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

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

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范文第1篇

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已初见端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说过去的农业经济是建立在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基础上, 工业经济是建立在对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基础上, 那么, 知识经济将是建立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 以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和消费基础上的经济。前两者, 特别是工业对财富的创造, 主要依靠消耗自然资源, 而知识经济更多地是向人自身的智慧要财富。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类型, 产生了它赖于发展的新的基础产业, 比如信息高速公路、通讯网络、教育的现代化和终身化等等, 都将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基础。其中教育不仅是广义的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 而且, 教育作为知识经济的生产者, 知识的传输者, 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直接基础。

一教育之所以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是因为教育将为知识经济提供充足的能够满足知识经济发展的社会劳动力。知识经济中的主导要素是知识, 它的核心是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 所有高新科学技术的创造与运用无一不是建立在具有较高素质的人的生产基础上。而教育是生产( 培养) 人的主要组成部分。这里所指的教育是广义的教育, 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它既包括正规的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 也包括各种形式的培训、指导、继续教育、媒体的宣传与影响等形式, 比较形象地说: 这种教育从母育学校开始, 一直到老年大学; 从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我们认为以上所有的教育影响都是劳动力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生产方面,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存在着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即把人的生产与“生孩子”等同起来, 认为婴儿降生就是人的生产, 人的生产与教育无关。这种认识是粗浅的, 是与现代教育思想以及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的。其实, 人的出生不是全部意义上的人的生产。人的出生只是为人成为劳动力提供了物质前提。他能否成为真正的劳动力, 还决定于后天的教育。能否得到优良的教育是一个人成为合格劳动力的先决条件。不仅如此, 就是人的出生也与教育密切相关, 提高人的素质的前提就是“ 优生优育”, 而“ 优生优育”必须从教育入手。它包括: 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文化教育的同时, 进行早期性常识教育,对育龄青年进行性行为和性生活教育, 对父母进行孕期护理教育, 对胎儿适时进行胎教等。现在, 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残疾人, 不少是由于先天遗传引起的, 当然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与贫穷有关, 但教育观念, 教育水平和教育制度等方面的落后状况, 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对这个问题多数人已形成共识。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 劳动力的生产以人的出生为主, 因为农业经济的社会劳动以体力劳动为主, 对劳动力在文化知识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 甚至以体格是否健壮来衡量劳动者是否合格。农业经济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教育主要用于培养统治人才, 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那时的教育即不服务于人自身的生产, 也不服务于生产劳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社会财富的原始积累, 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依靠人们在生产及生活实践中慢慢的摸索, 经过千百次的成功与失败逐渐积累起来的。这些经过千辛万苦才积累起来的科学技术, 因为得不到教育强有力的支持, 因而长时间得不到普及。这是农业经济时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农业经济的封闭性, 教育的落后并没有影响当时的社会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农业经济对教育还不存在依赖关系。进入工业社会后, 因为现代科学技术与设备的运用, 需要大量有文化懂技术的劳动力。由于劳动形式的变化, 使社会和教育的关系得以加强, 因为技术工人的生产是教育的直接结果。所以, 到了工业经济时代, 社会生产对教育的依赖性逐渐加强。近代西方各工业国家努力发展教育事业, 大力普及和提高义务教育水平, 兴办高等教育, 就是工业经济对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提出的客观要求。教育的发展不但使工人们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先进技术与设备, 成倍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而且还提高了工人自身的素质。教育的巨大优势逐渐显示出来。如果说, 到了工业经济时期, 劳动力的生产就已不在只是人自身的生产。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 通过挖掘和提高人的潜在智能就成了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内容。换句话说, 现代劳动力的生产主要是教育对人的培养, 而不再是人自身的生产。虽然我们对“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早有认识, 只是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 我们才更深刻的领会到这一命题的现实意义。我们说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不仅是指教育是生产知识经济劳动力的重要手段, 还在于教育也是知识经济劳动成果运用及消费的有效方式。知识经济的产品主要是以知识形态呈现给人们的高科技产品。比如: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管理科学技术、信息与网络服务、图书出版与发行、现代传媒与娱乐业、咨询业、环保产业等, 这些产业形式无一不与教育事业息息相关。因为, 这些产业形式都是与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教育成了这些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没有教育为其提供足够的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消费和使用者, 形成相关的产业就不可能。比如信息与网络服务业的发展, 必须有足够的终端用户, 有足够的人上网。没有一定的规模就很难形成一种产业。中国赢海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在网络服务业上的失利, 就是很好的例证。因为, 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那么多网上用户, 还没有形成网络服务巨大的现实市场。而这个潜在的消费市场是伴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活、生产和消费方式的不断更新为基础的。还有一个例子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 衡水市公安局早在15 前就想把户籍用微机进行管理, 并花巨资购进了当时最先进的286 微机, 但这些微机在库房里一放就是7、8 年, 连包装都没打开就被淘汰了。这充分说明, 只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不行, 还必须有相应的人才。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没有教育的发展这一先决条件, 再优秀的知识与科技都很难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更形不成相关产业。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可以由少数人来完成, 但它们的推广与运用却是大众的事, 特别是要形成以科学知识的生产与运用为主的“知识经济”,就更需要有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只有这样才会形成与知识经济相关的产业。我们无法想象在一个文盲和半文盲还占相当比例, 在一个“科盲”充斥的国家里, 电脑会流行, 网络会派上用场。有钱和富裕并不意味着能够接受和运用科学和技术。没有一定的受教育水平, 没有一定的思想和相应的知识做铺垫, 就很难适应和接受知识经济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等方面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教育不仅为知识经济提供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劳动力, 而且完美的教育还将提供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公民。教育的这一重要功能是保障知识经济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没有这一条件的保障, 现代科技的作用就得不到正常的发挥。比如: 网络上并非都是我们想看到的,“电脑黑客”和许多计算机病毒也都是恶意的。这说明包括品德教育在内的完整教育系统是现代科技完全服务与人类健康事业的重要保证。

二现代社会对教育已形成了一种依赖关系, 没有业已存在和继续完善的教育,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就会失去存在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知识经济是以新知识的不断生产、分配使用和消费为主要形式的经济。知识和知识的创新在知识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知识的生产是有一定条件的, 只有在继承已有科学知识的基础上, 才可能创造出新的科学知识。所以说, 知识经济发展的水平、质量, 直接取决于全社会知识水平的进步, 知识的生产、积累、更新、运用的能力。而这一切又直接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水平, 教育的质量状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水平, 将关系到知识经济的全面发展, 与其它新的基础产业相比,教育是事关知识经济全局的基础产业。知识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有赖于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有赖于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鼎立相助。考查近代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经济增长———知识进步———教育发展”,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依存性。这种逻辑性决定了教育是先导性的基础产业, 因为, 只有教育的发展才能实现知识的进步, 最终促进经济的增长。教育必须优先发展, 既“经济未动, 教育先行”。“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教育就必须首先提供足够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就必须要适度超前发展。”党的十五大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 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适应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社会发展需要, 教育自身必须做出积极的反应。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即要继承和巩固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优秀成果, 又要敢于创新, 积极借鉴和吸取国内外一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做法。在教育发展的模式上应该有所突破。教育发展应该充分借鉴我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 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在教育的问题上国家也应该抓大放小, 在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上进行宏观指导, 对办学形式, 方法等具体问题, 可以让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扩大地方的教育自主权, 改变国家对教育事业大包大揽的政策, 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投入教育, 调动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教育的热情, 争取走出一条穷国办大教育的成功之路

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F0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320(2001)02—0037—06

恩格斯在自己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第1版序言中,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正如这本著作的书名所指出的,作者是就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或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的研究》一书,论证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及它们未来的变化。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系统地、科学地分析了人类社会早期阶段的历史,揭示了原始公社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解体的过程,分析了婚姻和家庭关系形式的演变,剖析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产生的根源以及国家的性质,并且指出它们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的必然性。所有这些内容,为我们今天的“社会生产和文化”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不过,在有相当一部分的著作和文章中,甚至在一些辞典的辞条中,都笼统地根据恩格斯的这一段话,将关于社会生产的理论,概括为“两种生产”的理论,严格地说来这是不够确切的。实际上,从恩格斯的这段话的意思,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这里所说的两种生产,是指“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即社会的物质生产,其中既有生活资料的生产,也有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和其他各种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包括两个方面: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生产力则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种要素互相作用而构成的,即由主观因素(人)和物的因素(生产资料)构成的体系。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作为“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的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因此,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一方面要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不断取得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同时,又要通过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实现延续和更替。应当说,这才是创始人谈到“两种生产”时的本意。

但是,从社会生产的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看,不仅存在着物质生产即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还有相对应的在此基础上的精神生产,它们“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指出:

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显然,马克思在这里谈到动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本质区别时,并非限于以上所说的所谓“两种生产”,而是包括精神生产在内的“三种生产”。就是在这份手稿中,他还非常具体地写道:“宗教、家庭、国家、法律、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尽管青年马克思在这部早期的著作中仍然深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仍然沿用了旧唯物主义的一些术语;但是,关于人类生产的总的概述,基本上还是正确的,是同他后来的思想一脉相承的。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系统地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时,就更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精神生产”(或“精神的生产”、“关于意识的生产”)的概念,而且详细地论证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他们写道:“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的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这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这就是说,精神生产是由物质生产决定的。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生存。为此人们首先需要吃、穿、住和其它必需品,因此,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即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东西,便成为人类的第一历史活动。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非常明确地写道:“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历史的形式来考察。例如,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和与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的过程中,不断地研究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并且将“三种生产”的观点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理论结合和统一起来。他认为,“符合社会全部需要的生产”,应当包括两种“物质的生产”和“精神的生产”。这三种生产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例如,关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谈到“生产生产着消费时”,指出“生产不仅为需要提供材料,而且它也为材料提供需要”,便举了艺术生产为例。他说:“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这就是说,就生产的主客体两方面而言,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它们都是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这是普遍的规律。但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究竟是不能等同的,作为“一种特殊方式”的生产,精神生产还具有上层建筑的特性。精神生产必须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并最终为后者所制约和决定;同时,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对物质生产产生能动的反作用。精神生产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物质生产的发展,可两者之间又并不是始终保持着平衡发展的关系,两种生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专门研究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指出:“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还说:“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如果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那么,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的关系上有这种情形,就不足为奇了。困难只在于对这些矛盾作一般的表达。一旦它们的特殊性被确定了,它们也就被解释明白了。”这就告诉我们,要理解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区别及各自的规律性,就必须首先了解它们的“特殊性”。

首先,精神生产的动因和目的是与物质生产不同的。人类进入到文明社会阶段,便产生了两种需要:一种是对衣、食、住、行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另一种则是对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发展条件的需要。正是由于这一点,人类才由最初只是单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而进行的物质生产劳动,逐渐转换和发展到注重“满足奢侈、装饰、华丽、炫耀等等需要”,并且愈来愈强化和深化满足这种精神需求的生产,最终使精神生产以专业化、职业化的形态独立和分化出来。这种独立和分化,一方面是为了更充分地满足人的愈来愈强烈的精神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两种生产各自具有特殊性的要求。只是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两种生产的“分离”和“独立”超常地走向了“隔离”与“对立”。我们既要反对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人为地挖掘一条深不可测的鸿沟,颠倒它们的关系,分出什么高低;又不能混淆两者的目的和性质,完全漠视和忽视各自的特殊规律性。

其次,正因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因而在生产过程中便具有显著的相区别的特点。精神生产主要的不是通过体力的消耗和付出来完成,而是一种精细的复杂的脑力和智力劳动,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改变着自然界,同时又改造自己。他那高度发达和完善的手,已经全然不同于原生的肉体的四肢,而是可以如恩格斯所说的“以致像施魔法一样造就了拉斐尔的绘画、托瓦森的雕刻和帕格尼尼的音乐”。这“魔力”既非“神力”也非“体力”,而是高级组织的物质即大脑所带来的“功力”。没有这样的“魔力”,便无法进行哪怕是最简单的精神生产(其中包括文化艺术生产)。人既是这种产品独一无二的制作者,又是它们唯一的消费者。与此相联系,这种生产通常带有个体的自主劳动的特点。它不可能在同一个产品上进行大规模的同时的集体劳动,如同在车间那样流水作业式或装配式将产品完成。任何一种成功的精神产品,哪怕是规格极为庞大的集体作品,它灌注和体现的最终仍然是某一个或某几个创作者的情感、意愿、思想和追求,它总是反映着独特的个性。在这样的意义上,可以说精神产品是既没有批量的再生产也没有复制的再生产的。

再次,在流通的过程中,精神产品的认识、教育、审美等等价值固然可以通过商品交换的方式在市场上实现,即将作品出卖而换取一定报酬;但也可以通过赠送、传播、收藏等等非商品买卖而实现其中的价值。而且,在相当多的场合,精神产品价值和价格并非一致。因此,精神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不能简单地以市场价格来衡量其固有的价值,也不能不加区别地一律推向市场,全部商品化。马克思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诗人密尔顿为例,说他“出于同春蚕吐丝一样的必要而创作《失乐园》,那是他的天性的能动表现”,不是“为了增加资本的价值才完成的”。

最后,从消费过程来看,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也不尽一样。精神产品的消费,大多数属于非生产消费领域,即满足个人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发生的消费活动。对精神享受的渴望是人与一般动物区别的标志之一。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成员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精神需要将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并且会促使精神生产的规模和质量不断向新的更高的水平发展。然而,精神生产消费的对象,通常只是作为阅读、观看和欣赏的对象,不象物质资料的消费那样在生产过程中被转化为新的产品而逐渐丧失自己原有的存在,也不象非生产过程中衣食住用等等生活消费的被有形消耗或无形损耗。这些精神成果,只要没有意外的天灾人祸以及特殊的情况,一般都不会因无数的消费者、接受者的欣赏和时间的推移而造成实质性的实体消耗和消失。相反地,一切优秀的经典精神产品,由于它的不再生性和单一性,它的价值和意义还会随着年代的久远而增加。

马克思在论述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时,也明确地指出了社会生产中还包括人类自身的生产即人口生产。他说:“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正如在自然界中元素和化学物质的消费是植物的生产一样。例如,在吃喝这一种消费形式中,人生产自己的身体,这是明显的事。而对于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从某一方面来生产人的其他任何消费方式也都可以这样说。这种与消费统一的生产是第二种生产,是靠消灭第一种生产的产品引起的。在第一种生产中,生产者物化,在第二种生产中,生产者所创造的物人化。因此,这种消费的生产——虽然它是生产和消费的直接统一——是与原来意义上的生产根本不同的。生产同消费合一和消费同生产合一的这种直接统一,并不排斥它们直接是两个东西。”马克思在论述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辩证关系时,精辟地阐明了人口生产不同于物质生活生产的特点,即所谓“人物化”与“物人化”的区别。前者是指通过人作为劳动力的使用,再生产出物质资料;而后者是指通过消费生活资料,再生产出劳动力和生育新的一代,即人类自身的繁殖。而这两种消费,均与精神产品的消费有所不同。

人类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必须同时进行前两种生产。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生产资料,维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育,这是人口生产得以实现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在人类的这个第一历史活动中,人们在劳动生产中结成了一定的关系,同时也在产品的交换和分配中发生相应的关系,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贯穿于整个社会生产中的一定的生产关系,它是人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而在人类自身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又形成了另一种关系,即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血缘关系和家庭关系。由于这两种生产的同时产生,生产关系与血缘关系交织在一起。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的需要的丰富和提升,逐渐地又出现了第三种生产,即精神生产,其中包括意识形态的生产。于是人们间又形成了包括宗教关系、文化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以及意识形态的种种其他关系。这些不同的关系,分别由不同的纽带维系着,如利益、情感、信仰、权力等等。然而,在人类的所有关系中,生产关系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最终规定和决定着一切其他关系的本质及其相互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也最终规定和决定了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下人的社会存在的本质。

人口生产具有与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不同的特点:一是它必须是通过男女两性间的结合才能繁育新的一代,实现人类生命的不断延续的再生产,这种生产是以男女双方结成一定的婚姻关系、组成家庭的形式来进行的。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写道:“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素,它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由较低级的形式进到较高级的形式。反之,亲属制度却是被动的,它把家庭经过一个长久时期所发生的进步记录下来,并且只有当家庭已经根本变化了的时候,它才发生根本的变化(同样,政治的、宗教的、法律的、哲学的体系,一般都是如此)。”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基础和根据,由婚姻结成的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和纽带。这种以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人口生产与动物的自然繁殖相区别的根本特点。它既具有自然属性,如两性差别和性本能等等生理、生物因素;同时又具有社会属性,受整个社会关系尤其是最根本的生产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并最终决定着婚姻的性质、作用和发展。恩格斯曾以大量的史料,考察了人类婚姻的演变过程,证实了历史上的不同婚姻制度,是与不同的文化密切联系的。因此,婚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等都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的婚姻制度产生强烈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基于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组合成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人口再生产是家庭的固有职能,也是它独有的不同于任何其他社会组合形式的社会职能。然而,家庭对社会的功用和效能又不是单一的,除了生育功能它还有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职能,以及与人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派生职能,如教育、保护、感情交往、休息、娱乐、政治、宗教等等活动。家庭的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家庭制度、家庭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小生产经济广泛存在,家庭的经济职能特别突出,在组织生产和消费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家庭作为组织生产的单位的功能逐渐削弱和消失,而作为执行消费职能的单位,尤其是文化精神生活消费的经济单位的职能,却不断增强和扩大。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家庭,其职能也不尽相同。包括社会制度、生育观念、道德伦理、法律、宗教以及其它各种文化因素,都会引起家庭职能的改变。

人口再生产还有一定的周期性和明显的惯性特点。与其它生产不同,人口再生产的周期是由母女两代人之间的间隔时间来决定的,最短必需要十五六年。这是因为妇女的生育年龄一般都从十五六岁开始,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这种周期性还有延长的趋势。而所谓人口再生产的惯性,是指在一个不断增长或减少的人口群中,妇女生育率已下降或上升到更替水平甚至更低或更高,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人口仍保持原有的增长或降低的趋势。把握了人口再生产的周期性和惯性的特点,才能认识和运用人类自身生产的规律性,使三大生产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尽管人口的再生产不是而且不可能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面貌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没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任何社会物质生活;而在一定时期内人口增长过快,不能与社会再生产的要求相适应,也会延缓和阻碍社会发展。版权所有

人口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不仅数量上的多寡对社会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而且人口素质(人口质量)也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人口有多方面的质的规定性和特征,人口质量反映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总体条件和能力,它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素质。身体素质主要指人的身体和大脑的发育状况与维持水平,如平均身高和体重、患病率、死亡率、智力低下人口比例、平均预期寿命等等。这是人口质量发展的自然基础,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制约。然而,人口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优劣,决定着人口素质发展的主要方面。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与人们接受的教育训练程度有关,它包括文化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等,如文盲、半文盲率、受到各种教育程度的比例等。而思想素质主要指人口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等,这些方面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最终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又反过来对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反作用。只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阶级社会的消亡,人的素质才能得到真正全面的发展。

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存在,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同样也日益成为科学和艺术发展,特别是文明社交方式发展的障碍。”只有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阶级的社会里,人的劳动生产力才会达到前所未有的充分满足全社会的各方面的需要,人的素质才会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的训练和发展,“在所有的人实行明智分工的条件下,不仅生产的东西可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足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仅是去获得,而且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并加以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将会看到人口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以及精神生产之间的互相适应、互相促进、互相协调和同步发展。人们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丰富充裕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精神财富。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将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时间,其中包括“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以及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总之,人类未来社会“真正的财富”,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预言的“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

这样,综合马克思关于人类的“三种生产”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三种生产”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总体关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三种生产”的双向互通关系是同等同质、不分层次的。在人类历史的幼年阶段,当“三种生产”均处于相当低水平的发展时,它们相互之间几乎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物质生产的发达,精神生产的分离,“三种生产”从相对的独立走向三足鼎立直到三者的矛盾对立。只有当人类进入到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即社会生产力达到高度发展水平,社会产品极大的丰富,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逐渐消失,“三种生产”也就协调一致、同步运作和发展了。

正象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对应而存在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一样,与人口生产相对应的理应存在着“人口文化”。也就是说,从“三大生产”中应当创造和产生出三大类文化而不仅仅是两种文化。这三种文化的关系,如同“三种生产”一样,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人类社会离不开三种生产,人类社会也需要三种文化:既需要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还需要人口文化。人类社会存在着相互联系、交叉、渗透的文化,即人口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人口文化与物质文化都是精神文化的基础。按照的观点,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同时也应当是文化的主体。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是由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的人所创造出来的成果。人口生产如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一样,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现象,不是单单由自然的、本能的、生理的属性所决定,而是与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文化紧密联系的。

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县图书馆;社区文化;作用

一、社区文化建立图书馆(室)的重要意义

1.建立社区图书馆(室)是区县图书馆实现其社会职能的需要

在社区中开拓图书馆(室)服务,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的、健康向上的书报刊占领群众文化阵地、教育人、武装人,是区县图书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愈来愈多。其中,对阅读的需求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我国区县城市仅有一所公共图书馆,造成空白服务区域,而人们又需要方便地读到书。个体书屋就应运而生。而书屋无一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经营者在购入书刊时,专捡价格便宜却错误百出的盗版书刊。甚至有一些不法经营者,购入黄色书刊对外借阅,严重影响了读者,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读者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光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还要用户社会先进文化去占领这块阵地,让腐朽的、的、伪科学的东西无处插足。区县图书馆在藏书数量、质量等方面有绝对优势,当然责无旁贷。目前当务之急就是建立社区图书馆优质服务。

2. 社区建立图书馆(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生活模式正在建立,城市的不断扩大,使得彼此间的距离拉大,加之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怎样才能方便满足读者的需求,吸引读者呢?笔者认为,社区建立图书馆(室)是满足区域群众的阅读需求的更好举措。

3. 社区建立图书馆(室)是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需要

社区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之一,随着新的劳动工时制的实施(一周五天工作制),人们将把更多的闲暇时间留在社区之内,除生产劳动之外,其知识更新娱乐休闲、社交学习健康锻炼等将主要在社区内完成,社区已成为一个空间和承载能力极大的领域。相应居民对社区的服务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社区图书馆(室)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灵活简便的服务,吸引居民利用图书馆(室),参加各种活动,追求自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形成文明社会环境。这样一来,社区图书馆(室)对提高人口素质、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二、区县图书馆应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自身作用

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特点,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实际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应理性地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将传统的坐在馆里等待读者来读的服务方式转变为向社会寻找市场,主动提供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服务方式;由传统的物理意义上的图书馆转变为现代的广泛文化意义上的社会信息中心,将自己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这个正在发展的市场中去。

1.因地制宜,开展读者服务活动

社区文化建设范围极广,围绕其开展的服务工作显然会超越图书馆传统工作范围。图书馆应改变传统的以“书”为本的旧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

2.根据社区成员多层次、多样性特点,开展阅读活动

阅读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有的精神活动,人们通过阅读活动,不断地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社区内是由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的个体组成,而且其闲暇时间多。因此,社区人们的阅读生活,除信息获取、知识积累的学习生活外,也包涵着情绪调节、情感交流、审美愉悦、精神享受等休闲功能。因此图书馆在提供阅读服务时,应根据社区不同的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和图书馆推荐。对于社区内从事各种工作的成员来说,他们的阅读目的在于获得更系统的知识;为了解决工作中的疑难;或为了提高业务能力,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这类读者,会根据自身的业务范畴,需求一定学科范围和专业领域的图书文献。图书馆可根据社区这部分成员的阅读需求,形成重点藏书体系,有区别地为读者提供专业对口的资料服务,也为社区居民提供“永不毕业”的学习机会,使图书馆成为社区终身教育的中心。

3.举办各种各样的专题讲座及培训班

围绕一定的主题、专题或作家作品,邀请有关专家作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结合进行书刊文献、评价,这种方式,既能普及科学知识,系统学术思想,又有效地开展了宣传图书,指导阅读的活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4. 开展社区信息服务

考虑到社区文化建设的特点,社区信息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社区成员解决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因此从服务内容看,社区信息服务包括相当广泛的主题。如: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法律、家政管理、就业求职等。图书馆在开展社区信息服务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社区内某些特殊读者的需求,如下岗居民、残疾人士等。在社区服务过程中,信息的引荐服务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当图书馆工作人员自己不能解决读者问题时,就可以积极主动地将读者引荐给其他能为之解决问题的社会机构或组织,如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在图书馆开展社区信息服务进应注意文献。社区信息的搜集要体现它的丰富内容,这样各个不同群体才能接受,信息用户才有覆盖面。

5.发挥图书馆(室)文化娱乐功能,共建社区休闲娱乐场所

社区不仅仅是人们居住、工作和学习的地方,同时还是人们娱乐的主要场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正在积极寻找着更多合理更健康的娱乐方式。图书馆(室)的读者活动可以以其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提供给人们多种娱乐方式和机会、发挥其他娱乐方式所没有的功能,使社区居民在紧张劳动之后的休息和娱乐中,能得到健康的精神享受,从而有利于劳动的再生产以及人们思想境界的提升。在区县已初步形成以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乡镇文化站、街道居委会、小区活动中心等为骨干群众文化工作网络,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例如,与居委会共同组织大型群众性春游灯谜活动;清晨看书、读报、打拳活动,诗歌朗诵,书法比赛活动等等,不少群众满意地将社区这些活动比喻为“文化娱乐穿线,集体活动织网,共建欢乐家园”。

参考文献:

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际工资增长;原因综述

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革命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资水平总的变动趋势是:名义工资呈上升趋势,实际工资在较长时期内也呈曲折上升趋势。但是,根据马克思的关于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观点,资本主义的积累包含两级相反的积累:一是财富作为资本在资本家手里的积累,二是创造这些财富的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它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造成社会阶级的两极分化。既然资本家的本性就是最大限度地剥削工人阶级,那资本家为什么还会给工人涨工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实际工资增长的原因又是什么?这是否说明工人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改变了?本文就此进行相关探索。

一、实际工资的定义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也就是说,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这一本质被掩盖的形式。工资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之分。名义工资即以货币量计算的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数量,它与价值量相联系,便于考察工人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相对份额;而实际工资是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取得的劳务的数量,它是反映工人实际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者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即名义工资越高,实际工资也就越高。但两者的变动趋势也常常不一致,有时候差异还很大,尤其是在通货膨胀时期。

二、国内学者关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实际工资增长的原因探析

荣兆梓从相对剩余价值长期趋势的角度阐明了工人实际工资(也即工人必要生活资料)持续增长的原因。他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实际工资增长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工人阶级的反抗力度增强;其次,单个资本家从自身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利益出发,也可能用增加工资的方法提高效率;再次,作为总体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从阶级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逐步调整了劳资关系的政策目标,从对资产者的单方面袒护和对劳工反抗运动的镇压,逐步转换到一种貌似公正的中性立场。

还有一个不应该忽略的因素是,全世界处于国际垄断资本主导的经济秩序下,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格局,导致剩余价值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全球性的南北两极分化,使得发达国家的资产阶级能够用发展中国家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超额剩余价值,来增加本国工人工资,缓解本国阶级矛盾。

荣教授给出其核心观点,即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新特点是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发生变化的基础性原因,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劳动力不断的扩大再生产,不是从数量上扩大,而是从质量上扩大,或曰劳动力内涵扩大再生产。这就是20世纪以来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实际工资水平逐步提高的生产力动因,这就是工人及其子女受教育机会逐步增加的经济基础。毫无疑问,工人运动的高涨为工人争得自身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仍然是根本。

方成族认为发达国家工人实际工资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消费的物质构成和物质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实际工资应有相应的增加。

第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开拓了新的生产领域、改变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新兴的电子工业、核能和石油化学工业迅速发展,电子自动化控制系列代替了机械操作,使劳动技能技巧向着复杂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这些变化要求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才能掌握和使用自动化、电子化控制装备。这就从客观上迫使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大幅度增加。

第三,工人阶级有组织的斗争,起到了抵制自身生活水平下降的作用。

顾学荣认为发达国家工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增长并不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实现的。生产和科技的发展只是为实际工资的提高提供了客观经济可能,要使可能转变为现实性,关键在于通过无产阶级争取提高工资和改善生活的反复斗争。工人阶级有组织地进行斗争,各种规模的罢工斗争广泛开展,使资本家遭到严重的经济损失。资本家迫于工人斗争的压力,不得不在提高工人工资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从而使工人的实际工资有所提高。

孙彩霞在其著作《西方工会对工人工资的影响》中仔细阐述了工会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工人实际工资增长的作用:工会可以通过限制非会员受雇提高工资;工会通过提高劳动需求从而提高工人工资;工会可迫使政府立法规定最低工资。

一些学者也从劳动力价值角度来阐述这一问题。例如,蒋学模认为,促使劳动力价值增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熟练劳动力培训费用的大幅度增加;另一因素是劳动复杂程度和单位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量增加。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同时增加使得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率有可能同时增加。此外,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保障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大大增加成为促使劳动力价值提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蒋学模认为雇佣劳动者的货币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不是劳动力价值本身,但商品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大体上可以反映价值。所以,他对于实际工资呈上升趋势的观点是认可的,而且原因也主要是他所阐述的关于促使劳动力价值上升的两大主要因素。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发达国家工人实际工资增长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增加,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内容和范围扩大了,曾经是高档商品的某些耐用消费品也成为一般社会需要而进入工人的必要消费领域。

第二,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劳动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的教育费用增加,并且这部分费用在工人全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第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会的力量不断壮大,工人阶级斗争的加强使得各种社会福利费用增加。因此,工人实际工资增长了。

第四,在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格局下,剩余价值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全球性的南北两极分化,使得发达国家的资产阶级能够用发展中国家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超额剩余价值,来增加本国工人工资,缓解本国阶级矛盾。

三、西方学者关于实际工资的探讨

西方学者在探讨实际工资时常常是与失业、就业、通货膨胀和收入差距等结合在一起,而且常常采用统计手段,通过数字来支撑其观点。

美国学者迈克尔·耶茨于2005年4月在《美国评论》上发表的《从统计数字看当前美国工人阶级状况》就是其中一个。他通过统计发现,除公共雇员外,总体上全国工人的工资在1947-1973年间显著增长,其后22年下降,1995-2003年间又有所增长。其中,1995-2000年的年增长幅度是战后“黄金时代”结束以来最大的。2000年以后经济进入衰退和就业不增长的复苏期,工资增长迟缓。进入2004年,经济虽然升温,工资却下降了;但是在整体上是一个曲折上升的趋势。

Zvi Hercowitz和Michael Sampson在《产出增长、实际工资和就业波动》一文中指出,由于技术进步,社会一定单位的产出呈增长趋势,与此相对应工人实际工资总的趋势是向上的;但是由于就业波动,工人实际工资运动过程中会出现与产出增长曲线不相一致的地方——就是当就业率比较低时,虽然社会产出增长了,但工人实际工资却不一定增长。这是因为高失业率造成整个社会购买力相对较低,而资本家却不愿降低商品价格,导致工人实际工资相对降低。该文中的数据主要是来自美国,因此通过这篇文章可以看出,美国工人实际工资增长的原因之一是社会产出的增长,即技术进步。

S·J·Nickell和M.Andrews在《英国1951-1979工会、实际工资和就业》一文中着重探讨了英国工会在工人实际工资和就业方面的力量和作用。文中指出,集体讨价还价(collective bargain)是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这主要是通过工会与企业、政府等的“讨价还价”完成。

Johnm.Abowd,Francisk Ramarz和David N.Margolis在《高工资工人以及高工资企业》一文中通过对超过一百万的法国工人的调查发现,高工资企业也就是愿意给与工人高工资的企业其生产效率要更高,获得的利润也更多;而工人也愿意去那些给与更高工资的公司。由此可以看出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与企业家愿意放弃小部分眼前利润来换取更多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无关系。

通过对西方学者在实际工资增长原因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他们认为技术进步、工会力量和资本家愿意以眼前利益换长远利益以及政府等都对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我们可以从中学习,但不能忘记西方学者是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不可能触及工人实际工资增长并不代表其受剥削、受压迫的境况有所改变这一事实。

四、总结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在工人自己所生产的日益增加的并且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追加资本的剩余产品中,会有较大的部分以支付手段的形式流回工人手中,使他们能够扩大自己的享受范围。但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所以,马克思承认,随着资本积累的日益增加,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资有增长的趋势,但这不会动摇资本主义制度的根基,更不会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本文认同马克思的观点,认为虽然当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这只是资产阶级暂时缓和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的手段,是为了延缓资本主义制度继续生存的时间,这并没有触及资本主义矛盾的根源,也不会使工人阶级摆脱被剥削的地位,摆脱贫困的厄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4.

2、荣兆梓.相对剩余价值长期趋势与劳动力价值决定[J].研究,2009(7).

3、蒋学模.关于劳动力价值变动的几个理论问题[J].复旦学报,1983(5).

4、陈幼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际工资历史变动考察[J].世界经济,1986(4).

5、方成族.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实际工资的提高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J].厦门大学学报,1988(3).

6、顾学荣.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实际工资与劳动力价值[J].教学与研究,1982(5).

7、孙彩霞.西方工会对工人工资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7(1).

8、迈克尔·耶茨.从统计数字看当前美国工人阶级状况[J].国外理论动态(京),2006(8).

9、Zvi Hercowitz,Michael Sampson.Output growth,the real wage,and employmentfluctuation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1(5).

10、S·J·Nickell,M.Andrews.Unions,real wage and employment in Britain 1951-79[J]. Oxf.Econ.Pap, 1983(35).

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经济增长 对策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它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就业形势良好。我国“十二五 ”规划也特别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以支撑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教育形式,其在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等方面对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需要大力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事业。

一、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靠保证,在目前形势下,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 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承担了为地区经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尤其是为地方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一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区域性、应用型和岗位性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职业教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向受教育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训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劳动态度,使受教育者成为经济建设必需的各类专门人才。生产实践表明,经过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劳动者,容易理解生产过程要求,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安全意识。任何教育都具有再生产劳动力的功能,但职业教育再生产劳动力的功能则更直接。完全可以说,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社会生产活动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二,职业教育是加速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途径。古代社会生产中的技术更新,主要依靠劳动者生产经验的积累。而近代社会则是依靠科研来推动生产技术的更新和管理的改善。但这种科研成果到生产技术更新的推广必须要有一个“桥梁”、“纽带”,那就是职业教育。作为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再生产。只有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掌握科学技术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使潜在的因素转化为现实的因素。特别是对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劳动者的培养更为突出。根据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像我国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高级技术人员、中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比例应该是1:3:10,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企业达不到这个比例,技术工人不但量少而且素质达不到要求。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一线劳动者职业素质的原因,影响新工艺、新技术实现转换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很明显,职业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可以加速生产技术的更新,通过培养适合经济需求的各类人才可以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

第三,职业教育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化生产和经济条件下,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对经济管理的作用表现为:既可以通过专业理论学习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强已有的经济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又可以为企业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提供人源。因为经济管理者的来源一是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人员中提拔,这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二是通过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学校直接培养。职业教育还可通过对社会政治、文化、职业道德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作用。在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只有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特别是劳动人员素质的提高,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加速经济的发展。

第四,职业教育有利于劳动力合理配置。职业教育不仅具有培养人才的功能,还具有选拔人才、分配人才的功能,能将不同能力、职业倾向和学业成就的人导向合适的职业岗位,使其个性特征、自身努力程度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从而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益。

第五,职业教育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职业教育通过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把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内化到劳动者身上,培养出掌握科学技术的劳动者。通过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把潜在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技术,把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且这些劳动者还可能在生产应用中不断创新和提高这些技术。

二、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措施

“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要保持经济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本文认为,要提高职业教育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职业教育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1)专业设置要立足地方,为本地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职业院校的专业应围绕本地区产业、企业发展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既是学校进行教育的基本载体,又是社会需要的反映,是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工作的结合点。因此,必须仔细考察本地区的经济形势,努力把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向及科研活动紧密联系本地产业、企业的发展要求,加强与本地区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适用型人才,推动本地产业、企业的发展。

(2)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实训基地

职业教育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要建立实训基地来强化学生的实际训练,学校应把建立实训基地摆在教学楼舍建设、图书馆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3)要开拓教育市场,扩大办学规模

随着区域经济结构和劳动力跨行业、跨地区流动的增多,高职院校转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职前与职后培训并重,发挥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区域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要大力发展具有行业、专业和资源的职业院校,扩大招生人数,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以公办职业院校为主体,构建多元的办学体制

大多数公办职业院校办学时间较长,办学经验丰富,同时在政府的投资支持下,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招生与就业、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校舍与土地等基本办学条件都占绝对优势,因此,应充分发挥公办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1)构建校际联合办学体制

区域间的职业院校应建立协调组织,形成职业教育的共同体,密切合作,联合办学,共享资源,提高效益。第一,共享硬件资源。通过协商,对校际间的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校内外实训基地等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投资渠道,规范运作方式,制定收益分配规定,避免重复建设,充分挖掘资源,降低办学成本,提高使用效率。第二,分析学校间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方向。定期召开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研讨会,深入分析职业院校相互间的最佳发展方向,本着协作共赢的原则,合理布局,调整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发展后劲。第三,开展校际间的教学教研活动。同层次职业院校的教师之间,应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开展校际间的教学教研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充实和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2)构建校企合作育人体制

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的办学方针,拓展校企合作办学的新路子。职业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与企业 (行业 )合作办学的空间。第一,通过企业 (行业 )提供的真实信息,进行人才需求预测,提出人才培养规划,制订招生计划,确定学校的发展规模。第二,根据不同企业 (行业 )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企业 (行业)研究人才的培养规格,调整专业培养方向,修订教学计划,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第三,在合作企业 (行业)中,建立互惠互利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聘请企业 (行业)的专家或师傅担任实训指导教师或专业教师,形成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体制,让学生直接到生产服务一线顶岗实习或接受实训,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理论联系实际,为企业 (行业 )培养优质、适销对路的人才。

3.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实行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互补充”的投资办学体制。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1)坚持政府举办职业教育的主导作用

发展职业教育是各级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应明确职业教育投入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切实保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地方各级政府要逐年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通过政策调控、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等措施,推动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2)大力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

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发展民办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亮点,是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应通过政策导向来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我们要大造舆论,营造气氛,保护社会力量投资办学的积极性,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家、实业家兴资举办民办职业院校。对民办职业院校的建设用地、资金筹集、师资队伍、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应给予比公办职业院校更加优惠的政策,以推动民办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3)积极发展企业 (行业)职业教育

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 (行业 )根据自身的发展要求,出资举办职业院校。特别是鼓励传统技艺的企业 (行业 )举办师徒传授式的职业教育学校 (班 ) ,进行传承培养;或与相关的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同时,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税收优惠,支持企业 (行业 )依法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比如,集团公司可以举办商学院,主要培养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4)鼓励社会力量兴资助学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鼓励政府部门或非赢利组织向职业教育资助和捐赠,支持通过银校结合或申请国债等形式助学。总之,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引资功能,筹措教育经费,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周明星等.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3]刘芹茂.现代教育的经济价值[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修订版)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