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食品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为根本出发点,以“卫生学校”“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改善校园环境卫生状况、加强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全面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完善奖惩办法,建立健全治理校园“脏乱差”现象的长效管理机制,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师生员工的文明素质与环境卫生意识,建设安全、文明、卫生、和谐新校园,为推动我校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校园环境美,育人环境优,人际关系和谐”是我们的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年上半年消灭“脏乱差”现象,达到“卫生合格学校”标准;**年底要达到“卫生良好学校”。在此基础上,争创县级“卫生优秀学校”和“绿色学校”。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学校的卫生安全工作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师生员工的文明卫生意识明显增强,校园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学校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降低,师生员工的健康水平和卫生素质明显提高。
三、具体措施
(一)突出重点,切实搞好校园清洁卫生
1、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
学校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健全,卫生制度、保洁制度、食堂卫生制度、厕所卫生制度、预防传染病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健全,所有制度上墙并得到贯彻落实。
2、保证校园环境整洁有序
⑴校园清洁。校内道路保持平整、硬化;校内道路、公共场所(教室、实验室等)保持整洁,无乱扔烟头、纸屑、瓜果皮核,无乱倒垃圾、污水、污物,无随地吐痰现象;楼道、楼梯、扶手、栏杆应干净无积灰;路旁绿地、绿化隔离带无积存垃圾和人畜粪便;校园道路旁和公共场所设有规范的垃圾筒,垃圾池周边2~3米内无散落垃圾和积留污水,无恶臭。
⑵设施规范。学校围墙完整,校门端庄,校牌得体;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标牌要放在校园内显目位置;国旗杆、旗坛、板报、橱窗规范;世界地图及中国地图、教育方针、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等的摆设位置恰当。
⑶室内整洁。教学办公用房保持整洁干净,采光通风良好;教室内布置规范,课桌椅摆放整齐;办公室摆设整齐清洁;采光、通风条件良好;内务清洁,门窗完整,牢固、安全,物品摆放整齐。
⑷厕所卫生。厕所内无明显污垢、异味;厕所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学生养成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⑸秩序良好。建立有门卫值班制度、校内及周边治安巡逻安全保卫制度,防止闲杂人员进入校园,校内及校门口无乱摆乱卖现象;校园内严禁放养家禽和家畜。
3、保持食堂食品卫生清洁
⑴学校食堂、出售食品小卖部及饮食摊点必须持有食品卫生许可证,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两证”(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
⑵学校食堂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并上墙,配备有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应包括采购索证、库房管理、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生产环节卫生管理、环境卫生清洗保洁、食品留样制度等。
⑶学校食堂保持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每次供餐后及时进行清扫;保持空气清新,地面、桌椅清洁卫生。
4、确保师生饮水卫生安全
自备水源周围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蓄水设施加强卫生防护,定期清洗和消毒。按规定自觉接受卫生监督监测;建立有饮用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配备有兼职人员负责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每学期检测水质2次,并保存检测记录和检测报告。学校应加强开水供应卫生安全管理。学生使用的开水桶应加盖上锁,龙头设备完好无损,并有定期清洗消毒开水桶的制度。
5、健康教育长抓不懈。
⑴学校建立有健康教育制度,按规定开设有健康教育课,并做到有教学计划、有教师、有教案,课时保证。
⑵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有固定的宣传教育设施,并定期更换内容;黑板报和宣传栏宣传每学期不少于3次。
⑶学校师生掌握基本卫生知识,学生普遍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无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喝生水等不良习惯。
(二)加强教育,全面增强清洁卫生意识
各班要加强对师生进行卫生环保教育,做到有教案、课时保证,并通过主题班队会、校园广播、黑板报、演讲比赛等活动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完善清洁责任区制度,建立红领巾和志愿者监督岗,从而形成“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良好风气,并在每学期评比表彰一批为校园清洁工程作出贡献的教师和同学,开展校园十大“文明卫生班级(小队)”评选、校园“文明卫生标兵”、“文明卫生监督员”评选活动。
(三)综合治理,强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在“城乡清洁工程”活动中,在做好校(园)内清洁卫生的同时,还要搞好校园周围的环境卫生工作,做到不随意乱倒垃圾,不向公共地方排放生活污水,保证校园周边环境干净整洁,不留卫生死角。
(四)务实创新,建立健全校园“清洁工程”长效机制
1、师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与管理。
(1)继续完善校园安全卫生监督员轮值制度,组织队干轮值,利用课间时间参与监督、指导纠正学生乱扔垃圾纸屑的坏行为。结合建立“不良行为曝光台”,将每天检查到影响较坏的现象(行为)公开批评,教育和处罚相结合,限期整改。从他律到自律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监督队干轮值和曝光榜由辅导员负责。)
(2)加强校门管理,杜绝学生带零食进校园。加强对校门礼仪岗轮值队干的指导,校警、值日领导老师积极配合,做好学生通过校门带零食进校园的检查监督。(由苏家权负责)
2、建立卫生责任区承包制度。
(1)责任区保洁区划分:
学前幼儿园、四1班:联系人王小芳
一二三年级:联系人张永富
四2班、五年级、六年级:联系人秦起惠
厕所、小卖部、食堂:联系人苏家权
办公室、功能室:联系人陈芳
(2)责任人职责:督促本年级师生搞好责任区保洁区和办公室门窗及摆设、教室(含门窗)、走廊、楼梯的清洁保洁。
3、清洁、保洁制度。
(1)定期清洁:每天早上一次保洁区清洁、放晚学后一次教室(含走廊楼梯)清洁(另有安排除外)。
1 高校公共卫生管理主要职能
高校公共卫生管理是高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加强学校环境卫生、教学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及食品饮食卫生的监测与督促;加强对传染病(校园易发生传播或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季节性疾病、常见病的防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对师生的健康教育、疾病监测与防控等。
2 高校公共卫生管理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
2.1 缺乏长效的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只有针对学校卫生机构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等,没有比较完善的高校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工作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2008年江苏省教育厅出台了《江苏省高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考核标准(试行)》,对江苏高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2 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人员欠缺
大多数高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是由高校卫生机构人员兼任,或学校后勤管理处(公司)负责,具体工作仍是卫生机构人员承担。学校卫生机构人员普遍缺少,有些高校甚至只有1~2名医护人员应付简易门诊,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2.3 高校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高校的迅速扩展,高校服务行业日趋繁荣,公共场所的数量逐步增多,如宿舍、食堂、商店、洗浴中心、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等,这些场所人群聚散频繁,若通风不良、环境不洁,极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或传染病流行[1]。目前,大多数高校未能按照公共场所卫生要求进行严格管理,缺少严格卫生管理制度、无卫生责任人或制度落实不严格;有些学校学生住宿环境、卫生设施未能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而发展,明显不能适应高校公共卫生的需求,存在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重大隐患。
2.4 职工预防保健、疾病控制工作相对薄弱
大部分高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只忙于应付日常门诊工作及学生的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等工作,对教职工的预防保健、疾病控制工作开展不够。教学科研的基础力量,如何做好其健康保健和疾病监控工作值得认真思考。
3 对高校公共卫生管理的几点个人建议
3.1 充分认识,高度重视
教育、卫生主管部门应制定一套高校公共卫生管理条例或规范,严格检查各校落实情况,做到奖惩分明,鼓励先进,防患未然;学校要高度重视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加大公共卫生管理的投入,坚持“预防为主、管防结合”的工作原则,对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并将其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重要环节。
3.2 健全机制,加强管理
严格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高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考核标准(试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条例》《食品卫生法》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及学校内部的各项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做到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公共卫生检查,及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制订应对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等)的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以防遇事措手不及。
3.3 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应急演练
3.3.1 充分发挥学校各类宣传阵地的作用
通过校园网、学校广播、黑板报、讲座等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在师生中普及开展个人卫生、疾病预防、应急自救与互救等有关教育,提高师生的卫生安全保健意识。
3.3.2 学校应根据实际,开展对师生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
一、责任目标:
1、明确一名校长分管食堂工作,配备专(兼)职食堂卫生管理人员,加强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定期开展自查自评工作。
2、建立健全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及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事物中毒报告制度和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将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学校要与年级、年级要与班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起学校食品卫生与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3、学校将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食堂必须具有卫生许可证并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预防性卫生监督。
4、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卫生知识和法规的培训,取得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5、严把食品采购关。推行专人、定点采购、索证制度,杜绝经营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三无”产品。
6、严把食品贮存关。坚持食品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7、严把食品加工关。凡食堂加工用具都必须保持清洁,定位存放,且有明显生、熟标志;杜绝使用霉烂变质的原料加工食品。
8、严把食品出售关。严禁向学生出售霉烂变质食品,冷藏食品必须经过高温彻底加热后出售;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不制售冷荤凉菜,不使用未经洗净、消毒的餐饮具;不使用白色泡沫餐饮具。
9、不断优化学校食堂的周边环境,与污染源保持规定距离,与外界隔离良好;无闲杂人员进出食堂。
10、不断优化学校食堂的内部环境,确保无老鼠、苍蝇、蟑螂及其它有害昆虫;室内无油垢,地面无污物,保持干净、整洁;坚持食品与个人生活物品分室存放。
11、学校食堂做到布局合理,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粗加工间、制作间、食品出售间等。
12、不断优化学校食堂加工设备、清洗、消毒设备;搞好食堂“四防”工作,有防尘、防蝇、防鼠、防潮等设施。
13、加强校园内副食店(小卖部)卫生与安全监管工作,商店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商店证照齐全。杜绝商店向学生出售霉烂变质食品和“三无”食品,杜绝商店向学生出售危险物品。
二、考核办法
对本责任书的执行和完成情况的考核,采取自查上报与中心学校组织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具体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中心学校领导签字: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文化环境,特订本制度。
一、教学卫生:
1、保障学生每天学习的时间。适当安排作业,尽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1~6年级学生应坚持做眼保健操,自觉课间休息。
3、教师应准时下课,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休息。
4、期中后要调整学生座位,矫正学生视力。
5、严格培养学生正确阅读坐姿、握笔、听讲的姿势。
二、环境卫生:
1、学校建立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建立卫生员队伍,每天一检查,每周一小结,一评比。同层楼评比获第一名的挂“卫生清洁班”。全学期卫生评比总分列入先进班评比。
2、以班为单位,落实卫生地段,坚持每天三扫(早、午、晚)。教育学生养成文明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不涂污墙壁,大便后要洗手,做到确保校园净化,天灰板无蛛丝灰尘,墙壁无脚印,地面无痰迹,桌椅无刀痕,厕所无臭味。
三、个人卫生:
1、要求学生仪容端庄大方,讲究衣着,头发卫生。
2、定期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检查,着重于衣着、头发、指甲的卫生,并进行卫生教育。
3、建立和健全学生卫生档案,健全个楼层的卫生保健箱,卫生导师要及时做好卫生保健指导,结合各个不同季节特点,对常见病的预防进行教育。
4、认真做好预防近视宣传和教育工作。
四、食堂卫生:
1、食堂经营者必须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不得从事食堂经营活动。
2、食堂经营者必须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3、从业人员包括临时人员必须取得有效健康证明,并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服务人员应穿整洁的工作服,厨房工作人员应当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应梳理整洁置于帽内。
4、发生食品中毒或疑似食品中毒事故时,应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餐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能使用。
6、采购食品必须新鲜、无毒无害,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食品存放应分类分架,隔墙离地,严禁和有毒有害及个人生活用品混放。
7、凉菜间必须专人、专室、专用工具,专用冷藏,专用消毒设施,室内温度不得高于25℃,每天进行定时空气消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省市关于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为依据,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规范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整顿学校饮食服务从业秩序,全面改善学校食品安全条件,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安全的饮食服务,促进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依法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由县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指导、评估,学校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承担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县卫生局要把学校卫生防疫工作、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把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职责范围,加强监控与指导。各乡(镇)要成立学校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要明确食品安全“校(园)长”负责制,校长(园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具体分管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建立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层层落实岗位责任,分工协作,各尽其责,保证各个岗位职责明晰,各个环节责任到人。
(二)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对食品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各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档案,完善《餐厅卫生管理制度》、《原料采购验收制度》、《餐具消毒制度》、《食堂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制度》、《粗加工卫生管理制度》、《烧煮烹调加工卫生管理制度》、《饮用水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及《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张贴上墙。要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制度,严格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制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用餐的卫生与安全。
(三)严格整顿规范食堂经营管理,明确食品安全责任主体。全县中小学校食堂严禁对外承包。招商引资建设的食堂由投资商自行经营管理,并由投资商承担安全管理责任。政府投资建设的食堂由学校经营管理,已签订合同但合同没有到期的学校食堂仍由承包商经营管理,学校指定专人监管,承包经营期间发生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由承包商承担责任,对已发生食品安全责任事故或对安全隐患拒不整改的,学校可单方面终止承包合同,并收回学校经营。已签订合同且合同期满的食堂必须立即收回学校经营管理,不得再对外承包。学校食堂收回学校自己经营管理后,学校要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并按用餐人数的一定比例聘请食堂从业人员,从业人员的聘请必须严格按照县办字号文件要求的程序规定执行,对于编制范围内的临聘人员的工资由学校自行负担。校园内的小卖部(含学生公寓内的小卖部),不得经营“三无”食品,不得分拆零售,不得销售自制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监管,严厉查处违规经营行为。
(四)努力改善学校食堂基础设施,保证学校食堂有证经营。学校要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学校食堂基础设施,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在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下改善条件,规范食堂经营管理,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从2011年春季开学始,所有面向学生服务的学校食堂必须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
(五)严把“六个关口”,规范学校食品安全管理。
全县中小学校食堂必须严把“六个关口”,切实规范学校食品安全管理。
1、严把食品采购进货关。(1)选择和采购持有卫生许可证经营者供应的食品原辅料;(2)向供货方索取该批食品的卫生检验合格证;(3)应对采购食品进行感官检查;(4)以销定购;(5)防止运输过程的污染;(6)防止农药、畜药对食品的污染;(7)防止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以及洗涤剂、消毒剂对食品的化学污染。禁止采购以下食品:(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2)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3)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4)野生菌菇类、腌菜、发芽土豆等易发生中毒食品原料;(5)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2、严把食品储存管理关。储存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食品摆放在货架上,应隔离10厘米,离地15厘米。需长期保存的肉类食品或熟制食品应有专门的冷柜保存,并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不宜混放。
3、把好食品的烹调加工关。(1)尽量使用新鲜的原料;(2)荤素分开、防止交叉污染;(3)彻底解冻食品;(4)彻底加热食品;(5)严格做到生熟分开;(6)正确处理剩菜剩饭;(7)警惕非食品原料引起的食物中毒;(8)严格规范冷菜加工;(9)认真做好留样,要求每餐菜和主食必须留样(分生、熟各一份),每个品种不得少于100g,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
4、把好餐饮用具消毒关。(1)所有餐具要求按“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操作;(2)常用消毒方法:分物理和化学消毒法;常用煮沸消毒法,要求煮沸后维持二分钟以上,以达消毒效果;化学消毒法,主要以含氯消毒剂为主。
5、把好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关。(1)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规定每年进行健康体检一次,取得健康证方可从业;(2)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勤洗手,上班时穿戴干净的工作衣帽;(3)从业人员出现腹泻、咳嗽、发热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等查明原因明确无传染病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6、把好饮用水的卫生关。(1)保护水源,防止污染,饮用水一律用公共自来水或地下水,严禁将山泉水作为饮用水,没有公共自来水的中学、中心小学(学校)、大的村完小应建设机井,一般村小、教学点可建设简易压水井,以保证饮用水的供应;(2)学校饮用水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并做到一学期一检测,检测结果报教育局备案;(3)学校必须建好沉淀池和消毒池,并定期清洗消毒,保留相关资料;(4)保证足够安全的开水供应,教育学生不喝生;(5)卫生监督部门要定期对乡(镇)自来水进行检测,加强监管,确保水质达标。
(六)加强食品教育引导,营造良好卫生安全环境。学校要加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卫生常识教育,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拒绝到校园周边非法经营或卫生状况差的饮食摊点就餐或购买食品。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食品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中小学校还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的要求,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公安、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工作,坚决制止无照、无证商贩在校内、校门附近设点摆摊出售食品。
三、保障措施
(一)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学校食品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责令改正。学校食堂餐饮严格实行“1+2”管理模式(即凡是食品的供给方都必须与食堂签订一份采购合同或留下一份供货凭证;凡是供应师生食用的菜类,食堂都必须留下生、熟两个样品,并放入冰柜保存48小时以上)。学校设置专门冷柜容器用于保存生、熟两个样品,并进行登记,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便于查清原因,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学校必须完善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并适时进行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