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商务实训教案

电子商务实训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商务实训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商务实训教案

电子商务实训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定岗双元 电子商务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自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电子商务能以较低成本帮助企业发现商机、开拓新的市场、提升企业内部的有效管理,更多的企业发现了电子商务的优势,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电子商务平台,帮助企业更快地成长。随着电子商务应用领域的扩展和应用程度的加深,各行各业对专业人员具备电子商务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社会对各行各业的人员具备电子商务能力都会有明文规定和要求。

1《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培养目标

主要让学生掌握进行网络营销的手段和创新方法,课程内容围绕进行电子商务所需的基本知识、电子支付手段、网上开店的技术、网络采购的技巧、网络安全的相关技术的学习,为以后从事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的岗位培养相关能力。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注意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立业创业的本领。

2《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设计思路

2.1设计依据

按照“课程案例引入提出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分析能力分析知识综述设计教学项目形成课程结构”的流程进行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将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的能力相融合,以培养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相关技能为重点,对内容进行精简和序化,将理论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整合、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工作过程与学生心理认知整合,课程强调学生技能的培养和直接知识的获得,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

2.2设计内容与模块

本课程设计为以下内容模块:走进电子商务、规划电子商务创业项目、C2C网上开店、移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各模块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项目,分别是电子商务基础、电子支付、网上购物、电子商务项目网上创业方案设计、电子商务网站的整体规划、网站页面的制作、网上采购、申请网店并销售商品、网店营销推广、电子商务与物流、移动通信、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网络安全防范。

3《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体系设计

3.1典型工作岗位确定

课程组通过对本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就业情况的统计,以及调研了行业企业电子商务岗位的职业需求和要求,课程组与企业一线人员讨论了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群,明确了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的岗位有:市场调查员、高级销售顾问、电子商务文员、网络销售客服、营销推广员、网店运营管理员及管理人员等七种典型的工作岗位。

3.2典型工作任务确定

如果要完成一项完整的工作,要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过程,这称之为“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在整个职业工作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必须根据工作岗位中设计的工作内容,按照工作流程继而分析出具体的工作任务,并进行一定的归纳。《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是课程组成员和企业一线的专家共同研究讨论,符合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要求,易于学生操作实践。

4《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教学建议

4.1关于教材

课程所选用的教材由课程组成员和校外实训基地一线人员共同讨论编写的校本教材:《电子商务实务》。本教材是按商务流程和岗位涉及的内容进行重新序化,按照项目化设计,依据“以任务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情景案例为驱动”思路来组织内容,每个项目下安排了多个任务,根据任务剔除重复的课程内容,将知识综述重新整合。因此,该教材可满足该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为课程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4.2考核方案

考核采用终结性考核评价方式,通过项目考核与笔试考核两种方式的相结合进行科学的成绩评价。

(1)项目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50%,考核随堂进行,涵盖了出勤、课堂表现、项目成绩等内容。

(2)笔试考核:以期末闭卷形式进行,由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等题型构成,满分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50%,在学期末进行。

4.3教学方法的建议

课程本课程在实训场室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模式开展课程教学,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课程采取独立训练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依托 自编教材、不断补充最新的教学项目,积极开展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坚持形成性考核为主,鼓励学生不断创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电子版教程、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多媒体演示课件、习题及教学参考资料等各种教学资料。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自主学习,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

5结论

根据对本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学生的跟踪分析,总结出的电子商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各个岗位的岗位要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学校课程与职业岗位的有效对接。

电子商务实训教案范文第2篇

>>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浅谈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 探讨中职院校电子商务的教学改革 探讨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模块化教学改革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直通式”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方法探讨 高职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探讨“新商科”人才培养 关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短缺,然而本应在人才市场上非常抢手的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远低于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鉴约率(47%),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有所欠缺。本文在充分调查社会需求以及总结其他院校的经验基础上,提出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驱动的创新教学模式,并提出通过整合内外资源,搭建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任务驱动;模块;实践教学

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业界可谓风起云涌。从淘宝的热卖到阿里巴巴天价收购一达通;从当当和麦考林的上市到乐酷天的横空出世;从秒杀的盛行网络团购的风生水起;就连佛门净地之少林寺的网店“少林欢喜地”也经营得如火如荼,电子商务在中国一片红火。对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呈逐年递增趋势,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标准也不断提高。因此,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成为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重点。

一、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容体系分为三个派系

1 网络技术体系。该体系认为电子商务属于计算机专业的分科,把原有的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课程稍微改动一下就可以培养电子商务的应用人才,学生主要会建网站,懂一些网络知识和结构就可以,和网络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基本类似。

2 网络商务体系。该体系认为电子商务专业属于商务,有些甚至归到管理或者营销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内容是商务知识和网络营销,与经济管理专业的传统商务知识的教学基本类似。

3 技术+商务“拼盘式”体系。把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商务营销知识简单的罗列到一起,并没有详细的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和交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两个专业的专业知识都会涉及到一部分,但又都不深入、不系统。

(二)教学过程:“四多四少”。理念理论多,设置目标任务、岗位要求少;技术方法多,结合企业实际、功能组合少;流程要领多,实际操作、交流验证少;课堂讲授模拟多,项目实战、解决任务的少。

(三)教学效果:四个反差。知识技能不适应岗位要求,面对具体岗位学生认为“我什么都做不了”;方法技术不适用任务解决,学习结束后学生觉得“我什么都做不好”;项目实施没有创意创新,面对任务问题学生反应是“这个项目怎么实现?不会!”;老师辛苦学生消极,老师辛苦教学换来的却是学生认为“学这些有什么用”。

(四)实践教学虚拟化。电子商务专业迫切需要学生们大量的操作实践,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即使有些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使用了电子商务软件,创造了实验平台和环境,但很多还是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操作,脱离现实生活,指导实践意义不大。

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教学思想方面的改革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认为,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以及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姜大源教授在《职业教育研究新论》中明确指出:“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内容的序化,首先要解决内容的取舍问题。答案是:应该是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行知识为辅,即以实际运用的经验和策略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理解为辅。在教学事前中,应该构建有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主要解决‘怎样做(经验)’和‘怎样做更好(策略)’的问题。这是培养职业性人才的主要途径。”

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教学要打破传统的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构建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就业率为导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式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高职教育本身就是学生与就业岗位之间连接的桥梁,是一种就业技能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二)教学方法灵活创新

1 构建“两个平台”,加强网络教学

(1)建立教学网站或空间,构建教学互动平台。设置“最新教学通知”、“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学习资料下载”、“网络学习资源链接”、“行业动态信息”、“BBS留言板”等栏目。

(2)整合网络资源,构建实战平台。与相关网站或服务商合作,搭建实战平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上创业或为企业提供有偿服务,在实战中学习,在学习中完善知识结构。

2 制作高水平电子课件与视频资料,提升教学电子化程度。开发适应学生特点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或收集相关视频资料,形成融教学大纲、电子授课教案、学习辅导、参考资料、网上测试、实践指导为一体的课程网络教学系统资源。

3 以工作过程为纽带,走工学结合教学之路。在课堂教学构建虚拟项目,采用任务引入-务描述-相关知识-任务实施的模式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努力争取课下走向实战项目,如威客任务和有偿服务项目等,拓展工学结合的深度和广度。

4 以岗位导向为基础,以任务驱动为核心,探索实践教学、课堂教授、案例教学、演示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形成“六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三)考核评价创新

成绩考核方面同样可以打破传统的考试评分制。期终向课前、课中延伸,知识考核向综合考核转变。采用新型的考核办法。如:布置设计型或创业型的实验项目,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分组完成,并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总成绩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即平时表现及作业20%,实验实训30%,期末考试50%。这样做既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及建设实训基地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任务驱动式模块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建成为联结课堂理论与电子商务企业的桥梁。在时间上,分四个阶段,第一学年的基本技能实践,每二学年的专业技能实践,第三学年上学期校内真实职场环境技能综合实训阶段,下学期走进企业实际工程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实验和实训,确定项目,内容,明确要求和目标制定相应的指导训练,考核办法,并最终落实到专业资格,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

这四个阶段的划分,体现了不同时期学生的特和教学要求遵循由易到难,由认识到应用,步步推进的原则,每一个同学都在毕业前至少参加过一个实际的电子商务活动,如网站设计与制作、网上开店、模拟公司运作等。

(二)以赛促学,强化实践教学

(1)开展各级电子商务大赛。以组队参赛为主,优胜者代表学校参加省级电子商务大赛,进而参加全国电子商务大赛。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移动商务应用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网络营销能力秀比赛、全国网络创业大赛等活动,增加实训平台,丰富实训内容,提高实训积极性。将实训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实训基地的建设

(1)校内――利用模拟教学系统,理论结合实践。利用中国电子商务就业创业服务工程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譬如建设校园网上超市、网上商城、大学生团购网等校内实训平台。利用电子商务协会的组织形式积极开展网上开店、网上拍卖、模拟企业运作等实训项目。

(2)校外――走出校园,,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充分利用当地中小企业资源,以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假期社会实践等方法,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锻炼。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企业联合进行实际网上营销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师生的实践能力;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咨询与培训,深入企业内部,了解企业的需求特点与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总之,作为一个涉及面广泛的新兴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正在不断扩大,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求越来越高、分化越来越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我们必须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这样才能促进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健康稳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曹兰,管理类专业电子商务教学与应用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电子商务实训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电商物流;课程群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3177

1“互联网+物流”的建设背景

互联网时代,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与不断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显著代表的网络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存在着紧密联系,研究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两个专业的课程群建设与改革,需基于“互联网+物流”的视角展开研究和实践。

(1)物流活动是电子商务过程的基本要素: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是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组成,物流是最特殊的一种。

(2)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本保证:只有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活动,才能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压、保障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

(3)现代物流发展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快,若物流发展水平无法与之共进,会成为电子商务的阻碍因素。

(4)电子商务引导现代物流的发展:电子商务高效率和全球性的特点,要求物流也必须达到这一目标。而物流要达到这一目标,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则是最基本的保证。

(5)电子商务提供现代物流发展的信息处理平台和技术。

(6)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实现供应链短路化;使供应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

基于上述分析[1],电子商务与物流作为现代流通的两大手段,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商物流课程群的建设,以“互联网+物流”为视角,对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物流服务、物流成本管理、物流配送、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进行分析和探讨,探究互联网时代下电商与物流的内在联系和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此我们提出在“互联网+物流”背景下建设电商物流课程群。

2电商物流课程群建设的内容

2.1电商物流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定位,配合省重点特色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我们依托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专业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物流”视角的电商物流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学习领域,学习重点是以核心课程为主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2]

(1)素质与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此领域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如思政课、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学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等课程。

(2)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此领域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电商物流作业、运营和管理技能。设计的核心课程包括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电商物流配送实务、物流成本管理、物流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开发技术、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支撑性的专业课程,包括电子商务概论、物流管理基础、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等课程。还有重在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专业实践课程:物流专业认识调研、物流运作流程调研、物流专题调研、电子商务认识实习、电子商务社会调查、电子商务专业实习等课程。

(3)专业拓展领域课程。此领域课程主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职业拓展技能,主要有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系统设计技术、物流技术与装备、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课程。

2.2电商物流课程中心平台课程群建设

在学校教务处课程中心平台进行电商物流课程群的建设[3],通过课程群网站各个栏目的建设过程,最终完成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具体建设。[4]

2.2.1专业概览栏目的建设

通过深入开展电商物流市场调研和人才需求分析,确定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形成两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逐年对培养方案进行补充完善,以适应新经济常态下的新要求。在对两个专业培养方案认真研究和修订的基础上,理解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关系,对电商物流业务流程和主要岗位及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以更好地将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融合发展,拓展两个专业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专业水平。[5]

2.2.2课程群简介栏目的建设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物流专业发展的要求,基于“互联网+物流”视角,构建电商物流课程群,进行相关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以课程群的方式建设专业课程,探寻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不断拓宽课程群的外延课,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系统、整体综合地梳理专业脉络,把握专业课程体系,拓展专业视野,提高专业水平。[6]

2.2.3教学团队栏目的建设

物流与电商专业教学团队注重老、中、青相结合,教师队伍里不但有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教师,留学海外的高学历专业人才,同时还有在本行业中工作多年、有着丰富专业工作经验的企业负责人。根据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定位,通过师资队伍的建设,力争使高职称、双师型教师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专业科研工作中,通过专业研究课题带动专业教师对电商物流理论与教学工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争取发表更多专业论文和出版教材。[7]

2.2.4实践教学栏目的建设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课程实验、校外专业调研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与论文等。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形成“立体化、交互式”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虚拟、仿真、硬件实验、设计、创新相结合,独立设课、课程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制作、学科竞赛活动、创新创业相结合,将电商物流实验教学体系分为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自主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形成了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实验教学方法,实现了立体化、交互式的实验教学模式。[8]经管学院具有电商物流实务实训室与物流仿真实验室,将电商物流多项专业基础课程融入于实训课程之中,使学生通过实训课程的学习,达到深入领会与掌握电商物流各项专业理论与技能的目的。

专业调研利用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安排学生参观行业企业专业运作流程,进行现场教学,丰富学生的视野,了解相关管理系统以及设施,通过与本行业企业从业者和管理者的讲座交流,了解电商物流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保持学校教学与职业技能的一致性。社会实践通过学生顶岗实践和实习工作,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真正掌握从事电商物流实际工作应具备的各项能力。

充分利用课程中心平台电商物流课程群网站,邀请企业导师作为共建教师,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平台与企业人员建立联系、交流互动,在论坛和答疑板块,可与企业在职人员提问和讨论,接触到实际工作流程和企业各种岗位的角色,以便直接了解电商物流市场,把握行业动态,掌握专业技能,实现学与用的零距离,学习更具有全面性、应用性和操作性。这一网站也为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大激发了学生课下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展师生交流渠道,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学习互动。[9]

2.2.5行业动态栏目的建设

本栏目展示电商物流行业相关企业,使学生能更充分的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和具体工作流程,做到学以致用,缩短适应社会和上岗培训时间,为企业更加顺畅地提供相关人才。电商物流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技术工种信息,以及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相关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对接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促进学生在专业职业资格认证方面的自我学习,为将来顺利就业准备好职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利用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的社会资源,提供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专业在职人员的岗位说明书和职业经验供学生参考学习,以便在校学生能充分了解职业岗位性质、岗位要求、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任职资格、所需技能,从而在校学习期间充分做好面向职业的准备,找准个人定位,有针对性的学习,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2.6教学资料栏目的建设

教学资料中的内容是电商物流课程群网站中集中所有相关教学资料的栏目,在课程群网站建设过程中需不断完善。硬件方面,建成运作良好的课程群相关信息及时上网的机制的开放式课程网站。软件方面,建立完善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课件、案例及习题中心、参考文献目录、视频教学、实验指导,实现优质专业资源共享功能,链接课程群相关专业课程网站,带动专业课程的建设。在课程内容上,经过专业教师长期教学经验积累,课程内容设计更加合理,对教材、教学资源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在线实训以及视频教学模块有针对性的突破。首先,在线实训模块配备用于指导的实训指导书,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网上实训。其次,课程视频对教材的重点章节提供较深刻的讲解,同时,相应章节配有专门的习题与案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这对于在校学生的自我学习以及远程教学具有很强针对性。

3电商物流课程群网站特色

基于“互联网+物流”视角建设电商物流课程中心平台课程群,将电商的商业模式与物流各环节的管理紧密结合,通过课程群的建设构建完整系统的电商物流课程体系,挖掘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课程中心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加大了课程信息量,丰富了专业教学资源,注重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不仅可以满足校内学生加强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构建企业与高校的线上与线下互动,也可以进一步满足教师专业教学以及企业员工技术培训与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

各专业教师负责的专业课程的模块完整,包括教学的各个部分,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资源等,通过课程群网站提供的链接即可到达,界面具有美观大方、效果清晰、操作简单的特点,符合网络开放式课程的各项基本要求。课程群网站在布局上,体现出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设计,在充分保证专业课程体系的各项基础部分的同时,对重点部分有明显的突出效果,例如:网上实训(实践教学栏目)、培训与考证(行业动态栏目)、教学资源(教学资料栏目)、教学论坛(互动栏目)等环节采用单独的模块,简洁明了,对学生的远程操作提供良好的指示作用。

电商物流课程群网站拟逐步建立在校学生与企业员工沟通的桥梁,为在校学生提供来自企业的实践机会,为企业人员提供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平台。逐步做到教师利用资源库备课,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素材(案例、动画、视频、图形);学生利用资源库学习,实现自主学习,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社会利用资源库培训,包括基本培训和定制培训。

4结论

基于“互联网+物流”视角的电商物流课程群以“互联网+”的思维进行课程群建设,经过精心设计和严谨建设,将成为多学科专业交叉的较完善且具有特色的网络教学学习平台,在课程教学、学生学习、企业培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深入探索跨学科、跨专业、多层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展教育教学的综合研究和创新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课程中心平台建设电商物流课程群网站,有效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师生课外互动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联合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专业以及其他涉及的相关专业,共建电商物流课程群,对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我们将以建设专业课程群为指导思想,群策群力,将我校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专业进行一体化建设,建成较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专业课程群网站。

参考文献:

[1]燕春蓉.电子商务与物流[M].2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德洲,夏文燕,巩向玮.电商物流课程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3).

[3]洪怡恬,刘松先,姜红波,等.电商物流课程群.http:///G2S/Template/View.aspx?action=view &courseType=0&courseId=2005339.

[4]秦惠民,鞠光宇.基于网络的大学开放式课程现象研究――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

[5]陶荣湘.台湾地区高校开放式课程发展状况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4(4).

[6]曹刚,于欣言,杨晨.深度课程改革下Moodle开放式课程平台的应用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

[7]张周,郑琼,吕立伟.国外著名高校财经类开放式课程研究与启示[J].财会月刊,2012(36).

电子商务实训教案范文第4篇

电子商务课程是培养具备现代商业理念、熟悉国际商业规则、系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各类电子商务活动的基本业务流程,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管理理论尤其是物流管理、网络营销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运用电子商务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网站及系统建设和安全维护工作、电子商务管理业务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该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课程涵盖内容繁杂。电子商务课程是电子商务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课程,涵盖内容较多,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框架模式、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基础、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安全、电子支付、物流与供应链、电子商务法律环境等,每一部分内容甚至都可以单独列为一门课程开设。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理念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

(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强。电子商务是一门横跨经济学、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法学等众多领域的综合性课程,各高校往往会根据自身不同的专业定位予以教学内容上的偏重和调整。因此,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应用型电子商务”、“技术型电子商务”以及“经济型电子商务”三种教学内容和理念上的差异。结合我院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我院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上总体侧重于应用型电子商务教学。

(三)课程实践性特点突出。实践性教学是电子商务课程的突出特点和重要环节,学好电子商务仅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理论教学的任务,要靠实践教学来检验,要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知识付诸实际,可以说实践教学既是对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又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发展。因此,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无论在掌握电子商务理论和原理,还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二、我院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的实践进程

我院目前开设的本科层次的专业有经济学、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源管理,并未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信息网络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正迅速改变着传统的商务方式并进而影响着其他学科相关领域的发展。尤其是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更成为当下国际贸易的趋势。因此,在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有必要为国际贸易及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电子商务课程。达成这一共识后,我院借教学计划五年一调整的契机,于2012年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虽然课程开设时间并不长,但由于该课程具有很突出的实践性特点,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不断摸索教学方法,力求在实践教学上有所改革和创新,并且改革的探索也一直在延续。

(一)根据现有条件进行课程内容体系的再编排

如前所示,电子商务课程内容涉及面很广,既有电子商务基本理论,又包含计算机网络基础及网站设计与建设基础等,再加上该课程的实践特点,需要拿出一定的课时进行上机实践操作,但总课时只有54课时。因此,如何根据学院现有条件及主讲教师的专业背景来重新设计和规划该课程的内容体系,是课题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组根据商学院现有的电子商务实验室条件及主讲教师的专业背景,对该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整体再编排,具体分为三大模块,即理论教学模块,案例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其中理论教学模块包括电子商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和网站建设基础等;案例教学模块包括教师案例教学和学生案例分享与评析;实践教学模块包括体验不同商务模式网站、B2C实践和网站建设实践等。

(二)案例教学实践

案例教学符合电子商务的实践性特点,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尤其是针对电子商务这一类实践性突出的课程,更可采用案例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不仅采取传统的教师提前准备案例进行课堂讨论的被动案例教学方式,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还采取了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自由选择并介绍成功电子商务案例这一主动案例教学方式。我们课题组认为,教师的案例教学本质上还是将学生视为被动的案例接受者,如果由学生主动寻找突出案例并进行课堂上的分享和评析,将有效转变案例的教学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我们课题组经商议提出,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电子商务相关案例的分享与评析。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6-8个小组,每组5人左右,共同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电子商务成功案例并制作课件,每次由一个小组利用课堂十分钟时间进行展示和评析。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运用这一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案例学习的热情,因为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成功的相关案例很多,且学生也是如今网购大军中的重要一员,对诸如京东、亚马逊、淘宝等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挖掘学生所经常接触的电商背后的一些东西,既是学生所熟悉的领域而不至于太过困难,同时,又很好的展示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成功案例,从而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经过几轮实践,学生不仅对一些知名的大的电商如淘宝、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1号店进行了案例分享,还对一些有特色的成功电商如猪八戒网、美丽说等进行了展示和分析。当然,在学生案例展示过程中也存在介绍性多、评析性少,特别是对定位大体一致、竞争性强的电商的对比性分析较少,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软件教学实践

电子商务课程其突出的实践性特点,要求最好是依托专门实验室的软件平台来完成,我院在2005年9月投资60多万元建立了疆内首家电子商务实验室,并独家引进了PTOT(国际贸易操作训练系统软件)和TMT(国际贸易模拟实习教学软件)。PTOT软件设有“价格核算”、“结汇单据”、“贸易合同”、“信用证”、“商务函电”、“流程知识”等六大业务板块。TMT软件有机集成了10套连贯完整的出口业务案例,从建立业务关系到业务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直至最后的交单结汇善后,涉及国际货物买卖的全过程。通过以上操作平台,精心搭建起一个仿真的国际互联网贸易环境,使学生能亲身体验注册公司、开立账户、信息查询、资金融通、市场应变、网上采购、开证、订舱、报关、结算等,全面培养其市场分析能力、商务谈判能力、争议解决能力、风险防范能力、资金运作能力、信息反应能力、业务操作能力及管理决策能力等。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两款软件主要是针对国际贸易实务系列课程的相关配套软件,而对于后期开设的电子商务课程并不能完全适用。如何跟踪当前企业基于网络经营运行的现实,掌握电子商务中的诸如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物流与供应链等众多环节的实际操作,该软件并不能很好完成。因此,在资金缺乏导致后续投资和软件更新不到位的情况下,我们课题组只能将现有两款软件的少部分内容版块如注册公司、开立账户、网上采购等有限的业务流程穿插在电子商务课程中去,但大部分版块并不适用。

三、电子商务课程改革实践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以上教学改革是建立在我院已有的国际贸易实务系列课程改革和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的,因此,在电子商务实验室硬件、国际贸易相关软件及网站建设、案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拥有一个较好的基础和平台。因而,以案例教学和软件实践教学为特色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推进比较容易,但像电子商务这类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的过程是漫长的,并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变化,对其所进行的课程改革并不会随着本课题研究的结束而结束,甚至只是一个开始,尚有许多不足需要改进和提高。

(一)实践教学条件亟待改善

电子商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操作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内地许多高校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主要采取在学校实验室内部通过模拟软件的操作,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及操作流程。而我院的电子商务课程,虽然也在电子商务实验室进行,但该实验室由于资金压力,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软件更新缓慢,目前所用软件主要是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平台的软件,并不适用于电子商务的实务操作。操作平台及软件的缺乏,使该课程的实践性大打折扣。

(二)课程网站和案例库亟待建设和规范

课程网站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设计、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教学资源整合等众多方面。由于我院开设电子商务课程时间并不长,课程网站建设尚未起步,对学生而言,缺乏一个能够实现自主学习、人-机互动的网络课程平台。在案例库建设方面,虽然主讲教师会在教学中加入案例分析,但由于该课程的课时相对紧张,教师只能对少数案例进行分析,涉及面较窄,导致学生只能接触到最基本的信息,远不能满足实践工作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教师在现有案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筛选、补充和更新,并尽快形成案例库,与课程网站实现链接。

(三)实习基地亟待建设

我院虽然自2012年才开设电子商务课程,但国际贸易实务、单证实务等相关课程都已开设近十年,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同类课程,不仅需要有电子商务实验室这一模拟实务操作平台,更需要打造一些稳定的实习基地作为实习的重要承载体,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习平台。目前,我院已有的实习基地主要是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建设的,但随着商学院的发展,特别是国际贸易系的成立,大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迫切需要相关专业的稳定的实习基地,切实提高其实践能力,实现我院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

(四)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从我院目前情况来看,承担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师虽然拥有较高的学历,但并不是科班专业出身,多是国际贸易、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且往往是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绝大多数没有实际电子商务工作经历,甚至连相关行业的工作经历都没有。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停留在理论知识层次,虽然也有意识的增加一些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但实践经验和软件平台的欠缺使得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难以体现,教学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

四、实践教学改革的整体原则和措施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从电子商务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出发,提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战为主线”的整体教学原则,实施网络教学、软件平台和实习基地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具体建议如下:

(一)启动课程网站的建设

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除了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向学生展示大量相关知识案例丰富课堂内容外,还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以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可采取高校的通常做法,即主讲教师在校园局域网上建立课程网站,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交流。教师在课程网站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案例库以及一些有助于电子商务知识学习的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资料,以方便学生学习和查阅。同时,课程网站的设计还应突出互动和自主学习的特点。如通过留言信箱、讨论组、学生作品展等版块,开展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利用在线作业、在线测试等版块进行自测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依托软件平台,开展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针对我院电子商务实验室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加大实验室软硬件的投入力度,及时更新软件,满足学生的需要。然后再根据课程内容,建立电子商务的价值链,价值链上有订购、销售、支付、物流等环节,包括消费者、商家、认证中心、物流公式、银行等多个角色,均可通过软件模拟情景配合完成。目前市场上相关软件较多,如“德意电子商务实验室教学软件”,该软件能够模拟B2B、B2C、C2C等主要类型的电子商务环境。学生通过轮流扮演消费者、商家、认证中心、物流公司等角色进行分组实验,能更好理解不同角色在整个电子商务过程中的作用,掌握各个环节的工作处理流程。通过模拟实验,学生不仅能更好的理解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关于电子商务流程、网站开发、建设等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我院多位主讲教师均已获得“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培训师”资格这一优势,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引入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实务课程,在阿里巴巴的系统平台上实践B2B、C2C、B2C的电子商务运作,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三)建设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习的效果。目前,高校建立电子商务实习基地的模式总体可以分为三种方式,即学校自建、校企合作和自主创业。学校自建主要是通过建立相关实习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实训;校企合作则是以高校的名义联系合适的企业或部门,为学生统一制定实习计划,确定实习基地;自主创业是通过学校或社会创建创业科技园区,为学生提供创业实习基地。目前,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设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正成为我们下一步急需完成的工作。同时,对尚未进入实习阶段的低年级同学,我院也定期邀请一些外贸企业、银行、商检、海关的工作人员走进校园,给学生介绍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传授最新的电子商务、外贸企业等方面的动态信息,获得了学生的关注和好评,这类活动应作为常态坚持下去。

(四)以专业为基础,职业能力为引领,强化学生整体素质

目前,在就业压力的驱动下,高校学生普遍出现“考证”热,职业资格证书也成为引导就业方向,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为避免一些盲目考证和跟风考证等现象的发生,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或培训,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加就业砝码。近年来,我院教师也开展过国际贸易单证员培训,多名教师还取得了“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培训师”的资格,积累了一定的培训经验。利用以上优势,结合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实务类课程,如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考取与该系列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电子商务师、单证员、报关员等,并可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开展系列培训,为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创造便利条件。

(五)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实务处理能力,必须先加强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主讲实践类课程的教师努力向“双师”型教师转变。所谓“双师”是指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既能从事课题理论教学,又熟悉企业运作的新型教育工作者。为此,一方面高校应该鼓励教师进一步学习进修,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应该鼓励教师走出去,到企业观摩,甚至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去企业兼职,直接参与企业电子商务相关的运作,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电子商务实训教案范文第5篇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注重培养复合应用型商务外语类人才,重视实训教学。DavidNunann认为,可以建构特定的涉外商务背景,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培养商务英语人才,学生既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又学到了专业的商务英语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Robinson认为,商务英语是为了获得商务环境下从事某一种或某几种涉外职业的能力,对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MarkEllis和ChristineJohnson把交际教学法运用于商务英语教学中,强调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实训环节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外许多研究者把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学习者习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研究结合起来,试图找到培养国际化复合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新途径。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始于20世纪90年代并迅速发展。近年来,各继续教育学院适应市场需求,也相继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或商务英语系列培训班。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设高中起点的专/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翻译理论,具备很强英语交际能力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跨文化意识和交际技巧,掌握基本商务英语知识和商务写作技能的复合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对外经贸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设了商务英语业余专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了解我国对外贸易方针、政策和从事国际贸易或其他商务活动所需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开设的商务英语系列培训班,旨在帮助正在从事或准备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在职人员提高商务和经贸工作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二、继续教育学院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滞后。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其课程体系与社会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能顺利衔接。英语语言基础课与商务专业课比例失调,英语与商务相辅相成的关系没处理好。有的继续教育学院在设置课程时,只在原来的英语课程里附加了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谈判等几门商务类课程,总体的课程体系零散笼统,学生难以习得系统规范的商务知识,商务英语实践类课程少。有的继续教育学院过分强调商务专业知识,没有重视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还有的继续教育学院,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实践的机会少,实训资源也很短缺。

2.教材内容滞后。继续教育学院选用的商务英语教材大多侧重英语而非商务,教材中的练习一般从英语词汇、短语、句子和汉英或英汉翻译出发,强化语言点,没有体现商务英语的实用性特点。很多学生学会了汇票、本票、支票、保单、提单等商务常用单据的理论知识,却不知道在现实商务实践中如何运用。另外,继续教育学院选用的商务英语教材内容也相对滞后,理论性强,应用性弱,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无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

3.教学方法单调。目前我国继续教育学院的商务英语教学大多采取以教师授课为主、以内容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理论讲解为主,实践实训为辅。有的继续教育学院由于条件限制,甚至没有商务英语类的实践实训。商务英语教师基本都依托学校指定的商务英语教材,零星地讲解商务理论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师生互动少,课堂沉闷,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4.师资队伍匮乏。目前,大多数继续教育学院的商务英语教师良莠不齐,很多是从英语语言类教师转型而来,精通英语语言,但欠缺商务知识,更缺乏具体的商务工作经验,尽管可以使用英语授课,但涉及商务领域的内容只能照本宣科。因此,这样的商务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法深入、系统、透彻地讲授商务专业知识,实践教学能力更是严重匮乏,使学生难以真正掌握商务理论知识和商务实践技能。一方面,商务英语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学校的重视也不够、投入不足,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力度不够。此外,针对商务英语教师的进修和培训机会也比较少。

三、基于成人教育视角的创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顾名思义,成人教育是专门为成人提供的教育和培训,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不但能为更多社会从业人员增加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而且能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和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因为成人的年龄、阅历、社会经验、文化素养、职业领域等方面的差异性,成人教育具有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其教育形式、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成效等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基于成人教育特点的创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1.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创新应用型课程体系。课程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继续教育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应用型课程开设太少。因此,我们要紧密结合“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有特色、善创新”的国际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适当增加应用性和商务实践类的课程,重视商务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输入,把课程体系与职业需求的实际结合起来,增加研究型、讨论型和自主学习型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独立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商务专业知识,而且可以通过模拟商务环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合适的教材是成功学习的基础,商务英语类教材内容也应与时俱进。当今风行的电子商务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此相关的网购方式如团购、秒杀等都要适时地写进教材。教材内容还要体现概括性,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掌握学科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形势下国际贸易、国际市场竞争的方式,商务洽谈的形式等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这些都要在商务英语教材中体现。再者,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要改变以学历为目标导向,强调稳固掌握知识点,切实提高职业能力,教会学生去动手、去思考、去创新,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层次。

3.根据成人的学习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商务英语课程应该关注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多讲对学生真正有用的东西,避免过多不切实际的商务理论。将国际商务活动的真实内容引入教学,强化“三位一体”(即实验课程、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让学习者在习得语言技能的同时,了解最新的国际商务知识,掌握商务实战技能。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多采用引导式和互助式教学,增加案例分析和实践环节。除了使用多媒体教学和大量援引网上资源外,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交叉使用分组教学法、情感教学法、跨文化交际法、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适合成人的教学方法,尽量保持课堂教学的新鲜感,鼓励他们参与讨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他们自己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授之以渔。

4.根据成人教育的需要,教学手段要现代化和网络化。在教学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成人教育走向规模化的有效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并放置在网络上供学生随时查阅参考,实行开放化的继续教育体系。同时,通过电子邮件、QQ离线文件传递等实现作业的网络投递和批改反馈,也可以通过QQ聊天实现答疑辅导,根据学生在网络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合理科学地安排面授时间和内容,实现网络化和弹性化教学。

5.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改革考核形式。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成人教育质量的必选之路。结合成人教育对象的年龄差异化特点和课程内容要求,考试命题要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考查理论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职业能力,通过增加理解分析、讨论型的题目,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形式要多样化,既可以闭卷,也可以开卷,还可以通过学期论文、市场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营销方案、企业年度总结、竞标书等多种形式。另外,鼓励学生翻译第一手的商务资料,除了考虑语言质量和格式外,还应把创新思维和应用价值作为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