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危机管理与应急管理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设项目;项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动态循环模式
一、前言
工程建设部门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部门,由于它具有生产流动性、施工多样性、综合协调性和劳动密集性等特征,所以一直是风险、威胁和危险很大的行业。近年来,有关建筑企业的重大、特大恶性事故频发,严重制约了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建筑业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应急管理。
二、项目应急管理的概念
1.项目应急管理描述。突发事件(Emergency)是对出乎意料之外突然发生的、具有很大破坏性的事件的总称。
项目突发事件(ProieotEmergency)就是在项目实施中未预料其发生且未做准备的,要求迅速做出决策的紧急事件及灾害事故。
应急管理(EmergencyManagement)是一门应用科学、技术、计划以及管理于一体的学科,处理可能导致重大伤亡、财产损失或扰乱社会生活的一些极端事件。
项目应急管理(ProjectEmergencyManagement)是指针对项目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2.突发事件的分类。识别突发事件是应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区别于不同突发事件的特点,对突发事件进行明确的分类,才能很好的识别和检测突发事件。按突发事件产生的起因可分为:技术上的突发事件,主要体现在技术上的错误,缺陷导致的危害;自然上突发事件,主要是自然外界环境突发性影响,如气候的变更、地震等;政治上的突发事件主要是由政治系统、战争及公共事业政策等;社会上的突发事件是由于社会各方利益集团引起,如环保组织的抗议等;组织上的突发事件,是由于组织内部结构、性质带来的,如工作人员不同的民俗、文化造成的冲突。
三、项目应急管理动态过程分析
1.项目应急管理动态模式。针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多阶段性,将项目进行的全过程(项目定义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实行动态管理,将应急管理化分为:检测、确认、决策、执行、反馈、恢复和评价七个阶段,由这七个阶段的相互关联和逻辑性组建了动态突发事件管理模式,这个模式对建筑工程整个全过程和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均实行动态管理。(1)检测。对突发事件的迅速反应依赖于早期对它的检测,通过监控潜在风险、获取有关信息来完成的。在工程项目的任一阶段内,都应对本阶段和该阶段前遗留下来的所有潜在隐患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从纵向来说,包括工程过去的、现状的研究以及未来的预测;从横向来说,涉及到和工程直接相关的利益团体,间接相关的外部集团以及政策变化等。(2)确认。如果检测出问题就须进入确认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分析、研究问题的性质和条件,并建立问题分析报告。若发现问题不足以伤害工程目标,返回到检测阶段。(3)决策。经过确认突发事件的存在,为了转化或遏止它的发生,就应建立一套应急方案。决策的挑战性在于突发事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就意味着不可避免地影响工程的多目标系统。当目标之间发生冲突时,选择以目标优先级的选择方案。通过对突发事件的诊断,判断它的级别,决定了决策权应由哪个层次管理人员做出。突发事件若是由外部重大事件引起或重要性极高,应由汇集的主要领导做出;若是现场发生的局部隐患,通过检测和确认后,应及时将其化解或缩小化。(4)执行。在解决应急方案的执行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清各方责任和风险,同时考虑其他方面可能介入的阻力,进行有效地实施。(5)反馈。执行阶段同样伴随着反馈,此时不但应当及时得到执行的反馈信息,还应对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新变化进行信息收集,研究潜在的变动。若有新的问题应重新进入到检测阶段。反馈回来的内容都是十分宝贵的,它将决策阶段预测不到的问题全部表现出来。(6)恢复。灾难性的突发事件往往造成对项目人际关系及物质上的伤害,对这种伤害必须进行弥补和修复,尽快使组织和项目回到正常的轨道上。(7)评价。突发事件为人们提供了深远意义的学习机会,它可以展现出组织内的弱点,而这些弱点恰好是在常规情况下不易显露出来的。从这点说,它可以抛弃那些可能永远植根于组织内的、会引起突发事件的行为和过程,提高组织的效率,同时为以后应急管理提供宝贵经验。
2.影响应急管理过程的重要因素。影响应急管理过程的四个重要因素分别为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应急管理组织以及组织行动。战略管理不但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而且还通过渗透组织运作的各个层面,从根本上影响应急管理的效果;企业文化既是被突发事件影响的对象又是应对的基础;应急管理组织是重要的执行力量。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和应急管理组织三者结成网络,共同决定组织行动的实施。
四、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
1.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组成。项目应急管理系统包括预警系统、识别系统、实施系统以及评估系统。首先要建立应急预警系统,就是对潜在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预测和预控,争取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当面临无明显预兆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等)以及预控失败无法避免的项目突发事件时,就要启动识别系统,分析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级别,调动系统资源,拟定处理方案,并对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评估,选定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按照实施系统标准和要求,根据新的情况不断修订计划,灵活应对。评估系统旨在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价,不断完善系统资源,提高项目突发事件预防能力和突发事件管理水平。
2.应急预警系统的建立及措施。建立应急预警系统,即预防和消除危机源。危机源是指有可能导致突发事件最终出现的事件。它有可能是人为的,也有可能不是人为的。比如回填土有机质含量过高,某批材料未按时到货,脚手架存在质量问题或搭设不符合要求,突然性自然灾害等都可能导致项目目标的实现产生困难,从而都属于危机源。应急预防必须从这一阶段就开始,加强对人为危机源的防止、发现和处理,加强对各种非人为危机源(自然灾害)的预测。
正确识别突发事件需要建立在项目的目标描述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因而在战略制定阶段就要对项目的内外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分析,找出项目内部的优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给项目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可能存在突发事件的领域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会给项目带来的严重后果。根据这些分析结果,项目管理者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和资源状况,针对各类威胁及其影响程度制定出若干个相应的应急处理备选方案。
3.应急管理组织的实施对策。在系统资源中,应急管理组织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因而应急管理组织平时要进行应急模拟训练,并加强培训员工的应急意识,学会识别项目潜在突发事件。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在于首先尽量控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应及时启动应变方案。应变方案是平时根据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而制定的方案。如发生爆炸等事故后人员如何撤离,资金周转困难后通过什么渠道可以解决,如何应付新闻媒体等等。
在突发事件爆发之初,应急管理组织要与专家接触,通过头脑风暴、专家论证等方法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与预测情况相比较,从而对症下药,制定出企业应对措施,做到详尽果断。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管理组织要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注重各部门的协调,并做好对外宣传与形象塑造工作,注意新情况的发生与对策应变。紧急消除后,应急管理组织还要负责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以提高项目应急管理水平。
4.组织行动的沟通任务。组织行动的首要任务是要明确沟通对象,主要包括:被突发事件所影响的群体和组织、影响项目实施的单位、被卷入到突发事件里的群众或组织、必须被告知的群众和组织等。必须重视沟通渠道的建设,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包括确定沟通媒介和沟通主体以及保证沟通渠道的连续性和畅通性。应急管理组织平时就要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指定各部门的沟通负责人,以确保突发事件信息能够快速到达相关部门,从而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当面临突发事件时,迅速启动应急沟通计划,明确传播所需要的媒介,明确媒介传播的对象,抢占信息源,避免媒介传播中错误信息的。突发事件过后,要与广大公众全面沟通,针对企业形象的受损程度开展相应公关活动,以最大程度减少危机对项目声誉的破坏.恢复正常状态的公关活动。另外,企业平时应注意累积项目沟通资源,与公众和媒体建立良好关系,要在平时资助一些公益活动,积极建构公益形象,在客户和社会大众以及政府中树立正面的形象,以便项目发生突发事件时取得公众同情和支持,占据有利地位。
5.树立项目全员危机意识。该系统高效运作的前提是要求企业树立全员危机意识,实现全员高度自治。通过树立全员危机意识,可以让项目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到应急管理过程中,加强员工的主动性。这种危机意识在员工心中形成一种定势,就能构成一种响应机制,一旦企业发现应急信号,就能快速反应。
五、结束语
现代工程建设项目面对高度不确定的内外环境,项目应急管理对于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也愈发显得重要,然而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都投有建立自己的应急管理系统,因此如何针对项目自身特点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系统仍然是建筑企业要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应急管理的动态循环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项目应急管理系统方案,为项目应急管理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为项目应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陈熙春.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当代行政,2003,(9):18-20.
关键词:项目管理 突发事件 基层政府
一、背景
基层政府作为预防和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线,其处理方法对于事件的发生,发展,激化与平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基层政治县级政权在政治运作中,存在着有限权力与无限责任的结构性矛盾。这就注定了基层政府对于公共突发事件预防和平息所能动用的资源有限,而且无法从根本上有效的防止事件的发生与事态的恶化,只能寻求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应对。
现行的关于突发事件的报告和研究,过分强调了基层政府对于所暴露的问题的责任和过失,并将其处理不善的后果归咎于基层(特别是县级)政府的应急管理意识不强,反应机制不完善,应急平台建设滞后等表面层次的原因,而忽视了现在现行的基层政治体制的框架下基层政府对于应急管理的局限性,并将群众的注意力错误地转移到政府而非事件的本身。过分强调“为什么去做”而忽略了“怎么去做”,且研究大多局限于某个角度,没有从危机管理的宏观层次有效提升管理能力。
因此对于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基层(县级)政府更应该关注与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合理的管理,
二、突发性事件的特点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于突发事件本身的特点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一)独特性
近年来发生的每件突发公共事件都具有其区别于其他事件的特点。以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为例,如2012年10月发生在浙江宁波的PX项目事件起因于镇海区部分村民因镇海炼化一体化项目拆迁而集体上访,而最后引起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而引起瑞安事件的原因在于民众对公安机关做出的死亡坚定表示怀疑和不满。从这个角度来说,爆发完全相同的公共事件是不可能的,哪怕有着相同的起因(如环境问题,卫生安全问题),由于事件的主客体、爆发的时机发生变化,事件的也不会完全相同。
(二)突然性
突发事件是事物内在矛盾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是通过一定的契机诱发的,诱因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易发现的隐蔽性,导致事物内在运行平衡断裂的时间、地点、诱因都无法准确把握。
(三)一次性
无论是2008年初我国南方重大雪灾,5.12汶川大地震,还是2012年保钓游行事件,大部分突发事件的成因往往比较偶然,爆发比较迅速,且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突发事件的管理并不能完全复制日常行政管理的经验。
(四)目的性
任何突发事件(除自然事件外),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欲望性,因为人们选择和行为的目标,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自然事件本身虽无目的性,但是在处理这类事件的过程中,人们的目的性也是十分明显的。
(五)行为的破坏性
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突发事件,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社会和人民造成政治、经济和精神上的破坏与损失。
三、利用项目管理思想实现从危机应对到危机管理
(一)实现危机应对的项目预警和管理机制
项目管理近年来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新热点,项目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项目具有一次性(或者称临时性)。每个项目具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每次的工作和程序均存在显著不同,即不会跟生产运作一样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活动。项目的临时性还体现在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的管理上,以上所述的资源仅仅在项目的过程中体现其有效性。其次项目具有独特性。每个项目都会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者效果,尽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运用相同的元素,但是相同的元素并不会使得项目失去自己的独特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突发性事件具有与项目相似的性质,都具有特殊性与一次性,而目标都是为了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从而每一次危机的管理就是一次项目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项目管理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同样地,这五大过程组来管理整个危机的生命周期,从而做到满足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
(二)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措施
公共突发事件虽然有着一定的起点与终点,可是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持续的,简单而被动的危机无法应对时时刻刻都会出现的新问题。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一些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对于政府管理公共突发事件有着深层次的影响
1、项目集管理。例如汶川地震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这种持续性的“项目集”管理不光需要完成独立项目,也需要对每个阶段的项目目标进行协调,它的重点在于关注整个过程中各个项目的依赖关系。
2、成立PMO。因为危机出现的不确定性与临时性,所以政府无法成立独立部门专门进行危机的预防,但是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的建立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在事件开始阶段快速成立具有PMO性质的危机处理小组,以地方政府最高行政级别领导实质上的项目经理,人员涵盖公安,消防,医疗等各个职能单位,确立政府对于资源最高效率的选择、管理和调动,有效的将危机应对转变为危机管理。
3、责任项目化。将危机中的所产生的目标进行项目化管理,并将其纳入人力资源分配与调度中,确定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提高危机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4
[2]于建嵘. 县政运作的权力悖论及其改革探索[J].探索与争鸣,2011,(7):27-30
关键词:环渤海;环境危机;海陆统筹
2010年大连市发生了震惊全国的7・16石油泄漏事故。事件缘由是大连新港中石油储备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6次连续的爆炸导致大量原油泄漏入海,新港蓝色海域瞬间被黑色原油吞没,最厚的原油层多达20多厘米。特别是在靠近岸边一平方公里海域内,浮油最厚,最厚处浮油深达一米。[1]在新港附近的海面上,洁白细腻的沙滩被漂浮到岸上的原油污迹覆盖。这次有输油管道爆炸起火导致的石油泄漏事故引发了渤海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并会引发一系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首当其冲遭受损害的是各种海洋生物如海鱼、海鸟等,这给当地海岸线上的生态系统平衡带来巨大破坏。其次是大连市的水产养殖业,由于海域被油污覆盖以及未能完全清理遗留下的若干污染物,几年内大连的海参、鲍鱼、贝类等养殖产业也将会遭受重创。石油泄漏危机为整个大连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最终的石油污染势必会会牵扯到人类,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的无形负面影响会持续多年。
1、大连漏油危机
1.1各界对大连漏油危机的反应
大连新港漏油事件发生后,各级政府、相关公司和当地居民都从各自的角度做出了反应。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紧急调集各方力量,迅速启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组织救火和清污工作:辽宁省迅速从全国范围内调集清污船和设备支援大连地区。辽宁海事局集中人力物力开展救援,对于重要区域比如电厂取水口、自然保护区和旅游风景区紧急安排海域清污。大连市在金山渔港码头成立了现场指挥部,负责调度指挥污染物接收、运输和安全贮存工作;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用巨资开展公关工作,维护公司自身利益,以帮助公司度过危机;绿色和平组织主动参与到此次石油泄漏危机的应对工作中。也存在较多不令人满意的反应。比如对于灾情信息部分隐瞒导致信息失真。根据绿色和平组织多日实地调查发现,此次大连漏油数量介于6万吨至9万吨之间,这远大于政府公布的1500吨泄油量。还有,应急管理的责任认定工作阙失。大连市政府本应该代表大连市民和受影响的旅游、养殖企业等受害者,责成中石油。事实并非如此,政府在危机处理工作中急功近利仅仅是宣布当地主要景点不受影响,致使中石油没有在第一时间对石油危机发表公告表示承担责任,当地受害群体的利益无从保障;当地群众在政府金钱的诱导下,大批量参与到海域的清污中。总体来看,漏油事件的发生后的各部门和单位救火和清污工作收效较为明显。但是在整个漏油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危机发生地的政府作为危机管理的主导力量,大连市的做法折射出该市应急管理系统的不健全。
如此看来,大连漏油事件发生后,不管是政府还是公司,关心的都是如何迅速解决当前问题,而缺乏从长远和大局考虑。大连新港石油泄漏危机反映出我国在应急管理理念的阙失和应急管理能力的不足。
1.2大连漏油危机反映出的问题
一直以来,海洋石油污染因为生态危害大、持续时间长、且被污染水域难以复原,而被称为“生态灾难”。不管是输油管道爆炸引起的,还是油轮失事引起的任何一次石油泄漏事故,其危害后果都是长期的。因为油污不可能被彻底清理干净,反而会在水中会逐渐分解渗漏,对于石油泄漏海域会形成多年的无形负面影响。[2]大连漏油危机反映出该地区的政府和企业在应急管理方面都存在众多问题。那么,随着对海上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中国油企应该加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应急管理体系,防患于未然。作为应急管理的主导力量――政府,同样需要重视危机事件反映的问题,重新思考环境危机的应急管理系统需要从哪些方面强化和完善。
1.2.1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不完善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广泛的海上石油生产、运输、使用和处置,使得海洋环境中的石油污染成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3]并且有7000多艘油轮经常运行在航道上,[1]这也大大加大海洋石油污染发生的可能性。为应对石油泄漏危机,发达国家普遍以高新技术以支撑,建立健全石油污染应急管理系统。如新泽西建立了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急响应系统,美国开发了溢油和有毒物质应急系统等。[4]与国外相比,我国在石油污染的预警和应急系统的研发和建立方面,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对海洋石油污染实时动态监控方面,尤为欠缺。[5]对石油污染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不管是理念认识还是技术支持都明显不足。环渤海地区应该意识到,该区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不完善。在2006年及2009年,大连30万吨级原油码头被国家环保局披露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不完善。但是,两次的环境评估不合格都没有引起大连市的足够重视,直至酿成重大漏油事件的发生。从环渤海地区来看,近几年逐步加强危机的预警意识,陆续开展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工作,[6]开展海域环境的提前预防和检测行动。预警机制的实际建立工作依然面临很多问题。例如,国家和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使得相关的研究工作无法深入持续开展,这就造成了将意识转化为行动的困难必然存在。所以,目前的环境危机的应对止步于意识和理念的阶段,具体实施面临诸多困难。
1.2.2危机应对的技术和设备较为落后
环渤海地区环境危机应对的技术和设备较为落后。石油泄露后的清理油污本身是一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工作,应该本派遣最专业的人员并为其配备最专业的防护设施,安全有效地参与到油污清理工作中,政府却利用了当地居民作为廉价劳动力,在突如其来的事故面前,由于经验和准备不足,广大的当地民众没有足够的清污技术,政府又缺乏必要的指导,不仅成为危机处理工作的阻碍,对于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也构成威胁。总体而言。中国政府的清理工作积极有力,但是工作进展因设备落后和准备不足而受阻。所以,环渤海地区在加强环境危机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也不要忽略危机应对技术的培训和危机教育等应急管理的配合机制的建设。石油泄漏危机作为环渤海地区环境危机的重要一部分,因危机发生的突发性和巨大危害性,有必要从技术和管理等角度入手,加快海上石油危机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随着石油危机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调度各方力量,快速、高效地处理海上溢油事故成为可能。[1]目前,我国有关部门正在全力打造一个海洋溢油应急响应的防御体系。[7]环渤海地区要以应对石油泄漏危机为契机,在借鉴建立海洋溢油应急响应的防御体系基本经验基础上,加强环境危机应对的技术和设备的建设。
1.2.3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
大连新港漏油事件危机发生前后,包括政府、公司和公民在内的事发地,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出了环境危机意思淡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浓厚、统筹协调机制欠缺等问题。在目前的环境危机应急管理中,普遍存在统筹协调机制欠缺的问题。环境危机事件发生后,以危机发生区域所在地的政府机关会迅速展开危机应对行动,但是随着危机事件规模的不断扩大,单个政府的力量较为单薄。我国尚未建立起环境危机应急管理的统筹协调机制,当大规模的环境事故发生时,各地方政府由于刚性行政区域的限制,横向互动缺乏有效的通道和机构,从而为危机应对造成阻碍。[8]以地表河流为例,我国没有一个专门的权威机构对流域进行统一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因而在流域管理活动中各部门之间各行其是的现象在所难免。[8]海洋环境也是如此,目前,环渤海地区涉海开发行业活动的不断增加,却未建立统一机构对涉海各部门进行管理,无法综合考虑海域资源的统筹应用,环境问题的解决也不能统筹应对,从而造成海洋开发秩序的混乱。[9]
2、海陆统筹应对环境危机的可行性分析
将海陆统筹应用到环境危机的应对工作上,在水体领域实施的条件较为优越。事实上,海陆统筹的理念已经通过海水淡化技术转化为现实。[10]正是海水淡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对海陆统筹理念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也开始逐步打开海陆统筹理念在应对环境危机上的思路。环渤海地区的四大优势使得海陆统筹应对环境危机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第一,海陆兼备的地缘优势和高度密集的海陆交通网络为海陆统筹从理论到实践提供基础保障。环渤海地区环绕渤海,与太平洋相连,环渤海地区拥有约占中国1/3的漫长海岸线,大陆属性和海洋属性均很强。[11]另外,经济发达的环渤海地区水陆交通条件发达。陆地上的纵横交通网络密集,例如哈大、京沪、京沈等交通动脉,海洋上港通网络普遍。例如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等国际大港口。[11]这些高度密集海陆两大交通网络为海陆统筹战略实施提供了交通保障。
第二,海洋产业的不断发展为海陆统筹从理论到实践提供物质保障。环渤海经济区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地,拥有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工业经济实力雄厚,还有青岛和大连等重要沿海城市,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海洋经济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走上大力海洋产业的道路。2003年,环渤海经济区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2778.53亿元,占全国27.6%。[12]海洋经济的发展带来经济实力新的增长,一方面为环境危机的应对提供充足的资金,为海陆统筹从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技术提供物质保证和后勤支持。另一方面不断促进海洋地位的提升,为海陆统筹从战略上升为行动做好引导和推动作用。
第三,高新技术和海洋科技力量雄厚为海陆统筹战略从理论到实践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环渤海地区是高校云集:北京、天津、辽宁集中了全国十几所重点学府,各领域的学者专家众多;青岛是我国著名的海洋科技城,聚集了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黄海所等25个海洋科研教育机构。[13]特别是集中了全国40%的海洋科技人才的山东,已经成为全国海洋科技力量最为雄厚的地区。[14]高精尖的人才特别是海洋科技人才的聚集,是的环渤海地区思想前卫、科技前进,可以为海陆统筹战略的具体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3、海陆统筹应对大连漏油危机
3.1建立海陆统筹的预警体系
大连市如何用海陆统筹的理念更好的辅助做好石油泄漏危机的预备工作,一方面要制定海陆统筹应急计划。树立海陆统筹理念应对环境危机,大连市的实施经验并不足。因此,要主动地编制石油泄漏危机事件的应急预案。要尽可能全面的考虑到该地区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及哪些环境问题一旦爆发会有较大可能性形成环境危机,根据各种环境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方式、规模准备好多套应急方案。危机一旦发生,迅速启动相应的预案,为应急指挥人员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而不至于手忙脚乱无从下手。同时有完备充足的物质保障。做好这一保障,建议在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中设置后勤保障部门,授予后勤保障部一定的权利,在危机预备阶段就可以自主进行物资的储备工作。另一方面,大连市要加大资金和科研力量的投入,比如加强对海上石油污染的监测、输油管道和油轮的维护、吸油材料的研发、石油污迹的清理方法等深入研究。于五一提到,利用雷达遥感技术检测及监测海上石油污染是一种宏观、有效、快速、经济的高科技技术手段。尽快建立海域环境监测和溢油应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从而定期对海域环境进行全方位监测。另外,同时结合渤海湾地区石油公司的分布及开采状况,运用雷达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海域环境的敏感区进行重点监测。定期对发生的溢油事故进行快速的监测和评估,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准确的决策依据。[15]
3.2建立海陆统筹的组织体系
在大连漏油事件的处理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和层级因为各自的职权范围,容易形成各自为战的状态,从而缺乏统筹合作失去了治理危机的最佳时机。建立海陆统筹的应急组织体系,需要政府建立专门的海陆统筹管理部门,这个管理部门在机构设置上相应的体现海陆统筹的理念,包括技术专家在内的各种岗位的设置都采用着分工协作的机制运行模式。在相应的工作说明书上应该体现着海陆统筹的理念设计,来对环境危机的应对进行统一的管理。对即将发生危机的对象,要通过实时动态监测来加强防范,以防止危机的发生。对正在发生的危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采取统筹协作的方式,积极应对控制危机进一步的扩大。对应急发生后的恢复工作统筹调度各地的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加强专业应急队伍的培养。在大连新港等油化集中地,必须要加强对输油管道一线操作人员和油化企业管理人员的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和危机应对等知识和技术的教育培训工作。要通过定期的教育培训和日常多渠道的宣传等途径,在对石油污染的危害深入的了解基础上,逐步树立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理念。[16]
3.3健全海陆统筹的法律保障
随着我国海洋开发利用的不断发展,必然出现一些原有法律法规未曾涉及的问题,这就需要我国的法制工作者和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由此,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才能有法可依。[1]然而,目前国家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多项条款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存在和实际情况脱轨的现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就其中的处罚条款而言,由于忽视了海洋环境的长期生态价值,法律条文规定的罚金完全不能应付石油污染带来的损失。要做好石油泄漏事故的预防工作,从法律法规的角度着手,国家法律部门要依据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应该进一步制订海洋石油污染的专项法律法规条例,比如《海洋石油污染法》《海洋石油污染处罚条例》等,[17]为防止海洋石油污染提供法律保障,同时为海洋石油危机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4、环渤海地区建立海陆统筹应急管理系统
目前,整个环渤海地区在环境危机的应对中,环境债务长期存在并且海洋环境危机应对起步较晚,危机管理系统的预警机制和统筹协调机制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从而导致不同部门无法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而各自的弱点又无法相互弥补。[18]再加上当前的环境危机具有历时性和跨区域性,环境损害导致的不良后果很可能不断的扩散,其影响往往跨越刚性行政区域界线。这就迫切需要在社会建立起环境危机应急管理系统,这包括应急管理的预警机制、组织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特别是环境保护统筹协调机制。因此,本文倡导一种海陆统筹的理念来应对环境危机,建立健全海陆统筹应急管理系统。环境危机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本文在借鉴国外应急管理的基本经验基础上,首先对海陆统筹应急管理系统进行理论探讨。罗伯特・希斯提出“4R”模式的危机管理过程,即缩减(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和恢复(Recovery)。“4R”模式是对应急管理过程的普遍划分模式,海陆统筹的应急管理系统参照这四个阶段进行理论探讨。
4.1做好预防预警、缩减诱发因子
危机管理最理想的境界是预防而不是防止,也就是说将诱发危机的各种因子扼杀在摇篮中是最成功的危机管理。[19]在应对环境危机中,将海陆统筹的理念应用在监测预警中,与一般的应急管理系统的区别之一就是对于危机事件发生的前兆的监测不仅仅局限在一定的海域或者陆域,而是要综合考虑环渤海地区海陆两大主体的环境特点。首先要对可能发生危机的环境进行分析,这个环境就要相应的包括海陆两大方面,甚至是拓展到空中,形成三维的环境分析模式。其次要寻找可能导致危机发生的关键因子,并尽可能将关键因子诱发危机发生的概率降低到最小。[19]比如说大连新港漏油事故,新港油化公司中防火设备就是诱发危机的关键因子。要做好预防预警工作,就必须确保防火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时发现不合格的防火设备预计拆除或改造。另外,诱发危机的关键因子并不是单个也不是独立存在的,要重视关键因子之间的联系。利用海陆统筹的理念,如果在陆地领域内发现导致危机的关键因子的话,要以目前发现的因子为线索,继续在海域探索是否仍然存导致危机的其他因子。危机的发生不是独立的,那么导致危机发生的因子也不是独立的,应用海陆统筹的理念在发现危机因子时能够更全面的预警。
4.2做好预备预控、制定应急预案
第一个阶段着眼于广泛的环境分析以发现可能的诱发因子,而第二个阶段就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做好预先的控制和防范措施。[19]海陆统筹应对环境危机,首先要制定危机应急预案。要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到该地区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及哪些环境问题一旦爆发会有较大可能性形成环境危机,应急方案需要根据各种环境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方式、规模分别制定。危机一旦发生,迅速启动相应的预案,为应急指挥人员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而不至于手忙脚乱无从下手。同时有完备充足的物质保障。做好这一保障,建议在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中设置后勤保障部门,授予后勤保障部一定的权利,在危机预备阶段就可以自主进行物资的储备工作。做好第二阶段的预防工作是整个危机管理的关键,同时也可以从源头上改善目前环渤海地区普遍存在的“先污染、后治理”传统做法。特别是针对环渤海地区,近年来的涉海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应急预案的制定中,要统筹协调涉海行业各部门的力量,彻底打破各自为政的困境。
4.3做好现场应对、控制危机蔓延
应急预案的制定,并不意味着在危机发生时能够将危机掌控。当突然的危机来临时,在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基础上,应急主体要采取应急行动,控制危机蔓延、解决危机现场的种种风险。[20]但是,即使是再完善的应急预在突然发生的大规模的灾难和事故面前都会捉襟见肘。各种突况随时发生,应急部门和单位的现场应急应变和反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好现场的应急工作,首先危机发生区域所在地的政府机关为主导成立应急管理专门单位,授予完全应急处理权力,能够统筹各方资源和技术,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危机事件的蔓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争取在最佳时间予以保护。其次,需要建立覆盖海陆的信息网络,确保在第一时间具有搜集及时准确全面信息的能力,为现场的决策提供直接依据,同时及时向外界传达危机现场的新闻信息,减少社会的恐慌,稳定社会秩序。最后,环境危机的现场应对,不仅要持续性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完善,更为重要的是要根据环境危机目前的跨区域性和复杂性更新应急理念,在危机现场的各种决策和措施中逐步树立海陆统筹的应对策略,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总结,不断提高海陆统筹应对环境危机的能力。
4.4做好恢复重建,完善绩效评估
危机现场的处理完成后,第四阶段的恢复重建工作同样应该海陆统筹综合考虑。在资源的利用和物资的建设过程中,从规划到实施,各个部门间要做到协调和合作。如何确保有效果有效率额统筹合作,责任认定和绩效评估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当今危机事件频发的情况下,评估工作尤为重要。首先需要评估危机事件带来的后果以及应对危机的绩效。评估需要依据明确的指标体系,所以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海陆统筹的指标体系,相应加大指标中体现统筹协作的权重,突出统筹协作的重要性,逐步引导人们加深对统筹协作的理解和重视。
建立健全海陆统筹应急管理系统,除了系统本身的不断完善之外,还有加强外部的保障建设。第一,加强环渤海经济区泛海经济的发展,为应急管理系统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环渤海经济区的三大板块――京津塘、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要努力跨越刚性行政区域的界限,通过不同城市的优势互补和合理分工以及国内外市场的联系,在产业结构设置上日趋科学合理,通过产业升级道路来提成整个经济区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21]为海陆统筹应急管理系统的实施提供坚实后盾。第二,加强环渤海地区环境危机应对的技术投入,特别是发挥本区高校云集的优势,集聚环境保护专业优势,为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提供智力支持。第三,加快环渤海地区环境立法工作的进程。将海陆统筹理念逐步纳入环境保护法的内容中,为应急管理体系中机构的设置和权力分配提供法律依据。第四,加强环渤海地区的环境危机意识教育工作,通过和学校以及社区的联合,定期开展危机应急管理的培训和宣讲活动,将海陆统筹的理念深入人心,不断获取公共的认可和支持度,最终实现公共的积极参与,为建立健全海陆统筹的应急管理系统奠定群众基础。
环渤海地区作为油化集中地,有限的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面临着巨大压力。要大力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22]环渤海地区应该扬长避短,利用自身海陆兼备的地缘优势和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积极把海陆统筹的理念应用到环境危机的应对中来,以海陆两方面协调为基础进行区域环境危机的预防、准备、应急和善后工作,建立健全海陆统筹应急管理系统,并从经济、技术和法律三个方面不断完善应急管理系统的保障机制,最终科学有效的应对环境危机,实现环渤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列铭.海洋污染何日休[J].生态经济,2010(10):14~17.
[2]马志华.石油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究竟有多大?[J].森林与人类,2002(12):21~24.
[3]马援,高振会,杨应斌等.海上石油开采导致生态环境变化实例研究[J].2005(05):54~59.
[4]曲维政,邓声贵.灾难性的海洋石油污染[J].自然灾害学报,2001(01):175~177.
[5]陈尧.中国近海石油污染现状及防治[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3(11):13~17.
[6]蒋莉,徐晓兰.当前我国环境危机及治理思路[J].理论探索,2010(06):122~124.
[7]郭志平.我国近海面临的石油污染及其防治[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270~271.
[8]杨新春,程静.跨界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合作分析[J].改革与开放,2007(09):16~18.
[9]滕祖文.渤海环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04):23~29.
[10]夏武英.陆海统筹――水利的新视野[J].中国水利,2010(09):20~21.
[11]张广海,刘佳.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集群构建与区域整合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02):80~83.
[12]郝艳萍.渤海治理现状与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03):79~83.
[13]马中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经济强省的新机遇[J].山东社会科学,2010(04):134~137.
[14]郑贵斌.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水平三个重要问题[J].理论学刊,2010(01):32~35.
[15]于五一.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中的溢油遥感监测技术――以渤海湾海域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03):378~383.
[16]陈建秋.中国近海石油污染现状、影响和防治[J].节能与环保,2002(03):15~17.
[17]姜乖妮,李春聚.论环渤海经济区的区域优势及面临问题[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04):49~50.
[18]王琪,高忠文.关于渤海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反思[J].海洋环境科学,2006(03):290~295.
[19]胡税根,余萧枫,何文炯,米红.公共危机管理通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0]孙叶青,臧术美.“9.11事件前后日本的危机管理”[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 (03):15~18.
台湾历史博物馆充分认识到博物馆存在危机,不能回避现实中的危机。正视博物馆存在危机是进行危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将难以树立长远的危机意识、形成科学的危机观念,博物馆的危机管理也自然成为天方夜谭。史博馆认识到博物馆存在的危机与其它公共场所的危机并无很大的区别,若无危机意识与危机管理机制,有朝一日大祸临近,势必造成无法弥补的惨痛局面。[4]因此,史博馆认为有效开展危机管理,建立博物馆危机管理机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博物馆危机的来源国立历史博物馆对危机的认识首先是针对博物馆危机的来源及危害对象,将本馆面临的危机分为文物类、人员类、馆舍类、营运类和其他类等五种类型。每一类型中可能出现的危机情形如下表所示。史博馆可能出现的危机情形中,因政治冲突或战争、地震、洪涝、火灾等引发的危机发生的概率较小,但危机发生后对博物馆造成的影响较大。展品损毁或遗失、参观者发生意外伤病、馆内发生的争吵甚至肢体冲突、临时停电、媒体负面报道等对博物馆来说可能是较为常见的危机事件。但由于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特殊性,如果处置不当,极易成为对博物馆带来重大损失或灾害的源头,所以史博馆将其列为常态性的危机项目在危机管理中予以重点关注。
(二)对博物馆危机特征的认识史博馆对博物馆危机特征的认识源于本馆危机管理工作的实际和其它领域危机的特征。对危机的特征作出以下定性描述:博物馆危机具有多源性、突发性、不确定性、威胁性、阶段性、紧迫性、双效性的特征。[6]多源性是指博物馆危机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突发性指博物馆危机往往发生于突然之间,发生后常令人措手不及、疲于应对。不确定性一方面指无法准确预测博物馆危机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危机类型,另一方面指危机发生后的发展演变趋势和最终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威胁性意指危机可能会对博物馆的馆舍、藏品、形象、美誉度和其它资产产生破坏、造成威胁。阶段性指博物馆危机的发生按照危机演变的周期一般会出现潜伏期、爆发期、处理期、善后恢复期四个阶段。紧迫性指危机一旦发生,形势十分紧迫,博物馆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处理与应对。双效性是指博物馆危机既可能是真正的危险或灾害,也可能是转机;处理不当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处理得宜可能转化为一次发展机会,给博物馆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博物馆危机具备以上特征,史博馆认识到博物馆危机的严重性和对危机进行管理的必要性。同时,也意识到对博物馆危机的管理不能采取正常体制下的管理,而必须诉诸非常手段进行非常态的管理,即需要建立博物馆危机管理机制。
二、台湾历史博物馆的危机管理
史博馆对博物馆的危机管理从理论层面上形成了相对系统的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危机管理经验。下面分别从博物馆危机的预防与模拟训练、博物馆危机的等级设定、博物馆危机的应对方法与处理程序三个方面对史博馆危机管理的认识与经验进行分析。
(一)博物馆危机的预防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有“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危”的危机防范思想。史博馆充分认识到危机防范的重要性,强调能够在危机预防阶段通过一定的防范措施将危机止于未发为危机管理的上策。为此,在危机预防阶段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博物馆危机的预防性管理。具体包括成立博物馆危机管理小组、进行博物馆危机的调查、预测博物馆可能出现的危机、建立危机预警系统、拟定各项应变计划、危机处理的模拟训练。1.成立博物馆危机管理小组:由一位副馆长作为召集人组建危机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各业务部门主管和安全维护部门的负责人。根据实际需要,小组每年召开一到两次专门会议,审定博物馆危机事项及等级,讨论博物馆运作情形及面临的风险因素。危机管理小组下设警戒组、疏散组、救灾组、通讯组、医护组、公关组几个权责分明的任务编组。其中,警戒组负责安全、现场秩序维护、馆内交通协调;疏散组负责观众及员工疏散等事宜;救灾组负责抢救馆内发生的灾害、防止灾害扩大及物品器材搬运与供应;通讯组负责通报及保障危机信息传递的畅通;医护组负责医疗护理及馆内伤病者的急救;公关组负责对社会公众与媒体进行沟通和危机信息的,重新塑造博物馆形象。2.进行博物馆危机的调查:博物馆各部门按照本部门职责范围对馆内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审慎考虑,列举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交危机管理小组进行整合。3.预测博物馆可能出现的危机:危机管理小组就可能发生的危机事项运用头脑风暴法定期分析并作出评估,根据史博馆危机管理等级表预测危机发生的概率及影响程度。4.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危机管理小组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分类逐项拟出预警方法与预警标准,并作成危机预警系统。5.拟定各项应变计划:危机管理小组就可能发生的危机事项逐项讨论,应不厌其烦,依各种发生可能逐项研究,拟定应变方法与计划,形成书面的危机预案。以博物馆发生火灾或爆炸危机为例,史博馆的预案要点及处理程序如下:(1)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包括救灾组、保安、现场值班人员)关闭电源,疏散参观者,拨打火警电话,同时自行组织扑救。(2)立即通知博物馆秘书室及相关组室主任,按相关程序向上级领导通报。(3)紧急召开危机处理会议,分组采取危机应变措施,全力展开危机处理。(4)由公关组危机信息,减少社会公众与媒体的揣测和负面评价。各项应变计划和应急预案被写入博物馆危机处理手册中,发放到每一个馆员手中,使一般馆员也能清楚危机应变及处理的要点。此外,史博馆对已拟定的危机应变措施每年评估一次,并进行不断修正,力求周全。6.危机处理的模拟训练:史博馆认为在危机预防中仅有危机应变计划与应急预案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危机的突然发生,馆员若缺乏实战状态下的模拟训练,临场必然会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若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只有靠平时的危机处理模拟训练。史博馆在这方面的做法是:(1)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博物馆危机应变讲座,加强馆员的危机意识与应变处理能力,培养各部门共同参与处理危机的协同性与对相关器材的熟悉度。(2)危机管理小组每年就系统整体或具体某项危机举行讨论会一到两次,讨论内容包括博物馆潜在风险、馆内硬件设备、危机发生后的人员分工、处理程序及方法、沟通渠道等。讨论后结合每年的实际选择项目进行模拟演练,对演练过程进行全程记录,以备改善。(3)由危机管理小组责成硬件总务组人员定期测试馆内设备,对馆内各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保持设备的机动性。(4)模拟演练后认真评估、检讨演练中的不足和出现的问题,逐步对照改进,不断完善,并将成果作成简报,适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二)博物馆危机的等级设定为明确每类具体危机对博物馆的威胁与影响,以便采取妥善应对政策,博物馆危机管理小组应将所有危机项目在危机压力表上予以标示,制订危机等级。危机压力表是在台湾诸多领域应用较多的评估危机影响值和发生率的方法。该表为以十字形坐标,纵轴代表危机影响值,横轴表示危机发生率。决定危机影响值得因素包括:危机扩大的可能性;危机能否成为公共性问题;影响组织正常运作的情况;危及决策者及组织形象的程度;损害组织利益的程度等。危机发生率可根据发生的可能性分为没有发生的可能性、不常发生到一定发生等几种情况,可分别用数字1到10表示。纵横相交的区域依次以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标识,以此区分危机的等级。[7]这是台湾社会较为通用的评估压力的方法。据此,史博馆制定了符合本馆实际的危机管理等级表(如下表所示)。以英文字母代表危机影响程度,其中A代表轻微影响,B代表有影响,C代表严重影响,D代表影响非常严重。危机发生率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其中1表示很少发生,2表示偶尔发生,3表示常发生,4表示经常发生。[8]不同类型的具体危机按照属性在表中标识其对应位置,并据危机的影响程度和发生率将危机等级标记于危机事件前,作为危机处理时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山岳型景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山岳型景区是我国传统的观光型景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逐渐由观光型向体验型转变。为了适应旅游需求的变化,山岳型景区必须选择产品升级和转型;因山地旅游的特点和山地旅游产品的特点有异于其他类型的景区,这为旅游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研究如何构建山岳型景区安全保障体系,以期为景区管理部门提供相关参考。
一、山岳型景区特点
(一)旅游资源丰富
山岳型景区拥有良好动植物资源以及文化元素,可调节气候,美化环境;能开发出多种旅游产品,如观光、文化、休闲、度假、山地运动等。
(二)旅游产品类型多样
山岳型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因此可开发的旅游产品类型多样。景区可以依托山地独特的地质条件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以山地攀登、探险、山野考察、野外拓展、参禅修行等为特色的旅游项目。
(三)旅游设施设备老化
大多数山岳型景区是我国开发最早、历史最久的传统型景区,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以及设施设备的自然折旧,山岳型传统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与新开发之景区所配备的设施设备相比而言,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旅游吸引力,同时也是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四)游客类型多样
尽管随经济水平和闲暇时间的变化,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发生了变化,但因其悠久的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产品,山岳型景区依然是众多旅游者的主要选择之一,其中尤以中老年游客群体为主。
(五)自然环境复杂、多变
山岳型景区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由于海拔高度和坡向的不同,山地资源呈现出了类似纬度和经度的地带性差异。这正是山岳型景区区别于其他类型景区的资源基础。不过,这种地势条件在给景区带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的同时,也是山岳型景区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事件的原因所在。另外,由于山地垂直地带性特点,山岳型景区的自然化境也更复杂多变。
二、山岳型景区安全管理的难点
(一)难以全面监控景区
山岳型景区所覆盖的面积一般较大,加之景区游览通道以山路为主,有的路段人烟稀少,管理部门难以对景区内的每一个角落实现监控,这为安全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二)景区内存在未开发区域
一般说来,山岳型景区并非独立的某座山峰,而是与其他山脉相连,而景区往往只是整个山脉中开发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尚未开发,这同样为安全管理带来隐患。
(三)安全救援难度大
通常,山岳型景区内交通不太便利,车辆难以进入景区内部,特别是核心景区部分。因此,景区内交通主要以步行和缆车为主,而缆车往往建于景区内节点间,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救援人员难以及时到达事发地点。
三、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一)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原则
1.因地制宜
尽管山岳型景区有着某些共同的特点,但是每个景区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应根据各自的特点构建安全保障体系。本文仅根据山岳型景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进行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2.立体化
安全保障并非只是景区管理部门的职责,而是旅游者、居民、工作人员共同的责任。在构建安全保障体系时应把以上因素都纳入安全保障的主体中,形成立体化的体系。
3.实用性
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使景区持续良好的发展。围绕这一目的,景区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应具有实用性,以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能起到实际的保障作用。
(二)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和内容
1.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框架是建立保障体系内容的基础,这个框架包含了旅游安全的主体、内容和实施步骤(图1)。
保障体系框架以游客为中心,由预警系统、救援系统、培训系统、居民、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构成。预警系统向游客、管理部门、居民、救援系统景区安全信息,游客发出救援信息,距事发地点最近的工作人员或当地居民进行相应救护;安全培训则针对居民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标识主要用于为游客的游览提供警示。
2.安全保障体系内容
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内容包括:预警系统、安全标识、安全培训、应急管理、安全救援四个方面。
预警系统:预警系统负责向居民、游客、工作人员、管理部门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景区游客数量等信息,提醒注意安全。
安全标识:安全标识安装在景区内游客集中的景点、未开发区域、易发地质灾害、野生动物出没、极限运动项目等处以警示游客注意安全。
安全培训:安全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二是简单救援技能的培训。安全培训主要针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同时也对景区内居住的居民进行简单的常识培训。
救援系统:救援系统包括救援人员、救援工具、救援中心三个部分。应急管理:应急管理由景区管理部门成立应急管理中心,建立安全应急预案,主要负责应急事件处理、事件善后处理和公共关系处理。整个安全保障体系,以人为主,以技为辅。
四、结语
本文根据山岳型景区的特点和其安全管理的难点,构建了山岳型旅游安全保障体系;体系以游客为中心,以居民、景区工作人员、景区管理部门为主体,以预警系统、救援系统、安全培训、安全标识为主要内容。希望能为山岳型景区旅游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西林.旅游安全事故成因机制初探,经济地理[J],2003.7.
[2]李洪波,郑向敏.目的地旅游安全事故范畴简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86~90.
[3]陈文君.我国旅游景区的主要危机及危机管理初探,旅游学刊[J],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