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基本情况汇报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学校基本概况
xxxxxx为全县教育文化大乡,全乡现有人口约 万人,下属行政村 个。xxxxx学校下设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完全小学 所,幼儿园 所,教学点 所。2018年9月统计,现有教师 名,学生, 名(幼儿园 名,小学生 名,中学生 名)。其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 人。无辍学学生,适龄幼儿均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
二、深入落实教育扶贫资助政策
1.学校紧紧围绕“决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做到政策宣传全覆盖,资助对象无遗漏。”的工作目标,全力做好辖区内学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确保应助尽助、应补尽补,一个不少,一项不漏,实现不漏一人不错一人。
2、扎实做好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及时发放资助政策明白卡、大学生信用助学贷款宣传单、中职学校学生资助、“雨露计划”资助资金告知单、资助资金告知书等,确保了学生及家长对政策、资助资金发放知晓率达100%。
3、扎实做好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认真摸底,准确提供校内住宿生信息;规范审批流程,确保在册贫困户子女寄宿学生100%享受;复核、公示、上报后严格按规定发放,确保了知晓率达100%。
4、扎实做好学前儿童资助工作。认真摸底,规范流程,确保在册贫困户子女100%享受资助政策;经复核、公示、上报后严格发放。,确保知晓率达100%。
5、扎实做好生源地助学信用贷款政策宣传工作,动员在册贫困户家庭积极办理相关贷款(力争贷款比例达80%以上,最少不得低于80%),协助做好贷款申请工作。
6、切实做好本乡户籍在县外就读的贫困户子女资助摸底工作,发放资助资金告知书,确保知晓率100%。
7、根据县教育局安排,配合各普高、中职及县外学校及时送达学生资助告知书到贫困户,确保享受资助政策知晓率100%。
8、广泛开展辖区内教育帮扶工作。中心学校组织九年一贯制学校辅导各小学、幼儿园、教学点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实现辖区内均衡发展。
9、及时与乡扶贫办及各村对接,做好贫困户子女在校生的动态调整和已享受教育扶贫政策的信息登记、记入扶贫手册工作。
三、控辍保学讲实效
学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做好了适龄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工作,及时了解掌握了本校流动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去向,督促家长及时办理学生异动相关手续,全面加强学生学籍管理,确保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全部按时返校。同
四、扎扎实实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
1、改善生活条件。深入贫困户,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规划,结合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出行、吃饭、穿衣、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问题,帮助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存条件。
2、发展增收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和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努力探索构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3、提高幸福指数。坚持物的扶贫与人的扶贫有机结合,把改善贫困户人居环境与提振精气神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业兴、家富、气神”,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幸福指数。
五、组织保障
1、中心学校校长是学校精准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全乡教育扶贫工作的部署、落实、监督、问责等工作;分管教育扶贫工作的中心学校专职副书记、各校校长、各教学点负责人、幼儿园园长是教育扶贫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相应范围教育扶贫工作的组织实施与监管;其他人员为教育扶贫工作的具体责任人,负责对应工作的组织实施。
今年,省、市人民政府对我县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是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次良好机遇,是对县、乡各级政府近年来发展教育事业的一次大检阅。根据省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县教育工作将于6月10日左右接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评估检查。这次督导评估检查要求之高、检查之严,不亚于去年省政府“两基”“普实”复查验收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能不能顺利过关,就看各乡镇、各部门在座的各位领导思想上重视够不够,工作措施落实不落实,工作成效明显不明显。为认真做好迎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评估验收,下面,我主要讲三点意见。
一、市级教育督导复评情况通报
5月11日至13日,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对我县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复评。复评组对照《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和《〈云南省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评估要点及评分要求》等文件内容,采取“听、看、察、访、议”等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坚持鉴定性评估与发展性评估相结合,力求客观、如实地评估元江县教育工作。复评组首先听取了元江县关于全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分别召开了人大、政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乡镇和学校负责人座谈会,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质询,深入到澧江、东峨、青龙、因远4个乡镇政府及当地的中小学共14所学校实地检查,认真细致查阅了相关档案资料,抽查清点在校学生情况,进一步验证、核实县政府的自评报告。通过两天多的调查核实,复评组认为:元江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作为宣传、动员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大事来抓,县、乡(镇)政府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责任履行到位,全县上下形成了迎接督导检查的浓厚氛围,自评工作严肃认真,扎实细致,有关档案资料较为规范,掀起了继“普九”之后的又一轮关心、支持教育的热潮;自评报告内容基本符合全县教育工作的实际;检查组所到学校管理有序、师生精神状态好,教育质量逐年上升,校园环境做到了绿化、美化、人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发挥了环境育人和管理育人的功能。评估组给我县教育工作督导复评分为91.5分,基本达到“教育工作先进县”的分值要求,但由于评估过程中发现有涉及“教育工作先进县”一票否决的要素(主要是d级危房严重超标),评估组经过认真合议后,同意将元江县作为“教育工作合格县”等级呈报给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评估认定。
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在充分肯定我县教育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中肯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一是危房偏高。全县中小学现有45584平方米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16.21%,远远超出评选“教育工作先进县”标准中关于d级危房比例不得高于3%的要求。
二是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我县中小学宿舍较为拥挤,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大多数是简易房,学校没有洗澡房,厕所十分简陋。实验仪器老化,自然破损、报废、消耗较大,原来配备的实验仪器与新课改教学需要不相适应,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音体美、卫生、劳技器材配置严重不足,生均图书不达标,小学计算机配置生机比也不达标。
三是我县初中控辍保学形势不容乐观。近几年,县、乡政府加大了初中控辍保学的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仍然有突破省定标准底线的危险。辍学率2008年为2.59%,从数字上看虽然不超标,但是初中生辍学是动态的,稍有疏忽,辍学率就会反弹和超标。个别初中学校的辍学率已大大超过3%的指标要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基本解决了因贫辍学的问题,但对于因厌学而辍学还缺乏有效措施。
四是进一步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元江县教师队伍在区域分布、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等方面尚不够合理,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是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
1、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学校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特别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完善寄宿制学校的配套建设,重点支持寄宿制农村初中改善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和文体设施的条件,加强住宿生的安全管理、卫生管理,高度关注寄宿生的身心健康。
2、评估档案资料要力求规范。加强对乡镇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更多地体现政府行为(个别乡镇的汇报材料是教育部门的工作总结)。县级与乡(镇)的统计数据要一致对应,同时要注意数据核实,如实反映情况(因远镇初中入学率92.37%,低于95%属于“不合格”指标,原因是因远二中未将户籍内在外借读学生算入)。关于档案资料和表册的一些细节问题,必须抓紧修改完善。
3、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云南省教育督导规定》,加强县教育督导机构的建设,成立元江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落实编制、配备专职督导人员,开展教育督导工作。
4、根据1986年国务院《教育费附加征收暂行规定》第八条“地方征收的教育费附加,按照专项资金管理,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提出分配方案,商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用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不得用于职工福利和发放奖金”要求,将“教育费附加”全额及时划拨县教育局“义务教育资金专户”进行专项管理、统筹使用。
5、抓好勤工俭学工作,促进基础教育和谐发展。要坚持开展以校园“五小工程”为主要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把办好一个食堂,种好一片菜地,养好几头肥猪,救助一批困难学生作为工作重点来抓。要从政策导向、资金支持等方面对学校的勤工俭学给予扶持。要把勤工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改善学生生活质量。
六是实地检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一是汇报材料上的问题。几乎所有乡镇都把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写成了教育工作总结,有的乡镇简单地把2008年省政府“两基”、“普实”复查验收汇报材料修后就进行汇报。没有站在政府的角度叙述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各乡镇对本次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认识上还存在偏差,错误地认为教育督导评估只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事情,恰恰相反,本次教育督导评估主要是督政,而不是督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当地党委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具体讲就是当地党委政府依法组织适龄儿童进行义务教育、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学校建设给予用地保障(勤工俭学实践基地)、力所能及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表彰优秀教师等等情况。二是资料装档方面的问题。个别乡镇在资料装档上比较随意,笼统地把各种资料混装在一起,不但不便于查阅,而且显得混乱。根据市政府复评组的要求,乡镇党委政府的教育工作资料应分开装订,并帖上标签。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乡镇党委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的各种文件,乡镇各种教育工作汇报材料、控辍保学先进材料,强化教育管理方面的材料,“两基”表册。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对我县教育工作的检查验收,是我县今年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对此,大家务必保持清醒头脑,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次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2008年5月,我县“两基”“普实”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去年主要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检查验收,而这次督导评估是对“普九”复查的进一步拓展、深化和加强,涉及部门多、范围广、要求高,是对县乡两级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全面的、综合性的检查验收。所以大家务必采取过硬措施,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照标准,查漏补缺。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这次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任务的艰巨性。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照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各项要求和指标,仍然还有很大差距。从5月13日市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对我县教育工作督导复评反馈意见看,我县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了教育督导评估的检查验收,又制约着我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加以研究解决。冷静分析目前的现状,迎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时间十分紧迫。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和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迅速将迎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
第三,我们要认识到做好迎接省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是提高我县教育发展水平的良好契机。这次省检的很多内容包含了中小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如d级危房排除等)的指标。这无疑是各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契机,也是推动教育上水平的大好机遇。各乡镇、各部门、各中小学校要通过这次省检,认真对照标准,寻找差距,尽最大努力把欠账补上,把迟早要干的事提前干好,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提高全县中小学校办学水平。
三、明确职责,狠抓落实,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
应该说,5月11日~13日市政府对元江县教育工作的督导复评只是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的一次预演,说直接一点,市政府对我县的教育督导评估并不算严格,所提出的问题也很宏观,但实际上我县在前次市政府教育督导复评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一些部门的领导在专家质询环节上,对涉及本部门的情况了解不全、掌握不清,这种情况在省政府督导评估时要避免发生。下面,我针对市政府教育督导复评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具体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县级职能部门工作
1、落实教育督导机构
一是县教育局要尽快提出《关于成立元江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请示》报县机编委;二是县机构编制委员会要尽快研究,尽快批复。(此项工作由县教育局和县机编委负责落实)
2、落实教育费附加的拨付
按上级有关文件要求足额拨付教育费附加,并办理拨付相关手续。(此项工作由县财政局和县教育局负责落实)
3、材料档案:一是县政府教育工作汇报材料以《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基本情况登记表》为依据,进一步核实相关数据;增加社会力量办学、教师小区建设和捐资助学情况的内容;利用图片、统计图,把县政府汇报材料做成电子文稿。二是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申报材料经修改定稿后,按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要求,做好材料申报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表册档案,核对县、乡两级教育相关数据,做到表表相通,册册相符。(此项工作由县教育局负责落实)
4、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要出席汇报会、座谈会和反馈会,并能回答专家质询本部门的相关问题和涉及的数据,说得清本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县政府办:做好部门之间协调工作;相关文件的印制和下发;认真做好迎检工作方案,包括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日程、会场、食宿、车辆的安排和标语的布置等等。
(2)县发改委:熟悉和掌握“十一五”元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相关教育工作和教育设施建设项目立项及教育收费情况。
(3)教育局:一是指导全县各乡镇、中小学做好复查迎检准备工作,帮助全县各中小学建立健全备查的“两基”、“普实”表册和学校管理工作档案,充分展示我县在强化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办学质量等方面的成果。二是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涉及“一票否决”的普及程度的各项指标达到省定标准。三是配合县政府办做好各种迎检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4)广电局:一是制作教育工作的电视专题片;二是及时报道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在我县的检查工作情况,做到当天活动当天报道,并全程跟宗报道。
(5)人事局:熟悉和掌握全县教职工配备情况、农村富余劳动人员转移培训和社会效益的情况、禁止使用童工专项整治情况。
(6)财政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按规定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和拨付情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执行情况;“三免一补”经费拨付情况;及时拨附相关教育经费。负责向省督导评估团解释和说明教育经费的相关问题。
(7)农业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农村成人中等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科教统筹取得的成果情况。
(8)公安局、工商局、文化局、卫生局、建设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本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同时要安排人员,在这段时间经常开展整治学校周边环境、食品安全、文化环境等活动,认真治理学校门口摆摊设点、无证占道经营的现象。在城区中小学上学、放学时段,公安要帮助学校维持校门通秩序。
(9)其他职能部门,也要按元政办发〔2009〕12号《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元江县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有关部门教育工作职责的通知》的规定,负责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说明本部门所履行的教育工作职责情况;对一些未按要求达到的硬性指标要写出专题报告说明情况。
(10)其他要求。凡参加汇报会的部门领导,会后要认真通读全县的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凡是涉及本部门的相关情况和数据,务必做到汇报会当场解释得清、道得明;同时,各部门在专家质询时要能密切配合,相互补充汇报、说明情况。
(二)乡镇工作
1、对尚未入学或流失的适龄少儿,要认真梳理,摸清底子,建立翔实可靠的流失生名册;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乡、村、社和学校、教师的职责,依法采取“动员劝学”、“强制执行”等多种办法,使辍学生重返校园完成义务教育,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程度”的各项指标达到省定标准。
2、乡镇长汇报材料:要从乡镇政府的高度,认真总结近三年本乡镇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学校布局调整、“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控辍保学”工作、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材料应包括乡镇基本情况、主要措施与成效(重点部分)、存在的问题、今后工作的打算。要对现有的汇报材料进行认真修改,材料中涉及到的教育统计数据,要以2008年度学校统计年报和“两基年审情况登记表”为准。修改好后报县教育局进行审阅定稿。
3、档案: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要组织发动中小学、各站所,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认真挖掘和整理相关教育工作的材料,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育工作档案。具体按会上发放的《乡镇档案资料》要求建立。乡镇档案要摆放在汇报会所在地,不能放在学校。
4、要做好2个彩色封面材料:一是乡镇长汇报材料;二是迎检方案等材料合订本(文件顺序为自评领导小组、迎检方案、08年履职自评报告、07年履职自评报告和06年履职自评报告)
(三)学校(幼儿园)工作
(1)要进一步整理完善近三年“两基”、“普实”表册和学校管理工作档案,特别要认真核实各种材料中使用的数据是否与教育统计数据相符。加强与公安等职能部门的联系,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搞好学校卫生保洁工作,以斩新的校园面貌和良好的师生精神状态迎接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
(2)要做好3个彩色封面材料:一是迎检方案等材料合订本(材料装订顺序为自评领导小组、自评实施方案、近三年学校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二是学校(幼儿园)特色材料(3至5个材料);三是学校(幼儿园)简介(检查组进入校门时分发)。
(3)检查期间,学校所有教职工要佩戴工作牌。
(四)迎接工作
1、县、乡镇主要领导,一是相关人员(乡镇包括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中小学校长,并由乡镇长汇报)要参与迎接;二是按通知要求参加汇报会和反馈会;三是全程陪同检查。
2、县、乡镇、学校、住宿宾馆均要在醒目的地方悬挂“热烈欢迎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莅临我县(乡镇、学校)指导教育工作”字样的标语。(此项工作由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负责落实,具体由县教育局负责通知乡镇和学校)。
3、乡镇召开汇报会时,涉及的乡镇站所长和学校校长要参加会议,并接受督导评估组的询问。
(五)相关工作要求
1、县、乡镇、学校所有表册、材料的修改完善及归档工作,要在5月31日前完成。
泉州市泉港区妇幼保健院
2013年10月 日
泉港区位于福建省中南部沿海的湄洲湾南岸,地域面积321平方公里,辖6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99个行政村,总人口36.72万。泉港区现有公立医疗单位8所,其中县级公立医疗卫生单位3所。泉港区妇幼保健院为其中一所区级公立医院,今年来,医院加强服务环境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扎实开展创建二级妇幼保健院工作,现将创建二甲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位于泉港区山腰街道新民街,总占地3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62平方米,全院共有职工12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者13人,中级22人;编制床位60张,实际开放床位50张。2002年6月通过省级爱婴医院评估,2003年1月顺利通过创建“一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验收,承担着泉港地区妇产科、儿科、计划生育危重症抢救及出诊、接诊、会诊重任,加强对全区各医疗机构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和基层妇幼保健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为推广和应用妇幼保健实用新技术,控制人口出生缺陷,提高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院现拥有美国飞利浦HDI4000二维彩超、迈瑞全自动生化仪、多功能麻醉机、电解质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听力筛查仪、胎儿监护仪、蓝光治疗仪、电子阴道镜、脉动真空灭菌仪等大中型医疗设备;2012年出院病人1985人次;NICU为全区医疗机构中独有的科室。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先后获得了泉州市“三八文明号”,“无红包单位”,“纠风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新时期践行福建精神、惠女精神”模范集体,“省十佳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各项业务工作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1、扩大基本建设规模,规范设置保健与临床科室。
2013年6月,在区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开展产科病区标准化改造,优化医疗服务环境,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为孕产妇创造优质、高效、安全的分娩环境。我们紧紧抓住创建二甲这个机遇,准确定位,根据《福建省县级妇幼保健院规范化建设标准》和《福建省二级妇幼保健机院评审标准》,规范设置妇保科、儿保科二级科室,充实完善了产科、儿科等两大临床科室,扩建不孕不育症专科门诊,规划建成了科室齐全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县级妇幼保健院。
2、加大设备投资力度,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近年来,针对医疗器械设备陈旧落后的局面,我们紧缩各种开支,陆续全面更新了陈旧的医疗器械设备,配备美国飞利浦HDI4000二维彩超、迈瑞全自动生化仪、多功能麻醉机、电解质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听力筛查仪、胎儿监护仪、蓝光治疗仪、电子阴道镜、脉动真空灭菌仪等等大中型医疗设备。
三、人才培养工作
近年来,我们陆续选派业务骨干到省市级医院相关专业进修学习,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二次在全区卫生系统公开招考调入具有较强业务素质的医护人员10余人,从省内各医学院校招聘毕业生10余人,并作为后备人才,加大培养力度。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为我院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在提高业务素质方面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抓职工思想教育。利用早会时间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认真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学习《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和卫生行业纪律“八不准”等法规、条例,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激励医务人员牢固树立“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精益求精、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坚持“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病人第一”的服务理念,把“以病人为中心”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医疗服务环节。二是抓岗位业务知识技能提高。继续聘请省市级专家和本院学科骨干人才为全院医护人员授课。今年,结合我院创等级工作,先后邀请市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专家、市第一医院医疗、护理、院感、医技、行政后勤等一批医学专家分别到我院现场辅导,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理论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三抓继续医学教育。积极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参加省、市、区卫生系统举办的医疗业务知识学习,严格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学分管理,要求全体专业技术人员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每年要完成继续教育规定的学分。
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工作
2012年来,我们抓住创建二甲这个机遇,经赴石狮市、晋江市等县级妇幼保健院参观学习,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工作经验,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参照《福建省二级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以及医疗机构工作制度规范、临床诊疗护理常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编写了《泉港区妇幼保健院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汇编》、《泉港区妇幼保健院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汇编》、《泉港区妇幼保健院常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实用资料手册,同时,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管理理念,以狠抓医疗安全、注重落实为突破口,逐步规范各项医疗保健行为。按照“三基、三严”训练计划的安排,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三基、三严”理论知识培训及心肺脑复苏、产后大出血等演练,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力。
五、妇幼保健工作与民生工程
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及妇幼公共卫生项目的启动,针对农村妇女病患病率高、婚前医学检查率下降和出生缺陷发生率居高不下的状况,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努力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开展重大公共卫生,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
1、组织开展有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我院采取广播、墙报、宣传册子,举办各种学习班、义诊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妇女、儿童保健常识,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在“福建省妇女健康关爱月”期间,组织妇产科、检验科医护人员到普安工业区开展以“送健康理念、送健康知识、送健康服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猜谜语、免费发药等形式,向广大妇女开展以防治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为重点的妇女常见疾病筛查和防治知识宣传,共义诊100多人,发放宣传材料200多份,免费发药近千元。通过活动开展,对农村妇女的身心健康提前做好预防预警,有效提高了农村妇女对疾病预防的自我保护意识。
2、做好婚前孕产妇叶酸的发药工作。我院按照《泉港区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的实施意见》的要求,通过加强与区民政局、各乡镇计生办、基层卫生院沟通协调,采用计生办办证时发药,妇幼保健院婚检时发药,村医按需发药等多种渠道发药,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我院利用婚检对欲婚农村妇女进行免费发放叶酸,并及时把发放信息反馈给村医,让村医进行随访,以切实提高目标人群叶酸服用率和依从率。
3、积极开展妇女病普查工作,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2012年我区被列入福建省宫颈癌项目筛查县区,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根据省市开展项目部署要求,在区卫生局领导下和区妇联、区计生局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为充分利用这一大好时机,抽调技术骨干参加培训,认真准备,精心安排,在全区各乡镇卫生院全面展开项目筛查工作,确保筛查质量。绝不搞形式、走过场。对筛查出的异常进行了专门登记、治疗和随访。2012年9-12月份,全区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筛查任务数1500人,实际已筛查1635人,完成计划筛查任务的108.7%,带动了我院妇科的发展。
4、落实免费产前筛查工作,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儿发生率。为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不断提高孕28周前出生缺陷发现率,减少严重缺陷儿的出生,按照省、市政府部署安排,在我区实施农村孕妇和城市低保孕妇免费产前筛查诊断项目。截止至2012年12月中旬,对15-20周孕妇进行血清生化三联筛查535人,任务数500,完成率107%;对18-24周孕妇进行产前彩色超声筛查532人,任务数500人,完成率106.4%。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筛查任务。
5、托幼机构的管理。儿保科人员经常到各幼儿园进行检查指导,在开学期间开展“关心下一代”主题活动,并开展每年一次的幼儿园体检工作,每年对实验幼儿园等区直单位的1500多名新入园的适龄儿童和在园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对查出的疾病都能给予治疗。从而带动了医院儿科、检验科等科室的工作。
6、孕妇学校建设。围产保健科对来院检查的孕妇进行建卡登记,特别是实施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以来,通过各种途径使孕产妇了解系统管理的重要意义,熟悉孕期保健的具体方法,包括如何科学孕育宝宝,孕期的注意事项,营养指导等内容。保健工作的扎实开展极大地促进了临床,保健和临床的有机结合,既使人们的保健意识得到了加强,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六、党风廉政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完善党务、院务公开工作制度。按照院务公开要求,凡涉及重大项目投资、财务开支、人员调配、发展党员、干部任免、评先表模等事项都在公示栏中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门诊大厅设置电子滚动屏,公开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药品价格等内容;认真贯彻执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规范补发《出生医学证明》须知、签发流程;开设咨询、投诉电话和群众意见箱等,方便群众,增进沟通,加强监督。
2、完善医德医风考评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办法(修订)》,定期开展医德医风考评活动,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晋升晋级、聘任、评先评优、绩效工资挂钩,并在医院公开栏上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每月开展一次“医德医风”服务之星评比活动,科学评价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根据综合评价情况,每月评选8名“医德医风”服务之星,在科室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激发医务人员的争先创优意识。
3、加强医德医风监督检查。成立泉港区妇幼保健院效能行风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效能行风督查工作制度,坚持每周不定期到各科室开展效能行风专项督查2-3次,并在医院醒目位置设立群众举报箱,公示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对群众举报电话、举报件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对发现确实有职业道德问题的医务人员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到位,在医院公开栏上公示,情节严重的在全院职工大会上通报批评并给予相应的惩处,记录到医务人员医德档案中。2007年获得“省十佳巾帼文明岗”,2008年被定为市级“第六届创文明行业竞赛示范点”,2012年被市妇联评为新时期践行福建精神、惠女精神模范集体。
通过以上努力,我院的整体管理水评、保健内涵建设、业务质量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还有许多不足,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乘创建二甲之东风,继续努力,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决心将我院建设成为诚信、和谐、服务技术一流的规范化标准化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为实现我区妇幼保健事业大跨越而奋斗。
我受区教育局委托,就我区教育收费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教育收费的基本情况
教育收费政策性,涉及广泛,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根据省市物价行政部门的文件精神,教育收费有规定性收费、代办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三类。规定性收费是省市物价部门明确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数额,有杂费、借读费等;代办性收费是省市物价部门明确规定的学校为学生代办必需学习用品的费用,有课本费、簿本费、制作材料费、课本配套练习册费等,每学期结束,按实结算,多退少补;服务性收费是学校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和上级有关要求,在家长自愿的基础上代为收支的费用,有班级活动费、春秋游费、卫生防疫费、校服费、保险费和其它合理必办的费用,按实际支出收取。年全区小学根据省物价局文件规定按每生每学期70元的标准共收取杂费195万元,该项费用由各学校收取后作学校公用经费支出。代办费目前各小学按省规定每生每学期预收150元,学期结束时根据年级和学生实际支出结算至每名学生,一般中低年级退费为多,高年级基本持平。服务性收费由各学校在期中期末两次根据实际支出补收。
除上述三项教育收费以外,部分学校根据《教育法》第六十条“国家鼓励境内、境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和《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第四款“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的精神,在家长完全愿意的基础上接受了捐资助学款,年共接受808.53万元,该款主要用于学校设备添置、基建维修、体育卫生、图书报刊、教育研究、用水用电等各项公务支出以及优秀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优秀教师的奖励。
二、教育收费的专项治理
教育收费专项治理,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学校乃至全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根据教育部、省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意见》精神,近两年来,我们按照“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标准、强化监督、从严查处、狠抓落实”的要求,就教育收费专项治理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认真学习,统一部署,落实组织领导
教育局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专门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收费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和重要思想的高度,坚决执行学校收费管理的各项规定,决不以任何理由搞变通、打折扣,坚决纠正一切乱收费行为。教育局专门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教育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方案;在“教育”网站设立了“市区教育行风建设专栏”;提出了《市区教育局政风建设公开承诺》,就实行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态度、严格学籍管理、规范教育收费、加强师德建设、依法廉洁行政、完善公示制度、重视工作、设立投诉电话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向社会进行了承诺公示,接受群众网上咨询和投诉的电话从原来的一个增设到四个,并将其分为综合类举报投诉、违规补课投诉、师德师风投诉和学校乱收费投诉,作出了对署名来信和来访,将在15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的承诺。
与此同时,教育局在暑期学校领导干部会议,作出了工作部署,提出了目标要求,健全了相关制度,明确了治理重点。开学初,结合开学工作检查,教育局还对各校教育收费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的建立情况、教育收费专项治理的实施意见和方案进行了检查,以确保教育收费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2、认真排查,自查自纠,规范收费行为
在教育收费专项治理工作中,各学校能认真学习文件,根据文件要求建立学校收费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收费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不断完善了收费制度,并认真按照要求对本校从年春季到2003年秋季的收费情况进行了回顾检查,在自我排查、自查自纠的基础上,认真填写了各校《教育收费情况自查报表》。9月22-23日,区政府组织物价局、监察局、财政局和教育局联合组成检查组,抽查了5所学校。抽查的基本情况是:
(1)各校能严格执行省物价局、省教育厅《中小学代办费管理办法》(修订),认真执行收费管理制度,自觉遵守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和收费许可证制度,收费前能在校务公开栏里向社会和家长公示收费项目、依据、标准,或向家长分发《告家长书》;收费以后,能将现金收据或使用结果在公示栏内公示。
(2)各校都能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规范使用票据。检查中未发现单位或个人截留、挪用学校收取的杂费、代办费和捐资助学费现象。各校教育收费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义务教育的杂费收入,全部安排用于学校公用经费的支出,未出现挪用于教职工工资、津贴、福利等项开支现象。学生的代办费由学校直接用于购买课簿本等,没有单位挤占挪用。
(3)各校能认真规范收费行为,规定性收费能做到执行物价政策,服务性收费和代办性收费能坚持事前公示、家长自愿的原则,做到“收之有法,收之有理,收之有序,收之有情”。对属于“低保家庭”的孩子和外来民工特困家庭的孩子,有关学校均按不同情况给予了减免杂费、减免活动费、捐赠学习用品等照顾。各校在学期末按照代办费的规定开支范围,根据实际支出情况实行多退少补,学期结束都有告家长书和结算清单;未发现有强制学生订购教辅用书材料、课外读物、报刊杂志和强制为学生代办保险的现象。
(4)外省市借读生的借读费基本上都能按照物价政策收取,外学区学生的捐资助学费也能按照自愿的原则(有家长亲笔签署的自愿捐赠书)予以接受,并都能出具正规的票据。年全区学校共接受各类捐赠800多万,用于了改善办学条件及校园硬件建设。对中途转学的外省市或外学区学生,也能按照要求和规定,给予退费。
3、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执行收费制度
在教育收费专项治理工作中,自年春季到2003年9月,我们共接到有关反映教育收费问题的来信有8件,来访有5人次。根据反映的情况,我们按照“实事求是”和“依法治教、依法收费”的原则,认真调查研究,及时沟通交流,切实做好工作。对于家长反映的问题是失实的,我们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对于家长反映的问题是属实的,我们则根据政策及时整改处理:对发现多收的借读费或其他不符合教育规范收费要求的费用,及时给予清退,并做好家长解释工作,取得家长的谅解。年,连元街小学、崇宁路中心小学、风雷新村幼儿园共清退以实验班、兴趣班、建设费等名义收取的现金812580元;2003年,锡北路等三所小学的违规收费得到及时纠正,纠正金额为22378元。
4、巩固成果,积极申报,争创规范学校
为使教育收费专项治理工作做得更好,一方面需要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向广大群众宣传教育收费政策的“四个区分”:即正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政策界限;区分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收费政策界限;学校正常收费与自愿捐赠的政策界限;校内因素与社会因素导致的乱收费的界限。另一方面,各学校通过认真自查自纠,不断增强了规范收费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进程,现连元街小学和广勤路实验小学两所实验小学已提出“关于接受教育收费规范学校评估验收的申请报告”,其他5所中心小学也在积极准备,力争在年底前接受并通过教育收费规范学校的评估验收。区教育局争取在明年全部学校能通过教育收费规范学校的评估验收。
三、教育收费的几点建议
1、加大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
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教育必须先行。目前,基础教育现代化目标要求已基本明确,设备添置、设施要求、师资培养、布局调整需要教育经费的投入为支撑,各级财政必须加大对教育投入,满足学校正常开支,稳定学校教师队伍,特别市财政必须把教育附加费的大部分投入到基础教育上,以适应特大城市建设中城区中小学的同步发展。
2、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筹措教育经费的主要措施中提出,要鼓励和提倡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根据自愿、量力原则捐资助学、集资办学。各级政府要在社会积极倡导“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和捐资助学的精神,切实解决目前客观上存在的捐资助学和择校入学难以脱钩的状况。
3、适度调整教育收费的标准
一、村庄概况
我负责走访的有39户,这次一共联系了34户,有5户因外出打工或常年不在本村居住无法联系上。陪我走访的是前河西村的村委委员李传军同志,他热情的向我介绍了村里的情况,20**年3月份新成立的领导班子努力想为群众办点实事,新班子上任后,翻盖了快要坍塌的村委会办公室,由上级部门扶持花60万元为村里建了变电站,村里的路崎岖不平,一到下雨下雪天就变得泥泞不堪,村民行路艰难,他们已经上报了计划,并经上级部门批准拨专项资金在村里修一条1500米的道路,以方便村民的出行,方便学生上下学。
二、农民的心声
因为是春天农忙的季节,村民除年老的,外出打工的打工,到地里干活的干活,所以有的人家去四五次都找不上人,村民们对我们的走访非常配合特别欢迎,因为是一对一的直访,他们对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提出的问题给予了真实的回答。通过走访联系,我内心感受到巨大的震撼。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老百姓真好啊,老一辈子什么时候种地不缴皇粮啊,现在种地还有补贴,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着对政府的感激。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能领养老金,他们对党的惠民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肯定,特别对政府的养老保障和医疗制度赞不绝口。许多调查户纷纷表示,义务教育学费减免和资助,孩子们都能上学,村村通后出门不愁了,家电下乡、农机农资补贴、农村低保和救助等惠民政策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村里走访的干部多了,真正踏踏实实的为百姓办实事,老百姓的生活有盼头了,他们脸上流露出的笑容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存在的问题
因为掌握了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回来后在整理调查问卷中也发现了群众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2、养老难
在全县的经济建设中,广大的父老乡亲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是他们的居住环境差,农作物种植收入低,文化生活匮乏,老年人的生活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养老难的问题。老人缺少收入,虽然有医保制度了,药价现在也很透明,降低了不少,但检查费用太高,仍然负担不起,村民崔学中、刘成美夫妇都是80岁的老人了,夫妻靠种一亩地每年收入仅1000元,妻子刘成美常年卧病在床,去年看病花去了一万元钱,尽管生活如此艰难,走访中病床上的老人一直感激着政府每月给予的养老费,我被他们的淳朴和善良深深的感动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有的在县城买了房子不再在本村居住,这样村中有许多老人子女就不在身边,平时的生活缺少照顾,所以空巢老人多起来,有的一个人在家出点意外情况无法及时处理。所以走访中的老人们大多都提到要在村中建个养老院这样相互之间能有个照应。
4、宅基地的问题
由于村里现在不划宅基地了,现在的年轻人结婚没地方住,他们条件好点的就在附近的县城买房,条件不允许的只能把老人的房子装修一下当成新房,这样导致许多老人无房居住,在走访中他们多次向我们提到宅基地的问题。
在走访调查中,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很多,渴求解决的问题也很多,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养老难"这不仅是河西村存在的问题,也是广大的农村群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短期内也无法迅速解决,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养老制度的改善,情况会慢慢好起来。有了为民办实事的政府,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四、一点感想
通过万名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活动使我的工作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和提高。 增加了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为了能做好本次活动的各项工作,我认真的学习了党的各项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向在农村一线工作的领导干部学习工作方法、方式,让自己积累了更多的基层工作经验,增进了和群众的感情。通过和群众“面对面”接触、“心贴心”交流,了解到了老百姓切实关心的问题和他们存在的困难,为今后党和政府制定农村政策提供了科学的真实的依据。只有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与农民一起开展各项工作,农民就会理解你、支持你。 我体会到县委县政府组织的这次“联系群众、转变作风”活动不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而是饱含感情和责任。只有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他们的期盼,为改进工作、解决群众的生活生产困难积累经验。干部联系群众要树立为民形象。多做加快发展的事,多做有利于群众的事,只有加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才是党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同时,树立为民形象,还要求每一个领导干部要亲民、爱民,弄清楚群众到底想什么、盼什么、争什么,真正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群众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抓在手上,一件一件去落实。
为更好的深入到群众中去,把这次活动做实、做透,下一步我要做到,一方面摸清摸透联系户情况,分类联系,另一方面切实掌握联系户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好梳理归纳。要通过走访联系,切实把问题反映出来,对于一些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尽力联系相关部门能解决的马上解决,牵涉到一些违反政策的问题我们也耐心向他们解释清楚,群众都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我们党和政府切实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老百姓对党和政府是有感情的。
这次走访不仅使老百姓领会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使我们感受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民间最真实的反映,我们相信这一次的活动仅仅是个开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联系群众,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
走访调研报告(二)
爱国社区位于周村区西南部,社区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居民8000多人,是周村区较大的综合性居住区域,爱国社区在区委、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下,逐步提高和丰富着社区管理的发展,成为周村区比较有影响的社区。但是随着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提高,爱国社区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影响社区发展、社区自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着社区管理水平的提升与和谐社区的构建,为此,4月份,我对爱国社区行政管理工作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对在社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任务繁重
1、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当前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主性、自治性没有得到体现。一是社区自治的任务与工作要求有距离。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工作应有三方面内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区服务,但实际上社区服务做得极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与管理,但实际上的效果不明显;第三是丰富社区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实际上文体活动多,教育活动少。二是社区居委会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社区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具体规定了必须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公共卫生、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通过调查,以上这些职责应该是社区居委会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形式开展的,但是大多数情况是街道办事处要求社区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都通过街道办事处落实到社区居委会来执行。这使得社区居委会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盖。
我结合工作对50人进行了调查,当问到居委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时,有35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机构,只有10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还有5人不清楚。在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禄,为人分忧”;“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干活”的思想。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都认为社区居委会是街道办事处的下属单位,理所应当地完成街道办事处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2、社区事务缠身,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本地农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进入城市,使社区居委会面对复杂众多人口而发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增加、难度加大,“小社区,大社会”的模式,增加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强度。
3、政府部门职能不到位,社区自治职能弱化
繁忙的行政和社会管理事务使社区居委会陷于被动应付的境地,许多部门提出了“横到边,竖到底”、“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的目标和任务,以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指导、服务不到位,形成了会议多、检查多、报表多的局面。有些部门工作(含街道)进入社区没有发挥自身指导、服务职能,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而是习惯于把社区当作自己的下属单位去布置工作;热衷于创建、搞评比,轻内容、重形式,各项工作都要求“建班子、挂牌子、设展板、建台帐、要数据”。社区居委会每天应付着上级领导的检查和收集报表、传送各种数据,从而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居委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
(二)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
一是发挥自身职责,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经费较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负责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或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在当前形势下,社区居委会还要做好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这些都需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否则很难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在各项工作中,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的办公消耗,加之社区居委会自身水、电、暖以及电话费,一年就得需要6000元左右。日常的上网费和消耗,一年也需要5000元。政府部门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墙,制作展板,每年此项支出至少4000多元。
在社区居委会经费方面,我区规定每个社区居委会每年1万5千元。各街道办事处统筹部分外,社区居委会实际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三)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社区协管员待遇较高,如劳动、城管、矫正、治安协管员等都是由劳动部门安排的失业人员,工资比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高,不仅发工作服,而且遇年节还有福利。而社区专职工作者都是经过招考和居民选举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付出与回报差距较大。社区专职工作者承担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险个人负担部分后,每个人只有800-1000元月收入,直接影响了积极性,影响了社区管理工作的成效。
二、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应积极为社区居委会减负
一是理顺区街关系。要按照“条专块统”的原则,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由区委办局在街道设站(所),实现条条上的一专到底。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块块上的综合管理职能,具体讲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区政府的授权或者有关职能部门的委托,使街道具有综合协调权、处置权等,从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职能,对地区社会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达到高效的管理。
二是理顺街(部门)居关系。理顺关系要改变过去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成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任务。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管理四级网络中的一个网格,而不是一个“级”,这个理念是理顺街居关系的基础,必须牢固树立。按照政事分开的思路,将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做到“两个明确”:即明确哪些属于街道(部门)的工作,哪些属于社区的工作;明确哪些是政务性工作,哪些是事务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属于街道的工作,街道(部门)无权向社区摊派;属于社区的工作,社区有责任完成;对需要社区协助办理的工作,要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履行正式的授权手续。
三是明确社区功能定位,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区服务。主要是抓好四项服务:即抓好社区安全服务,保持社区的长治久安;抓好社区的文化服务,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区的健康服务,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抓好社区生活服务,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社区的长效服务机制,实现政事分开,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社,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居民需要与否、居民满意与否、居民拥护与否为社区服务的唯一宗旨,来推动社区服务。二要保证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权得到有效行使。这个权力能不能落实,关系到社区建设的成败。社区自治权应主要体现在社区民主决策权、社区管理权、社区财务自、社区依法协管权以及社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上,只有把这五项权力真正落到实处,社区居委会才能真正从大量的政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也才能真正把社区服务搞起来。
(二)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
目前的社区居委会经费由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这虽然有利于基层社区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难以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制约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同和归属,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
一是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帐户并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运转,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是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各社区要协调辖区单位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把社区各种各样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开发出来。
三是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在有偿或低偿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强自身实力。
四是政府要加大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在现有每年每个社区1万5千元基础上提高到3万元。
五是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政府部门和街道经批准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要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三)努力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
按照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精神,结合区域实际,调整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在提高月工资的基础上,可由区政府或办事处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年终奖励,同时,按照劳动法规定缴纳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切实解决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保障委员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走访调研报告(三)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全会的精神,进一步引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在泽州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大学生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加强大学生村干部与农民群众的沟通,县委组织部专门针对所有大学生村干部开展了这次民情大走访活动。
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大学生村干部详细了解每一户农民群众的家庭情况和生产生活情况,通过与村民谈心了解农民群众在就业就医、上学社保、吃水行路、通讯用电等基本民生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收集农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意见和建议,使大学生村干部进一步融入农村,真正成为泽州新农村发展的领导 者、建设者、推动者,为泽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地贡献。
4月9日,我们山河镇的全体大学生村干部在镇政府会议室集中,党委副书记肖书记和组织委员张委员主持了会议,并具体部署了这次的民情走访活动。会议结束后,我回到村里,将这次活动向村主任和书记做了汇报 ,在得到他们的支持后,我开始着手准备走访事项。
至5月10日,岭东村的调查工作圆满结束。现将岭东村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开展情况
二、调查成果说明
1、打工就业及子女受教育情况
岭东村没有任何经济产业,农民还是依靠种地为生。大部分的村民都在家务农,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会在农闲时外出进城打工。而外出打工只能选择一些临时性的建筑工,到农忙时还需回家照顾耕地。
子女受教育方面,由于岭东有一所寄宿制中心小学,这就方便了本村和邻村的孩子上小学,初中一般都选择衙道中学就读。由于享受到国家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九年义务教育在这里已经得到普及,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背起书包上学堂。
2、种植及养殖情况
岭东村主要以种植为主,耕地总面积为680亩,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黄豆、谷子等,人均330斤口粮;在养殖方面,全部为家户分散养殖,由于缺水等条件限制,并没有形成大型养殖规模。
3、全村家庭平均资产情况
岭东村有两户分别在207国道两边经营小型超市,一户在国道旁建有小型加水厂一个,以给过往运煤车辆加水为生;超过半数以上的家庭在近两年都新修了房屋;农用机械以犁地机、打麦机为主;电视机已成为较普遍的家用电器;交通工具多以摩托车为主。
4、吃水行路及社保情况
岭东村无资源,无企业,无集体经济收入。由于缺乏资金,投入不上,目前,全村未实现家家通自来水,村民只能到村里几个固定的吃水井挑水吃,一旦水源遭到破坏,村民的生活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缺乏水利设施也大大阻碍了种植和养殖的发展。
而且也是由于资金的短缺,村里4000余米的街巷道路至今没有硬化,只是在2004年完成270米的环村公路硬化工程,仍有1600多米环村公路未硬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村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
参加保险方面,20**年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比例为95%,他们着实体会 到了“新农合”带来的实惠与好处,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看病负担。加入养老保险的村民占全村的51%。
三、调查成果分析
这次调查主要是了解农民群众在基本民生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将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总结 如下:
1、农业发展方面
岭东村的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黄豆、谷子等杂粮,小麦种植是全村的主要品种,占总种植面积的80%。由于岭东村属丘陵地区,十年九旱,主要靠天吃饭,全村土地等级不高,水利设施基本没有,土地抗旱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致使粮食亩产量不高,导致了农业发展无后劲,农民在土地上增加收入受到严重制约。而且平均每户耕地面积不足5亩,人均口粮330斤,一年的收成除维持一家人的口粮外,剩余的只能用来兑换些大米和油等等,难以通过种植实现客观收入,再加上肥料的涨价,成本的提高,种地对农民来说根本不划算。
养殖方面,主要以家庭养殖为主,比较分散,而且缺乏水利设施和养殖技术,很难形成规模养殖。
2、外出打工方面
大多数农民只有在农闲时才能外出打工,而且只能从事建筑、煤矿等苦力活,多是临时工,固定性较差,相对不稳定,无固定保障。到农忙时又需回家种地,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增收,降低了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致富门路方面
由于多数农民思想保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文化程度偏低,受教育的机会少,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渠道不畅,缺乏致富信息、资金、技术及致富项目,没有招工信息来源,导致农民想挣钱,但是不知道怎样挣钱,一身力气却无处施展。,只能依靠微薄的种地和打工收入来维持生活。
4、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资金的缺乏直接导致了村里道路无法硬化,村民至今吃不上自来水。这不仅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也阻碍了岭东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遇到一位老人,他误以为我是收电费的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才了解到,这位老大爷因为去外村修路挣钱,错过了上门收取电费的工作人员,而自己并不知道去哪里交电费,只能黑灯瞎火地过日子,等待下次来收电费时补交电费通电。老大爷现在一人生活,老伴去世二十多年了,儿子高中毕业就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基本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可能还有很多,他们非常需要我们的帮助。
在岭东村有一些外来村民,他们在这里租住房子给小孩做饭,由于本村没有幼儿园 、小学,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生活又无法自理,只能家长跟着孩子一起“上学”,这样远距离地送孩子上学,无形之中又加重了家庭的负担。还有些村民,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但由于不了解申请助学贷款的具体手续,苦于筹不到学费而发愁。
四、发展建议
1、调整种植业结构,着力解决好农民的增收问题
岭东村作为一个纯农业种植收入的村,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主要应在有限土地上做文章下功夫。一是要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引导农民要科学种田,选用优质良种,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保证增产增收。二是要调整种植结构,适时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要紧密结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选择适合本地能种植且效益高的粮作物品种。三是修建水利设施,保证土地旱涝丰收。
2、政府出面,以点带面扶持农村经济
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积极向农民提供致富信息及技术。在即将进入农闲之季,向农民提供招工信息,架起用工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桥梁。对于有致富想法但缺乏资金的农民,政府可以出面帮忙解决贷款问题,消除农民的资金难题。还可以建立项目示范点,提供技术和人才,以点带面扶持农村经济。
3、培育新农民,改变落后观念,提高农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