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基本功能
1.基本医疗服务
(1)运用适宜的中、西医药及技术,开展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
(2)提供出诊、家庭病床和家庭护理等家庭卫生服务。
(3)提供院前急救服务。
(4)开展康复期医疗服务。
(5)运用针灸、火罐、推拿等技术开展适宜中医药服务。
(6)三甲医院对口支援专家每月至少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2天。
2.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1)每月在社区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不得少于1次,重点做好卫生应急,重大传染病、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和食物中毒等防治知识的宣传。
(2)每季度或根据传染病的发病季节在社区宣传栏制作防病知识专刊。
(3)每季度发放《*健康管理报》和其他的健康宣传资料。
(4)深入特定场所(如新引进驻区企业等)开展肝病等传染病、职业卫生、心理健康、亚健康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5)为每位居民建立1份电子健康档案,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达90%。
(6)管理片区60岁以上老年人每季度随访1次,80岁以上提供2个月一次的契约式管理和随访服务,同时根据老年人需求及时提供上门服务,签订健康保健合同的健康管理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对其他35岁以上人员开展就诊测量血压,对吸烟、酗酒、久坐等高危因素进行干预。
(7)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肿瘤患者实施规范的动态管理,慢病管理率达85%,至少每季度1次的定期跟踪随访,随访结果(临床治疗、生活行为、健康指导信息)及时录入计算机实行动态管理并保存纸质的随访记录。
(8)开展社区居民的死因监测和调查。
3.卫生应急与疾病预防控制
(1)对社区范围内的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传染病管理与宣教。
(2)协助对突发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及流调。
(3)根据周边居民服务需求开展儿童计划免疫接种(2008年应开展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景明佳园、春江新城、丁墙、天后、金叶花园、上怡二村。2009年后由区公卫办确定)。
(4)根据需求协助开展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2008年应开展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景明佳园、天后。2009年后由区公卫办确定)。
(5)开展各项卫生监督工作,协助开展各类相关的食物中毒、重大传染病、职业中毒等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6)开展学校因病缺课、发热、腹泻早期预警监测,配合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
4.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
(1)配合做好2个系统管理。
(2)协助做好新生儿出生缺陷、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及育龄妇女死亡的调查和登记。
(3)开展产后访视。
(4)协助做好免费婚检宣教等工作。
(5)做好计划生育咨询指导、孕前宣教,负责发放避孕药具工作。
5.康复医疗服务与惠民救助
(1)掌握社区残疾人等功能障碍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医疗康复需求,社区人群残疾发生情况及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并建立资料。
(2)开设红十字爱心角,设立红十字募捐箱。
(3)基本用药零差率品种不少于药品总量的50%。
6.合作医疗
(1)建立辖区“大病救助卡”、低保户五保户惠民减免工作台账,实行五免五减半,并如实做好登记工作。
(2)执行医疗服务技术操作规范,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合理诊断、合理检查、严禁大处方、乱收费现象。
(3)有专人对合作医疗系统进行管理,确保网络通畅,收费项目维护准确无误。
二、基础管理
(一)人员管理
1.人员配备
社区卫生服务站根据功能、任务及服务人口需求,配备数量适宜的卫生技术人员。人员配备要以精干、适量和高素质为原则,要求医护人员一专多能。
每个站人员配备以团队组成人员为主,工作日白班在岗人员不少于3名[1名医生、1名护士、1名收费人员],夜间有1名医务人员值班,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站医务人员构成[其中全科医师不少于2名(1名中级或高年资住院医师、1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1—2名护士,1名药房人员兼收费、操作合作医疗刷卡,1名医技人员兼B超、心电图、检验、1名公卫医师,其中1名医务人员(女)兼产后访视]。
社区卫生服务站所有人员掌握血、尿常规的检验分析技术。全科医师应全部掌握心电图机的使用。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接受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针灸、推拿、按摩、火罐等在内的至少1种中医药服务技术;能够为居民提供健身指导与咨询,指导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应掌握所服务区域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社区主要疾病谱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熟知法定传染病分类、报告方式、报告时限等各类卫生应急常识,重大传染病防治常识。
人员配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具有国家法定的执业资格,医护人员必须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专业资格证书或护士资格证书,并取得《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其他工作人员也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医师、护士经注册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从事基本医疗和护理服务;未经注册的,不得从事医疗卫生工作。
2.人员聘用
(1)社区卫生服务站执业人员由中心统一管理并实行聘任制。对符合聘任条件的执业(助理)以上医师,经个人自愿申请,由中心进行考试考核择优调配聘任,并报区卫生局社区科注册备案。
(2)鼓励聘用离退休高、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为其开展服务提供便利,并给予相应的待遇。
(3)对聘任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执业人员签定聘任合同,聘期为一年,根据年度考核情况,决定续聘、转岗、辞退。
(二)业务管理
1.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医疗、康复、人员培训等业务工作由中心统一安排,并进行检查指导。
2.社区卫生服务站做好院前急救工作,对急危重病人应采取措施积极抢救,对限于设备或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护送转诊到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要与中心双向转诊协议,保证就诊者得到便捷、连续、优质的服务和急救渠道的畅通。
3.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岗位职责和诊疗行为、诊疗文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首诊医师负责制,必须公示值班电话;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医疗执业活动中实行统一的门诊登记、处方、收费发票和操作规程等。必须做到看病有登记、观察有记录、开药有处方、转诊有记载、收费有发票,并严格执行各项医护操作技术规范,杜绝医疗差错,防范医疗事故发生。
4.社区卫生服务站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定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不得从事超范围诊疗业务。
5.社区卫生服务站执业人员必须按时参加区卫生局及中心定期组织的各类专业培训班,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药品管理
1.社区卫生服务站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等由中心统一配送,实行一体化管理。
2.社区卫生服务站用药必须严格执行《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用药目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与中心药房托管统一实行10%让利,对基本用药零差率品种药品做到首选、必选、多选。
3.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用药计划必须每月报送中心,中心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用药计划采购和调拨药品。
4.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药品进销存明细帐,药品实行季度盘点。严禁社区卫生服务站从其他渠道和个体药贩手中进购药品及其它医用材料。
5.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要有专人负责,并按要求落实防盗、防鼠、防潮、防霉变等安全及质量保证措施,严禁将药品分散保管。
6.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得经营品和一类。
(四)财务管理
1.社区卫生服务站财务收支纳入中心一体化管理,不允许私立帐户独立核算。
2.社区卫生服务站必须严格执行物价政策,统一收费标准,按照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公示制度,做到临床常用药品价格和医疗收费项目标准公布上墙,接受群众的监督和物价部门的检查。
3.全面落实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减免政策。
三、基本规范
(一)基本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制度:
1.中心、站一体化管理制度
2.24小时值班制度
3.社区卫生服务站上门服务制度
4.社区卫生服务站双向转诊制度
5.社区卫生服务站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
6.团队工作室制度
7.公卫工作室制度
8.社区康复室制度
9.其他相关管理制度。
(二)基础台帐
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统一格式工作台账,并规范填写。每月各中心对站点工作台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有书面检查记录,并提出整改意见。
1.基本医疗服务登记本
2.双向转诊登记本
3.传染病、结核病人管理登记本
4.院内感染管理登记本
5.残疾人(精神病人)康复登记本
6.妇幼、计划生育服务登记本
7.辅助检查登记本
8.医疗事故差错纠纷登记本
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登记本
10.“五小”单位基本信息登记本
11.健康咨询登记本
12.惠民医疗登记本
【关键词】社区公共卫生,意义与现状,问题,建议
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而目前很多社区的公共卫生工作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和社区公共卫生管理的薄弱,阻碍了社区卫生工作的发展。只有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增强社区的公共卫生的投入和管理,才能够真正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才能够真正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的和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社区公共卫生管理的意义
社区公共卫生工作是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更是我国文明程度的体现。做好社区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更是为人民服务的直观体现。它不仅能使社区居民的健康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还能够让基层医院走出困境,把基层卫生服务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现状
最近几年来,我国社区公共卫生事业呈现稳步发展趋势,人们也渐渐接受了社区卫生服务这一理念,不仅是城市,一些农村地区也积极借鉴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的先进做法和理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从事社区卫生工作的医务人员有将近25万人,而且近年来还有递增的趋势。城市中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日趋成熟,服务框架和工作管理制度也日益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系,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虽然刚刚起步,但发展势头依然十分强劲,相信在未来几年内应该能够基本实现卫生服务全面覆盖。虽然发展劲头良好,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工作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公共卫生网格覆盖率还不够高,“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均等化”、专业管理人才不足等方面的工作还难以落到实处等,笔者认为,只有逐步解决完善这些问题,才能让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长足发展[1]。
三、社区公共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认识不足
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对社区卫生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相关扶持力度还不够,从而导致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难以持续稳定开展。二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待遇不高,加之一些医务人员认为这份工作地位低,观念陈旧,从而造成社区公共卫生医务人员工作懒散,服务意识薄弱,被动式的上班。三是很多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了解不足,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参与性也不高,部分居民甚至还抱有怀疑的态度,宁肯选择较远的大医院也不愿意就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
(二)政府支持不够
一是相关政策法规不足,很多地区都没有制定严格的具有针对性的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与之相应的管理制度,没有科学规范的政策来监督和约束,导致一些地区的社区卫生机构管理处于混乱状态。二是相关机制不完善。很多地方对社区卫生的投入不足,没有对其设立专项基金。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有通过医疗服务项目来获取经济收益,其他的无偿服务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这样就让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难以持续开展[2]。
(三)队伍建设不够
一是社区服务工作缺乏医学专业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如今的社区医疗队伍都无法满足需要,而且很多地方的社区医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缺乏全面的医学知识。二是社区医疗队伍的稳定性不高,社区卫生医务工作者和医院医生相比受尊重程度低,工作更幸苦,加之待遇不高,相关激励机制不完善,因此社区医疗队伍的变动很大,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有效提升社区卫生工作的建议
(一)积极转变观念
要加强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认识,充分理解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义和性质,要求社区医务人员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努力提升社区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为做好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利用报纸电视或版报的形式对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宣传,让社区居民真正了解社区卫生服务,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
(二)突出政府行为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的进行宣传,要充分认识到社区卫生工作在建立和谐社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把社区卫生工作当成医疗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为解决社区居民看病问题而努力。此外,政府还应该建立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约束和监督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促进社区卫生工作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3]。
(三)加强队伍建设
当前社区医务工作者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公共卫生医务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人才的缺乏逐渐成为制约社区卫生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医疗机构,都应该积极进行人才的培养和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梁万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全科医学.2011(01):P2.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和《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蚌政[*]3号)的要求,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发展目标
到2011年,全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数达26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3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人口达10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健全,公益性得到充分体现,社区居民能在社区免费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价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目标。
三、实施计划
(一)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每万居民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3名社区护士的要求,全县今后5年将培训全科医师36人,社区护士36人,社区公卫医师及管理人员38人。
(二)基础设施建设。根据需要完成2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的建设或修缮工作。*年重点建设:
1、站下、黄桥北路、大营路、谷阳、孟庄、西圩六处社区卫生服务站;
2、城关镇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新设东菜市和老街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三)基础设备建设。根据卫生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基本标准》,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配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设备。
四、经费筹集与管理
(一)经费筹集。在中央财政自*年起对中部地区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人口每年人均3元的标准予以补助的基础上,省财政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人口每年人均5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市、县财政分别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人口每年人均2元、3元的标准安排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
(二)经费使用原则。中央财政补助按照财政部等三部委《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财社[*)61号)执行,主要用于补助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根据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结果拨付。
省级财政投入主要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房屋修缮和设备配置、开展相关试点以及考核奖励等补助。根据各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每年任务完成及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投入情况确定经费补助数额;按照各县达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的机构数量兑现房屋修缮和设备配置定额补助;对有条件开展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社区首诊制、收支两条线管理、药品统购统配零差率销售试点的地区给予专项补助。
市、县财政投入主要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建设、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按成本收费补贴、特困病人的基本医疗费用减免,以及以奖代补等。
(三)经费管理。根据全县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编制*—2011年分年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房屋维修、设备配置、人员培训实施计划,报市卫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审核批准。每年年初,市财政局会同市卫生局根据年度实施计划和一定标准安排补助经费,通过追加预算指标下达到县财政部门。省级补助资金分两期下拨,批复下达后拨付60%,剩余40%根据年底考核的实际情况拨付。中央补助资金按照中央实施方案执行。市级补助资金在年终按社区卫生机构服务人口实绩核拨。
社区卫生服务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县财政部门实行专项管理、专项核算。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手续,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日志及可以证明其工作真实性的相关材料。要坚持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充分发挥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努力实现规划目标。
五、保障措施
(一)政府负责,目标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各级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要妥善解决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用房,并加大投入,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各级政府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负总责,并要将此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内容,实行年度考核,目标管理。
(二)依据规划,充分利用存量资源。按照县政府民生工程的要求,制订或修订县社区卫生发展规划。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利用存量资源、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则;新建机构主要由一级医院、企事业单位的医疗机构转型、二级医院转型或延伸到社区主办,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由政府主办。
(三)采取措施,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问题。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列入社会基本建设规划,建设资金由市、县政府筹措解决。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租赁的业务用房,政府通过购买、分期以租代购等多种形式,五年内逐步实现政府无偿提供;对暂时无法由政府提供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其房屋租金政府要予以补偿。
(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要与社区卫生服务紧密协作。凡经评审合格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须定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积极引导参保人员到社区就医,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医,个人负担的比例、起付标准等,要比等级医院适当降低,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五)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贯彻执行中编办等印发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将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列入公益性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人事管理制度,实行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3—5年内财政对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助逐渐过渡为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保障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综合、连续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就医问题。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在城区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联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三)坚持科学规划,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以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优化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结构,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四)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的“六位一体”(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的服务模式,坚持主动服务、全程式服务、全方位服务。
(五)坚持因地制宜,着力体制、机制、制度创新,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根据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水平,结合“*”卫生发展规划,到2009年底,城市所有街道办事处基本建成设置规划合理,配套政策落实,人员素质较高,服务功能完善,监督管理规范,适应社会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二)具体目标。
1.在城区建成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原则上每个办事处或每3-10万居民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每1—1.5万居民或1公里左右服务半径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以社区居委会为单位的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服务站不少于150平方米。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可得到有效治疗和管理,居民可享受到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2.建立配套的社区卫生服务政策体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公共财政补助政策,理顺服务价格体系,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条件的可引入商业保险。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纳入居住区建设规划,并无偿提供服务用房。
3.建立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制度。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设置规划,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技术的行业准入制度和各类工作监督制度,推行社区首诊负责制和双向转诊制。
4.建立一支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每万名服务人口配备2-3名全科医生、3名社区护士、1名公共卫生人员,根据需要合理配置社区管理、药剂、检验等其他有关专业人员。5.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城市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率明显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的规范化管理率达到90%,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和满意率分别达到95%和90%,社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人次占本地区门急诊总数40%以上,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明显改善。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向农村拓展。
四、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坚持公益性质,明确功能定位,提高服务水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坚持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以全科医师为骨干,以居民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重点,以满足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目的,开展“六位一体”服务。
(二)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根据行政区划和社区卫生设置规划,每个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设置1所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根据社区人口数量、服务半径,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属地化全行业管理。通过调整现有卫生资源,对政府举办的一级、二级医院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按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进行结构与功能改造。正确处理坚持政府主导与鼓励社会参与的关系,统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坚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整体上以政府举办为主,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三)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预防保健机构和综合医院的合理分工协作机制。调整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机构职能,将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并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三级医院一般门诊和多发病、常见病、住院疾病康复期的治疗护理及慢性病防治等服务。
五、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
(一)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医院承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模式,改革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管理制度,实行定岗定编、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管理办法,不允许任何人承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内设科室,不允许没有资质的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医疗活动,不允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外人员借技术合作等借口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经营活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收入不得与医疗收入直接挂钩。逐步建立科学的社区卫生服务收支运营管理机制,探索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管理机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制度,对常用药品和医用耗材由政府组织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弱化药品收入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作用,有条件的县(市)、区要探索实行社区常用药品零差率销售。加强收费监督管理,不允许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用于销售药品和保健品的免费讲座,不允许开展其他形式的增加医疗成本、增加居民保健经济负担的活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接受免费和赠予的新技术、新设备,不允许借技术合作、推广新技术或新仪器设备等各种途径,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取任何费用,确保基本用药低成本运行,切实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三)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根据要求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操作规程、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考核办法及标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动态管理。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考核、服务评价,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根据每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综合考核结果确定等级,对取得优秀和合格等次的采取以奖代拨的形式给予奖励。
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一)强化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功能。要突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及时掌握社区人群健康状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计划地实施预防保健服务,预防残疾发生。要开展常见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染病防治、妇女儿童保健、老年保健、社区康复、精神卫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残疾人康复等服务。
(二)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在落实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社区卫生机构要根据社区居民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专科保健服务和家庭护理、临终关怀等延伸服务。积极开展惠民医疗卫生服务,对城市低保家庭等符合条件的居民实行费用减免政策,开设惠民门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由政府负责安排改造惠民病区所需经费,优惠减免的医疗费用由市和县(市)、区两级财政按1∶1的比例承担。
(三)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特色和优势,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不断完善服务功能。要有计划地安排中高级技术人员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诊和举办讲座,邀请省、部级大医院专家到社区进行技术指导,根据社区需要,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护士听取相关病例讨论和学术报告,鼓励离退休医护人员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建立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转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格局。
(四)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加快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合理配备中医药服务设施和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大力推广和应用适宜的中医药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五)建立和推广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
七、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保障措施
(一)认真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实现新建和扩建居民区的社区卫生服务设施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的,要按照规定给予安置和补偿。
(二)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费投入。建立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购买,基本医疗服务由医疗保险和个人支付,医疗救助由政府和相关部门予以补助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从20*年起,按照每服务人口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安排专项资金,在省财政补助1元的基础上,市和县(市)、区财政分别补助8元和6元,由市财政、审计、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严格考核后拨付,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逐年提高补助标准。市和县(市、区)两级政府在预算中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房屋修缮、基本设备配置、人员培训等经费。
(三)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医疗保障中的作用。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有关规定,把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将符合规定的基本用药、诊疗项目、服务项目等纳入基本医疗支付范围。引导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形成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
(四)落实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的优惠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国家规定收费价格取得的医疗卫生收入和非医疗卫生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的部分,享受国家规定的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探索按单病种收费办法,允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据政府指导价,在规定浮动范围内确定实际医疗服务价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的房屋和土地等不动产,在无偿提供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期间,按国家规定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八、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
(一)加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广泛开展社区人员岗位培训,推动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有计划地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招聘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大中型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行规范化培训。建立全科医学培训制度,立足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培养一支能够掌握社区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指导、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的全科医学队伍。
(二)建立专家进社区和对口支援制度。定期安排政府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做好社区诊断、社区干预、疾病预防控制和重点人群保健,并定期巡视、评估,及时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业务技术问题。建立三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培训机制,不属于大、中型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与1所上级医院建立对口支援的双向合作关系,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业务技术和服务水平。
(三)建立吸引人才进社区制度。完善社区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等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和职称评聘制度,在晋升上一级资格时,其转前转后年限合并计算,在职称岗位设置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聘任。落实卫生技术人员在晋升高级职称前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累计服务1年,享受与卫生支农同等待遇的政策。
九、明确各部门职责
(一)卫生部门。负责制订准入标准和管理规范,制订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建立信息平台,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本地有关大中型医疗机构专科设置、联系方式等转诊信息,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疗机构建立转诊协作关系;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定推动中医药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有关政策措施。
(二)发改部门。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协助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根据需要将社区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三)人事编制部门。负责审核、审批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负责完善社区全科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和聘用办法,制订吸引优秀卫生人才进社区的有关政策。
(四)财政部门。负责制订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补助政策、财务收支管理办法,提供经济运行指导,参与绩效考核。
(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制订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有关政策。
(六)规划部门。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制定卫生专项规划,依法加强落实和监管。
(七)民政部门。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总体规划,并作为社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医疗救助制度,落实有关社区惠民医疗救助政策。
(八)市政公用部门。负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供暖、供水等基本运转费用按照居民收费标准和相关规定收取。
(九)物价部门。负责制订社区卫生服务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政策,并依法监督。
(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社区卫生服务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督管理。
(十一)教育部门。负责学校的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康复的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通知》和省卫生厅、民政厅、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创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市)活动的通知》及省、市妇幼及基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工作目标、指标
(一)工作目标:20__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争创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为中心任务,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建设,全面推动“六位一体”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基本建成“配套政策落实,服务网络科学,人员配置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监督管理规范,满足社区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确保我区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活动一次性达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全面推进服务功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着力从“健全服务功能、完善队伍建设、加强基础管理和构建信息平台”四方面入手。全程规范提升社区卫生的服务内涵、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力求从改善服务方式上强化社区卫生综合服务、连续服务和主动服务能力;为建设城市二级卫生服务体系作出应有的努力。[文秘站网文章-找文章,到文秘站网]
(二)工作指标
1、建成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
2、全科医师配备率≥3/1万居民;
3、开展社区卫生诊断,60岁以上老人健康档案建档率≥90;
4、35岁以上居民家庭保健合同签约率≥20。
5、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晓率和满意度≥90。
二、主要措施
(一)强化政府职能,落实相关政策
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已纳入区政府20__年政府工作报告和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今年将以争创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为契机,合理调整财政公共卫生服务投入,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形成多元化投资发展格局。机构建设纳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协调落实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政策,区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小组切实发挥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政策,制定规划,并纳入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任务,为创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创造必要条件。
(二)加快中心建设,完善中心功能
按照《××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建设标准》全面启动建设和完善设置,及时调整科室布局,制定工作规范和服务承诺。中心功能以社区卫生诊断为着手点,以老、弱、残、妇等弱势群体为工作重点,明确服务范围、服务重点,切实做到以健康教育为先导,预防保健为动力,社区医疗为支撑,社区康复为特色,信息管理为基础,计卫合一,全面实施“六位一体”功能。
(三)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已设置和规划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规划的社区为服务范围,继续开展60岁以上老人建档工作,以卫生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指导标准进行改重建,按照行政区域设定的中心为上级业务指导中心,落实健康教育,计生技术指导和预防保健基本功能,功能调整以中心为主体,站为补充,实施区卫生局全行业监管,区疾控中心、监督所和妇保所提供技术指导,中心对站实行业务管理,站作为服务网底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本年度以××街道办事处为试点,上半年完成并示范推进,力争年内完成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一体化建设。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才素质
根据创建标准,全科医师配备应占总人口数的3名/万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临床人员全科岗位培训率60,社区护士、防保和管理人员应完成专业培/:请记住我站域名/训80—100,结合××市卫生局统一安排,组织参加第三批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计划。我区以岗位培训为切入点,开展相关专业人员培训,首先落实2/10万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其他专业顺势而进,同时各机构加强“三基本”及院前急救技术学习考核,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力争与全省同步落实培训和继续教育任务,全面打破人才瓶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为全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健全制度,落实监管,推动社区卫生服务规范运行
在市卫生局统一印发的各项
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本区卫生服务准入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并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标准,服务规范,通过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严把人员、技术、机构准入关和服务行为规范,严防责任性医疗事故发生,确保医疗卫生安全,区卫生局定期组织监督检查,对检查结果不合格的单位随时提出整改意见,整改不力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逐步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进能出的机制。四、工作进度安排
1、2月下旬召开20__年度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及工作会议,总结20__年度工作,布置20__年工作任务。安排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落实中心建设任务,研究争创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实施方案。
2、3月上旬,制定争创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实施方案,纳入区政府办公室议事日程并召开动员会议,分解任务指标,落实目标责任,全面启动创建工作。
3、4月下旬—5月下旬,落实中心建设任务,同步完成“六位一体”功能调整,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一体化建设试点并评估。
4、6月上旬—7月下旬,参照标准,对争创示范区活动开展和完成情况自查自纠。
6、8-10月,在自查、整改、复查合格基础上,由区政府逐级申请示范区验收,并做好迎检各项准备工作。
7、10—12月份,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机构及功能建设。
五、工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