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学校教育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督导;运行机制;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9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967-04

教学督导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在当今高校并不少见,作为学校的教学督导机构确实处于两难的境地。其一,学校领导者对教学督导的重视不足,对于督导队伍仅仅是使用而缺乏建设和管理;其二,教学督导没有统一模式,督导工作内容五花八门,有的督导机构成了教学管理部门的“雇佣军”,根本没有自己的运行机制。鉴于此,笔者在大量调研工作基础上,结合教学督导实践,撰文对体育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任务及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归纳和阐述。

1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任务

我国在高等教育进入21世纪后,教学督导也由起步阶段步入成长发展阶段,督导的内涵和外延轮廓逐渐清晰。归纳当代教学督导的任务基本涵盖了1个总目标、2个基本范畴、3个主要方向、4项基础工作。

教学督导的总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和管理水平。

教学督导范畴: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督导,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核等;对教学管理活动进行督导,包括专业建设、教学规范、教师队伍培训等。

教学督导方向: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督导,也包括教学管理队伍,主要根据教学和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考察队伍的结构、素质与水平,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第二,加强教学管理制度的督导,重点考察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运行的有效性,制度督导要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第三,加强教学及教学管理执行情况的督导,通过听看课、研讨、评价等方式,监控教学各环节的运行状况,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和规范。

教学督导主要基础工作:第一,督导专业建设,涵盖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办学条件、实践教学等;第二,参与教学活动;第三,开展教学评价;第四,做好培训工作。

2高校教学督导的运行与管理

2.1督导制度

2.1.1基本制度教学督导基本制度是实施教学督导的前提和基础,是对教学督导工作的总体要求,它规定了督导工作的性质、任务、原则和目标。基本制度的制定必须要围绕学校教学实际状况和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突出质量意识,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阐述学校加强质量管理的宗旨和要求,必须对教学督导的性质、任务等清晰释义,使全校师生全面了解、熟悉并共同遵守。

2.1.2工作制度主要包括督导工作的程序、计划安排、评价标准和素质要求,工作制度是保证督导工作顺利进行的职业操守,也是督导人员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工作制度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内容上必须紧密围绕学校现行的各种规章制度,在方法上必须突出以导为主、以督为辅的现代督导理念。工作制度可以增加弹性内容并不断完善,必须在加强沟通交流的基础上体现工作的灵活性和原则性。

2.1.3管理责任制度或称为业务素养与要求,主要针对督导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效果等进行考核和评价,是加强督导队伍建设的基本准则。对督导人员的考核和评价必须要客观、公正,要努力排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老好人”的形象,摒弃“不作为”的因素,对认真负责、素养较高、能力较强的督导员要给与支持和奖励,要广泛征求意见,倾听各方呼声,真正吸纳那些威信高、能力强、态度认真、观念能与时俱进的专家、骨干教师进入教学督导队伍。

2.2督导队伍

2.2.1教学督导队伍建设的观念必须与时俱进任何管理行为都会在一定理念指导下实施,督导队伍建设也是如此,现代教学督导更强调质量意识、信息沟通、情感交流、团队精神和客观公正评价,在这样的主旨下,督导人员不再仅凭个体的权威与超强的能力来开展工作,他们需要团队的整体力量,和谐与相互取长补短,在实施督导行为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充分尊重督导对象,对事物的判断更强化细节和理性,工作方法也由单纯的感性评价指导转向调查研究、数据采集与分析等客观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只有适应这种转变的人员才有可能进入教学督导队伍。

督导理念和督导职能的变化促进了督导队伍建设,应该看到,这一过程是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因此教学督导必须要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建设和发展规划,使全体师生明确建设的目标。教学督导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学校发展和教学管理工作需要,人员结构合理,职责分工明确,工作效果突出,能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2.2教学督导队伍结构必须合理督导人员的专业素养、工作态度、行为举止等都会直接影响督导的效果,因此,加强督导工作就必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督导队伍。督导队伍结构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专、兼职督导员的合理运用。专职督导一般由威信高、能力强、观念能与时俱进的离退休教师担任,兼职督导主要从在岗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学管理人员中选聘。专、兼职人员在职责上明确分工,在工作上相互促进,专职督导员在经验和时间上具有优势,而兼职督导员对学校现行政策和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比较熟悉,在工作中双方可以优势互补,以避免督导工作中的失误。

2) 实行校、院(系)两级督导。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院校普遍“做大、做强”并逐渐向综合性大学转化,学校管理也由一级管理向二级管理推进,实行两级督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两级教学督导是适应高教发展的有效管理举措,它存在以下优势:(1)督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行院(系)督导,一方面督导员的工作强度和密度有所缓解,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全面地了解督导对象的实际状况,使指导和评价更为准确;另一方面,督导员比较熟悉本单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培训、指导工作更加具体,而教师也易于接受。(2)开展督导工作更加深入。由于院(系)督导的本地化属性,督导员对本单位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有利于本单位教学管理工作的决策,对提高本单位的教学和教学管理水平很有益处。(3)为基层教学单位培养了一支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加强基层教学督导工作,可以使学校广泛、深入地了解各方面的工作情况,增加对教学工作评价的客观、公正性,校督导组根据收集、汇总的各方意见,形成内容充实、论据充分、措施得力的督导意见,为学校教学决策提供支撑。

校、院(系)两级督导机构人员的组成,一般采用先聘用院(系)督导员,而后根据学校督导员的编制,由院(系)差额推荐,再由学校考察聘用。两级督导机构的职责不同,校级督导组主要负责政策制定、整体教学评价、督导培训、专题调研和学校交办的专项督导工作。院(系)督导组主要负责基层教学单位的教学督导,包括听看课、交流研讨、指导和院(系)的教学评价。

3) 学科与专业兼顾。目前,高校的专职教学督导人员大部分是某一学科领域的骨干教师,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上有一定建树。学校在遴选教学督导人员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科在专业建设中的位置,应该尽量倾向专业主干学科和专业相关学科,在专业主干学科中还要有所侧重,这样有利于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还可以使学科和专业有机结合,促进专业建设。

4) 年龄和职称结构要合理。到2004年,我们对国家重点院校的抽样调查中,四成教学督导人员年龄已经超过65岁,个别学校年龄平均达68岁,教学督导队伍超级老龄化现象严重,这种做法给学校教学督导工作带来诸多隐患。每年由于健康和社会活动过多等原因,使督导任务无法完成的事情有蔓延的趋势,给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不便。一方面需要学校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就是坚决使督导队伍的年龄降下来,使队伍富有朝气。

此外,职称结构的合理也相当重要,一定要避免将正高级职称作为进入督导队伍的先决条件。督导队伍首先是一个管理工作队伍,是以高质量完成督导任务为前提,不仅要考虑督导队伍的权威性,还要从督导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选聘一些职称不高、但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学管理干部进入督导队伍,这样也能为督导队伍培养后备力量。

2.2.3教学督导队伍自身必须要强化建设和管理拥有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结构合理、水平和能力较强的督导队伍是开展教学督导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但也应看到,加强这支队伍建设和管理是督导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督导队伍的自身建设是督导群体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内容,通过督导人员培训、学习与交流、参政与议政的过程,使督导员能够准确把握教育方向,熟知各级政府和学校的政策、规范,了解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选择和正确采用合理的工作方法,进一步明确督导工作的原则和方向。

要加强督导队伍的管理,就要落实督导组长负责制,学校主管部门要明确提出督导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严明工作纪律,要努力为督导组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学校主要领导和职能部门要定期听取督导组的工作汇报,要对督导组年度工作进行考评。同时要求督导人员要严格自律,要以主人翁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督导工作职责,高质量完成督导任务,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2.3督导规划和工作计划为保证教学督导工作顺利实施,必须要制定学校教学督导发展规划,并在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完成年度的工作计划。

2.3.1教学督导规划制定督导规划的目的在于:必须要使督导工作紧密围绕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必须要通过督导工作使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必须要把教学督导在内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逐渐完善并形成良性循环。基于这样的目的,制定督导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督导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开展督导工作的长期和近期目标,督导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督导队伍建设方向和措施,教学督导主要工作任务,教学督导工作阶段性成果要求等。除了常规性督导内容外,学校发展规划定的工作任务也可以纳入督导规划,例如,对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情况的考察、学校办学目标是否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调研工作等。

2.3.2督导工作计划分为年度工作计划和短期工作计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必须要明确各个阶段完成工作的时间、中心任务、督导方式、督导人员安排和督导对象。年度计划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为学年教学评价作准备,在计划执行的各个阶段,要有效果的检查和记录,一般情况下,以每学期为单位,汇总、研讨学期的督导工作,适当调整下学期的督导工作安排,使全年督导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制定督导年度计划必须既要参考教育部、省市教育厅(局)的相关文件,还要同学校的发展规划、年度重点教学工作安排保持高度一致,对综合性、专题性教学督导要统筹做好安排。

短期督导工作计划是指根据督导任务而作出的工作安排和程序,包括:目标、时间、方法、流程、人员、条件、标准和效果检验等。实施短期计划要做好三个方面准备:一是目的明确、认识统一;二是材料齐全、准备充分;三是方法得当、措施到位。

督导规划和工作计划既是开展教学督导工作的序曲,又是指导各阶段督导工作的基准,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当然,规划和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督导工作的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的。

2.4督导工作的基本流程督以观行、导以评出”的工作方法是高等院校普遍采取的教学督导方法,实际上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即:考察和评价。根据这两项基本任务,我们可以将教学督导的工作流程分成准备阶段、执行阶段和评价总结阶段,以下为教学督导的结构图和流程图示:

2.5运行教学督导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2.5.1学生工作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是督导组了解教学效果的主渠道。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督导员考察的方法,可以采用观察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作业、实验、实践是否按时完成,学生上课出勤情况等。学习成绩既要察看学校指定的统考课程,还要针对某一专业特殊群体进行阶段性跟踪考察,从而分析学校学生学习成绩的发展和变化,并制定有针对性地措施。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是督导组考察学生工作的重要方面,道德在于教化和培养,道德水平是通过行为来表现的,督导员既要关注教书育人、“两课” 教育、素质培养,也要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还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要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

2.5.2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督导员考察和指导工作的重点,通过督导可以了解学校教学中的强势和弱势、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总结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考察教师教学工作可以应用以下观测点:教师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学常规符合学校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教学组织严密、教学器材使用合理、课堂秩序良好;教材选定合理、教学内容符合大纲要求;对学生有课堂延伸内容要求并检查;教师业务档案完整,考试规范、有教改研究和教学科研等;学生评教情况。

实验和实践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督导组还应关注实验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实验教学内容的规范性,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用人单位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等。此外,教学条件改善、学术氛围的形成等也要纳入督导视线。

2.5.3教学管理重点在于要将督导纳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发挥督导人员的作用,对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主要工作包括: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等,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督导意见是学校制定相关措施的重要依据。

2.5.4更新教学督导的技术手段“校园网”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提出较高要求,建立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一方面节省了人力和财力,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学校实现了网络化办公和“无纸化”办公。学校可以通过教学管理系统了解学校教学情况,及时掌握、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质量监控,同样,这个优秀的平台也能为开展教学督导工作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制作教学督导专题网页、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教学督导工作是新时期教学督导的一项创新性工作。教学督导组可以设立督导信箱,开办专家咨询、培训热线、资源在线、督导信息等栏目,扩大与教师、学生的交流,提高教学督导的工作效率。

2.6督导总结与反馈

2.6.1教学督导总结教学督导总结是教学督导实施过程的客观反映,是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总体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教学督导工作的重要环节。督导总结是根据整个督导过程所获得的资料,经过理性分析而形成的对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剖析性材料,对学校进行教学决策起到重要作用。

督导总结分为终结性报告和形成性报告,终结性报告主要以书面形式将一年来督导工作过程和收集、分析、整理的资料进行说明,报告本身要具有客观、真实和可信性,对说明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终结性报告必须依照一定的格式进行书写,报告内容要简洁、精练、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可以适当用图表加以说明。

形成性报告主要以阶段性工作汇报为主,可采用书面、口头两种形式,报告的内容包括:方案设计、调研、专项检查、中期汇报等,形成性报告强调对下一阶段工作的督导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性,对教学工作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

督导总结要注意总结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要做到思路清晰、任务明确、方法得当、效果突出。特别要讲究督导工作的方式、方法,确实做到:督要严格,评要中肯,导要得法,帮要诚恳。

督要严格:严格的本身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对被督导的教师要严格,而且对督导员自身也要严格要求,因为督导员的指导、评价、培训与教师的利益息息相关。

评要中肯:就是在评价中要充分尊重教师,积极主动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有针对性,督导人员切忌夸夸其谈、言不由衷,要用中肯的态度提携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导要得法:这个“法"包括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教学方法,要求督导员要不断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教育理论水平,这样才能对教师有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因为我们督导的对象是教师,所以我们必须向教师“传为师之道、授业之技和解惑之法”,导法得当,教师会十分欢迎的。

帮要诚恳:这里强调督导员要有一个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就是认真地发现问题、负责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和进步。

2.6.2督导意见反馈工程学中稳态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闭合回路,称为反馈控制系统(见图)。其控制部分不断接受受控部分的影响,即受控部分不断将信息回输给控制部分,从而改变它的状态。控制与被控制部分之间存在着双向联系,这种来自受控部分的、反映输出变量变化的信息,传向控制部分称为反馈。

信息反馈是教学管理体系中闭合回路的重要体现,特别是教学督导意见的反馈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整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学工作回馈的意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基层单位,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和校内相关部门,教学督导、上级主管部门的专项评估等。教学督导是学校了解教学情况的信息源之一,如何开发和使用好这支力量,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是学校领导层特别关注的重要议题。

督导信息反馈可以采用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进行,这里介绍几种反馈的媒介:

1) 督导反馈意见会。督导反馈意见会可以分成阶段会议、专项工作会议和年度督导反馈意见会,会议的内容就是听取督导组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会议参加人员范围一般分为校级领导、职能部门主要领导、院系级领导、教研室主任和全体教学管理干部、全体教师等,可以合并,也可以分开。

2) 教学工作研讨会。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专题,邀请督导人员、院系领导等参加研讨,与会人员可以广泛交流和探讨问题,督导员提出的问题,院系等部门可以解释,甚至提出相反的意见,研讨的主旨是要解决存在的教学问题,形成统一认识。

3) 督导组专题调研。督导组可以根据某个院系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专题调研,与院系领导、教师交换意见,也可以就一个共同存在的问题分别到各院系进行调研,收集整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写出调研报告,通过督导工作简报向各部门反馈。

4) 督导工作简报。一般由教学管理部门牵头、督导组承办,向全校定期和不定期编辑发行督导工作简报,督导信息、反馈督导意见,编制督导简报是督导组工作内容之一。

5) 督导网页。制作督导工作网页可以使督导工作更加深入的开展,督导组可以依据这个平台延伸督导的范畴,使教学信息的采集更加客观、真实,使督导工作更加公开、公正、公平。

6) 督导培训。督导组一般承担学校教师的岗位培训工作,督导人员可以在培训中指出教学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和提出解决的途径,这类培训会更受教师们的欢迎。

总之,教学督导总结和反馈在督导实践中越发显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它承载了闭环管理效果展示和回馈的重要核心内容,是学校教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3结语

1) 教学督导在我国已由初级创建阶段进入到中级的培育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借鉴国外教学督导的宝贵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探索建立一个可行的、科学的、长效的运行机制。2)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督导也将由旧的、不适应的运行模式转变到开放的、适应高校管理现状的现代督导模式,这种转变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和现代教育思想与技术的应用。3) 教学督导的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5) 要加强教学督导的规划、队伍建设和过程管理工作,建立督导工作标准,使督导工作更加客观、公正、诚信,效果更加显现,从而整体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申杲华,等.最新学校教务工作手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232.

[2] 齐红深,等.中国教育督导纲鉴[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46.

[3] 洪煜亮.教育督导及教育评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23-130.

[4]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的意见》,1999年6号.

[5] 曾德琪.美国教学督导历史发展及其作用之演变[J].四川师范大学报,1995(3):50.

[6] 段先华.高等学校教学督导体系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4):28-32.

[7] 戴志明.建立健全教学督导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4(2):21 .

[8] 孙宗禹.督导评结合服务教学与师生[J].大学教育科学,2007,1(107):54-56.

[9] 陶火生,等.教学督导功能探析及实践[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45-46.

[10] 韦巧燕.普通高校建立教学督导机制探析[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2):33-34.

[11] 傅江平.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研究,2005,28(6):499-501.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监控体系;机制研究

在高职院校办学自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如何改革高职院校内部教学管理模式,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机制,以切实保证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在教学工作上引进了基础教育的督导制建立了教学督导机制,履行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的职责,在促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树立教学典范、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已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一、课题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意义

(一)课题解决的关键问题

1、确立先进的教学督导理念,建立发展性教学督导监控体系和奖励机制

2、坚持教学改革与教学督导并行,重点推进教学改革发展和教学效果提升

3、构建新型的教学督导监控体系关系,实现督导监控评估对象的优化发展

4、破解高职院校单纯性教学督导定位偏差、功能单一、成效不明显、体系不健全等共性难题

(二)课题选题的意义

教学督导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在监控学校教学工作状态、提高教学工作水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障教学质量等方面起着日益明显的作用。在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实行全面系统监控,并以教学质量监控为重点建立科学、规范的组织运行及奖励机制,对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就业能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的职业教育督导监控评价制度主要模式

国外的职业教育督导监控评价制度主要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督导监控评价模式;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督导评价制度和此种模式比较接近,我国高职教育主要以高校为主体的督导监控评价模式,更加侧重于院校内部督导模式。

第二种:以社会为主体的督导监控评价模式,如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主要是以社会团体或专业公司机构为主,进行具有第三方评价机制的督导模式。

(二)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主要成绩

(1)各级领导提高认识建立教育督导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各地区根据自己情况,建立了教育督导机构;

(3)拓宽和深化教育督导内容,初步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督导的新路子;

(4)制订关于教育督导工作的一些法规与制度;

(5)开展了多方面的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6)注重实践经验,使督导与科研相结合。

2、存在问题

(1)对督导工作认识模糊,督导工作没有引起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

(2)督导定位偏差,体系尚未健全

部分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形式较为单一、机制较为封闭,距离“建立督导主体、督导要素和督导形式多元化的教学督导机制”尚有较大的差距。

(3)督导力量薄弱,机制尚未完善

(4)督导功能单一,成效不够明显

教育督导工作依然是传统教育督导指导下的教育督导,偏重于行政视察和监督。

三、课题研究内容

1、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性质与定位;

2、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对象及人员配备要素;

3、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职能与作用;

4、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工作方式与运行机制;

5、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监控体系与奖励机制。

四、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收集国际、国内相关资料,通过翻译、筛选等途径,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最终获得所需资料信息;

2、调查研究法:在现有教学督导基础上,通过到不同高职院校内部对教学督导工作进行调研,了解教学督导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学工作进行实地访谈,确定教学督导实际应用,对高职院校教学督导进行研究。

3、比较法:采用横向比较法分析国际、国内高职教育中教学督导运行机制的异同,再进行准入制度、培养制度等点与点的比较,然后应用实证分析法对其异同点进行分析;

4、访谈法:对学院各职能部门、教师代表、企业行业专家或顾问等人员进行访谈,从中获得教学督导的策略、手段等信息。

5、系统研究法:以我院现有教学督导工作基础上,探索监控体系建立及奖励机制实行。

五、课题研究成效

1、明确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性质与定位

教学督导是高职院校为主动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教学工作实施监督与指导的一项制度,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学院主管教学院长领导和授权的督导机构和人员,以专家身份协助教务处对全校的专业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及时、客观地向学院领导、教务处以及教与学双方反馈教学现状、教学质量等教学工作信息,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

2、确定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对象及人员配备要素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是通过督导机构(督导组)和督导员,以专家身份对教学工作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监控活动。按照教育学的观点,教师、学生、管理者构成了教学工作的主体,三者在教学过程中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从而组成了教学督导的对象。

3、定性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职能与作用

教学督导不仅具有巡视、检查、监督、评价的职能,而且具有反馈、指导、咨询、服务的职能。它不只在于监督、检查,了解教学现状,更要着眼于通过对教学的切磋、指导、服务的改进,调动教师改革教学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发挥教师的潜能,激励和引导教师自我成长。督导的作用是通过履行督导的职能来实现的,教学督导至少可以发挥如下六方面的作用:①参谋作用;②信息反馈作用;③桥梁作用;④督促作用;⑤指导作用;⑥诊断评价作用。

4、探索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工作方式与运行机制

教学督导实践表明,建立运转灵活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是教学督导工作更加快捷、高效的前提。

5、建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监控体系与奖励机制

经过实际探索与应用检验,建立一套适合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监控体系与奖励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督导监控体系和奖励机制研究,对明确性质与定位、确定对象及人员要素、定性职能与作用、探索方式与运行机制、建立监控体系与奖励机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就业能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城市;大学生就业

学习型城市的提出源于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可以说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理论是学习型城市的理论基础,而学习型城市是终身教育制度的载体。1998年,终身学习策略成为欧盟共同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或者说也是一个新的思路,即终身教育与作为终身学习理念之实体的学习型城市在大学生就业中具有怎样的地位与功能。

一、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的二元分割:大学生就业难的教育根源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大部分毕业生能在劳动力市场获得满意的工作,但也有一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岗位。这种状况凸显的是学校教育与就业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

自16-17世纪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学校教育就开始承担起为人们劳动就业作准备的责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学校教育与就业的关系都表现为一种确定性的关系,即人们将来的就业岗位与眼前所接受的教育往往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学校教育与就业之间的确定性关系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然而好景不长,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全面衰退,由教育规模不断扩张导致的知识型劳动力的增长开始超出了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职业岗位,教育与就业的确定性关系遂开始失去其存在的基础。这一时期,各国教育与就业关系的发展并没有出现如人力资本理论所说的那样――高学历者就业的适应能力也将提高,从而就业收入高、失业率低。从社会个体角度而言,个体接受了教育后搜寻工作岗位,其结果有多种可能,有可能获得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也有可能相反,教育与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开始凸现。

学校教育与就业之间的确定性关系导致人们认为,组织化的教育是学生唯一的学习形式,从而忽视或者无视非组织化的教育影响,造就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之间的二元割裂。而学校教育与就业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让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之间二元分割的现行教育制度正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制度性的根源。或者说,学校教育与就业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正是现行教育制度的必然结果。

就一个具体的人的成长过程而言,它往往是学校教育影响与非学校教育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在现行的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下,学习者和教师基本上会忽视或者不会意识到非学校教育的影响。如果以人成长的时间序列为纵轴,以成长过程中学习的内容广度为横轴,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现行教育制度下,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一个人大概从3-4岁开始就进入学校接受组织化的教育影响。学校最初进行的是读写算之类的普通文化基础教育,伴随着学制的延伸及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习内容越来越狭窄;并且为了适应未来工作世界的生活,学习内容也越来越专门化。正规学校教育结束时,专门化的程度已经非常高,因此校内学习与时间的关系类似一个三角形,初期底宽,后期顶尖。这种狭窄的专门化导致学习者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降低,当与自己所受的专业教育相对应的职业或者工种消亡或者岗位减少时,学习者就面临着失业,这就是当前部分大学生难以就业的原因之所在。这种失业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结构性失业。为了弥补学校教育的这种狭窄专业化的过失,学校后教育应运而生。此时的学校后教育往往是以非正规的教育形式出现。如图1所示,脱离学校的学习要从学校学习的狭窄之处入手,重新拓宽学习者的学习内容。校外学习(尤其是成人教育)与时间的关系因此也呈现一个三角形,不过这次是倒三角形(图1的上半部分)。换言之,如果毕业后的大学生发现自己在学校学习的内容过于狭窄而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时,他们必须从学校教育的狭窄处重新拓宽自己的学习内容直到自己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止,这段时间也就是大学生失业的时间。可见,由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的二元分割而导致的学习者学习内容狭窄是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教育根源。

(注:本图改编自克里斯托弗.K.纳普尔阿瑟.J.克罗普利.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p30.)

二、终身教育制度:超越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的二元分割

为了弥补在这种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下,由于在校学习者学习内容狭窄、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学校教育的主管者(政府)和学校教育的实施机构(高等学校)都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当前具有代表性的补救措施有三种:一是政府为待业高校毕业生提供的职业培训;二是高校实施的通识教育;三是高校实施的毕业生召回制。但我们认为这三种措施都不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因为学习内容狭窄而出现的就业困境。

首先,当前政府倡导给待业学生提供的各种职业培训实际上就是属于图1中倒立三角形的部分;它的起点是学校学习的狭窄之处。表面上看,毕业后的培训是有针对性地扩展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实则是认可了现存教育制度导致的大学生失业的合理性;以大学生在时间上的浪费和政府在金钱上的浪费去证实现存教育制度的合理性。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补救形式,短期内的“治标”也许有用,但毕竟不能“治本”;因为它事先已经预设了大学毕业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内容是难以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要求的,也就预设了大学毕业即失业的合理性。

其次,高等学校推行通识教育是想要增加图1中直立三角形顶端的宽度,拓宽学习者在校学习的内容。但是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固有的难题,如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组成问题、通识教育课程的连贯性问题、通识教育课程的共同性问题以及通识教育课程的综合性问题等,这些问题导致诸多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许多所谓通识教育选修课事实上完全成为简单的课程累积。最终导致通识教育这种“拓宽学习内容”的行动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毕业生召回制实则是把图1中倒三角形部分的职能重新交给了学校教育。表面上看,这套“回炉重造”的做法能够让“高校在完善自身的同时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似乎解决了大学生由于所学知识内容狭窄而导致的失业问题;实际上,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如果从学习者就业的角度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毕业生召回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一是浪费时间金钱,打断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充电”方法有多种,如脱产考研、出国进修、在职自学等,不一定非要回原来学校学习;三是如若被单位强制“遣返”,亡羊补牢后“重出江湖”之时,用人单位或招聘单位将有可能用有色眼镜看待这批毕业生,从而给他们的就业更添难度。有学者认为:高校实行“毕业生召回制”是给毕业生一次继续学习的机会,因为它除了被动“召回”用人单位不满意的毕业生外,它还为主动要求回校“充电”的毕业生开启了一扇大门;而毕业生也应以此为契机,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认为,这里存在着对终身教育或者终身学习理念的一种误解.如果终身教育需要依托学校实施,那么终身教育就变成了终身学校教育,它就会变成伊利奇和韦尔纳所警告的“陷阱”或者用道伯尔和弗恩的比喻来说,是判人们“终身”入学。

这三种补救措施失败的根源在于它们都没有改变现存的学校学习与非学校学习的二元分割式的教育制度,只是对这种二元分割教育制度中的某个部分或某个环节进行的小修小补。这些小修小补的工作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而言只不过是隔靴搔痒。因为,正如图1所示,大学生就业难的教育根源在于学校学习与非学校学习的二元分割导致高校学生毕业生走出校门时,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过于狭窄,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从教育制度设计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彻底地改造当前学校学习与非学校学元分割式的教育制度,建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即终身教育制度。

终身教育制度的目的在于实现儿童学习与成人学习、校外学习与校内学习的一体化。在这一模式中,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都具有广博性。学校以及类似学校的机构(包括大学)所享有的学习时间份额随时间迁移而减少,而校外学习的时间则按比例增加;两种学习形式之间的界限将变得越来越模糊,如图2所示:

02

图2 学校学习与校外学习的整合

(注:本图改编自克里斯托弗.K.纳普尔阿瑟.J.克罗普利.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p31.)

终身教育制度是一场教育制度的重大变革,是对当前学校学习与校外学元分割的彻底改造,改革的内容将涉及学校阶段的学习、学校之后的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各年龄阶段系统学习的目的与地位,不同学习形式的价值以及不同年龄层次所使用的教育方法与手段等。

三、学习型城市:终身教育发生的具体时空

正如前文所述,推行终身教育制度不是意味将学校教育的价值观和方法扩展到每个人一生的方方面面;终身教育不是一种“教育帝国主义”,而是一种提供学习经验的选择方式;终身教育制度就是一组有系统地给每个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的组织原则。这种组织原则将从两个维度上得到体现:一是时间的维度(学习何时发生);二是空间的维度(学习何处发生)。

终身教育制度的首要组织原则是它必须为人的整个一生的学习提供便利,同时要重新整合教育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传统二元分割式的教育制度认为学习主要是在校内进行,校内的学习是为了工作做准备,校内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张用以交换工作的学历文凭,当文凭获得时,学习也随着结束,工作则随即开始。当工作中发现知识与技能跟不上发展变化时,将重新开始补偿性的学习。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表现为一种间断式的关系。然而,终身教育制度认为,学习和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工作中的经验能够促进在校学习,而在校的学习又能反过来促进工作中的学习。这种纵向整合的概念适用于在校学习的各个层次与阶段,例如,小学生学习数学时可以同时帮助家庭做财政预算;中学生学地理时可以同时做出地区农作物的分布图;大学生学习法学的同时可以充当公益律师,等等。我们将传统二元分割式教育制度下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以及现代终身教育制度下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图3所示:

图3 学习与工作的传统关系与现代关系

终身教育制度不仅要考虑到时间维度上的学习整合,还要考虑到空间维度上的学习整合。要考虑到在工作中、在家里或在闲暇活动中进行着的学习,要考虑到工作场所、动物园、博物馆、图书馆、俱乐部、教会、政党团体、各种专业协会等组织的教育作用,甚至要考虑到各种娱乐活动如看电影、与朋友到酒吧喝酒聊天的教育价值。终身教育制度的空间组织原则就是要承认在这些活动场所进行的学习是有价值的,并将这些学习活动与传统教育机构的学习活动组合在一起。

那么,如何实现终身教育这两大组织原则呢?我们认为,要实现学习的纵向(时间)与横向(空间)整合必须通过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因为一个具体的人往往生活在一个具体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一个社会或者城市,也就是说,发生在具体的人身上的终身教育往往是在一个具体的社会或城市里发生的;如果要使发生在这个具体的人身上的终身教育对其他所有人而言都是可以实现的,那么这个具体社会或者城市必须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城市。

在社会层面上,学习型城市具备一个人人都能获得最方便、最丰富、最便宜、最优化、最有效的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这平台可以使每个人的学习成为一个终身的体系,它可以随时满足人们的各种学习需要。如:职业技能的培训、业余兴趣的培养、学术问题的探索,等等。这个平台能够让人们在工作中学习和在学习中工作,从而实现终身教育的纵向整合。这个平台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是以网络信息传输技术为基础构建的学习服务平台,也可以是人与人在真实场景中建立起来的“学习圈”系统。

在组织层面上,学习型城市是由普遍化的学习型组织所构建的。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化可以于随处满足学习者的各种学习需要,从而实现终身教育的横向整合。各式各样的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让学习成为一种社会行为,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习型城市每一层次、每一职业、每一年龄阶段的市民,都拥有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组织和学习场所,可以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实现工作、生活、学习三位一体,如图4所示:

图4 学习型城市不同的构成要素

四、小结

从教育的角度分析,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之一,就是在校学习与校外学习之间二元分割的现存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导致大学毕业生仅能掌握非常狭窄的专业知识,从而缺乏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与社会可提供的岗位之间的匹配范围也非常有效。当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发现自己在校学习的内容过于狭窄而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时,他们必须从学校教育的狭窄处重新拓宽自己的学习内容直到自己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止,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必须以自己的失业为代价弥补这种教育制度的缺憾。

我们认为,要消除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教育根源,必须彻底改变现存的二元分割式的教育制度,建立终身教育制度。作为一组系统地给每个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的组织原则,终身教育往往是在具体的时空内发生的,这个具体的时空就是学习型社会/城市;也只有学习型社会/城市的建设才能实现终身教育的纵向与横向整合。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建设学习型城市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特殊地位和功能:只有通过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构建终身教育制度,才能真正消除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教育根源。

注释:

①本文将不加区分地使用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这两个概念,认为这两个概念是等义的。因为“终身教育”中“教育”的概念是一种广义的教育,包含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而“非正式教育”的含义基本上就等同于“学习”的含义.

参考文献:

[1]杨雪.欧盟提高劳动就业能力的新举措―――终身学习策略研究[J].人口学刊,2004,(1)30-33.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范文第4篇

【关健词】日本 高等教育制度 改革 启示

以明治维新时期1872年《学制令》的颁布与实施为标志的日本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确立,距今有着130多年的历史。二战后,日本以美国模式为基础进行了体制改革,其规模才不断扩大,质量也逐步提高。伴随“亚洲的明珠”式的经济高速发展,其高等教育也得到了优先发展。

1 日本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沿革

目前日本通过一系列大学改革,不但建立了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还形成了完备的高等教育制度和体系。

1.1 高等教育制度体系完善

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高等教育法律制度、教育结构、招生考试制度、学术管理制度、教师制度和财务制度等,可以说是体系完善,层次分明。日本高等教育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以《学校教育法》、《大学设置基准》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的基本法律;规范国立大学的相关法律;以《私立学校法》、《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为主要内容的指导私立大学的有关法律;育英奖学的法律制度等。高等教育机构包括:高等专门学校、专门学校、短期大学、大学和大学院;根据其设立形式,大致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3种。高等教育财务制度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包括国立高等教育财务、私立高等教育财务等。日本现行的大学招生考试是实行“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和各大学的个别考试,通过这两种考试来综合考察考生的学力、能力和适应性等,日本招生考试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考试机会的复数化、选拔方法的多样化、评价尺度的多元化。日本大学内部进一步强化学术权力的基础已经形成,其校内学术管理更洋溢着鲜明的特色。日本的教师教育管理在其教师教育制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的重要保证。日本高等教育的教师制度主要包括教师的行政管理制度、教师的晋升制度和教师的任期制度等。

1.2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的三次重大改革

在战后日本的高等教育体系演变过程中,先后进行了三次重大意义的变革,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45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化。战后的日本接受了美国占领军长达6年的控制,美国对日本大学改革政策形成的影响主要通过民间情报教育局(Civil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简称CIE)和美国教育使节团这两个组织机构及由它们提出的有关政策性建议与报告来实现。战后初期日本大学的改革几乎是全盘引进美国高等教育模式,导入美国大学“民主化”办学理念,保障国民拥有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实现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平等。从5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又重新形成了多种高等教育机构并存的多元化局面。建立了多种学制的管理体制,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经过这次改革,日本的高等教育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战后日本教育显著地提高了国民的素质,为日本战后的经济恢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阶段日本教育政策的特点就是政府和经济界对教育进行了强制的干预,教育目标的单向性的经济取向,过分强调的教育的经济功能,而从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二个阶段: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个性化。这一时期是日本经济进入腾飞的时期,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并将教育政策的重点转变为优先发展经济。如文部省于1962年了《日本发展与教育》的白皮书,就强调教育只有和经济联系在一起时才显示出它的价值。1963年经济审议会发表了《关于开发人的能力政策的咨询报告》为60年代中后期的教育改革起到促进的作用。据统计,至1963年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5.4%,迈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965年适龄青年进入大学和短期大学的比率上升到17%,1975年则持续上升至38.4%。到了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大学生的失业现象已经十分的严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等教育大众化受到了日本社会的责难。这一时期日本的教育可以说是大量地加大职业教育的数量,大量兴办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以及专业学校。一方面给日本经济的腾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这种以经济利益至上的教育思想,给学生、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随着日本经济发展速度的降温,政府势必要面对如何改革当时的教育制度。

第三个阶段:从70年代初开始的第三次教育改革——国际化。70年代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教育以完善人格为目的”,“完善人格,作为教育努力的最终目标”。1971年6月中央教育审议会向文部省提出了《关于今后学校教育整体扩充改善的基本政策》的咨询报告,这个文件成了日本7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日本继明治初期和战后初期两次重大改革之后的所谓“第三次教育改革”的主要依据。1974年6月文部省制定的《大学院设置基准》,使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法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1978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其咨询报告中提出修改《大学设置基准》,使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1984年日本政府设立直属于首相的“临时教育审议会”,加大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1985年6月,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的《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咨询报告》,是80年代教育改革最重要的纲领性文件。1987年9月,文部省设立了大学审议会。概括起来,80年代的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放高等教育机构;二是充实与改革研究生教育;三是加强学术研究。

90年代,日本对大学课程进行改革,这一改革的关键在于课程的一体化。1995年,日本政府确立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国策,并相继制定、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法》、《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明确提出实行“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90年代后期以来,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困扰着日本高等教育界,据此,文部省修订了《大学院设置基准》,并出台了其他相关政策措施,开始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1998年10月,日本大学审议会提交了题为《21世纪的大学像和今后的改革方策——在竞争环境中充满个性的大学》的咨询报告,全面规划了21世纪初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及改革方针政策。2001年6月11日,文部科学省向日本第10次经济财政咨询会议审议通过了文部科学省的“大学结构改革方针”。总的来说,90年代以来大学改革主要是四项:第一,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对本科教育进行改革;第二,把大学院建成高水平的教育研究基地,在质、量两方面进一步充实大学院的教育;第三,向社会开放设施设备等学习条件,为社会人士提供更多的终生学习机会;第四,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全面展开。

2 战后日本大学体制改革的几点启示

我们评价日本高等教育制度,重点是启发。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即高等教育已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因此,中国大学必须在办学观念、办学模式及学校管理上进行改革。

2.1 制定完备的高等教育法律

日本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多达80余种,它既是日本高等教育政策的具体表现,也是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保障。高等教育的体制、运营管理及组织权限等主要环节都被纳入了民主和法治化的轨道,并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缺乏一个明确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的详细措施,政策的连续性不强,缺乏稳定性。例如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就是我国关于高等教育评估专门性部门规章制度,法律效力层级较低,其中有许多规范已不合时宜。因此,在我国逐步走向法治社会的今天,应借鉴日本大学体制改革的经验颁布“大学改革法”及相关配套法律,将大学改革的各种内容、方式和目标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起合理完善的大学改革法律保障体系,在改革中弘扬“以法治教”精神,贯彻法治的原则。改革不能单靠政策的调整,而应该运用法律手段,把教育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因此,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以法规的形式予以公布,以便高校在进行高校内部管理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2.2 树立现代大学的新理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己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其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可为世界之最。面对如此庞大的高等教育规模,我们应该如何来运营高等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视角进行考虑。

2.2.1 办学自主化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是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即大学校长的任免以及中期规划、目标等决定权不再由政府单方面决定,而是需要充分反映大学的意见。政府大幅度减少对大学的直接干预,经费预算和组织设置权直接划归大学所有。对大学的评估也委托社会第三方机构进行,使得评估与审批权分离。引进理事会作为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校长出任理事长,同时设置教育研究评议会和经营协议会两大咨询机构,向理事会直接负责。还要聘请若干校外理事和校外评议员参与学校管理,强化了学校内部的决策能力和责任意识。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的规模迅速扩大,大学功能多样化等特征日趋显著,高等教育呈现出在多目标下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提高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是高等教育改革唯一的选择,而完善大学法人制度是落实办学自主权的有效途径。对于中国大学的管理,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给予大学充分的自主权。而大学则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实施细则,结合学校的实情组织制定反映大学个性特征、体现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意志的大学章程。

2.2.2 大学多样化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把不断满足广泛的、多样性的社会需求作为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形成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日本高等教育形成的以国立大学、公立大学、私立大学三位一体的高等教育结构,以大学院、大学、短期大学、专门学校为不同办学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其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适应了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我国90年代以来在缺乏理性的大学升级浪潮中,专科学校升为学院、学院升为大学,致使高等专科学校和专业性的学院大量减少,造成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以及技术熟练工人严重缺乏的现状应该说是一个严重的教训。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本科生、研究生的扩招规模迅速扩大,大专层次则已经显露萎缩之端倪。这一非正常的现象,不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2.2.3 课程综合化

现代大学是高度综合性的,但不是单纯的几所大学合并而成的综合大学。因为今后的高等教育将是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一,同时也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不是有了理工,再加人文、经管就可以变成综合大学,真正的综合大学应该是各种知识的内在统一,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的内在统一。课程体系变化是衡量大学本质特征变化的基准,适应时代需求,有目的、有步骤地将现代大学理念转化为课程形态,通过课程设置和内容的改变,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大学职能的转变。本科教育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完善专业学位体系,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中国大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改革着重在于合并重组,而且较偏重于管理体制、各大学资源的融合。相比之下,日本高校合并重组的内容和方式则侧重于学科专业融合及教学、科研资源的共享,其主导方式是由两个或多个合并主体在原有体制外重组新的实体,不强调管理体制和学校校区等办学资源的融合重组。

2.3 构建灵活的管理体制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权的集中控制方式,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管理自主权都比较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学校的自主权正逐步扩大。因此,大学的管理观念应该由统一管理向校本管理转变。随着我国高校发展速度的加快,应当改革校长选聘制度,扩大校长选聘范围,提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明晰校长的责任和权利,保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加强职业型校长的选拔和培养,注重政治、学术和经营管理等全面素质的提高,公开选举一批教育管理的专家到校级领导岗位上来,使校长真正成为学校的“法人”,能真正代表学校进行日常事务的管理和决策的自主权,形成以校长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党委会、行政委员会、教授会等决策机构,明晰决策程序。党委领导应对校长拟订的内部行政组织机构设置方案、内部行政组织机构负责人人选、基本管理制度、发展规划、经费预算方案和重大改革政策等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决策,必要时可采用投票表决的形式做出决定。校长负责执行党委的决定,拟订实施方案并具体组织实施。

大学在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协调大学内部各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理顺大学决策的制订与贯彻过程;另一方面要协调大学与社会、校方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加大学办学的透明度。在决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教授的治学权,形成以教授为主体的校内各级各类管理机构,保持着对学校事务特别是学术事务参与管理权乃至决策权,在选举校长、聘任教师、开设课程、颁发学位等方面拥有无可争议的权力。要充分认识到教授是学校办学的核心力量,从制度上保证教授的学术地位。在教学管理上,应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建立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学体制。改革培养模式,在专业选择和课程选择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和自主权,将现行的刚性教学计划进一步柔性化。在人事制度上,一般对引进人才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比较重视,但对学术环境,怎样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以及怎样处理好引进人才和本单位人员的关系,研究不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更要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机制,通过机制的作用,使人才流动起来。另外在教师的再培训上应建立一套完备的体系,适应时代的变化,及时得到知识的补充和更新。

参考文献

[1]冯增俊.《当代国际教育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96页.

[2]〔日〕羽田貴史《戦俊大学改革》.東京玉川大学出版社1999第1版,第151页.

[3]〔日〕日本文部科学省编.『データからみる日本の教育[Z].东京国立印刷局2005年版,第70页.

[4]〔日〕细谷俊夫等.『新教育学大事典(5)[M].东京第一法规出版株式会社1990第1版,第256页.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方案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高等院校的大众化教育模式已经取代了原有的精英化教育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大多数高等学院在教育管理制度方面不仅不符合现代化社会对教育管理的要求,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教育观念的落后,教育管理制度的民主性程度不够等等,都是高等院校的管理制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可以说,高等教育的管理制度对于保证整个学校有序高效的运转是具有关键意义的.因此,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是其中的重难点.如何推进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进而提升资源的配置和培养人才的质量,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各方面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高等学校应积极对教育管理制度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改革和创新,实现高等教育制度的创新型发展,为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强大推动力,进而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本文在分析目前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新形势下的制度改革和创新方案.

1.3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缺乏对于高教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等观念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面对着改革的急切需求,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开始对管理制度及其改革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例如朱亚梅《浅析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4),文章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之中,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来应对挑战,同时也应在现有教育管理制度的经验基础上,审视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制度存在的相应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推进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彭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探索》(2014),文章对高等教育管理改革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实现要建立在观念的革新之上,制度的创新之上,以及管理方法的尝试上,大力推进管理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管理制度的创新也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例如唐春燕《论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管理创新》(2007)文章强调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创新,要理顺政府与学校关系,实行高校管理的自主化;坚持依法治校,实行高校管理的法制化;创新管理观念,实行高校管理的人本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实行高校管理的灵活化;何海霞《对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2011)文章主要对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必要性、行动方案做一些浅显的探讨,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但是,很少有文献对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进行系统的分析.因为在参考和借鉴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本文旨在通过对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中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进一步提出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方案,希望能够为未来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2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

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人力资本,所以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也是基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优秀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管理对象具有一定特殊性,这是因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属于知识分子的群体,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我管理意识.此外,由于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其他教育管理制度中未出现的问题,因此,需要对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合适的改革和创新方案,促进高等院校教育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2.1目前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主导着高等院校教学活动的开展,他们的积极性是否能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对于高等院校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发展以及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但是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在教师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就是教学量的计算和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使得高等学校的教师教学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一是教师教学工作量的核算.教师的教学量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标准之一,事关教师的自身利益.当前,许多高校院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标准就是上的课程的数量,但是这显然不符合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事实上,除了上课外,教学过程中的其它环节,例如批改学生的作业、指导学生的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都是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这些也应该被折算成课时,算入教师的工作总量中.二是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教师的职称评定主要和两方面有关系,即教学和科研.但是大多数高等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不系统,导致教学这一方面的标准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基本上职称的评定都是将科研作为了重要标准.这一评定标准让大多数的教师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科学研究方面,对于基础的教学工作,则是完成既定的教学量就行,更谈不上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2.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学校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主体.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在学生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高等院校普遍要求学生依照学校的统一的教学计划来进行学习,虽然近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例如学生可以免修或者免听一些课程,少数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前学习一些课程等等.但因为目前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和教学资源的束缚,当前的改革还是力度不够.具体来说,一是学生转专业依然困难重重.在转专业的过程中,大多数院系都会对转专业设置严格的要求,对本专业没有兴趣的学生一旦不能转专业,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效果.二是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不够.由于选课事关学校资源共享的问题,学生选择的自不够,这种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适当的自。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学生个性的不断变化,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需要更为的弹性化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但由于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和管理方面没有适当的自,因而学校的课程体系也就缺乏必要的弹性.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编撰主要基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国家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教学规范”.因此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是由国家统一规划安排的,而专业课的编撰则是基于国家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学规范.只有少量的校级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会由学校进行开设,课程量非常少.此外,这些课程的种类也较为单一,出于国家专业型人来的培养模式,课程也是依据每个专业的特点来设计的,因此设计出来的课程种类也缺乏多样化.

2.2高等教育管理的制度改革

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会涵盖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和人事管理部门.管理制度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管理部门在设计管理制度是,对培养人才的目标理解不充分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未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所以,树立“以培养人才为第一要务”的观念,基于人才培养的目的来设计制度,并且加强各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才是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1.树立“以培养人才为第一要务”的观念.“以培养人才为第一要务”是高等院校办学的根本宗旨.虽然学校也承担着人才的培养、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的服务等等基本职能,但是人才的培养仍然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在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不能过度重视科研的发展,将其摆放在主导位置,而忽略了人才培养这一高校的基本职能.具体来说,一方面,高等院校要在全校范围内树立“以培养人才为第一要务”的观念,使得学校的所有管理部门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根据新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体现出社会、知识和学生发展的最新需求.2.建立校内各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同合作机制.教师、学生、课程以及教学设施都是高等院校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整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教师的教学管理.学生的学习管理、课程管理以及教学设施的管理都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来保障整个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制度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建立校内各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同合作机制,可以在制度上将各管理部门纳入到人才培养的体系中,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起到的作用,通过沟通和协同合作来逐步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有效的解决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有序健康发展.

3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创新

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教育事业有序高效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

3.1创新教师管理制度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多元化的迅猛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创建全球一流的高等学校,关键就在于要善于培养和吸引一批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水平的教师.因此,教学人才是高等院校的宝贵财富之一.但是,长久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内部管理缺乏应有的活力,论资排辈现象非常严重,学校内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所以,应当打破教师职务的终身制,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教师授课,同时,不断改革和创新高校的职称评定和考核机制,形成充满竞争氛围和活力的内部管理制度.

3.2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在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具体来说,就是要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通用”和“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以及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和个人培养的结合等等,希望能够培养出一大批既有创造力,又有社会责任感,同时又富有个性,能适应国际和国内新形势不断变化的复合型人才.另外,还需要对学校的入学制度,学分制度等等具体的人才培养制度进行创新,因为只有制度的创新才能够激发高校、资源和学生个体的潜力,凸显出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推动作用.

4结语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处于激烈竞争的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多元化社会环境中,还面临着全球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同时,由于国内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要求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高等教育管理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各方的不断变化着的需求.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不仅涉及面广,还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态过程,因此,需要我们根据形势的变化,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不断的坚持探索,深化改革和创新,建立一种适合世情、国情、校情的弹性化教育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完善,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件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

〔2〕何海霞.对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33+61.

〔3〕吕品.基于高等教育管理的困境与出路研究[J].卷宗,2014(12):243-245.

〔4〕彭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2):214-215.

〔5〕唐春燕.论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管理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07(1):116-117.

〔6〕王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