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研究

传统文化的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的研究

传统文化的研究范文第1篇

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本主义思想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治病略例》中说:“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他把自己尽毕生心血写成的两部方书命名为《千金方》,就是因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在《大医精诚》中这样论述道:如果遇上有患病来求救的人,不能够询问他的贵贱贫富,年龄大小,是朋友还是敌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聪明还是愚笨,都只能一样看待,都像对待最亲近的人那样为他考虑。“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像这样才可以成为老百姓的大医,否则就是百姓的大敌。“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人的生命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医者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不论贵贱贫富,一视同仁;不计名利得失,一心赴救。孙思邈以病人为本,全心全意为病人考虑,对待求治的病人他不分贫富贵贱、老幼美丑,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珍爱生命,成为后世行医者的楷模。医学是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命科学,对生命的轻视和对人性的冷漠是医家的大忌。自古以来,历代医家关注人们的生命,强调对生命的敬畏和终极关怀,“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为宝贵的财富。《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庀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2]可见,早在古老的周代就设有分管医疗的医师,并把治病救人作为宗旨,以医治的效果作为考核医生和制定俸禄的依据。这种以人为本救济天下的思想就是对百姓生命的最大关爱。医学与人的生死安危密切相关,要真正尊重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价值,从医者就必须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自觉意识。我国古代医学和医学教育的发达就是基于人为贵、人命至重的思想,出于对百姓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从根本上说,医学治病救人的宗旨是通过对人的“关怀”来体现的。从传说中神农遍尝百草的滋味、天下水泉的甘苦,“令民之所避,一日而遇七十毒”;到伏羲画八卦,得以类推百病医治的原理,尝试百药而创制九针的医术,“以拯夭亡”;到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再到孙思邈的精勤不倦,大医精诚;乃至李时珍不顾生命安危,亲自试服草药,完成了伟大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孕育于久远的古代,经过历代医药家们的言传身行,得以不断地传承演进,并成为医学和医疗事业持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经久不衰。因此,历代的医学前辈们在开展医疗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催生了中华医学“以人为本”的原始医德[3]。

医乃仁术、济世救人的儒家仁爱思想

在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史上,医儒不分,儒家思想为医学伦理思想及医学理论注入了强有力的活力。“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所谓“仁”就是“爱人”。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儒家强调仁者爱人,而医学正是推行“仁”道的最佳途径。医学为“生生之具”,医学的目的是仁爱救人,为医者,最重要的应当有仁爱之心。行医治病、施药救人就是施仁爱于他人,儒家的仁爱思想因此也成为医学道德的理论基础。面对满目珍馐,只能“看有若无”,因为“病人苦楚”,“不离斯须”,作为大医,只能产生“惭愧、凄怜、忧恤”之心,“发大慈侧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仁者爱人”,面对病人的痛苦、百姓的灾难,掌握医术济世救人是医家最好的仁爱惠心。具“仁心”,行“仁术”,做“仁人”,成为古代许多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和理想选择。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活人的仁术。“仁心仁术”赋予医学以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强化了医生职业的神圣与高尚,集中体现了儒家传统伦理的仁爱、仁慈和仁义观,成为古今医家普遍遵守的职业伦理道德原则。孙思邈将幼时病痛的经历化作对医学的执着和对病人的同情,由自己的病痛想到天下百姓的病痛,将爱己的心扩大到爱“天下人”的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儒家“仁者爱人、兼济天下”的人生追求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可以说在孙思邈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有仁爱之心,才能博施济众,对所有患者都“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有仁爱之心,才能做到“勿避险巇”“一心赴救”;有仁爱之心,才能“省病诊疾,至意深心”。没有了仁爱之心,就缺少了对患者心灵的呵护,再先进的仪器,只能带来令人生畏的冰凉;没有了仁爱之心,就缺少了对他人苦难的关怀,再精良的医术也会失去人性的温暖。“医乃仁术”,简单而朴实的四个字,却概括体现了医学的真正精髓,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仁爱思想[5]。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民族敬业精神

在中国的传统医学文化中,历代医圣名家都强调了为医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必须具备孜孜不倦、专心致志的敬业精神。《素问•著至教论》中要求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孙思邈在《千金药方》卷一《绪论》第一《大医习业》中要求医生:“凡欲为大医……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4]孙思邈不仅是医学大家,同时精通儒、道、佛及诸子百家,这些名家经典不仅增加了孙思邈的见识,也对他的精研医学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没有知识的广博全面,哪来技术的圆通周密。只有广泛博览诸家经典,涉猎不同领域学科,从典籍中汲取知识和经验,才能才高识妙,具有精湛的技艺,才能临事不惑,游刃有余。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我看当今的医生,不考虑探究经文的含义,用来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而是继承各自祖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查询病情,只追求口才敏捷;面对病人一会儿,就处方用药。“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所以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的是“多闻博识”、“视死别生”。李时珍爱读古典著作,就如同吃了蜜糖一样,他搜罗百家著述,博览群书,稍有心得就写下来。医术的高明源于他饱读经书,博闻强记,只有勤求古训、精究方术,才具备了“苍生大医”的基础。正因为医学的博大精深,经方的玄妙深奥,所以只有用心精微的人,才可以和他一起探讨医学问题。如果用最粗浅的思考去探求最高深的医学,难道不危险吗?孙思邈批评社会上有些愚昧的人,读了三年方书,就认为天下没有什么病值得治疗;等到治了三年病后,才知道天下没有总是对症治病的良方可用。因而学医的人“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步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4]必须广博深入地探求医学的渊源,并精心勤奋,毫不厌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方能精通医术,明辨病因,成为大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如《病家两要说》所述:“然必有小大方圆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能会精神于相与之际,烛幽隐于玄冥之间者,斯足谓之真医,而可以当性命之任矣。”只有掌握精湛医技的人,才可以担当性命的重任。而高超医术的获得,必须要有精勤不倦、刻苦钻研的精神。

重义轻利、清正廉洁的传统道德规范

传统文化的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鄂州古铜镜;纹饰;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J5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96-01

一、鄂州古~镜及其纹饰

(一)鄂州古铜镜的历史发展演变。鄂州古铜镜制作流传千年,历史悠久。可以不夸张地说,中国古铜镜的发展就是承载着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变迁,内含生产力和文化艺术的历史印记。[1]从我国古代铜镜发展历程来看,铜镜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而铜镜纹饰的出现也较早,在汉代,神话题材已经出现在铜镜纹饰中,唐代铜镜形状以及纹饰内容更加丰富,直到明清,古铜镜才逐渐被玻璃所代替。鄂州作为古代吴国政权所在范围,并且其领地铜矿丰富,所以鄂州从商代开始就有了铜制作工艺,这也为鄂州古铜镜纹饰悠久的文化内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鄂州古铜镜的作用及其纹饰特点。鄂州古铜镜的纹饰与其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铜镜是有着实用价值,供人们梳妆打扮。此外,铜镜也有着镇宅以及辟邪的作用,鄂州古铜镜也是如此,这不仅体现在婚丧嫁娶过程中,还表现在日常家庭装饰中。最后,鄂州铜镜还有着功效,而这也就是借助纹饰来体现,通过刻画佛道人物形象,寄托的色彩。鄂州古铜镜的纹饰特点主要就是集中在其内容图案上面,神兽图案种类繁多,但是在瑞兽图案中,围绕凤的纹饰居多。

二、鄂州古铜镜纹饰的传统文化意蕴

(一)的传承。鄂州古铜镜的纹饰发展也经历了前后发展变迁,从最早期的图腾纹饰,到之后纹饰内容逐渐丰富,而且随着铜镜的普及,民间大众的流传也使得其纹饰内容不断丰富。铜镜纹饰逐渐了有了人物画像,而这种人物画像也更多表现佛道神仙体裁,可以看出,鄂州古铜镜的纹饰的变迁过程就是反映了当地的传承,从早期的图腾崇拜发展到,鄂州的“飞凤”纹饰,更是代表了此地对凤凰的崇拜。可以说,鄂州古铜镜纹饰的宗教意味不言而喻。

(二)趋利避害的古代大众心理。趋利避害是古代每一个地区大众所追寻的美好愿望。而在鄂州地区,通过铜镜的纹饰将铜镜内含“趋利避害”的寓意,成为当地大众普遍的心理特征。早期的神兽纹饰本身就包含着“趋利避害”的意蕴,但是随着道教发展,更多的瑞兽以及神仙人物成为了鄂州铜镜纹饰的内容,并且开始在纹饰中加入铭文,使其“趋利避害”寓意变得更加明显。此外,此地纹饰出现道教八卦图案,作为镇宅之用。随着“趋利避害”的地区大众心理影响,鄂州古镜的文化意蕴不断延伸。[2]

(三)承载民俗文化、历史的元素。鄂州古铜镜的纹饰内容丰富多彩,除了动物以及神仙人物的刻画,还有比如人物故事,以及神话传说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正是承载着当地悠久的民俗文化,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像历史人物吴王夫差、伍子胥、伯牙都成为其纹饰的内容,更是凸显了鄂州吴楚文化的历史内涵。此外,鄂州嫁娶时铜镜的神兽纹饰也体现了当地百姓自古就有借铜镜纹饰祈福爱情、婚姻美满的民俗文化特征。最后,随着日月星辰以及自然风景引入鄂州铜镜纹饰,更是将鄂州的自然地貌和独特风景以纹饰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鄂州古铜镜纹饰内涵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

(一)迷信之说盛行。鄂州铜镜纹饰是古代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3]但是从其纹饰的内容来看,其中带有着浓浓的迷信之风。从最早的图腾崇拜,到之后的道教人物刻画,都是如此。而迷信信仰盛行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汉朝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谶纬之学盛行,人们普遍相信鬼神,而后道教盛行,更加剧了这种民间迷信色彩,正是在迎合了当地图腾崇拜和信仰,使得瑞兽、神仙成为了人们的偶像,从而体现在鄂州古铜镜的纹饰内容中。

(二)战乱、天灾之下的精神依托。纹饰的内容反映了当时鄂州社会的动荡,体现了当地社会生产力不高,人无能为力,没有去改造大自然,改变自我的能力,只能通过铜镜纹饰的“祈福避祸”功能实现上天保佑,古代,鄂州战乱不断,社会统治不稳定,民众始终处于“动乱不太平”的心理之下,加上自然环境恶劣,生产能力相对较差,水灾频发,“朝不保夕”的思想在社会中流传,人们只能将美好寄托于铜镜纹饰之中,使其成为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精神寄托。

参考文献:

[1]陈雪梅,向珏贻,蒋临风.鄂州青铜古镜的特点及工艺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8.

[2]余松波,桂祥盛.铜镜文化内涵[C].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会议论文集,2007,(10):5.

传统文化的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江台;传统文化;问题要就

一、江台的历史文化起源

据《东台县志》记载:西溪即古临海县,相传为古县地,西汉以来就有此镇。作为东台的发祥地,西溪有着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享有“苏北周庄”的美誉。南唐N元元年即九三七年,于海陵县置泰州,设海陵监于东台场。清乾隆三十三年即一七六八年,东台从泰州分治后,泰州东北境九场四乡划为东台县,东台为县治所在地。因东台在海陵之东,而且地势较高,故得名“东台”。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古老的文化:以海春轩塔、宋代三宰相为代表的名贤文化;以泰山寺、碧霞宫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缫丝井、肝肠河为代表的“天仙配”民间文化;以通圣桥、八字桥为代表的“桥”文化……古塔、古寺、古桥、古井凝聚了东台上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二、江K东台的历史文化传统

(一)世界一绝,发绣缱绻

发绣,顾名思义,是以头发丝为原料,结合绘画与刺绣制作的艺术品。而享有“中国发绣城”美称的东台,其发绣技艺自然首屈一指。早在清康熙年间孔尚任的《西团游记》中载:东台附近的西团镇(古属东台场)晾网寺里藏有发绣观音佛像,被推为发绣珍品。东台发绣以其独特的工艺,以针,以发代丝,大胆借鉴苏绣、湘绣的技法,运用滚、施、套、乱的虚实针法,尤其是双面异色发绣的制作,开拓了发绣工艺的新纪元,把一个濒于绝迹的发绣工艺发扬光大,使之成为誉满海内外的发绣城。其产品秀丽典雅,号称“世界一绝”,多次荣获“全国工艺美术品”金奖、“江苏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全国优秀新产品设计”一等奖等称号。东台因发绣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东台发绣,世界闻名,实至名归。

(二)鱼汤下面,味溢四海

东台的美食真的很多,而让出门在外的我念念不忘的,唯有鱼汤面而已。据传,清乾隆年间,一位御膳厨师因触犯御膳房的条规,被逐出宫廷,流落到东台,以卖白汤饺子为生,味道可口竟顾客盈门。后被一家面馆聘用,做起白汤面,生意更是兴隆,只因这白汤面的制作手艺不凡。原来这位御膳厨师制作的白汤面方法独特,做工精细:他选用鲜活鲫鱼,把腮扒光,把鳞刮净,洗干净后放在清水里泡上几个小时,晾干后放到油锅里炸,直到鱼起酥后才捞起,配以鳝鱼骨、猪骨、猪油、姜葱、虾子、白酱油等。加之用手工做的刀面匀细,宽汤大面,再放上几片肴肉和脆鱼,更是锦上添花。当时盐业兴旺的东台贾商云集,台城二十多家茶馆酒店,也都仿制供应鱼汤面,每天早市都是人满为患。鱼汤面是以鲫鱼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而鲫鱼有温胃健脾的功能,常食之,大有养肾健体之效。民间常说:“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

(三)千年古刹,泰山古寺

东台有座千年古刹,全称为“泰山护国禅寺”,被中国佛教协会列为江苏省重点庙宇。泰山寺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原址为东岳行宫,与海春轩塔比邻,占地八百亩。这里红砖碧瓦,庭院幽深,山门朝北大开。这里寺中有庙:关帝庙、华佗庙、神农庙、鲁班庙、轩辕庙巧布其中,故有“一寺五庙”之称。寺内地藏殿后有一土山,山上屹立的碧霞宫金碧辉煌,东西有钟鼓楼对峙,碧霞宫内供奉的是东岳泰山大帝的女儿,号称“泰山神女”的碧霞元君,“泰山寺”由此得名。

(四)西溪胜地,天仙发源

董永、七仙女的故事已经是千门万户耳熟能详了,而“天仙配”发源于哪儿却着实有过一场很激烈的争夺。就我们江苏省而言,就有四县市争取这一传说的首发地。东台人民不以为惧,满怀信心地认为:东台才是“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的发源地。早在清嘉庆年间编修的《东台县志》上就记载了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至今还有槐荫庄、辞郎河、桑家沟、房舍村、舍子头、凤凰池、缫丝井、金钗井、双鞋村、董永庙等五十多处遗迹,这些遗迹至今还保存完好。千百年来,董永与七仙女的美好传说在东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它反映了东台人民善良仁厚的淳朴民风。如今董永的故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享有“黄海明珠金东台”的美誉。勤劳朴实的东台儿女正满怀激情,立志要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再创辉煌。

三、实证调研心得体会

兜兜转转一个暑假过去了,这个暑假我没有跟随“旅游热”去外地某个风景名胜赶热闹,而是认认真真的走了很多属于老家东台的角角落落。本以为这个我待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已没什么可探索的了,怀着应付作业的心情我开始了我的“旅途”。

富安、安丰、时堰、三仓、港、唐洋……这些我只从中巴车的车牌告示上见过的地方,我一个又一个地走了个遍。随着我到过地方的增多,那种应付作业的心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寻宝的兴奋,因为我发现,我越是走过这一个个地方,就越是发现,老家东台,竟然是一座我怎么也探不到底的宝库:说起人物,有西溪走出的三宰相,有“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有爱国布衣诗人吴嘉纪,有人民爱戴的好知县魏源,有抗倭英雄葛天明……说起风土,有中华桑茧第一镇富安,有苏中沿海的“小香港”港,有黄海滨崛起的工业城头灶,有三昧寺、八字桥、捍海堰、串场河、鲍氏大楼……说起美食,有泥螺、竹蛏、鱼汤面、陈皮酒、文蛤、溱湖簖蟹、松花皮蛋、下灶贡豆……我从来都不知道,原来我成长的地方,有如此多让人心驰神往的风景。没有什么能比这种感觉更让人开心了,就好像一件我从自己已经穿过、洗过很多次的衣服口袋里莫名掏出了一笔钱,惊喜而不知所措。

一个暑假不算长,实在不够我把东台彻彻底底走下来。不过,这一个暑假听到见到的,已经足够支撑我完成这篇报告了。听到过这么一句话: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去一个别人待腻的地方。我曾经深以为然。但现在颇觉得自己有些“有眼不识金镶玉”,东台,还有太多值得我去认真探索。

最后用罗丹的话来结尾: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传统文化的研究范文第4篇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来自于历史的延续,它不仅是国人的价值观念的体现,也具有极其宽泛的内涵,渗透在我们的思想、道德、风格、心志、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文字之中。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传统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亮点,它能够准确、快速的传播,是一个国家塑造对外形象和树立民族自尊的关键,是对外展现本国风采的传播方式之一。

当今社会,数字新媒体技术空前发展,它所催生的丰富灵活的新媒体艺术表现手段也越来越成熟。新媒体技术综合不同媒体的特点,又加上二维制作技术、三维制作技术、虚拟技术、感应技术等,使得艺术欣赏变成一个更为立体、效果真实、可以互动的过程。相较于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传统艺术欣赏方式相当单一,都是静止的、被动的,这不仅局限了传统艺术的艺术感染力,更妨碍了传统文化的推广与传播。 本文由收集整理

在我国,新媒体艺术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其构建期适逢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期,这为两者在形式和体系上,进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如何相互介入和融合的问题。因此,在这个以互联网络技术为标志的崭新的信息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和新型媒体中如何表现,我们如何将技术与艺术完美地结合,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一、传承传统,打造民族艺术精品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演变经久不衰、博大精深、意蕴丰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然而这种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宝贵的民族传统艺术,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己进入物化消费阶段,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受到金钱的挑战,在日益转变,加上最近几年,新媒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更以极强的渗透力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教育、档案、娱乐、艺术、建筑设计、家庭、通讯、交通、饮食等等。新媒体集合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录像、声音、音乐等传统表现媒体的优点,结合了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加上开发者针对客户日常需求,通过精心的策划创意构思,结合各种表现方式,吸引了大量的文化受众,引导着大众的审美理念向数字化转变。

在这种形式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传媒技术的优势,加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与传播,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这不仅可以对国民进行循序渐进的传统文化的精神洗礼,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介重新建构起更加符合现在形势的文化观。同时,避免传统艺术形式因内涵意义不易理解而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也避免产生因为新媒体艺术重形式,轻内涵而导致艺术缺乏文化深度的社会现象,而要以媒体语言整合传统文化精神,让世界更清楚地认识中国的现在和过去,从而实现文化传承,打造民族艺术精品。

二、融合矛盾,博采众长

新媒体艺术在为文化发展带来机遇、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消极影响。因为它既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传统艺术的否定和创新。

从产生根源上分析,传统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反映的内容都是现实世界中或者是对现实世界的升华和提高。而数字媒体艺术的诞生则源于信息技术,反映的是一些虚拟的现实,许多新媒体技术它的创建者大部分又都是西方国家,他们在创建初期是为了服务他们自己,发展他们本国文化,传达西方理念的工具。这些技术不能很好的展现我们本国的传统艺术,它里面没有适用我们本国文化的展现程序,这样很难合理的表达出传统艺术韵味。

从发展脉络上看,传统艺术是一种封建保守的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向导,讲究“仁爱”、“修身齐家”的文化;而数字媒体艺术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技术上的先进性导致其成为强势文化。在当今社会现状下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受到西方文化和其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导致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蚀。

从社会地位上看,传统艺术一直出于权威地位,并受限于传播形式,属于单方面的文化输出;而新数媒艺术则是高度自主的文化,是平等参与的文化,强调交互性。新旧两种形式的文化在互动和发展中的对立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一者关系既有现代对传统的冲击,又有来自东西方的碰撞,数字媒体技术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来说,都迥异于以往所有文化,并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

然而,文化并无优劣之分,同样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摆脱不了“文化”的内涵,必然存在着千妊万缕的联系。正是这种共通之处才使得不同的文化形式间可以相互借鉴、吸收对方的合理因素,形成一种包含两种艺术内涵的新型文化,这种新型文化博采众长,更适合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每一次文化传播交流的机会,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吸收、消化,融合先进的文化元素,实现两种艺术形式的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相互调济,最终形成既包含外来文化又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新的文化艺术形态。

三、让新媒体技术成为传统艺术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

在全球化一体化的大潮中,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文化输出的力度,中国的音像制品、图像、服装、艺术等多种文化形式借助新的传媒技术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各地。使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关注中国文化、欣赏中国文化。这样的文化的对外传播不仅可以使一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而目还可以在对文化的包装中重新构建一种易于被他人接受的文化观,这是一种外交策略,更是一种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意味着中国将自己的文化传递给世界,同时也体现在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映。新媒体的出现深化了传统文化的双向流动。例如: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现场表演与高科技精密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与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国外开发的网络游戏、动画产品与影视作品中,中国传统元素被频频利用,《功夫熊猫》、《花木兰》的热映,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和喜爱。

传统文化的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传统文化;品质;能力

G633.3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一起共同组成了社会的文化氛围,传统文化更有历史感,用沧桑的笔触传递着历史的曲折,更带来深刻的感悟,带来思想的升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和体现出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积极意义:可以抑制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特别是防止他国的文化入侵,增强民族自豪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更加广泛的文学爱好;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积极成长。在这样的教学意义下,传统文化的渗透更要做到高效、高质,不能“生搬硬套”,而是在一定的教学技巧下,以衔接教学内容为基本方式,构建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接下来,笔者将就具体的“渗透”措施做详细介绍。

一、利用基础知识点渗透传统文化。

首先老师要做到对传统文化的足够尊重和了解,起码能够做到调查和总结传统文化。在课前进行课堂设计时,要主动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将知识点更多地系统性联系起来。我们的汉字有很多故事,其创造更是从形、音上都甚有讲究,所以以这些基础的知识点为文化渗透途径之一是可行的。现代造字、造词的现象随着网络的发展而频频出现,虽然不能完全说是不好的现象,但是的确对传统的字词产生了冲击,也是文化功利性的一大表现。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老师结合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汉字的真实含义,而且有利于记忆。更重要的是能够保护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能够薪火相传。

二、利用古诗文学习渗透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是汉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高中的古诗词学习也同样是令学生头疼的一件事,在记忆和理解方面也存在困难。利用古诗文的学习来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同时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带来更好的记忆效果,又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古诗词中包含道德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以及古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在古诗词中有所体现。老师在教学时,能够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拓展和扩充,不仅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渴望,更能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立体的关于古诗文的印象,从而以理解和兴趣为基础,更有记忆和使用。针对古诗词所蕴含的文化内容进行深入学习,探寻深刻的情感,寻找文化情感的来源,使得情有所依、感有所托。更要关注古诗文的作者,从一个人去看当时的社会,了解补充历史文化背景,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铺垫文化底蕴,使得传统文化内涵的学习更加丰富而深刻。

三、利用课堂讨论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这也是文化渗透的最佳时机。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态,更能将老师的思维更自然地传递给学生。在课堂中以传统文化为内容进行课堂交流,在对话中加入文化成分和元素,用自然的语言进行有效熏陶。在课堂中,多搭建一些传统文化的学习平台,老师通过课下的文献和资料的查阅,以及要求学生进行课前调查等,将共同得到的传统文化部分进行交流,相互交换心得,可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要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将传统文化更多样化的展现。如多媒体教学,给予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文化知识;文化介绍会或是辩论比赛等,用语言的魅力直接感受传统文化;实物展示会等,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能够联系它的文化背景,发现其中蕴含的文化故事等。还可以培养学生课堂小组讨论的习惯,以传统文化作为基本的讨论对象,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发现更多文化之美。当然,还可以将这种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延伸到课外,多去参观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古迹或是有人文历史性的建筑等,能够通过背景了解和实物的感受,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建立更加丰富的人文触觉,能更加敏锐得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力量,从实践课堂活动中收获更大的感动。

四、利用课外阅读渗透传统文化。

课外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这个过程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主动性,再加上老师课外阅读内容的引导,能够在学生轻松娱乐的同时,收获一定的教育意义。在课外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日兴趣推荐给学生相关书籍,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培养更加长久的阅读习惯。在教室内设立读书角,增加传统文化类相关书籍。并且定期举办各种传统文化主题的“阅读会”,将自己在这方面的心得和大家共同分享。另外,要鼓励学生记录读书笔记,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悟,从传统文化的学习角度来说,是宝贵的材料。还能作为写作积累,在高考语文中能够表现得更加出彩。当然,还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影片,在放松心态的同时,也起到了教学目的。

总之,高中语文课堂传统文化的渗透要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实现连贯统一,创新和变化教学方法,给学生新鲜感。并且在传统文化学习中寄托一定的历史意义,增加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更容易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向荣. 浅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教W中的渗透[J]. 时代教育, 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