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范文第1篇

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和谐性分析

王一涵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106)

[摘要]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而言,经济管理日益凸显其价值,逐渐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管理方式。通过经济管理,企业达到其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本文以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二者间的联系为切入点,针对我国经济管理和企业发展的和谐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 ]企业发展;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和谐性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057

依据经济学原理,企业的发展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我国在微观经济调控中所折现出的问题,同样也反射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球经济的一个开放系统里,企业已然成为社会经济变革的主要力量。实际上,经济管理和企业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可或缺的紧要联系,但一些企业对于经济管理的忽视,导致其和谐性的破坏。当前市场经济中,企业面临各种挑战,平衡好企业和经济管理之间的天秤,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1经济管理概述

经济管理就是对经济活动的管理。管理者对生产经营通过计划、组织、协调等行为以达到预设的目标。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

1?1宏观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管理是指国家对整个社会以及国民的经济活动和机制运行过程的管理。因为管理者是从经济运行的全局这个宏观整体为出发点考虑,通过相应的行政手段和措施弥补并纠正了由于市场经济的弊端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的管理行为实现了社会经济平稳发展,进而提高了国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和企业的经济生产效率。

1?2微观经济管理

微观经济管理主要涉及对企业、经营单位等经济活动的管理,也就是本文所讲的核心——企业经济管理。众所周知,微观经济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同理可知,微观经济管理奠定了宏观经济的管理,对于国家的经济运行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性。企业经济管理通过高效地运用企业的内部资源以达到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化的发展。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由于在企业中存在譬如经济监督体制、经济核算体制、经济调节体制等多种经济管理表现形式,所以它是多元化的;第二,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一种经济活动形式,通过经济管理企业要获得最终的利益,与社会的消费需求有着直接的联系。对于企业利益链,管理者可以通过股票分红、工资奖励、度假旅游等方式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整体拉动企业的利益;第三,员工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程度。企业在发展和管理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一对多关系,培养一个能与员工迅速融合的企业文化,调动员工积极性,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1?3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管理的内在联系

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是当今社会经济中相互联系而又不可缺少的。宏观经济的调控必须建立在微观经济的有效管理之上,由于企业经济管理的不当往往导致了国家宏观经济失调的现状。例如,当国家允许企业扩大其自主选择的权利之后,政府便减少了对企业的约束行为,而这会导致企业管理者滥发奖金、扩大股东红利等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象,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家宏观调控中消费经济的失调;更有企业管理者利用微观经济的“漏洞”私吞国有资源,造成国有资产在宏观经济调节中的损失;对于在中外合资的企业,由于管理者的疏忽造成国家资产被侵占等等。这些都说明,没有企业经济的有效管理,国家宏观的指导、经济杠杆的调节都无法顺利进行,从而宏观经济管理也难以实现。只有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企业经济的放开放活,宏观经济的管好管住的目的。

2经济管理目标

经济管理在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企业都离不开资源的高效整合和经济的有效管理,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始终。民营或国有企业的成立初期,规模往往不大,企业管理者很难理解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但企业成长到较大规模时,就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缺乏合理经济管理,当利润增长、成本增加,企业出现经济混乱;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当设备转移,员工流动,企业出现内部控制失控的局面。如此等等,通过企业经济管理,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确保企业能够平稳、健康地持续发展。

3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3?1外在问题

企业发展在现阶段所遇到的外在问题主要是经济市场的问题。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首要面临市场的两类不利因素:其一,完成一个企业从无到有的过程,首先是创建自己的品牌效益和企业名誉。在企业的初始阶段,因为资金的紧缺但又要迫切吸引新客户,相对于资金雄厚且拥有老客户的企业,显然缺乏竞争力。所以说,新兴的企业走入市场必须要吸引消费者,否则将处于市场经济的低端;其二,由于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寡头占取,新成立的公司只能从零步入市场还承担着来自寡头的压力,只能依靠产品开发逐步占领市场而求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其控制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企业交易是以经济为基础,这是市场经济决定的,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3?2内在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也逐渐走向现代化,对于企业内部仍存在许多共性的问题。

3?2?1管理意识

企业管理者的意识往往对企业制度制定有直接影响,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多考虑产品的研发、销售过程,而缺少对经济的管理,从而导致企业在生产研发、销售管理环节缺失规范有效的经济管理制度,给企业的经济利益带来隐患。同时,企业管理者对于经济管理意识的薄弱也会造成财管部门职权疏忽,对于企业的运营带来不利因素。

3?2?2管理体系

企业开展高效的经济管理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而目前,许多企业未能建立一套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系,依然使用保守落后的体系。正因为,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企业内部不明确的部分职能划分。财管部门职位划分的不明确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偏离既定轨道,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进而影响发展。

3?2?3管理模式

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为改进自身管理模式,一味引进和模仿其他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而没有因地制宜地改进符合本土企业文化的管理模式,导致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混乱,严重影响企业高效地可持续性地发展。

3?2?4管理组织

企业发展的过程里,一个廉洁有效的管理组织往往会加快企业的发展进程,它不但决定了发展的方向,而且决定企业内部发展的路线和各部门日常运作的纲领。现阶段,大部分企业的管理组织采用单一直线型的管理模式,而且其管理组织目标不明确,组织内部监督松散,致使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

3?2?5管理对象

企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参与人员的素质。企业内部员工素质的高低,会造成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差距。因此,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整体素质会更加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4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联系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经济管理,关系着企业的正常运营,合理周转。通过对经济的管理活动,不仅有效促进发展同时也是企业能否长期的、稳定的、高效的运行下去的关键因素。企业发展同时也会对经济管理产生影响,众所周知,企业的发展会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管理活动的复杂。由此可见,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会对经济管理产生需求,企业发展规模越大,对经济管理的需求越大,经济管理的复杂程度也越大。

5经济管理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5?1企业外部与经济管理的和谐

由于现阶段市场经济的特殊性,我国企业的发展并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意识到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实力的复苏,我国市场经济已从起步阶段迈入全面发展的阶段,所以,加快经济体制改革,迅速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外在竞争环境。

5?2企业内部与经济管理的和谐

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讲,迅速建立自己的品牌效益和企业信誉尤为重要。通过高效的管理体系采用科研产品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大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份额。企业是我国微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对象,企业经济管理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战略部署和宏观调控,同样也影响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因而,密切关注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和谐关系,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结论

综上所述,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和谐关系不容忽视。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企业要不断修正、调整和完善,运用科学、合理、高效的方式处理,确保企业经济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顺利进行,只有经济管理与企业的和谐,才能让企业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氦铟?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和谐性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2)?

[2]李惠萍?试析经济管理和企业发展的内在联系[J]?经济论坛,2012(11)?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范文第2篇

宏观经济调节——电子政务服务于传统的调节资源流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

微观经济管理——信息网络手段被用于政府对经济行为主体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实现政府的企业化管理;

产业结构调整——电子政务建设在创造对IT产业巨大需求的同时,也在促使整个经济产业结构向信息化转移,“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战略直接带动了软件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电子政务直接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与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公开、透明、诚信、高效的有利环境。下面即对电子政务的上述四项具体经济职能进行讨论。

一、宏观经济调节

在物理环境下,政府一般通过法律与经济政策,运用利率、汇率、税率、物价以及其他的宏观经济杠杆工具来调节整体经济走向,实现经济稳定发展。这些宏观经济杠杆能够有效地引导社会经济资源流向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行业,以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就电子政务的宏观经济调节功能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需求调节作用。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为国民经济增加了巨大的有效需求,直接拉动了国内IT产业的发展。当然,从长远来看,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这种需求拉动作用毕竟是有限的,与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落后状况密切相关。实际上,当前的信息化主要是硬件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是信息化建设投资的骨干部分,待这一轮热潮过去之后,政府信息化的投资将归于平缓。因此,电子政务的这方面经济职能不应过分强调。

其次是决策辅助作用。正确的经济决策有赖于全面准确地把握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而这就要求建立综合复杂的宏观经济数据库,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及物价、资金流动、需求变化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这在以往的情况下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宏观经济信息的不完全、不充分而导致的“政策失灵”现象经常出现。而在信息网络时代,凭借电子政务系统,中央或省级政府通过整合各政府部门在开展对企业和公众的管理与服务(G2B、G2C)以及在进行市场监管过程中所收集到的经济信息,能够很快地应对市场信号的变化,随时对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实施引导和组织。在这里,有两点非常必要。一是宏观经济决策有赖于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精细化管理(如通过应用客户关系管理技术对重点经济活动主体进行管理与服务),并对来自不同经济领域的微观经济数据进行整理与系统分析,从而得出有价值的政策信息;二是对反映市场形势变化的经济指标能够进行跟踪,及时了解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而要获得这两方面的信息,必须确保以下两点:一是对中央各职能部门的业务管理信息能够进行整合,并能够及时地汇总各级地方政府的信息;二是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以及管理体制的协调。这就要求克服部门信息孤岛、条块分割的弊端,从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表现形式来看,这就相当于要求以“金字工程”为代表的垂直业务系统和各级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在业务协作与管理流程的一体化方面能够逐步“融合”。

中国早在1986年即开始建立国家经济信息系统(SEIS),开设了7个业务应用系统:宏观经济预测系统、企业和产品信息系统、价格和市场信息系统、世界经济信息系统、经济法规系统、国外贷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而从实际效果来看,SEIS所发挥的作用其实很有限,除了因为原先的服务计划经济的目的外,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与信息化的要求结合不够紧密、内部运作机制不畅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按照上述要求对国家经济信息系统进行调整与改革,通过体制改革、业务整合以使国家的宏观经济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决策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微观经济管理

从管理体制上讲,在物理环境下中国对微观经济的管理事实上存在着“条”与“块”分别管理的现象。从业务来看,“条”的管理主要包括税收(国税)、工商管理、检验检疫、海关等。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职能管理有日益收缩与集中的趋势,例如,从2004年开始,有关土地管理的权限又上交一级,实行省级直管。在“条”的管理中,又分“全垂直”与“半垂直”两种,“全垂直”是指有关的业务、人事与预算完全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最典型的如海关、国税等;“半垂直”管理是指有关的业务、人事与预算等由地方和中央共同管理,像土地管理、工商管理等。“块”的管理主要包括内外贸易、统计、人事、劳动保障等,在这些职能中,对经济主体及其经济事务的管理职能相对较少,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职能却比较多,如文化、教育、卫生、交通、水利等职能。

从实施情况来看,上述物理环境下的经济管理格局基本上被搬到了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政务领域。实际上,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事务繁杂琐碎、费时费力,因此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代替人力从事相关的事务性管理,在电子政务发展初期,确实能发挥提高基层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增加行政透明度、防止腐败的作用。在这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领域的电子政务最能体现这种作用,其业务类型包括有关的表格下载、网上企业申请登记、网上年检、资质鉴定、业务申请登记、商标管理以及各类行政许可事项等。其中每一类业务又都包含了不少的工作,如“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管理”就包括“申请人申请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的”“申请人申请办理企业名称变更预先核准的”“申请人申请办理个体工商户(坐商)及申请名称的个体(摊商)申请名称预先核准的”这样三类工作,每类工作都必须交纳不同的手续材料。由于“条”的政府部门其工作职能相对比较专业,业务内容比较单纯,对其他业务整合的要求不是很高,因此,这些部门在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阻力相对较少,也容易取得成效。同时,根据2002年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即17号文件)的规定,“条”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以“金字工程”为代表的垂直系统)的建设经费由中央财政承担,建设资金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因而这些职能部门的微观经济监管事务的信息化能够快速建成并取得实效。

而对于各级地方政府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政府门户网站及其相应的电子政务互动业务来说就没那么好办了。除了因为网络建设资金的缘故外,更多的则是因为难以真正地开展网络互动业务。其实,就“条”与“块”在为企业提供方便的积极性方面,地方政府比“条”的职能部门更甚,因为企业对地方政府的利益影响更大,而对“条”的职能部门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因此,地方政府在通过门户网站为企业提供互动的“一条龙”服务方面有着很强烈的愿望。现实中也是如此,那些希望实现信息共享的通常总是作为“块”的各级地方政府。然而,对微观经济进行管理与服务的要害环节都已被各“条”的职能部门所分割了,如工商注册登记、税收、海关等,地方政府要真正开展“一网式”服务,就得跟每个“条”的职能部门协商,而其效果却总是难以让人满意。因此,传统的物理环境下的一些制度安排开始与电子政务应用产生了冲突,而且原来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到网络环境下变得更为严重了,如因职能或业务的明细分工而导致的“信息孤岛”现象。这也就是当前政府门户网站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根源。所以,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展开,政府的微观经济管理职能有必要进行迁移。除了传统的微观经济管理之外,电子商务则为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又一项严峻的挑战。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交易过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微观经济管理手段难以应付。电子商务的最大特点是对其他交易环节的配套条件要求更高,如必须具备征信管理体系、网上支付、物流配送体系等做支撑。这就要求对原来的“条、块”分离体制进行调整,从政府管理职能上理顺各方面的关系。

从政策上讲,政府职能要从物理环境向网络环境转换,其关键是要处理好“条”“块”之间对微观经济管理事务的日常管理关系。这可以有两条路径,一是“条”“块”之间共享业务信息,二是“条”的业务权限向“块”的转移。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来看,第二条路径是不容易走通的,因为这会影响中央对地方经济的控制权,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能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利益关系方面可能存在冲突,如果地方管理权限过大,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就往往得不到地方的配合,政策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虽然也可将部分职能由“全垂直”向“半垂直”转换,但是就中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只会有更多的经济管理职能由地方政府向上级甚至是中央转移,而不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从职能转变的可操作性来看,第一条路径倒是比较可行的,因为这并没有涉及业务处理过程及其实际管理权限的转移,实施起来阻力会相对较小。

其实施过程可以采取如下形式:在一级政府建立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但最好是在地市级;对直辖市而言,只建立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即可),将本地区的相关政府信息集中存放;同时,与本辖区内的各相关的“条”的职能业务部门的信息资源库建立逻辑联系,本级政府机关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获取各类业务所需的数据。这样,该级政府即可自如地根据互动业务的需要而建立网上业务流程。实际上,就电子政务的业务流程重组来讲,“条”的各职能部门仅仅是为企业服务的业务流程上的一“段”,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将这些“段”经过排列组合而连接成系统完整的业务流程。从技术和理论上讲,如果能够建立完善的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与信息交换体系,并据此实现信息的完全共享,那么,即使是按照第一条途径也可建立跨行政级别的业务流程,下级政府门户网站也可以依据上级“条”的职能部门所建立的数据库而整合完整的电子政务业务流程。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真正要做到这一点还很难。这里有个误区,也就是这些“条”的职能部门总是将自己所握有的数据信息看作是体现自身权力的代表和象征,不愿意让其他部门共享自己的数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从国务院的角度颁布与实施有关政府信息共享的行政法规,对有关资源共享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促进地方电子政务的发展,从而提高地方政府管理与服务微观经济的能力。

三、产业结构调整

电子政务对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子政务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所具有的投资效应。这一点已在电子政务的“宏观经济调节”一节中谈及,这里要强调的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在发挥需求调节作用的同时,亦在促进IT产业的发展,直接促进整个产业结构向信息化转型。与此同时,除了电子政务的硬件基础设施能够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动力外,电子政务的日常运营、管理与维护等也为IT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机遇。实际上,硬件建设只在电子政务发展的初期具有重要的投资拉动作用,随着电子政务的日益成熟,以外包为业务形式的电子政务IT服务将为IT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市场动力。

二是电子政务的业务拉动作用。也就是说,企业和公民为享受到政府通过信息网络提供的管理与服务,必须首先具备能够连接到互联网的终端设备。虽然就某个企业来说,这种要求不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一旦企业应用规模达到一定水平,这种购买力将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市场。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会由此而对信息化的应用效果获得巨大的认同,对企业自身管理的信息化也会相应地产生需求,如CAD、MIS、ERP等系统的应用。当然,这种影响是比较缓慢的,它只有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相应的配套条件都已具备的情况下,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效果才能显现出来。同样,一般公民也可能受电子政务的影响而搭上信息化的快车。可以认为,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本身会对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产生重要的拉动作用。因此,2002年提出的“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的主张有着合理的依据,多年来的发展事实也证明其效果是明显的。

三是政府信息资源对现代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根据有关学者的看法,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最丰富的资源,也是最重要的资源;在工业社会,资本是最丰富也是最重要的资源;而在信息时代,信息则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资源。从产业结构的分类来看,信息资源服务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整个服务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从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分布来看,政府信息资源占其中的70%以上,对整个信息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信息资源服务市场来看,政府信息资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信息咨询、市场调查等信息资源增值服务行业的基础,因此政府信息资源政策将能够有力地促进信息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国家对信息资源服务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以下简称34号文),34号文将信息资源划分为政务信息资源、公益性信息资源以及商业性信息资源三类,并对每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专门的政策意见。不过,就实施来说,34号文仍然显得过于原则性,对一些具体问题并未作出明确的实施政策。如对17号文件中的人口、企业法人、宏观经济、空间地理信息等四个基础信息资源库的性质问题则未做界定,也未对其建设、运营、应用与管理问题做具体的安排,这不能不说是该文件的一大缺陷。此外,该文件在讨论信息资源类型的划分时,用的是“政务信息资源”而非“政府信息资源”,从外延上讲,前者是后者的子集,因此这实际上也限制了政府在促进信息资源服务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职能作用。

为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对现代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应该考虑以下的途径:

一是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工作。明确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公开与保密的界限,明确信息公开的方式、方法及职责、收费原则。

二是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习惯于政府信息的物理保有方式,对数字化保存不太热心,这种心理作用严重地阻碍了政府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进程。为此,必须从组织、资金和人才保障方面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工作,并将其看作是促进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三是通过上述四大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在各级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进程。这也是提高政府信息资源市场价值的重要途径。分散割裂的政府信息不仅不利于电子政务的开展,也减低了政府信息的市场价值,因此,必须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规划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四是增加政府对市场信息资源的需求。政府不仅充当信息资源的供给者,也是信息资源的需求者。以往政府在做相关决策的时候,通常凭借过去的经验或是有关的文件,而这对本地经济发展来说政策的效果并不一定好。为此,中央政府一直强调各级地方政府要注意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加强对现实经济的研究。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信息咨询与市场调研公司的作用,培育信息资源服务业中介市场,以促进整个信息资源服务业的发展。

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就电子政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而言,可以从经济发展的一般状况和电子商务两个层面来分析。

就经济发展的一般层面而言,电子政务的职能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政府信息公开透明以及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电子政务既为本地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发展环境,也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二是电子政务为构建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提供了新的更为有效的运行环境。在传统的技术条件下,社会诚信除了有赖于历史人文因素外,也需要政府或行业的强制手段或措施,而这样做的成本相对会很高、时间也相对较长久,因而社会与市场诚信一直难以建立起来。如果政府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企业或个人的诚信记录,那么只须较少的社会成本就能很快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有效规范各类经济行为的诚信网络,为合同执行与其他各类经济交易提供安全保障。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金融、财税、工商、质监等诸多政府部门应通力合作、共享有关市场交易信息,为全社会共同构筑一道严实的诚信安全网络。例如,就个人征信信息系统而言,除了包括个人身份识别信息外,还包括商业银行的贷款信息、信用卡信息、非银行信用信息、法院民事判决、完税情况等信息,这就要求共享各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税务机关、商业银行等诸多部门的有关业务信息。实际上,如果这样的征信系统能够建立起来并在全国范围内联网应用,那么就能够轻易地控制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各类炒房行为,为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有力的政策手段。

就网络交易特别是电子商务而言,它所需要的发展条件相对较多,总的来看,这些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有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因为电子商务与传统的交易过程、交易形式等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必须就此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而这属于电子政务的法治职能。

二是必须具备良好的网络信用环境。根据国际发展经验,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是电子签名技术。虽然中国李广乾?论电子政务的经济职能从2005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电子签名法》以及《电子认证管理办法》为电子签名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该法律真正要实施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它尚不能完全地应用于电子政务领域。为此,今后政府的职责就是要尽快完善电子政务领域电子签名的有关规定,通过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来带动电子签名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

三是网络支付体系的完善,即网上银行的普及。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管理 目标 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3.16

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政府对一定范围内经济总体进行管理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首要内容。从我国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和目前的国情出发,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总的概括应是:在有利于发挥市场基础调节作用和企业自主经营、增强活力的情况下,通过正确发挥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以达到不断取得较好宏观效益、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目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经济稳定目标

(一)经济总量平衡

主要是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在总量和主要结构上的基本平衡。其中,总量平衡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外商品、劳务输入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国外需求的平衡。结构平衡主要是指投资品与投资需求、消费品与消费需求的平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总量能否平衡是一个主要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把总量控制住,就不会造成大的经济波动,以引导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为微观经济创造一个合理顺畅、公平竞争的宏观经济。从我国近些年的经验数据分析,我国社会总供需差率一般要控制在5%左右。

(二)国际收支平衡

主要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货币支出持平或略有顺差或逆差。货币往来是指经济交易。国际经济交易按其性质分为自主易和调节易。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我国经济对外联系日益扩大,使对外经济关系出现了新变化,主要表现为国际收支平衡与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国内经济平衡与国际收支平衡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国内经济可以把不平衡的矛盾适度转移到国际收支环节,以利于维持国内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增长。例如,当国内供给不足出现通货膨胀时,从国外增加输入商品和劳务,扩大进口,可在短期内通过国际收支渠道缓解国内经济供不应求不平衡的状况。国际收支矛盾也会反过来给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带来影响。

(三)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指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二是指主要商品特别是某些主要消费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三是指物价上升水平稳定地低于居民平均收入增长的水平。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其衡量的主要指标是物价总指数。我国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决不是政府对价格撒手不管。物价总指数的上升趋势,使各种商品的比价在动态中变化,有利于价格体系的改革,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但价格改革必须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以防引起通货膨胀。只要物价上涨的幅度是在社会可容忍的范围内,不超过3%-5%的年率,即认为物价稳定。

二、经济增长目标

宏观经济管理不仅要稳定整个国民经济,更重要的还要促进其不断发展。

(一)适度投资规模

这是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所谓适度,就是既能满足一定的经济增长需要,又充分考虑一定时期内人力、物力、财力的可能。

(二)合理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合理,经济良性循环,经济效益提高;反之,经济运行阻滞,经济效益下降。调整产业结构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调整投资结构,通过增减对某种产业的投资而影响其发展速度;二是改变现有企业的生产方向,促使一些企业转产。

(三)科学技术进步

要促使经济增长,必须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宏观效益目标

宏观经济管理所追求的效益是指宏观效益。

(一)宏观经济效益

宏观经济效益既表现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加,又表现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总体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微观经济的综合。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是统一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存在矛盾。因为有些经济活动在局部看来是合理的,但在全局看来是不合理的,因此其局部经济效益的提高就不会促进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政府就要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引导其行为,使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尽量达到统一。

(二)社会效益

指在经济发展中,某些经济行为如产品的生产、利润的增加、技术的采用等,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如果某些经济行为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作用和影响,称为正社会效益,否则就是负社会效益。宏观经济管理不仅要追求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而且也要追求较好的社会效益。

(三)生态效益

指经济发展对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影响。现代化生产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创造了条件,但是也为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提供了可能。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是关系资源再生和人类生存的大事,因此在宏观经济发展中不仅要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先进技术的采用和劳动效率的提高,而且要注意生态效益,使经济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四、生活水平目标

不断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也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最高目标。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和宏观效益的提高都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直接影响因素和前提条件。

(一)提高民族素质,适度控制人口

要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须要一方面通过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民族素质。否则,如果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那就意味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的下降,意味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降低。

(二)充分就业

通常指凡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一般把失业率低于3%-5%看作该社会能够充分就业。市场经济下可以有失业,可以有下岗,优胜劣汰。但是,下岗不是目的,政府通过再就业工程,通过培训,使下岗职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使其有竞争压力。我国劳动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必须认真对待,它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而且是实现社会安定的重要一环。

(三)公平分配

市场机制不可能自动实现社会公平,它只能在等价交换意义上实现机会均等的平等精神。我们一方面是利用市场机制,把利益得失作为竞争的动力,鼓励一部分人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推动社会进步;同时也要重视我国目前还处于低收入水平阶段,必须把社会各阶层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要通过税收等政策手段消除由于客观条件所造成的苦乐不均现象,防止地方、企业及个人收入之间差距悬殊,并通过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行政合同;民商合同;经济行政合同

一、对行政合同的界定

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为了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与行政相对人经过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行政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是行政主体,当事人之间法律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平等的;民事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当事人之间法律地位平等。民事合同是实现私权利主体的个体利益,通过民事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市场经济主体的自发行为。行政合同目的对于行政主体而言是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实现行政管理的特定目标;对于行政相对人而言,一方面是配合行政主体履行职责,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实现个体利益。行政合同出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结果,是从“夜警”国家到行政国家的产物。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征求行政相对人意见体现管理的人性化和管理即服务的现代公共管理理念。行政合同在性质上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执法行政行为,与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政确认、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补偿的不同之处在于与行政相对人协商一致方可成立,是双方合意的结果,不具有单方意志性;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在合法合理前提下行政主体可以直接实施,不必征求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具有单方意志性。行政合同从内容上分类,主要包括经济行政合同、人事聘用合同、计划生育合同、国家科研合同等。下面将运用行政法和经济法理论分析经济行政合同内涵。

二、经济行政合同的内涵

(一)经济行政合同产生基础

经济行政合同是现代市场经济产物。现代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政府调节为必要条件的市场经济。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不可能出现经济行政合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市场经济不是现代市场经济,只有市场的自发调节,缺少政府的干预和调控。1776年斯密的传世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他的经济自由理念对各国影响深远:市场自发调节,政府不干预经济只充当“守夜人”角色。这种理念和思潮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主流价值观,不可动摇。在纯粹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也不可能出现经济行政合同。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市场调节之手被大大削弱甚至被砍掉,政府干预之手无休止地延伸,无论是微观经济领域还是宏观经济领域只有指令性计划和服从,没有双方的合意,是纯粹的行政管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有制和自由资本主义引起社会矛盾激化,发达国家走向了垄断和社会化发展阶段。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被政府有限干预的市场经济取代。政府干预、国家管理等理念占据主流。经济行政合同只有在现代市场经济即混合经济中才可能出现,“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协同并用时才能出现。

(二)经济行政合同内涵

经济行政合同属于行政合同,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不同点,与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同点同样适用于经济行政合同。只是具有“经济”内容的行政合同。经济法是政府对经济参与、干预(规制)和调节之法,既包括政府对宏观经济的介入,又包括政府对微观经济的介入。在微观经济领域,对应的是经济法中的市场规制法。通过市场规制法,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规范企业行为,控制市场结构和状态,创造充分、公平、适度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在这个领域里是纯粹的经济行政管理,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社会控制手段对市场活动主体检查监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不可能出现双方的合意。所以在市场规制法中不可能出现经济行政合同。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宏观调控为必要条件的市场经济,而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政府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平衡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参与将由直接的行政命令和行政指挥转向公开市场操作和间接干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化趋势。宏观调控法的主要调整方法是引导,即经济利益诱导和计划指导。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变化经济参数如税率、利率等,诱导微观主体,履行宏观调控职责,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这种方法是导向性的,不是强制性的,是以政府意志为主导的,但要求微观市场主体配合,要求微观市场主体的同意。经济行政合同只存在宏观调控法中。通过以上分析,对经济行政合同界定如下:政府为了履行宏观调控职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行政相对人经过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该合同体现了政府意志主导性和宏观经济效益性。

三、经济行政合同的种类

经济行政合同具体包括哪些,现在还没有定论,现将比较典型的经济行政合同加以分析,进一步证明经济行政合同的内涵。

(一)政府采购合同

依据我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行为。政府采购当事人包括采购人、机构和供应商。政府采购合同是采购人与供应商签订的或者采购人委托机构与供应商签订的就政府采购事项达成的协议。政府采购合同不同于一般买卖合同。采购资金是财政资金,是预算收入,是纳税人的钱,一般买卖合同资金是私部门资金,是买受人支配的资金,政府采购要符合《预算法》的规定。政府采购目的一方面是满足政府需求,另一方面目的是通过政府采购规模和结构调控宏观经济。一般买卖合同是实现私人物品所有权的转移,满足生产生活需求。政府采购合同不同于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征收、行政征用,从财政学角度考察,政府采购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要求遵循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则,要求双方合意。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通过变化政府采购规模和结构调控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各级采购部门与一个个供应商的采购行为完成的。各级采购部门与一个个供应商的采购行为似乎是微观活动,但实质是为了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政府采购合同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履行调控职能运用的合同,属于经济行政合同。

(二)再贴现合同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借此获得中央银行的资金融通。实质上是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业务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对中央银行而言,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票据,是一种信用业务;对商业银行而言,再贴现是出让贴现票据,解决一时资金短缺困难。整个再贴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融通过程。再贴现合同是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就再贴现事项达成的协议,包括再贴现对象、再贴现率、再贴现金额等内容。再贴现合同不同于一般的贴现合同。贴现合同的主体是商业银行和工商企业、自然人,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再贴现合同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是行政机关,和商业银行不是平等的法律主体。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贴现合同目的,对于商业银行是提供金融服务,实现利润最大化;对于工商企业,是筹集资金,实际上是民间的资源配置。再贴现合同目的,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筹集放款资金;对于中央银行而言,是通过再贴现业务控制货币供应量和资金流向,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再贴现合同不是中央银行的单方意愿,中央银行是被动的,要有商业银行的申请才可以,是双方的合意,不具备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再贴现率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政府通过再贴现率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币值稳定、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实现通过一系列再贴现合同完成,再贴现合同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形式,属于经济行政合同。

(三)公开市场业务合同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买进或者卖出有价证券,借以改变商业银行准备金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措施。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有效传导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货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公开市场业务合同是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就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达成的协议。公开市场业务合同不同于一般的证券买卖合同。公开市场业务合同一方必须是中央银行,一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在法律地位上是不平等的;一般的证券买卖合同是资本市场上普通的投资者和筹资者,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公开市场业务合同目的,对于中央银行而言,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对于相对方是实现投资收益或者投机利益;一般的证券买卖合同是投资者实现投资收益,筹资者筹集所需资金。既然是市场业务,就要遵循市场规律,不可能向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单方意志性。公开市场业务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政府通过公开市场业务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币值稳定、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通过一系列公开市场业务合同实现,公开市场业务合同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形式,属于经济行政合同。

【参考文献】

[1]柯梅森.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范文第5篇

摘要:会计指数的编制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利用价值,其旨在通过利用企业会计信息反映微观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从而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决策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其中“价值创造效率”会计指数用于反映企业经营对宏观经济综合贡献,而“剩余价值创造能力”会计指数,主要用于分析个别企业及某个行业新增加经济价值创造能力乃至整个国家财富创造能力。

关键词 :经济运行;会计指数;价值创造效率;剩余价值创造能力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一直以来主要在经济活动的微观领域发挥作用,即服务于个别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在较为宏观的经济领域会计信息没能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信息其服务于宏观经济的潜力是巨大的。

赵德武率先提出通过建立我国财务经济指数,来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和具体行业的经济运行状况,并有效监督经济运行态势。王军(2009)指出:“应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模型和方法,借鉴采购经理指数、消费物价指数等的编制经验,研究出一个或者一套权威的会计指数,以综合反映一家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的财务实力和经济景气度,使之成为指导微观经济的‘指南针’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王化成等提出了一套指数体系包括宏观的价值创造会计指数、中观的行业评价会计指数以及微观的企业投资价值指数。这些开拓性的研究为中国特色会计指数编制吹响了号角,也为以后更多的研究做好了坚实的铺垫。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一些拓展会计信息利用价值的探索性研究,并提出了“剩余价值创造能力”会计指数,可以用于评价微观企业和宏观社会再生产活动创造财富的能力及经济运行的态势与景气状况。

一、相关经济和会计理论分析

(一)对价值的认识

究竟什么是价值,在历史发展中存在很多不同的理论,它们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的情况。如果抛开价值的具体所指或限制,把一般意义上的好坏、利益、有用无用等作为研究对象,并上升至哲学概念:“是指主客体关系的一种内容,这种内容就是:客体是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否同主体相一致,为主体服务。”“价值的本质,是指‘客体主体化的过程’、结果及其程度,是一种‘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主客体关系’。”用这种一般意义上的思想去理解价值则不至于导致理论的混乱和冲突。这样其实价值至少可以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具体形式: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劳动价值。使用价值表示事物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交换价值表示事物的交易性,属于社会属性;具体还表现为交换总价值、新增加价值和剩余价值。劳动价值表示事物的劳动性,属于行为属性,它讲的是事物和人的劳动之间的关系。

(二)资金运动中新增加价值的来源

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其核算和提供信息的对象是企业的经济活动,因此可以用会计提供的信息反映一个组织、一个行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但是会计不提供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全部信息,只提供能够用货币表示的价值信息,即企业的资金运动。从一个具体的企业来看,其经济活动可以分成五个环节: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供应、生产和销售活动。相应的资金运动过程为:货币资金等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资金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实现一次周转便能给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价值。企业的再生产过程资金不断周转循环,不断为企业创造新价值。那么新增价值的来源是什么呢?

分析一下企业的再生产过程,生产力的形成需要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物力资本),以及劳动者(人力资本)。生产过程中人们通过具体劳动将劳动资料的具体存在形态转变为其他存在形态,使用价值发生了变化,而价值总量却是保持不变的。所以新增价值肯定是来自工人的劳动,劳动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而且还创造了剩余价值。因此人力资源的真正价值就是其创造的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这是人力资源不同于企业其他资源的根本特征。新增加价值是流入的交换总价值扣除投入的交换总价值后的余额,而剩余价值在此基础上还要扣除为其他固定合约支付的价值。因此对于个别企业来说剩余价值能更好的反映为企业自身创造新增价值的能力。

(三)剩余价值不是罪恶

剩余价值概念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是无产阶级斗争的强大理论武器。提到剩余价值,人们可能把他和罪恶联系在一起,其实这是误解。剩余价值的生产并不仅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存在,从原始社会末期一直到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剩余价值生产。如果劳动只能够创造出满足自己需要的价值,那么社会将没法发展进步。原始社会前期,生产力非常低下人们所生产的物质连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都没法满足,所以根本谈不上物质财富的剩余积累。随着社会制度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促进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从而社会进步又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

恩格斯说:“劳动产品超出维持劳动的费用而形成的剩余……过去和现在都是一切社会的、政治的和智力的继续发展的基础。”可以说剩余价值的创造能力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都是极其重要的。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企业要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方面的建设打好物质基础。它又是衡量生产力水平和国家财力的重要标尺,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要提升剩余价值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将其用于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甚至是人生价值问题。

剩余价值要在资金的循环周转中不断被创造出来,并在流通中实现。把剩余的一部分要于投资,扩大再生产。因此易庭渊教授说:“会计是从价值角度综合核算和控制各种使用价值再生产的科学。要在市场竞争中正确运用价值规律与价格规律,多创‘剩余价值’。”

二、“剩余价值创造能力”会计指数的构建

基于剩余价值创造能力对经济社会的重要性,有必要构建相应指数来反映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并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本文借鉴会计指数的编制方法,提出了“剩余价值创造能力”会计指数的构建思路。

(一)剩余价值创造额

剩余价值创造额= 价值创造额-(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职工薪酬”期末数-“应付职工薪酬”期初数)

1.企业的总价值是由企业各种资源所创造的,现在管理学意义上的企业资源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营所需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企业资源进行不同的分类。本文认为可以将企业资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物力资源,主要用于生产活动,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另一类是人力资源,不仅是生产中的劳动力,还包括一切非生产中的劳动力和物质资料。可见本文把物力资源界定在生产环节,而其他环节的物力属于人力资源,比如为实现管理而引入的一套设备。因此这里所说的是一种广义上的人力资源,包括企业主要价值创造活动所需的物力资源之外的所有资源,是广义剩余价值的来源,而狭义剩余价值仅指生产过程中创造并在流通过程中实现的剩余价值。

2.由王化成和王国樑共同主持的财政部重大科研项目“会计指数编制问题研究”从价值创造额等于价值分配额的角度分析,企业经营所创造的价值最终分配给债权人、股东和国家,两者是相等的关系。因此有:价值创造额= 净利润+ 财务费用+(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费”期末余额-“应交税费”期初余额)+(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应付职工薪酬”期初余额)。公式中用财务费用近似替代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

3.物力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身的总价值,因此其创造的价值等于其投入的价值,没有多余的价值产出,因此其净价值创造额为零。

4.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因此:人力资源价值创造额= 支付给职工的工资福利等+剩余价值创造额(即广义剩余价值,为了习惯用剩余价值表示)。

5.通过以上分析得到:

剩余价值创造金额(SVC)= 价值创造额(VC)-(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职工薪酬”期末数-“应付职工薪酬”期初数)

=净利润+财务费用+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费”期末余额-“应交税费”期初余额

6.SVC 的实质是企业员工所创造的价值中除了满足自身需要外所剩余的价值,这些剩余的价值分配给了国家、债权人和股东,可以反映一个企业创造价值的绝对能力。

(二)剩余价值创造能力

剩余价值创造能力是指每单位价值创造额中所包含的剩余价值,反映了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相对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1.当净利润大于零或者比零略小时,SVC>0,SVCA>0,则0≤SVCA<1,表示劳动有剩余价值产出,劳动是有效率的;且在该范围内指数越大表示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越高,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越强。

2.当净利润远远小于零时,SVC<VC<0,则SVCA>1,表示劳动不仅没有剩余价值产出连劳动力价值都没有得到补偿,劳动是负效率的。这种情况是因为净利润远远小于零所导致的,说明人力资源价值创造能力为负,企业亏损经营。

三、“剩余价值创造能力”会计指数的意义

SVCA 指数旨在通过运用个别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来反映宏微观经济活动创造新增价值的能力,监督和控制经济的运行态势,为企业经营决策和政府部门的政策方针提供依据。以上只是初步探索,但是笔者坚信会计指数将来一定能够在以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需要我们不断求索探知的问题。

(一)企业可以根据各期间SVCA的变化研究其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具有竞争力的要素是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和拥有核心技术的员工。为了激励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企业提出包括股权激励在内的各种办法,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职工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经营效率,积极性跟用在职工身上主要为了加强管理的费用和支付给职工的工资福利等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及其如何影响SCVA 是值得深入细致研究的问题。能否在分配过程给职工一定的价值分配权,从而起到激励作用也是值得研究的。

(二)通过分析某个行业内的所有企业,可以判断该行业的经济状况

不仅可以做纵向比较,还可以横向比较不同行业新增价值创造能力,为社会的贡献程度。还可以分析不同地区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比如华东地区企业的财富创造能力是否一定就比西部地区的强呢,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为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规划提供依据。

(三)利用微观会计信息可以反映和监督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用于分析内外因素是如何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中财富创造能力的

比较我国和外国经济运行情况,使会计指数真正成为“指南针”和“晴雨表”。

参考文献:

[1]赵德武.我国宏观财务经济监测与预警问题研究[J].财务与会计,2000,(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