可以提高幼儿逃避自然危险和自救的能力。

幼儿园的安全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幼儿园 安全教育 安全事故 预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0.064

Kindergarten Safety Educa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Children's Safety Accident

JIANG Hui, XIE Lili, WANG Wanchu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Hubei 435002)

Abstract With the recent kindergarten safety ac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the community for the safety education of kindergarten and its safety accident prevention work has also been give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from the age of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safety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nd mainly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school, teachers and parents to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words kindergarten; safety education; safety accident; prevention

1 安全教育的内容

1.1 年龄在3岁以下的学生

这一类学生一般都处于幼儿园的小班或者托儿班,这一类幼儿的实际情况是,运动和思维能力都比较弱。因此,对于他们的安全教育应该轻“言传”重“身教”,不能将他们单独置于室外进行活动,注意其不要将一些细小、坚硬的东西放入口、鼻、耳内。同时也需要注意这些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较弱,因此也需要对这些学生着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对学生也需要着重进行观察,以免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造成意外伤害。

1.2 3~5岁的学生

相比于前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身心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成长,其学习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在这个阶段幼儿园和教师的安全教育应该着重教育幼儿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能够记住家庭地址以及父母姓名等,让幼儿形成一定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对这类学生也应该传授一些生活常识,例如不能够乱吃东西,不能乱触碰电器等。这主要是因为3~5岁的学生虽然拥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及动手能力,同时对新鲜事物也比较好奇,但是总体来说这类学生仍然显得十分幼小,各方面的能力较差,因此也需要着重对这类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1.3 5岁以上的学生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还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活泼好动的天性也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出来。因此,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我们主要应该传授给他们在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例如,当地上有电线掉落,不能用手或身体其他部位去碰,以及学会认识一些交通道路标识等。虽然5岁以上的学生已经不是幼儿,已经进入到了儿童阶段,并且应该进行学前教育,但是仍然难以较好地自主了解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因此需要着重对5岁以上的学生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安全措施,并且在细节上进行相应的完善。

2 幼儿园安全教育实施途径

2.1 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根据相关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的受伤中,骨折、擦伤和扭伤的比例相对较大,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基本都发生在室外,这也就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室外儿童活动区域要额外采取防护措施,对于一些设施器材要及时维修,通过维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国内外通常就是因为体育器材没有及时维护而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例如在英国某地就曾经发生过4岁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荡秋千,但是因为金属制成的秋千在接口处已经有了锈蚀,因此在荡秋千过程中将幼儿抛出,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并且还应该派专人进行陪护,在专人陪护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对幼儿的各项活动加以认真的观察及分析,并且对幼儿的活动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较好的预测,以免在幼儿活动过程中造成严重事故。

2.2 在实践中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强化教育

在幼儿园中,幼儿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是依靠园方和教师来完成的,但我们必须承认,幼儿园和教师即便将安全防护工作做得再好,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同时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中,由于幼儿园中往往一个班级有20~35名学生,而教师往往是难以将每个学生在每一段时间内的具体情况了解得非常好,所以,幼儿园中的安全事故预防工作,不仅仅是需要保证教师能够对幼儿进行较好的监护,同时也需要保证幼儿自身能够拥有安全意识,因此,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意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教师应该鼓励幼儿们在教师的领导下进行一些稍有难度的活动,然后在活动中教师根据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及应对措施对幼儿进行言传身教,让幼儿们在模仿中掌握这些知识并且能够在实际活动中加以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帮助幼儿切身体会到在自己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并且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幼儿也能够预测到这些安全事故可能会对自己造成的危害,通过人体自身的避害本能,幼儿就能够清晰了解到这些事故会在自己的日常生活过程中怎样产生,并且对这些安全事故产生畏惧和防范心理,以保证幼儿能够杜绝做出这类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幼儿在实际活动中的安全。

2.3 家长与幼儿园合作

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在安全教育方面家长起到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家长应该自己养成一个良好的安全意识,由于幼儿处在一个具有极强模仿能力的年龄阶段,因此,家长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非常重要。同时,家长对幼儿的了解程度要远远高于幼儿园教师,这是因为幼儿园教师每天至少需要面对20~35名学生,但是对于幼儿的家长而言,孩子就是自己的全部,因此在安全教育方面,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和受过专业培训以及专业教育的幼儿园教师相比又会有着较大的差距,由此可见家长和幼儿园合作,能够促进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安全教育方面相互交流经验,并且做到取长补短,帮助幼儿能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接受安全教育。

3 如何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3.1 把好幼儿的接送关

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幼儿接送环节很容易发生刑事案件,幼儿园方面一定要保证是父母本人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并且放学时是由父母本人将孩子从幼儿园带走,其间应该严厉避免乱接、代接。有条件的学校应该采取校车接送的方式,但是校车安全也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为了保证校车接送的安全性,首先对校车的质量应该严格把关,需要选用质量过硬的乘用车辆作为校车,并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使用校车,严禁诸如使用货车进行改装作为校车,严禁出现校车超载,不得聘用技术较差的司机担任校车驾驶工作。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校车接送的安全。如有必要,也可以在每辆校车上配备一名教师,以确保上下校车的秩序,并且也能够避免学生在乘坐校车的过程中,发生诸如头手伸出窗外或是拥挤打闹等不安全情况的发生。

3.2 门卫做好值班工作

作为幼儿园的门卫,应该具有很强的责任心,需要明白自己的工作有什么样的意义。对于没有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学校来说,门卫应当禁止在上课期间放陌生人入园,如有要事必须做好相关证件原件的登记工作,并且予以通报。在门卫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专业知识过硬,并且身心健康,具备责任心和爱心的应聘者来作为幼儿园的门卫,可以考虑选用退伍士兵等人员来作为门卫。

3.3 食品、药品安全

首先,幼儿园的食堂工作人员和校医务室的相关工作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对于药品和食品的采购,学校内部要给予严格反复的调查,并积极配合工商部门的检查。在工作岗位上,除去一些相对特殊的岗位,应该尽量避免一人一岗。同时对于食品及药品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信誉良好品牌的食品和药品,但是仍然需要进行严格检查,保证每一份进入幼儿园中的食品及药品都是安全健康的。

3.4 把好儿童户外活动关

幼儿的户外活动难免会发生磕磕碰碰,但是由于孩子们在玩耍时往往比较兴奋,同时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此,教师应该要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要求幼儿们不能在距离教师太远的地方进行活动;其次,在活动开始之前要明确告诉幼儿有哪些东西是不能拿、不能碰的;再者,教师可以选择主动加入到幼儿们的活动中,这样既很好地地陪伴了幼儿,也培养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在幼儿园教师参与儿童户外活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帮助学生保证自身的安全,教师自身也需要注意安全的重要性,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并且对每一位学生都加以关注,以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出现危险,对于一些可疑的人或事物需要多加关注,如有必要可以拨打报警电话。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幼儿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4 结束语

幼儿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预防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正确认识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多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此外,对于一些正常的磕磕碰碰,我们也不必太过敏感,只要在整体上做到不遗漏,细节上做到谨慎细致即可。保证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参考文献

[1] 刘馨,李淑芳.我国部分地区幼儿园安全状况与安全教育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11,12:15-18.

[2] 刘晓妹.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3,101:12-24

[3] 李俊祺.幼儿园安全事故分析与完善安全预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112:105-09

幼儿园的安全教案范文第3篇

在幼儿园工作中,幼儿的安全问题成为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安全法制教育,提升安全防护意识是每位教职工所必须做到的。我们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针对幼儿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对幼儿进行教育,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将安全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增强全体教职工的安全意识。我们每一位教职员工要定期学习安全法律法规,一进入校园就要时时紧绷安全的弦,我想这不仅是保护了孩子同时也保护了自己。(1)利用年级组学习时间安排学习一次《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生安全管理办法》等有关安全法规,联系实际具体讨论;剖析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共同讨论防患措施;(2)安全工作培训、讲座;教职工要增强责任心,以及对安全防患工作的敏感性与预见性。

二、注重幼儿的安全自护教育。教师要牢记岗位责任,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要对突发安全事件及时进行教育,发现不安全的行为、苗头及时制止,各班认真备好安全课,扎实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幼儿日常安全管理。

班级安全教育活动:这学期的安全备课有12节,安全活动的内容要兼顾多方面。二月份:日常活动中的安全;三月份:消防安全、逃生自救;四月份:交通安全;五月份:地震等自然灾害安全;六月份预防溺水,暑期安全。身体保护、饮食安全等内容再穿插在每月作为健康教育活动。

全园安全教育:利用升旗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安全讲座活动、消防逃生演练,掌握最基本的自救方法。六一节前夕举行幼儿安全知识竞赛。

三、强化家长安全教育意识。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还与家长的配合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家长的积极合作,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效果会受到影响。因此,要强化家长安全配合意识,首先在学期初与家长签订幼儿安全接送协议书,确定固定接送人员,要求家长配合园部加强对子女的安全教育,遵守园部安全接送规定;利用家长会,让家长明确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及园部的安全要求以及需要配合的具体工作,如患有特殊疾病不隐瞒,特殊家庭幼儿的情况登记等,其次幼儿园为家长出一期安全专刊,每月通过对外橱窗向社区宣传开安全专题知识。

【幼儿园安全教育安排表二】

将幼儿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是保证幼儿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是保证每一个幼儿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的前提,因此家园要为幼儿创设安全的教育和生活环境,通过多种渠道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教给幼儿多种自我保护的方法,让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一、教给安全防护知识

1、选择既能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又能为幼儿所接受的教材,如让幼儿认识交通标志,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等。

2、利用早谈、晨间活动、集中教育活动时间定时或随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利用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了解安全信息,并引导幼儿讲述图片中看到的火灾及发生为灾的原因。帮助幼儿了解如何避免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幼儿对防火、防灾的警惕性和防范能力,并让幼儿知道“119”是火警电话号码、应如何自救等。

3、教给幼儿一些与安全有关的基本生活常识,知道哪些东西是危险的,会伤害身体,不能乱碰,如小刀会割伤、开水烫伤、玻璃会扎手等。教会幼儿认识有关的安全标志和紧急情况时拨打的救援电话。

4、通过图片教给幼儿流感(如甲型h7n9流感)的防控常识与措施。加强用水、用火、防拐骗、饮食、防流感h7n9、用物及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教育,并做好记录。如经常教育幼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食物等。

5、教师传授自护常识,以提高孩子们的自护意识和自护能力。如:发生火灾时应该如何自救,被坏人拐骗时如何逃脱等。

6、组织幼儿进行消防、防震自救演练,掌握逃生自救技能。

7、教育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推不挤、不跳台阶等安全知识。

二、把好一日活动安全关

1、及时排查幼儿活动环境的各种安全隐患。

2、坚持带班时不让幼儿离开教师的视线。

3、随机制止幼儿的不安全行为,如发现幼儿玩锐器时及时制止。

三、家园配合

1、通过家长会、家教栏、家访、飞信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正确知识和方法,及如何为幼儿创设安全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使家长成为园外安全教育的教师,负责实施家庭中的安全教育,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时刻做到:家园密切配合,为幼儿创设安全的教育和生活环境。

2、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签订安全责任状。

3、严格执行安全的接送制度。托他人带的电话告知当班教师,得到确认、允许后方可带孩子离开。

【幼儿园安全教育安排表三】

在新的一年里为了加强幼儿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让幼儿健康的成长,特定计划如下: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让幼儿了解安全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洗手,洗脸,不随地吐痰,讲究个人卫生,预防流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教育幼儿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教幼儿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物,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幼儿。

二.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1.教育幼儿认识交通安全标志,,乘车时不要把手和头伸出窗外,坐时要坐稳,坐好。不坐“三无”车辆。

2.教育幼儿不要在公路乱跑、打闹。不要在铁路和公路旁玩耍。不要随便坐别人的车辆。不跟陌生的人走。

三.培养幼儿防火、防电、防地震等安全意识。

1.防火安全。教育幼儿不玩火,不燃放烟花爆竹,学会打火警电话(119)。掌握火灾发生时正确的自救方法。

2.用电安全,教育幼儿不要乱动电器设备,不到变压器下玩。不在电线上凉衣服,如果电器冒烟不要乱动,赶快请大人来切断电源。打雷时不在电线下和大树下玩。

3.防地震安全。教育幼儿学会看地震前的预兆,发生地震时,不要慌,不要急,找最安全的地方躲藏。

四.其它安全方面。

幼儿园的安全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交通安全;文化;研究;策略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会孩子保护自身安全,防止受意外事故(车祸)的摧残,是社会、学校、家庭和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我们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当前社会交通存在许多问题,如:超车、超载、超速、行人乱穿马路、乱闯红灯、不走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等。通过调查我们重新审视了我园的研究点:结合本园实际,如何从幼儿熟悉的周围环境和事物入手,营造符合安全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幼儿、家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在促进幼儿认识、感悟安全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通过营造以“爱与尊重”为基本要求的校园文化精神,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广阔的天地。因此我园选择确立了研究课题《幼儿园交通安全文化教育研究》,致力于探究切实可行的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策略,全方位的营造浓厚的交通安全文化氛围的研究。

一、创设交通安全教育环境,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让每一位家长和幼儿走进我们幼儿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交通安全教育氛围,这是我们首要要做的事情,为此我们创设了以幼儿园整体文化为背景的大环境和以特色班为龙头的小环境。

首先,与市交警支队的领导取得了联系,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园中心设立了交通模拟小岗亭、斑马线和交通道路,校园周围的墙壁上是交通安全知识展板,形象生动的卡通人物和琅琅上口的儿歌吸引着家长和孩子的目光,成为家庭交流和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平台。在室内还建立了“幼儿交通安全知识展室”,展室内的交通安全知识画面丰富生动,趣味易懂。在展室的中央,交警还为我们特意制作了花园小区道路交通模拟展示台,在这里有我们专门培养的小交警讲解员为各班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是孩子们获得交通安全知识的又一个通道。

另外,我们创设了交通安全教育特色班,做到教育的以点带面。在环境创设上,特色班在班内布置上做到了以交通安全教育为基调,从红绿灯马路场景到各种交通标志,都给孩子带来了环境的潜移默化地的教育。在楼道我们还有意识地为孩子们开辟了交通安全教育小画廊,让孩子用画笔尽情抒发自己对交通安全教育的认识和对未来的畅想。

二、以模拟和情境表演的形式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针对孩子们喜欢模仿和表演这一特点,我们充分利用小岗亭让孩子们模拟马路交通。当孩子们穿上小警服站在指挥台上挥动自己的小手,自豪情不自禁地洋溢在脸上,其他小朋友或扮演司机或扮演行人,“司机”开着交警支队为我们送来的自行车和电瓶小汽车随着红绿灯穿梭在马路上。为了让孩子们真正了解有关的交通知识,教师们特意请教了交警,翻阅了相关书籍,然后编排了一些情景表演,如机动车司机没有系安全带、闯红灯、没有带头盔、小孩在马路上随意玩滑轮等情景,小交警要作出相应的教育和处理。这项活动生动有趣,深受孩子们喜爱,同时也进行了交通安全行为规范渗透教育。

此外,为了让幼儿对交通安全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教师们还编了一套交警韵律操,供孩子们在每天的课间操中表演,从而了解指挥交通的最基本的手势,如:直行、左转弯、右转弯、前车避让后车等。另外,教师们还编排了情景剧《我是一名小交警》《爱》,舞蹈《我们都是小交警》等在幼儿园、社区和交警支队演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1.为了扎实地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我们把交通安全教育列入学期的教学计划中,根据大、中、小个年龄班的特点选编教材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

(1)运用贴近幼儿生活的、直观形象的教育内容,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师带领幼儿采取谈话、看图片、说儿歌、讲故事、做游戏、进行表演等形式开展活动,带领幼儿到马路上观看车辆进行、跟交警叔叔学交通手势、参观市交通指挥中心等,通过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对交通规则有了一个粗浅的掌握,同时让孩子们明白遵守交通安全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2)把交警请到幼儿园来,给幼儿讲交通标志、交通规则,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和幼儿一起游戏,使孩子们更加了解交警叔叔的辛苦,增强了自觉维护交通安全的意识。

(3)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动,让孩子去教育社会。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教育形式从接受教育――自我教育――教育社会,是交通安全需要这种心理品质由被动一主动的逐渐深化的心理过程。在对孩子进行交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交通安全对于孩子来讲变成一种需要还是不够的,因为它仅仅是教育了孩子自己,更重要的是应把这种需要变成一种动力,推动孩子们去付诸行动,在实践中通过行动深化认识、并教育他人及社会,形成一个遵守交通秩序的庞大群体。于是我们把家长请到幼儿园,与孩子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孩子们来影响成年人。孩子们给家长介绍交通标志,讲最基础的交通规则,和家长一起行动创编“交通安全家庭口号”等。实践证明,这种形式非常有效。孩子们是真善美的化身,他们的积极行动感染了成人,从而带动了一个家庭,影响了所处的社区。

2.我们的思考。

(1)我国也很重视交通安全,而且通过各种活动对市民进行《交通法》宣传,在交通方面也加大力度进行整治,但每年乃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车祸,因此,交通法规的宣传和整治要至始至终而且是全民素质提高的一个途径。

(2)教师要有强烈的交通安全意识,教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教师要有对未来生活的责任心,做一个交通安全的保护者、宣传者、教育者,为孩子做出良好的表率作用。

(3)从幼儿身边的事做起,扎扎实实将交通安全意识融入到校园的各项活动中。不要把调子定得太高,要从孩子身边细小的事开始引导,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用小图片、小标志、小游戏、绘本故事等提醒幼儿,增强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并形成园本教材。

幼儿园的安全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家园互动;幼儿;安全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就指明了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特别是幼儿的安全排在幼儿教育的第一位。而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说明幼儿教育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的责任,要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就必须要求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要协调一致,才能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家园协调一致,保障幼儿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生活的家庭和社区既有丰富的安全教育的资源,但同样存在一些的安全隐患。家庭和社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幼儿园是替代不了的,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首先要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家园互动的机制。对幼儿的影响,家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如果幼儿园教育没有家庭的配合,家长的一致努力,往往会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幼儿园的教育是建立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没有家长和家庭教育的支持,幼儿园教育将会失去根基,无法实现共同承担体的落地式功能,所以家庭与幼儿园两者形成合力,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家园协调一致,共同构建幼儿安全的防护墙。如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为家长宣传幼儿安全教育知识;幼儿园老师也可以上门对家长进行安全教育的指导,在家庭中要注意哪些安全的问题等,以便更好地与家庭联系,与家庭沟通,有效地保障幼儿安全教育的实施。

二、创设安全的家园教育环境,有效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

幼儿期是幼儿身体和心理发育、发展的最初阶段和重要时期,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是第一位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家庭和幼儿园是日常生活和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其安全程度直接关系着幼儿的安全。因此,要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将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安全教育相融合,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将安全规则渗透在校园环境的各个方面,使其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如在硬件的安全上,地面与上下楼梯要防滑,各种电器的开关使用要安全,椅子、桌子边角不尖锐等。二是在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内容。如在“马路上的安全”主题活动中,可在幼儿园设置专业的交通模拟道路,让幼儿形成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过马路的习惯。在获取安全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安全方面的教育。三是要关注幼儿的心理方面的安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保育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关注和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幼儿当前的健康状况,还会对幼儿未来的发展乃至一生的健康也将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所以,心理健康也是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对成人的言行特别敏感,有时会因为成人的担忧或不安而产生焦虑,缺乏安全感,因此,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幼儿园,需要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在情绪情感上给予幼儿充分的安全感,培养其自身的意志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