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危机管理过程

危机管理过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危机管理过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危机管理过程

危机管理过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区安全;危机管理;存在问题;完善途径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057-03

一、我国的社区危机管理体系概述

随着危机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大,社区居民的风险意识不断增强,社区安全治理工作越来越重要,社区逐渐成为了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居民区正在逐步“社区化”,社区治理模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社区危机管理的最佳过程应该是政府、公民、社会组织、商业组织互动和共同参与管理的过程。目前,我国社区安全治理工作主要归政府统筹,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我国还缺乏稳定而成熟的公民社会,其次是我国社区安全建设起步较晚,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环境尚不成熟[1]37。

由于我国的社区并未完全实现自治,主要是由居委会来管理,而居委会隶属于街道办事处或区政府。因此,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居委会主要服从街道办事处或区政府的指挥,扮演着与政府相似的角色,有着相当浓厚的行政色彩,可以说是“准政府组织”。所以,本文在论述社区危机管理的过程中把其归为“政府类”。

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其动机和效率必然随着自上而下的等级传递而不断衰减。同时,由于民众在这一过程中是被动的、受管理的,其参与度和热情度都会大幅下降[1]2。所以,我国目前在社区危机管理方面总体效果并不是很突出,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浙江省杭州市某社区的防台抗台过程

2009年8月10日,台风莫拉克造访杭州,在近两天的台风侵袭期间,杭州某社区内受灾严重:社区严重积水,最深处达两米多,出行困难;高配房、水电房受损严重,停水停电;通往市区的交通中断,物质匮乏;社区内大部分树木横倒在社区路上,造成社区居民出行不便;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特别是社区路地护栏、绿化;多块广告牌掉落等,损失金额约为7850万。

社区遭遇台风袭击事件,属于典型的自然灾害类公共危机,此类危机的主要特点是发生速度快,受灾面积广,对人身财产的威胁大,但又具有不可逃避性。本文以社区危机的生命周期为基础逐一分析某社区管理的各阶段情况。

第一阶段:社区危机的预警

预警是危机管理的基础所在。该社区在预警过程中做到了以下三点:第一,宣传准备。居委会确保了全体居民知道台风发生的时间、地点、风力以及可能发生的危害。其主要措施是在社区的公告栏台风预警信息;在各楼层张贴告示;社区内网台风预警信息的颁布;居委会做好了突发事件处理方法的宣传。居委会的后勤部门制作了处理突发性事件流程图分发给各个小区的值班室,工作人员都将其贴在了醒目位置。这些措施有助于在危机来临时提高危机管理水平。第二,组织准备。组建台风灾害临时应急中心,确定决策层、指挥层,并以小区或企事业机关为单位编制台风防御组,并指定组长,组长作为处置层,由组长负责通知到组内的每一个成员。第三,人员准备。台风前加强巡逻,以防其他人为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巡逻人员一般为该社区内的公务员员、党员等等。由居委会组织,公务员所在单位积极配合。第四,物资准备。提前贮存一些干净的水以及干粮,以备不实之需。

第二阶段:社区危机管理的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是关键所在。该社区应对台风的措施如下:第一,居委会领导积极商讨对策,果断抉择。在社区危机的应对过程中,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是整个管理体系的基础,这个临时组建的小组充当了危机管理领导机构的职责,人员由居委会领导。社区居委会在台风来袭的情况下,果断联系该区政府,要求企事业单位放假、学校停课;由于通往社区的各道路被洪水阻隔,危机管理领导机构决定向当地的驻军部队请求支援,用皮划艇、充锋舟等交通工具向社区内输送物资。第二,指挥层上传下达迅速,积极指挥。各小区负责人,社区内各单位负责人是社会危机管理的指挥层,这是公共危机应对的关键。在台风中,各指挥人员基本做到了传达速度快并很准确,对处置层也是具有绝对的权威。此外,指挥层其实还起到一个稳定人心的作用,当社区出现听水停电,交通中断的时候,指挥层领导及时出来安抚人心,在社区网上真实受灾情况,让居民做到“心中有底”。第三,处置层深入居民内部,听从指挥层指挥,做好执行工作。处置层为台风防御组组长,组长劝告居民尽量不要出外,分发物资,保障居民基本需求,并安抚人心。

第三阶段:社区危机后的恢复

台风过后,社区危机管理的重心转变为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在这个阶段中,该社区的措施如下:第一,及时统计和公布本次危机中的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做到统计准确、数据公开。这对树立社区管理机构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起着最大的作用,也是对下一次应对危机的经验。第二,首先抢修如道路、桥梁、公交场站、公共市场等公共设施和场所,尽快恢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第三,为防止台风、洪水过后疾病或疫情的发生,居委会在台风过后开始了卫生防疫工作,对曾遭洪水侵袭的地区进行全覆盖式卫生消毒。

三、该社区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民参与社区危机管理的困境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出现了许多以前未曾出现过的危机事件。虽然我国政府或者说“半官方”性质的组织如居委会、社会服务站在危机管理中的表现变得越来越成熟,但是危机管理是一个互动的管理过程,公民参与的缺失,往往对危机的处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拥有巨大力量的社会公民,本应在危机事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可是由于种种困境,致使现阶段公民参与的力量在危机管理应对中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该社区在抗台中同样存在以下问题。

1.公民危机管理意识薄弱

从公民自身来说,首先,公民缺乏危机意识。在台风来袭前有些公民存在较强的侥幸心理,因此不能积极投入到危机预防的过程中,如该社区一部分不但缺乏参与积极性,而且还不听劝告,在台风期间自行外出,给整体防台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难。此外,很少有公民愿意担任台风防御机制组长、分组长。其次,在危机状态下我国的民众表现出不成熟与非理性现。台风危机状态下的居民一般都会恐慌,心理承受能力很低,一点风吹草动都会使其产生很强烈的反应;同时由于人们这种心理都处于高度紧张慌张状态,少部分人会表现出强烈的从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将会对危机管理的发展走势产生不利影响。比如说该社区停电停水,就许多居民就产生了惶恐,不断地打电话到居委会、政府部门,给社区危机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阻力。

从居委会角度来说,居委会在危机管理过程中的对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作用认识的还不清楚,忽视甚至低估公民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在有着浓厚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公民被决策者当作制度安排的被动接受者[2]。在台风过程中,居委会根本没有调动起民众抗台的积极性,一开始就把民众当作被动体。

2.公民处理危机的能力单薄

在社区居民应对本次台风危机时,能力的单薄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阻碍社区危机管理的因素之一。该社区虽然也会组织定期的对台风等突发事件应对演习,可是所有的演习都是由固定的相关部门承担,其作用和目的都是促进该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特定危机的应对技能,而从没有将公民参与考虑在相关演习中,没有想过让公众也参与到危机应对的演习过程中来增强公民应对危机的技能。对于公民来讲,既缺乏危机意识,也没有相应的危机应对知识和技能,因此,不仅难以直接参与公共危机事务的管理,更无从谈起公民有序参与公共危机治理了。另外,社区人群也没有掌握台风发生时的相关的自救技能和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相关知识。因此,当危机出现时,在社区居民中不知所措的现象普遍存在。

3.公民参与危机管理规则的缺失

该社区对关于居民如何有序参与危机管理的细致的程序性规定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不配合政府危机管理的公民将承担具体的责任也没有相应的规定。规则制度的不健全,不仅使得公民很难按照某一规定做到有序参与危机管理,而且也使得政府危机管理部门不能对公民的参与按照一定的程序规定进行规范管理。

(二)社会组织参与的缺失

社会组织可以说是公民社会的实体化。公民社会的参与感、自主意识的养成、参与能力的提升等主要通过社会组织这一载体来实现。社会组织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解将社会组织视为位于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广泛公民领域;狭义的理解只将其视为与政府和营利组织相对应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广义的公民社会在公民参与中已经提及,此部分指的是狭义上的社会组织。

虽然我国现阶段参与危机管理的社会组织数量在逐渐增多,但是其中有些社会组织的自由性受限,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和非营利性,更大意义上是政府操控的自上而下的官办社会团体,行政色彩浓厚,缺乏民间组织固有的灵活性与创新性,不能完全自由、合法地协助政府参与危机管理;有些社会组织与政府缺乏制度化的联系互动和信息沟通,难以有效参与危机管理;有些社会组织因为没有强有力的法律明确规定其在危机应对过程中的责权问题,参与具有盲目性和无序性,严重阻碍其积极作用的发挥。同样的,在该社区的台风危机管理之中,几乎就没有非正式正式组织的身影,像居委会、社会服务站等组织都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第三部门在社区危机管理过程中的缺失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四、完善我国社区危机管理体系

(一)增强社区公民在危机管理中的角色

1.意识先行

公民社会根本的特征在于“突出每位公民的权益、需求、意愿、价值”[3]。社区公民应树立一种危机意识,就是让公民能够正确认识危机,在心理上有直面危机、应对危机的准备,同时还要预测可能遭遇的危机,进而进行提前行动,找到有效地解决方法。意识要依靠平时的培养,平时就应该加大对自然灾害危害的宣传,还不是等灾害来临之前临时抱佛脚。

2.能力为重

实地培养公众的危机应对知识与技能,模拟危机现场进行专业化培训。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美国康州紧急事件管理办公室在各社区设立远程教育实验室,通过卫星通讯传输,可同全国225个同类实验室联网,通过录像电视请世界专家授课。利用仿真训练来检验公民掌握情况。同样的,该社区也可以通过仿真的训练来提高居民的防台能力。

3.制度保障

建立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是人们行为的动力保证,促使他们行为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若能让公民积极参与到公共危机管理中来,其效果会更好,所以很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台风危机管理过程中,要调动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一方面,社区应做相关宣传,使公民认识到自身在公共生活之中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要求公民个体要超越仅对一己有利的狭窄视界,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另一方面,要了解公民的需求,对表现优秀的应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以精神鼓励,对奉献突出的,除了授予荣誉称号,还应给其以一定的物质上的奖励,这样加上一定的外在激励,进一步增强公民的行为动机,激发公民的潜能,以便有效地实现公共危机管理的目标。

总而言之,在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中,不管是在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和危机过后重建过程中,公民这一社会力量都能取到政府无法替代的作用,政府应采取各种方式有效地促进公民和政府以合作的姿态共同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

(二)把社会组织纳入到社区危机管理之中

社会组织的兴起源自于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发展的危机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压力[4],反映了“公众长久以来积累的对国家能力的信任危机”[5]。因此,民众渴望自己组织起来,从底层发动,人人参与,自主解决问题。由此可见,社会组织具有天然的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优势,可以成为社区危机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危机的特性和破坏力使得我们在应对危机过程中不容有失,这就要求参与危机管理的各个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协调行动,形成应急体系。鉴于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并不完善,尚不能成为社区危机管理的主要力量,但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应建立双向互动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进行信息传递;其次,政府决策时应该允许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在场,并能及时提出意见,从而制定合理的应急决策;再次,社会组织在灾后恢复中也应起到积极作用,如募捐、慰问等方面。

五、总结

社区是属于公民社会的领域,政府固然可以引导,但绝不可以主导,但是事实上在大多数社区的危机管理还是会依靠政府或者是居委会、社会服务站这样的“半官方”组织。独立自主的社会组织参与的缺失,使社区内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互动的难度加大,也为危机管理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当然,随着居民房屋建设的“小区化”,小区物业部门无疑成为了社区与公民联系的纽带,在社区危机管理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起到更大的作用,这也体现出商业组织的力量。

公共危机管理不只是政府的工作,各类社会团体、企业、社区、民众等都应积极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政府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最应该扮演的是“调度者”的角色。高效的公共危机管理更需要有着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网络的合力协作,尤其是公民是这个组织的有效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公民加强危机管理的意识、增加危机管理的能力,并有制度保障公民参与到危机管理之中。社会组织是公民力量的实体化,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并参与到社区危机管理之中,同样对高效的危机管理起着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滕五晓.社区安全治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2.

[2]周荣辅,张伟.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职能定位浅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9).

[3]甘绍平.公民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N].学习时报,2004-04-23.

危机管理过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设单位;工程实施;技术管理

随着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化, 建筑工程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 从项目立项、设计到施工, 参建各方都实行项目负责制, 从而提高了参建人员的责任心, 工程质量大大提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技术人员较少但却承担着审批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工程洽商、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重要的技术管理工作。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建设单位技术人员的作用,因为他们是针对工程配置的专业人员,他们的工作效能是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的重要影响因素。

1 掌握各类合同

工程在通过可行性研究后, 建设单位就会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商签订大量的合同。建设单位组织的招标及合同签订过程一般是由专门的招标部门或委托招标机构完成。招标过程中建设单位一般会安排相关岗位人员参加招投标过程,但因为人员调整或人员选择的问题,真正负责某项工程的技术人员经常不能参与到招标过程中。而合同签订后,对于合同的交底工作也往往省略或因为当事人忙于其他事务不能忽略交底的情况。恰恰就是因为这种情况,经常能导致很多不可预料的问题发生。

所以合同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招标前就应该引入相关技术人员,明确标的物的详细标准,签订合同后应将复印件发到所有相关人员手中,并针对标的物对相关人员做必要的交底,确保合同内容的履行。必要时需设专职的合同工程师,起着“漏洞工程师”的作用。但他并不是寻求与其他方面的对抗,因为任何对抗只会导致项目实施的困难,而应以积极合作的精神,协助各方面完成各个合同。

2 调查了解地下管线情况

工程开工前,建设方应搜集工程场地原有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地下构筑物等相关资料,向相关部门借阅市政管线等竣工图资料,组织队伍对施工场地进行测量及地质勘察、水位测定。资料搜集工作一定要仔细,否则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或延误工期。如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忽视了传输部门的一处电缆井,井内有传输部门的线缆以及通信光缆,仅协调迁移这两路管线的工作就耗费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开工前一定要仔细搜集相关的技术资料备用。需要与相关部门协调的工作应留有充足的提前量,必须与当地城管、环保、园林、市政、交警等部门及时沟通,避免施工过程中遭遇临时停工,造成窝工或返工。

3 组织图纸交底及会审

3.1 组织图纸交底及会审的意义

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设计单位对施工图纸进行系统的设计技术交底。其意义在于:(1)使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了解工程设计的主导思想、设计构思、采用的设计规范、基础、结构、内外装修及机电设备设计,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要求,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要求以及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保证工程质量;(2)减少图纸中的差错、遗漏、矛盾,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与问题消灭在施工之前,使设计施工图纸更符合施工现场的具体要求,避免返工浪费。

3.2 审查施工文件

3.2.1 施工组织设计

建设单位应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权利,在下达开工令前应委托监理单位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劳动力、设备需用计划等。

有的建设单位并不重视施工组织设计,认为施工过程中变数太多,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可有可无。其实不然,施工单位应在接到施工项目后研究项目特点, 认真编制出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经监理审核后报上级主管部门。从施工组织设计中, 建设单位就能迅速的了解施工单位选择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施工流向、施工顺序、技术措施、进度计划、平面布置、材料、劳动力、设备需用计划等情况,利于工程展开后的管理以及做好协调外部单位的准备。施工组织设计也是审计部门结算审计时所需的重要依据。只有施工组织设计完整,在审计过程中才有据可依。若不经过认真的研究,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编制出来的文件会有大量的漏洞和不当之处。

3.2.2 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也是指导现场作业的主要文件之一。它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工期和质量。监理人员应对施工方案进行认真审查,找出问题,加以修改完善,如果监理人员工作比较负责,建设单位技术人员仅作了解即可。但很多时候,监理工程师并不像我们期待的那么负责,大部分监理人员都是签字了事,这个时候建设单位技术人员从开始就要紧抓监理公司,督促其认真审查,提高责任心,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针对现场具体情况制定详尽合理的施工方案。

3.3 监理例会的重要性

监理例会就是监理单位跟施工单位一起针对质量、进度召开每周例会,为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和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设单位应积极参加例会。在开会前各施工单位和监理就应该把这一周的工程进度,有关质量、进度和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准备好,在会上提出来。首先各单位提前把本周的施工和计划进度上报监理单位,然后监理针对进度情况和自己制订的计划进度相对比,看施工进度是超前还是滞后。针对施工进度,监理再安排下周的工作,如果是滞后,可以采取措施补回工期。很多人认为监理例会没什么用,经常迟到或者缺席,不把例会当成一回事,忽视它的重要性。

尤其是大型工程的参建单位比较多,经常出现交叉施工的情况。如精装修施工与空调管道施工的交叉、幕墙工程与主体工程施工的交叉等,为了避免同时施工发生冲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耽误工期,这就需要通过监理这个中枢纽带,来互相交流信息,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3.4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及技术洽商

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工程设计变更、洽商的管理。

3.4.1 设计变更、洽商

设计变更、洽商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以下简称四方)协商解决施工过程中随时发生问题的文件记载,其目的是弥补设计的不足及解决现场遇到的技术问题。凡施工过程中遇到做法的变动、材料代用、施工条件发生变动或为纠正施工图中的错误等情况,均应通过设计变更、洽商予以解决。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是工程施工、验收、结算及以后的改建、扩建和维修的重要依据,是施工设计图纸的补充,与施工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4.2 设计变更、洽商的提出

设计变更、洽商的提出:有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提出变更要求三种情况。

设计单位提出变更:是指由设计单位提出的、对原设计图纸所作的局部修改。它一般直接由设计单位发出设计变更,为了保证不与已完成的工程量冲突,不影响施工中的工作,一般需要四方签字生效。

建设单位提出变更要求:是指建设单位基于某种想法,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局部变更。应当注意的是,如果甲方提出的变更影响到结构和安全、必须经设计单位认可才可变更。

施工单位提出变更要求:是指施工单位针对原设计图纸中某些矛盾之处的更正,或在满足设计的前提下,因现场施工条件改变或受施工能力限制而对原设计提出的技术洽商。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要求,建设单位技术人员要做到严格的控制,因为施工单位提出的很多变更要求跟造价直接有关。

3.4.3 技术洽商的办理

技术洽商一般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经办,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上报监理、设计和建设单位。办理技术洽商时,经办人应综合各专业、各部门情况,谨慎从事。当某专业的项目变更对其他专业有影响时,必须事先与相关专业技术负责人协商,各专业本着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方便施工的原则,共同确定变更方案。这一点难度较大,一方面现在的设计市场竞争激烈,设计师完成一次设计后就接着投入到其他的工程中去,几个专业能同时坐下来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商讨难度较大,一般出现这种问题, 建设单位必须有专人随时督促,确保不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

4 结束语

总之,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控制和技术管理。建设单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工作的科学性和计划性,并及时协调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危机管理过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位战略生态位管理技术生态位市场生态位

一项新技术的产生,离不开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然而由于自身弱小,新技术往往还未从实验室进入市场,就踏上了“死亡之路”,为此,新技术的产生更离不开政策体制的保护,战略生态位管理作为一种新的分析工具应用而生。本文从生态位入手,介绍战略生态位的产生、运行、方法等演化过程,分析战略生态位的应用和发展,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与“生态位”相关的研究

生态学家Grinnell J在1917年首次提出使用“生态位”概念,将“生态位”定义为生物在群落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1]。生态位产生以后,国外学者主要将生态位运用于技术创新领域。Lopolito等指出创新生态位的创造取决于三个机制的相互作用:趋同的预期、创新主体之间的网络、有效的知识创造和扩散[2]。Smith等研究在可持续创新战略管理中生态位空间的作用,以英国太阳能光伏40年的发电历史为例,探讨生态位空间的自我发展、空间构成以及对持续创新的影响[3]。Bakker等以电动汽车充电插头的标准化为例,分析地方生态位项目及其结果妨碍生态位聚合的过程,结果发现地方设计需遵循地方制度,这就造成了地方锁定,阻碍了生态位的进一步聚合,不利于全球标准化的发展[4]。

二、SNM的演化

(一)SNM的提出

“战略生态位管理”(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简称SNM),这个概念在20 世纪70年代首次由研究社会―技术体制改革的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学家Arie Rip提出,SNM是指从技术生态位向市场生态位发展的管理过程,即为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技术提供一个保护性或试验性的空间,促进其成型和发展,最终实现有效管理并撤销保护。其中技术生态位是指为新技术提供保护性空间,进而培育其“市场潜力”;而在市场生态位下,新技术已为客户熟悉,逐渐在主流场中建立起竞争力。SNM的核心概念是技术生态位,Schot和Geels提出持续创新对技术生态位的产生有激励作用,技术生态位将为初生技术提供“孵化器”,初生技术虽然潜能巨大,但未必一产生就能进入主流市场与传统技术竞争[5]。刘怡新等提出战略生态位是基于技术演化理论和构建性技术评价方法提出的,并提出SNM的基本要素包括技术生态位和市场生态位[6]。

(二)SNM的运行过程

对于SNM的运行过程,国韧庋д叽恿椒矫行研究:一方面是从时间维度出发,将SNM的运行过程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技术的选择、实验的选择、实验的建立和执行、实验的扩大、保护的撤离。其中,技术的选择是指要选取有潜力的新技术;实验的选择、建立、执行和扩大是指通过保护措施和有关人员介入,解决创新过程中的问题,实现新技术从技术向市场的生态位跃迁;逐步撤离保护。李华军等提出为了使技术生态位成功过渡到市场生态位,应通过创新系统中战略生态位空间的运作,突破“技术制度锁定”效应,从而实现产业变革[7]。许泽浩等提出颠覆性技术在经历技术和市场的选择、市场的建立和扩大、范式生态位的形成五个阶段之后,进入产业化阶段[8]。

另一方面是从逻辑维度出发,Hoogma等[9]认为SNM的运行过程是一个内生过程(Internal Process),包含期望一致性、网络构建及学习过程三个方面。Laak等将SNM用于可持续技术领域的研究,指出创新轨迹的成功与否要通过以上三个内部生态位过程进行解释[10]。Verbong等从以上三个方面出发对印度生物质气化炉的发展和实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生物质气化技术生态位的扩展,需要一个不稳定的制度,因此要对投资者和终极用户给予更多的安全保障[11]。随后又对荷兰智能电网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结果表明关注用户是智能电网项目的趋势,而技术和经济激励措施过于集中会形成一定的障碍,智能电网的社会维度以及国际经验交流可以防止形成特定路径的提前锁定[12]。

(三)关于SNM的方法研究

SNM作为一种衡量工具,被国内外学者广泛使用。Romijn等通过对比学习型发展方法和战略生态位管理方法的不同,研究SNM在南亚及东亚新兴经济体的适用性和局限性[13]。Sushandoyo和Magnusson指出SNM是协助更为清洁的新技术开发和扩散的策略方法,并对沃尔沃公司引进混合动力汽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品现场测试和补贴作为过渡性政策有利于市场的形成,制造商对新技术进行投资时需要考虑市场趋势和未来的产销量[14]。Kwon研究了市场壁垒对增加替代燃料汽车市场份额的作用,以及可能克服市场壁垒的策略,研究表明虽然SNM本身可能不足以维持拥有强大网络效应的替代燃料汽车市场份额的增长,但SNM似乎能够有效地加强财务激励的政策效果,同时SNM的有效性还取决于网络效应的大小[15]。

过去SNM多次被用于研究激进式技术创新过程,然而技术生态位能否成功跃迁到市场生态位,不仅需要考虑生态位内生过程,而且需要考虑外部体制环境因素。针对SNM研究的不足,国内外学者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其中最为典型是Rip和Kemp[16]在1998年提出的多层远景(Multi-Level Perspective,简称MLP)分析模型,该模型从市场生态位、社会技术体制和社会技术地景分析了初生技术变革的演化过程。Raven将社会技术体制与技术市场生态位相结合,分析荷兰电力公司技术轨迹的重新配置,提出了一种评估潜在创新的方法(矩阵的形式),即通过生态位(横轴)及现任体制(纵轴)的稳定性来分析潜在的成长与突破[17]。李宏伟初步揭示了“碳锁定”的形成机理,并认为“碳解锁”是外部环境与碳基技术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该过程需要与战略管理体系结合才能有效[18]。叶芬斌和许为民介绍了基于技术生态位理论建立的技术范式变迁的微观模型和多层远景模型[19]。

三、SNM的应用与发展

关于创新发展的研究。Eijck和Romijn运用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对坦桑尼亚的麻疯树生物燃料进行分析,指出影响能源转型的三个社会层面的因素是:总体场景、产业设置或“政权”、创新发展及扩散的“生态位”水平[20]。Tsoutsos和Stamboulis运用SNM对可再生能源技术进行研究,指出一项成功的策略不仅要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快速部署,而且要关注系统创新的过程[21]。林轶运用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对企业创新管理进行分析[22]。

关于中介组织的研究。Hargreaves等指出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强调在巩固、增长及扩散创新中“中介参与者”的作用,并对英国群落能源基层创新(grassroots innovations)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介在帮助建立强大的生态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3]。Kivimaa从创新中介和可持续转型两个领域研究政府附属的中介组织在系统级转型中的作用,并对芬兰的两个组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可持续的系统性中介对从生态位到转型至关重要[24]。Heiskanen等指出有保护空间的地方实践是新的可持续技术学习及赋权的重要发起者,以芬兰的“碳中和自治市”计划分析了地方群落作为“低碳实验室”的希望和风险[25]。

关于SNM在产业方面的应用。肖增艳运用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将边缘地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分为生态位环境分析、技术―市场生态位的培育、路径突破和产业创新发展,并从核心、手段、最终目标三方面提出边缘地发展的对策[26]。王强、仝允桓在借鉴战略生态位三阶段和五阶段模型的基础上,以北京市住宅产业化创新应用为案例,分析政府、研究机构以及产业链上各企业通过创新生态系统为包容性创新构建技术生态位的保护性空间,并最终形成市场生态位的过程[27]。

四、SNM的述评

战略生态位管理解决了将新技术从技术生态位过渡到市场生态位的难题,是新技术从技术生态位过渡到市场生态位的最好途径。本文从生态位入手,介绍战略生态位的产生、运行、方法等演化过程,分析战略生态位的应用和发展。研究发现国内学者主要是对战略生态位管理的概念和理论进行延伸,并将理论应用到具体产业或案例中进行分析,但相关研究比较少。而国外学者立足于技术本身,把SNM作为一种研究工具,不仅研究新技术的生态位内生过程,而且通过MLP方法解释生态位的外部体制,指导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

参考文献:

[1]Grinnell J. The niche relationship of the California thrasher[J].Auk,1917,34(4).

[2]Lopolito A, Morone P, Taylor R.Emerging innovation niches: An agent based model[J].Research Policy,2013(42).

[3]Smith A, Kern F, Raven R, Verhees B.Spaces for sustainable innovation: Solar photovoltaic electricity in the UK[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4(81).

[4]Sjoerd Bakker, Pieter Leguijt, Harro van Lente. Niche accumul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the case of electric vehicle recharging plug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94).

[5]Schot J, Geels F W.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innovation journeys: theory, findings, research agenda, and policy[J]. Technological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2008,20(5).

[6]⑩新,张光宇,邓晓锋.战略生态位管理(SNM)与技术创新:理论背景及其研究框架[J].系统科学学报,2015,23(4).

[7]李华军,张光宇,刘贻新.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3).

[8]许泽浩,张光宇,廖健聪.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视角的颠覆性技术成长过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6(2).

[9]Hoogma R, Kemp R, Schot J, et al. Experimenting for sustainable transport: the approach of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M].London: Routledge, 2002.

[10]W. W. M. van der Laak, R. P. J. M. Raven, G. P. J. Verbong.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for biofuels: analysing past experiments for developing new biofuel policies[J]. Energy Policy, 2007(35).

[11]Verbong G, Christiaens W, Raven R, Balkema A.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in an unstable regime: Biomass gasification in India[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2010(13).

[12]Verbong G P J, Beemsterboer S, Sengers F. Smart grids or smart users? Involving users in developing a low carbon electricity economy[J].Energy Policy,2013(52).

[13]Henny Romijn, Rob Raven, Ina de Visser. Biomass energy experiments in rural India: Insights from learning-based development approaches and lessons for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2010(13).

[14]Sushandoyo D, Magnusson T.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from a business perspective: taking cleaner vehicle technologies from prototype to series production[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74).

[15]Tae-hyeong Kwon.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of alternative fuel vehicles: A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the policy effect[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2(79).

[16]Rip A, Kemp R. Technological change, human choice and climate change[C]. Resources and Technology, Battelle Press, 1998(2).

[17]Rob P. J. M. Raven. Towards alternative trajectories? Reconfigurations in the Dutch electricity regime[J]. Research Policy,2006(35).

[18]李宏.“碳锁定”与“碳解锁”研究:技术体制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3(4).

[19]叶芬斌,许为民.技术生态位与技术范式变迁[J].科学学研究,2012,(3).

[20]Janske van Eijck, Henny Romijn. Prospects for Jatropha biofuels in Tanzania: An analysis with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J].Energy Policy,2008(36).

[21]Tsoutsos D T, Stamboulis Y A. The sustainable diffusion of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as an example of an innovation-focused policy[J].Technovation,2005(25).

[22]林轶.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SNM)的企业创新管理分析[J].企业经济,2015(11).

[23]Hargreaves T, Hielscher S, Seyfang G, Smith A. Grassroots innovations in community energy: The role of intermediaries in niche development[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3(23).

[24]Kivimaa P. Government-affiliated intermediary organisations as actors in system-level transitions[J].Research Policy,2014(43).

[25]Heiskanen E, Jalas M, Rinkinen J, Tainio P. The local community as“low-carbon lab”: Promises and perils[J].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and Societal Transitions,2015(14).

[26]肖增艳.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的边缘地产业创新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8).

[27]王强,仝允桓.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的包容性创新――针对北京市住宅产业化的案例研究[J].技术经济,2016,35(10).

危机管理过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伤病人 检查过程 观察 评估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10-0062-02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急诊危重创伤患者的院内转运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危重创伤患者的安全转运是严重创伤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严重创伤患者获得成功救治的前提。急诊创伤病人经过初步救治和处理后,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进行检查,对危重的患者在进行转运及实施各项检查的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也成为急诊护理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任务。对如何在检查过程中保障患者的安全,从而更好的挽救生命、减少伤残,本科自2007年1月-2007年12月,对需要做检查的急诊创伤患者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资料来自我院急诊创伤抢救室工作记录的“急诊创伤病人登记簿”,自2007 年1 月至2007 年12 月,急诊创伤抢救室共收治75 例创伤患者,其中男53 例、女22例,年龄为2~65岁,平均33.6岁。其中颅脑外伤24例、骨盆骨折大出血7 例、多发骨折19 例 、严重颌面部外伤5例,均经创伤室初步处理后护送作相关检查。需做的相关检查有: X 线拍片41 例;CT37 例; B 超35 例,42 例患者需做两项以上的检查。

2 护理措施

2.1 病情评估

2.1.1 风险评估

患者经急诊初期急救,病情平稳,需要转运到相关科室做进一步检查,但危重病人的转运过程中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因此无论是转运前或转运途中都需要进行风险评估[1]。在转运前应充分评估病情,履行告知义务,说明病人在转运途中有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和风险,并准备好抢救设备和药品,转运途中要注意评估各项监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争取抢救时机。也可以避免因为患者的病情恶化,急救设备不完善而引起医患矛盾。

2.1.2 患者基本情况评估 带班或专班护士接到转运通知后,认真听取交班,详细了解病情。评估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用药情况、病人是否需要安全防护。同时做好对症处理,如止血、骨折固定等。对于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患者,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共同运送。某些疾病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在转运及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易危及生命的病变,不可忽视,一旦病情有变化,则需重新评分,针对处理。

2.1.3 各种管道评估

评估患者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是否通畅和固定良好;保证有效的静脉通路,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防止转运过程中发生脱管及刺破血管,应作为危重病人处理的首要措施,对转院及烦躁的患者及时更换上留置针。

2.2 转运前准备

2.2.1 对神志清醒的患者,应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主动询问患者感受、不适,并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以了解患者的需要。对烦躁不安者,护理人员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适当使用约束带固定,避免造成坠伤。观察患者卧位是否符合舒适、治疗护理要求。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和保护皮肤。

2.2.2 为保持监护及治疗上的连续性,首先要通知检查科室、急诊电梯做好接诊准备,确保患者一到就可以检查,减少等待时间。其次根据病情准备好急救药品、便携式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检查静脉通路及呼吸道通畅情况,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尽量避免在检查过程中吸引;转运时直接用抢救床转运,减少搬动患者的次数。

2.3 检查过程中的观察护理

2.3.1 转运中病情的监测与记录 转运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以及病人的症状、体征。 转运途中护士站在患者头部,一般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头部在后,下肢在前,以保证在途中能随时观察病情变化[2]。对患者任何时候的脉搏、呼吸、血压做到心中有数,并有连续性记录。

2.3.2 使用合理的转运方法防止再损伤 运送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卧位安全,床栏安置于护栏状态,固定牢固,如患者转身、呕吐、烦躁时要及时扶助,防止坠床;防止因物品固定不牢,在转运途中路况不佳或路面过于颠簸,致使输液瓶(袋)、仪器设备的松脱砸伤病人,引起医患纠纷。搬运时保持脊柱水平,避免抬头、转颈动作。怀疑脊柱损伤者都应予硬板搬运,并由3~4 人水平搬动,切忌一人抬头、一人搬脚的搬运方式。

2.3.3 创伤的护理 观察伤口渗出情况,渗出液是血性还是渗液,是鲜红色还是暗红色,判断出血量,及时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对骨折的部位采用稳妥、舒适的并注意观察肢体的颜色、感觉、肿胀程度、有无神经损伤症状等。

2.3.4 气道管理 吸氧的患者,检查过程中也要保证氧气的供给。重度脑外伤,严重颌面部外伤等病人,不能有效把分泌物呕吐物咳出,容易引起误吸,如发现呕吐物吸入呼吸道或有分泌物不能咳出时,应立即吸出呼吸道内呕吐物,必要时立即实施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观察病人的面色及血氧饱和度。使用呼吸机者要调节好参数,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的连接要牢固。

2.3.5 输液及用药的观察 平车行进中震荡、摇晃,易造成管道脱出折叠、液体输入不畅,防止烦躁病人拔管,因此应随时观察输液穿刺部位,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 ,随时调节液体速度,并预算瓶内剩余液体输完时间,及时更换液体瓶,保证检查中使用特殊药物不中断。检查过程中烦躁不安不能配合检查的患者,可以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2.3.6 引流管的观察 注意搬运前后患者引流管固定是否妥善,严防脱出或滑入;注意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记录每小时尿量、颜色以及出入量。一旦发现尿少、脉搏细速、脉压差缩小等现象应高度警惕内出血休克的可能。

3 结果

本实验中的75 例危重创伤患者在进行检查的转运途中以及检查过程中无一例安全事故案例发生,患者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4 讨论

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及检查,可能导致生命体征轻度至重度的改变,且可能造成不同程度并发症[3],因此对于急诊危重患者的转运及检查过程中的评估及护理尤其重要。医护人员应认真评估院内转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充分估计可能发生意外的各种因素;转运前妥善处理患者的紧急需要,做好患者转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保证监护仪器及急救药物的配备齐全;在转运前与接收部门加强联系并指派有经验的临床护士和医生随行等。我科在转运危重患者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了护士工作责任心的教育,不断提高医护人员专业基础知识,及急救技能的应变能力,病人转运途中突发病情变化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避免导致不良后果。通过实践,我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危重患者在转动途中发生意外的比例,加强了科室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协作,护送患者去相应科室作辅助检查 ,做好各科之间抢救协调工作为危重患者能在院内安全转运提供了保证,避免了盲目转运及转运意外的发生。由于转运前充分评估、充分准备,途中注重每一细节,并按照抢救流程进行护理,职责明确,互相配合,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使危重创伤病人均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地转运进行检查。

参考文献

[1] 卢勇,苏磊,秦伟毅等.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 6): 457.

危机管理过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施工工程 全过程管理 施工质量 制度建设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各类建筑工程施工日益活络起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各类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注重对工程管理工作的控制,确保工程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是工程项目的核心战略与诉求。基于,要形成全过程的管理思维,要把管理工作真正的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确保工程施工有序、稳健的向前发展,力求取得实效。

一、重视施工工程的全过程管理,使之更加务实而有效

在施工工程的管理中,全过程的理念和思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施工准备阶段(前期)、施工进行阶段(中期)和施工完成阶段(竣工期或后期),三个阶段时间不同,任务不同,但是都很重要。如,施工工程的前期准备阶段是整个施工的前导与铺垫,也是“打地基”的阶段,关系到后期施工的各个细节与步骤,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阶段的工作,立足于现况,形成前期阶段的工作方案。再如,施工的中期阶段是这个施工工程的核心阶段,对其的有效管理要要从各个细节入手,从而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提升施工的整体效益。

例如,在运用全过程思维开展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施工工程风险的管控。而要想提升施工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水平,必须完善风险管理的监督体系,通过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来反作用于风险管理,使得施工工程的风险管理工作收到实效。通过对比国外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成就,针对国内的风险管理我们也可以成立专业的风险监管部门,同时搭配专业的管理人员。此部门的主要职能在于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和控制能力,通过针对施工工程项目的特定风险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出整套的风险预防措施和方案,便于企业内部高层在制定施工工程项目决策时具有可借鉴参考的依据[1]。以此为牵引,施工工程的整体风险控制和管理就可以更为科学、稳固,同时也体现了全过程思维对于这类工作的促进作用。

二、建立健全施工工程的制度体系,确保全过程管理的稳步推进

以科学完整的制度来推进施工工程的全过程管理,确保管理的质量得到提升,这是新时期建筑施工的重要战略选择。尤其是在现代工程施工工作中,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是一方面的工作。在另一方面,规章制度不仅要注重制定和颁布,更要注重实施与监督,确保规章制度落到实处,真正产生强大的约束和控制力量。这样一来,工程施工的参与人员、各班组等都可以得到妥善、有效的管理,通信工程施工的各个生产要素能颉白杂闪鞫,合理配置”,进而为施工进度与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支撑,全过程的管理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针对我国建筑工程的市场调研可以发现,只有制定和颁布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筑施工工作才能稳步推进,而贯彻落实则是更为重要的工作,必须将其纳入到整体工作的中心位置,形成常态机制,在实践中力求实效[2]。如,针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要制定诸如《施工现场质量检验规则》、《现场施工操作规范》、《施工技术要求与标准》等系列规章制度,以此作为管控施工工程质量的依据和规范。通过这样的制度建设,标准化、体系化的全过程管理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施工工程的进度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安全、质量与效益也才能达成和谐的统一。

三、要注重对施工工程的全过程监管,确保事前事后监管效能的提升

毋庸讳言,对于现代施工工程的管理工作而言,确保各个细节的管理是基本判断,而事前事后的有效监督则是必不可少的。监督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对于提升施工工程的整体管理质量是基本保障。如,对于现代施工工程企业来说,监管体制的管理范围可以延伸到企业施工工程的所有部门,根据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同部门的施工进度,采取前期、中期、后期等不同时间段的风险预测方式,帮助各部门顺利、高效的完成预期目标,减少施工环节的风险[3]。要知道,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对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管理来说,完善的监督控制体系和制度可以为企业的风险提供坚实的保障系统。

例如,在工程施工竣工后,要组织专业的技术队伍、人员到施工现场对项目工程进行检验和评定,根据相关制度对不符合质量规范和要求的行为、细则,应该坚决予以纠正。对于符合质量规范和预先计划的项目,应该给予合格的验收、鉴定。同时监管制度的管理范围可以延伸到施工的所有部门,根据施工过程中不同部门的施工进度,采取前期、中期、后期等不同时间段的风险预测方式,帮助各部门顺利、高效的完成预期目标,减少施工环节的风险,真正展现制度监管的作用。以此为依托,施工工程的全过程监管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带来巨大的效益。

综上所述,随着新时期施工工程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行动的深化,基于全过程思维而形成的管理机制正在逐步成型,并展现巨大的实际功能。只有坚持全过程管理和控制,才能为施工工程的可持续推进奠定基础,为施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承迪,曲志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与目标控制[J]. 四川水泥. 2015(1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