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财务人员应参于到招投标及合同签定环节
招投标和合同签定环节包括招标、投标、开标、定标和合同签订、执行等阶段。财务人员应全程参于,将招投标、合同签订环节纳入财务管理,从财务角度对招标文件和合同进行审查,如:工程的标底、招投标情况、签订的合同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一致,合同条款是否可行、有效等;合同预付款是否符合规定、付款比例是否过高、对招标文件和合同中约定不清的条款提出相应的建议,以降低工程风险,达到控制项目投资的目的。
二、按照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的要求合理设置会计账套
财务人员应按照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的要求合理设置会计账套,树立每个财务管理环节都要为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服务的指导思想。在设置会计二级核算明细科目时,尽可能做到与工程概算明细项目相衔接。目前,大部分建设单位对于“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不按概算明细项目进行二级核算,只按标段进行辅助核算,结果导致出现两个主要问题:1、在日常财务管理中,不能及时发现是否有工程内容出现超概,不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有效监管。2、在竣工财务决算中不能将实际建设成本与概算内容进行分项对比,不能得出有效的决算分析数据。
在会计账套初始设置时,我认为应按项目概算中的工程内容进行会计二级核算科目的设置。下面以一条市政工程道路的概算为例进行说明(见表一),该概算中对建筑安装工程按分部工程进行了分项,那么在科目设置时,可在“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一级科目下再按“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涵洞工程”“交叉工程”“其他工程及沿线设施”设二级核算科目,并按标段进行辅助核算。这样,财务人员不仅能在建设过程中及时发现工程中的变更与超概,而且在竣工决算时,还能将实际建设成本与概算进行分项对比,得出有效的决算分析数据。
三、制定严格的工程款拨付管理制度是确保建设资金安全的重要途径
制定严格的工程款拨付管理制度是确保建设资金安全的重要途径,财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拨付制度,按合同规定付款,坚决抵制不合规定的付款。付款的基本程序为:施工方申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各职能部门复核(工程部门、合同部、财务部)---单位负责人审批---财务部门付款。1、在支付预付工程款、预付材料款时,应严格执行合同规定,不得超付预付款,合同未约定支付的,不得支付。
2、建立严格的工程款拨付管理制度。在收到监理单位认可的工程进度资料后,由合同部门填写“工程进度拨付表”,并经合同部、工程部门、财务部、公司领导签字后方能办理拨款手续,并按合同规定抵扣预付款。
3、建立建全合同付款台帐,定期与合同部进行核对,并报送公司领导,帮助领导全面掌握工程进度及付款情况。
做好竣工财务决算工作,全面、准确反映资产价值
项目达到竣工决算条件后,应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报表,对项目的建设成本及时归纳整理,做到不漏报,不虚报,全面、准确的反应资产的实际价值,并上报上级管理监督单位,接受审计。竣工财务决算工作,关系到建设项目能否顺利办理竣工移交工作,各建设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竣工财务决算工作。在竣工财务决算阶段,财务人员应注意:
1、督促合同部门对于非工程类合同要及时做好结算工作,为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做好准备。
2、工程完建后,抓紧进行竣工财务清理。竣工财务清理主要包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的清理、项目合同清理、项目建设成本的清理、债权债务关系清理以及账目清理等,其中重点是合同清理和项目建设成本的清理。
3、对结余资金、尾工工程投资所需资金进行重点关注,尾工工程的比例不得高于总投资的5%,否则不得进行竣工决算。
五、建立预算管理,合理安排资金,减少资金利息成本
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一般分为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基建财务工作的一个重心就是资金管理,在确保工程进度的基础上,最大程序的合理安排资金,减少项目利息支出,降低工程成本。我认为,较有效的途径应是制定好年度基建计划和预算进行控制。在编制计划时,既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又要“积极发展,贷款建设”,制定的计划和预算要切实可行,在此基础上进行规模适度的贷款,资金来源结构合理。六、加强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及职业道德教育
1、加强专业素质学习。基建单位财务管理涉及到许多工程类专业知识,如: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概预算、工程结算等内容。财务人员只有加深对建设定额管理及建筑工程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工程造价、取费标准等工程等价相关信息的基本判断能力,才能主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将财务管理融入项目的各个环节,参于到工程项目的可研编制、招投标、合同签定、进度控制、工程结算等全过程的管理中去,真正发挥财务的监督与控制作用,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2、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基建项目一般投资较大,资金流量大,财务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对确保工程建设资金的安全显得由为重要。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融进每一名会计人员内心,培养实事求是、坚持原则、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道德品质。会计人员要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客观公正、精心理财,扎扎实实做好会计工作,不断用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的会计行为。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问题 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政治体制的不断深入,我国有些事业单位在财务控制方面逐渐显现出各种问题。财务工作关系到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状况,是事业单位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一些事业单位中存在个别人员从招标、投资或采购中谋私利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财务工作的有序进行,使国家出现了一定的财物损失。
一、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不强
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是由国家财政予以拨款,是无偿使用的,这就使有些单位在财务方面缺乏管理意识,没有考虑到财务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比如,有的建筑单位在新建资产或购置资产时,没有合理使用申请到的国家拨款或是不严格管理及定期清查资产,这会导致浪费资金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二)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在一些事业单位中财务人员年龄偏高、知识及学历程度低,不能实现会计电算化,明显与时展不适应。另外,事业单位中财务人员的结构老化,管理层下层的工作人员比较少、队伍相对混杂,导致其工作效率非常低。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中存在着一些系统的财会制度与工作流程,但是大多都流于形式,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落实。其主要原因就是事业单位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无法发挥监督作用,在进行财务审批的时候,只是关注记账,没有对审批程序进行重视。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程序执行,资金支出和使用也存在着很强的随意性,这不便于控制财务资金。更严重的是,有些事业单位中的财务变成了“私人”的财务,财务监督没有有效约束领导的行为,导致领导为所欲为,完全不把财务制度放在眼里。另外,虽然事业单位内部存在审计监督部门,但由于是平级关系,很难实现监督作用。
(四)缺乏规范的预算控制制度
一些事业单位缺乏对预算的严格控制,普遍存在着控制制度不规范的情况,并且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只是重视支出,没有加强管理,致使预算编制的执行效率较低。首先,预算编制缺乏统一管理,内部预算部门得不到有效的协调管理;其次,在实际工作中,零底预算法无法得到运用,各单位只是关注自身单位与部门的预算,没有对单位与社会的发展情况进行预测;最后,资产与资金的支出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缺乏有效的约束,导致预算执行力度不足。
(五)内部牵制不完善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与管理效率和财务控制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而完善的牵制机制是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基础。因此缺乏完善的内部牵制制度,就导致财务控制、管理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也给一些心怀不轨之人留有可乘之机。比如,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时候,没有对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进行区分,导致基本支出资金被应用到其它项目上,进而影响了基本项目的运行;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缺乏对资金支出与使用的高效管理,造成了既浪费资金又浪费资源的现象发生。
二、如何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执行力
(一)提高领导对财务控制的认识
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首先就要提高领导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才能提高整个单位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识。
领导作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一定要清晰知道整个单位的财务状况与会计信息,并且对财务状况与会计信息进行定期的清查,一旦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就要马上进行处理。领导的关注与监督可以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带领职工配合会计人员的工作。领导要建立一套从预算到执行的监督体系,保证在整个过程中对财务的控制和管理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充分发挥出财务会计和审计的相关职能。
领导要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加强会计人员的学习,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进而提升整个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领导一定要进行大力宣传,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全体员工对财务内控的认识,带领全部职工参与单位的财务控制和管理工作。
(二)全面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关注会计基础在财务管理与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提升会计工作水平以及基础工作质量。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平。
(三)健全预算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要想对财政拨款进行合理的利用,就一定要建立与完善预算管理体系。事业单位要建立科学的预算机制,按照预算程序、预算执行及评价机制等合理进行分配和使用。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于财政拨款而言,事业单位需要将其编进预算体系,同时确定只有通过单位的审核后,才能投入使用资金。单位还要充分发挥预算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预算能力。
(四)强化财务审计监督
事业单位一定要强化财务审计监督,保证财务工作能够按规定进行,充分发挥其效果。事业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实际监督机构,细致规定审计监督工作的职责和制度,提高其工作执行力;经常进行财务监督和检查,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保证财务内部制度的有效执行;及时处理财务控制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提升工作水平。
三、结束语
财务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事业单位就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促进管理规范化,如果能够解决好工作中的财务管理问题,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就会提高整体财政工作水平,不断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家新.改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思考[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关键词】统计部门 财务管理 改革建议
统计是财务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工作,我国由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央级统计事业费建立起财务管理体系后,经过三十年的改进,统计部门财务工作水平在一步步得到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只有作出改革,才能跟上现代化建设的脚步。所以,统计部门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统计部门财务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财务工作要求人员统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因为财务工作既枯燥又繁琐,所以要求财务人员心态要好,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良好的责任心,从枯燥里挖掘兴趣,于繁琐里体现严谨,成就一番事业,此为所有财务人员都要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事财务工作因为每天都直接接触到钱,所以对意志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必须要做到意志坚定,要“出淤泥而不染”,切不可存私心走歪路。在财务工作中,各项数据也是秘密的一部分,在工作中接触到的数据要守口如瓶,决不可透露给他人。还有,在统计部门的整体管理中,财务分析是不是恰当,汇总的资料是不是准确,管理是不是有效,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统计部门的一份子,在对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提供给决策真实、有价值的资料。
二、切行可行的部门预算的编制
现如今统计改革遗留下一个普遍问题:统计局在地方一级的中央事业编。因为事业单位的整体改革相对来说较为落后,如今十分不规范,而且较为棘手[1]。通过几年的调解与协商,目前省、市、县一级最大的困难已经基本解决。换言之,在经历了几年的协商之后,县级统计部门与市级统计部门的中央事业编,已经并入了地方编制,如今县、地级均属空编,省级层面是做不到解决处理的。原因是省级拥有机构和,人员与机构都是真实存在。省级统计部门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完成工作人员定岗定制,这些人是没有后路的,残留问题相当多。首先,人员工资必须按时发放,其次是各项福利要能落实。近年来政府一些地方想提高各自管辖范围内居民工。这部分资金用得越多,统计业务所能支配的经费也就越少,压力日渐加大。经过我国国家统计局批下来的预算,每年有多少用在了人员开支上也含糊不清,没有详细的说法。为改进以上问题,建议有以下几项针对措施:
(一)凡编制属于中央事业者,中央管理人员经费支出必须要有一定保障
(二)将编制数据与实际数据重新进新确定,严格执行“只出不进”原则
(三)在保障供给定位的前提下,将中央事业编制人员相关的供给政策和范围重复进新合理的界定
三、加强预算方面的法律意识
根据《预算法》的详细细则,严格遵守并落实到各层统计部门的预算编制工作中。预算收入编制的基础是对预算变动以及收入的来源进行合理科学的预测,与预算相关的所有收入都必须纳进预算中。经费由各级财政部门保管和支配,保障安全性。预算支出要在落实财政紧缩政策的前提下,确保当前支出的统计工作的合理要求,为其他支出所需安排进行合理妥善地安排。尤其要强调一点:支出安排一定要以有需要有可能为基准,要在财资能力范围内全面考虑,并确保关键点不受影响。绝不允许有眼大肚子小、支出与能力不相符的盲目情况出现。
要加强各级统计部门领导班子的预算相关法律意识,在预算经过批准后,要由领导们自觉投入到认真地工作当中,不可有不合理批复的现象。事实上真有调整预算需要的工作时,要由团队集体讨论同意,并报经上级主管财政部门予以批核。在经费预算执行时,内部审计工作者要和审计部门联手进行随时的审查和监督,使统计事业费得到合理运用的保障,发挥出应起的作用。
(一)对综合财务计划管理办法作出完善
近来年统计事业费的上划由以前的封闭式发展逐渐发展为开放式,使各级统计部门经费在用途和来源渠道都受到影响。首先,经费由以前单一从地方财政拨款发展为中央投资和地方业务费两种渠道,同时还可凭借各类有偿服务赚得收入。其次,随着发展经费支出的方式也是日渐繁多,给我们的综合财务计算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完善和改进,使经费来源与支出这两个关键进行正确把控。
(二)对经费使用管理进行改革
统计部门以前通常使用基数法进行一般业务经费的核定工作,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因为费上划,其次是因为以前的计划经济模式里,全面报表即可满足统计工作,工作量不大。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统计局经过国家批准进行改革,内容为周期性普查,要加大调查的频率,补充新调查方式,采用科学核算、重点调查的新方式[2]。这种市场经济下的新方法加大了统计调查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预算分配方法,更加科学化。
逐渐对传统预算分配方式――基数法进行转变改革,这一方法有着工作任务联系紧密性差的弊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突出了不适应性。改革后的分配方式要打破传统的模式,要能够合理分配任务,才能更直接地保障与支持统计任务工作,从而使财务计划的可操作性加大。
在对预算分配方式进行改革的基础上,要同时对经费使用管理进行加强。在过去的统计部门里,财务管理的管理基本上是一种供给型,财务部门进行管理资金、核算效益与成本时,职能力度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仍然存在着经费浪费的情况。这是需要当机立断进行整改的。统计工作要要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加强会计功能,通过接触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类型的资金,选择不同的管理方法,使工作的消耗及运作费用缩减,实现供给型经费管理转化为核算型经费管理的模式。
四、结论
总而言之,统计工作人员要通过学习加强自身的责任心与危机感,与时俱进,使自身专业素质提升,满足当今社会对财务工作的不断更新的要求,统计部门是一个职能管理部门,要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作用,最大程度为社会各界服务,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简单总结如下:
2018年仍然负责区域销售商务工作,具体负责广东、深圳、江苏、贵州等服务单位的常规电子订单以及国税协议供货、国税集采项目的销售商务工作。商务工作是顺利完成公司整体任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销售情况的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相对繁琐的商务工作,需要我们严格认真、准确无误、及时高效地处理好工作,实时沟通、协调解决服务单位的各项工作问题。
一、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 合同处理(截止到12月14日处理订单1627单(其中电子订单1437份、手工订单190份)
严格认真把关合同的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及时、准确做出判断后按要求执行操作,供货物流情况等,第一时间作出响应进行沟通确认并反馈。
2. 收款、开票、核销及对账
收到客户的《货款核销单》后,核查到账情况并在ERP系统核销相应订单,对收款到账情况及时反馈给销售人员,并配合财务开出发票并及时反馈邮寄信息。
3. 资料归档
按月将《销售合同》、《货款核销单》及《月对账函》进行汇总分类整理、完整归档,汇总表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完整性。
4. 商务平台维护的部分工作
及时准确无误地完成CRM平台产品价格调整、销售人员信息更新、产品物料的更新、新增和维护,以及产品价格的调整、物料的启用、关闭等。
二、 工作中的亮点及不足
1.顾全大局、服从安排、团结协作,配合公司顺利完成了区域销售商务工作任务,对新入职的同岗商务人员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主动耐心指导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与服务单位维护了良好的合作从业人员伙伴关系,引导并规范了服务单位人员规范的商务操作流程,把控好了商务操作中可能给公司带来的风险;从商务的角度出发,对各项相关工作进行严格把关。
3.尽职尽责,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最大的努力,一年以来坚持不懈的工作,没有出现任何失误,本着立足本职的原则,对问题情况及时与销售人员及客户沟通,并急客户之所急,换位思考,对客户咨询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推脱,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给予答复和解决。
4.受公司规章制度制约的问题、BPM系统故障、CRM平台问题等等,妥善解决,对于公司CRM系统和商务平台的不完善,人为地加以弥补欠缺。(如商务平台上无法跟踪订单的发货情况,实时地咨询及时反馈)。对于特殊政策下的特殊单位的销售政策,无法更改的特殊需求,适时地做出调整和妥协,配合圆满完成销售任务。
三、不足及改进措施
工作中对新的东西学习不够,创造性的工作思路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加以改进。多向领导汇报自己在工作中的思想和感受,及时纠正和弥补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四、工作建议
建议一在工作之余组织一些小型的团队拓展或学习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在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南京市溧水区商务局,江苏南京211200)
摘 要: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仍然有待改善和加强,因此,文章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266-01
收稿日期:2014-07-15
作者简介:周峰(1981-)男,江苏南京人,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内部控制。
随着我国对事业单位投资的不断增加和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了保证我国单位经济活动的合乎法律规范,保障资产和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我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确保事业单位工作的有序进行,使事业单位拥有良好的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
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从形态上讲,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建立的保障系统。这项系统的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等,其所主要体现在行政、管理、财务和会计系统荣威一体的组织管理结构和政策,程序和措施。从动态上讲,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应对风险的自我约束行为规范的过程。行政事业单位不仅是一项经济活动,而且还有对权利的控制。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不足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中,部分人员对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或者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意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对本单位的工作负责,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些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作用的认识不全面,而并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缺乏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同感,因此,内部控制管理条例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2.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相对混乱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划分存在某些不合理的现象,某些企业的帐外资金没有归纳和计入到固定资产的行列,因此造成失业单位资金的流失。另一方面是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责任制度,致使在资产管理工作上存在职责的缺失,日常资产管理工作无法得到相应的落实,管理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些消极怠工的行为,因此降低了资产的适用效率。
3.对财务工作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监督
财务工作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由于内部控制缺乏对财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浪费,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有序进行。当前在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中,仍然存在会计信息不真实的现象,而导致存在个别人员有机可寻挪用资金,这也是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未能充分发挥监管的表现。
三、加强内部控制行为规范的建议
为了更好促进我国行政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意识
首先就要认识到内部控制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严格性,要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要意识到加强内部控制对于规范整个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包括财务工作的重要性。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为了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实行,可以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的相关条例,来加强法律法规的行为规定和职责分工,包括定期轮换关键岗位人员、指定专人集中核算会计业务等;重视经济活动和业务事项的真实有效合理,加强对授权和审批的控制;对财务预算和资产保护、会计系统及内部报告等加强控制和管理,同时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分析和绩效考核,确保在电子信息技术和系统等方面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3.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财务工作作为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一方面要建立和健全完善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如财务管理责任制度,对不同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和分工,划分职责范围,将各部门职责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审计工作是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财务工作的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和验证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避免造成财务工作的重大经济损失,从而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利益。
4.增强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素质
作为内部控制工作的特殊性,财务工作者既要不断加强相关财务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也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增强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素质,可以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工作者们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保障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加强内部控制行为规范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一项重要的工作,只有内部控制管理人员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意识,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现状,才能更好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卫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改进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