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学习制度

大学学习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学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学习制度

大学学习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管理 企业管理 经营大学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034-02

近年来,大学管理制度的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高度关注的课题。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加入到争夺优秀的师资与争抢优秀生源的国际国内激烈竞争中。这些变化给高校的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出现了经营大学的概念,认为大学也可以借鉴企业的一些经验和理念,把大学作为一个自主发展的组织来经营。

一、 基本概念

(一)制度

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手法程序和行为道德的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制度的本质就是人为设计的各种约束。

(二)大学管理制度

大学管理制度是能够使大学这一组织健康稳定运行并充分发挥其职能的各种规章制度。现代大学管理制度通过提高大学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要素的综合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经营大学

经营大学是指向企业学习,借用企业管理的理念和运行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注重社会需求的导向作用,依靠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大学的良性运转和提高管理效率。

二、 大学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共性与个性

经营大学与经营企业有相似之处,更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将“经营”二字用于大学管理中之前,要先分析大学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共性和个性,因为没有任何一种组织的管理可以不加认真检验地应用到另一种组织中。

(一)大学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共性

1、 重视资源配置效率

对于企业来说,利润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收益大于成本,企业才能生存,从而能够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对于大学而言,虽然有政府资金投入和一定的社会资助。但也同样重视资源有效利用,依靠资源的合理利用来提高效益。

2、 需要社会的认同

企业管理的回报不仅是获得利润,更需要获得社会的认同。得到社会的认同,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和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学校管理也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获得办学声誉与办学支持,吸引优质生源。

3、接受市场的评价

虽然大学的产品与企业的产品不同,但是不管是企业的用于交换的商品还是大学培养的学生的学识和能力都是要经过市场的考验。只有适应市场,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和大学才能进一步发展。

4、需要不断创新

创新是任何一个组织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久生存。创新是组织基于新的环境所作出的改进和调整,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管理的有效性,促进组织又好又快发展。对于学校也是如此。找到自己的定位,不断创新。包括管理理念与思维创新、管理手段与方法创新等。

(二)大学管理相对于企业管理的个性

1、组织性质

从根本上说,大学和企业的组织性质不同。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除了为社会提供一定的产品和服务之外,还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学校是非营利组织。学校不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产品

企业生产的是物质产品,用于市场交换的商品。学校生产的是教育和科研,是塑造的学生的身心和价值观念。

3、目的

企业管理更加关注短期利益,重视产出投入比。而学校管理更注重培养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长远发展。教育的效能在很多情况下是隐形的,当即并不能马上凸显效果。教育的投入可能要等到很多年以后,效果才会显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文化浸润

大学是文化的产物。从管理学上讲,调节人的行为因素,一是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遵章办事;二是靠文化规范。与企业管理相比,大学管理的文化浸润更深。大学文化是一种特定的,具有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的文化环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高等教育管理资源。

5、权力

大学管理不同于企业管理。大学是学术组织。大学的权力包括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专家学者依据其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对学术事务和学术活动施加影响和干预的力量。

由以上可知,大学管理与企业管理相比,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的有关理论和管理技术,将其应用到大学的管理上。但同时大学管理与企业管理也存在明显差异。适用于企业管理的理论未必全部适用于教育内部。因此,针对大学管理的特点,建立适合大学管理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三、 怎样建设大学管理制度

(一)打造特色品牌,培育学校核心竞争力

品牌建设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的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形成企业的差别化优势、有利于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品牌建设对大学而言同样重要。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吸引优秀的师生资源。企业的品牌着眼于产品的经济效益,而大学自身的非营利性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大学不可能完全追求经济效益,更看重的是社会效益。大学要从教育规律及人才培养的特点出发来确定品牌战略。同时大学的品牌和特色同企业品牌一样是需要不断的继承发扬、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二)以问责为制度,实行大学管理问责制

问责制作为一种责任追究机制,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问责制的核心在于要求领导、管理者和责任人对其行为负责。在企业的绩效管理过程中,问责制不可缺少,只有对部门及负责人的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积极的监督、考核及追究、反馈,才能确保每个员工发挥到最大的作用,促进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高效。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组织庞杂,分工较多,每个部门都必须各司其职。问责制既能有效做到权责一致,杜绝腐败问题的滋生。又能避免由于互相扯皮和推诿造成的责任不清,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因此,实行问责制度是现代大学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推动大学管理制度创新

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久生存。对于学校也是如此,找到自己的定位,不断创新,适应形势的不断变化,使学校的管理系统更有利于发挥学校诸要素的作用,以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大学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使高等教育与现代社会同步发展,提高大学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大学管理制度创新是大学教学科研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前提和保证。

(四)重视文化浸润,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文化浸润是指文化特别是谨慎文化对工作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现代大学与其说是一个社会教育机构,更不如说是一个社会文化机构。大学文化是一种特定的,具有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的文化环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高等教育管理资源。与企业管理相比,大学管理的文化浸润更重些。虽然企业有企业文化,但大学的文化气息会更重些。大学文化是一种特定的,具有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的文化环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高等教育管理资源。

(五)实行学术民主管理,克服大学管理的泛行政化倾向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是大学的两种基本权力形式。学术权力是指能够对大学学术活动施加影响的权力。大学的有效运行有赖于行政、学术权力的平衡。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大学的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相对弱化,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力。“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大学精神得不到充分体现。明确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职权范围,区别行政决策和学术问题决策,确立学术权力在学术管理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行政部门还原于行政的执行智能,只有参与决策权,没有独立决策权。实现由高度集中管理模式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的转变,实现由行政管理为主导向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徐同文.经营大学:借用企业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益.教育研究,2005(6).

大学学习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辨风气养成

曾经,在大学的课堂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这么一幕:“一下课,学生们意犹未尽,立马围拢到讲台周围就相关问题追问老师”,但是在如今的大学里,尤其在独立学院中,这种情形难以见到。究其根源,是因为当代大学生缺乏思辨精神,更多的时候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试想一下,如果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学习、生活及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中营造出一种“敢于与同学辩论,敢于同老师交流”的氛围,对于学生的素质提高,对于大学校风、学风将起到何其大的促进作用。

一、思辨的概念及起源

思辨源自古代哲学,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苏格拉底和中国古代教育家老子、孔子等就先后以唯物主义的辩证思想开启了希腊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大门,也引领着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思辨在哲学上是指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衍生到现代生活中是指人们对某一问题的思考辨析,即相关的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和对该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思辨也可以理解为 “兼容并包”的态度,而思辨风气就是要求人们以“兼容并包”的态度和观念展开沟通和对话。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指出:“吾日三省吾身”,不仅强调反思对处事、交友、学习的重要性,而且把反思看作是人的优秀品质之一,《墨子・小取》也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指出了思辨的重要性;而《礼记?中庸》中的名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更是深刻诠释了“思辨”一词的含义。

二、独立学院辩论活动现状

日前,笔者对江西省内的十余所独立学院及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武汉大学东湖分校等省外独立学院的辩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别从辩论队成立情况、辩论活动及相关社团组织情况、学院政策及经费支持情况、参加辩论赛事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了解分析,认为当前独立学院辩论活动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1、建院晚,基础薄,对辩论关注不够。独立学院普遍成立于2001年以后,历史积淀相对薄弱,主要依附母体和其管理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建院时间短,学生特点与母体有异,所以过去十年,多数独立学院还处在教学管理规范化的过程,对辩论活动的关注不够,理解不深,辩论活动单一存在,没有与日常管理、教学有机结合;

2、管理松、队伍散,辩论梯队不健全。从调研中,我们不难发现,各独立学院辩论队成立时间普遍较晚,有近八成成立于2008年以后,辩论队因比赛集中,无比赛分散,缺乏日常系统训练和规范的组织架构,缺少专业教练,长期以“精英教育”为特色,很少同学能参加到大赛当中,很难调动更多同学的参与积极性。

3、投入少,资金乏,辩论活动形式单一。要想让辩论活动深入学生心中,形成思辨风气,就必须将“辩论赛”的精英化模式向大众化模式转移,从调研中,我们发现,各独立院校对辩论活动的重视程度有限,由于校园文化活动多彩多样,因此只是单纯的把辩论赛看成一种校园文化活动,而未深入探求其价值,对其经费倾斜也很有限,有超半数的被调查独立学院辩论活动经费在千元以下,有的甚至无经费,有三成左右独立学院辩论活动经费在2000―3000元之间,而只有不足两成的独立学院辩论活动经费在万元以上。而且,多数学院一年只开展一次学院辩论赛,有的独立学院连参加省级本科院校辩论赛资格都没有。

三、以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为例简析独立学院营造思辨风气的途径

1、辩论融入教育,营造优良学风。针对独立学院学生个性突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特点,该院把辩论融入课堂教学和主题班会中,通过辩论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辩论让同学们在竞赛的环境下刺激和加速学习。相对日常“填鸭式”教学,学生在此环境中为争取占上风,自然会对辩题的思考、资料的分析和演辩的组织方面力求做得比对手更为出色,无疑有效加深了学生的思考力和学习自主性。通过将辩论引入专业教学和主题班会,使得应试教育真正给素质教育让路,有利于培养有创新、思辨能力的大学生,对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批判思维和有目的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社会问题与现象的能力。

2、搭建辩论平台,丰富思政教育形式。为了让同学们长期浸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该院把辩论融入到思政课的教学中。结合《形势与政策》中的时政热点,教师在每次课堂教学中会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同学对这些热点问题展开辩论,在各个班级中选出表现比较优秀的32人次(不含三年级以上)就当学期的四个专题话题展开辩论表演赛,作为《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实践辅助内容。为引导学生关注两会,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热点,在每年三月份,学院都会举办 “辩论文化节” ,把学院辩论赛与两会生活学习辩论会等辩论活动有机结合。从学生班级到专业系,再到各学生组织,都洋溢着思辨的气息和氛围。班级同学们针对诸如“火车票该不该实名制,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解救流浪乞讨儿童过程中,是国家政策重要还是社会公益重要”等辩题展开激辩,将辩论融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既给普通学生提供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平台,又增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3、加大对外交流,拓宽辩论视野。一支辩论队伍的组建很容易,但如何发展却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尝试的课题。为此,该院以对外参赛、交流、学习等方式加大对外交流的力度,以此拓宽辩论视界和思路,树立良好的辩论形象和优秀的辩论品牌。通过平日里在华语辩论网等媒体平台上与各专家学者、辩论爱好者的交流,加之邀请世界华语辩论高手讲学,该院辩论队水平不断提升,2007年和2009年先后受邀参加了 “第二届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和“第三届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2009年承办了“首届中国独立学院辩论邀请赛”,2010年承办了“江西省本科院校辩论赛”。通过参与省内外、国内外的辩论比赛交流活动,大大拓宽了辩论视野,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优秀的品牌,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4、全员参与辩论,创大众化文化活动。辩论讲台上两队的交锋、八个人的表演,可能产生不少学生明星和学生粉丝,但是却很难形成一种思辨的氛围。为了使辩论成为一项全员参与的大众化的文化活动,该院通过举办或参与课堂辩论、学院辩论赛、校辩论赛到江西省本科院校辩论赛、中国独立学院辩论赛再到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多层次辩论活动,更好的丰富了辩论活动形式,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到辩论中,营造一种人人爱辩论、人人参与辩论的全员辩论校园文化氛围。此外,该院以辩论与演讲社为基础,形成了辩论队的智囊团、后备梯队,既有效提高了大赛备战的质量,又为辩论队的发展提供的选拔梯队的保证。这样一群喜欢辩论的人在一起,更加营造出了该院“辩论普及化”的氛围,为其辩论队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基础,也让校园活动从精英参与走向了大众参与,真正践行了总书记“两个全体青年”的工作要求,增强了团组织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纵观当前独立学院发展状况,我认为,独立学院的存在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了我国教育的需要,但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针对学生实际特点,创新学生素质教育新模式,以“思辨风气”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更好的端正思想,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把辩论与青年团员思想引领相结合,与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思辨精神作为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包的态度为四海学子提供了一个宽松而自由的学习生活环境,让思想碰撞出的光芒在校园里尽情绽放。

参考文献:

大学学习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基督教;信仰;背景;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075-01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现象引起社会关注。大学生为何成为基督徒,及这一现象对大学成绩的影响是本文力图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传统的观念中,对于中国民众的信教现象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在中国没有纯粹的,所谓信教是出于功利心态。这亦影响到人们对大学生信教现象的认识,例如将其划入“思想政治问题”的范畴。事实上大学生真正实现了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具有宗教情怀,更进一步深入到在其生活中,努力面对生活和学习,去实现信仰中所要求的“荣耀主”的信仰意义。本文志于对大学生在具有信仰之后成绩的变化进行研究。

二、研究背景

大学生信教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近年来,中国信仰宗教的人数增多。1928年-2001年,我国可统计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教人数从100多万增加到600多万,不能准确统计的佛教、道教信教人数增加也在100多万以上。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有调查显示,我国宗教信徒中,70%-80%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入教的,其中青年信徒又占到30%左右。以山东某市为例,1991年,该市信教人数不过30人,且大多数是老教徒,而1998年底就增至3063人,原来70%一50%是中老年,现在60%以上是中青年,其中35岁以下的占30一40%。在新增青年教徒中,文化层次较高者有明显上升趋势。对山东某教堂信教青年状况的调查显示,大专以上学历者占15%.对上海沐恩堂的调查表明,1996年参加初信栽培的人员共40名,其中大专以上的慕道友96名,占总数的22%.1997年上半年受洗的人中,35岁以下的占三分之一,他们都有较高的学历。

三、文献综述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最敏感、最有条件和机会接触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知识份子群体,也受到社会上“宗教热”的影响。陈村富在对浙江基督徒长达九年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中国目前正在崛起的信教群体正是以大学生等为代表的“知识精英”群体。1998年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项目“北京青年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显示,北京市大学生中明确表示有的占13.4%;2000年,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大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研究”显示,上海市大学生中因各种原因而信教的合计为1.8%。税国洪等人2002年对重庆四所高校大学生的宗教态度进行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有13.3%的大学生在问卷中表明自己具有。邓国峰和龙妮娜2002年调查了广西大学生宗教观,在286名大学生中,信教的有46人,占17.2%。戴嘉宝对温州医学院、温州大学和温州师范学院的问卷调查统计(不含少数民族学生)显示,17%的大学生有。综合各地资料,对大学生中宗教信徒所占比例的估计最高在20%左右,最低在3%一4%之间。

四、研究意义

由于上述关于大学生基督徒人数统计存在着抽样差异和统计方式的不同,导致了统计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大,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人数难以精准。但是,从众多数据中,可以得出:大学生中出现信教热是个事实命题,并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引起了各方面的新现象发生。然而,和社会关注度不相称的是,以大学生基督徒为样本的成绩研究还不多见。这给本研究留下了探究的空间。与普通基督徒群体相比,大学生基督徒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和认知水平,这些因素是否造就了大学生基督徒群体的独特性?大学生信教热能否促进其在大学学习成绩的提高?他们作为基督徒身份,能否促进与基督徒同学之间、基督徒与非基督徒之间有益交往?大学中的基督徒成绩的提高与他们的信仰有关系吗?如果有关系,那么相关性又有多大呢?还会受到其他何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因素是否和时代背景的变迁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这一现象又会对大学生的信仰产生怎样的作用?这些耐人寻味的问题正是激发研究兴趣的原动力。

五、研究方法

大学学习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日本 国立大学 内部控制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日本国立大学根据日本一般社团法人大学监察会的《大学内部控制基准》,建立起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日本国立大学的内部控制运行体系有着分级管理及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显著特点,通过这些手段明晰了权责,保证了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在预算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及科研经费管理方面有着显著效果。

一、内部控制的分级管理,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有效分离

2004年,通过法人化改革后的日本国立大学新建了一套管理和运营机制,内部管理组织也进行了重建。新设立了理事会、经营协议会和教育研究评议会(相当于我国的学术委员会)等组织。

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控制主要分三个层面:

一个是决策层面,即大学经营者,包括校长以及校长所授权的各学部(学院)长,其中校长承担内部控制的最终责任;

第二个是执行层面,即大学普通教职工,他们在各自的业务活动中发挥一定的内部控制的作用;

第三个是监督层面,即大学监事,他们以第三者的立场,对大学内部控制开展情况进行监察。以上分级制度有效地保证了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三者之间的分离。

二、建立预算内控措施,确保预算有效执行

(一)制定预算编制流程

首先由校长提出预算编制方针,其次各预算单位提出各自预算需求,接下来财务部门调整确定预算分配方案,然后由大学经营协议会及役员会(类似国内部分高校所设立的党政联席会)进行审议,最终报校长决定后公布。这种预算编制办法突出了校长在预算制定过程中的最终决策作用,但同时也导致大学经营协议会、役员会等法人化改革后新成立的审议机构无法对预算方案进行实质性的干预,只能对报来的预算方案进行形式审查或认可。

(二)明确预算责任

校长对本校的预算负总责,下设的各学部(院)作为一级预算单位,学部(院)长对本单位预算负责。

(三)设定预算分配原则

国立大学法人在各预算部门之间设定分配原则,权衡利弊,最后形成总预算。大学在向各预算部门下拨预算额度时,会明确对大部分预算的用途,但也有少数学校采取完全不明确用途或者全部指定用途的做法。

(四)预算调整程序

国立大学各学部(院)可以自行在本单位预算额度范围内进行预算调整;如出现超出预算总额度的情况,各学部(院)长需上报校长,讨论决定是否可以在大学预算总额度范围内进行调整;如出现预算经费剩余的情况,大部分学校允许该学部(院)结余经费转到次年使用。

(五)严格预算执行和监督

国立大学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用以实时查询经费使用和预算执行情况。各学部(院)均设立专人,负责经费使用和预算执行。在监督方面,除财务部内部检查以外,国立大学设立监察室。此外,文部省任命外部会计检查人(公认会计士,即国内的注册会计师),对大学经费使用和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三、统一性和灵活性兼顾的资产控制措施

日本国立大学不仅对资产购置、出租出借及资产处置等方面采用统一管理的方式保证了资产的合理合法利用。同时,又采用灵活的手段来保证资产增值和有效使用。

(一)资产统一购置

由教师和工作人员提出物资采购申请,学部统一安排专人负责采购。超过一定采购金额,须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进行招投标采购。

(二)多样的资产出租出借方式

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如国立大学与其他大学或者科研单位之间需进行场地、设施设备的租借,由各学部(院/所)自行决定,且一般情况下不收费。

(三)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资产处置程序

国立大学如对重要资产进行转让或处置,必须获得文部科学大臣(相当于教育部部长)的同意。国立大学对土地等国有资产进行转让所得收入的50%需上缴给国立大学财务经营中心,用来为日本全国86所国立大学的设备运营提供可持续性经费保障。

(四)灵活的手段确保资产有效使用

文部科学省规定新建校园建筑规划面积的20%应作为公共活动区域。同时国立大学内部通过打破学部(院/所)界限,提高教室及设施设备的公共使用频率。

(五)合理投资带来资产的增值

根据日本法律,国立大学的流动资金可用于购买本国国债、地方债、外国国债等由政府提供担保的债券以及具有相关资质金融机构所开展的信托业务,但不得从事高风险的投资。但由于国立大学是非营利型法人机构,因此在资产增值方面并不积极。

(六)公开资产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国立大学法人每年度应向社会公示包括资产情况在内的财务报表,接受公众监督。

四、严谨、严格、严密的建设项目内部控制

作为大学发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日本国立大学在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方面,以相关法律为基础,对立项、招投标、建设标准及预算编制等方面,采用学校主导,上级部门监管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一)严谨的建设项目立项工作

国立大学建设项目经费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大学建设项目的立项有严格的论证和决策体系,每个工程均由企划室负责确定建筑工程方案;设施运营部负责整合校内资源,制作具体方案。在实施方案确定后,由企划室报校长批准同意。

(二)严格的招投标管理

国立大学的建设项目根据项目金额选择不同的招投标形式进行招标,且均采取电子招投标方式防止暗箱操作。由专门委员会进行评标,任何个人无权单独决定。如投标企业出现违规行为,将会面临严重的处罚,包括取消文部科学省确定的应标资格、停止其营业资格等。

(三)严密的预算编制与建设标准

国立大学遵照法律相关要求,设置建设项目标准,由招投标单位提供具体设计方案及工程实施方案。国立大学依据设计方案及单位价格,再由文部省批准的预算额度内,进行项目预算细化。

(四)多方位的建设项目监管

按照日本法律规定,不仅有专门监理师负责对建设项目进行监理,同时该建筑所属地区的行政部门会派专人对建筑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符合要求。

五、责权明晰和自律相结合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

科研经费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点部分,日本国立大学科研经费分两类,一类是竞争性经费;一类是常规性经费。目前,竞争性经费已成为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同时,日本国立大学通过明晰权责、加强自律意识以及相关的管理办法,来保证科研经费的正确使用

(一)明确内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

科研经费管理责任体系的最高责任者是校长。理事或者副校长协助校长具体统管科研经费的使用。各学部(院/所)长为本部(院/所)责任人,下属各研究室设置守法(纪律)教育推进副负责人,明确科研经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二)守法教育

国立大学对全体职工进行科研经费使用的守法(纪律)教育(ComplianceEducation),防止出现资金的不当或非法使用。分析科研经费不当使用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定预防方案,提高科研人员的自律意识。

(三)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明确相关工作原则和办理手续,并予以公示;设置咨询窗口,为科研人员解释政策和解答疑惑,防止非主观性的经费不当使用行为。科研经费由主管机构拨付至校方专用账户,均由各学部(院/所)相关部门人员负责签署合同、物资点检、货款拨付等后续手续。

(四)建立有效监督和惩罚机制

对于经营者之间过于紧密的关系等容易导致科研经费不当使用的问题,建立第三方进行有效监察的管理系统,要求经营者签署同意协助调查科研经费不当使用问题的誓约书。制定举报受理、调查和惩罚办法,设定内外举报受理点。一旦发现科研经费的不当使用,将对相关科研人员采取严格惩处措施。

(五)信息公开

国立大学内部科研责任体系、科研经费使用行为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办法、处罚措施等规定在学校网站上公布。

六、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内部控制监管体系

(一)设立专门部门进行监管

关于日本国立大学的日常监管体系,以东京大学为例,该校设有监察室,专门负责对大学业务和财务会计方面的内部监察工作。

(二)外部监事和会计检查人同时发挥作用

按照《国立大学法人法》规定,各国立大学法人必须设立两名监事,监事负责监督和检查国立大学法人的业务情况。监事由文部科学大臣任命,监督和检查结果作为财务报表和决算报告书的意见记载下来,并公开发表。国立大学还设有由文部科学省任命的外部会计检查人,对监督管理起到强化作用。

(三)不同内容的检查并行

日本国立大学监察包括业务检查和财务检查。业务监察主要指对包括大学法人所开展的各项业务、相关制度的合理性,组织结构及业务管理的有效性,以及事务处理方面的正确性等进行质询;财务监察主要指对大学法人的预算执行状况、交易收据凭证的真实性及账本是否合法合规等进行质询。

综上,日本国立大学在法律框架下治理学校,内部同样建立各项具体管理规则。所有经济活动均在规则下公开透明运行,加上外部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确保了日本国立大学实现了有效的内部控制,最终服务于日本国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大学学习制度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应围绕学科要素,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的重点学科建设战略与战术,明确重点学科建设思路,确立重点学科管理制度,构建重点学科管理体系,带动一般学科提升档次,促进学科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没有重点的学科建设和缺乏科学管理的重点学科,都谈不上核心竞争力,也就毋庸再说以办学质量和水平为基础的高校综合实力竞争。“学校要发展,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水平是标志。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211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而学科建设的核心是通过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带动和促进全校的学科专业水平的全面提高。”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科水平是高等学校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志,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都是以学科为基础进行的。因此,在学校的整体建设中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抓住了这条主线,抓住了这个核心,就抓住了纲,就可以纲举目张,带动学校其他各个方面工作的开展。

富有成效的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应围绕学科要素,如学科成员、管理制度、学科环境(物质条件、政策导向、精神文化氛围)等,按照“全面规划、分层建设、逐步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重点学科建设战略与战术,明确重点学科建设思路,确立重点学科管理制度,构建重点学科管理体系,带动一般学科提升档次,促进学科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明确重点学科建设思路

在学科建设总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应根据一所大学的具体学科发展实际,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大趋势,明确如下学科建设思路:“明确理念、战略规划、重点建设、带动全局”。

(一)明确理念

要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必须首先建设高水平的学科。高水平的学科既是高水平大学的充分条件,也是其必要条件,两者良性循环是学科建设的最佳途径。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看,一流大学无不因为拥有一流学科和一流教授而闻名于世;从国内高等学校的发展趋势看,也都是把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到科教兴校的战略高度。因此,明确学科建设是大学整体建设与发展的主线与核心这一理念是学科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和方针,而且这一理念不随领导与管理者的更换而转变。这就是大学全面改革与发展的纲,“纲举”必须为“目张”铺桥架路。学科建设必须有主有次,高水平的学科首先是重点学科,因此,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应从建设重点学科着手。

(二)战略规划

理论必须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强大的力量,学科战略规划是学科建设理念的进一步拓展,正确的学科建设理念能够指导科学的学科建设战略规划,而科学的学科建设战略规划又丰富了正确的学科建设理念,使其更加完善,二者相辅相成。科学的学科建设战略规划应根据大学的自身特点与现有条件,制定不同时段的战略规划,区别重点建设学科与一般建设学科,这样有利于战略规划实施中的反馈与调整,目光短浅与好高姿远皆不可取。完善的学科战略规划应包括使命与目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操作性行动计划、财政与资源规划等。

(三)重点建设

没有重点的学科建设只能是一盘散沙,吸取再多的水分还是不能凝结。学科建设必须在学科战略规划的指引下,有重点地建设一部分能够很快发展并符合地区和国家需要的学科。在办学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集中有限的资源,对学校中的优势特色学科予以重点投人和建设,使之保持和发扬优势,加快发展,争取在国际、国内学术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从而带动学校其他学科的整体发展。闭重点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即“厚基础、勤凝练、重特色、求创新”,学科基础厚实、方向凝练、特色明显、创新发展是重点建设的遴选参照标准和预期建设目标,使重点建设的学科成为带动一大批学科发展并成为重点的原动力。

(四)带动全局

重点建设只是一个方法与手段,其目的是要带动全局的发展。重点学科不仅注重自身的发展,而且发挥其辐射效应,带动相关学科的进步,从而造就全盘皆活的整体局面。从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的学科建设经验来看,以大学科的高度制定学科群战略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通过并围绕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逐步扩大其他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建设,最终形成以优势、特色学科为核心,若干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共同发展的学科群,在此基础上拉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培植新学科生长点,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学科发展态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理顺重点学科与相关学科、重点学科与学科门类、重点学科与学科群以及各学科门类之间的关系,从全局的角度把握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的建设与管理。

二、确立重点学科管理制度

高效、统一、规范的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首先要确立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建立一个全面的管理制度矩阵(如图1)。该矩阵分为四个纵向层次,三个横向阶段,融纵向衔接与横向协调为一体。从纵向关系来说,越往上层越倾向于战略性,越往底层越倾向于策略性,“战略与策略的区别在于,战略是指目标,策略是指行动;战略是更高层次的讨论,策略是低层次的讨论;策略应服从于战略,而不是战略服从于策略。从横向关系来说,三个阶段依次递进、节节上升、反向回馈、循环往复,遵循由目标向结果的流程设计原理。需要说明的是,三个阶段的划分只是出于理论阐述的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各阶段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划分,其分界可以说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

(一)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顶层设计

该层次是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最高层次,是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走向的战略性构思,对重点学科、学科整体乃至学校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具有根本性、战略性的指导意义,主要包括建设思路、发展理念、战略目标、学科定位、重点领域等核心内容,以及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目的与意义,路径与方法,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等关键性要素。该层次是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制度矩阵的最顶层,必须高屋建领、高瞻远瞩、高度重视,肩负着以重点学科支撑与带动全局发展的重要使命。

(二)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流程设计

该层次是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战略的阶段划分,基于学科建设与管理的主要流程—目标、过程、结果—而划分为三个阶段:目标控制、过程管理与结果导向。阶段划分具有很强的模糊性,以至于在直属第三层(管理体系层)的某些环节中(第四层—战术举措层)有一些相关功能的重复,甚至在环境条件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可以重叠使用或交叉运用。

(三)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方法体系

在该层次,分为三个横向管理体系:目标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绩效评估体系。

目标管理体系是指以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整体目标为导向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激励、控制等活动。目标管理的中心是尽力避免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与个人发展要求相矛盾而造成强制性管理控制和人才资源的浪费,并尽可能地将重点学科管理建立在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与个人发展要求统一的基础上,调动全体学科成员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科整体的建设成效。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以提高重点学科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把校内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运动紧密组织起来,将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学术交流和管理体制的整个过程中影响学科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切因素统一控制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是:永远进取、提高质量、精确衡量、充分放权。“永远进取”意味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提高质量”采用最广泛的质量定义,涵盖与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有关的一切;“精确衡量”是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衡量实绩,比较标准,纠正偏差;“充分放权”是指充分授权于重点学科成员,动员和鼓励他们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绩效评估体系是指根据重点学科的指标体系对重点学科建设的目标、方案、措施以及在发展方向、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的成效予以科学的评估和测量,形成一个以绩效为核心、有效控制和反馈的管理体系。绩效评估讲究效果、注重业绩,按照业绩进行管理和经费预算。 (四)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战术举措

在目标管理体系中,首先确定整体建设目标,再分解为战略目标、中心目标、阶段目标、部门目标等,形成目标体系;建立分权组织体制,根据分解目标的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向下充分授权,以谋求目标的实现;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方法和标准;对目标实现的情况实行定期检查和考核。目标完成后,再制定新的目标体系,形成新的目标管理过程,开始新的循环。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主管领导应对重点学科建设质量方针的制定与质量体系的建立、完善、实施和保障负全面责任;各相关部门应做到权责统一,并在相应文件中做出明确规定;在重点学科的全部管理中建立与质量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高度重视依赖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和人员对质量的保证水平,并要切实保证质量体系运转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其中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制定和颁发质量体系各项活动的程序并贯彻实施,所有程序均应制定成书面文件,并做到简练、明确、易懂,且规定所采用的方法和合格的准则。

在绩效评估体系中,根据重点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确定绩效评估的具体目标;在总体目标和评估目标的指导下,与重点学科所属部门协商制定绩效评估的可操作性方案;以重点学科的立项标准为依据,制定重点学科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作为评估的参照标准;确立评估目标得以实现而应采取的评估措施并贯彻执行;将绩效评估的结果反馈给学校领导与各重点学科,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协同各重点学科,分析建设成效的不足并提出整改方案上报学校领导,然后迅速推行。

一个完整的重点学科建设周期包含着目标控制、过程管理、绩效评估三个密切关联的大阶段。从宏观上看,学科建设活动按三阶段顺序更替,直线地演进。事实上,在学科建设活动的任何一个中间阶段,都有可能返回到先前阶段,按照迭代的方式前进。从微观上看,每个阶段的演进尽管有其不同的内容,但却又遵循类似的步序。每一个阶段的初始信息正是前一个阶段的结果,而每一个结果也就是下一个阶段的初始信息,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三、构建重点学科管理体系

无论多么科学、规范、高效的发展思想和管理制度,都需要付诸实践才能显示其正确性和强大的威力。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理念与制度必须要有相应的组织结构来保证学科发展战略的执行,组织结构是高校学科发展战略实施的载体,是实现学科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保障,必须服从于学科发展战略,适应战略目标,充分发挥执行战略、衡量绩效、评估及纠偏、检测环境变化等职能,结构越合理、明确、完整,学科发展战略实施能力越强。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应在学科建设思路与发展理念以及管理制度的指导下,构建重点学科三级管理体系。

(一)学校宏观管理

学校作为学科建设的最高主导管理层,必须对各学院(系、所)的学科建设行为进行宏观协调与控制。主要职能有: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重点学科发展规划。

2.成立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与专人专职的“学科建设与管理办公室”,贯彻执行重点学科的发展思路、理念及规划。

3.制定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用组织和制度来约束和管理重点学科建设行为。

4.保障重点学科发展所需的一切资源,包括人才、经费、仪器设备、场所等。

5.定期召开重点学科建设会议,举办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培训班,统一学科建设思路。

6.组织学科建设论坛,创办学科建设简报,积极鼓励建言献策。

7.开通学科建设网络通道,有效搭建学科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平台。

8.建立、健全学科检查、评估、验收制度,奖惩制度必不可少。

(二)学院微观管理

各二级学院(系、所)不能认为学科建设只是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事情,应该充分重视并参与,积极配合学校管理本学院重点学科,组建本学院(系、所)“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找准本单位在学校整体发展与学科建设中的位置,统一思路,群策群力,共同为学科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尤其在制度、经费方面,重点支持、发展优势学科;在人才分配方面,从大局出发,支援学科骨干到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去增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力量;在利益分配方面,努力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在学校重点学科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围绕本学院的主要学科,建立健全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制定科学可行的重点学科发展规划;凝炼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促进学科交叉;汇聚学科队伍,努力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整合资源,努力构筑学科基地。

(三)学科具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