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餐饮垃圾分类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旅游景区;垃圾分类;游客;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046
1 景区垃圾现状分析
1.1 旅游景区垃圾的来源及特征
1.1.1 来源
景区内旅游服务商家。景区内的餐饮、娱乐、购物及服务商店等项目,通常由于商品的包装或食物的盛放使用一次性物品。这些商品包装和食物所产生的垃圾在各个景区随处可见,数量庞大。
游客自带物。通过调查发现,相当数量的游客在观光游玩景区时会自带食物和其它用品入内,由此产生瓜皮、纸屑、塑料盒以及塑料袋等垃圾。
生物新陈代谢。景区内的动植物经过自然的生长规律会新陈代谢,而新陈代谢产生的物体大多都变成垃圾。
景区内办公。景区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办公垃圾,如纸质门票,作书写、宣传或其它用途的纸张等。
1.1.2 特征
景区餐饮服务业产生的垃圾多为:竹签、一次性餐具、餐巾纸、易拉罐、塑料水瓶、塑料袋以及剩下的食物。一方面景区内餐饮服务业少有固定就餐地点,且就餐地点的容量普遍较小,另一方面,从游客的餐饮或其它购物习惯来看,以及大多数游客边吃边玩的心理来看,来源于景区餐饮服务业的垃圾被随地堆放在景区道路的景象在大多景区较为普遍。
与之类似的还有游客的自带物,瓜果纸屑等垃圾,体积小而琐碎。
上述两种垃圾可以看出,由于丢弃上述垃圾的发出者是游客,而游客在景区的行径具有自由分布、大体不受约束等特点,游客乱扔垃圾、未将垃圾正确分类投放到垃圾桶的行为普遍存在,管理难度较大。
除此之外,生物的新陈代谢、景区内的办公垃圾种类单一,处理人员统一。处理这两类垃圾的可操作性强,较简便。
因此,我们在后文将主要探讨对于旅游景区餐饮服务业垃圾的管理。
1.2 旅游景区垃圾分类收集的运行制度
(1)从国家角度来说,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制度,城市生活垃圾建立了两级垃圾管理体制,未涉及到旅游景区垃圾管理。专门针对旅游景区卫生管理的最新规定,来自于国家旅游局于2012年的文件。而对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相关法律,没有专门立法,只集中在一些综合性法律政策中的具体条文里。尽管国务院从垃圾处理方式的新角度出发制定了相关政策,然而缺失了法律的约束。
(2)从各旅游景区来说,近年来旅游业已跻身为我国热门产业,旅游景区数量不断增加,各景区为吸引更多游客都在加强景区建设,景区的环境建设也在按序进行,除了改善垃圾回收设施,也将清扫人员的清扫制度进行改革。
2 景区垃圾分类标准
旅游景区垃圾若不及时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腐化之后会产生一系列有害气体污染景区空气,甚至威胁到景区内的土地资源,污染景区环境,降低游客满意度。垃圾中含有大量病菌,不及时处理易威胁到游客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随着垃圾内部有机物含量的不断提高,垃圾产生的可燃易燃气体不断增加,引发安全隐患。垃圾若投放不合理,会增加景区处理垃圾费用负担。因此,将垃圾进行有效分类,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景区内危险事故的发生,有利于使景区维持良好环境,顺应可持续发展,提高游客率。
由于旅游景区的垃圾经过一定的分类处理最后都会回归到城市垃圾回收处理的大流中,旅游景区垃圾分类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简化最终垃圾的回收处理,所以旅游景区的垃圾分类应当建立在城市垃圾分类的基础之上。
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可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可燃垃圾、可堆肥垃圾、其他垃圾等六大类。
3 景区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
基于本文主要探旅游景区中来源于餐饮服务业的垃圾,着重管理游客处理垃圾的行为。游客作为有能力出游的消费群体,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应该更强,更应培养和树立垃圾分类意识,从而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的环保行动中来。
我国在第一轮垃圾分类收集中,将八个城市作为试点城市。笔者认为,以几个突出城市带动全国的垃圾分类进程的推进与我国经济等其它方面的发展相比较缓慢。垃圾分类收集应落实到行动中,促进全民参与。公民对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想落实到行动中来,应该先带动一部分人参与到其中来,比如游客这一群体。在景区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兴趣的同时养成分类习惯,逐渐树立分类意识,将这种意识从景区带到生活中。旅游景区不受区域限制,所以能够更快更好地在全国的范围内形成垃圾分类收集的好风气,进一步打造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的社会。
4 景区垃圾分类收集的办法
4.1 国外垃圾分类收集的经验
在日本,垃圾放到垃圾袋之前都会将水分先烘干掉。这一方法在景区内不易实现,但景区内的垃圾收容器可尝试干、湿分类,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在德国首都柏林,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用来回收不同种类的垃圾,景区内可尝试按垃圾桶颜色将分类垃圾进行投放。
德国一类印有“绿点”标志的商品包装物的处理费用由企业支付,体现出企业作为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所应尽的义务。这一方法对景区内餐饮服务业的商家而言,可将制作、售卖、回收处理三个流程连接起来,对它们提供服务时应尽的责任进行规制。
4.2 旅游景区垃圾分类标准的方案
如前文所述,旅游景区的垃圾分类收集要顺应后一接收站的垃圾分类,即旅游景区垃圾分类收集应顺应我国提出的垃圾分类六大标准。
针对旅游景区垃圾的来源,可大致将景区垃圾分类归列:
(1)大件垃圾,体积较大、整体性强,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废弃物品。
(2)可回收垃圾,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
(3)来自景区餐饮食物以及动植物新陈代谢的可堆肥垃圾。
(4)可燃垃圾,如植物类垃圾,不适宜回收的废纸类、废塑料橡胶、旧织物用品、废木等。
(5)各种垃圾来源中的有害垃圾,指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
4.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能达到有效分类垃圾的目的,同时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有助于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相关常识,将垃圾分类逐渐变成一种习惯。
考虑到游客的流动性以及旅游景区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所以可创建APP这样的激励机制。游客在旅游景区售票处注册APP就优惠门票费用,注册APP后进入景区将垃圾正确投放到各分类的垃圾箱中可获积分,报告垃圾桶所容纳垃圾已满可奖励积分,景区工作人员可立即前往处理垃圾。同时各个旅游景区可打造自己的特色垃圾分类文化展示在APP上,吸引游客眼球,每周推出排行榜和各种优惠游客的小活动,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参考文献
[1]顾旺.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5,(3).
2010年,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一项关于地沟油回流餐桌的调查,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近10年来,餐饮业保持了年均15%以上的增速,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热点行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饭店、餐饮企业近400万家,随之而来的由该行业产生的泔水废弃物也成为城市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屡禁不止
其实早在2001年,就有南京肯德基公司将炸过鸡块和薯条的废油卖给非法食用废油加工厂,随后又有武汉麦当劳将炸过鸡块和薯条的废弃“毒油”,不经任何加工处理就卖给他人。这些毒油经简单加工后,又被卖给私人小餐馆、街头大排档和养殖场。
餐厨废油加工为何屡禁不止?巨额利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整个餐厨废油地下市场中,多方赢利,输的只有不知情的消费者。
从销售餐厨废油的餐馆方来说,宾馆、饭店如把餐厨垃圾交给环卫部门,得向环卫局交纳数额不菲的垃圾处理费,如果卖给私人,每年反而收入几千至上万元。对于餐厨垃圾加工方而言,利润率接近200%。而对于餐馆、街边的饮水店而言,回购“地沟油”当做食用油价格低廉,能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利润。
另一方面,饱受诟病的是我国对餐饮垃圾的管理。
地沟油的监管涉及卫生监督、食品安全、工商管理、质量监督、环保、公安和建设等多个部门,在现实中分工变成了分家,谁都有责变成了谁都无责。而国家有关部门共同下发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虽然明确了从事加工废弃油脂活动的单位,不得将废弃油脂加工以后再作为食用油脂使用或者销售,但对违反者怎么处罚、处罚程度等,均未做具体规定,从而缺少可操作性。
食品安全保障和城市垃圾处理在任何国家都是政府的责任,很少有仅仅经过商业运作而能成功的先例。在欧美等地,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一般都是由当地政府执行,仅把其中的某些技术环节承包给商业机构。而目前在我国,餐饮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基本上是餐饮服务业自行处理的。地沟油等非法利用获利高、操作容易且违法成本过低,是目前餐饮废弃物回流餐桌的一个重要原因。
生物燃料
其实,地沟油也可以变害为利,为人造福,即以餐厨废油为原料提取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料。
餐饮废弃物经过技术处理,得到的初级产品主要分为纸质垃圾、塑料垃圾、固体食物垃圾、油脂垃圾和污水,其中污水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直接排放和利用,纸质垃圾和塑料垃圾的处理已经具备相关的回收利用系统,可以直接进入回收利用环节。固体食物垃圾可以用来生产高效饲料和肥料,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已经进入市场运作阶段。
餐饮废弃物经过固液分离和水油分离处理后,油脂垃圾可以用来生产生物燃料(生物柴油),其技术已经达到商业运作的阶段,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已经在不同的规模范围内运行。
事实上,大小酒楼饭店每天产生的大量食用油废料,是制造生物柴油的好原料,国内已有一些企业以此NN,料生产生物柴油。这―方式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吴创之指出,汽油中添加20%的生物柴油,可减少排放50%的二氧化碳、70%的二氧化硫,空气毒性可降低90%。此外,生物柴油的价格也不比一般的汽油高,而且燃烧充分。
固体食物废弃物也可以生产生物沼气,生物沼气可以直接进入天然气燃油替代供应系统,对运输、存放、机动车类型等没有特殊要求。
餐饮垃圾提取的生物燃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天然气机动车燃油替代供给在国内很多城市已经系统运作。因此,该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成熟的市场保障。美、日经验
美、日等发达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餐饮废弃物进行规模化、无害化处理的实验与研究,开发出餐饮废弃物加工产品与其他饲料的配合应用技术,提高了饲喂效果及其消化利用率,并在大中城市建立规模化泔水处理加工厂,对泔水垃圾处理实现专业化,对其管理实现法制化。
美国西雅图的一家食品连锁店,从1991年将食品回收与堆肥制造产业化,到1998年他们用这种方式减少了900多吨食物垃圾,将吃剩的食物垃圾转给表层土厂家,这些有机物被用来修饰地面、美化环境。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生物燃料联合体在生物能源利用方面具有领先的技术和成功的运营经验,其对餐饮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更是生物能源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典范,通过对大学周边地区餐饮垃圾的处理利用,生产的生物柴油全部用于大学校车的燃油供给。
食品资源化利用技术在日本发展迅速,2001年日本《促进食品循环再生利用》等有关法律推动了全国各地开展食品残渣的开发与利用。
新大谷饭店于1995年5月制成一台就地食物循环机,用饭店的废弃物与水循环系统的污物混合在一起发酵产出高质量肥料基,为饭店每月增加6万日元收入,能在4年内收回1.1亿日元的投资与相关的附加管理费。
不仅仅是技术
要实现对地沟油等餐饮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更多的是管理层面的问题。
第一个关键问题――餐饮垃圾在源头上的分类、收集。
由于餐饮废弃物的含水率在70%以上,这给收集、运输和处理带来了一定难度。而且餐饮废弃物中有机物质含量很高,约占干物质的95%以上,极易腐败,滋生病菌,造成疾病传播。尤其在夏季,在收运和处理过程中极易产生二次污染。
把紧源头的第一关至关重要。从餐桌开始进行分类、在制餐点(厨房)和消费点(食堂、餐厅)进行分离和初处理,回收初级产品,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运输、储藏的成本和技术要求以及二次污染的风险,并使后续处理的产业化过程更加环境友好、质量上更容易控制、经济上更合算、更容易上规模。
区餐厨垃圾统一处理
――“六合一”管理模式
每天凌晨5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熟睡的时候,北京市东城区城市运行中心的餐厨垃圾12名收运工人就已经起床了,6点开始,他们从东城区位于玉蜓桥附近的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出发,驾驶着“桶换桶”式电动运输车走街串巷,直接到餐饮单位后厨,用空桶换满桶,然后统一返回处理中心。为避开早晚高峰,东城区餐厨垃圾收运安排在每天的6点至10点、14点至17点两个时间段,一名工人上下午各要在餐饮单位和处理中心之间往返三四趟,一次载回4个装满了餐厨垃圾的桶,每桶大约100公斤,一般一天一个人就可以收运两吨的餐厨垃圾。这些收运工人,劳动强度大,成天与餐厨垃圾打交道,可每一个人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他们绝大多数没有走进收运的餐馆饭店就餐过,却将各家餐饮单位的餐厨垃圾排放情况了然于心,各家每天出多少桶垃圾、桶存放在哪儿、几点前去运输、对东城区统一收运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是心知肚明,与各家餐饮单位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餐厨垃圾收运至东城区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后,直接使用提升机运输到二层的分拣车间,有13名工人专门负责垃圾桶的清洁和餐厨垃圾的人工分拣。人工分拣员耐心地从传送带上仔细进行手工分拣,把掺杂在其中的各种塑料、纸巾、筷子、破碎的餐具清理出来,扔进身边的其它垃圾桶内,为餐厨垃圾接下来的资源化处理打好基础。他们的工作很辛苦,身着工作服、口罩、帽子和手套,即使是秋冬天,也会一身大汗。
东城区餐厨垃圾处理中心作为中转站,经过人工分拣和简单处理后,夜间统一运输至位于河北大厂资源生态循环基地进行资源化深度处理。为解决东城区作为北京市中心城区,建设垃圾处理设施空间紧缺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变废为宝”,东城区利用垃圾减量节余经费、经多方协调建成了资源化基地,2011年7月份投入试运行,总占地面积100余亩,日处理总量可达200余吨。
东城区餐厨垃圾统一收运处理工作的顺利推行,得益于东城区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东城区餐厨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区长任组长,成员单位由区城管委、城管大队、交通、公安、环保、卫生、工商、街道等组成,初步形成了“广泛宣传发动、强力综合执法、引入行政监管、建立责任机制、集中收运处理、实施经济调节”的“六合一”管理模式。目前已有200余家餐饮单位纳入这一体系,由政府出资免费配发专用垃圾桶,免费上门对接收运,每日收集总量在35吨以上。
小区垃圾分类
――勿以善小而不为
东四块玉南街4号院小区是一个自2003年以来坚持了八年垃圾分类工作的小区,一直运行有序、管理到位,除了区城管委和体育馆路街道对他们的大力支持,主要还是小区华体物业公司的细致管理。
4号院小区内,设置了12组、36个分类垃圾桶,与大家传统认为垃圾桶脏乱形象不同,每组垃圾桶都摆放整齐、光洁如新、没有异味,这正是由于小区坚持由专人进行每日两次的垃圾二次分拣和定期垃圾桶清洗维护。步行到这个整洁幽静的小区深处,正是4号院小区两间垃圾分类的特色小房──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备用房和资源回收用房。
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备用房里的机器已经平稳运行8年了,平均每天能处理18公斤厨余垃圾,站在门口几乎听不到什么噪声,更闻不到异味。设备利用微生物降解菌技术,对厨余垃圾进行快速分解,最终转化为有机肥料。八年来共累计处理厨余垃圾50余吨,不仅减少了垃圾量,处理后产生的有机肥还用于小区绿化或居民盆栽。物业公司制定了《厨余垃圾维护管理制度》等10余项规章制度,责成专人负责设备的操作、运行与维护,每年需要的3000元电费和1200元设备菌种费,都来自于小区资源回收的资金。
再生资源回收用房内,从小区家庭回收和垃圾桶二次分拣的可回收物按照纸箱板、报纸、塑料瓶、塑料泡沫等几类分别码放,平均每天能回收11公斤可回收物,物业公司定期联系物资回收公司上门回收。这样的集中收集和出售,平均每月能增收600元,年可收入7200元,不仅能用于购买厨余垃圾处理所需的菌种、支付设备运转能源费用,还可以用于购买清洁工具、劳保用品等。
当记者问起小区华体物业公司的朱经理:“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做得这么好?有什么最值得推广的管理经验吗?”朱经理谦虚地回答:“我们小区8年来的垃圾分类工作,别人看来做得不错,也得到了多项荣誉,说实在的,我们物业人只是把垃圾分类当成一件日常的、平常的小事来做,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一直在坚持。”
光明小学
――每个小学生都是绿色环保小标兵
每个星期三的清晨,位于光明路的光明小学,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鱼贯而入走进校门的孩子们,手里拎着从家里收集来的各种空塑料瓶或旧报纸、旧杂志,愉快的笑容伴随着他们新的一天生活的开始。这就是光明小学有名的“手拉手地球村”环保回收日。光明小学自1998年成立“手拉手地球村”以来,垃圾分类已有着13年的光荣历史,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参与环保回收中得到了健康成长。
每一个光明小学的小学生都是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的小老师,不仅在教室、校园能准确分类投放,在家里也都设置了垃圾分类桶,和自己的家人一块儿进行垃圾分类,“小手拉大手”,1个孩子能带动6名家长,“一家七口”全体动员践行低碳生活,促进环保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孩子们不仅仅是回收了一个易拉罐、一张旧报纸而已,而是真正在践行地球村“保护环境、我们有责,节约回收、我们有责,帮助伙伴、我们有责”的誓言,老师和家长都欣喜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勤俭节约、关爱他人的责任意识也在明显增强。
为了更好的推广光明小学回收经验,今年,区城管委与中华环保基金会合作,为东城区三家小学、一家中学4家学校安装了饮品包装自动分类回收机,学生投放饮料瓶和易拉罐后,机器直接吐出硬币,提高了学生参与再生资源回收的积极性,所得款还可以用于慈善捐献,再次延伸了绿色理念。
分类指导员
──新风貌的带领人
走进幸福家园小区,不知情的人或许会以为走进了公园。园内的水泥道路干净整洁,草地绿草茵茵。作为北京市2010年垃圾分类达标建设的600个小区之一,幸福家园小区率先试行三类垃圾、三条处理路线分类处理的方式,垃圾混装混运问题得到明显解决:“厨余垃圾”上门收运,每两天由东城区运行管理中心的专业队伍到小区上门收运,统一运至玉蜓桥附近的专业处理中心;“其它垃圾”规范运输,由物业保洁员使用“桶换桶”式电动垃圾运输车运送到指定垃圾楼;收集的可回收物,可以通过打电话或网上预约的方式,联系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上门回收。
幸福家园小区有居民1700多户,一直保持着源头减量、分类收集的良好效果,主要得益于小区的垃圾分类组织体系十分完善:其中的宣传、沟通、监督指导工作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具体实施由物业公司负责,运出小区的其它垃圾、厨余垃圾由街道和区相关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细节的监督和负责宣传由各楼门组长、老党员担任的监督员、宣传员负责,每日分类工作现场指导和二次分拣工作由12名指导员负责。
特别是12名垃圾分类指导员的辛勤付出,他们每天分两个时段,向居民宣传介绍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过程的工作,普及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并指导、监督居民进行正确垃圾分类,时时感染着每位居民,小区垃圾分类群众知晓率、群众参与率得到明显提升。
目前,东城区108个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总数达到522人,他们做到了着装统一、标志统一、工具统一,正在积极投身到小区垃圾分类的宣传、指导中来,为小区垃圾分类建设带来了新面貌、新成效和新风尚。
中海油大厦
──小毛巾也要分类用
在中海油有一个人人皆知的小故事,一次海上作业中,中海油的队伍发现了一圈沉沉入眠的鲸鱼,为了不吵醒正在睡觉的鲸鱼,作业巨轮绕行停止了作业,让鲸鱼美美地睡了一觉。这个故事深深震撼着每一个中海油人,他们把保护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责任,在工作中处处以实际行动来热爱环境。
位于北京朝阳门西北角的中国海油大厦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总部办公大楼,大厦总建筑面积96340平方米,办公员工1600人,是北京市“零废弃”优秀试点单位,由中海油大厦管理中心实施大厦物业管理工作。从2006年中海油大厦正式启用后,中海油党组就要求打造绿色循环的五星级工作环境,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建设工作。先后投入了4万元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中心,投入8万元购买了大厦分类垃圾桶和员工个人垃圾桶,投入30万元安装了厨余垃圾就地处理机,还建设了中水回收系统。
走进中海油大厦,楼内四处可见张贴的《保护环境共建家园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追求绿色时尚 拥抱绿色生活》等宣传资料和知识宣传展板;机关干部率先垂范,每一个办公桌下,都有分类垃圾桶,复印、打印区提倡使用双面打印、节约用纸;每天就餐后,每名员工都主动把剩饭剩菜投放到厨余垃圾桶,把用过的纸巾等投放到其它垃圾桶,准确有序,习惯自然。
组建志愿服务队。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走在前、带好头、作表率。下面小编准备了街道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工作总结汇报,希望大家喜欢。
20xx年x月,x街道被列入首批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名单,市、区垃圾分类办部署创建工作,x街道严格按照《福建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暂行标准》及《x市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评办法》的相关标准、要求,通过建机制抓常态、建队伍抓联动、建设施抓智能、建平台抓参与、建标准抓实效的“五抓五建”工作法,精准施策、高效推进,扎实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在20xx年度全省x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考核评价结果中获得优秀的成绩。具体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机制抓常态。
一是机制长效化。x街道制定并实施《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制度》、《垃圾分类工作考评暂行办法》、垃圾分类工作联络人机制等长效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和相关单位的职责,以及考核主体、对象、内容、方式、标准和结果的运用等事项,为辖区各行各业推进垃圾分类提供行动指南。二是指引专业化。结合《x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制定工作指引,对物业小区、集贸市场、商务综合体、公共机构、公共场所、文教机构、医疗机构、餐饮机构等八种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精准指导。三是议事民主化。依托市、区、街道三级联席会议,发动各行业单位和群众共谋、共管垃圾分类工作,既增强群众责任感和参与感,又集思广益解难题,共召开联席会议x场次,协商解决垃圾分类工作的疑难点问题x余个。
二、建队伍抓联动。
一是组建督导队伍。坚持“街道+行业单位+社区+物业+志愿者”的五级联动和专业服务团队齐头并进,成立一支垃圾分类督导队伍,对x个住宅小区、xx家公共机构、各公共场所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督促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履行工作职责,指导规范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二是配备督导员。招募热心居民、环保人士、物业服务人员等作为垃圾分类督导员,配备xx名督导员开展现场督导,并协助街道、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教服务。三是组建志愿服务队。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走在前、带好头、作表率。成立x支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推进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常态化。
三、建设施抓智能。
一是设施全域覆盖。成立由市、区、街道垃分办、城管队员和x环境集团等组成的工作专班,推动落实垃圾屋建设。并将垃圾屋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内容,督促开发商落实新楼房垃圾屋配套建设;对因条件限制无法建设垃圾屋的进行投放点分类设施改造,兴建垃圾分类亭。截至目前,x街道辖区内共建成垃圾屋x座,改造分类投放点x处,已实现分类设施全辖区覆盖。二是创新管理模式。首创在垃圾屋试点安装可视化监管系统,利用垃圾分类智能监管系统,全天候提醒引导居民投放生活垃圾。推广智慧积分系统,引导居民线上注册、扫码投放获得积分,并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目前共创建居民账户x.x万余个,已实现辖区生活小区全覆盖。
四、建平台抓参与。
一是打造宣传阵地。在辖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普法宣传、趣味游戏、知识竞赛等各类型垃圾分类宣传活动x场次,同时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作品征集、“环保酵素制作”、“环保手工课”、“小小督导员”“环保旅行”等家校社联动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形式,把垃圾分类的社会意识带动起来,促进居民分类习惯的养成。二是建设宣传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将辖区内的两座爱心互助驿站,打造成社区垃圾分类宣传阵地,为居民提供可回收物捐赠、取用的互助平台。在融信澜园小区设立集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于一体的“x街道垃圾分类科普驿站”,在万达广场设立垃圾分类科普长廊,为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三是建设带动平台。开展“分类达人家庭”、“小小督导员”、垃圾分类“先进集体”、“先进单位”的评选活动,通过严格的筛选、走访、审核,评选十组“分类达人家庭”、x名“小小督导员”、x个垃圾分类“先进集体”和x个垃圾分类“先进单位”,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带动市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五、建标准抓实效。
(一)强化全程监管,力求做到无缝衔接
1、加强种植养殖业监管。进一步规范种植养殖行为,继续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以及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等工作;加强蔬菜农药使用技术指导和检查力度,严防超范围、超剂量使用;以“瘦肉精”、“硝基呋喃”等非法添加和违禁药物为重点,加大对畜禽产品和水产品养殖环节的执法监管力度;加快地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力争到2013年底我镇的农产品认证率提高到40%以上;加大宣传培训和标准化生产指导力度,强化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提高农产品监管能力。(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2、加强食品生产领域监管。继续加强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严准入、抓退出,提升辖区食品生产企业整体结构水平;通过加强监管、建立食品生产示范企业、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督促企业公开承诺,签订承诺书等方式,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同时,进一步完善监管手段,丰富监督方法,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好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监管工作;加强宣传培训,完善食品安全治理消费者参与机制,树立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责任单位:镇经济事务管理中心)3、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监管。加强流通领域食品仓储企业、电商企业、超市、农贸市场,经济小区经营户的监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通过严把准入、登记备案、建立信息平台等方法,破解管理难题。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食品检测工作,提高检测针对性,扩大抽检覆盖面,同时强化食品经营者自律自检意识,督促经营者提高自检水平。继续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工作,落实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升监管水平,建立食品安全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责任单位:镇工商所)4、加强餐饮服务单位监管。继续做好餐饮服务许可工作,严格准入准出,提升辖区餐饮单位整体结构水平;加大对各餐饮单位的监督力度,监督公示及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加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抽检工作,提高自主抽检比重,加大对高风险食品的抽检力度;落实瘦肉精错时监管制度,确保肉品安全;加强对保健食品监管,通过开展专项检查等措施,有效净化辖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市场;继续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市民认知和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加强对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培训考核体系,增强监管责任意识和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责任单位:食药监南翔分所)
(二)狠抓重点工作,切实解决食品安全突发问题
1、泔脚养猪专项整治工作。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对区域内生猪养殖户进行全面排摸,建立底数档案及分类管理台账,建立健全泔脚养猪的监控系统,做到发现一户取缔一户。食药监南翔分所要对现有餐厨垃圾收运处置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底数档案;加大对餐厨垃圾的管理,确保90%以上的餐饮单位产生的餐厨垃圾由有资质的环卫作业公司回收处置,从而在源头上杜绝泔脚养猪问题。要对辖区内餐饮单位及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量进行普查,为核定餐厨垃圾收运量提供参考依据。配合区绿化市容局做好油水分离器的安装推进工作。镇派出所协同相关部门对餐厨垃圾和泔脚养猪治理中涉及违法犯罪的行为进行执法,加大行刑衔接力度。通过宣传教育、联合执法等多种手段彻底取缔现有泔脚养猪户,杜绝区域泔脚养猪现象。(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食药监南翔分所、镇派出所)2、蔬菜准出准入工作。按照区食安委《关于区做好蔬菜准出准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蔬菜的准入准出工作,指导种植户、检测点、销售户和市场主办方认真执行各项制度。镇经济事务管理中心应将集贸市场开展农残抽检作为星级市场评定的内容之一。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农业园区蔬菜检测点的管理,定期抽检;要指导全镇各检测点如实开展检测工作。镇工商所要加强对集贸市场农残检测的指导和检查,引导每个市场开展检测工作,并将抽检结果在菜场电子屏幕上公示;要监督市场主办方查验相关凭证、检验合格证明等,引导其在销售摊位前进行公示;要建立蔬菜台帐和备查制度,确保上市的蔬菜可追溯。(责任单位:镇经济事务管理中心、镇农业服务中心、镇工商所)3、废弃猪肉和病死猪监管。继续加大对辖区集贸市场、超市(卖场)、屠宰场的废弃猪肉监管,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病死猪、废弃猪肉不流入非法收运加工单位。镇经济事务管理中心要加强市场执行情况的督查,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同时要将此项工作作为星级市场创建活动之一。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按照农产品质量法和动物产品相关规定,与养殖户签订责任书或承诺书,实行告知承诺制度,完善相关硬件配备,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镇工商所要加强市场(含超市、卖场)的检查,制定统一台帐,要将此项工作作为平安市场创建的工作标准之一。要加强对摊主的宣传和培训,引导摊主开展此项工作,要求市场主办方配齐必要的设施和人员,比如冷柜、收集人员等,确保工作顺利开展。(责任单位:镇经济事务管理中心、镇农业服务中心、镇工商所)4、废弃油脂专项整治。在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企业基本签定废弃油脂回收协议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签约率。镇食安办要加强对各环节企业签约情况的动态管理工作,确保每年签约率保持100%。要加强废弃油脂回收的监督检查工作,力争回收率达100%。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油水分离器安装的推进工作,实现大、中型餐饮单位、大型食堂、500人以上集体供餐单位和中央厨房油水分离器安装率达70%以上。加强对废弃油脂回收企业的考核管理工作,加大非法收运企业的打击力度。(牵头单位:镇食安办;配合单位:镇派出所)5、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坚决查处违法生产、销售使用非食用物质、假冒伪劣食品等不合格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完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备案和管理。(责任单位:镇经济事务管理中心、镇工商所、食药监南翔分所)6、“四小”行业整顿规范和无证照食品单位整治(1)开展对生猪散养户的整顿规范。认真排摸并核实散养户生猪存栏量等基础数据,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取缔。(牵头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配合单位:属地村委、开发区)(2)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顿规范。严格执行《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准许生产证发放管理办法》,规范小作坊生产经营,打击无证小作坊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牵头单位:镇整治办;配合单位:各属地村、社区)(3)开展食品小摊贩整顿规范。严格执行《市食品摊贩经营暂行管理办法》,加强小摊贩的疏导和规范,将校园周边食品摊贩纳入食品摊贩整治范围;继续推进“早餐工程”建设。(牵头单位:镇食安办;配合单位:镇经济事务管理中心、镇工商所、食药监南翔分所、镇城管中队)(4)开展小餐饮整顿规范。全面推进全区小餐饮整治和规范,通过加强执法检查、大联勤等手段,督促其完善场所设施并严格执行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制度,提高小餐饮的办证率和规范化管理水平。(牵头单位:食药监南翔分所;配合单位:各相关职能部门)(5)开展无证照食品单位整治。充分发挥“一站三员”的作用,认真排摸,分类查处,形成长效。特别对地下食品加工窝点要坚持“发现一个、取缔一个”的原则,加大取缔力度。对有固定场所、又有消费群体、食品安全危害较小的无证单位,探索实行备案纳管制度,杜绝监管盲点。(牵头单位:镇食安办;配合单位:镇经济事务管理中心、镇工商所、食药监南翔分所、镇派出所)7、临保食品及过期食品处理的管理工作。一是检查督促大型超市卖场切实履行临保食品管理制度,确保“临保食品专柜(区)”设置到位,不走过场。二是加强临保食品全程动态监管,重点检查过期食品的退市记录、凭证及相关销毁情况,严防过期食品流入市场。三是试行临保食品分类提示制度。根据经营规模、食品性质等不同条件,指导小型超市、便利店等采取在临保食品包装上粘贴专门提示标识,而对于冷冻冷藏等有特殊存储要求的临保食品,则在其附近放置提示牌。(责任单位:镇工商所)8、农村自办酒、集体供餐等高风险单位监管。食药监南翔分所要强化对集体供餐、大中型餐饮企业、工地食堂等的监督抽检力度,落实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和监督公示制度;加强农村自办酒席的规范化管理,在全镇8个自办酒席场所中进一步完善场所硬件、落实场所责任、强化厨师管理培训和自办酒席台帐登记制度,切实保障农村自办酒席的食品安全;全面推行市食安办关于“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完成签约任务。(责任单位:食药监南翔分所、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属地村委)9、饮用水监管工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要求,要加强辖区内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对新建、改建、扩建集中式供水项目,应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做好辖区内饮用水的水源水质监测和评价。医疗单位发现因饮用水污染出现的介水传染病或化学中毒病例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责任单位:卫监分所)10、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推进规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保证必要的食品安全投入,购置必备的检测设备,建立自检的检测室或实验室,配备人员,健全制度,开展自检。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按规定和需要开展抽检,扩大抽检种类和频次,严格抽样要求,确保抽检质量。(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镇经济事务管理中心、镇工商所、食药监南翔分所)11、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落实溯源制度,在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上要覆盖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卖场)和餐饮单位,在品种上要逐步覆盖粮食、牛(羊)肉、蔬菜、水产品;要完善并推广现有标准化菜市场综合管理平台,切实加强超市、菜市场食品追溯和管理;不断规范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平台的使用,完善连锁经营餐饮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重点餐饮单位食品原料索证索票信息录入工作。(责任单位:镇经济事务管理中心、镇工商所、食药监南翔分所)12、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结合食品安全监管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完善信用记录制度为基础,以细化诚信评价准则为保障,以健全许可、监督、处罚信息制度为支撑,全面建设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信用档案,建立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同时,通过发放行政指导书、约谈企业负责人等形式,督促企业通过公开承诺等方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自觉履行主体责任。(牵头单位:镇经济事务管理中心;配合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区质监局、镇工商所、食药监南翔分所)
工作措施
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和管理职责
各村、社区应明确本单位食品安全的岗位职责,并按区块划分网络,建立“专管员制度”,将监管单位分户到人,责任到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除明确本单位主体责任外,还需明确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法人代表、分管责任人、其他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并上墙公布明示。(责任单位:镇食安委各职能部门、各村、社区)
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和管理责任
在监管责任落实方面:镇食安委与各村、社区及8个农村会所逐级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各村、社区要与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逐一签约;建立和完善各级监管责任落实的考核评议制度;建立监管责任落实的网格化信息系统;制定监管责任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和“一站三员”及志愿者积极参与,形成齐抓共管和及时发现的良好局面。在管理责任落实方面: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履职情况定期报告制度等。(责任单位:镇食安委各职能部门、各村、社区)
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
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明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授课教师、考核方式、培训措施、培训费用承担等,开展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协管人员、村居“一站三员”、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法人代表、分管负责人和其他管理人员培训,增强监管责任意识和管理责任意识,提高监管和管理业务水平。(责任单位:镇食安委各职能部门、各村、社区)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围绕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披露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信息等内容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将食品安全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列入国民素质教育内容和中小学相关课程。不断深化宣传内容、拓展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形式、聚焦社会热点,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科学素养,着力提高食品安全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责任单位:镇食安委各职能部门)
从严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深入推进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亮剑”、“打四黑除四害”等行动,加强行刑衔接,全力查处危害食品安全的案件,对违法分子给予最严厉打击。在当前,各类食品安全行政处罚一律按规定处罚的上限靠,可刑事处罚的一律送交司法机关处置。各职能部门应及时汇总行政执法中相关案件线索,通报司法机关,形成良好工作机制,确保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与司法机关的有效沟通,形成打击合力。(责任单位:镇食安委各职能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