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科学学科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学生科学素养;主体;探究;课程资源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他决定了小学科学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启蒙课程。它具有发展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作用。重视小学科学教育就是重视对未来创新型科学人才的培养。笔者最近随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小组,深入到农村小学进行教学研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随堂听了不同教师不同年级的多节科学教学课,从中得到了启发,同时也深感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下面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希望能对从事小学科学教育的同行有所启发。
1.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是指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自己动手收集各种资料,自己动手调查与实验,并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形成研究报告与同学或老师进行表达与交流。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得到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能力。
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作用,教师要转变原有的学生观,准确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备课、教学设计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出能够全面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思路。小学科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学会的。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需要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是必须体现的。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够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到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特征。
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科学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元性,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其教学方法就不能简单地照搬知识传授的做法,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科学素养中的智慧、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素与书本知识不同,不属于陈述性知识,而是程序性知识,或称为经验知识或默会知识。这类目标学生不可能通过简单地记忆、模仿性操练学会,而是必须习得的。这里的习得是指学生需要通过亲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的结果。这是直接经验习得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好各种相关的情景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开展活动,才能达到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智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这是科学学习与传统自然学科知识学习最大的不同。
3.教师要充分重视当地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科学课程资源与科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科学课程资源是科学课程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缺乏一定的科学课程资源,科学课程便无法得以实施。科学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以及科学课程目标的落实与达成程度,一方面有赖于科学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有赖于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水平。
农村学生天天与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各种动物为伍,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教师应充分发挥他们丰厚的感性认识优势来服务于教学,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改变教科书中的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将《各种各样的花》的教学调整到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教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放飞在花的海洋里,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就可以掌握花的共性,了解到花的构造,进而认识到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特征及其区别。而《植物的果实》则选择在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进行教学,发动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广泛收集各类植物的果实,然后带到课堂中观察,采用浸泡、解剖、尝味等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增进、完善学生对果实的认识。
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教师在进行自然教学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进行考察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教师应注意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去上课。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植物与环境、能源矿产、岩石、土壤等等,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把课堂教学和课外研究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当课堂中学生提的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更甚的是,学生实验时,不按实验的要求操作,状况百出;还有实验结论对于学生来讲很简单的或已经知道的,或实验的材料与器材不能满足学生探究的需求时。在这些情况下,必须要求我们在具备各种最基本的能力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也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能适应现代教学,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又能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意外发生的事情,捕捉到学生的情绪与思维变化,迅速调整教学策略,采取应对措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机智已成为科学教师的一种必需能力,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科学教师来说,深感这方面的能力欠缺。那么怎样才能具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做到科学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呢?
课堂教学瞬息万变,各种突况都有可能发生,一旦状况不对,能否做到随机应变,并能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和实行恰当的处理,就需要我们具备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科学课堂实验教学中偶然性的产生因素较多,教学失控的原因复杂,如遇到以下三种情况,不妨试试笔者的方法:
一、遇到问题,不要回避巧回答
每节课上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学生各种千奇百怪的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我们怎样才能随机应变呢?课前那就得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根据每课所讲内容,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出预测,上网查阅大量的相关材料。教师平时也应多阅读其他各学科的有关知识,课后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与知识水平及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做有备无患。例如:三年级在讲《茎越长越高》这课,让学生提问时,发现茎相关的问题很多,有学生问:“老师,茎与根怎样区分?”这个问题差点把我问蒙了,幸亏在上课前在百度上查阅资料,回答很简单:“茎上有节,长叶子,能开花”,把根与茎的区分这类很难的问题简单化了。还有,当让学生汇报下数据,茎的生长速度一样吗?有学生问:“老师,茎长的速度为什么不一样呢?”,这个问题得换个说法,学生就能懂,因为要求学生每天测量茎的高度,学生已经发现每天测量的数据与前一天的不一样,速度也不一样,我反问:“你现在还有刚出生的时候长得快吗?”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当学生在问你的时候,首先要冷静思考,首先从刚学过的或即将要学的知识中找答案,再次从学生最熟悉的事物找联系,找关联,最后从课前准备的相关知识中找,把问题简单化,或把问题拆分,巧妙回答。
二、实验中出状况,不忙批评巧设问
当学生们动手开始实验时,有的实验需要水或油,有需要火或美工刀的,有的要用橡皮泥或蜡烛,有的需要用到玻璃仪器等等,实验的材料与器材在到了学生手中就有千万种可能,在上教科版三年级《水和油》的时候,你会想到水和油会撒在地上或桌子或打碎玻璃仪器,结果不是,他们是把油和水混合在一起搅拌,如是马上因势利导,让学生停止下来观察水和油有没有溶解在一起,水和油哪个更重?还有上教科版六年级的《我们身边的物质》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使物质发生变化,准备了铁丝、白纸、蜡烛、火柴这些材料以及水槽、烧杯和水;让学生按照实验的要求做,总结这些物质发生什么变化?意想不到的结果是,有的孩子把纸点燃,更甚的是把蜡烛滴到纸上再燃烧,这时候我并没有立即批评学生,而是马上提问:“点燃了的纸发了什么变化,刚滴了蜡烛的纸与蜡烛以及燃烧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同时强调:“实验要特别注意用火安全!”学生马上把注意力集中到我提的问题上来,关注实验后的现象,而不是在关注刚才他们如何做的实验。对于学生错了的事情,课堂上没有批评是不浪费上课的时间与打击学生思考积极性,但课后得严厉批评。
三、有些实验,不重结果巧应变
雷夫老师说,看球赛,不是为了看一个结果,而是要专注地体验这一场“从开始到结束”的“精彩和快乐”。科学课的实验更应如此,结果固然重要,但学生们探究的过程也同样重要,循序渐进,学生们才能体验更多的精彩。特别遇到以下的两种情况的时候:
1.当结论或数据对于学生来讲很简单的或已经知道的。例如:在上教科版三年级《谁更硬一些?》时,结论是:金属、木头、塑料、纸4种材料中“金属最硬,纸最软”。大部分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理解结论。类似一些生活常识性的结论对于学生来讲,没有难度与新鲜感,但探究的过程依然是新的。笔者及时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到探究的过程中来,学生同样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2.当实验的材料与器材不能满足学生探究的需求时。比如: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这单元里需要很多形状大小一样或厚薄一样的材料,还有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水结冰了》,主要仪器温度计是煤油温度计,这个温度计的误差比较大,大多不准确。往往很多老师认为仪器和材料都不合格,会影响实验探究的。笔者通过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探究过程,最终没有影响孩子们实验的积极性。
科学课实验主要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进行探究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这过程中,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如何参与实验,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而且通过思考获得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与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究未知的能力,探究的过程才是关注的重点。
基于这一理论,小学科技教育活动就应是学校教育系统协调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展包括校内学科渗透、课堂教学中的科技活动、课内外科技教育活动及校外(家庭、社区)科技活动。以学生为本,在注重学生共性发展的同时更应把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放在突出位置。达到“个性得以舒展,积极性得以提高,从而拓宽视野,发展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一、科技传统教育与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形式的比较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快速成长的阶段,也是其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的科技教育注重的是具体科学知识的传授,强调的是要教给学生越来越多的具体的知识,十分强调课前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讲授的精彩与完整,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孩子的情感体验、心理变化和态度的培养,学生一般情况下只是在固定模式下按部就班式地学习,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科技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式,让教育活动形式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方法辅导和科学态度、创新精神等的培养,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传统科技教育教学与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比较有较大的不同。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科技教育模式的构建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智能类型、需要、兴趣和爱好等有针对性地实施个性化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因此科技教育活动要在学校教育系统协调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通过教师创设综合的、充分联系儿童实际的、以注重儿童亲身体验并以探究发现为宗旨的开放性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发展。因此,本研究从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自主探究和专项科技活动三个方面对科技教育模式进行研讨。
1. 以课堂教学为重要途径,抓好科技教育的普及工作
为使科普教育深深扎根于“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有必要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科技教育,既能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政策略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有所不同。
加强学科渗透,小学各科教材中关于科技教育的内容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努力寻找学科知识与科技教育的结合点,在课堂教学中自觉从学科特点出发,深化科学道德、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整合处理教材,将教材最有典型代表性的科技知识讲深做透。避免科学课“泛泛而谈,摸摸就走”的现象,通过这些循序渐进的观察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智能, 优化学生智能结构。
分组探究学习,科技教育重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分组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组长――领导组织;活动方案制订者――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解说者――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观察能力。而且在每次探究时都进行不同的分工,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从而发展各种智能能力。通过生动有趣的科学课堂教学,将课程中的“知识陈述”转变为“问题设置”;将“抽象呈现”转变为“表象呈现”;将“原理展现”转变为“假设验证”,更充分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2. 以课外实践活动为抓手,提高科技教育整体水平
小学科技教育应不断拓展教育空间、教育渠道,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之中,帮助学生不断扩大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进行开放式的教育活动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使教学活动由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灵活地选取探索途径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研究可以分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
发现问题:首先让孩子自己学习中去发现问题,选择研究的课题,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唤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索未知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解决自己问题的成功快乐。
设计方案:每次探究活动,老师要做孩子探究的引领者,指导学生一开始就制定具体、可行的计划,为学生在开始的观察、研究中搭好框架。活动方案是开展研究活动的前提,方案应包括小组成员的分工;实验材料、仪器设备、探究方法等的选择;实验地点、实验方案的确定;统计表格、实验记录内容设计等,力求将探究活动限定在自己能力所能控制的范围内。
研究验证:实施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是科学探究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探究的进程,既鼓励学生自主地按照计划认真实施,又积极关注,做到心中有数,适时参与其中,做及时点拨,必要指导,以便适时调控探究的过程。
通过校外科技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心,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运动智能、语言智能、思维智能、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3. 融科技教育于专题竞赛,拓展科技教育育人空间
创新竞赛:主要内容为小制作、小创新、小发明。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创新和研究过程中,对涌现出来的一些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作品或项目,再反复进行改进、提高和完善。对一些热点社会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意见。对发挥创新作用的学生个体、个性予以尊重和充分发挥,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使更多学生有了适宜的发展空间。
一、科学学科的融入与渗透,既让学生了解了数学起源、同时升华了数学教育的理念和思想
1、科学与数学课关系。科学与数学的关系,可谓是源远流长。从最早的人类观察活动时,就经常数周围事物的个数。人们天生的好奇心是他们带着极大的兴趣来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他们热衷于计算事物的数量,并将他们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使得科学与数学在人类早期文明中就已经紧密联系起来。
2、科学课对数学学习的启发
(1)理念上的启发。科学课中体现出来的教学理念:从封闭型教育走向开放型教育,从传承型教育走向创新型教育,从传授式教育走向学生自我探索型教育,使学生敢于挑战权威、质疑权威、甚至否定权威……这些教育思想更值得让我们数学教师借鉴。
(2)内容上的启发。数学课程中如能整合科学课程内容,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生动。因为数学课上,学生大多数时间只是在按照教材与老师提供的问题去思考、去解答,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纯粹唯一的数学答案,使得学生的想象力被禁锢在一个固定的框架内,形成了思维定势。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如果能够将科学探究这一鲜活的学习方式融入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并且所设计的数学题目中的一些数据是学生亲自实践得来的,那么学生在解题时,效果会非常好,而且也体现出数学来自生活、数学来自实践的观念。这样既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又能够实现《纲要》中关于课程综合化的要求。
二、数学史的融入与渗透,让数学学习充满探索与研究的热情与理性
1、通过对数学史的了解,可以让学生理清数学的发展规律。数学史不但可以让学生认识数学发展的规律,从中了解昨天、引领今天、畅想明天,而且可以从前人研究数学的经验教训中获取鼓舞和力量,以指导和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研究,使其少走弯路。同时亦能了解到即便是大数学家也同样会犯错误、遭遇挫折的事实,对学生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2、通过对数学发展史的解读,可以了解相应知识的创造过程。通过数学发展史的学习,学生既能获得一种确定的数学知识,还可以了解相应知识的创造过程。对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
3、通过对数学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数学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从而更热爱数学这门学科,执迷于对数学的探索。
4、通过对古代数学名题的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许多古代数学名题的提出与解决大多与那些著名的数学家有关,让学生感到自己正在探索一个曾经被大数学家探索过的问题,或许这个问题曾难住过许多有名的人物,学生会感到一种智力的挑战,同时也能清醒地认识到数学正是在猜想、证明、犯错误、修正错误中发展进化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三、逻辑学的融入和渗透,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开拓学生的思维
逻辑学是一切演绎推理的基础,逻辑学与数学的综合,是所有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共同基础与工具。由此可见,一个不懂基础逻辑的学生是没有能力来掌握数学基础的。逻辑学知识的融入和渗透,能够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就像走路一样,当前面无路可走时,它会让你思维,让你努力去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出路。
四、其他学科的融入和渗透,让数学学习成为诱人的美味佳肴
1、美术的融入与渗透 ―― 提高了审美意识和空间想象力。例如:教学“密铺”一课,教师巧妙运用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展开想象,先在纸上画出自己想拼出的密铺图形,然后自由地利用教师提供的各种塑料图形学具进行密铺,并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而既培养了学生的美感,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表现为课堂内的管理与监控、讲述与聆听、提问与应答、讨论与交流、辅导与练习以及语言与形态等一系列具体的可感知或不可感知的师生互动方式与操作系统。在此系统中,需要教师掌握教学规范和有效教学理念,突出有效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最佳学习状态下,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实现教与学相互促进,有效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一、学科教师角色转型定位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是主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教师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伴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更具深度和广度地开展,不可避免要反思并重构教师角色,即从传统意义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之“权威”角色向全球化时代与学生合作、对话和共享这一“平等者中的首席”角色转化。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角色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这是教师角色的一次质的跃升,也是全球化教育语境中教师角色的历史性创新。
1. 回归,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平等互动,教师仅仅是组织者。这是一个灵动的、变化的过程。为此课堂设计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充分的空间与时间。首先,要随时洞察和把握学生的思维情境,及时调整施教导向,敏锐捕捉学生思维中的瞬间火花,并相机给予指导和帮助。其次,要善于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包括预设心理期待、营造民主氛围、拓宽评价标准等,营造一种接纳性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再次,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要能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张弛自如,在愉悦中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审美辨识能力。
2. 因势利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充分信任学生,因人施教,点面结合。要善于发现和归纳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实际,肯定学生的思维动机和过程。它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惘困惑时,教师不是轻易地告知方向,而是循循善诱,激发其丰厚的探究潜能;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望难却步,畏缩欲退时,教师不是板着面孔训斥或生硬地逼着走,而是点燃其内在的精神之火。
3. 适时参与,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要让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生生间动态信息交流,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方面。采用各种适当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励,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性,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生态文化”。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与学生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
二、学科教师的文化视野
教师职业的基础在于其多维视野融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教育基础,它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进一步开拓自己的文化视野,能够完整地认识世界经济文化的新发展,在热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异域文化。要有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有全局观念,有合作、交往、赞美、分享、欣赏等一系列的基本品质。
第一,发展面向全球多元文化、选择与融合有机统一的包容性和创新性思维素质。创造未来民族形象的教师,其思维素质应当作出与时俱进的更为深刻的蜕旧更新,尤其应追求以包容性和创新性为特征的思维素质的优化,用科学务实的态度汲取异质文明的精华。在时间向度上要根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透视时代风云而前瞻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趋势。
第二,应当发展适应全球交际需要、有力促进学生精神建构的现代性和世界性人格素质。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个体各种比较重要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综合,生命的品位和灵魂的境界取决于人格素质的形成。面对信息多元化、思维自由化的全球化新特征,面对高科技和网络化对人类传统价值观的新超越,作为隐蔽课程之核心的教师现代性和世界性人格素质将愈显其重大的潜在的教育价值。与人相容、双赢共生、多元并存、同享真理的全球化时代的伦理精神等等,都将对学生的人格生成和精神建构产生远甚于专业教学的独特魅力。
第三,五彩缤纷的话语体系更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呈现出空前的思辩活力,全球化理论竞相涌入教育学领域。“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正引发教学领域从组织形式、实施方法到课程资源的一系列变革。这种宏观的教育理论及教学技术发展背景需要作为教育实践主体的教师广采博取,加速更新和优化自身的理论素质及教学技术手段,从而在开放的全球教育大平台上充分展示自已现代化的新形象和新丰采。
三、学科教师的教学智慧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灵性的、有自我意识的学生,他们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另一方面教育情境又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这就注定了随时可能发生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要求教师具备一种迅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措施,妥善处理问题的独特的心理品质。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敏锐地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创造性和灵活地运用教育原理,闪现教育的智慧火花。
1. 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意识是教师获得心灵智慧的源泉
优秀的教学源自教师的心灵,来自于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这种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能够使教师在生活中将自己和教学科目与学生联系起来,促进教师内心对教学天职的渴求和对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要成为一名智慧型的教师,首先必须认为自己最适合做教学工作,进而才能打开自己独特的心灵智慧宝库,探索与自己本性相契合的教学方式,体验师生共鸣的默契,从教学工作中真正获得深层的愉悦,与对外部世界的渴望相互交融。正是这种对教学工作的热爱与追求,给教师心灵注入更多的活力与生机,滋养教师追求优秀教学的心灵,使教学成为一种欢乐,一种享受。
2. 教学实践是孕育教师教学智慧的肥沃土壤
智慧不同于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不像实践技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系统训练形成,真正的教学智慧只能靠教师自己在实践中摸索获得。只有倾注了自己的智慧和思想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要想获得教学智慧,必须带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火热的教学生活中去,接受教学生活的锤炼,这是获得教学智慧的必由之路。教师还要不断地丰富实践知识,并进行教学反思,将教学经验升华为智慧。
3. 集体智慧是教师获得教学智慧的重要支撑
教学是公共服务中比较个人化的职业。关起门来的教学,几乎像独奏一样,永远在同事的视野之外。这种个人化的教学阻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教学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教师个体的智慧要以集体的智慧作为支撑,教师同行组成的共同体是优质教学的集体智慧宝库。摆脱自我蒙蔽和固步自封,以开放的心灵去聆听、去交谈、去学习,教师之间共同探索内心世界、相互扶持的文化氛围,同事间相互切磋、展开优质教学的真诚对话,将能使教师从集体智慧中获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