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家庭教育培训

社区家庭教育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家庭教育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家庭教育培训

社区家庭教育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主体培训;心理干预

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近1000万(15.1%)常年与父母分离,导致70%存在心理疾病,其中34%有自杀倾向。由于家庭教育缺失、隔代监护不力、教师管理乏力和社区治理有限,留守儿童存在意外伤害、吸毒、犯罪和自杀等社会风险。目前,治理留守儿童问题的观念理念、技术手段、治理能力等相对薄弱。英国学者佩里・希克斯提出:若要发挥出整体性治理的力量,应进行多元治理主体治理功能的整合和公私部门的整合。要治理留守儿童问题,应创建多元主体培训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共治”效应。

一、留守儿童治理主体功能发挥障碍

1.留守儿童家长监护监管缺位

据权威调查显示:如果父母在3个月内都没有与孩子见面,孩子的“烦乱情绪”会迅速升温。儿童与父母长期隔离,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缺少父母的情感陪伴,缺少父母的贴身监护,儿童易出现行为失范、心理失衡、安全意识差等问题。

2.祖辈隔代监护相关常识缺乏

相关资料显示,留守儿童中隔代监护占53%。本课题组在重庆市石柱县某小学调研发现,隔代监护1457人(50~70 岁),其中1089人(75%)受教育程度只有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他们仅仅只能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低层次――饥饿需求。我国每年有近5万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多数为留守儿童。在缓解留守儿童问题上的一些做法中,往往关注留守儿童本身,而缺乏对祖辈隔代教育的培训。

3.学校教师专项管理培训缺乏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指出:若家庭功能缺失,学校教师和社会应进行有机地整合和补偿,使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娜妮・J・西格尔指出:由于青少年大部分时间(60%)在学校度过,青少年犯罪和学校存在某种关联是符合逻辑的。

但是,我国绝大多数学校缺乏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课程,缺乏辅导留守儿童的且具有专业素养的师资力量,缺乏辅导留守儿童的教育培训体系。

4.基层社区治理能力缺乏

非洲有一句关于描述社区对儿童发展影响的格言:“抚养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庄。”孟子指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现代社会的儿童照顾与支持应强调社区这一主体的重要作用。留守儿童活动的三大区域为家庭、学校和社区,社区是儿童最初接触社会的区域。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而基层社区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关爱,尤其是农村社区,受经费和传统落后思想意识的限制,社区及其相关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治理能力受限,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5.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相对缺乏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普遍心理素质较差,情绪敏感,极易产生心理及行为方面的偏差。而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心理专家或经过专门心理训练的专业队伍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心理培训、辅导,尤其是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一旦风险突破儿童承受能力,留守儿童极易产生意外伤害、犯罪、吸毒和自杀等社会问题。

二、留守儿童问题多元主体培训体系的创建

留守儿童问题多元培训体系的创建,是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一方面涉及三个层面的培训――政府主办培训、政府购买培训和社会志愿培训;另一方面涉及相关主体――家长、祖辈、学校、社区和社会,从而创建一种多元主体共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机制。

1.加强留守儿童家长培训

一是在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基层相关职能部门聘请教育心理专家,或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方式,定期地开展亲子教育、儿童教育方法等讲座,提升家长的教育监管能力,增强家长监护责任意识。二是依托留守儿童家长务工相对集中的企业,邀请儿童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每半年开展一次针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责任和情感关爱技巧等培训。三是依托相关社会志愿者,开展针对系列早期教育培训、公益性培训班与家庭教育巡讲队等。

2.促进长辈隔代监护培训

首先,整合基层政府资源,政府购买“隔代教育”培训服务。对隔代监护人开展专业性、多样化和系统化的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关爱儿童的正确方式方法,了解不同阶段儿童心理特点等。其次,采用政府购买方式,聘请知名教育专家撰写、出版发行通俗易懂且图文并茂的“隔代教育”手册。最后,采取政府购买或社会捐赠形式,在社区学校开设“祖辈学堂”“亲子学堂”等专项培训服务。项目师资来源于各类学校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捐赠。

3.健全学校教师专项培训

一是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农村地区,由各级教委及民政部门主导,针对中小学教师,在寒暑假期间进行师资培训。二是建议由公益组织牵头,聘请知名教育专家与专业心理学家,开展学习交流讲座,交流留守儿童治理问题与教育辅导技能、心理发展特征与特殊群体教育策略等,提高治理留守儿童问题的能力。

4.改进基层社区教育培训方法

首先,扩大基层社区参与留守儿童问题治理的志愿者队伍。社区志愿者一般文化水平较高,可依据志愿者具体情况进行基本的培训,使其胜任基本职责。其次,建议由基层教委牵头,联合妇联、共青团、工会、民政部门等组织,协同调配物力资源,对基层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增强他们关爱留守儿童的意识及监管留守儿童的能力,形成留守儿童照料长效机制。整合社区人力、物力、财力和场所资源,为留守儿童撑起一个“家”。

5.开展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工作

首先,建立地区留守儿童信息网。建立区域性“留守儿童心理数据库”,把握留守儿童整体心理趋势,测试心理数据预警,优化疏导资源配置,有序开展心理疏导干预。鼓励各高校志愿者组织及社会志愿者介入学校留守儿童心理监测辅导培训。其次,由政府购买,聘请教育专家、儿童心理专家,对留守儿童进行专项教育培训,调适留守儿童心理情绪,引导留守儿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最后,鼓励心理管理培训机构面向偏远农村留守儿童举办公益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和生命教育等培训。

参考文献:

[1]叶 璇.整体性治理国内外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12,(6): 110-112.

[2]刘 平,杨通华,魏 杰,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7):46-50.

社区家庭教育培训范文第2篇

明年全市妇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届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服务能力,积极履行“维权、发展”两大工作职能,重点推进“家庭、社区”两大工作领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更好地团结动员广大妇女为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一、切实维护权益,优化和完善妇女儿童发展社会环境。

妇联组织要把维护妇女权益、关注弱势群体作为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强化源头参与,推动政策维权,优化和完善妇女儿童发展社会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促维权,在维权中谋发展。

1、积极启动妇女儿童“”规划。明年是市妇女儿童“”规划制定实施的开启之年,市妇儿委办公室将在“”发展成果展示基础上,从的实际出发,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和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省、苏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加强前期研究,集思广益,努力使我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广泛宣传,扎实推动,努力提高我市妇女儿童工作的示范水平。

2、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广泛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普法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妇女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努力优化《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的社会环境。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探索有效处理突发事件的举措,充分发挥反家庭暴力快速反应机制的作用,严厉打击伤害妇女儿童的暴力行为,进一步构筑反家庭暴力的坚固防线。继续开展以镇为试点的“零家庭暴力社区”的创建活动。针对我市外来流动妇女日趋增多的现状,依托市妇女权益法律援助站的资源优势,在乡镇、村(社区)设立新市民巾帼维权站(岗),全方位维护外来妇女合法权益。

3、以社区和家庭为支撑点和重要领域,大力创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和社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各级妇联要在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工作中找准结合点,引导家庭成员走出家庭,融入社区,以家庭的和谐美满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市妇联将继续深化“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型”、“健康型”、“节约型”、“绿色型”、“廉洁型”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主动整合社区资源,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扩大妇女工作在社区的影响力。大力开展巾帼志愿者进社区活动,开展家政服务、家教指导、维权咨询等社区服务,服务群众,建设社区,奉献社会。依托社区文化活动阵地,组织开展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区居民安居乐业。

4、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市妇联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六一“庆祝活动、“妈妈爱心行动”、“新世纪巾帼扶贫帮困循环拉力赛”等活动,继续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儿童、爱护儿童,为儿童做表率,为儿童办实事”的良好氛围。同时,不断培育家庭教育工作亮点。以家庭教育研究会为主体,通过制定出台市家庭教育工作“”计划、开展指导员培训、家庭教育工作研讨、家庭教育论文征集评比、知识竞赛和亲子教育现场推进会等活动等形式不断提高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以“市民课堂”为依托,不断提升社区家长学校的教育内涵。

二、坚持科学发展,团结和带领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建设。

妇联组织要围绕经济中心,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探索统筹城乡妇女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将提高团结动员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列为妇联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1、坚持率先发展,打造创业平台。市妇联将在全市妇女中深入开展大创业行动,帮助女性实现创业和扩大创业规模。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引导妇女进一步鼓起敢为人先的勇气,发掘自主创业的潜力,争当巾帼创业带头人。推动知识女性、女科技人员在广泛参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中创办企业,促进知识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鼓励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潜质的妇女积极创办中小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女性就业招聘专场、女性人才洽谈会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协调社会力量为妇女创业提供多方位服务。继续实施项目滚动计划,建立一批女性创业培训基地,扶持一批创业带头人,集中宣传表彰一批女性创业典型,积极组织创业观摩交流,不断提高女性创业能力,在全市推动新一轮女性创业热潮。

2、坚持统筹发展,打造致富平台。积极开展“双富”活动,促进“农村妇女大创业”行动深入推进。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力度,加快培养一批女农民企业家、女科技致富带头人、女规模经营大户、女经纪人和中高级女经营管理人才,帮助和带动农村妇女开展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富民合作社,引导她们在发展高效、生态、创汇农业中成为致富能手。同时充分发挥“三八”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作用。依托“龙头”企业,通过自办、联办、能人领办、参股合办等多种形式,重点扶持、发展和完善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面广的“三八”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同时搞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试验、普及和推广,为农村妇女提供直观的指导和示范,切实做到新品种在基地示范、新成果在基地产出、新技术在基地应用,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户,使基地建设向区域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形成科技示范网络。

3、坚持创新发展,打造建功平台。“巾帼建功”竞赛活动继续以“巾帼文明示范岗”为载体,发动在职妇女岗位建功、岗位成才。市“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在考核、验收基础上,表彰十佳“优秀巾帼文明示范岗”和命名一批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以服装服饰博览会、金秋经贸洽谈会等重大节庆活动及各类创建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诚信服务、优质服务活动,展示“巾帼文明示范岗”崭新风貌。在科教文卫、经济组织中拓展“巾帼文明示范岗”争创领域。结合行业特点,在窗口行业开展学习型、创新型、奉献型、服务型示范岗创建活动,激励妇女将才智奉献于发展,将文明奉献于社会。要结合实际不断深化创建主题,加强动态管理,进一步提高创建活动的规范化和有效性,推动争创活动成为激励女性争先创优的有效载体。要围绕科教兴市目标,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育一批女性科技创新人才,推动妇女在科教前沿出成果出人才。

三、加强教育培训,多层次多形式提升妇女整体素质。

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和原动力。各级妇联组织要采取多方面、多层次的方式,运用多渠道、多领域的资源,抓好教育培训,更好地发挥宣传妇女群众、教育妇女群众、引导妇女群众、提高妇女群众的组织优势和工作优势,全面提升妇女整体素质。

1、注重内容拓展。要扎实推进“女性素质工程”、“母亲教育工程”,培养“四自”女性。切实加强和改进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妇女,用科学的知识教育妇女,用法律法规规范妇女,用文明的风尚引导妇女,不断激励广大妇女积极向上,奋发进取。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促进女性人才成长和开发机制的形成,营造全社会帮助和提高妇女整体素质的良好氛围。要推动更多的女性成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妇女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的转化,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突出方式创新。要紧紧围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大决策,要适应不同层次女性的发展需求,建立与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妇女教育培训网络,整合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其它各类教育资源,千方百计为妇女教育创造条件。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按照区分层次、分类指导的办法,办好不同层次妇女的培训班。如科级女领导、机关乡镇中层女干部培训班、女性科技专业人才出国培训、下岗女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家庭教育知识培训等,帮助妇女不断提高劳动技能、社会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妇女在参与社会、管理家庭、教育子女、促进事业、建设社会中的作用,使妇女同男性一道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共同分担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

3、强化阵地建设。要不断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和网络,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社会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各类妇女教育阵地,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当前,要以市妇女干部学校、妇女培训基地、妇女活动中心、社区和农村妇女学校为基地,加大工作力度和辐射面,对城乡女性进行培训,帮助广大妇女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创新协调能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女性劳动者。

四、加强能力建设,推动和完善新形势下妇联组织建设。

妇联组织要适应新时期妇女发展和夯实党的群众基础的双重需要,把自身的能力建设提到新的高度来认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起妇联组织的潜能和智慧,为全面提升妇联组织的工作质量和能力水平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断推动妇女工作向纵深发展。

1、进一步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要抓住换届选举年的有利契机,会同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做好基层妇联换届选举的工作意见》,认真抓好妇女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按照干部“四化”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配强、配齐基层妇女干部队伍。加强新经济领域和外来流动人口中的妇女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妇女工作柔性组织的建设工作,通过女干部联谊会、女私营业主联谊会、台商家属联谊会等各类组织,畅通妇联与各界妇女、尤其是优秀女性群体的联系,巩固发展妇女工作的社会化格局。继续加强对女企业家协会的指导。

2、进一步提高妇女干部队伍素质。继续在全市广大妇女干部、妇女群众中开展争做“学习型干部”和“学习型女性”活动,以丰富知识、提高素质为目的,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加大学习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妇女干部轮训班、报告论坛等形式,不断增强各级妇女干部研究解决妇女发展实际问题的动力,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魄力,帮助妇女拓宽视野、创新发展的能力。要努力拓宽干部交流渠道,不断优化妇女干部队伍结构,凝聚各界优秀妇女人才,积极培养输送优秀女干部。

社区家庭教育培训范文第3篇

林 英 (1992—),女,福建省福州市人,本科,泉州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饶艳枫(1992—),女,福建省龙岩市人,本科,泉州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彭志莲(1991—),女,福建省三明市人,本科,泉州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陈 亮(1992—),女,福建省厦门市人,本科,泉州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在这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教育培训成为热门,进过调查发现,社会上对学校课堂之外的教育培训有着极高的需求和热情,但因为门槛太高、学费太贵往往无疾而终。市面上存在着众多教育培训机构,却也存在着两级分化的现象,一种是像新东方那样制度完善、实力强劲、师资雄厚的系统化大型教育培训机构,另一种则比较零散,主要是雇佣几名兼职在校大学生,制度也不尽完善,而大学生的兼职时间也较为短暂和零散,很难做到统一的管理和安排。笔者以泉州市为依托,在对泉州市家教市场深入调查基础上认为积极打造中小型专业培训机构、构建品牌模式才是解决之道。“尚学”社区教育培训机构正式为解决此类问题而创办的,打造以社区为依托的收费合理、制度完善、统一管理和调度的中型教育培训机构。

关键词:家教;培训;社区教育

一、泉州市家教市场调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人们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的机遇,泉州市家教市场顺势兴起。

在笔者所做市场调查方面有意愿培训的家庭比重高达82%(见表一),若以每个家庭为子女支出培训费为300至500元每个月计算,一年将有50多万元的利润空间。可见泉州家教市场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泉州市家教市场供给来看,主要有三种形式:个别辅导(大学生上门家教)、教师课外辅导及有一定规模的专业辅导机构。其中前两者所占比重为七成(见表二),但近几年,前两种家教陷入困境。大学生课外家教培训随意性大、不正规等问题,紧随着禁止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和举办各种类型的补习班、特长班、辅导班的政策通知下来。这样一来专业教辅机构有了更广阔的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竞争的压力不断增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纷繁多样的教育培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现如今父母的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规范教育。因此,建立一个教育培训机构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最重要的是现有的中小学课外培训市场主要是:大学生上门家教、在校教师课外辅导以及部分独立的辅导机构。这些培训方式都有很大的缺陷。例如,随意性大、专业度低、收费高、覆盖面窄等等。而我们要创建的是一个以社区为依托、大学生为师资队伍、中小学生为培训对象的社区教育培训机构。此培训机构发挥社区的优势,整合个人家教资源与独立机构的特点,并克服其中的缺陷,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家庭需求。

二、泉州地区现存家教培训机构存在问题

1、各私营家教机构规模参差不齐,教学水平不高

泉州地区存在数量众多家教培训机构,不仅具备有资质的教师提供专业教学辅导,还开设有特长培训班和兴趣辅导班,但规模不一,良莠不齐。许多培训机构选址于各中小学附近,例如,泉州乐学、龙门等教育机构就选址在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附近。有的却是随意租住简陋的民房作为培训场所,几张圆桌板凳和简易黑板就可以成为其教学设备,有些培训机构的老师还身兼多职,既是机构的管理者又兼教学老师还需要负责学生的食宿问题。教学条件简陋、安全隐患大、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因素都制约着培训机构的发展。[1]

2、收费项目繁多,教学偏重应试

各家培训机构为争夺市场,打出各种吸引家长的噱头,巧立各种收费名目。比如,培训机构辅导学生的日常功课需收取服务费用,如果需要学习一门兴趣特长就还需另交一份费用,学生的食宿通常也需另外交钱。这些培训机构收受如此繁多而又昂贵的辅导费用,其培训效果是否能与之相称恐怕需要打个问号了。大部分培训机构多注重学生的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对学生性格品质方面的养成。约翰·怀特①认为“如果教育工作者以增进学生的利益为教育目的。那么,他们的工作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增强他们的理解力,另一方面是塑造他们的气质,使他们的行为按某种方式进行。” [2]因此,培训机构不能只将“成绩”作为评估辅导效果的标准,还应该注重学生人格的养成。

3、缺乏亲子互动,淡化社交能力培养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现代家庭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如今的许多年轻父母由于工作繁重无法长时间陪同孩子、督促孩子学习,而且绝大多数家长认为与教育机构建立家教关系之后那么教育孩子的责任就归属于机构,自己的责任就只是接送孩子。于是,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互动变得越来越少。许多托管机构通常只注重对学生的课业辅导,忽视了学生与其父母的互动交流,使得原本就缺乏互动的亲子间沟通愈发缺乏,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又加深了家庭的隔阂。

三、解决对策:完善中小型专业培训机构,构建品牌模式

1、形成品牌模式

在未来,教育培训业的品牌化模式将会形成定局。例如新东方、新航道等领跑培训机构之首。各大品牌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圈地扩大,将标准化和专业化的运营模式向全国推广,这将是我国教育培训机构的未来发展格局。[3]笔者认为,家教培训机构可通过在个别社区试点,把握社区的地理优势和市场优势。以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逐渐的在社区中树立口碑。在社区中占据大部分的市场时,抓住时机加大宣传力度,由点扩展到线,在相邻的社区开设新的机构。

2、以特色项目打造独特优势

笔者认为教育培训机构应以社区为依托,与社区合作,便于学生课余活动及父母接送,减少家长的后顾之忧。在教学方面,教育培训机构在接收学生之初应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

了解每个学生的成绩水平,掌握知识的程度。除了测试学生在学校课程掌握的情况外,还需以性格心理测试或者面谈的方式,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度身定制教学计划,重点通过辅导培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最终达到积极主动学习的目的。教育培训机构还可针对每个来报名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课程套餐,包括主科+副科、课程抵用券、辅导资料、网络授课、网上精品课程等等,满足学生全方面的辅导。

3、以丰富的课余生活增进亲子关系

教育培训机构力主在课余进行丰富有趣的课余活动,打破传统教育的“僵化模式”。主要将课余活动分为三种模式:提高能力型、娱乐型、家庭型。在学生之间开展“演讲比赛”“才艺展示”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胆量和自我展示能力;让学生在一起玩一些有趣的游戏等,以培养学生乐观开朗、外向大方的性格;在寒暑假和双休日邀请家长和孩子一同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户外活动,如夏令营、出游等,以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为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4、中小型社区教育培训机构以低收费打造高品质

社区教育培训机构竞争的最大优势在于把家教机构与社区结合起来,利用了社区较为低廉的租金且方便家长接送孩子等地理优势,并且依靠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作为强大的师资队伍,为机构输送源源不断的新血液。大学生主要是以兼职为主,因而工资比较低,且大学生自身具有独特的创新意识,有利于迎合当代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的需要。教育培训机构也应该注重师资队伍的培训及考核,定期对机构的教师的开展考核,及时的发现教师教学方法的可取之处和不足,切勿因开设新的试点而导致教学水平的下降,逐渐由线覆盖到面,最后在家教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家间的竞争更多的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教育对个人的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直接方式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不论是家庭还是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都在逐年增加。中小学教育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闪亮的市场热点,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点。“尚学”社区教育培训机构初创人员在分析了泉州地区家教培训行业发展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后,提出创办以社区为依托,以资深专家为指导、大学生为师资队伍、中小学生为培训对象,以丰富多样的课程培养学生兴趣特长,提高学生成绩,打破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的厌倦感,通过各种课余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尚学”社区教育培训机构力主走进社区、贴近家庭,以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满足家庭需求,同时,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有效地吸纳大学生就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从全国来看,随着升学竞争压力的加大,家教市场呈现不断壮大趋势,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各个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师资水平、教学环境都将不断走向自我完善。一个地区的家教市场发展情况与这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正相关。泉州地区的经济水平处于中上地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投入也水涨船高。只要孩子学习好投入多少都无所谓成为普遍家长的心态。” [4]再者,家长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竞争心态,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落后他人。在政府的减压环境下,家长只有靠寻找外援来提高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些因素就为泉州家教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势在必行。因此,教育部门、政府部门必将加大监管,又从外部完善了这个行业,内外完善的相互结合,必将促使我国教育培训行业走上正轨。[5]如“尚学”此种的家教培训机构将是未来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趋势。(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注释:

①约翰·怀特: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哲学系主任、英国教育哲学会会长、当代分析派教育哲学的大本营——伦敦学派的一名主将,并且是世界教育哲学家国际网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参考文献:

[1]关娟,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之弊[J],科技信息:367

[2]周晶.中小学校外托管班的现实分析[J],科技信息,2010,25:181-182.

[3]杨圆圆.我国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J],管理智库,2013,1:9

社区家庭教育培训范文第4篇

2004年7月,《河北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经过河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定于2004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第一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的诞生,也标志着河北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已经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条例》经过21次易稿,结合修改后的《宪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提到保障妇女儿童人权的高度,并增加了相应条款。同时,突出了预防为主,特别强调了基层组织的职责;鉴于家庭暴力受害者举证困难的实际情况,对基层组织和基层公安分别做了提供相关证明和做好调查取证的规定;强化了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救助措施,尤其是加大了各级政府对家庭暴力的干预力度,如在法律援助、医疗救助、对受害人的庇护方面都做了可操作性的规定,并且增加了媒体和教育等部门职责,为全社会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提供了法律依据。

启动“双合格”家庭教育工程

秦皇岛市妇联在港口俱乐部举行“双合格”家庭教育工程启动仪式及“共同成长”报告会,揭开了“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活动序幕,同时为“秦皇岛市家庭教育培训指导中心”揭牌。

启动“双合格”家庭教育工程是为了切实担负起牵头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参与社会教育职责的重要举措,目的是向家长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以德育人、为国教子”的教育观,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本次报告会特别聘请了全国教子有方好家长、被誉为“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吴章鸿女士做了“共同成长”的报告,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印证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用自己的体会讲述如何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

(秦皇岛市妇联)

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构建妇女维权平台

裕华区妇联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积极实行预防为主、调解为先、综合治理的方针,将可能发生的家庭暴力化解在萌芽状态,及时介入干预,制止家庭暴力的持续和升级,实现了介入率为100%、介入的盲区为零的目标。

一、把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与构建维权服务体系结合在一起,不断优化妇女维权环境

与司法局、公安分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先后成立了区妇女法律服务中心、妇女维权岗、家庭暴力伤残鉴定中心等维权服务机构,开通了家庭暴力维权热线,各街道(镇)、居(村)委会也相应成立了妇女法律服务站和分站等。

二、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与提高妇女法律素质结合在一起,建立协调联动的预防机制

由于社会公众对它的认识不足、妇女的维权意识不强等原因,使家庭暴力现象的预防和家庭暴力案件的处理遇到种种困难和阻碍。为此,我们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列入“四五”普法规划,与各级政府及公、检、法、司等开展了有关法律宣传活动,并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村)”活动。我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实施后,我们投资30万元建起了100个妇女维权宣传栏,并印制了20万册精美的反家暴宣传手册发放到全区居民手中。

三、把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与解决受害妇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建立有效的司法保护与社会监督网络

2001年,区法院、妇联联合成立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合议庭;2003年,在妇联、法院、法律援助单位嘉园律师事务所的共同干预下,我省首起明确认定家庭暴力的离婚案判决,受害妇女吕某成为我省第一个成功获得家庭暴力损害赔偿的女性。2004年,区法院、妇联又联合成立了反家庭暴力合议庭,建立起一支由11名妇联干部组成的特邀陪审员队伍,几年来,共参与各类陪审案件8起,调解家庭暴力引起的离婚案件十余起。

社区家庭教育培训范文第5篇

彭局长:自2006年1月我市成立“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克拉玛依项目组”以来,全市26所学校,257个教学班,10311名学生,416名学校主管语文教学的领导和教师参加了该项课题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与课改,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三年来,学生习作共投稿8133篇,被《作文个性化平台》等全国性刊物刊发的有183篇;教师论文共516篇,被《作文个性化课题通讯》等全国性刊物刊发的有26篇;另有几十篇论文、课例、教学设计被总课题组分别评为一、二、三等奖。课题评价组对我市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市的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项目组被授予2007~2008年度“科研先进集体奖”,我个人也被授予“教育科研管理特别荣誉奖”。

克拉玛依市教育教学的基础条件很好。在拥有高水平教育硬件装备的条件下,如何提高软件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应该是下一阶段我市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这次克拉玛依市的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与课改成果在全国同类地区名列前茅。我希望子课题项目在第一阶段科研和课改成果的基础上,将下阶段的“中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发展到全市的初中、高中,形成一条龙的科研体系和课程改革,在扎根中华民族语文教育沃土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论,认真转变我们的教育观、教师观、人才观、教学观和学生观,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为探索和创造出适合中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新范式而不懈努力!

记者:克拉玛依市自1997年通过自治区“两基”验收以来,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巩固提高“两基”方面,克拉玛依市将进行怎样的安排和部署呢?

彭局长:2009年下半年,国家教育督导团将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两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这是对自治区“两基”工作的一次整体验收和全面评估,也是对全疆各地教育工作的一次考验,更是我们加大教育工作力度,关注民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个重大契机。

首先,明确“两基”巩固提高迎国检动员大会的目的。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的意见》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做好“两基”巩固提高迎国检的各项准备工作,增强积极推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自治区和国家教育督导团对我市“两基”工作的检查、验收。

其次,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我市“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两基”业务档案建设、经费统计的梳理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各区、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加强协作,精心安排部署,明确职责、目标、任务和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记者:和谐家庭是教育成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8年,您们启动了“克拉玛依市中小学和谐家庭教育工程”,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该工程的实施情况?

彭局长: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只有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次“克拉玛依市中小学和谐家庭教育工程”主要提出了以下具体措施。

一方面,关注民生,提高认识。市教育局特邀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终身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家庭教育网和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网首席专家顾晓鸣为近千名教师、家长作了题为《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的讲座。引导大家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家庭教育现代化纳入教育现代化整体布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加快构建家庭教育体系,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家庭教育工作的浓厚氛围,为全面实现我市教育优质、均衡、高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全面推进区域家庭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来自各区教育局的主管领导,各中小学的校长书记、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心理教师,各幼儿园园长,试点社区及学校首批家庭教育指导师共300余人分别接受了不同层次的家庭教育培训。

市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成立后,各区教育部门将成立家庭教育研究指导办公室,各幼儿园、中小学、社区将成立研究指导站,配备多名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指导师。通过讲座、家长理论知识培训、团体训练、个体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和处理家庭教育矛盾的能力,解决学生、家长在实际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在各学校、社区的家庭教育研究指导站内,将成立“家长俱乐部”、“学生俱乐部”,并通过网络建立家长群、学生群等,方便家长、指导师、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探讨。我市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科学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记者:在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今天,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不是很乐观,您觉得如何才能促进克拉玛依市教育的公平?

彭局长:克拉玛依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并且积极组织带领各族教职工开展了大量工作。

第一,关注弱势群体,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制定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办法。各级各类学校努力挖掘教育资源,最终将近1万名农民工子女全部安排入学,而且使农民工子女与克拉玛依市市民子女享受同等教育。

第二,把隶属克拉玛依市农牧区的学生安排到市区学校就读,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为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和加强少数民族儿童学前教育,市政府于2008年初出台了对贫困家庭的儿童实行入园费用全免或减半的优惠政策。从2004年起,市委、市政府和教育部门共同作出决定:把该区的中学生全部安排到市区和白碱滩区有关学校寄宿就读。2007年9月10日,又把距市区70公里的小拐乡的61名农牧民子女安排到市第二小学寄宿就读。并划拨专款给予补贴。

第三,开办区内初中班。2004年8月,克拉玛依市开办了区内初中班。到2008年8月底,先后在和田、博州等边远农牧区招录了5批小学毕业生,并安排在市三中和十中就读。为此,市政府先后投入了1亿多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区内初中班的学生将达到2250名。

第四,坚持实施扶贫助学工程,为贫困生铺平求学之路。2008年,克拉玛依市首次对考入国家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学生进行学费全额救助。各中小学校还经常组织教职工开展为贫困学生“献爱心,送

温暖”的活动。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市教育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1470名教职工,两次捐款总额达13.31万元。市慈善总会从2000年起就开展了“慈善助学”工作,仅2007年就发放助学金152万元,救助贫困生706人次。

第五。加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2008年6月17日下午,新西兰Rotorura国际语言学校校长克里斯・莱克女士一行来我市交流、参观与考察。双方就今后互派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交流和学习以及组织克拉玛依市优秀中学生赴新西兰参加寒暑期夏令营活动等教育合作达成多个意向。克拉玛依市的教育开始走向国际化。

记者: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请问您们如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发展教师继续教育的?

彭局长:2008年以来,市教育局将“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列入“关注民生年”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邀请内地专家、名师前来现场讲学、授课和外派教师进行培训、研修等方式,持续开展了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工作。同时,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拓宽培训渠道,拓展培训内容,强化培训管理,全方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截至7月中旬,各级各类培训共计3695人次,包括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挂职培训、少数民族中小学各类“双语”教师培训、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远程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培训等多项内容。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在前期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使得培训井然有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培训内容如下。

第一,骨干教师培训。4~6月,组织38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去上海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挂职培训;7月10~19日,聘请全国知名专家6人,在市教育局报告厅开展了近100人参加的为期10天的首期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结业培训。

第二,骨干班主任培训。1月21~25日,选派2名教师参加了自治区哈语言骨干班主任的培训;5月19~30日,组织我市中小学教师参加了自治区举办的2008年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7月6~10日,外聘南京5名专家在我市第六中学报告厅完成了374人参加的为期5天的中小学德育干部及骨干班主任培训。

第三,第三期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挂职培训。3~4月,组织第三期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34人去南京挂职培训,其中中学校长15人,小学校长19人(其中少数民族8人)。

第四,少数民族中小学各类“双语”教师培训。2月份,选派6名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参加了2008年自治区教育厅举办的春季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班:3~6月,组织101名少数民族中学教师参加了“双语”教师教材教法培训,组织11名少数民族中学教师参加了第三期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专业知能提高培训;7月10~14日,聘请自治区教科所三位专家,在我市第二中学举办了近100人参加的为期5天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师、双语教师和学校领导参加的汉文化知识拓展培训。

第五,教育信息技术培训。4~6月,组织举办了200人参加的为期2个月的首期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远程培训,并完成了一期25人的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

第六,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6月24日~7月29日,组织全市普通高中民汉教师800余名进行了高中新课程远程培训。同步参加了自治区举办的各学科为期3天的高中新课程远程集中培训f汉、维、哈三种语言同步授课1和教育部为期10天的汉语言网络互动式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