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数学考核 模式改革
考试是学业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和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管理、导向、激发的功能。取消考试或者弱化考试显然都是不合适的。但考什么、如何考却是一个值得教师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长期以来,职教数学考核的沿用形式是限时、闭卷、笔试。试题的题型基本上是书本上例题和习题的翻版。这种规范化的试题易使学生养成简单套用定义、定理和公式解决问题的习惯。近年来,随着生源素质的逐年降低,传统的卷面考试面临尴尬的处境:常规的闭卷考核办法只能使教师面对考试成绩表上的一片“红灯”和逐年增加的不及格率,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的叹息声中感到无可奈何。学生在消极被动地应付考试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恐惧和厌烦与日俱增。所以职业学校的数学考试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现行职教数学考核模式的弊病
(一)只重视学习结果,却忽略学习过程。
现有考核以每学期期末考试为主,占总成绩的40%,期中考试和平时成绩各占30%,且平时成绩也以平时试卷测试成绩为主。这种不合理的考核模式,只重视学习结果,却忽略学习过程。对大多数基础很差的学生来说即便平时很努力,但只要笔试分数不好,考核成绩就很差,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种考核方式使不少学生因为努力没有结果而最终放弃了数学学习。
(二)学生数学基础太差。
职校学生是从中考中分流而来,整体素质较低。大部分学生在初中甚至从小学开始成绩就一直落后,基础很差,初中数学甚至小学数学的很多知识点都没掌握好,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对数学新知识的接受有很大的困难,即便降低试卷难度,考试成绩依然很不理想。而少部分高分学生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挫败感更强。考核使学生觉得数学很无兴趣,教师也很无奈。
(三)考核的反馈、调节、指挥棒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发挥。
仅仅为考核而考核,考核成绩只反映数学学习的结果,却不能通过考核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努力方向进行调整,发挥它对教学具有的管理、导向、激发的功能。
二、职教数学考试模式的改革
我校数学08职教教研组于2008年起在校督导室和教务科的指导下进行了数学考核的改革。
(一)我校职教数学考核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
1.数学考核改革方案分学习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两部分。
学习过程性考核是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全面的量化的评价,即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去判断每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对教学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从而改进数学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期末终结性考核是对数学学习的结果进行全面的量化的评价,即指期末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的知识点掌握考试。
2.端正学习态度,学习过程考核。
平时认真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参与师生互动。占平时成绩的30%――由老师考核。
期末有一本听课笔记,教学内容记载完整,重点、难点、关键点有标注,字迹端正。占期末成绩10%(第二学年增加到20%)――先由学生自评,后由学生代表互评,课代表记载。
目的是让不能安心听课的学生改变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不主动,不能专心也不善于思考,不能很好地配合老师教学的缺点,培养安静倾听、静心思考的能力,为以后的继续深造做好准备。
3.有责任有担当,不断反思不断提高,学习过程考核。
平时能按时完成每次作业,敢于面对错误,及时订正错题。占平时成绩的30%――由老师考核。
期末有一本错题整理本,错题订正正确,且对差错原因有反思,对类似差错有归纳、有规避对策,以保证不重复犯错。占期末成绩的10%(第二学年增加到20%)――先由学生自评后由学生代表互评,课代表记载。
目的是培养基础知识没学好,初中数学甚至小学数学的很多知识点都没掌握好的学生有责任心,通过拾遗补漏逐步夯实基础,掌握数学独特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4.会系统小结归纳,课外拓展,自主学习过程考核。
平时能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进行系统复习,综合平时小考成绩。占平时成绩的40%――由老师考核。
期末有一本知识点归纳总结本,通过对知识点的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附典型例题。占期末成绩的10%(第二学年增加到20%)――由学生自评后由学生代表互评,课代表记载。
目的是使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对数学新知识的接受有很大的困难,缺乏自信心,厌学、怕学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并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5.取消期中考试,只保留期末终结性考核。
平时经常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点小考核(成绩计入平时成绩),但不再进行专门的期中考试,仅在期末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常规知识点掌握考试,成绩占期末成绩的70%(第二学年减少到40%)――由老师考核。
期末以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50%,记作最终考核成绩――由学生自己核算,课代表记载,教务科存档。
目的在于强调过程,给大多数数学基础不扎实(考试成绩不佳),但愿意付出努力学好数学(学习过程认真)的学生以机会,充分发挥考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管理、导向、激发的功能,让学生由考试结果发现自身不足,由过程控制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由成绩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达到由考核成绩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的目标。
(二)我校职教数学考核改革方案的试行效果
1.过程管理。
在数学考核改革方案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更自信、更主动、更得法了。大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当薄弱,特别是对数学,缺乏自信心。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与学都不得法,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厌学、怕学。但经过第一学期的尝试,学生发现只要平时努力:专心听讲(即便听不懂,只要做好笔记)、完成作业(即便全错,只要订正)、及时复习(即便试卷成绩不好,只要认真作了总结)就可以取得满意的考核成绩。成功的喜悦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斗志,而后续的努力又使他们收获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的学习方法、一定的学习能力。两年来学生的数学成绩更稳定了,学习更自信了,对以后的数学学习充满了渴望。
2.考核导向。
在数学考核改革方案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从第一学期的成绩看,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成绩并无显著差别,在不改变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情况下,通过两年的实验,在考核指挥棒的管理、导向、激发作用下,实验班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数学考核改革方案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责任心也大大增强。学生逐步学会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个错误:不怕犯错(哪怕作业全错)、仔细纠错(及时订正)、正视错误(分析错误)、不重犯错(规避有法)。学生科学品质的培养、高尚人格的建立、优秀素质的形成就这样在两年的朝朝暮暮之间逐渐形成。
3.热情激发。
在数学考核改革方案的实验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首先,课堂纪律大大改善,学生都会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课堂听课效率大大提高;其次,作业按时交纳率与及时订正率都几近100%;最后,部分学生逐步带动大多数学生进行自主性阶段复习。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改善,学习能力逐步提高,整体学习气氛渐浓。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课后最先做的是数学作业,作业做得最多的是数学作业,最乐意做的也是数学作业。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培养,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尽管目前进入了高等数学的学习阶段,教材难度大大增加,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依然不减。
三、我校职教数学考核模式改革的收获
考核是学业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和组成部分,它对教学具有管理、导向、激发、诊断与调控的功能。取消考试或者弱化考试显然都是不合适的。只有考核把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评价,才能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管理、导向、激发、诊断与调控职教学生的数学学习,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魏超群,罗才忠.教学教育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17-23.
首先阅读引言,因为它标出了课文主题,阅读时要注意理解段落大意,弄明白引入新知识的直观素材,要抓住关键字、词、句和重要结论,这对于理解新知识非常重要。如初中数学第二册的引言:同学们上学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学期将学元一次方程组;上学期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这学期将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上学期学习了一类代数式,这学期将学习多项式,上学期学习了图形欣赏,这学期将学习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以及轴对称图形;上学期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描述,这学期将学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这些都是上学期学习内容的发展……。这一段引言说明了这学期的全部学习内容,最关键的字、词、句是方程组、不等式组、多项式、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以及轴对称图形、数据的分析与比较。这对于学生掌握这些知识非常重要。
第二、阅读概念,概念中的字、词、句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能联系实际找出正反例子或实物,能弄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是说既能区分相近的概念,又能知道其适用范围。如绝对值的概念: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用符号│a│表示,引入符号│a│以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符号│a│的涵义和实质:⑴应使学生从正面理解│a│的意义,它表示的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并给出几个具体数,如a=3,-5,0,求│a│;⑵从具体数引出│a│的值的范围为非负数,即│a│≥0;⑶引导学生从反面理解 │a│的意义,若│a│=4,则a为多少?结合数轴上的图形,得出a可为二个值,以加深│a│的理解。
第三、阅读定理,阅读能探讨定理的证明途径和方法,通过与课本对照,分析证法的正误、优劣,能联系类似定理,进行分析比较、掌握其应用,能思考定理可否逆用,推广及引伸。如垂线的定理:在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要想用这个定理证明两条直线平行,首先有两条直线都垂直于一条直线这个已知条件,才能得出这两条直线平行。它的逆定理是:在平面内,如果一直线垂直于两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这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条。画图讲解它的逆定理首先找已知条件,如果的部分是已知条件。
如图,结合图形写出已知a∥b,la。
再找出结论(也就是要你证明的)那么的部分是结论,
结合图形写出结论那么lb吗?
证明:因为la,所以∠1=900。因为a∥b,所以∠2=∠1=900,从而lb。通过讲解它的逆定理也成立。
第四、阅读公式,通过阅读公式能弄明白公式的来龙去脉,会推导公式,能明白公式的特征并能想法子记住。能注意公式的应用条件,弄明白有关公式的内在联系,了解公式的运用、逆用、合用,变用和巧用。如(a+b)(a-b)利用前面所学的多项式乘多项式推出:
(a+b)(a-b)=aa-ab+ab+bb 再利用合并同类项得(a+b)(a-b)= a2-b2从而推出平方差公式。
第五、阅读例题能认真审题,分析解题过程的关键所在,尝试解题,能和课本比较解法的优劣,并使解题过程的表达既简捷又符合书写格式,能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并努力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如,小宏与小英是同班同学,他们家的住宅小区有1号楼到了22号,共22栋楼房,小英家的楼号加房间号是220,楼号的10倍加房间号是364,你知道小英家住几号楼几号?
分析:这个问题中有几个未知数?有几个等量关系?
很明显这个问题中有两个未知数,有两个等量关系。
设楼号是x,房间号是y,
根据上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x+y=22010x+y=364 解这个方程组,得x=16y=204
因此小英家住16号楼204。通过这个例题的讲解从而得出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
实际问题
设两个未知数
找出两个等量关系
列方程组
解方程组
【关键词】初中数学 动态几何 运动规律
动态几何问题是研究空间与图形之间的关系问题,初中动态几何问题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态几何问题是初中数学考试的一大难点,它要求学生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特别高,它能全方位的考查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中学生对动态几何问题有一种畏惧感,当看到一个动态几何问题时,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难以落笔,因此研究动态几何问题意义重大。
一、动态几何问题的分类
动态几何问题主要有动点、动线、动面三方面的问题。其中动点问题又分为单动点和双动点两种类型,动态几何问题主要是以几何图形为载体,函数为背景,运动变化为主线,聚多个知识点为一体,集多种解题思想的一种题型。这类题综合性很强,能力要求比较高,无论是动点、动线问题,还是单动点、双动点问题,我们都要学会如何在动中求静,在静中求出解,找到相应的关系恒等式,设法把想知道的含自变量的关系式表现出来。
二、动态几何问题的特点
动态几何问题主要特点是图形关系复杂、变化多种多样。它是以运动的观点去解决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的问题, 是以几何知识和几何图形为背景, 通过点、 线、面、体的运动和图形的变换, 渗透运动变化观点的问题,按运动形式可分为平移、 旋转、 折叠和滚动, 按运动的图形又可分为点动、线动、 面动与体动几类。动态几何问题往往集几何、 数与式、方程与函数于一身, 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涵盖了丰富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形结合、动中有静、 静中含动, 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演绎推理能力。
三、动态几何问题的解法
解决动态几何题的关键是通过观察,对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变量”和“定量”。动中求静,即在运动变化中探索问题中的不变量;动静相互转化,抓住“静”的瞬间,使一般情形转化为特殊情况,从而找到“动与静”的关系,加以想象、结合推理,得出结论。解决这类问题,要善于发现图形的运动特点和规律,抓住变化中图形的性质与特点,化动为静,以静制动。运动型试题需要用变化与运动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图形,把握图形运动与变化的全过程,抓住其中的变量关系和等量关系,特别关注一些不变量和不变关系或特殊关系。
1、多方面考虑问题,以不变应万变
不少同学之所以害怕动态几何问题,除了它的图形比较复杂之外,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总是在变化之中的, 学生无法看透“动态”去抓住解答问题的关键所在, 全方面考虑和“动中取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方法。
例1:如图,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AEFC都是正方形, 连接BC与DE相交于H点
(l) 试证明:ΔABG≌ΔADE ;
(2) 请猜想∠BHD的度数, 并说出理由;
(3) 将图1中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0
分析:第(3)小题是动态几何问题,正方形ABCD绕点A 逆时针旋转, 旋转角大于0而小于180。正方形在发生旋转时,ΔABE与ΔADG的形状也会出现变化, 面积也会相应出现变化, 它们的面积S1与S2的大小关系会是怎样呢?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我们要全方位考虑,综合考虑我们就可以尝试通过特殊位置上的“静”去分析图形的有关特征,当图形如图2所示时, 探究S1与S2的大小关系, 可发现正方形在旋转的过程中, AG与AE上的高一直都是相等的,因此可以发现S1与S2又相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很快抓住图形瞬间的静止状态,研究“静态”之下图形存在的特征、性质, 去猜想、去寻找和去验证“动态”之下图形具有的特征、性质, 可以让更加容易抓住动态几何问题的本质。
2、善于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问题的切入口
图形的运动与变化往往会引发几个量之间的相互变化, 当某个量发生变化时, 另一个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通常量与量之间的变化是相互制约的。 引导学生分析线段与线段之间的相互制约性的变化、线段与面积之间的相互制约性的变化,发现图形中变量之间的联系, 是动态几何问题的解题途径。例2:如图3所示, P是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上一动点(点P与点A、C不重合) , 点E 在射线B C 上, 且PE = PB 。
(l) 求证: PE=PD ;PEPD。
设AP= x ,ΔPBE 的面积为y。
求出y 关于二的函数关系式, 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
当x 取何值时, y 取得最大值, 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分析:第二个小题是研究动态几何问题中的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当点P在线段AC上运动时,引发了一些线段和一些图形发生了变化,如图4所示中各种量之间的变化往往是相互联系的,当线段AP发生变化时,线段PC、CE、BE及ΔABP、ΔADP、ΔPBE、ΔCEP、ΔCDP的面积发生相应的变化,当然,图形之中别的量也会有所变化,这又引起了其余的量的变化,此时我们不能被运动和变化所迷惑,要分析图形之中线段与线段、面积与线段、面积与面积之间的关系,这是解决动态几何问题极其有效的一种途径。
3、巧用函数,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使问题简单化
函数往往能够揭示某个运动过程中几个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解决很多问题的模型。在动态几何问题当中经常隐含了函数,图形的运动与变化总是引起几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量。这时,如果我们把期中的一个量当作自变量,那么另外一个量也就是它的函数了,通过构造函数,我们就可以用函数解析式来解决动态几何问题了,实现了将一个复杂问题简单化。如上一题中第二问的第问只要根据AP这个变量与BE和BE上的高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就可以构造出ΔPBE的面积y与AP的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四、解决动态几何问题的实例
例3:在ABC中,∠ACB=45o.点D(与点B、C不重合)为射线BC上一个动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1)如果AB=AC.如图①,且点D在线段BC上运动.试请判断线段CF与BD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果AB≠AC,如图②,且点D在线段BC上运动.(1)中结论是否成立,为什么?
(3)若正方形ADEF的边DE所在直线与线段CF所在直线相交于P点,设BC=3,AC=42,CD=x,求线段CP的长.(结果用含x的式子表示)
【思路分析1】本题并未给出“静止点”,所以我们需要去分析由D运动产生的变化图形中,什么条件是不动的。由此题我们发现,正方形中四条边的垂直关系是一直不变的,于是可以利用角度的互余关系进行传递,就可以得解了。
【解析】:
(1)结论:CF与BD位置关系是垂直;
证明如下:AB=AC ,∠ACB=45o,∠ABC=45o.
由正方形ADEF得 AD=AF ,∠DAF=∠BAC =90o,
∠DAB=∠FAC,DAB≌FAC , ∠ACF=∠ABD.
∠BCF=∠ACB+∠ACF= 90o.即 CFBD.
【思路分析2】这一问即是典型的从特殊到一般的问法,所以思路很简单,就是从一般中构筑一个特殊的条件就行,于是我们找出AC的垂线,就可以变成第一问的条件,然后一样求解。
(2)CFBD.(1)中结论成立.
理由是:过点A作AGAC交BC于点G,AC=AG
可证:GAD≌CAF ∠ACF=∠AGD=45o
∠BCF=∠ACB+∠ACF= 90o. 即CFBD
【思路分析3】这一问有点麻烦,D在BC之间运动和它在BC延长线上运动时的位置是不同的,所以已给的线段长度就需要分情况去考虑到底是4+X还是4-X。分类讨论之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即可求出CP。
(3)过点A作AQBC交CB的延长线于点Q,
①当点D在线段BC上运动时,
∠BCA=45o,可求出AQ= CQ=4. DQ=4-x,
易证AQD∽DCP, CPDQ=CDAQ, CP4-x=x4,
CP=x24+x.
②当点D在线段BC延长线上运动时,
∠BCA=45o,可求出AQ= CQ=4, DQ=4+x.
过A作交CB延长线于点G,则. CFBD,
AQD∽DCP, CPDQ=CDAQ, CP4+x=x4,
CP=x24+x.
五、小结
动态几何问题的教学策略除了以上几点之外, 还要多加实践,反复练习,争取一题多解。动态几何,问题灵活多变, 静中含动,动中有静, 分析处理其中的数量关系, 可在“变” 之找到“不变”, 在“不变”中猜到“变”。对于动态几何问题, 我们要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去研究和观察, 化动为静, 以静制动, 勤加练习, 找到动与静之间的关系, 找到量与量之间的联系, 找到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 进行合情推理与猜想, 掌握图形运动与变化的过程,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动态几何问题是数学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数学因之而变得更加精彩, 其精心构置的知识框架是学生攀登知识巅峰的脚手架。动态几何在图形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最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是学好数学必备的一课。
参考文献
[1]徐美珍. 初中动态几何教学与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M]辽宁师范大学, 2010
[2]魏祖成. 对一道几何题的探究与感悟,[J]中国数学教育,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