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生产经营计划

企业生产经营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生产经营计划

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精益生产理念;电力企业;应用探索;成功实践

作为一国经济支撑和现代化象征的电力行业,其生产运行和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都息息相关,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更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当今,欧洲一些电力企业已通过应用精益生产理念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绩。为提高运营效率,创建一流电力公司,我国部分地区的电力公司也在管理创新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积极引进学习精益生产理念,在精益生产的应用方面开展了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

1 精益生产理念介绍

1.1 精益生产概念

精益生产,又称精良生产,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效益,是一种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现代生产管理方式。它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也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标准的全球生产体系。

1.2 精益生产理念核心要点

“零浪费”是精益生产管理的核心理念和终极目标,具体表现在PICQMDS七个方面:

“零”转产工时浪费(Products·多品种混流生产);

“零”库存(Inventory·消减库存);

“零”浪费(Cost·全面成本控制);

“零”不良(Quality·高品质);

“零”故障(Maintenance·提高运转率);

“零”停滞(Delivery·快速反应、短交期);

“零”灾害(Safety·安全第一)。

2 精益生产理念在电力企业生产计划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电力系统是全球最庞大的电力系统,随着国民经济和现代工业的持续的高速发展,电力行业中运营效率不高、管理粗放、服务能力不到位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提高电力企业运营效率,提高服务社会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我国各地电力企业积极响应“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的战略要求,相继引进学习精益生产理念,不断完善电力系统现有机制,构筑精细化管理模式,努力向国际一流电力公司靠近。

2005年,上海市电力公司率先引进国际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选择“精益生产”先进管理模式,全面改革创新电力管理理念制度和技术体系,实现管理水平质的飞跃,实现业内卓越服务。这里,我们就以上海电力公司为例,从运营系统、管理系统、理念和行为等方面入手,来重点研究电力企业生产管理计划中精益生产理念的应用。

2.1 经理生产理念与电力系统生产实践有效结合,有效减少抢修时间

电力抢修流程涉及部门众多,过去由于流程繁杂、信息不通畅、员工技能较为单一等原因,导致抢修工作中存在大量的时间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流程、配置、分工和工作安排不合理、各部门相互等待导致的时间浪费等。根据“精益生产理念”的“零浪费”原则,上海电力公司根据电力运营系统现状,通过系统设计抢修流程的整体优化措施,形成了涵盖正常天气、迎峰度夏和特殊天气的抢修方案,同时辅以目视管理工具、抢修数据库和业绩跟踪考核等管理手段,建立起了高效、灵活的抢修系统,有效减少了抢修领域的时间浪费。

(1)整合现有资源,在检修班和运行班的基础上成立多个抢修综合班,保证抢修领域的人员配备。

(2)通过培训、实践,多方面提升员工技能,达到操作加许可、操作加抢修等一专多能的工作模式,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3)在调度室设置抢修资源看板,有效帮助调度员合理安排抢修资源,确保抢修及时、迅速。

(4)通过合理分区布点,缩短抢修队伍到达现场的时间,提高反应速度;夜间、休息日安排抢修队伍轮流值班,解决休息日抢修时间过长的问题。

(5)将常用抢修材料发放至各供电营业站或变电站,减少来回领取材料的时间浪费。

同时,上海电力公司还建立了又完备的绩效跟踪考核机制,有效利用目视管理工具、抢修数据库等资源,对各抢修队伍的工作情况和抢修时间进行实时监察和业绩考核,这些对抢修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和调动作用。

实践证明,随着精益生产理念的应用和各项举措的实施,线路抢修时问较往年有了大幅度缩短,高压和低压抢修的平均处理时间也缩短了40%以上。

2.2 “精益生产”在检修领域的应用,大大提高检修效率

检修模块是电力系统常规而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其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在检修领域,结合精益生产理念,上海电力公司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试点工作:

(1)制定标准变电检修和电气试验模板,对工作时间和人数进行明确规定,改变过去检修模块中随意安排的状况,为检修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精益生产试点期间,将变电检修班和电气试验班合并,两类人员相互培训学习,使全班人员同时掌握检修和电气试验技能,实现一专多能,使资源配置更优化,提高检修效率。

(3)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确保各工作人员职责分明、任务明确,改善过去由于现场分工不明确造成的人员工作混乱的情况,提高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4)在检修班组开展业绩管理,在班组设立看板 ,让员工及时了解当月工作情况,摆脱以往奖金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开展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方式,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2.3 持续改善的精益达标模块,全员参与精益生产

持续改善是精益生产的重点和目标之一,而实现持续改善的主导力量正是一线员工。

为了让精益生产的行动持之以恒,上海电力公司建立了包括架构、运行、支持和推进在内的精益达标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和业绩管理形成持续改善的动力和平台,发动全员参与精益生产。随着精益生产的全面推进,上海电力公司从上到下、从个人到集体都形成浓厚的精益生产氛围,公司业绩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

2.4 精益培训与宣传模块,使精益生产理念深入人心

精益生产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同时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为了在公司大力营造精益生产氛围,上海电力公司还大力在全公司开展精益培训和宣传模块,通过印制精益生产袖珍手册、出版精益生产报章书籍、组织精益生产知识竞赛、制作精益生产动漫片和精益宣传网站、建立精益生产电子资料库、培训(如关于精益生产理念、工作和方法等)等形式来进行全方位展现和宣传,使精益生产理念深入人心,深入日常的每项工作中。这对公司和员工来说都是一次洗礼和学习,也为电力企业的管理和创新开辟了一种新的模式。

3 结语

上海市电力公司总经理周永兴曾说:“我们从未有过生产一线的运营与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并共同投入到改善管理之中;我们也从未这样深刻地审视自己的缺点,从未这么高效地总结自己的经验”。这是对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精益生产理念应用最好的肯定。上海市电力公司的成功实践,验证了精益生产理念应用到传统电力行业的可行性,也为更多电力企业应用精益生产理念提供了一种成功的模式,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ERP;ZD公司;工作流程;应用价值

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其实质是在制造资源计划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效率极高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虽然信息管理作为企业快速提升管理水平和核心能力的利器被IT界和企业界所认识和接受,但是目前国内ERP成功实施和应用的案例不是很多,如何进行成功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近年来一直是困扰IT界和企业界的难题,这使得企业跨越式发展成为一道不易逾越的难关。作者通过校企合作,在资阳南车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ZD公司”)成功实施了ERP案例,一方面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另一方面为ZD公司信息化管理提供持续改进的解决方案。

自2009年8月ZD公司ERP项目启动以来,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不仅有领导专门负责,还为此成立了ZD公司ERP项目小组。项目小组负责ERP信息化建设期间公司内各部门、各业务模块的协调,以及公司与承建商之间的需求确认和信息沟通,并严格控制项目实施进程及模块测试、收集意见、督促优化,组织应用前的各项培训,确保了2009年底ERP项目完成验收,顺利投入运用,基本满足了预期的各项要求。量身定做的ERP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克服ERP在不同企业的应用障碍,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改善管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下面以ERP中的一个模块简单介绍ZD公司是如何使用ERP进行生产运营管理优化的。

一、整体方案

首先,以机车总成业务为核心,实现工序计划、工序物料、工序作业、工序异常、工序质量等要素的精细化管理。实现从原辅材料采购、来料进厂、配料作业、车间作业、库存到调试交车的整个供应链管理,做到物料供应、质量管控与装配工序计划的协调一致,实现装配工序的齐套排产,达到计划调整的敏捷透明和广泛的数据信息共享,从而缩短机车总成、调试周期,提高产品交付速度。

其次,准确核算生产成本,以材料成本和废品损失管理为重点,对材料消耗和利用、废品损失的核算与管理为重点,进行差异分析和管理,为各项改进和考核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依据,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运营绩效。

二、操作流程

ZD公司ERP系统共建有技术数据管理、销售管理、制造与供应管理、采购管理等模块。下面以制造基础数据管理中的工序物料清单管理为例,简单介绍ERP的具体实施。

工序物料清单,又叫BOM(Bill of Material),BOM是技术部门编制的可由计算机识别的产品用料及结构的数据文件,是企业各项业务的纽带。

1.BOM复制新建

制造数据维护专岗定期新建BOM或应项目管理部临时要求新建BOM,新建时通过查询分析的“工具-BOM复制新建”进行。选入要新建的BOM的起止车号以及被复制的基准BOM的BOM单号,新建BOM要放置的组别等。已经存在BOM的车号,工具不会再为其新建BOM。

2.业联与BOM工程变更

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三、实施效果评价

1.建立和使用了先进的排程系统

系统提供了自动排程、模板排程和手工排程下达等丰富的排程工具,使得计划调度可以通过系统工具进行排程,计划下达时,可以显示资源的余缺情况,从而建立了ZD公司以系统工具排程为主、手工确认下达为辅的计划排程方式,在计划排程的程序和应用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

该工具使用后,由原来编制1~3天的工序计划需要2~5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的15分钟,工序作业计划准确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目前的95%。

2.建立和使用了准时生产体系

通过系统的自动排程、模板排程和手工下达等丰富的排程手段,使得计划调度能够准确的下达未来1~3天的工序作业计划,计划细到分钟,计划一旦下达,除非遇有异常变更,工人必须在计划开工时间的正负10分钟内开工,计划完工时间的正负10分钟内完工,即工人的实际开完工时间不能偏离计划时间的正负10分钟,否则系统将不允许工人进行开工和完工汇报,与此相配套,备料人员必须提前10分钟备好物料待工人领取,否则相关责任人将会受到考核。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要求,建立了ZD公司准时生产体系。

3.建立了准时采供平台

通过金蝶的物料需求分析工具,从计划排程系统取数,可以实现工序级的物料需求分析包括工序需求量和需求时间、工序缺料量和缺订量分析,借此ZD公司向供应商提出按工序需求时间和数量送货的送货计划表,外购供应可以准确到小时分钟,实现准时供应,并且物料需求分析工具还可以实现给定截止车号进行齐套缺件分析,给定超储台数实现物料存货分析控制的强大功能。物料需求分析工具使得ZD公司准时供应和零库存管理有了切实可行的运作平台。

4.建立了与生产系统集成的工艺技术管理系统

ZD公司由技术部负责技术信息的管理,所有技术员使用ERP系统,技术员直接通过金蝶系统的制造数据管理模块建立物料编码、建立和维护工艺路线、建立BOM,通过ERP系统进行设计变更和变更文档管理,技术信息直接被后续的物料需求分析、生产投料、车间补退料所用,无需其他人手工进行中转,技术变更文档可以被工人在触摸屏上浏览查看。工艺技术管理和ERP的集成应用,保证了制造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大大加快了ERP的运行效率。

5.建立最快的车间物流周转系统

ZD公司充满智慧的工序用料查询、工序领料、物料报废补料和定额变更程序的建立,形成了JIT一个流生产之外,最为快速的车间物料周转系统,物料从入库到开票到领料发出,一切手续办妥只需要15分钟,从报废到退废补料10分钟,从技术变更到退料补料10分钟,相比原来的1~2个小时,工作效率和周转速度提升约6倍,工作效率和周转速度的提升为ZD公司在提升了产能。

由于每个企业的个性化特点、产品差异以及企业对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并不一样,适用的才是最好的。量身定做的ERP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克服ERP在不同企业的应用障碍,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改善管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尽管有许多ERP系统实施不成功案例,但据分析,不都是ERP系统本身的问题,而大多数是由于诸如没有得力的组织保障、目标不明、需求不明、业务重组不成功、企业与软件供应商没有建立很好的合作关系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只要很好地吸取教训,建立得力的项目组织机构、明确需求和目标、利用成熟的ERP系统、找一个好的合作伙伴、严格按ERP管理思想组织业务,实施ERP是完全能够成功的。

参考文献:

[1] 徐少春.ERP改变中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畜禽养殖;生产经营;内控管理

随着我市化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养殖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始也开始由粗放式的管理向集约化的管理方式转变,畜禽养殖业本身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于如何有效控制与消除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当前很多企业在污染治理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在生产末端进行事后处理,忽视了对整个养殖业生产结构调整,全过程控制,内部控制等,使得治理效果很难达到预期。

1 当前我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生产经营现状

自2010年农业部启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以来,我市已陆续开始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很多地区畜牧业发展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都迈上新的台阶。同时,我市积极推进对传统畜禽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在行业内推广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部分企业在自动喂料、自动饮水、温湿度环境控制、智能化电子饲喂系统、水泡粪工艺、生物氧化塘等方面积极引入新兴管理技术,使得企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受传统的养殖习惯的影响,目前仍然有很多养殖场在标准化生产经营方面存在不配合、不行动的问题。

2 规模化畜禽养殖生产经营及企业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普遍存在资金融通困境

伴随着养殖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资金追加与投入不足等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一般而言,养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除了自有资金以外,基本是以向银行借贷的债务融资方式为主体,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资金融通成本较高,在加上政策对农用地或集体地抵押限制等也直接导致此类企业在资金获取方面的问题。企业经营资短缺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技术的更新、产品质量的维护、员工工资及福利等。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排放的粪尿、废渣、污水、恶臭气体以及畜禽尸体等都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性,这就急需利用一定的处理设备对危害性物质进行防治与消除,但这种治污从短期来看是需要养殖企业自身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物力的,需要消耗大量的生产成本,一旦企业存在资金链上的不连续,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就会直接忽视与生产终端产品关联性较小的部分,他们更多从生产效益出发,将有限的资金投放在最关键的生产环节,对环保及污染问题置之不理,以应付政府部门常规检查为目的,暂时性的租用治污处理设备,使得畜禽养殖场内呈现杂乱无章的管理状况。

2.2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缺失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对内控管理缺乏相应的认知,企业在内控方面并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决心,即使有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内控管理制度,但在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中并未采取相应的行动。养殖企业内部管理的制度性缺失一方面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由于企业自身特性,导致很多专业型人才对养殖业望而却步,企业内部员工大多数有实际操作经验而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其知识结构与学历层次上偏低。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固有的养殖业偏见被打破,畜牧兽医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比例逐年增长,而很多养殖企业只关心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对人才管理并不重视,高素质人才长期存在薪资待遇较低,发展晋升空间较小,缺乏将人才按照专业技能进行岗位匹配的意识,使得大量专业性人才被引进之后难以长期留存。另一方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养殖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并未与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相适应,尤其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意识淡薄,主要管理者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随意性等,企业对生产资金配置效率不高,导致大量资金闲置或者资金周转的严重不足,对应收货款的回收方面也不够及时,没有计划性。在畜禽产品的库存管理方面也存在极大的控制漏洞,很多企业在库存量方面没有定期的统计与处理机制,导致存货控制不足,流动资金周转困难。

2.3 畜禽粪便处理率低,污染严重

畜禽粪便极易滋生细菌,并产生恶臭物质,这种恶臭物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空气质量,同时也会以滋生渗透的方式威胁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体安全,严重危害到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由于受传统的养殖方式与养殖习惯的影响,我市畜禽养殖场环境管理较为单一与粗放,企业对生产经营的成效关注度要远远高于他们对环境治理方面的关注。大多数养殖场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与废弃物,禽畜粪便被及时有效处理的程度较低,很多养殖场对畜禽粪便随意堆放,缺乏一定的污防治意识,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破坏。

3 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生产经营及企业内控管理的对策

3.1 拓宽养殖企业融资渠道

资金是企业生产运营中的核心要素,有效的资金融通方式能够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当前养殖业资金筹集手段较为单一化,难以满足企业对扩大化生产经营的要求。采取多元化的企业融资方式,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是发展畜禽养殖业的关键所在。畜禽养殖业一般自身信用等级不高,负债经营负担较重,缺乏必要的中介机构进行技术支持,导致企业难以在资本市场获取所需资金。因此,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新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融资方式,以专业化的金融机构进行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及运营等方式不断拓宽企业资金获取来源是未来畜禽养殖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进一步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除了政府部门要对发展生态养殖业进行政策与资金的倾斜外,需要企业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与经济实力。企业自身也要进行生产经营方式上的革新,以创新性的发展理念赢得成本上的降低。畜禽养殖生产经营有着特殊的内在规律性,其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也是贯穿于每个生产工艺中,对这些生产环节进行特定的技术性改良,根据畜禽养殖场在地理位置、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特殊性,以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污染治理方案等能够提高畜禽养殖业成产效益与竞争实力。

3.2 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注重过程管理

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企业内部控制不仅能够保证企业发展的持续性与财产的完整性,同时也在强调通过内部管理方式来规避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潜在风险,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企业内部控制依赖于专业的管理制度,以建立全方位过程控制体系为基础,对关键控制点或核心流程进行有效监控,从而达到规范管理过程的目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企业内控管理的基础,设计适应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合乎规范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进行资金配置与管控,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发展空间。在具体的生产流程方面,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需要重新定义整个生产、销售流程,准确的识别来自系统内部的潜在风险,对生产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控制,及时发现并从源头上减少流程漏洞。

3.3 积极推广污染防治新技术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加上养殖场在经营管理方式上的粗放性,不仅给周边的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废弃物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相关处理,也会直接增加企业在后续生产中的成本负担。养殖企业在防污治污方面的不作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投入治污资金的考量,在短期来看,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污染防治设施需要耗费的成本极大的削弱了行业利润。采取先进的污染防治新技术能够从长远上降低生产流程的各种成本,并且部分废弃物的合理处理后,还能够为企业创造出二次利润。目前,有很多对畜禽业治污的新兴技术,如对畜禽粪便的处理可以采取干湿分离技术,采用干清粪技术及时对产生的干粪进行处理,减少对冲洗水的浪费,并建设畜禽粪收集处理中心,特别是在规模化的生产经营中,以集中处理的方式配套设计相应的发酵槽、翻料机、运输车等,直接对产生的畜禽粪进行生物发酵,生产有机肥或者复合有机肥等。对于大中型规模化养殖场,也需要配备以工业治污设备,建设二级A/O生化处理系统,使排出的污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污标准。

4 小结

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除了要关注其发展的数量与速度,更要强调发展中的质量与长远效益,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为核心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是畜禽养殖业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汪丽婷,马友华.畜禽粪便废弃物处理与低碳技术应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05)

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生产计划;管理

当前,电力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不能适应电力市场的发展,计划管理缺乏统一的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计划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统一的生产经营计划管理制度;缺乏科学的计划方法和预测方法;缺乏有力的计划监督控制手段;计划指标体系不完善。电网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管理目标,是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变化和电力市场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的。下面就计划管理工作提出几点要求:

一、电力企业计划工作主要内容

电力企业计划工作主要内容有:(1)制定全局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即要横向的同地方国民经济的发展相衔接,体现地区的整体效益,又必须纵向考虑企业内部的综合效益;既有生产技术方面的内容,又含有经济、政策的因素。(2)统一协调各部门的目标和工作,使企业管理工作有一个统一的步骤,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二、计划的制订和执行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电力企业计划是面向电网内提供发电资源的发电企业和满足用电需求的供电企业,通过对各类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结构、水平、速度和措施等方面进行预测计划、执行控制、分析调整和监督反馈等活动,使电网内不同的电力生产(利益)主体协调运行,实现电网总体和各利益主体的目标。计划的制订和执行必须遵循一定的计划原则,要强调计划的严肃性,避免政出多门,这是目前计划工作需克服的弊端。

1.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的原则

在计划编制平衡时,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用电市场预测的基础上,研究安排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在最大可能满足社会用电需求的同时,一方面有电网和电厂的机组设备和发电量经济效益优化问题,另一方面有社会资源包括燃料和机组设备有效利用问题。要坚持利益兼顾,同时注意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2.结合设备实际状况,优化发电资源结构的原则

优先安排经济机组、大容量机组多发电,压低高能耗的小容量凝汽机组计划发电量。对各电厂安排计划时,同时考虑机组现行设备运行状况、计划期内机组计划检修、可能受阻情况和新机投产情况等,具体确定计划指标;对各供电企业安排计划时,要根据地区计划期内经济发展状况和用电负荷增长水平实际,安排计划指标。

三、要调查预测、科学编制及控制监督计划管理工作

1.用电市场调研与预测

电力企业要在用电调研预测上着眼宏观经济走势,找准经济增长点,用电增长点,根据经济发展多项指标与用电增长的关系,研究用电市场分类方法、调查方法、预测方法模型。对用电市场细分可按行业、地区分类,用户的分类可以按用户容量、地域、性质(常用方法)、信誉度等,以利于用电计划管理。

2.计划编制内容与方法

根据对用电市场有效需求的预测与可供电力资源的平衡关系,寻求企业目标最大程度的实现。可以研究实行三年发展战略生产经营计划模式。确立企业中期经营目标,推行企业经营策略。研究在市场条件下对不同利益主体的计划原则、平衡方法、计划方法,建立企业内外影响因素多参数计划指标方法数学模型,应通过建立软件建立方法库、指标库、数据库,提高计划管理水平。逐步完善计划内容,即指标体系。结合目前电网管理现状,建议计划内容应包括以下指标体系:发购电资源指标体系,供电需求指标体系,劳动及效率指标体系,成本利润及资产增值指标体系,相应电网建设与改造指标体系等。

3.计划监督机制与方法

在“厂网分开”

改革逐步到位的过程中,要加快独立发电企业规范合同化及电网公司直属发电厂模拟合同化管理,实现“法制化管理”。电网与地区供电公司及直供用户逐步向合同化管理过渡,或模拟电力市场经营方式,明确电力、电量、电价及未按合同送受购售电补偿条款。加强计划跟踪分析工作。计划制订下达到集团公司直属发供电企业,各发供电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情况,层层分解落实,这样保证了各级总体计划的实现。同时,从集团公司到各发供电企业按月或按季度进行完成情况调查和分析。分析采取多项指标、综合分析和专题分析,查找问题,预测未来,制定和调整措施,从而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亦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整。

四、综合利用资源,走多元化经营之路

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单一是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也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电力企业管得太死造成的。现在,国家在逐步放开对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权限,电力企业的自有了某些扩大。多元化经营是企业的一种成长行为,也是电力企业通常所说的多种经营,实际上涉足多产业的成长。就电力企业来说,电力企业是资金、技术、能源、人力集中的企业,本行业有诸多自身优势,发展相关的多元化成本低,关键在于如何充分有救地利用资源,运用组合策略,扬长避短,使生产要素得到合理的流动,并通过开拓市场,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五、结 语

总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电力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只有努力遵循以上要求,才能使得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电力是以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保障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基本出发点的,研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变化,及时做好企业生产计划管理对当前及未来各地区电力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广庆:电力经济与管理[M]水利电力出版社,2006年版

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管理;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5-0018-01

1概述

综合型大型公司具有跨行业、跨区域的特点,在现代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中规模逐步扩大,公司业务范围也不断增加,由于不同业务间的关联性较为复杂,也为公司的管理与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在公司现有管理优势的基础上更好的实现整体协调,确保公司管理的整体最优化是公司管理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综合经营计划是一种能够协调平衡公司中不同计划,对于促进公司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公司长远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中的企业综合经营计划不仅仅是针对企业中的某项工作制定的,而是和企业整体的战略计划紧密相连的,其时间跨度虽然比企业长期战略规划短(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的时间跨度一般小于五年),但是其内容却更加详细具体,能够实现对企业内部、外部的资源的协调、约束。

2传统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都开展有综合经营计划管理工作,然而由于一些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并没有充分考虑经济活动、全面预算以及绩效考核等因素,不能够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平衡协调,无法承担全面落实企业战略的任务。电力企业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多是企业中各个部门单独编制的,如图1所示,而综合计划管理就是将这些计划汇集起来,由于各计划的编制时间杂乱、信息交流不协调,导致了企业计划管理存在混乱、不全面、平衡性不强等问题的出现。此外,由于各单位单独编制的计划管理多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其他部门存在一定的矛盾,且与公司的整体目标关联性不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系统性,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急需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3关于改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探讨

在明确企业传统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首先要了解实施目的和管理流程。企业的综合经营计划的实施目的是将公司的战略规划与财务预算有效结合起来,为公司的经济决策与技术决策提供参考。企业的综合经营计划若要顺利实施,需要首先解决以下问题:①综合经营计划应当明确指出企业中各部门间的重复部分与对接部分,确保综合经营计划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②综合经营计划需要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体现生产及经营指标间联动关系,同时注重相关指标通过对标确立合理水平;③综合经营计划的数据需要实行分层、分级管理机制,通过完善的信息系统,实现指标的分专业管理。改进后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图。通过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公司各类计划可以在一个共享的平台上进行编制、完善善、互相反馈,最终形成平衡后的统一计划,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预算并进行再平衡,从而真正形成涵盖企业生产、经营全方位的计划管理体系,形成企业计划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良好衔接。

4对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实际应用的几点思考

以上提出的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编制模式,能够有效地发挥综合计划的协调平衡作用,使综合计划成为良好的企业技术经济决策平台,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4.1企业综合经营计划与预算之间的关系

首先,企业的预算是针对工作计划而进行的资金使用需求预测,预算并不能凭空设定。企业的年度全面预算,需要与年度综合计划相结合,初步确定企业的收益及相应确定合理的资金使用需求。同时,企业综合经营计划也需要与财务指标反映的一些内外部资源约束条件进行互相反馈协调平衡后制定,两者相辅相成;其次,综合计划反映的是指标的物质量而企业预算反映的是指标的价值量,两者间需要确定内在的转换关系。

4.2做好企业综合经营计划工作需要建立统一的计划管理平台

企业综合经营计划和专业计划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应人为将其割裂开来,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在编制流程和具体数据上,而是体现在分析方式、分析内容和目标以及有针对性地指标评价模型上。综合计划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除了专业技术方面,很大一部分是管理协调的问题,因此建立统一的计划管理平台,有利于贯彻数据分层、分级管理的思路,为综合经营计划提供集中信息平台、高效工作平台和辅助决策平台。同时,企业系统内的计划数据内容可以便利地在信息系统内流通,指标实行分专业管理,落实数据准确性的岗位责任,这样可以将综合经营计划十分复杂的管理内容分解到各个具体管理层上面,实现管理分层分级,各负其责。

5结语

创新永无止境,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一样,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探索合理高效的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有利于围绕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开展计划工作,并为最终搭建现代企业技术决策和经济决策相互协调的统一决策支持平台奠定必备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丽英.最优计划模型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5).

[2]盛芹世,李金传,冯丽.现代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制定方法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