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培训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1],各地针对全科医生培养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与研究。根据这一指导意见,卫生部、教育部于2012年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的通知》,结合助理全科医师的功能定位和农村社区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形成了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3+2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模式。2013年2月17日,北京市正式启动首批“3+2”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工作。
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模式是为解决基层急需全科医生问题,尽快提升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将毕业后教育的重点定位在系统训练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技能[2],护理技能操作是助理全科医师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基层农村地区多为老年人口,慢性病患者较多,因此,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作为助理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已接收学员三批共计91人,首批25名学员完成规范化培训后返回社区工作,本文主要根据基层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疾病、健康特点,从护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训出发,发现目前护理实践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1 护理培训在助理全科医师培训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社区护理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在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医疗服务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区护理工作的目标是:①增强个体、家庭、团体的抗病能力,包括发掘和评估健康问题、协助家庭成员了解卫生知识等;②提供各类人群所需要的护理服务;③控制(或尽量消除)威胁健康或降低生活兴趣的社会环境;④协助居民早期发现健康问题,早期治疗等。
2 助理全科医师护理技能操作培训的内容与方式
目前,3+2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中护理技能操作主要包括:密闭式静脉输液、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经口/鼻吸痰、留置胃管鼻饲、灌肠、血糖测定、导尿术(男/女)等9项内容,包含在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中。每班级30人左右,培训时间上午半天,培训方式分别为理论授课、操作培训、操作考核,其中理论授课0.5学时、实操演练2.5学时,考核1学时,共计4学时。该项课程由一名护理部副主任和一名护士长负责,护理部副主任负责理论授课以及吸氧、吸痰、血糖测定的操作演示,护士长负责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导尿、鼻饲、灌肠等操作培训。培训结束分两组开始考核,每人一项由抽签决定考核内容,现场按标准打分,不合格者择日补考。
3 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存在的问题
3.1重视程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培训时间不够。在“3+2”助理全科医师培训的临床培训教学大纲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部分为36学时,仅给护理部分4学时, 9项内容200 min,包括理论、操作、考核三部分,很难细致讲解、充分演练,最终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②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同学总认为自己是医生,护理方面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无所谓,用处不大,没有到社区真正实践过,不了解临床需求,不知道自己将来实际工作会需要这些。③他们均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就业压力,没有淘汰机制约束,缺乏学习动力[3]。
3.2培训内容不够全面 对于助理全科医师来说,良好的医疗技术水平、扎实的护理操作基本技能是一方面,掌握健康基础知识,因人而异做好健康知识宣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助理全科医师培训过程中,主要培养全科接诊、家庭病床管理、实践技能、公共卫生服务4方面能力,这些能力中包含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等疾病的处置,慢性病管理,健康宣教等均涉及护理学方面的知识,这些是学员进入今后工作岗位所必须的。所以,有必要重点突出健康知识宣教部分并纳入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大纲里,以便引起学员能更好的掌握宣教技巧、提升沟通能力。
4 改进措施
4.1正确引导 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在开学之际就要向学员讲明熟练掌握护理相关知识在社区工作做中的重要性,在以后的课程中应向学员不断渗透护理操作技能对社区医生日常工作的实用性。
4.2适当增加护理教学部分的课时 授课学时少,培训内容多,拖堂算教学事故,那各项操作只能草草带过,很难让学员真正明白掌握,所以操作培训应增加2学时,给学生以充分实操练习的时间;考核为2学时,老师、同学认真准备,严格监考,不合格者重新考核,达到熟练掌握、人人过关。
4.3充实教材培训内容 通过调研,了解学员需求,结合社区工作实际情况,增加健康宣教等学习内容,使学员充分认识到“三分治、七分养”、“疾病重在预防”的道理。了解有效沟通在避免医患纠纷中的重要性,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患者答疑解惑。
4.4重视网络培训 在授课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俱进,将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微博、微信的现代化教学工具,搭建学习平台,吸引学员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课上讲解、辅导,课下在微信朋友圈内交流、沟通,以便达到最佳效果。
4.5建立考核机制 助理全科医师承担着老百姓健康守门人的神圣职责,是决定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所以学员的培养质量非常关键。实行定期考核制度,评价培训效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考核成绩与绩效部分工资挂钩,提高学员积极主动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S].,2011.
深圳市南山区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上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级别:南山医院(三级医院);蛇口医院和西丽医院(二级医院);社康中心。三个级别的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水平、业务平台的先进性和医护人员业务素质等方面有较大差距。随着南山医院的迅速发展,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南山医院的业务骨干已派往国外;而社康中心的医护人员基本上没有进修机会)。尤其是深圳市南山区已有近100多家社康中心,覆盖面大,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这种差距表现为:(1)深圳市南山区区属各级医疗机构之间服务质量的差异性显著;(2)社康中心医疗服务质量的公信力不足,医疗质量遭到质疑;(3)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系统的医疗资源与技术配置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差异化加大。这种差距导致的结果是:(1)难以为深圳市南山区全体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2)难以保障医疗安全;(3)难以提高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系统的整体竞争力,导致部分病人流失。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将区内各医疗机构的技术资源进行整合并实行共享。因此,深圳市南山区卫生局建立了上、下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短期双向交流培训模式,进行统一部署和指导并设立专项基金,以推动此项制度的实施。
1 双向交流培训模式的制度建设
深圳市南山区卫生局统一部署、建立双向交流培训模式的制度,对深圳市南山区各医疗机构提出具体要求并设立专项基金,为深圳市南山区各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短期双向交流培训模式的实施提供保障。
1.1 深圳市南山区卫生局成立专项小组制定实施细则并设立基金,以推动此项制度的实施。
1.2 给予特聘专家组成员必要的荣誉和政策性待遇,同时对专家组成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完善专家组成员的考核、准入和淘汰机制。
1.3 双向交流模式的执行情况,纳入各医疗机构的年度主要考核指标。各级医疗机构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制度要求下级医疗机构必须按制度要求,每年有目的、有计划的向上级医疗机构选派中青年医护人员,进行短期交流学习。上级医疗机构有责任及时接收下级医疗机构派来的短期学习交流人员。上级医疗机构必须按制度要求派有资质的副高以上的专业人员定期到下级医疗机构出诊、会诊、查房、指导手术和讲学。实现深圳市南山区各医疗机构技术资源的真正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专家的价值和作用;全面提升了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系统的医疗服务质量;全面提高深圳市南山区医疗机构的整体竞争力。
2 向交流培训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2.1 短期学习与培训(上行交流)
2.1.1 社康中心根据所服务人群疾病谱的特点和每个社康中心医护人员的实际情况,每年至少向上级医院派出2名医护人员,进行为期每半年2周的短期交流学习。
2.1.2二级医院各科室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有针对性(专向技术)的向上级医院或本区重点科室派出中青年医护人员,进行为期每年1个月的短期交流学习。
2.2 专家技术指导(下行交流)
2.2.1 组建深圳市南山区特聘专家组并实施对下级医疗机构的指导。区卫生局在南山医院及区重点科室遴选有资质的专家组成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系统技术指导专家组。特聘专家组成员为深圳市南山区区属各医疗机构所共享。特聘专家组成员有义务每个月2次到下级医疗机构进行讲学、会诊、查房和指导手术。
2.2.2 建立社康巡诊组。由各级医院的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临床专业人员组建社康巡诊组。社康巡诊组成员每个月1次到社康中心出诊和每个月1次组织社康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提升社康医护人员技术服务能力。
3 双向交流培训模式的具体实施
西丽人民医院社康管理部于2009年2月制定了《西丽人民医院社康中心医务人员院内轮训制度》和《2009年社康医务人员到本部轮训方案》。对本院各社康中心和参加轮训医务人员提出严格要求。
3.1 医院社康办每年根据各社康中心具体情况制定轮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3.2 各中心主任有针对性选择社康中心医务人员到医院各科室轮训。
3.3 医院各临床科室对社康中心轮训人员,建立轮训人员登记及考核手册。考核成绩作为评定职称、提薪和奖惩的依据。
3.4 参加院内轮训人员必须刻苦学习,对学习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违反纪律和规章制度,出现差错事故的人员需根据情节予以批评教育或经济处罚,直至解聘。奖惩由社康管理部研究决定。
3.5 参加轮训的社康中心医务人员,无特殊情况必须连续为社康中心服务两年以上。
2009年4月~2010年4月本院按《2009年社康医务人员到本部轮训方案》和各社康中心的实际需求共安排172名社康中心医护人员到院本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科、检验科进行为期1周的专科短期学习,参加轮训的医务人员认为短期轮训非常好,在对工作影响很小的情况下,得到了学习、进修、提高业务水平的机会。本院根据社康中心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下派本部医务人员到各社康中心巡诊、讲课56人次,提高了社康中心的医疗服务水平;给医疗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共派26人中青年医务人员到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短期学习。邀请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专家来我院会诊、查房、讲课、培训153人次。不仅提高我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而且保障了医疗安全。
4 双向交流培训模式发展方向
深圳市南山区各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短期双向交流培训模式已经实施的两年多,受到下级医疗机构的一致好评。结果表明此项制度大幅度地提升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系统整体的医疗质量,特别是对下级医疗机构和社康中心医疗质量的提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医疗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系统专业技术指导专家组成员,同时是深圳市南山区区属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专家,实现学深圳市南山区各医疗机构技术资源的真正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专家的价值和作用,整体提升了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系统的医疗服务质量,全面提高了深圳市南山区医疗机构的整体竞争力。
关键字:护理 护理礼仪 培训
中图分类号:K8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nursing etiquett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urs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education, good nursing etiquette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ombined with the friend of the writer and the first experience, made a total of some methods, nursing etiquette training.
Keywords: nursing etiquette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R47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护理礼仪简介
护理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是护理工作者在进行护理工作和健康服务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标准。为了普及健康知识、做好预防疾病,未来的每个护理人员都要具有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护士的每句话、每个动作,都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传统的临床实习更注重护生操作技术的标准、步骤的衔接、动作的娴熟度等等技术层面的东西,而忽略了对他们沟通能力的培养,使护士在面对患者时紧张、胆怯,临床操作中,不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针对我国现今护理工作“注重程序与技术,忽视人文与心理”的情况,有效的护理礼仪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护理礼仪的具体培训方法及内容
(一)培训内容
1.仪表礼仪。仪表包括:发型、妆容、头饰、着装等,护理人员首先要在形象上给人一种专业化的感觉,让患者产生信任感。
2.举止礼仪。举止包括:表情、手势、眼神、站姿等等。举止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良好的举止会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好感。
3.语言礼仪。语言包括:常用语(称呼语、致谢语、问候语、送别语、道歉语);接听电话、接诊用语、做治疗和护理操作时的语言等。良好的语言表述会使患者得到尊重,使得护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展开。
4.行为礼仪。行为包括:接待患者、收集资料、护理技术操作、基础护理、出入病房、乘坐电梯等。这些细节方面的礼仪,能将一个护士的综合素质体现出来。
(二)具体方法
1.邀请相关专家及礼仪老师专题授课。比如邀请职业化妆师,让护理人员学会专门的化妆技巧,展示职业妆容;邀请专门的礼仪老师,讲解社交礼仪方面的一些基本常识,包括怎样和患者及家属打招呼、怎样接听来电,在操作时怎样和患者进行沟通等;邀请形体训练方面的老师,对护理人员的站姿、坐姿等进行训练,展示出护士的风貌。
2.结合临床实例培训。临床工作中,一些护理人员有不良的工作习惯,而结合临床的护理礼仪培训可以让她们改正这些习惯,规范护理行为,拉近与患者距离。
3.加强护理礼仪的实践。比如医院可以逐个安排护士到门诊做导医工作,或者做电梯乘降员,在实践中全方位的提高护理礼仪技能。
4.示范演示。让一些工作经验丰富,护理质量好的护理人员进行示范演示,把她们一线工作中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演示给实习生看,使培训的效果得到最快提升。
5.情景模式。设立几个场景,例如手术前后与患者的沟通,一些突况下怎样和患者及家属交流,在推治疗车进出病房时怎样规范的操作等等。
(三)教学方式
1.讲授与示范结合。讲师举出例子,具体分析护士礼仪对患者的心理影响;让护理人员上台演示规范和不规范的护理行为,通过讲授和示范结合,让大家认识到职业化的服装、端正的姿势、和蔼的表情和良好的语言对患者起到的不同暗示作用。
2.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一些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并且教授礼仪的时候播放一些视频短片,讲解在不同情境下该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与患者沟通。
3.强化形体训练。形体培训要有好的效果就要加强训练,根据《护士基本行为规范》,采用分组形式练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四)效果评价
1.由护理老师进行评价。培训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中的具体做法等,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让学生更正,并且结合学生表现,分项对礼仪规范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且得分低的学生重点培训,从形象、用语、态度等各方面综合评价并对自己的评价做出解释,让学生明白自己礼仪上的优势与不足。
2. 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评价。培训结束以后,可以采用在护理人员之间发放问卷,调查他们对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等方面的认识和做到的程度;还可以采取对患者发放问卷,看培训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是否有了提升,针对患者提出的建议做改进。
三、对礼仪培训工作的体会和建议
(一)体会
1.护理礼仪能协调护患关系。良好的护理礼仪能传达给患者友善的信息,让患者愿意和护理人员交流,患者在住院期间紧张、焦虑的情绪也可以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得到改善,从而减少了护患纠纷。
2.护理礼仪是规范护理行为的手段。临床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只有通过规范的护理礼仪培训和练习,才能慢慢被弱化,最终改掉。如果学了不去用,不在临床中实践,那好的习惯是不会被养成的。
3.好的护理培训是提高护理服务的前提。护理质量的好坏,最终要靠患者来评价,患者的满意就是护理服务追求的目标,只有将护理礼仪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融入到护理工作者的思想意识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对人文关怀的重视,才能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二)建议
护理礼仪的培训要顺利展开,就需要有一个常态化的培训计划、好的培训系统以及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首先,在医院中建立由护理部带头负责,部分骨干组成礼仪指导小组,各级护理教员组成礼仪培训小组,采用多级培训,以点带面的方式,分层次展开培训工作;二是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因为培训工作是长期的,不是为了走过场,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人员,都要采用不同的培训,将礼仪贯穿到工作中;三是培训方式要灵活,比如设立讲座,开展护士的礼仪展示活动等等,实现培训方式的多样化。
四、小结
护理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技术范畴,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患者身心健康,规范的护理礼仪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强了社会对护士形象的正面评价,也增强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自豪感。
参考文献:
1.1一般资料
阿勒泰地区各医院(地区、县、乡级各医院)发放调研表1340份,收回1280份,有效表1201份,有效率为93.8%。
1.2调查目的
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为护理专业课程及建设给予充分指导与帮助,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充分依据。
1.3调查方法
向各个医院的医院领导、护理人员、实习生等发放护理专业建设和发展相关信息调查问卷表。
1.4调查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体系,护理的知识能力、技能,护理人才需求,护理要才培养等方面内容。
2结果
2.1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需求
地区县级医院需要本科大专护士,县(乡)级医院护理专业人才非常缺乏,卫生部门相关领导对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岗位工作中的表现表示满意,82%的卫生部门相关领导认为护理专业人才没有编制、待遇偏低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89.3%的卫生专业行家认为需重点偏重康复方向、社区护理方向护理人才的培养。89.5%的卫生部门相关领导认为护理专业技能的培训更为重要。需要偏重护理技能的强化训练[2]。
2.2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内容
护理专业行业专家认为要想培养护理专业人才,则理论知识传授最好能在模拟逼真的实训环境中进行,在理论课前最好安排适当学时、见习,提高对职业环境、职业岗位感受和感知,尤其在实习期间,能多放手、多动手、多操作,技能操作课的学时占的比重适当加大,更为突出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提高。
2.3护理专业学生知识结构情况
一半以上的护士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护理专业技术实训、心理与精神护理、护理礼仪等课程非常重要,88.7%的护士认为课程中应该增加健康教育这门课,89.5%的护士认为人际沟通、心理学与精神护理的学时应当适当增加,应该增加学生个人防护、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讲座和社会交往、人际关系方面的讲座。
2.4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能力和素质
90.1%的护士认为对于护士配合急救与应变能力非常重要,90.2%的护士认为健康指导与卫生宣教能力非常重要,90.8%的护士认为当今社会护士对疾病的康复能力非常重要,92.2%的护士认为护理专业技能操作能力非常重要。
2.5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调研情况
89.6%的护理专业行家认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对社区护士的需求会明显增高,90.2%的专业行家认为社区护理职能中健康教育、预防占相当重要地位,88.7%的专业行家认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非常重要。86.7%的护理专业行家认为社区护士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安全意识,归避医疗纠纷、缓解医患紧张关系的能力。
3调查结果与改革建议
3.1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调整的建议
通过护理专家座谈认为,要想符合当前新疆卫生行业和本地区的现状与发展需求,就需要准确设定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培养方向,要培养出的护理专业人才应当能够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卫生保健等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具备熟练的专业护理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3.2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建议
专业行家对我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进行了以“理实一体化”为核心的改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专业课程中增设《健康教育》[3]这门课,符合当前的医学模式;适当增加心理与精神护理的学时,强化护理专业技能的培训非常有必要,这些将对我校进行的“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护士普遍反映学生与患者沟通能力的问题,建议学校今后要适当增加人际沟通的学时,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临床实践中的真实案例为学生讲解如何采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患者进行沟通,多给学生提供模拟和患者沟通的场景,真正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3.3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的管理者,是病房护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加强病房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所以如何管理好病房是护士长职责所在。而病区的管理应从护理行政管理和业务技术管理两方面着手,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质量为核心,以科学的管理为抓手,达到病区管理的最优化,让病人得到最优质的护理。如何管理好一个病区,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抓好自身素质的提高作为护士长,每天都与护士在一起工作,自身的一言一行都时刻影响着大家。护士长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的自己的威信,一要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员工创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二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三要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到公正无私、奖罚分明、唯才是举;四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团结科室员工,增强科室的凝聚力,提高工作的执行力。
2 抓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定期召开病区护士座谈会,了解大家的心声,征求科室全体护士的意见,集思广益,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鼓励全员参与病房管理,不断优化护理流程,提升主人翁意识及集体荣誉感。
3 抓好“优质护理病区”创建以病人为中心,全力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内容,通过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建立科室弹性排班、实施护理精细化管理、开展人性化服务(如使用人性化服务语言、人性化服务行为、人性化服务品牌)、深化护理内涵等举措(如设计病人饮食、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康复训练等一系列宣传册,来确保健康教育覆盖率真正达到100%,达到护理高效、优质、安全。
4 全面提高护士的素质,抓好“三基三严”的培训护士整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护理素质。护士长应组织护士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相关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例如可每天交班后利用5到10分钟,积极开展业务学习,学习与本科疾病相关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和与平时工作相关联的知识,提高全科的知识水平及业务水平。另外,可开展 “单兵作战”能力培训与考核,每一季度组织一次现场模拟,重点考核危难病人的护理,提高年轻护士综合护理与处置能力,使科室员工快速成长,个个都能独挡一面。
5 抓好医患沟通病人的满意度是检验护理工作的唯一标准,细致化与人性化的医患沟通是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有效方法。要求员工做到每日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最关心的问题以及对护理服务和技能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护患沟通卡,上面写上责任护士、床位医生及护士长的名字,在病人入院时发给病人,鼓励病人对我们的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病人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工作。
6 抓好护理风险管理首先对目前病房各项工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质量问题的环节;针对找出的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根据找出的质量问题,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形成护理风险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