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媒体培养方案

自媒体培养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媒体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媒体培养方案

自媒体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定制 零适应期 培养模式

21世纪企业人才需求呈现明显的个性化、专业化特征,特别是近几年来,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无缝对接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高度重视,应用型大学建设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定制式、零适应期”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一、“定制式、零适应期”人才的含义

“定制式”是相对于“大规模生产”的一个概念。工业化的发达带来了大规模生产的普及,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的丰富,消费者逐渐从大众化需求转向个性化的需求,大规模生产不再适应新的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定制式”成为大势所趋。生产模式的变化最终引起人才需求的变化,精细分工使企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加大,同时,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在人才需求中逐渐显露出较大的差异性。由此,“定制式”人才的概念应运而生。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脱离企业实践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校相对封闭的教学环境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接触企业实践的机会有限,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实践经历少,教学内容较多为“纸上谈兵”。企业、行业的发展却日新月异,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难以预判几年后的市场状况。这些都拉开了应届毕业生与企业实际人才需求之间的距离。企业往往通过短期培训、“老带新”等方式才能帮助应届毕业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用人成本。“零适应期”人才的需求成为当务之急。

综上,所谓“定制式、零适应期”人才即符合市场需求,在校期间已经开始接触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毕业后可以直接投入生产实践的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需求指向决定了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其中,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搭建多元化实践平台是有效途径之一。

二、定制式、零适应期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确立定制式、零适应期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

目前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地提出“定制式、零适应期”人才的培养目标,使之更加具体、明确,有效地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执行。同时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细分,如传播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包含:新闻采访人才的培养、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数字媒体采编人才培养、自媒体采编人才培养、数字期刊编辑出版人才培养、图书出版人才培养、广告创意设计人才培养、品牌推广人才培养、新媒体广告人才培养和战略传播人才培养,等等。每一个培养目标针对一种行业需求,为该行业直接输送即用型人才。

(二)制订多模块、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1.围绕细分人才市场创建多样化专业模块

一直以来高校的课程设置基本分为通识课、专业课、公选课三大部分:通识课主要为大学生基础教育课程,包括马哲、思想道德修养、英语、体育、计算机等,集中在大学一年级;公选课为学校、二级学院开设,学生选修时不受专业限制,全校选修课集中于晚间教学时段,院内选修课集中于高年级;专业课是本专业学生必修课程,集中于二三年级,其他专业学生一般无法修读。其中专业课又会因不同专业方向而有所区别,如传播学类往往下设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不同方向,其通识课、公选课基本相同,但专业课会各不相同。

“定制式、零m应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方案制订会更倾向于市场细分,以模块取代专业,组建多模块的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举例来说,传播学类下设广告学,广告学根据市场细分下设多个模块,如:创意经济与创意产业模块、平面广告设计模块、内容营销模块、多媒体广告设计与制作模块、自媒体广告与品牌推广模块、广告与娱乐传播模块、行业广告策划模块,等等。每个模块设置一门核心课程和两门辅修课程,针对行业内该类别岗位所需理论和实践知识安排课程内容,修完一个模块即可胜任一个特定岗位。学生按照模块选课,选择模块内一门课程后,必须在接下来的学年连续修完模块内全部课程。一名学生可根据学分要求自主选择多个模块。如此摆脱了传统的学生按照专业修习固定课程的窠臼,增强了学生选择的灵活性,也提升了课程内容的针对性。

2.模块课程设置强调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在模块设置中最重要的是每一个模块课程需满足学生对一个行业岗位的知识需求,能够达到修完后可直接从事相关工作的程度,缩短课堂与岗位之间的距离,强调理论与实践融合,并适度地加大实践教学所占比例。一般来说,一个模块设置一门概论课程,辅以两门实践教学课程,如自媒体广告与品牌推广模块,概论课程为2学分,两门实践教学课程分别为2学分和3学分,概论课程介绍自媒体广告与品牌推广的基本知识,实践教学课程则具体到自媒体广告创意、设计、策划、推广等环节的实际应用,是对概论课程的应用和融会贯通,以实验室教学和实训教学为主要形式,保证学生学以致用。

3.加大通选课的设置比例

为避免学生专业知识过于单一,可适当加大通选课的设置比例,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模块。目前我院采取的方法是全院四个新闻传播类专业(新闻、新媒体、编辑出版、广告)分别划出八到十门模块作为全院学生的通选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两到三门课程,四个专业的学生在学分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自由选择模块修读,打破以往每个专业的学生以修读本专业课程为主的限制。这种方式有效扩大了学生的专业领域,使学生可以结合兴趣、专业和市场需求在更大的范围内组建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就业选择空间。

(三)加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对于“定制式、零适应期”人才的培养来说,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鉴于大多数学校不具备自建大规模实习实践基地的软硬件条件,通过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时间基地的建设成为有效途径。目前,很多学校已经着手这一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相当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只是挂牌而已,并不能真正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环境。一方面实习实践基地的数量较少,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习实训多半安排在暑期或者每学期的最后两周,这种阶段性的安排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吻合度不高,企业较难接受。

解决这一矛盾除了逐渐增加实习实践基地的数量外,根本方式是转变合作方式,从安排学生固定时段实习实训到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一种方式是接受长期、稳定的项目委托,如自媒体舆论监测,需要常年持续下去,每一届学生自然衔接,另一种合作方式是短期项目委托,合作企业不定期地提供需要学校支持的项目,根据项目所需人力情况选择学生配合完成。相较之下,第一种方式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根据项目内容和要求提前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如果足够稳定,完全可以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固定实践教学课程或模块,针对性大大增强。

(四)合理调整师资结构

随着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生进入高校任教,从坐在讲台下直接到站在讲台上、缺乏实践经验的科研型、教学型教师数量越来越多,社会推广型教师数量有限,导致师资结构不合理。主要解决途径有三个:

1.促进专任教师兼职、挂职企业

通过学校安排、教师个人申请的双向渠道鼓励教师在企业、行业单位兼职、挂职,丰富实践经验,掌握行业的最新发展形势,以反向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这一举措推行的难点在于鼓励政策的确立,解除教师对于教学、科研工作量的担忧,以兼职、挂职期间的实际成果取代教学、科研工作量的考核,建立合理转化标准。

2.聘请企业行业人士承担实践类课程教学工作

相对于专任教师而言,常年在一线从事实践工作的企业、行业人士具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更了解行业、市场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适应行业、市场的需求。但是聘请企业行业人士固定授课的困难之处在于其对学校教学制度、教学规范不熟悉,轻则打破教学秩序,重则酿成教学事故,需要事前集中培训才能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企业行业人士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教学经验不足,授课效果不甚理想。

3.邀请企业专家开设定期讲座

目前企业行业人士参与教学更常用的方式是开设讲座,就某一问题、现象、热点设置讲座主题内容,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为了强化讲座效果,可以将不定期的、分散的讲座安排过渡为定期讲座,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相应的讲座内容和时间,将讲座作为固定课程的辅助教学手段,形成更稳定、有序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冯雨,金伟林.构建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的实证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7(04).

[2]李桂霞,康思琦,黄保德.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3]静.媒体融合趋势下应用型传播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厦门工学院2013级传播学专业培养方案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01).

[4]肖燕雄.“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学实验班为例[J].东南传播,2015(09).

自媒体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数字媒体 技术 艺术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涉及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

为了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数字媒体技术人才,自2004年浙江大学首先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来,近几年,我国近五十多所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竭力在人文艺术素质提高的同时。加强学生面向网络、新型的数字媒体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效果。

但值得担忧的是,国内高校对数字媒体类专业一窝蜂得建设,并不是一个好现象。众所周知,数字媒体类人才的培养需要兼顾技术和艺术的双重培养,抛开学生本身的因素,需要高校对技术和艺术资源进行整合。由于国内各高校的定位和师资、硬件条件是不一样的,有的高校其实在师资、实验室等专业办学软硬件方面还不成熟,出现了有的高校新专业已经开始招生了,但是人才培养方案却迟迟不能确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只是技术类课程和艺术类课程的堆积,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体系,或者有的高校部分艺术类的课程或技术类的课程缺少师资,临时借用别的学校的教师进行授课,或者临时引进急需上课的教师,在教师的培养上也缺乏系统性,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初衷。

如何结合自身学校的办学特点,以及已有办学资源,探索一条适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又能满足自身办学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是每个院校在新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考虑的问题。

一、专业办学背景

浙江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2007年开始招生,当时国内高校尚没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因此还不能分析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在调研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院校的相关、相近的专业培养方案,以及日前社会热点数字媒体发展趋势,浙江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决定以培养游戏开发为切入点,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理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数字媒体产业的需要:动漫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鼓励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包括动漫在内的数字内容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游戏作为动漫产业的一个分支,根据不同的平台可以为单机游戏、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网页游戏等。据艾瑞网调查,2008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30.4亿元,约占全球为网络游戏收入的27.1%,比07年高出5.9%。从全球网游的发展趋势看,预计到2012年,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将接近50%。据赛迪公布的报告,2007年底,国内手机动漫、手机游戏用户数量达到1亿,市场普及率将达到20%。中国新媒体产业在2008年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市场规模达到634.3亿元,较2007年增长37.0%。可以看出,游戏成为数字媒体领域中一个新的增长点,游戏开发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二是浙江传媒学院的办学资源特色给专业建设提供保证。

浙江传媒学院是一所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人才的院校,学院设有新闻、编导、影视文学、摄影、录音、动画、节日制作、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等跟数字媒体紧密相关的专业,同时拥有一批高技术的设备及实验室。

游戏的开发流程基本是游戏策划、架构、脚本编程,到游戏角色、道具、场景设计、渲染,再到游戏动画、灯光、音效,最后是游戏程序开发,这是一个循环、反复优化的过程。

那么,从游戏开发的整个流程看,除了游戏开发的最后环节――游戏程序开发,其他环节都可以有相关的专业资源进行支撑,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定位恰恰就在游戏程序开发上。浙江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正是抓住这个契机,以培养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开发人员为主线,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技术能力,探索出一条适合学院办学特色的技术与艺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指导原则

综合我国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借鉴学习国内外知名院校相似、相近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及结合学院本身的特点,充分利用学院现有师资、实验室资源,浙江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数字媒体相关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知识,能在网络游戏开发、手机游戏开发、影视娱乐、影视动画制作、新闻传媒、电子商务、网络媒体设计、交互式数字媒体开发等领域,从事数字媒体、网络游戏与手机游戏的制作与开发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重个性的传媒及相关领域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浙江传媒学院各专业原则上继续实行基于“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构建公共基础教学、学科教学、专业教学_三个逐层递进、相互联系的教学层次,每一个层次分别由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块组成。教学平台为必修教学环节,即公共基础教学平台、学科教学平台和专业教学平台。教学模块为选修教学环节,即素质教育模块、学科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学院本科专业原则上实行“1+2.5+0.5”三段式的培养模式,即第一年按照招生类别实施大类教学,开设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学科平台课程等;第二年进入专业学习,开设专业平台课程、各模块课程并完成相关实践性教学环节;最后一个学期不同专业学生混编组成各毕业实习小分队在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

三、课程体系及实施方案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以游戏开发为主线,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艺术为辅,充分体现知识结构的综合性。在确定人才培养日标之后,采用倒推法,设置所需要的课程,采用课程链、课程群的方式,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按课程群进行课程建设,就本课程群课程的设置、知识点、学分安排、相互之问的内容衔接等问题开展研究探讨,加强课程问的衔接与协调,获得整体优化。

同绕着游戏开发流程,兼顾数字媒体的其他方面,推导出人才培养的所需课程,这是一个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美术、动画的综合性课程,总体分为数学基础类课程、美术基础类课程、动画基础类课程、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游戏开发综合性课程以及专业拓展类课程等课程群。各个课程群群内的课程相关性较强,群问的课程相对独立,形成了课程的相互依托。

1 必修课的设置

数学基础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美术基础类课程包括美术基础、二维构成、数字图像处理、Flash交互设计等。动画基础类课程包括传统动画、游戏场景设计、游戏角色设计等。计算机类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JAVA游戏编程基础、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

机图形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页设计与编程等。游戏开发综合性课程包括游戏概论、J2ME手机游戏开发技术、游戏开发物理学、游戏脚本语言、游戏引擎原理、windows网络程序设计、游戏实战开发等。

这些课程将按照学院总体方针,被分散到公共基础教学平台、学科教学平台和专业教学平台,及素质教育模块、学科模块过程中。

2 实践环节的设置

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重要内容,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力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相应地,在课程实践上设置了JAVA游戏开发、J2ME手机游戏开发、FLASH游戏开发、三维游戏场景角色设计、游戏综合创作等围绕游戏开发的综合性实践。

另外,坚持实验室开发原则,开设学生创作室和教师创作室,鼓励学生成立创作小组,或者参与教师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技能。

学院还同校外公司鉴定实践实习基地,有计划的输送学生到公司实习,另一方面,引入公司项目,聘请公司人员到学校讲学,使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3 拓展课程的设置

在第六、七学期安排了专业拓展类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进行选择,在某一个方向有更高的造诣c相关的拓展方向包括Java拓展类,有动态网页设计与编程、JAVA高级编程、J2EE框架技术课程;媒体设计拓展类,有流媒体技术、计算机卡通动画、手机动漫设计、Flash游戏开发课程;游戏开发拓展类,有游戏开发物理学、游戏关卡设计、高级C++编程、高级渲染课程。

另外,为配合学生知识的拓展,在课程体系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开设游戏策划与创意、游戏剧本创作、游戏心理学、游戏产业调研、人机交互优化界面、互动媒体开发技术、游戏品牌经营的讲座,即有目的、有选择的丰富学生的数字媒体知识,同时可以节约学习时间。

4 课程改革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一定要强调知识点的优化与授课方式相结合,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不论是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还是艺术类课程,都要跟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例如,操作系统课程在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理论之外,还要讲授目前流行的移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等内容,同专业中的手机游戏开发领域相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形处理等原先纯计算机算法类的课程,不强调过多的理论问题,而是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中的应用来讲,计算机图形学的教学目的是与后面的游戏引擎想结合,在内容的取舍上侧重OpenGL的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图像处理的应用手段上。同样,由于专业招生的对象是理工科学生,大部分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因此美术基础、二维构成等美术类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应该有别于传统的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的教学方式,而是结合后续游戏开发的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美学修养,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后续游戏项目上的实例,在计算机上进行应用教学。灌输素描、色彩、构成的知识,起到快速培养学生专业艺术修养的目的。

自媒体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韩立新,男,博士,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院长,高级记者。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史学会常务理事等。现主要从事新闻业务、舆论学、媒介融合、中国传播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主张对当前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提出以专业细分、学科融合为主要内涵的教育思路――新闻+,认为内容生产的专业性仍然是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源和基本立足点。在研课题有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招标项目《实施文化艺术人才职业社会化评价体系建设工程》、201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中长期发展战略预研究课题《跨界融合创新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研究》、河北省教育厅重大攻关项目《互联网+:河北省媒体跨界融合研究》等;近年来出版有《新闻舆论监督对象应对行为研究》《新闻评论学教程》《唐代干谒诗中的士人形象研究》等著作,发表《时空转移与智慧分流:媒体的分化与重构》等论文20余篇。教学改革项目《河北大学新闻学专业特色的培育与创新》2013年获河北省教学改革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1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6年专著《唐代干谒诗中的士人形象研究》获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您好,韩院长,感谢您接受我刊采访!您从2004年起开始从事传媒教育工作,传媒环境在“变”,传媒教育也在“变”,请您谈谈我国目前的传媒教育环境。

韩立新:环境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不同主体所处的环境有所不同。从一般性来看,传媒业态变化是传媒教育当前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问题。我认为,这一环境问题的要害之处表现在于建立在传统媒体基础上的职业价值和社会美誉度下降,以及职业前景模糊等方面。传统媒体作为喉舌和守望者的社会角色,被赋予了很高的职业价值,并成为社会美誉度的源泉,也成为传媒教育的道德高地。然而,当前高度商业化和先进传播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将资本的欲望与用户的需求、媒介的先进性相融合,营造出一个社交化的个人化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机制,在这个新的业态环境中,资本和技术的合谋,借助媒介技术先进性的外壳,挟裹着商业信念,如奔泻的浊流,深入而严重地侵蚀了传媒业建构的职业价值。职业价值的下降是传媒教育面临的深刻的环境危机。当前一些传媒机构在媒介融合过程中,为新媒体恣肆的商业信念所惑,缺乏对传媒业职业价值的坚守和发展,缺乏考量地向商业信念的指向转型,这样很可能推进和加重这一危机的蔓延。

记者:依您看,目前的环境对我国传媒教育发展的“利”和“弊”各体现在哪里?

韩立新:传媒业态的变化是传媒教育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问题。目前来看,推进传媒业态变化主要有三个力量,一是传播技术的力量,二是资本的力量,三是资本与技术结合的力量。传播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要素,它必然调整生产关系。它给传媒教育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和必然的,是不可抗拒的。资本的力量作为一种市场要素,有利于汰劣和增强发展的动力,而资本作为一种逐利的力量,如果不加以规范,它可能会将媒体的公共性作为商品进行出售和运营,这时它就会转化为一种消极力量。如果资本和技术结合是一种业态,它通常会由资本的力量来主导运营,技术常常转化为资本逐利要求实现的工具,作为市场现象它无可厚非,但当它成为消蚀传媒业公共性的力量时,它对传媒业发展和传媒教育都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在资本和技术的合谋下,传媒业和传媒教育也许会走一段弯路后,再回到它的专业性和公共性上来。

记者:当前的传媒环境对新闻评论工作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请您结合您对新闻评论的研究及实践,谈谈如何做好新闻评论工作?

韩立新:传媒业态的变化反映到新闻评论方面,表现为两种性质评论声音高低的变化。现行教材讲的新闻评论,多持体裁观,即认为新闻评论是一种体裁,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新闻述评、专栏评论等。这就是说,在传统媒体时代,在很大的意义上讲,新闻评论就是媒体的声音。新媒体上的评论,大多并非新闻评论教材上讲的体裁,它常常只是网民的跟帖和转发的评论,这可称之为网民的声音。过去,媒体的声音占据主导地位,声音响亮;现在网民的声音获得了主导地位,声音响亮。两者出现了声音由强到不强的角色的相对变化。这种情况并不是必然的,因为表达多并不意味着就能主导表达。出现这种声音强弱的转换,还应该从传统媒体,或者说主流媒体,或者说大众媒体自身找原因。以下这两点,是否值得思考?一是在社会注意力集中的新闻事件上说话不到位、不及时说话。回顾既往,在社会高度关注的新闻事件热议灼人的时候,主流媒体很少用“社论”这一代表大媒体声音的方式说话,这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上,失去职业价值呈现的机会;二是莫把对话变训话。媒介是对话的平台,媒体不易在话语之外影响受众对媒体态度的选择与接受。很多主流媒体的评论端着架子,一方面拍案定调,缺少对话和回应,放弃了新闻媒体公开讨论走向共识的态度和做法,使传受双方的共情难以产生;另一方面脱离新闻事实阐述观点,使对话的基础由事实转变为观点,这很容易受到读者援引反例的反驳。总之,在当前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共同构成的媒体格局以及因此形成的新的传播过程中,主流媒体针对新闻事件,用社论、评论员文章、述评等方式说话,是改变舆论场上“主流媒体声音稀缺”的意义之举。

记者:任何一种事物我们总是要正反两个方面的去看待才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对于现在所流行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平台,您是如何看待它们在新媒体行业中的影响?

韩立新:作为内容的渠道和形式,微信和微博由于其庞大的用户数量,拥有很强大的传播力,对新媒体行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一,微信、微博等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表达信息的需求,内容生产主体多元化,关系链和场景成为影响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要素;第二,微博、微信是应用广泛的社交属性的传播平台,关系网成为传播的渠道和基础设施;第三,微博、微信已积累沉淀了大量的用户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有助于发现用户的多种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第四,作为用户量巨大的社会化媒体,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营销十分活跃,拥有大量的创业机会,产生了较大的商业价值。“移动+社交+社群+新技术”的融入改变了新媒体行业的生态。

另一方面,微信、微博中信息的良莠不齐,不实信息、语言暴力、标题党等一直被人们所诟病,传谣转谣、内容低俗化倾向等问题给运营者和相关部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安全,提升用户体验,推动新媒体行业健康发展,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有效监管迫在眉睫。

记者: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自媒体”这个概念也应运而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媒体传播方式,有很多的优点,但也会出现虚假信息传播等问题,那么对“自媒体”传播平台的监管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您对“自媒体”传播平台的监管问题如何看待?

韩立新:有效监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自媒体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平台运营者、管理者、用户几方的共同努力。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媒体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的自律?如何提升运营者和管理者的他律及用户的自觉?如何在最大限度满足自媒体言论自由与维护网络安全秩序之间寻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解决以上问题仍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自媒体平台运营者、管理者需进一步制定相应的规则,完善内容和传播管理机制。关键词屏蔽等为有效监管提供了技术保障,技术的进步有助于快速识别虚假信息。虚假信息的识别技术、传播控制技术的发展为有效监管提供了相应的保障。用户媒介素养的提升是有效监管的基础。

记者:当今媒体的巨大变革和发展,对媒体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媒体人,还是即将进入各个媒体工作的学子,希望您可以给他们一些意见或指导,谈谈他们需具备什么素质和技能才能适应未来媒体的发展变化?

韩立新:这是一个很有意义、也很有挑战性的问题。许多学者和业界的负责人都有深入而独到的见解,有益于人才的培养。我谈一些个人的管见,共大家参考。

自媒体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1.1理论培养与实践创作相脱节目前,国内高校的影视人才培养思路已经逐渐达成了从理论培养到实践培养转变的共识,但仍不能忽略的是,人才培养和行业需要依然存在鸿沟,学界与业界严重脱节。通过对山西传媒学院毕业生调查和行业反馈来看,摄制人才依然存在着业务不纯熟、自我学习能力差、无法迅速融入工作团队、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可见,理论培养与实践创作相脱节的问题,才是实践培养方案改革的缘由。

1.2培养内容陈旧、创新不足在实践培养中,摄制人才常反映“干活”的积极性不高,更多是对经典作品的模仿,缺乏自己的创意和创新。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实践培养课程设计不科学,具体来说就是实践培养课程内容陈旧、科目之间衔接和整合不科学、评分标准僵化、激励机制不足等。此外,摄制人才在校时间短和创作资源有限也是一个原因。如果高校不能动态设计课程内容,针对不同科目的培养目标进行科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利用,对实践过程和奖励方式进行合理规划,就会出现实践作品数量多而质量差的情况,这不但会使实践培养流于形式,最终还会严重束缚摄制人才创新思维的发展。

1.3新媒体思路匮乏山西传媒学院摄像专业开设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近30年来传媒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媒介形式的崛起极大地影响了传统广播电影电视行业。“微博的盛行使传统行业相形见绌,网络广告正以60%的速度快速赶超传统报纸广告,互联网实际已是多种媒体形式的存在,并影响到整个传媒产业的格局。”行业需求决定人才的培养方向,传媒格局的变化也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20世纪末期,我国的影视传媒业是大机构、大电视台占主导的制作模式,而当今是传统媒体线上节目、网络自办节目、自媒体、微博、播客等新媒体崛起的时代。媒介内容、形式和播送平台的变化,让影像内容生产的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果高校不能正视这一变化,不能进行有针对性、前瞻性和适应市场变化的思考,仍然坚持过去的培养模式,必然会导致一部分摄制人才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创新培养方案及实现途径

针对以上培养方案的不足,山西传媒学院摄制专业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创新培养方案,其主要内容是以岗位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标准,运用职业情境化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将理论培养和实践培养相结合,实现校内学习与校外工作联动的培养思路。依据本培养策略,影视摄制专业实践出五个步骤的实现途径,即认知专业、课堂实训、跨专业创作、岗位实践和顶岗实践等五个不同的能力和层次要求;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承接,有助于创新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2.1认知专业认知专业是第一个步骤,是通过专业教师的传授和引导,建立学生对专业的基本认识,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兴趣,使学生从一名普通高中生逐步入门,成为摄制人才的一位初学者。这一步骤的主要方法是观摩经典影视作品,参观学院认知实验室,学院广播电台、电视台,新生和老生座谈等,持续时间约一年,覆盖新生在大学一年级的全部时间。

2.2课堂实训课内实训是将实践培养与理论教育相结合,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基础实践,从而顺利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实训课程由教师按照培养计划设计,全程指导并参与创作过程。如在纪录片创作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拍摄三部不同时长、不同类型的纪实短片,考核成绩计入每个学生期末考试总成绩。课堂实训离不开实训平台,山西传媒学院依托本校的三大实训基地,即影视制作中心、影视信息中心和动画研究中心,利用其中数量众多、较为先进的实践仪器和设备,如可拍摄大屏幕数字电影的阿莱爱丽莎摄影机、冷光源虚拟演播室等开展实训。

2.3跨专业创作跨专业创作是利用学院不同系部间相关专业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学生在不同系部、不同专业间跨越式合作,共同创作影视作品。联合创作的作品会以学院电台、电视台、专业作品汇报或展映为窗口进行播出,优秀作品会借助省级、市级、区级电视台平台播出。通过联合创作,学生可实现对专业知识的扎实应用,并初步培养了不同工种间的合作意识,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了工作经验。

2.4岗位实训在大学第二学年结束后,学生将用8个教学周的时间在一线行业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验,通过真正的工作来感受岗位特点,评估自身的实践能力。这种实实在在的岗位实训对学生发现专业不足、获得真实的工作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后期有针对性地学习奠定了基础。岗位实训依据培养计划的总体安排,结合校外各个实训基地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实训计划,由实训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学生实训的过程,可以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并进行专业水平评估。摄制专业先后与中央电视台、中国黄河电视台、山西广播电视台、太原教育电视台、中国移动山西分公司、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江苏盐城电视台、太原市公安局、山西艺龙影视信息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有岗可上,有作品可播,从而较好地完成从校门到岗位转化的训练。

2.5顶岗实践顶岗实践的步骤由12周的时间构成,全部在校外完成,即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在顶岗实践结束时,学生必须要完成以自己为主要创作人员的作品,并获得在电台、电视台播出的资格。根据本实践培养设计,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和企业要求增添新课程,或针对某些课程现场教学。在学习的最后阶段,企业人员将参与学生毕业答辩,真正做到了真实实践,而不是流于表面的一种形式。如摄制专业所承担的内蒙古那达慕大会拍摄任务、CUBA全国大学生青年篮球联赛拍摄和转播、U17乒乓球比赛的拍摄和转播等。本专业拥有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培养基地32个,分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可以基本满足本专业学生校外实践的需要。

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创新培养方案的意义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创新培养方案,是以岗位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其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工作知识,获得直接工作经验,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3.1将知识传授与业务实践有机结合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在学习、“工作”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完成知识、技能和职业观的有效整合。学生通过实际的工作过程,获得的是职业行动能力,即专业技术能力、方法能力和初步熟悉社会的能力。

3.2缩小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需要的差距“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创新培养方案,就像一个全真的模拟器,其培养目标、内容、要求和评价过程,都为学生营皂了一个模拟工作岗位的环境,体现出以行业需要为培养设计的本质特性。改革培养评价方法,将以往单一的以理论考试或短片拍摄成绩作为考量依据,逐步转变为过程管理和岗位测评调整,评分从一个总成绩向多个阶段性成绩迁移,保证学生获得工作过程中的全真评价。学生在真正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文化传媒公司中学习、工作,既获得了学校培养中常见的理论知识,又迅速掌握了工作岗位、行业的工作经验,实现了高校培养与行业需要的无缝对接,这对于即将进入职场的准“传媒人”无疑是重要的。

3.3为学生创作创新提供土壤高校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如学院电视台和影视制作中心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思考,从而逐步养成独立选题、独立策划、独立拍摄、独立自测自评的能力。在培养过程中,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操作并行,可以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播出的作品中获取成就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养成创新思维的可贵职业素质。

4结语

自媒体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学能力;导学案;合理手段

一、设计预习导学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导学案,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设计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它起到的作用相当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给学生设计预习导学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这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学习《鼎湖山听泉》一文时,我就给学生设计了一份导学案,让学生按照导学案上的内容,对课文进行自读感知和整体把握,导学案内容为: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本文是一片游记散文,你认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试在文中找出相关依据。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听泉”是本文的关键,那么,贯穿全文的是“泉”字还是“听”字?为什么?这样,让学生依据这份导学案对课文进行自主阅读和自主分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二、运用合理手段,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运用合理手段,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如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搜索和分享功能,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运用这种技术手段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探索,如此既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比如,在学习《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时,我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自行利用网络技术搜集一些有关西双版纳的知识,如它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文化习俗、旅游景点、特产美食等,并将这些知识整理归纳下来,课堂上大家共同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交流。这样,我通过让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自行搜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既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条件,也激发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和探索兴趣。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再使用对学生进行强行灌输的教学模式,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着眼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而言不仅得益于一时,而且会终身受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