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从这些冰冷的数据可以看出,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自杀问题的严重性,导致这些问题的发生,固然有教育体制、学业压力等许多客观方面的原因,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孩子在中小学这段时间心理成长非常关键,在大环境无法从根本改变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做好家长和老师的工作,从培养孩子阳光的心理着手,增强孩子心理韧性,减少悲剧的发生。
针对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结合实际,对下步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推动形成服务体系。党委政府应明确重青工作的主体牵头单位,将预青考核继续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明确各具体群体的工作兜底部门,督促各级各部门按照有关要求切实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并在人员和经费支持上相应予以倾斜,尤其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平台建设、设施建设、队伍建设、专业培训、宣传推广、项目服务等方面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其次,要将心理服务体系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常态预防、重点筛查、心理辅导、观察回访的闭环工作格局,确保在校学生定期接受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宣传,让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深入在校青少年的心中,让有困惑的青少年能够主动找心理老师进行心理咨询、答疑释惑和健康教育等服务。
二是不断强化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各级各类学校对于专职心理老师的配备,设计科学合理的专职心理老师考评办法,以专职心理老师为主体,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寓教于乐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确保专职心理老师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加强对其他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及时调整、干预教师的心理状态,确保教师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让其他学科教师学习掌握基本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知识和方法,不在日常教学中无意识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加强社会观护工作队伍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一方面广泛招募具有专业背景的社会观护工作志愿者,另一方面加强各类专业培训和交流,细化工作规范,逐步满足工作需求。未来探索向职业化道路迈进,争取发展形成团干部+职业观护员+专兼职青少年社工+社会观护志愿者的工作格局,推动涉案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关键词 乡村医生 预防医学 模块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4-0009-04
Research of modular practice training of preventive medicine for rural doctors
JI Ying, ZHOU Zhiyuan
(Shanghai Jiadi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ghai 20180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the rural doctors, it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improve the actual work abilit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at primary-level in the new period. The modular training system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s designed and carried out for rural doctors. Through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by the questionnaire to the students, the modular practice training method showed the more advantage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rural doctor; preventive medicine; modular practice training
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现实需要,现代医学正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1],传统的预防医学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转变要求[2]。社区预防医学人员不仅要掌握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宣传沟通交流能力、自我学习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3]。因此,对医学高职乡村医生专业的预防医学实践课程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模块化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4]。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与嘉定区政府合作建设的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对乡村医生专业医学生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作了改革和实践,以期为探索与新医改相适应的、满足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的模块化预防医学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乡村医生专业G10级学生71人和G11级学生80人,该两个年级的学生均完成了医学基础课程与相关临床课程,已具备预防医学实践的理论知识。
1.2 方法
研究方法:设计社区预防医学实践训练模块体系,经过社区现场实践训练后,采用学生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学生对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与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总体满意度比较、教师和教学内容对教学影响、实践教学管理效果以及对学生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学习方法改进和知识技能扩展等方面。
1.2.1 模块系统设计
本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块体系设计的目标是让乡村医生定向培养的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社区基层预防医学工作,具有经过系统预防医学理论教学背景的医学生用本系列模块进行实训,可以很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教学效果,体现高职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自信心的优势[5]。
从基于社区预防医学事件处置的实际工作来看,所有的模块实际上可以认为是预防医学在社区基层实际工作开展的适宜技术集。因此,为了解决“综合性”与“专门化”之间的矛盾,采用了富有弹性的模块化内容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的综合。每个模块既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又是相对完整独立的实践训练单元,具有一定的可剪裁性和拼接性。部分训练内容依照上海市地方的业务规范编写,综合考虑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社区实际工作的需求和模块化教学的要求,整个体系包含70个模块[6]。
1.2.2 单个模块结构设计
模块设计以素质为核心、以解决社区预防医学事件的能力为目标,设计层次清晰,语言简明,不出现大段的理论阐述,将知识点进行细分、归纳、精练,最终落实到实际工作的应用现实层面。
模块的结构包含:①预备知识提示;②知识要点;③教学资源准备;④教学流程;⑤建议讨论要点;⑥思考与练习;⑦知识与技能扩展。模块前部的预备知识用于提示学生在模块的实践学习之前需要的背景知识,并提供知识溯源;知识要点含有知识、技能和心理3个层次,使学生清楚关键学习点,这些要点最终落实到社区具体的预防医学事件;教学资源准备阐明了模块教学执行中所需要的社会资源、设备资源等;教学流程是按照实际社区开展预防医学工作的规范和工作流程,提供了教学方法的建议,为教师编写个性化教案和组织教学扩展思路,并附有实际工作的表单和文件。考虑到各地业务流程的特点和侧重,教材中尽量按照国家规范指定的要求,其余则大多采用上海市相关规范文件规定的表单和信息管理工具界面,供教师和学生参考;建议讨论要点与思考练习根据教学要求,对该模块的知识要点进行应用层面的复习;设计教学器材准备、社区公共关系处理等环节,为教师组织教学资源提供方便;模块的后部提出知识与技能拓展的建议,并提供相应的知识溯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提高知识与技能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今后的教育和持续学习创造接口和条件。
1.2.3 实践教学中的模块选择
在进行实践教学训练时,根据本地公共卫生服务的特点和社区实际工作情况来选取模块,在社区现场的不同时空里可以相对自由地进行实践训练。同时,模块体系中有些是基本技能模块,有些是综合提高模块,这样可以满足大类专业对理论、技能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素质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在本体系的模块群中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模块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模块调用,完成教案的设计。
本研究中的教学对象是医学高职乡村医生专业的医学生,针对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选用的模块是:①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由性病教研室实施;②预防接种实施,由免疫规划教研室实施;③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现场准备和数据整理分析,由学校卫生教研室实施;④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由防疫消毒教研室实施;⑤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分组管理,由慢病教研室实施;⑥饮用水卫生建档,由职业环境卫生教研室实施;⑦蚊媒传播病传播媒介应急处置,由病媒生物教研室实施。
1.2.4 问卷设计
学生调查问卷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预防医学课程的喜好兴趣和重视程度以及预防医学的社区实践对学生的吸引力,含4个子项;第二部分是关于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现场教学管理的满意度,含29个子项;第三部分是关于学生经过社区实践训练后对自己的基本素质提高的评价,含18个子项;第四部分是主观描述,对实践训练的教学质量提出建议。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评价内容与其它学科实践教学进行类比,评价采用5分等级描述,1为非常不重要或非常不满意;2为不重要或不满意;3为一般;4为重要或满意;5为非常重要或非常满意。
2 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参加的学生共151人,发出问卷151份,回收151份。对各部分的子项分值进行累加后得出均值,然后作出模块化实践教学与传统实践教学的差值。
第一部分的选项中,91%的学生选择继续参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模块化实践训练,而选择二级医院临床仅占9%;毕业后就业意向选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学生为86%,而其他医疗单位仅14%。
第二部分的选项中,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总体满意度分值为703.00,传统医院临床实践教学模式为541.00分,差值为162.00;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的满意度的差值分别为87.60、79.50和73.92(表1),显示模块化实践教学和传统实践训练的明显不同。
第三部分选项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扩展、学习方法改进、社会心理适应能力提高方面,差值分别为83.33、75.12和163.84(表2),显示模块化实践训练在学生的基本素质提高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社区心理适应能力提高的分值差达到163.84,说明模块化实践训练体系中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训练设计具有明显效果。
第四部分的学生对模块化实践教学的看法与建议中,大多数学生对模块化实践教学的新颖性表示感兴趣。喜欢用学过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来进行指导公共卫生实践,尤其在基层公共卫生的实际工作场所,具备真正现场时空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实践教学场景,具备动态的社会环境和与之适应的心理素质的锻炼,是在课堂上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与技能,真正扩展了学生的思路和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另一方面,学生也提出了改进建议,建议集中在预防医学的实践能力训练过程中如何提高社会心理适应能力。
3 讨论
通过本次模块化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的设计、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对预防医学的实践教学模块体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进一步研究能够胜任基层社区预防医学工作岗位为教学目标的医学高职乡村医生专业的适宜教学模式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就模块化实践教学的优势而言,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对象和实践所在地的公共卫生资源和时空条件选择模块,进行灵活的教案设计,同时也是注重体现提高学生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最佳教学路径与方法。
模块化教学要求训练对象需要有前期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和预防医学基础知识,同时具备实践教学所需的初步社会心理适应能力和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另外,需要带教老师具备比较丰富的公共卫生社会资源来完成基于社区现场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维权, 王月云, 熊光练, 等. 新时期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初探[J]. 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2): 278-280.
[2] 朱肖菊, 朱朝辉, 王晓杰.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5(5): 220.
[3] 井明霞, 唐景霞, 毛璐, 等.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应用Seminar教学法的探索[J]. 农垦医学, 2011, 33(1): 89-90.
[4] 周新源. 现代职教课程观与模块化教学[J]. 职教通讯, 2007(6): 37-38.
[5] 张青碧, 甘仲霖, 李祥, 等. 非预防医学专业学习预防医学的心理需求调查[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22(4): 46-52.
关键词:中原服饰文化;文化传播;眼动实验;社会服务
中原地区乃国之中、城之源。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积淀了厚重物质和精神的文化。长期以来便利的交通和大量的人口流动孕育出融合的多元服饰文化。在当今,伴随城镇化进程,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文化的创意驱动。随着河南人文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原服饰文化有必要在广度和深度上积极地与科学技术相融合,寻求更多的延展可能,更好地进行社会服务。
1 眼动实验的原理与过程
眼动实验也被称作眼动测试,主要是依托视线追踪技术,针对受测试者注视特定目标时的眼睛运动与注视方向进行监测和分析。眼动技术以非接触、非侵入的方式了解内心世界主要用来了解真实的认知与感受习惯。进行眼动实验的主要设备是眼动仪。它能够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记录人们眼动轨迹。在运用眼动仪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主要针对以下几个点进行观测和数据分析。主要是注视点的数目、注视时间和关注次数,关注点越多表明关注内容越丰富,目标提取就越困难。首次关注时间越短说明关注内容越引人注目或是关注内容浅显易懂。关注次数越多关注内容越吸引人。当然在多次数关注的情况下,总的关注时间越长说明关注目标越吸引人或是关注内容越难以理解。这些数据与定向访谈结果进行组合,得出的研究结果极具说服力。在这三个主要观测点之下,还存在一些小的观测内容,比如,扫视距离、回视率及回视路径时间。这些信息可以更加准确的分析受测者接受信息的数量和效果。将眼动实验引入到中原服饰文化传播的研究中有助于分析社会人群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对中原服饰文化的社会服务模式进行以人为本的创新性研究。
2 中原服饰文化传播的眼动实验规划
文化的传播是指多年形成的一种习俗习惯从一个区域传到另一个区域,从一群体到另一群体的互动现象。文化传播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接触与显现、分析与选择、采纳与融合。在这三个阶段中由于每个环节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因此,文化的传播也分为直接的采借和间接传播。由分析和选择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的形式叫“刺激性传播”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提提倡的创新性传播。文化传播主要是通过人迁移和流动产生的,所以也有纵向传播和横向传播之分。中原服饰文化很难界定是物质性还是非物质性,因此中原服饰文化的传播必定是一种集多种形态的传播方式。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中原服饰文化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思想和技术手段,促使其更好地为现代社会需求服务。
2.1 中原服饰文化的接触性认知
在上述文化传播过程理论中,我们提到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第一个环节就是接触与显现。这也是对信息进行认知的过程。认知观点主张将注意力集中在外观直觉上。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眼动实验需要关注的是对中原服饰文化的关注点数量和关注时间。
对中原服饰文化的接触性认知的一致性与创新性。中原服饰文化更多的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它的显现是符合历史中的某个时代特征。而在现代文明的时代中,这种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与社会情境的冲突。那么问题就出现了,这会使承载这种文化的社会及人大伤脑筋,从而失去原本的精神与品质。同时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会渐渐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在试验中出现的次数和时间总和必定会显示出不协调性。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这种冲突与矛盾的不协调性反而对接触性认知是一种刺激。一旦刺激产生就会根据现实环境中的审美与需求形成改良或摒弃。通过眼动实验数据和一定范围内的访谈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必定会寻找出达到认知一致和平衡的途径,此外也会产生出刺激性的创意认知,为中原服饰文化的社会服务创新提供研究基础。
2.2 中原服饰文化的符号化互动
中原服饰文化传播过程中在认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传播媒介会形成一些符号化的元素。中原服饰文化符号有语言和非语言两种,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表达和文字,非语言符号包括声音、图像。这些元素通过特定的形式进行编码为受众传递信息。从一般意义上而言,服饰符号属于非语言符号。这种符号的外在表征非常丰富。包括传播情境中除言语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的价值。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不同人群价值观是不同的,同一人群不同环境下价值观也是不同的。这种情况下,同样需要借助眼动实验,为中原服饰文化和社会服务之间的充分有效沟通提供帮助,不断巩固社会对中原服饰文化价值的认知和维持。只有这样,中原服饰文化才可以为人文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
3 眼动实验对中原服饰文化社会服务的影响
3.1 提高中原服饰文化教育服务的效果
教育服务不等同于一般的产业服务,不能使用经济效益和市场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我们今天所指的教育服务完全是为了满足学习者的心理需求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过程,同时也是为学习者扭转错误心理需求和认知的过程。长期以来进行教育的人和场域都缺乏服务的意识,单单只作为传播媒介出现,例如,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做到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以人为本的展开有层次有步骤的引导和传授,无法帮助有需求的学习者解决问题。在缺乏服务意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无法被了解,那么学习的过程将会漫无目的,长此以来教育的针对性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面对这样的现状,在中原服饰文化进行教育服务的过程中引入眼动实验,准确观测学习者的兴趣方向及渴望的需求,在知识传授者与接受者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有益于教育服务意识的提高和教育服务效果的提升。可将学校的中原服饰文化研究平台、公共文化场域与相关产业,积极开多方合作,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教育服务模式,吸纳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发,有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同时,根据眼动实验结果分析也可以针对不同学习人群进行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形式创新,实现全民教育服务和终身教育服务。
3.2 提升中原服饰文化创作服务的价值
进入21世纪,创意经济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趋势,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是一个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中原服饰文化之所以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它需要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世代相传。随着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物质精神文化的不断改变,中原服饰文化面临着现代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异常深刻的革命。近年来,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河南省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宏伟目标以后,文化产业的地位在河南全(下转第页)(上接第页)面发展中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迎来大发展。在中原服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当“材美、器丽、工巧”的“天工开物”,全部变成了规模化的工业大生产时,我们应该审慎思考,在高速发展中,是否在一些做法上,有违了我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初衷。中原服饰文化的创作就是运用这些文化元素产生新事物。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创作激发的“差异”和“个性”根据消费者和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也是文化创作产业的核心之道。基于眼动实验的中原服饰文化创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消费者对文化创作作品产生认知,继而形成对产品的追求和维护,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同形成坚固的市场价值。实施眼动实验可以在感情层面上了解消费者的诉求,有助于促进相关自主创新创意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加快中原文化创作服务产业额,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巩固河南的文化强省地位。我们做中原服饰文化产品一定要做出特色,做出自己的东西,并结合市场实际需求进行开发设计,接受市场的检验,既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又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3.3 优化中原服饰文化传承服务的模式
从文化的层面来说,中原服饰文化影响了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追求、存在范式。中原服饰文化之所以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传统的文化传承机制之所以能有效运转,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它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世代相传的。随着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物质精神文化的不断改变,新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必然会使现代文化元素与中原民俗文化元素发生碰撞和相互交融。面对现状我们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在市场经济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不加以控制和改进中原服饰文化的传承必定会影响和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眼动实验的实施可以帮助相关科研机构、学术单位组织人员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大规模服饰文化的调查,收集记录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挖掘的方向与目标。通过了解不同人群的喜好以及所能接受的程度进行引导和宣传。有效地将沉寂的中原服饰文化和困苦的民间艺人与社会需求相融合,通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文化旅游窗口展示和文化城市建设的介质,打造多渠道的传承模式。
4 结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要求。通过引入眼动实验帮助中原服饰文化在现代人文城市建设的今天,进一步认清楚社会发展对文化的需求和大众对文化的认同。进行立足实际、改革创新的探索实践大力拓展中原服饰文化社会服务的影响范围与创新模式。通过先进新颖的传播形式和服务模式把控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播主动权、主导权和衍生力。帮助大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提升中原服饰文化影响力,加快推进我省的人文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 邵丹,朱莉思.基于眼动实验的服装品牌风格意象认知探析――E品牌上装风格案例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3-25.
[2] Susan B.Kaiser .社会心理学[M].李宏伟,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应激;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073-02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灾难性事件的突发性、震撼性,可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无论是心理索质多么好的人,都会悲痛、恐惧和绝望。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灾害,并波及我国的甘肃、重庆、云南等多个省市。这次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不但使灾区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使受波及省市的人们陷入焦虑恐慌的巨大心理压力之中(北川宣传部副部长冯翔之死引人深思)。如果能及时对整个受灾群体和高危人群进行心理社会干预。就能减轻灾后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避免心理痛苦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促进灾害事件后的适应和心理康复。因此,探讨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以逐步建立起像物质救灾那样完备、有效的心理救灾对策和措施,以胜任重大突发事件的心理救助,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面对这些,中国心理学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灾区人员的心理危机援助工作,并号召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人员做出忠于职业的承诺。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也印发了《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来指导我们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
1 对突发灾害事件与危机的反应表现
水灾、地震、空难、疾病爆发等突如其来的灾难事件发生时,个体所处的紧急状态会表现出情绪、认知、行为活动等一系列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出现各种轻重不一的躯体症状,也可加重或诱发原有疾病,严重时产生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在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梗死感、肌肉紧张等。在情绪方面表现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在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在行为方面表现为呈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持续而强烈的危机反应,会同时对公众的躯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近年来,突发性公共事件频繁出现和心理危机干预活动的出现,昭示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构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危机干预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很多研究和实例证明,在发生灾难性突发事件时,心理干预可起到缓解痛苦、调节情绪、塑造社会认知、调整社会关系、整合人际系统、鼓舞士气、引导正确态度、矫正社会行为等作用。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现代意义的心理干预,主要体现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结合。就是要以人为本,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尊重。
2 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心理健康服务,危机干预是非常必要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危机干预是一种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心理危机干预是针对严重的心理问题进行的紧急处理,避免事态的恶性发展,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恢复心理健康。进行及时有效干预,可以避免自杀、自伤结果发生,保障个人生命安全,提高健康水平;同时可减少一些社会矛盾带来的心理障碍,避免矛盾激化,降低对他人的伤害及对社会的破坏,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减少事故、灾害的后遗效应。目前危机干预已经日益成为临床心理服务的一个重要分支。危机心理干预在国外已有很大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在危机心理干预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也有完善的系统。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尚未建立起来,目前大多干预措施及对策还处于研究和探讨阶段。
3 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3.1 建立危机干预系统。积极开展心理援助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尝试。近年来,在一些心理学和公共管理专业人士的呼吁下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一些区市开展了这方面的尝试,2002年制定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中已经把受灾人群列为重点人群,提出“加快制定《灾后精神卫生救援预案》,从人员、组织和措施上提供保证,降低灾后精神疾病发生率”。针对我国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解决措施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我们进入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现代医学模式。因此,面对突发事件,在指导思想上,我们要摆脱仅仅靠物质救援的单一思想。要体现出提供物质和精神救援与心理干预相结台的这种综合思路和意向。
(2)在法律上,要制定精神卫生方而的法律。把心理危机干预纳入到应急预案体系中。提升心理危机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心理危机干预一定要在专业限定的范围之内进行,违反专业心理干预无异于二次创伤。
(3)在实践中,要开展相应的应急培训,特别是要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培训。除了相应的医学技术水平,还要让医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心理知识,使危机干预活动通过医务人员第一时间传递给受影响的人群做到及时和有效。
(4)在经费上,加大对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干预的经费投入。迅速组建包括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储备库、心理危机干预机动队和志愿者名册等组织,促进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参与救助。
3.2 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建立危机干预的专业机构
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分为客观社会支持和主观社会支持两个因素。前者主要指,在实际工作生
活中是否有人或组织以某种途径提供支持;后者主要指,医护人员本人主观感受到支持,一旦有应激事件发生,我们也要充分运用社区资源或组织有关心理学专家,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有针对性的谈心活动和心理咨询。学校、医院、流动人口居住区等人口稠密的地方,要进行定期心理知识讲座。还可利用社会力量,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加强社会心理沟通。为此,专业组织和研究机构应该制定一套服务质量标准,形成专业认证准入制度。还要进行监督以评估其服务质量,以及持续的质量改善、系统的服务改革及对质量机制的审核。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的法律建设。据报道昆明市己成立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要职责是提供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社会服务,开展心理危机监测和研究;承担社会宣传,临床服务和专业人员的培训;提供院外心理卫生急救服务,社区居民心理健康促进服务;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应急处置等。
3.3 造就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对抗心理危机的有效武器。另外,要树立现代意识,培养公众的心理承受力。(1)我们在平时应有风险意识,增强知识和手段的储备。当遇到危机时,则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心态,客观、理性和积极地应对我们所面临的困境。(2)学习相关信息的基本辨析能力与相应的专业知识,在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中,国民只具有常识不行,专业知识又不可能完全具备,公众就需要有超越于常识的一些准专业知识。(3)稳定的心理素质方面,突发事件最能反映国民的心理健康程度。因此,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正确有效应对方式,以解决重大应激条件下引发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这有助于提高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功能的复苏,具有重要的意义。
3.4 心理教助和干预必须在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进行
中图分类号:R395.6、R1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3-0220-04
1 简史
美国最早提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是由于发现需要对未成年犯罪者进行心理上的引导[1]。19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部门发现拘留青少年犯罪人员有必要与成年人分开,并建立一个适合青少年的法庭系统(未成年人法庭),提供使他们重新回归社会的服务。1900年,美国开始设立专门的未成年人法庭系统来区别对待未成年人,并在芝加哥和波士顿的未成年人法庭系统中首先建立心理健康服务诊所。20世纪20年代[1],美国公共基金会开始研究这些未成年人法庭系统中心理健康服务诊所的巨大作用,并向全美国推广这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引导诊所。随着这些诊所的不断发展完善,这种服务模式成为了美国第一个儿童精神病治疗项目的基础,随即这些诊所的定位不再只是处于三级甲等医院为中心的医疗体系中,而是开办了更多的独立的诊所或心理健康中心。这使更多的有心理疾病的儿童青少年能够得到治疗。
这一时期,另一个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心理服务的重要机构是学校。但这时提供的服务不是关于心理健康的,而是关于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到20世纪60年代,行为、认知、人本等心理咨询理论大量涌现,为现代心理咨询奠定了基础,学校也开始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同时也为其他服务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服务手段。
到20世纪80年代,虽然美国在福利、学校、医院、司法等机构都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美国对于当时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据调查,当时有三分之二的儿童青少年未能得到所需的服务[2]。另外还有资金投入、对待儿童青少年的方式、住院综合征、服务中断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暴露及当时美国进行社区心理健康运动的大环境,使得Knitzer[1]在1982年她的《Unclaimed Children》一书中提出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儿童及青少年社区服务体系。在Knitzer及其支持者的推动下,美国心理健康研究所在1984年建立了美国儿童及青少年服务体系项目(Child and Adolescent Service System Program,CASSP)。90年代早期,Robert Woods Johnson基金会在美国8个不同的地区进行了CASSP服务模式的实验,取得了好的效果。1994年,美国物资滥用及心理健康服务部(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or,SAMHSA)和健康服务部(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HHS)确立了对儿童及其家庭进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综合项目[1]。至此,现代意义上的以社区为基础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美国开始确立起来。现在直接由联邦基金资助的这种服务中心已经建立了126个[2] ,为78000名儿童和他们的家庭提供服务。而由州政府、县政府和其他一些基金建立的这种服务中心就更多,仅在纽约,每年就能为100000名儿童青少年提供服务。
2基本理念
CASSP想解决的两个大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所有儿童青少年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如何才能更加低耗费、高效地解决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美国在学校、福利、医疗、司法等部门都为儿童青少年提供相应的服务,但由于投入不足、服务费用高,且这些服务机构之间没有很好的合作,没能优化资源,服务人员和设施的重复设置,使得儿童青少年接受服务的机会大大降低。CASSP倡导的就是要将所有这些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服务的机构有效地整合起来,发挥各部门各自独特的优势,最大化地优化资源,让所有的儿童青少年都有机会获得所需要的心理健康服务。
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下,治疗者等着儿童青少年到门诊求诊,然后治疗者为他们做评估,提供治疗方案。在这种服务模式下,对于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种被动的关系。治疗者很多情况下只是针对患者某一具体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治疗者与患者家庭之间没有建立起一种互动的合作关系,患者家庭也很少向治疗者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且很多情况下服务没有完成就被中断。这种模式在我们现在来看是存在问题的,它忽视了生活环境对心理的巨大作用。在上世纪60年代[3],美国精神病院兴起出院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能让病人回归社区,在各种环境刺激下重新建立回归社会的能力。社区心理学[4]认为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个体、社会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心理问题的分析要重点放在组织和社区或邻里关系上。而1964年卡普兰[3]的《预防精神病原理》的出版标志着预防开始成为心理健康工作的另一重点。对儿童青少年来说,他们的心理功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社区环境对他们心理的发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社区进行服务更能显出既能预防,又能有效治疗的优势。
在CASSP所倡导的社区服务模式下进行服务时[1],好的服务效果的取得不只包括服务者所提供的高水平的评定和处理服务,而且还应包括家庭在服务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其他的社会文化因素。Stroul 和Friedman[5]阐述了他们关于社区服务体系的一些原则,其中两个核心的原则是:体系提供的服务必须适应患者和他们家庭的需要;体系的服务必须是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家庭作为整个服务过程的中心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必须完全参与到评定和服务计划当中,作为一个评估者,确保所有服务都是协调的、适合于他们需要的;家庭还要作为一个实施者,具体执行一些计划,并动员亲戚、朋友、邻居等社会成员加入到整个服务计划中。同时,整个家庭也要接受专业人员提供的心理服务,以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体系必须以社区为基础进行服务。儿童青少年在学校发生的问题可能需要到福利或司法等其他机构接受服务,所以在这个社区内的学校、诊所、福利、司法等所有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服务的部门都要有效地联合起来,提供一个在各个时间和地点都能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服务的计划,并保证整个服务不会被中断。能将这两个核心原则结合起来的是现在普遍采用的环绕服务(Wraparound process)[6]模式。这种服务模式将社区内多种服务机构联合起来与家庭共同合作进行服务,建立以儿童-家庭团队(Child and Family Team,CFT)为中心的服务团队。环绕服务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6,7]。另外,美国是一个多移民的国家,在服务别强调文化差异问题。
在社区进行服务,儿童青少年回归社区,家庭成为了提供具体服务的主力军,这就减少了住院和其他一些高昂的花费,降低了服务费用;而且只有家庭最了解他们的子女,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能提供更有效的服务手段。社区服务能让儿童青少年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增加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并且他们能得到所需各个部门的连续的服务,直至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3 体系的构成
3.1 服务机构
总体上来说,CASSP是由HHS和SAMHSA进行主导实施的,他们为体系提供主要的方针政策及资金。但对于资金的管理主要是行为健康管理部门(Managed Behavioral Health Care,MBHC)[8]。对于每个儿童青少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设立,CASSP的关注点不是重建大量的服务中心,而是要将现有的服务机构联合起来,充分利用已有的服务人员和设施。现在主要联合的一些服务机构包括儿童福利局,与酒精项目,学校,心理健康与精神发育迟滞项目,训练与技术支持中心,司法系统。这些机构派出代表与家庭组成一个团队,合作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一个适合于患者及其家庭需要的计划,并同时负责联系各自的部门。除了组织这样一个服务团队,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还要每月定期会晤,组成有关政策方面的委员会,讨论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同时,治疗团队又要与政策委员会联合成立每年召开六次的咨询委员会。在会上,治疗团队要向政策委员会提出建议,同时讨论预算和服务制度等问题。服务中心还需要寻找技术上的支持,需要与大学的研究机构建立联系。大学可以培训合格的服务者,也可以研究更加有效的服务方法,还可以对服务的理论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具体服务团队中,除了专业人员,还需要护士和社会工作者,同时还要邀请所需的具有特殊专业背景的社区人士加入其中。
3.2服务对象
Stroul 和Friedman[9]首先对CASSP的服务对象进行了探讨,他们在1986年提出了“对严重情绪障碍(Serious Emotional Disorder ,SED)儿童以社区为基础进行服务的体系”这一概念,并一直沿用至今。很多心理学家想用一个名词来概括儿童的这些认知、行为、情绪上的问题[9],如儿童青少年的多重困难、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儿童青少年焦虑/情感障碍、儿童青少年功能障碍危机。但这些词都不能很好地概括问题。而SED这一词得到了广泛认可。因为SED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会伴随一些其他的认知或行为上的问题,并能有效地与其他问题联系起来,综合起来考虑,而且也更接近于心理问题的层面。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协会为SED制定了最基本的标准,而各个州和社区服务部门可根据需要制定更具体的标准。
4 干预手段
4.1 预防干预
在美国,对于心理健康的干预首先强调积极的预防。CASSP也强调要积极预防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这种干预由服务中心人员利用自身优势,在各个领域努力为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直接提供技能、可利用资源和相关知识,以便处理即将到来的应激、压力和可能引发问题的人际关系。例如为条件不好的社区中的孩子开展业余活动,针对体弱和早产的婴儿的服务,为孕妇提供的服务,通过教父母养育技巧来协助整个家庭成长,教孩子应对压力的技巧,还可以建立各个家庭之间的互动,交流各自问题。另外,预防不需要将个体筛选出来,这样也就使个体不易被人歧视或谴责。
4.2治疗干预
在进行治疗服务时,服务人员采用了很多社区性质的服务模式[1],比如看护治疗服务(Therapeutic Foster Care,将有需要的儿童青少年交付受过专业训练的“父母”培养)、适当地住院、环绕服务、在学校的服务、多重治疗体系等等。其中环绕服务是最基本的一种服务模式。这些形态的服务要好于传统的服务,主要表现在减少了患者心理和行为上的症状,提升了家庭的功能,减少了对服务利用的限制,提高了服务效果和服务费用的性价比。服务还应用社会心理方面的干预,主要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父母操纵训练、家庭治疗和抑郁青少年的人际关系治疗,同时还进行药物治疗干预。这些方法在治疗沮丧、强迫妄想症、精神创伤、行为错乱、进食障碍、药物滥用、焦虑抑郁症、社会焦虑、ADHD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对体系的评价
5.1体系的利用
CASSP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要让所有的儿童青少年得到他们所需的服务。在这方面CASSP要远好于原先的服务机构。虽然没有关于全美国的数据来证明,但上面谈到纽约每年能为100000儿童青少年提供服务,说明这种服务模式的巨大作用。很多因素影响着服务的利用率。概括起来有社会政策和个人及其家庭两大方面。社会政策方面,主要是经费的不足和一些限制性的规定。社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因素,因为社区服务能够降低服务费用,而且服务所受限制也更少。Connecticut[10]的公共医疗补助项目报告,儿童的家庭在儿童是否能接受服务的决策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Thomas [11]则提出了家庭寻求这种服务的寻求帮助(Helpseeking)模型。社区服务也有益于帮助家庭寻找帮助。在社区中,家庭成员能更有效地接收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有效地寻找到服务部门,同时家庭也更愿意在社区进行服务。
5.2服务的效果
对体系评价的另一焦点是服务的效果。Durlak[12]等人通过元分析认为预防干预是有效的。预防能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机会,能降低服务费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3],比如公众对精神病一词的反感,公众对干预的相信程度等。对整个体系的治疗效果的研究也持积极态度[14]。运用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社会心理干预和药物干预都取得了好的效果。但Michael[15]等人在总结并研究服务的效果后,认为服务手段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Abram[16]则关注如何对效果进行更好的评价等。
5.3 管理
研究者[17,18]对体系的管理进行了研究,管理的积极方面是能提供有效的、低消费的服务,能整合各个服务部门,增强责任感,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消极方面是服务者花费更多的精力来考虑管理规定,而降低了服务质量。Leonard[19]等人指出,在体系的改革过程中,很多改革都是没有实证支持的,对改革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作为一个体系,对服务的研究评价不止是心理服务的利用率、有效性和管理,也包括其他很多方面。有研究者关注服务的满意度[20],服务的数量-效果模式[21] ,服务的时间-效果等[22]。
6 网络在服务中的应用
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流方式,具有很多优点[23]:网络在服务中能提供大量的信息,只需要较少的职员和管理的费用,能为偏远地区的患者提供服务,可以提供非传统的服务,更适合于想要保密的患者。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喜欢在网上搜寻信息,而且对于患有抑郁症的患者更是一种好的服务方式[24]。网络服务的方式更全面,也更灵活,且网络的稳定性使得患者在服务期间能稳定地得到服务。利用网络来进行预防干预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当然,通过网络进行服务的技术还不成熟,包括[23]服务的指导方针、服务人员 、服务方法等问题,也包括青少年网络搜寻信息的能力问题[25],需要进一步研究。
7 存在的问题
除了在前面提到的一些问题外,体系还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资金投入始终是体系要面临的问题。虽然美国对体系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始终满足不了需要。虽然美国在很多部门都向儿童青少年提供心理服务,但是只有在司法和福利两个部门成立了专门的项目来进行服务,所以如何整合各个部门之间的服务资源将是要继续解决的问题。Leyla[26]等认为还需要研究更多新的服务手段来适应新的情况。Abram[16]认为对效果进行评价的测量工具在测量时结果存在差异,需要研究新的测评工具。其他还包括服务人员缺乏,保险基金的覆盖范围,提供服务的能力等问题[27] 。针对这些问题,很多研究者也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Anne[28]等人认为应该将心理健康服务与物质滥用服务整合起来,Tony[29]认为要在成人与儿童的服务间建立更多的联系,这样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而更多的人是认为要高度重视预防的作用。他们认为[4]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核心功能是预防,预防比问题出现后再实施个体化治疗更加有效。Leonard[19]等人还指出,对服务的研究还要更多地应用于实际服务中。
上面这些问题在我国的儿童青少年心理服务中也是存在的,而且问题还要多。国内研究者在社区心理服务方面也进行了探讨[30-32],主要是关于政策、服务人员和促进服务的一些建议。但还没有对儿童青少年进行专项的研究。美国的儿童青少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对于我国建立自己的儿童青少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来说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但我国与美国有很大的不同,美国在教育、社区和福利等机构有较成形的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模式,而我国没有。要建立这个体系,要从基本做起。现阶段很多社区卫生服务还不是很正式,没能起到它应有的效果。且考虑到儿童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应该以学校为单位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这个服务中心应是独立于学校之外的,并聘请专业的服务人员。学校和居民社区的人员及其他服务机构要协助中心人员完成服务工作。全国的各个服务中心应该是联网的,要相互交流信息。另外,还必须考虑不在学校的需要服务的对象。要利用简便、快捷的通信方式将这些人与服务中心联系起来,如手机通信、广播电视、网络等。而对于特殊群体,如福利院和少管所的儿童青少年,由于他们更有可能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所以要组织高水平的服务人员进行服务。另外还要积极地开展预防活动,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等工作。
上面主要为如何能让儿童青少年有最大的机会得到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一些建议,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服务中测评所需的工具,服务中采取的治疗方法,很多都是照搬其他国家的,并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这需要研究者研究适合我国的测评工具和治疗方法。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要掌握必须的知识。另外要加大本科教育工作,培养一批能胜任这方面工作的专业队伍。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专业队伍对于我国来说尤为重要。其他还包括服务培训、管理监督、资格认证、保险制度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积极地解决。
我国正处于社会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而且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数量巨大,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建立适合于我国实际情况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对我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致谢:在此感谢导师黄希庭教授的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1 Pumariega AJ,Winters NC,Huffine C.The evolution of systems of care for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Forty years of community child and adolescent mun Mental Health J,2003,39(5):399-425.
2 Evans ME.Integrating Nursing Care into Systems of Care for Children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J Child Adolesc Psychiatr Nurs,2006,19(2):62-68.
3 Friedman HS.主编.李维,张诗忠,编译.心理健康百科全书•社会问题卷.中文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41-345.
4 Trull TJ, Jerry Phares E.著.丛中,张伯全,主译.临床心理学-概念、方法和职业.第6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72-390.
5 Stroul BA,Friedman RM.Caring for S everely Emotionally Disturbed Children and Youth: Principles for A system of care.Children Today,1988,17(4):11-15.
6 Epstein MH,Nordness PD, Kutash K,et al. Assessing the wraparound process during family planning meetings.J Behav Health Serv Res,2003,30(3):352-362.
7 Myaard MJ,Crawford C,Jackson M,et al.Applying behavior analysis within the wraparound process: A multiple baseline research.J Emot Behav Disord,2000,8(4):216-229.
8 Alloy LB, Riskind JH, Manos MJ,著.汤震宇,邱鹤飞,杨茜译.变态心理学.第9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15-28.
9 Stroul BA, Friedman RM.A System of care for Severely Emotionally Disturbed Children&Youth.CASSP Tech. Assistance Center, Washington, DC ,1986.
10 Horwitz S,Hoagwood K.Children and Adolescents.Ment Health Serv Res,2002,4(4):239-243.
11 Themas JP,Ricardo BE,Angee TC,et al. Iproving Mental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School Psychol Q,2005,20(2):187-205.
12 Durlak JA,Well AM.Primary prevention mental health programs for children and asolescents: A metaanalytic review.Am J Comm Psychol,1997,25:115-152.
13 Friedman HS.主编.李维,张诗忠,编译.心理健康百科全书•健康理念卷.中文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61-277.
14 Hutchinson AB,Michael Foster E.TheEffect of Medicaid Managed Care on Mental Health Care for Childre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Mental Health Serv Res, 2003,5(1):39-54.
15 Michael FE,Stephens R,Krivelyova A,et al .Can system integration improve mental health outcomes for children and youth? .Children Youth Serv Rev, 2007,29:1301-1319.
16 Rosenblatt A,Rosenblatt JA.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are for youth with severe emotional disturbance:is there agreement between popular outcome measures? J Behavl Health Serv Res, 2002,29(3):259-273.
17 Yanos PT,Garcia CI,Hansell S,et al.Managed Care and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Behavioral health:providerperceptions.Administr Policy Mental Health,2003,30(4):307-321.
18 Scheid TL.Managed care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J Health Soc Behav,2003,44(2):142-161.
19 Bickman L,Noser K,Summerfelt WT.Longterm effects of a system of care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Behav Health Serv Res,1999,26(2):185-202.
20 Heflinger CA,Simpkins CG,Scholle SH,et al.Parent/Caregiver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Child's Medicaid Plan and Behavioral Health providers.Mental Health Serv Res,2004,6(1):23-32.
21 Bickman L,Andrade AR,Warren La mbert E.Dose Response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Services.Mental Health Serv Res, 2002,4(2):57-70.
22 Michael Foster E, JohnsonShelton D, Taylor TK.Am J Commun Psychol,2007,40(1-2):64-81.
23 Ybarra1 ML,Eaton WW.InternetBased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s.Mental Health Serv Res,2005,7(2):75-88.
24 Gould MS,Munfakh JL,Lubell K,et al.Seeking help from the internet during adolescence.J Am Acad ChildAdolesc Psychiatry,2002 ,41(10):1182-1189.
25 Ivanitskaya L,O'Boyle I.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Competencies of Information Age Students: Results From the Interactive Online Research Readiness SelfAssessment (RRSA).J Med Intern Res, 2006,8(2):2.
26 Stambaugh LF,Mustillo SA,Burns BJ,et al.Outcomes From Wraparound and Multisystemic Therapy in a Center for Mental Health services systemofcare Demonstration Site.J Emot Behav Disord,2007,15(3):143-155.
27 Braithwaite K.Mending Our Broken Mental Health Systems.Am J Public Health,2006,96(10):1724.
28 Libby AM,Riggs PD.Integrated Substance Use and Mental Health Treatment for Adolescents: Aligning Organizational and Financial Incentives.J Child Adolesc Psychopharmacol,2005,15(5):826-834.
29 Gillam T.Creating Links Between Mental Health Services for Adults and those for Children adolescents.Mental Health Rev,2004, 9(2):20-23.
30 赵静波,季建林.美国心理治疗和咨询的伦理学规范及其管理.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4):236-238.
31 杨凤池.关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的探索.中国全科医学,2002,5(11):849-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