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大自然的科学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国教育源远流长,有很多优秀的教育传统。但也有许多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观念。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传统的观念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宰,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扮演着“记者”、“录音机”的角色。
要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师必须在师生关系观念上实现三大转变,即: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逐步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求者;教学过程从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过程逐步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多向交流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权威性的论述。书中指出,教师除了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也就是说,在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教师的作用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应是学习内容的设计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学习结果的欣赏者。
在儿童的心目中,科学决不是深奥的科学原理或繁杂的科学公式,而是与他们距离最近的大自然中一切奇妙的、有趣的景象,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花儿为什么开了?”“叶子为什么枯了?”“大雁为什么往南飞?”“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着了?”当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就已经是开始他们的科学探索了。而在小语教材中,大量地介绍了这些知识。此外,小语教材中的许多内容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品质的塑造。比如:介绍科学家故事的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一些描写大自然的课文,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等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
一、科学知识的传授
小语教材中的科学知识主要是自然知识,比如《蒲公英的种子》介绍了种子几种常见的传播方式;《小壁虎借尾巴》讲的是动物尾巴的几种不同功能;《螳螂和蜘蛛》告诉孩子蜘蛛的捕食方式;此外,还有《石头书》、《小松鼠找花生》、《我要的是葫芦》等课文。另外,也有一些介绍物理方面基础知识的课文,如《乌鸦喝水》中“乌鸦叼来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再如《刻舟求剑》、《蝙蝠和雷达》、《捞铁牛》等课文,都涉及到了物理知识。
这些科学知识的传授,必须立足于课文教学,不能为了讲知识而讲知识,要根据不同的课文进行不同的处理。在《冬眠》一文的教学中,因为“冬眠”这个知识正是课文介绍的重点内容,所以,课文的讲解和知识的讲解是同步的。而有些知识不是课文所讲的重点内容,但如果忽略不讲,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提到“小壁虎一挣,挣断了尾巴逃走了”。那么,小壁虎的尾巴究竟是怎样断的?是被蛇咬断的吗?显然不是。这是壁虎的一种“自切本领”,即动物在受惊或受袭击时,把自己身体一部分舍弃的一种现象。这些虽然不作为重点讲,但却是必须要讲的科学知识。
在教学中,学生也可能会主动问及一些科学知识。比如在教《小稻秧脱险记》一文时,有学生问:“喷雾器大夫的药力为什么不会伤害到小稻秧?”又如在教《小儿垂钓》时,有学生问:“鱼怎么能隔着水听到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呢?鱼长耳朵吗?在哪里?”对于这许许多多的课堂提问,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凭着深厚的知识功底从科学的角度向学生讲清楚。当然除了学生提问,老师也可以补充讲,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
二、科学品质的塑造
科学品质的培养与科学知识的传授同样重要。在小语教学中,学生的科学品质的塑造,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小学课文中关于大自然方方面面的描写很多:一年四季、风霜雨雪、花草鸟兽,等等。而且,这些描写都是极其生动、精彩的。引导学生欣赏这些描写,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唱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歌。
2.培养学生科学的兴趣
一位老师在教《小河流过家门前》时,读到“小河不肯玩一玩,小河不肯站一站,一分一秒也不停”时,一位学生问:“老师,小河一会儿也不停下来,它不累呀?”如果你是一位善于从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的老师,你就不会觉得这一问题的可笑,如果你是一位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老师,你就会发现这一天真的问话中,其实包含着对“地球引力”的最基本的探索,因为学生已注意思考“水为什么不断地向前流”这一问题了,如何发展这一科学兴趣的萌芽?这位老师回答说:“你问得真好!小河不会觉得累,因为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吸引小河不断向前流,这股神秘的力量是从地球底下发出来的,你去找,一定能找到!”这位老师正有意识地激发孩子进一步探求的欲望,保护了这一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恰恰是科学探索最基本的动力,是爱科学、产生科学兴趣的根本源头。
3.其它科学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环境教育;环保意识
一、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环境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要将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教育中,使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把环境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让小学生知道环境保护的意义,让他们体会到社会责任感。我们要开展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保护环境的活动,教师制作活动课件以方法、步骤、目的为活动提纲,让环境教学开展得有实效。比如,我们要在平常生活中分类垃圾、不用的旧电池应该回收,在日常生活中不开车,骑自行车绿色出行等作为每次活动的题材。制订环保计划、有目的地完成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学习积极性快速提高。多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深入了解现在的环境问题比较恶劣。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把环境教育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二、引用语文教学材料内容,学习好环境教育
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关于环境教学的题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材料,更好地了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课本中有很多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文章,能够体现出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老师教学生学习与环境相关的课文时,引导学生对环境的美好联想,也能对大自然了解,从而能使学生看到大自然的美丽,对大自然的欣赏,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既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爱护环境。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生产劳动有着密切联系。如果环境遭到破坏,造成污染,给我们的身心和生活就会带来不幸和灾难。课本中还有是叙述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如何治理的,可以让学生充分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环境知识。让学生知道目前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已经不多了,不允许再一味浪费和破坏,养成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到保护我们的环境。老师在教小学语文的同时,要根据学科所学内容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行为。课本中还有一些古诗词和散文,表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和谐共处的需求。文章中作者表达了一种博大的爱国情怀,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此类文章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文章中体会到作者的意境,对学习语文更有帮助,更好地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老师应该从平时学到的古诗词、描写大自然的课文中让学生熟读并运用到写作中,把自己对环境的热爱、保护之情表达在自己的作品中。还有一些文章是写有一些人只顾眼前利益去破坏环境的不好行为,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出自己的一份力,努力学好文化知识,用知识来改变社会问题。从而有了学习的动力,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教育,使现代化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完善。
三、以环境教学为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要让学生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能力。多看书提高阅读水平,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把环境教育运用到平时的写作练习中,作文题目以环境问题来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发现事物不同点的好习惯。关心我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四、通过阅读让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
在课余时间多阅读关于环境保护的书籍,从而提高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判断能力。在学习语文课堂知识的同时,更能多阅读、多思考。让学生多接触大自然,在一草一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更好地珍惜和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植树造林,是它们默默付出,为我们净化空气,让我们可以自由呼吸。可阅读关于环境保护的书,如《寂静的春天》《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等,让学生学习更多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从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悟,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努力。改变从我做起,感染身边的人一起爱护环境。总之,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只有每个公民都有环保意识,才能让我们的环境更美丽,做到可持续发展。要让人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就要依靠教育的力量从小学生抓起,把环境教育作为小学生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为改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积极动员每个社会公民,为了社会为了我们自己把环境保护这项事业做到最好。我们的责任就是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让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环保意识,靠大家的力量保护环境,让地球环境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李子建.中国迈向21世纪的学校环境教育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
第一件事是,就在元月18日,国家环保总局召开新闻会,宣布停建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等13个省市的30个违法开工项目。
这是200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后,环保总局首次大规模对外公布违法开工项目,处罚力度之大为建国来仅见。
相隔仅3天,中国各省市的56个民间环保组织共同声援书,支持环保局这一决定。这也是一份罕见的文件,在笔者看来,它似乎预演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即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合作推进中国社会变革。
至于第二件事,它在媒体的震动似乎没前一件大:既不涉及大山大川的改造,也不涉及千亿巨资流向。但笔者相信其重要性并不下于前一件。因为它牵动着人心的改造和民智的提升。这便是“人类该不该敬畏大自然”的争议。
最初掀起争论的,是有“科学卫土:”之誉的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先生。在东南亚大海啸后对媒体的访谈中,他对环保志愿人士汪永晨女士早先“敬畏大自然”的主张发难,认为这是“面对大自然灾害无所作为”的观点。何认为:“对于灾害,该防御要防御,该制止就制止。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但并不意味着要敬,要畏。那个观点实际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伦理化了。”
另一位以“学术打假”出名的学者方舟子,也尖锐讽刺“敬畏大自然”的观点:“有人愿意崇拜大自然,那当然是其信仰自由,虽然我本人想象不出对蚊子、臭虫、病毒、病菌、地震、海啸这些大自然的产物有什么好崇拜的。”
理所当然,环保人士做了大量辩解――这一争论伴随环保局叫停30个电力工程项目的过程,不断见诸媒体与网络,给寒风中的京城平添了几分热度。
笔者同情汪女士的立场――然而,笔者认为,在这场从起点就充满曲解和误读的争议里,重要的并不是为谁辩护,对谁反驳,因为很大程度上,双方是在各说各话。而其中最值得注目和反思的,在于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相当长时间以来,对“敬畏”这种情感,从政府官员,到科学工作者,到普通公众,都非常陌生与缺乏――甚至对此鄙夷。
笔者认为,敬畏是非常重要的感情,它非但不是科学的敌人,而天然是科学的基础:科学在其无止境的发展中,不断揭示出人类当前可证实的那一部分;而敬畏感存在的理由,正在于人类意识到,自身所证实与通晓的部分,远远要小于未证实、未通晓的。
是的,我们敬畏,不在于外在的大自然是多么强大,而在于我们意识到,我们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即使日进千里,亦无法达致全知全能,而大自然――我们其实是内在于她的,她是我们的源头,亦是我们的归宿,更收藏着人类所有情感、知识、力量的秘密。真正的科学精神,不会排斥敬畏感;而一颗恳切的敬畏之心,更不会妨碍科学的探究。
固然,我们同意一些科学工作者对那些阻挠建坝的环保人土的批评:你们科学知识是不足的,你们不可以听任感情用事;而某些科学:工作者也应自省:对更辽阔的未知领域,每个人都应保持谦卑,你们也应听听原住民、艺术家、社会学者的发言――而且,无论从情感还是理性,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嘲笑或摧毁某个民族关于诸如神山神湖的信仰。科学家应做的,是从其实证的领域,去严格推论何者存在,而不是由此引申,判断何者不存在――当他这样做时,他便逾越了科学家的本分,同样犯下了任性的过失。
关键词 科学 技术 大自然 人
中图分类号:N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2.009
Na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Human
WEI Yanghua
(College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All along, a "scientific" Giant interfered with people's problems, such as the Nobel Prizes since no one on the mainland and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native Chinese who won science awards in China; and Qian Xuesen on Masters thinking; Chinese mainland contributions to basic science and so 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part from the proper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t "nature" of science and the "human" techn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attribute to define, giving new meaning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o give the new concept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Key words science; technology; nature; human
我国关于科学与技术的教育一般都统一在一起,统称为科学技术史。不少的科学史研究人员也认为科学和技术在在发展早期密不可分,即便是现代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也相互促进。当然也有不少科学史学家将两者分割来看,并对两者作出不同的描述,也出版了专门的著作,对科学的发展作了详细的分析,如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历史上的科学》,丹皮尔的《科学史及其哲学与宗教的关系》,梅森的《自然科学史》等。但鲜有学者对科学和技术的属性进行分析。
一直以来,成为“科学”巨人的问题干扰着国人,如从没有一个在大陆土生土长的并在中国大陆开展科学研究的中国人获得过诺贝尔科学类的奖项;又如钱学森关于大师的思考;中国大陆对基础科学的贡献等等。本文试图从科学和技术的属性出发,对科学和技术的属性提出新的解释,给予新的内涵,并赋予科学管理的新理念。
1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和区别
尽管汉语词典给了科学的定义,如《现代汉语词典》中“科学”被解释为: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辞海》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但关于科学概念的定义是科学史上的难题,①②多数的学者侧重于描述科学的特点和性质。③
技术是指技艺、手艺等,《哲学大辞典》定义技术为:一般指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它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及方法的总和。可见,技术是运用了科学而为生产需要所产生。
科学和技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主要体现为长期依存,相互促进彼此的发展。区别有如下几点:(1)目的性不同和过程性不同:技术的目的是为人服务,但科学的目的却有待商榷。技术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有过程管理,而科学研究不存在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过程。(2)价值观和评价方式的不同:技术的价值是为人类服务,评价一项技术的成功在于是否能为人类提供方便(注,所谓技术是“双刃剑”应该归咎于人性的善恶),而科学的价值和评价却不能用技术的标准。
当然,很多学者还提出了其它的不同特点,如成果形式、研究方法、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不同。
2 关于古代中国的科学
就中国古代是否出现过科学,历史上存在着很多的争议,至今仍存。最著名的就是关于“李约瑟难题”的大讨论。认为中国无科学出现的大人物也有很多,如任鸿隽的《说中国无科学的原因》(《科学》,1915年),冯友兰的论文《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的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国际伦理学杂志》,1922年)等。出于种种原因――如提高民族自信心等,人们对中国出现过科学的辩解也比比皆是,如钱宝琮《吾国自然科学不发达的原因》等。大陆现有出版物对中国科学的描述往往依附在“中国科技史”上,并经常将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和“科学”混淆。不管怎么样,大家对中国没有出现过近代的科学都有共同的认识,并对其原因做了很多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封建制度问题
封建集权制不可能产生推理论证严密的精密科学所需要的逻辑学。集权制摧毁了市场经济萌芽,大部分发明、创造、技术只是为了满足皇权、朝廷和上官的需要。集权制抑制了个人的思想与自由,抑制了不同的声音,所以集权制下对科学的思考,个人科学技术的萌芽的发展是无益的。
强大的集权统治,中国的知识分子依附于政权,鄙视科学的发明和创造。集权制导致社会大部分资源向朝廷和皇权聚集,所以人们看中的是读书为官,所谓“学而优则仕”,并且使得以做官为目的读书目的论一直延续至今。
但集权制对技术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集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社会大生产中对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基础的、必要的条件。所以古代中国技术的辉煌都得到了中外科学家的高度认可。
2.2 文化问题
儒家不重视科学。正如上文所述,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提倡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在《论语・子路》中樊迟向孔子问如何种庄稼,孔子不仅不作答,而且斥樊迟为小人。孔子认为自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弟子治国平天下的“大学问”,不是种田、种菜等具体的、务实的农业科技等。
其次,古代中国人以道德修养为核心,将其它的修为作为道德修养的辅助手段。例如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是主张“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儒家提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佛教中提倡从善,洗尽罪业,跳出轮回等,都是以道德修养为核心而进行的。
再次,“学以致用”阻碍科学的出现。《易经》云:“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这为中国古代一直就强调“学以致用”埋下了科学的炸弹。在这种认识观的指引下,中国人的活动的唯一目的是为了“有所用”。而从事认识与发现自然的基本规律的知识分子和科学活动却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可言。甚至,这种“有所用”一直被不少的民众被解释升官发财、公侯万代等等。
2.3 教育问题
在集权统治之下,中国古代教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即科举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完善于唐代,至其被取消时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科举制度把读书、求学和为官紧紧地绑定在一起。古代的教育实质上是“有所用”的。
再次,古代的教育只是少部分人的教育,社会文盲程度极高,所以没有广泛的科学研究人员的来源。
3 现代科学的起源
现代科学的起源与宗教密不可分,这一点有诸多的学者做研究,并有不少的成果。科学与宗教也不是相互抵触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历史上,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都与宗教有密切的关系。哥白尼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并在教廷里面任职。伽利略和教宗乌尔班八世马佛奥・巴贝日尼是要好的朋友。在1669年牛顿被授予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以前,剑桥或牛津的所有成员都是经过任命的圣公会牧师。查理二世特许可牛顿免于担任神职,是因为这样可以避免牛顿的宗教观点与圣公会信仰之间的冲突。换句话说,牛顿对大自然的理解和当时的牧师是不一样的。
现代诸多历史解密也反映了,宗教并没有对科学进行扼杀,而是适当鼓励科学发展。1533年,在罗马举行了哥白尼天体运行的讲座,教宗克莱孟七世和一些主教出席了讲座,并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其中一位主教还写信给哥白尼,希望他尽早正式出版他的作品。所以学者对于哥白尼是否受到过教会的压迫是存在争议的。事实上,主教们是承认科学观察的结果,宗教也在不断使用新的科学知识,因为宗教的“宇宙”和科学家观测的结果必须是符合的。因此现代科学起源于宗教,依附在神学上,但其实质是一种有别于“人”属性的研究。科学的研究不是研究人类社会,不是为“人类”而用,而是研究“大自然”的规律。
4 大自然的科学与人的技术
尽管近代以来,还有不少科学家依然有所谓的“上帝”信仰,爱因斯坦也曾公开说过:我无论如何深信上帝不是在掷骰子。但已经爱因斯坦所言的“上帝”已经不是宗教意义上的“上帝”,它实质上指的是“大自然”。在他们心目中最纯洁的,公正的,中立的是“大自然”,它不依照人的意志而改变的,与“人”相互独立。
“大自然”的科学和“人”的技术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正是源于科学与技术的区别,科学发展的历程。科学是“大自然”的,科学研究是纯洁的,公正的,中立的,不应该具有人类社会的功利性,是纯粹的“大自然”研究。而技术是“人性”的,是有用的,是目的性强的,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依附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是人类独立发明的。
开展科学研究应该秉承去“大自然”属性:纯洁、公正、中立,不带有任何的目的性、功利性。不能以“人”的技术的管理方法去管理科学――限定目标、方法、过程、成果。
4.1 “大自然”的科学要求的文化氛围
“大自然”的科学要求社会建立一种纯洁、公正、中立,不带有任何的目的性、功利性的文化,要尊敬“纯粹”的科研人员,就不能以钱财、官位、职务、职称等来衡量一个科研人员的社会地位和事业地位。“学而优”要能够有多条出路,包括从事纯粹的、“大自然”的科研工作。
4.2 “大自然”的科学要求的教育氛围
“大自然”的科学要求从幼儿园到大学,到研究生教育的各级教育阶段都培养以“兴趣”、“求知欲”为源动力科研精神,培养学生纯粹的科学探索精神。
科技哲学界提倡一种“无用”的科学,就是针对当前科学研究功利性太强,太注重科学研究的有用性。“无用”的科学的倡议实质上就是要人们尊敬科学研究的“大自然”属性,不附庸于人性。
5 大自然的科学与现代科研管理理念
“大自然”的科学要求科学研究要剔除“人性”、“社会性”,即在制度上要给予科研工作者的自由,减少人为的、功利性的干预。增加“纯粹”科学研究(区别于技术研究)的工作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减少科研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计划,不搞任务型科研、竞赛型科研等。将“大自然”的科学人员与“人”的技术人员区别对待。
注释
① 李醒民.科学是什么[J].湖南社会科学,2007(1):1-4.
正确的道德情感需要理性的认识。认识越深刻,情感越深刻;认识越浅薄,情感越浅薄;认识不正确,就会产生错误的情感。学生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一些相关知识后,可以对周围的大自然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从而以正确的理论知识指导和约束自身行为,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在初中生命科学的教学内容中,关于生态系统的内容非常丰富,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处处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例如:组织学生讨论关于“生物圈二理训练。号”的科学实验,让学生意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无法再复制一个地球。由此使学生产生保护环境的危机意识。在“生态系统的组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在了解了“生产者”在生态系统的作用后,很容易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相联系,并通过例举森林的作用,让学生意识到森林面积减少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体会到爱绿护绿、植树造林的意义。又如在“食物链和食物网”这部分内容中,学生在了解了食物网的结构、食物网中某些物种消失所带来的影响后,自然会体会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重要性,激发起强烈的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通过“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关知识教学,使学生认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以及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原理,进而认识到大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存在固有的稳定关系,在运动中有自我调节的规律,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有效地规划自己的行动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才能避免破坏自然整体的稳定,确保人类健康、安全和持续发展,最终形成用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论来认识自然的生态观。此外,在进行其他章节的教学时,也可通过生命科学知识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比如在“生物的类群”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介绍生物的结构,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妙,产生尊重生命的意识,养成爱护动植物的习惯;通过介绍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人类和自然界的生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我们必须爱护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等等。
2设境育德
用传统的讲述法宣扬生态道德,显得手段单一、教条,无法吸引学生,而通过一定手段创设情境,却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着综合的作用,这就是“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在生命科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从而触景生情,在感情上产生强烈共鸣,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例如,在介绍“生物的类群”时,通过展示各种动植物的美态,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可爱,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的情感;通过介绍动植物的趣闻和奇妙的自然景观,感受“自然之大,无奇不有”,诱导其产生对自然的敬重之情。除了可以创设美好的情境外,也可以创设一些让学生产生心灵震撼的情境。例如,在学习“常见的鱼类”这一内容时,为满足学生对鲨鱼的好奇心,可展示一些鲨鱼的图片,正当学生兴趣昂然地欣赏鲨鱼优美的体态时,突然出现了几张人类捕杀鲨鱼的图片,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出现了转变。这时教师进一步说明人类每年捕杀的鲨鱼数量过亿,捕杀的过程极其残忍,而捕杀鲨鱼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得鲨鱼的鳍,使其成为餐桌上的鱼翅。学生在震惊中,意识到人类的捕杀是很多动物数量锐减的直接原因,唤醒他们尊重动物,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意识。
3践行育德
实践是道德情感形成的主要动力。我们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体现在学生正确的生态道德行为上。所以在生命科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生态道德行为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在亲身实践中锻炼生态道德意志,培养生态道德行为习惯。首先,可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一系列日常行为规范,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爱惜粮食;少用或不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筷子,不使用含氮、磷的洗衣粉,不乱扔垃圾;爱护动物;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自觉地保护珍贵的动植物资源等等,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可以从个人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使每一位同学都加入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当中。其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认识、受到教育O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植物园、公园等地,通过与大自然及动物的亲密接触,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之情。配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对小区垃圾数量进行调查,按人口推算城市、全国、全世界一天产生的垃圾数量,以此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还可以结合各种环保纪念日,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中国植树节”、“世界卫生日”、“中国爱鸟周”、“世界地球日”、“国际元烟日”等,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板报、广播、小报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体会参与环境保护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