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观经济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电力单位经济管理与市场营销之间的关系
市场营销作为电力单位发展的核心业务,营销质量直接影响供电单位的发展与生存,最后对供电企业竞争力构成影响。为了保障工作效率,电力单位必须根据市场营销相关要求进行工作,通过优化经济与管理理念,不断拓展市场;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小不必要的成本开支;通过注重员工绩效管理,从根本上增强各项工作的创新力度,同时这也是确保单位正常运转,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从当前的电力单位工作形式来看,将客户作为一切工作的重点,提高服务意识与质量已经广受社会关注。因此,在电力单位经营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在顺应时代与市场变化的同时,将市场发展作为工作的方向,并且根据变化对营销策略进行创新与完善。
2.电力单位营销管理现状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这一大的前提下,不仅市场意识提高了很多,管理能力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善。从当前的管理过程来看,电力企业营销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以服务理念为重点的管理方式越来越普遍,从而让传统的营销理念只能停留在表层,具体有微笑服务、设备更新等,对于供电稳定、办电速度、停电损失等内容重视不够。一旦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就将严重影响电力单位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上升,市场对电力单位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挑战,而原来以产品质量为管理体系的形式已经不能胜任时代的需求。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营销方式单一、对客户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对专业化、多样化的管理体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电力市场与营销成果。
二、提高电力企业市场营销与管理的策略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相关单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市场需求,进行营销体系创新。这样不仅能保障市场营销策略与方法顺利实施,还能最大程度的提升经济效益。
1.优化电力单位经营活动和销售空间在电力单位经济管理中,为了确保工作进程以及使用效益,电力单位必须使用科学、合理的经营方式,并且以相关措施为基准,不断提升活动质量;通过完善自身活动,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同时,这也是有效设置社会模式,降低服务成本的有效途径。在市场环境分析中,为了明确市场进程,必须在经管的层次上,对未来市场进行挖掘和评估。在对市场潜力以及发展研究中,除了要及时完善售电、发电等经营目标,还必须适时修正营销策略,开拓市场经营范畴。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提升电力单位工作效益,必须推动管理人员与电力企业之间的创新理念,尤其是利润获取和评估,电力单位必须根据评估利益与层次获取,这样才能将销售活动整合成综合步骤实施。
2.增强营销策略,完善经营管理
电力企业作为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生活,还是生产都不能离开电力工作,目前已经渗透到各个生产领域,对国民经济与社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用电方法,在广告宣传到一定程度后,塑造用电形象,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的客源。这样不仅能保障服务质量,还能帮助电力企业拓展经营市场,为电力企业提供更多的经营空间。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必须让企业经济面向市场,在正对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创造更多有利的空间。随着精神文明提高,客户满意度逐渐成为各个服务行业发展的目标,为了提高用户对相关工作的满意度,除了要加强管理,还必须根据市场特征,设置专门的体系,这样就能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体系,不断打开市场,促进电力企业发展。
三、结语
人才是企业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只有留住人才,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才能留住企业复苏的希望。企业家大都明白这样的道理,但在和平年代,在市场的驱动下,很多企业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各级主管不懂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同样也可以取得不错的业绩和良好的利润,但此时的企业管理远淡不上精确和高效,人的重要性似乎也得不到明显的体现,很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其实足被隐藏起来。然而一旦形势发生变化,人的价值就得到彰显,此时的主管是否具备良好的执行能力,是否具备激励和绩效改善技巧,往往成为影响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以此时的企业,什么投资都可以缩减和取消,但对人的投资唯有加大才是根本。
据一份关于中国企业调查报告显示[1],有33.7%的被调查企业表示人力资源危机对其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困扰我国企业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资源危机,这句话已经不是危言耸听。一定的人员流动率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过度频繁的流动,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而言都是一种资源浪费。现今中国企业最缺的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更不是市场,而足人才,特别是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当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危机上要表现为普通员工的频繁跳槽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非正常离职。这已经演变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造成危机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的是以下三种[2]:第一,是单纯的利益驱动。为追求高薪,不论是企业的普通职员还是中高层的管理人员,很多人都可以义无反顾地离开原来的企业,甚至违法也在所不惜。第二,行业间的不正当竞争促成人员盲目流动。企业一方为了节约培训成本,规避社会责任,也只是简单地对自己所需的人才,采取一“挖”了之的态度,无形中促成了人们流动的盲目性。第三,人员流出企业的管理现状确实不尽如人意。这也是导致人们离开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撑起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源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同时培育资源的投入也不够;二是技术型劳动力资源和培育缺乏。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好,对企业的稳定发展影响重大。
二、经济危机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我国企业经营,大多是依赖客户当前的定单数目需求。在生产过程中,追逐当前的高利润,或急于拓展生产规模而不注重产品的创新、技术的提高、服务的创新和商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基本上处于产业链的下游[3]。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没有来得及调整的中小民营企业纷纷陷于此次危机之中。广东、浙江等以出口为导的中小企业首先受到冲击,超过30%的中小企业倒闭,超过30%的中小企业勉强渡日,超过30%的企业处于微利状态或健康临界状态,只有不到10%的企业正常运营[4]。因此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经济危机中受到以下影响:
(一)招聘环节方面
有80%的企业维持原来的用人计划,并认为这次危机是企业聘用优秀人才的机遇,会积极地进行人才储备。企业目前更偏向于引进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和市场开发人员,以在目前的经济危机情况下取得良好的业绩突破,而研发人员则为市场产品的升级和保持优秀的客户服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薪酬激励方面
根据德翰咨询《2008年度全行业薪酬凋研报告》显示[5]:2008年实际薪酬增长率为10.6%,但此次调研结果显示,2009年预计涨薪幅度不会超过5.5%,其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涨薪幅度出现很大程度的下滑,预计增长4.2%。有20%的企业甚至冻结了调薪计划,46%的企业表示只针对核心员工涨薪,超过半数的企业减少了08年已制定的总奖金数额,也有小部分企业取消了年终奖的发放。
(三)裁员方面
裁掉销售人员的企业占11.9%,其次是普通工人、一般职能人员,分位是8.4%、5.3%,技术工人的裁员率最低[5]。目前,部分企业销售停滞,进入淡季,初级销售人员不免成为企业缩减人员的首选对象,当然,行业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依然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一些行政职能人员也不得不面临着“下岗”的问题,而沿海的低端制造型企业,经受不了金融危机的考验,减产裁员,甚至倒闭,这必然影响着农民工的大量返乡。
(四)员工福利方面
有35%的企业考虑修改培训计划,超过80%的企业停止公费旅游的计划[5],除此之外带薪假期、补充医疗,补充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以前作为吸引和保留员工,提高雇主品牌的措施,也都受到一定的影响,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延缓和暂停补充福利。
三、金融危机下人力资源管理应对策略
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人力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组织结构扁平化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很多企业存在机构重叠,人员偏多问题,有必要进行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初衷也是减少决策与管理层次,提高信息流、资金流的运转效率,从而达到全面提升运营效牢的目的,组织结构扁平化有助于增强企业快速反应能力。
(二)构建基于高绩效的人才标准
无论任何时期的企业都会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不懈追求的原始目标,人均利润是利润最大化的关键性指标,人均利润水平取决于岗位任职者的胜任水平,只有从胜任素质模型的角度来选聘、培育能够创造高绩效的人才,才能够提高企业的人均利润。只有构建基于高绩效的人才标准,企业才能具备提高人均利润的基本条件。
(三)调整薪酬策略,关注核心员工群体
经济危机来临之后,很多企业放弃了扩张计划,很多员工也暂时放弃了跳槽的打算,这全部是缺乏信心的体现。很多企业借此裁员、减薪,在这些企业中有的却是迫于成本压力,也有的是“趁火打劫”,本文建议是通过业务流程的优化整合推动组织结构扁平化,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对市场的判断重新调整薪酬策略,而不是一味地减薪。根据2/8原理,企业中20%的人创造了80%的利润。在这种非常时期,企业需要着重关注这20%的核心员工群体,特别防范直接竞争对手采取非常手段“挖墙脚”。因此企业可以考虑将通过降低的薪酬支出适度补充给核心员工群体,同时考虑将薪酬结构与支付对象多元化等手段并用,以达到长期稳定核心员工队伍的目的。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要建市预警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凯认为经济危机最深层的矛盾是劳动矛盾[6]。在经济危机影响下,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更应该稳步推进,保护守法企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而不是考虑规避甚至试图废除。就目前来说,企业劳动关系策略应该以劳动用工的凋整和劳资争议的预防为中心,完善和加强管理调控机制,化解劳资矛盾,预防劳资冲突,健全劳动规章制度,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
(五)开展职工培训工作
在经济上升时期,面对大量的商业机遇,很多人会选择投身职场,从而推迟了自身的学习,深造计划。相反,在经济低迷的时候,大家往往会想通过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另外,处于危机之下的各大企业纷纷减薪裁员,在职人员的工作压力加大。在此时期重点开展对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无形中降低了机会成本,进一步提高职工素质。因此,职工培训等企业培训形式不仅是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稳定就业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培养企业发展能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资本论,经济危机理论,现实价值
经济危机是指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者整个世界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不断收缩,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回顾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从1852年第一次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以来,每隔一定的时间,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或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就要爆发一次经济危机。然而最近的一次经济危机,由2008年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海啸从美国波及全世界,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金融体系受到重创,世界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重新阅读出版于1867年的马克思《资本论》,深刻思考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资本论》中经济危机理论的论述
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分析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时,提出了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同时在流通领域抽象的考察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事实证明,他的经济危机理论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1、揭示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诱因是资本的本质属性导致的,即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同时,资本家作为人格化了的资本,表现为对剩余价值永恒的追求。资本家为了能够持续的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将获得的剩余价值在投入到社会再生产中,由此推动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逐渐积累,但绝大部分的资本是掌握在少数的资本家手里,而被剥削阶级却占有极少的资本。他们受到资本家的剥削,购买能力是有限的。这样,商品无法获得相应的价值补偿,造成资本不能有效地运转。这样便可能导致危机的爆发。
随着资本大量的投入到再生产中,企业的规模扩大,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量超过了社会总的需求,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的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产,资本家就无法向员工发放工资,或企业裁员,导致一部分人失业。这样社会的购买力下降,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产相对过剩,即消费者有购买的意愿却没有购买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生产过剩是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就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
2、对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的揭示
《资本论》揭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即生产力已经增长到这种关系所不能容纳的地步,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它内在的要求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及生产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使得社会的再生产能够顺利的进行。但是,由于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盲目的提高生产力和扩大生产规模,破坏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因此,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的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因此,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制度。
二、《资本论》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价值
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理论的论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爆发的实质,对于当今的经济危机仍然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同时对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1.制度的选择。
经济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调和的产物,选择怎样的制度就显得很重要。我国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实行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从根本上杜绝了危机爆发的可能。因此,我们因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社会也有矛盾。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是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正如党的十三中全会作出的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决定,对我国的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扩大内需。
从经济危机爆发的逻辑思路:有效地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预期消费―信用违约―经济危机,我们可以看到有效需求的不足是危机发生的逻辑起点。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应依靠投资和出口转移到依靠投资、出口、消费的协调推进,在危机的大背景下,刺激国内的消费需求显得尤为的重要。通过改变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缩短贫富差距,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支出,建立和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将我国居民的购买力释放出来,利用消费红利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3.市场与政府的有效地配合。
马克思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是万能的。1929―1933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34年就任后,采取政府干预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美国经济较快的摆脱了危机的影响。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把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三中全会最新提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正确的对待“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的关系,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
参考文献:
(一)对财务危机的预警反馈进行实时跟踪与分析
为了发挥预警机制的时效性,企业应该注重对财务管理部门的设置,专门成立一个机构或岗位进行财务预警的监控与分析工作。同时按期对企业经济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监控并分析、反馈存在的问题,对核心指标进行每日实时跟踪与记录,并依据企业在各个经营阶段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等报表及时给出合理、有效的判断,保证预警机制的时效性与及时性。
(二)使用健全、合理与科学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
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对风险的判断标准与运作机制主要是依据财务指标对企业财务风险高低的评估,所以财务指标对构建健全、完善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指标必须能反映出企业的资产偿还能力、市场盈亏情况、产品销售额、运营状况和未来升值空间等状况,全面、合理和科学地表示出企业的财务状况。根据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有针对性地使用预警指标,能够使预警机制的判断标准更加精确、对风险的评估更加可靠。
(三)构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内部监控体系
要使企业财务危机的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应有的预警、监控和跟踪作用,就要对预警机制内部的运作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以提高预警机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企业要对预警机制的指标、运行、监管和反馈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控与把关,设置一系列的监控措施,成立监控专案小组和部门,对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并给予预防的措施。比如企业成立把管理会计作为基础的内部监管制度和专门的应对小组,对企业资产的流向、使用情况和企业财务成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天候的监督与跟踪。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进度、工作产出和做事态度进行监督,避免财务人员监守自盗。另外企业还应明确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内容,成立责任明确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将责任明确分配到每个财务人员的工作上,使财务人员互相监督。
(四)全面了解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影响因素
对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影响因素要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方法去完善和优化预警机制。因此在构建企业财务危机的预警机制前对企业财务可能会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与探讨,从外部环境如客户、竞争对手、国际形势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不同的环境对预警机制构建的影响。再从内部环境如企业经营环节、组织架构等方面探究企业规避风险的措施。综合分析不同环境对预警机制的构建能够使预警机制更符合企业财务特点,从而提高预警质量。
二、结语
一、主权债务危机发展的历史
债权与债务的关系最初来源于信用的发展,在市场主体中的个人、企业之间产生,后来,随着国家的不断出现,每个国家的职能也在不断地扩大着,如果政府的税收满足不了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需要,那么政府就要开始举债,接下来就会出现一连串的主权债务问题。当一国的政府对所欠的债务无力偿还时,就会出现主权债务危机,这和个人或者企业在无法偿还债务是出现的个人危机和企业破产是一样的道理。
国家主权债务的危机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研究显示,从1800年一直到现在,债务违约事件在世界上至少出现过250多次,在19世纪20年代和大萧条时期,全球有近一半的国家都出现过债务违约的情况。在二战后更是严重,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主权债务危机。这次的主权债务危机,是由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一些以航运、旅游产业为主的国家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政府为了救助银行业的困境,相继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
二、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解读主权债务危机
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经济理论,以总量分析为主。宏观经济学中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主要的调控手段。现代政府债务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大概已经超过了200年,但对于公债的作用和看法却一直饱受着争议。比如:威廉·配第以及梅隆、詹姆士·斯图亚特等人对公债持比较积极肯定的态度,而法朗斯·魁奈以及查尔斯·达芬南、大卫·谟等人则持否定的态度,认为下一代人会因为公债而加重今后的负担,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国家破产。大卫·李嘉图通过“李嘉图等价”证明了政府发行公债并不能增加财富,后来巴罗也论证并发展了这一思想,但是詹姆斯·布坎南、詹姆斯·托宾等人却对李嘉图的这一理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指明了李嘉图的定价定理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效用的。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西方政府的干预思想又开始兴起了,一些经济学者提出了公债无害论的观点。英国的凯恩斯和德国的卡尔·迪策尔等人提出了公债是一种信用的高级形式的观点,他们认为大规模地发行公债可以体现出国家的进步程度,可以有效促进资本的积累和国家经济的发展。鼓励政府大力发行公债,并主张公债和赤字以及补偿性财政政策相联系,形成了“斟酌使用的需求管理政策”的局面,这一理论在后来也由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得以继承和发展,如:阿尔汉·汉森、萨缪尔森等。
在20世纪70年代的发达国家中,出现了经济滞胀的情况,这使凯恩斯的理论受到了质疑。由于挤出效应、理性预期等因素,一些供给学派、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等学者认为:政府发行公债其实并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而有些学者则认为公债和财政赤字可以刺激政府扩大开支,并提出在政府债务中,内债和外债是等价的,公债只能用于为资本项目融资。
三、主权债务危机反映出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困境
(一)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不能有效解决主权债务危机
目前看来,要解决主权债务危机还是有困难的。根据西方的宏观经济学经典理论来说,要解决主权债务危机问题,要加大政府的收入,减少政府的支出或者借债筹资。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样做会导致经济的进一步萎缩,影响政府的收益。而政府已经出现了债务危机,这个时候再去借债筹资,就更增加了筹资的成本,使债务危机更加严重,而且有可能陷入“以债养债”的恶性循环,就像美国2007年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一样。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各国在财政上大多都出现了赤字,很多国家都运用举债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这样就恶化了主权债务危机,使政府进入了两难选择的境地,暴露出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困境。
另外,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市场对当前的世界经济给予了比较好的预期,美债危机与欧债危机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信用评级遭到了下调,使得投资者不得不对未来全球经济前景的预期进行修正,这也造成了全球股市出现剧烈的动荡。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在进行了两次量化宽松政策后,还要进行第三次,财政政策也用到了极限,市场对美国的未来经济预测的是很难复苏。面对这种债务攀升、增税困难的低迷局面,现有的宏观经济理论不能够对此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建议,也没有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二)宏观经济学对政府行为的假设和分析存在缺陷
宏观经济学把政府作为经济主体纳入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实现了政府在经济运行和调控中的作用,规范了政府合理地介入,引导了经济的运行。这样,政府既可以通过政治权利来影响资源的配置,还可以以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制度形式来影响,现在经济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失灵的情况一般来自于自发的市场调节。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现有的西方宏观经济学在对政府行为的假设和分析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1.西方宏观经济学根据新古典分析范式,把政府假设为一个具有理性的“经济人”,这种假设不太符合现实,也过于简单,忽视了人的行为受到文化、道德等因素影响的现实。凯恩斯等人在建立宏观经济理论的时候并没有指出这一特性,但还是认为政府具有完全的信息,能够很好地测出并解决经济波动,提高宏观经济目标的力度。詹·M.布坎南和戈登·塔洛克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从政府雇员个体的角度提出掌握行政公共决策权的领导和官员也都是政府的“经纪人”。政府为了实现社会稳定,出现了“支出冲动”,以为这样可以刺激经济的复苏,其实不然,这种出会刺激政府不断扩大支出,在特殊情况下还要通过借债来实现融资。
2.西方政府为了实现“四个目标”,借助于财政货币政策干预经济运行,忽视了政府行为的社会性。在实际调控中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外交等。如果在分析政府的经济行为和决策时将必要的社会和政治因素舍弃掉的话,那么得到的假设和分析就可能会存在缺陷。
3.凯恩斯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以来,宏观经济学已经被世界广泛接受,但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西方主流经济学受到了质疑。所以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理论能够更好为指导实践服务。
四、结语
主权债务问题由来已久,其产生的背景与历史上经常出现于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特点是不同的,在选择治理危机的路径上也存在着许多困难,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宏观调控四大目标的实现,政府负债是实现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所以政府公债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果运用得当并不会带来主权债务危机。
参考文献:
[1]张秋.再论政府职能错位与银企关系的恶化——我国银企债务危机形成的原因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05).
[2]黄茂兴.冲突与和谐:经济人与政府人——兼论和谐社会中政府“经济人”的行为模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3]杨华,殷东萍,龙海波.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地方政府行为定位分析[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04).
[4]陆岷峰,张惠.政府适度负债规模的研究——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到中国地方政府负债风险谈起[J].南都学坛,2011(05).
[5]陈志昂,杨露,董挺.基于M-F长期债务模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分析——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为例[J].山东经济,2011(04).
[6]曹凯,陈佶玲,潘毓东.欧元区政策二元性矛盾及协调措施探讨——基于《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视角[J].经济论坛,2009(19).
[7]姚铃.欧债危机路漫漫中欧经贸待考验——剖析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影响[J].国际贸易,2011(09).
[8]刘新华,白玫.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
作者简介:王健(1981-),男,山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专业2011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