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包装设计的概念及其功能

包装设计的概念及其功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包装设计的概念及其功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包装设计的概念及其功能

包装设计的概念及其功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创新;包装设计;应用

0 引言

作为“无声的销售员”,包装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发注重商品之外的情感体验,趣味环保、设计巧妙的包装设计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乔布斯曾言:“微小的创新可以改变世界”。商品包装设计不仅要承载保护商品、传递商品的基本信息,同时要通过“微创新”来给人们带来人文关怀。通过将包装设计中的颜色、字体、材质、结构做出细微的改变,使得原有包装设计更加趋于完善,提升消费者的情感诉求。在包装设计中,不仅仅要体现其基本功能,更要从看似“小”的设计中,体现出对自然、社会及人的“大”关怀。从“微创新”的角度来阐释包装设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包装设计“微创新”分析

1.1 包装设计“微创新”释义

所谓“微创新”指的是在原有的包装设计中,将用户体验放到首位,对原有设计存在的缺陷从包装材料、视觉元素及包装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改良,使得包装功能更加完善,在情感上引发人们的共鸣。包装设计“微创新”作为一种通向包装设计创新领域的重要途径,其需要留意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现包装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进而通过设计对其进行改善。

1.2 包装设计“微创新”的受众及其需求

(1)重视普通大众的情感需求。在商品价格和质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包装设计进行“微创新”,重视消费者的情感诉求,不仅可以触发其购买的欲望,更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从过去单一的功能满足上升到情感层面的关怀。

(2)关爱弱势群体的心理需求。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但是不同群体所需要的消费需求各不相同,也就需要对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进行关注和了解。弱势群体是众多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爱护和关爱。例如,在日本就规定酒类产品包装中应注有盲文,这对于盲文使用者来说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将盲文应用到酒包装上算得上是包装设计中的“微创新”。目前,越来越多的“微创新”应用到包装设计中,在给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传递着越来越多的正能量,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为了满足视障人群的需要,设计时可以将字号增大,通过加强对比使得信息更加容易辨别;同时通过在包装设计中应用可触摸的盲文,让视障人群通过触摸感知包装上的信息。通过简单的“微创新”,即可让弱势群体更加容易地使用商品,进而体现出包装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1.3 包装设计“微创新”的特点

(1)包装设计“微创新”具有实用性。实用性作为包装设计的基本属性,主要任务就是完成保护和传达物品基本信息的功能。包装设计“微创新”的实用性是其所考虑的基本要素之一。通过对各种元素和设计方法的重新组合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2)包装设计“微创新”具有环保性。包装设计“微创新”也要兼顾环保的需要,进而体现对自然和人的关怀。在材料的选择方面注重环境资源的“再利用”。在设计中尽可能延长包装的使用周期,从而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 包装设计“微创新”的应用分析

在很多优秀的包装设计中,都蕴含着“微创新”的设计理念,从“小”的设计体现出“大”的人文关怀。

2.1 在包装视觉元素进行包装设计“微创新”

(1)易于识别的包装色彩。色彩在生活当中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视觉感召力,通过色彩的合理应用,能够快速抓住消费者的视线,引发联想,进而产生购买欲望。

通过在包装设计色彩应用上进行“微创新”,加深人们对产品的印象,进而打开销售渠道。例如,耐克为了迎接中国农历新年,将传统礼盒设计为红色,通过传统的“中国红”给中国消费者传递出亲切的信息,通过此设计拉近耐克与中国消费者的情感距离,进而增加其销售量。

(2)巧妙地运用文字进行互动。文字在包装设计中能够准确快速的传递商品信息,其在包装设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在包装设计中对文字进行“微创新”,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适当的引导,进而让消费者对文字信息做出适当的反馈。例如,为了区分所用的纸杯,设计师在纸杯上印有不同字母和颜色,就可以让使用者很好地进行区分。同时使用者还可以将字母进行简单的组合拼成简单的词语,进而增加使用者的兴趣。通过对包装视觉元素的文字进行“微创新”,既能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能够带给使用者全新的设计体验。

2.2 在包装材料上进行包装设计“微创新”

材料在包装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对现有的包装材料进行“微创新”做出适当的改变,就可以让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瓦楞纸是包装中使用最多的材料。为了减少瓦楞纸因包装尺寸不合适所带来的浪费,在瓦楞纸上设计出能够弯曲的奇数形式的三角射孔,这样能够使瓦楞纸随着商品的形状进行包裹,并使包装变成具有个性风格的造型,这种包装设计可以说是一举多得。通过对包装材料进行适当的“微创新”不仅能够对商品进行保护和保持结构的刚度,同时还节省了大量的填充材料和运输成本,真正体现了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

2.3 在包装结构上进行包装设计“微创新”

包装设计的概念及其功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包装设计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0105-02

一、高校包装设计教育应明确设计人才培养目标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是综合型人才竞争的时代。人才作为国家的首要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目前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这是为了适应我国目前市场的发展需求,但是从国际经济市场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人才培养方向需要做出及时的转变,应该把目标定在适应及引领未来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向上。因此我们要站在目前的基础上,着眼于未来,培养出既能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又能引领未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特质是:1.创新意识;2.创新精神;3.创新能力。因此具备以上三点的人才才是引领我们未来社会、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核心力量。高校对包装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应该定在创新型人才的层面上,这样的人才不但能满足对产品的设计开发及创新的需求,又可以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他们可以加快包装设计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高校教育应该明确包装设计专业的本质特征,及时有效地更新教育理念

现代包装设计产业的蓬勃发展是现代社会工业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包装设计是由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带动起来的。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包装的功能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悄然发生着变化,由当初的保护功能慢慢地成为商品的销售媒介,这种销售媒介已然成为企业产品争夺市场的利器。由著名的“杜邦定律”可知有64%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是根据其包装决定的,这也说明了包装时代的到来。在如今的商品时代,不管你在何处,精美的商品包装都会在你身边展示它的魅力,提升你的消费欲望。很显然,商品的包装及其内涵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均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商品的包装设计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是一种经济行为。因此,如何正确认识、理解包装设计的实质是关系到企业对产品营销策略的制定及产品定位的重大方向问题,对企业未来的快速发展及市场竞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树立我国包装市场经济的正确理念对高校正确培养包装人才有着促进作用,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亦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高校包装设计教育应切实深入改革教学内容,完善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教育机构一定要深入地理解“改革是手段,教育是目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基于深入了解包装人才的培养方向及产品包装设计的本质要求对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探索。

(一)高校包装设计教育应强化基础,突出专业特色

由于高校的包装设计课程属于一门专业性及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我们应针对其特点进行分步骤、分阶段的教学强化,以求达到一种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基础学习阶段,我们应该注重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教学,以求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另外,在其基础课程的教学方面,教师要摆脱传统的以美术课程为重点的教学理念,应该注重以设计为主的基本训练。在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教师应以特色专业主干课为教学重点,平衡好基础课及主干课之间的比例及先后关系,并做好它们之间的衔接工作。

(二)高校包装设计教育应加强学科间相互融合,优化课程结构

传统、单一的专业划分对包装设计专业的进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素质高、基础宽及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才是市场所需求的。因此,高校要及时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革,例如选修课的课时比例应相应增加,学科间的互动课时比例应有所增加等。总之,学校要打破专业与学科间的界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实现相关资源的整合、利用。

(三)高校包装设计教学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包装设计产业与市场经济、时展息息相关。包装设计的设计理念、思维是随着现代科技、思潮及时代的审美观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高校的包装设计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高校要密切关注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市场的需求动态,及时了解国外包装产业的发展趋势,以便能够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教学的新知识,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来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

(四)高校包装设计教学应加强实践教学及实验教学的内容

包装设计这门学科的特点是较强的应用性及实践性。因此高校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应增加实践环节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自己的专业内容。在日常的教学内容中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设计能力的训练,通过概念性或者是创意性的专题来提高、扩展学生的设计思维、创新能力,以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包装设计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这对学生的创新性设计及与时俱进的潮流思维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高校包装设计教学应加强对传统文化、地区民俗文化及包装设计文化之间的融会贯通,亮出自己的特色

面对当今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国际化的文化传播,如何将包装设计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底蕴及创新性对企业未来的健康、快速发展都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在包装设计的教学中要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及地方区域文化,理解其中所包含的精髓,再将其融入包装设计的教学中,以作为以后学生的实践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国内外包装设计的新思维、新理念,并认真、深入地处理好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设想、创新,而且还可以继承并且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另外,高校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增加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所必需的,更是高校办学办出特色的需要。总之,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完善包装设计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基础,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及包装设计文化之间的融会贯通,就更能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深入探讨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注重学生个性培养

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对人的培养教育就如同种植花草树木一样,我们应首先深入了解花木的本质特点,根据其自身特点给予不同的栽培方法,这样花木才能茁壮繁茂地生长。这就是我们现在一直强调的“因材施教”,同样高校教育学生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包装设计是一门集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于一体的学科,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都具备创新潜质,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特点,针对其个性发展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与引导。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造力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为灵感并不是凭空想象就可以产生的,它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及广博的知识之上的。其次,教师要积极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其创新意识。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分析事物的思维能力,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好奇心,同时鼓励学生要大胆设想、创新,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有目的的教学训练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及前沿的设计思维融入教学中,以期高校教育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

(二)及时关注市场发展趋势,搭建教学与市场之间的桥梁

在高校包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树立包装设计市场的价值观,要让学生具备商品的品牌意识,因为商品是为企业谋取利润的,优秀的包装设计是商品的销售媒介,是企业占据、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在包装设计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需求,积极主动分析消费者的心理及消费需求,为学生毕业走出校门进入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兵.大学创新文化视野中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J].南京南京师大学(社会科学版),2011,(2):9-15.

[2] 黄信初,蒋艺芝.包装设计[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

[3] 李永春.对艺术院校包装设计教育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5,(4):95-98.

包装设计的概念及其功能范文第3篇

传统的成型针织服装一直以来都是以贴身、柔软、保暖起作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内衣外穿的潮流改变了人们的穿着习惯,成型针织外衣渐渐成了时尚元素,针织独特的外观和结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使用这一传统工艺来表达创新艺术概念。针织立体造型促进了各时尚领域的跨界合作。

成型针织造型的立体发展过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流行趋势对毛衫设计的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由于针织毛衫的外衣化,传统保守的贴身款式的毛衫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于是,针织服装设计师开始关注到除了针法、图案和色彩以外的设计元素。由于针织毛衫的轮廓和款式不再受到局限,设计师们开始不断地对针织设计进行新的尝试。他们受到梭织裁剪服装款式的影响开始将针织服装与梭织面料搭配在一起进行设计和制作。比方说针织大衣上的针织贴袋容易变形,设计师便将口袋的部分替换成梭织面料;又如一些男式针织外套的手肘部容易被磨破,因此在肘部车缝一块椭圆形的皮革,以增强其耐磨度。这种针梭织结合的方式,是针织服装设计师开始将不同材料融合在一件服装上的最早的尝试。

随着流行趋势对针织服装的影响越来越大,设计师们开始大胆的尝试针织毛衫的外型结构上的突破改变。除了传统的手工工艺刺绣、盘结、钉珠、烫钻等装饰工艺外,还会充分利用毛衫立体空间的表现。设计师们利用多种材质的有机结合,将毛衫的设计空间开始从二维平面转向三维立体。

成型针织服装的三维立体造型

针织制品本身就具有立体感的特性:当正针和反针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凸凹感,相互作用的力越大则立体感越强。比如运用在毛衫上的绞花组织和集圈组织就形成了天然的凹凸效应,这是其它裁剪服装无法到达的,也是针织品的特殊所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师已经不满足线圈作用所产生的凹凸感,而是通过各种手段进一步的增加毛衫的立体感。以下选取的例子是近几年针织服装设计师常用的设计方法和工艺。

1.换线与密度

纱线更换粗细、变化疏密是增加毛衫立体感的方法。使用纱线1、编织服装凹陷的部位,并将需要凸起的部分的纱线更换成醒目粗壮的纱线2、可以用各种固有的花式纱线来突出立体感。由于材质不同和编织的密度不同,会自动产生凸起效应,形成及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在不更换纱线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编织的密度也可以实现凹凸的形成。编织密度疏松的部分织物会蓬松隆起,而编织密度紧实的部分织物会相对凹陷,形成有趣的波纹状态。

2. 褶皱

摺皱的处理是针织工艺表现的一种特殊手法,摺的运用往往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合理的运用摺皱到针织服装设计中是设计师通常采用方法。夸张自然褶皱可以采用织物的中间进行局部的先加针后减针的方法,就可以形成隆起的效果,针数增加的越大,隆起就越明显,便可以形成织物堆积褶皱的立体效果。

3. 组织结构

除了加针减针可以形成凹凸效应外,很多针织的组织结构都可以形成三维立体的外观,这也是毛衫立体造型设计独具魅力的地方。当移针和集圈组织同时被使用的时候,毛衫的外观如岩石或生物一般的肌理,这种夸张的表面肌理可以直接改变服装的轮廓,双层绉皱也是一种常见的针织组织结构。将两层织物同时编织,上层织物弹性小,下层织物则具有较强的收缩性的时候,上层织物就会自动收缩,形成凹凸的纹理。

局部编织也是最常用的可以形成凹凸结构的编织方式。通过对一部分线圈的局部编织,使这部分线圈的排数长于其它线圈的排数,这部分多余的排数就会自动凸起。由于凸起部分的宽度由针数决定、长度由编织排数决定的,可以自由的决定凸起部分的大小和形状。局部编织往往可以和针法的变化结合在一起使用,具有极强的造型性,是非常有趣的编织方式。

创意的造型是无限的,许多设计作品早已超越传统针织服装的概念。如瑞典著名的针织设计师桑德拉·贝克兰德(Sandra Bucklund),她善于将各种形状的针织材料堆砌在一起,形成犹如软建筑一般的效果,具有庞大的造型和夸张的轮廓,让人为之惊叹。又如中国的针织羊绒设计师刘芳,她一改羊绒柔软的触感,将针织片叠加起来形成立体造型,在人体上做大面积的立体装饰,使服装的造型变得极其夸张。

跨学科合作引领针织设计的革命

设计师将软雕塑、软建筑的概念引用到针织服装的设计中,将针织与艺术设计融合一体,引领了针织设计的新潮流。近十年来,现代针织艺术的载体已经不仅仅只是服装,而是纺织品设计、配饰设计、室内设计、包装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雕塑和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复合而成的艺术品。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建筑工程师和设计师正在着手研究,尤其是一些高端的建筑、工业产品、包装用品等巧妙的利用纤维材料采用针织的编织结构工艺和技术,使其产品结构更合理、更安全、更牢固耐用和美观。。今后不论是梭织还是针织一定会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这才是时尚的发展方向。随着整个设计艺术领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艺术家、设计师、科学家们跨学科的合作越来越多,途径越来越多这才是社会发展的方向。

结束语

包装设计的概念及其功能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告设计;个性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竞争在这个残酷的社会是我们所有人及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如果在想立足于这个社会并且有着长远的发展,创新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广告公司也不列外,所以,正在到来的是一个充满变化的阶段,有很多未知的变量。机会与挑战是并存的,中国的广告业必须正视变化,习惯于在变化中生存,在变化中迎接挑战,寻找机会,创造自己的发展空间。笔者总结了中国广告业要想在长远的生存的几个必备条件。

一、广告设计的概念及形式

广告设计是科技与时代的结合点,体现了时代的脉络和特征,精神和文化的观念。广告设计被人们誉为“文化科技的结晶、历史的影子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清晰展示学科的概念以及涉及的范畴,为我们建立科学有效的展示专业教学体系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广告设计是基于对资讯收集、策划、传播与接受反馈的设计活动。它不仅要求广告设计的作品要具有功能和精神的内涵,还应具备传播与接受的双向互动性,并且符合经济活动的规律。现代人在展示活动中寻求的是交流、对话和劝服,而不是训诫和灌输。广告设计是一种多元整合的信息传播媒介,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设计形式,因此在教学上需要了解展示设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时代要求,明确专业学科的概念以及所涉及的范畴,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来指引我们的教学工作,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与社会,与科技文化,与经济水平的发展相同步,这样才能给展示设计的发展拓展美好的前景,使广告设计能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服务。广告设计需要用策划设计、空间设计、VI设计,多媒体设计等表现手段和方法来达到展示的目的。今天的广告设计已经发展成为一条多元整合的设计链索,涵盖了众多的设计门类及形式:建筑结构设计、空间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等,成为使用多种形式综合表现的,与市场关系日益紧密设计形式。换句话说,今天的广告设计可以理解为以空间作为资讯传播载体,整合多种设计元素,进行信息高效传递和接受的一种媒介。展示设计以其直观、形象、系统、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魅力,提供了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交流的一种时空平台。

二、要具备个性化设计需求

20世纪4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电脑的出现使传统繁琐的手绘表达到现在只需要掌握相关软件,拥有不一样的思维及想法便可在电脑上表达设计出来。它也大大缩短了广告公司与客户之间需要沟通的时间,只需要通过电子邮件便可确定最终客户满意的方案。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设计就成为无限超越自我,获取随心所欲的表达。平面设计行业从业人员通过对设计内容,版式等设计元素的重新组构,在演变中寻找个性,倡导设计风格。施展个人非凡的干劲和创造精神,设计在个性表达的道路上才更有生命力。

三、要有人性化设计需求

人性化设计需求是21世纪的设计主题,设计承载了对人类心灵慰藉的重任。年轻的我们需要张扬个性,表达青春激情。不管什么作品除了要在贴切实际外,要有自己的想法,把自己想法融入到作品中,让别人一眼能看出来你想表达什么,说明什么,或者值得人们赞扬,或者值得人们深思。平面海报就是这样,一张海报你得有中心主题,你得想办法吸引别人眼球。再者要融入你自己的创意、想法、认知。当然,追求个性化不是一味的给别人强加自己的想法,那是不可取的,而是将自己作品设计的更能打动人,更有文化底蕴,那样才能更胜一筹。

四、更注重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在当今社会一大发展的主流,为了迎合广大的消费者,广告商不断的利用智慧与现代技术的相结合。创新出一代又一代的新产品。就拿户外广告举例,还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户外广告仅限于广告字,招贴、或者有少部分的广告灯箱。那时候广告灯箱这块国内还没有像样的自主品牌喷绘机,研发成本很高,只有少部分的大公司进口的外国喷绘机,因为价格昂贵,出来的产品价格同样也不低,以至于那时候广告灯箱不是很普及。而如今,在大街上,马路边、甚至小到公共卫生间,到处都是写真、喷绘、更甚于霓虹灯、LED、发光字等等。这些东西在很大一程度上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使消费者认识并且认知到这些技术,从而使最初那些创意的公司获取更多的利益而更好的发展下去。我想这就是人类智慧和科技的结晶,更是人类创新的结果。

五、应具有绿色设计理念

绿色设计需求给平面广告设计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绿色设计指的是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将可拆除性,可回收性、可重复利用性等融入到设计的作品中,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考虑到于环境的兼容性。我们在设计作品中要充分的考虑到二次利用、循环回收、节约资源。着重利用绿色材料、绿色结构设计、绿色能耗设计、绿色包装设计以及绿色制造过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低碳生活的绿色设计将是中国平面广告设计发展的目标。

总之,要做好平面设计就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此外,还要有独立的思维与创意,大胆进行理论研究与设计创新,积极探讨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平面广告设计规律、理论体系及其发展前景,为平面广告设计产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罗胜京.广告设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6.

[2]吴欣,张婷.广告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

包装设计的概念及其功能范文第5篇

1 传统媒介下图形创意表达的特征

图形是极具表达性的视觉语言,通常借助二维介质表达图形的表意性和传达性。传统的图形表达方式载体局限于印刷出版物,一般以静态的平面图形和文字呈现;在当代艺术设计中,一些独具创意和表达性的优秀图形设计作品,给我们带来强烈的图形视觉冲击力,同时创作者通过图形对主题思想和内涵的诠释,创作出引发观者深层思考的作品。例如,日本福田繁雄、德国冈特兰堡等世界平面设计大师的作品,他们的图形海报设计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设计表现上很少或不用文字,坚持运用纯粹的图形语言表达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探索图形语言的深度和广度。这些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代平面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创作的思维体系和图形构形方法常被作为经典作品加以剖析、学习,并引用到图形创意课程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视觉元素表达呈现多元化趋势,多维、动态的图形表达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视觉传达载体中,如户外广告、网络信息传达等。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的基于二维形态的图形创意表达性显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2 数字媒体时代下图形创意表达的特征

在数字媒体时代下,图形的创意表达从过去依赖印刷的二维呈现发生着改变,图形表现开始从静态二维空间发展到三维动态空间,增加了图形表现的丰富性。同时,交互性的图形语言表达改变了单项的传播模式。数字媒体下,图形的动态性和互动性特征不仅加强了观者的参与和表达,还使得图形语言的艺术特性和艺术感染力更加丰富,增加了传播力。

在2015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中,我院学生冯达峰等利用图形创意和交互设计思维,进行“洁婷卫生巾”的广告创意设计,运用图形创意设计原理诠释“洁婷卫生巾”透气、安全的广告诉求,在设计表达上运用交互设计特性,融合了图形、文字、声音、动态等多种表达形式,并加入参与性图形小游戏环节,加强了观者的参与性,将产品功能、特征等优势幽默而轻松地表达了出来,在全国赛区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赛区综合创意类一等奖。这是一次图形创意课程的有益尝试,在传统课程训练中加入交互性图形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和对图形的认知。

3 数字媒体时代下图形创意课程的改革思索

图形创意课程的重点是对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通过形象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方式,结合同构、正负形等构型法进行创意思维训练。传统的课程训练是在平面纸质上的图形设计表达。多维形态表达的介入,使创作者需通过多维的思考进行图形创意,可以打破静态图形创意思维的局限,结合计算机图形软件进行创意图形的绘制,使静态图形动态化,在从“静”到“动”的转换中,创作者也会因其要表达动的图形创意,而关注颜色的变化、形状的变化转接、纵深感和位置的变化等,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训练。例如,在表达一个由树叶转换为和平鸽的图形创意时,图形会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空间转换,动态的表达可以通过时间和空间的把握,将这一信息流充分传递,取得更好的视觉信息的传达性。在具体课程实施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3.1 创意思维多元化、立体化

图形创意课程的重点为创意思维的训练,虽然最终以不同载体的图形(静态、动态、立体)形式呈现,但对图形形态的认识、图形形式的思考及创意概念的表达,核心依然体现在创意思维能力上。图形创意是创作者智慧和个性的表达,就如面对一个“点”的创意思维,在课堂头脑风暴和发散思维后的结果可能是水中的蝌蚪、五线谱上的高音符号,也可能是阿基米德眼中那个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的地球。图形创意充满了创作者思维的独特性和灵活性,它不应是单一的思维模式,还具有常规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以及收敛思维、跳跃性思维、线性思维等各种方法,往往突破思维的定式,借助想象、联想、理性与感性思维等方法,创作出现实与虚幻、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新颖独特的图形。图形表现可以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将传统模式下图形的单一表达性外延出多种可能。可以运用动态、音效、立体等多元立体的创意出发点进行思维,比如图形有了动态表达可能性,那么创意思想可表达得更加丰满,但同时对图形课题思维的多元、立体化的思维框架提出了要求。

3.2 点燃兴趣点,激活创意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该打破单一、枯燥的理论讲授,结合新媒体技术下表达多样化、具有启发性和丰富内涵的图形创意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图形创意课程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加强课堂互动、讨论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以往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单向式教学法,让教学过程真正互动起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多媒体渠道发现、分析、研究优秀图形创意,共同分析图形表达含义、表达方法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层层剖析优秀案例的创意思维出发点、表达方式、技术运用等。当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创造性思维点燃了创作欲望时,那么他会非常主动地调动各种表达方法来呈现创意,积极掌握创作中的手绘表达、电脑制作等技术,将艺术与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

3.3 基础训练的不可替代性

虽然数字艺术为图形创意设计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但在课程设置和训练方法上依然要符合创作规律。固然,动态的、立体的图形创意表达具有视觉的吸引力,但“静态”图形创意表达是核心和基础,应该注重创意思维的启发和运用,快速手绘,将创意灵感捕捉下来,依然要运用发散思维、思维导图等手段进行图形静态表达,这也对学生的手绘能力提出了要求。当前,计算机软件的功能和便利致使学生往往忽略手绘表达,特别是图形创意的数字化,使学生认为只要有创意和想法就够了,不必手绘图形了。著名艺术家李可染说:“练基本功的主要目的,就是强制约束自己的脑、眼、手,熟练地掌握创作规律的能力。”手和脑之间有密切联系,眼为脑之师,脑令手之行,在创意表达过程中,应运用手绘快速表达出思维碰撞创意的火花。在课程设置上,在课程前期依然应强化手绘表现,加强学生造型能力的训练。

3.4 专业课程联动效应

将数字媒体技术引入图形创意课程中,探索图形创意的多维表达性,是艺术与技术相互统一的很好体现,但同时应注重课程的循序渐进。首先,图形创意课程就是运用创意思维的训练,思维训练是基础和核心。此阶段采用手绘表达方式,大量练习图形创作,运用联想等思维方式,结合平面图形构型法创作,遵循图形创作的规律和设计原则,在静态图形表达基础上遴选优秀作品,进行第二次创作,以此为出发点,加入多维的、立体的思维创意框架,将调动学生图形(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软件、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知识点,起到专业课程的联动效应,有益于课程学习的交叉性和互动性。同时,因为有具体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学生学习软件的主动性和活跃度会大大提高。在教学上需加大实践环节,数字软件应用和和图形语言表达能力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将诸如项目训练、学科竞赛等实践课程结合起来。这样,通过专业理论知识传授、软件技能应用和实践课程项目训练等,真正达到课程联动、交叉教学、综合能力培养的目的。

3.5 拼盘式教学的可能性

拼盘式教学模式突破原先教师一人一课的单一模式,多样化整合学院教师的知识与能力,形成合力,形成集体智慧,是团队协作的全新教学法。我院以“包装设计”课程进行拼盘式教学改革试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将数字媒体技术引入到图形创意课程后,整合图形创意思维表达、图形表现、计算机软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竞赛、实战项目设计等,形成拼盘式教学模式。

第一,系统的课程管理。课程包括较多方面的知识点与相关内容,从初始建立时的单一性,向着课程设置的阶段性、渐进性、递进性合理配置。

第二,整合教师知识和能力。团队合作,实施诸环节一体化的集体分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