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危机管理切割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几年,关于我国企业的危机事件层出不穷,许多行业领导品牌都纷纷踏入危机的深渊。2008年是中国企业危机的强力引爆年,三鹿的三聚氰胺危机事件,接下来的万科捐款门,再到康师傅水源门。然而2009年则是企业危机爆发的升级年,例如:王老吉夏枯草事件、五粮液涉嫌违反证券法规事件、淘宝秒杀门、农夫山泉深陷\"砒霜门\"等等。而今年的企业危机更是层出不穷,富士康跳楼事件、肯德基秒杀门、郁美净过期门等等。这些危机的发生,都对企业经营管理造成了重大影响。危机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关注危机,研究危机,更好地把握其发展规律,获得关于危机管理的策略,从而做到防范于未然,或者最大程度抑制其负面冲击力。
一、危机管理概述
企业危机管理是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个概念,上世纪90年代初期传入我国,深受企业界和理论界的认可。1987年,国际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英国查尔斯·巴克公关公司危机管理部经理迈克尔·里杰斯特(Michael.Register)首次出版《危机公关》(Crisis Management)一书。它透过世界上几大著名的危机公关案例的分析,引出企业危机管理的步骤与方法、传播技术、技巧与策略,总结出一份危机管理纲要。危机系指企业因内、外环境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对组织生存具有立即且严重威胁性的情境或事件。[1]一般而言,危机通常具有三项要素:(1)危机乃是未曾意料而仓促爆发所造成的一种意外。(2)威胁到企业组织或决策单位之价值或目标。(3)在情况急速转变之前可供反应的时间有限。所谓危机管理,即是企业为避免或减轻危机情境所带来的严重威胁,而所从事的长期规划及不断学习、适应的动态过程,亦可说是一种针对危机情境所作的管理措施及应付策略。[2]有效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1)预防第一原则。企业危机管理应从事前做起,避免危机的发生,预防胜于治疗。(2)快速反应原则。危机的突发性特点要求危机处理必须迅速、有效。危机一旦发生,企业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调集人员、设备、资金,以便迅速查明情况并进行处理,实施危机管理计划。(3)公众利益至上原则。危机虽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但更会给某些社会公众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因此,危机发生后,企业危机管理部门以负责的态度来维护公众的利益,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危机。(4)真诚坦率的原则。危机发生后,企业要对受害者表示同情和安慰,尽量避免强词夺理地为自己辩护,使社会各界知道企业是要真心真意地处理危机的。(5)主动面对原则。当危机发生时,企业应该主动出面担负起责任,立即承担第一消息来源的职责,主动配合媒体的采访和公众的提问,掌握对外信息的主动权。
二、当前我国企业所面临危机的新特点1、企业声誉危机事件迅速上升在企业危机类型中,涉及企业声誉方面的危机事件大幅上升--许多企业在诚信度、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力度、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都出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企业危机的爆发。
2、网络成为企业危机策源地
中国网民已突破3.38亿,\"自媒体\"时代全面来临,每一名网民都可以成为企业、品牌的\"杀手\"。近年的企业危机事件中,几乎每一个危机事件的爆发、扩散、深化都与网络舆论息息相关。网络成为企业危机重要策源地,例如BBS、论坛社区、博客、大型网络社区、MSN、QQ群等方式。
3、行业领导品牌遭遇危机冲击机率大增无论王老吉、万科、康师傅、农夫山泉还是富士康,每一家都是响当当的行业领导品牌,正是因为这些品牌都是企业标杆,所以媒体关注度以及社会关注度都很高,企业点滴的失误更容易被放大,危机一触即发。
三、目前我国企业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危机意识淡薄,重视不够任何企业在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危机企业的\"常态\",因此必须警钟长鸣。那些最优秀的企业总是常常有一种忧患意识,例如比尔·盖茨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是\"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海尔集团的生存理论是\"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现阶段,众多中国企业的危机意识还不强,还在\"自我感觉良好\"之中,对危机管理不够重视。
2、管理人员的危机识别能力薄弱管理人员能否在危机尚未全面爆发时敏锐快速地意识到潜在危机,对于化解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具有的危机识别能力的国有企业仅为24.1%,合资企业为34.8%,外资企业为25.2%,私营企业为29.4%。[3]不仅如此,我国企业管理者在危机识别中还存在着轻视性,表现在对于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效益具有非常直接关系的危机,而对于法律诉讼、诚信缺失、媒体危机等与企业的经营和效益关系不那么直接的危机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3、缺乏完善危机管理体系,企业危机管理专业水平不高大多数企业没有将危机管理计划纳人到企业年度经营计划中,没有投入适当的人力财力物力建立与完善危机管理体系,没有对危机管理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没有对危机的紧急处理进行培训与演练,使企业危机管理的能力处在较低的水平。
四、我国企业转\"危\"为\"机\"的应对策略1、企业领导者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企业领导者要有远见,未雨绸缪。要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正确态度来面对危机,事先制订好危机应急计划,确定和培训处理危机的专职或兼职人员。再以长期规划的观点来对组织可能发生的危机做准备,并建构一套周详的危机管理策略。有了充分的准备,企业才能在危机出现时,有信心地实施危机处理计划,做好危机处理工作,从而达到危机管理的成效。
2、应该建立网络危机的实时监测体系企业危机的一个特点就是突发性,对于危机的发生企业无法预测,要想将危机扼杀在萌芽之中,就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实时的、立体的监控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监测的方式,对网络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测,将监测的范围从平面媒体、门户网站、专业网站,向下级网页中BBS、论坛、以及热点博客中延伸,从中发现可能发生危机的关键信息,及时警示企业相关部门或人员给予重视。这是应对网络危机的核心。
3、对危机进行有效切割
一旦危机发生,企业需要建立防火墙,切断其局部市场与整体市场的联系,把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排除在企业整体之外或控制在小范围内,这就是危机切割,也就是把危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危机进一步被扩大化。
4、将危机管理常规化、制度化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政府竞合;构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111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1- 0207- 02
非政府组织(NGO)在“512”抗震救灾、南方冰冻灾害等公共危机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行动的高效率、无私性、民间性、公益性,为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在公共服务效率方面有着政府无与伦比的优势,可以直达问题核心,深入社会最底层,关心社会疾苦,倾听群众声音,提供的服务更符合群众实际需求,可以说,非政府组织(NGO)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合作伙伴中的第一人选。
1 非政府组织(NGO)的政治背景支撑
21世纪以来,我国在社会组织、企业、政府等方面开始了多方参与新格局重组,该过程中,政府起到了公共事务管理的主导作用,并且变现出鼓励社会自治化、政治民主化、多元主体互动化的态度,不可否认,我国正迈入“整体性社会”为特征的“公民社会”方向转变过程,由直接管理过度到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过度到宏观管理,由依靠行政手段过度到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若想实现上述过渡,则必须要求政府重审自身角色,积极协调社会力量、事业单位、企业等关系,实现政府的社会管理领域、经济领域权力收缩,实现非政府组织(NGO)承担政府部分职能的重要政治支撑背景。
2 非政府组织(NGO)和政府竞合关系构建的现实需要
2.1 非政府组织(NGO)社会存在感较低
尽管目前非政府组织(NGO)遍布我国的各省、市,并且涉及到流动人口、贫困人群、残障人士、妇女等公共服务领域中,可以说,非政府组织(NGO)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压力。然而,除了重大事件媒体报道的时候,各种非政府组织(NGO)才会出现在社会视野中,但是平时却感受不到它们的存在,这种社会存在感和其社会责任感并不相称,容易引发公信度危机。
2.2 非政府组织(NGO)管理规范不足
尽管我国对非政府组织(NGO)提出了相应政策法规,给予了一定的帮助与支持,正视其合法身份,然而,调查研究表明,非政府组织的“非法身份”仍占据多数,数倍于“合法身份”组织,缺乏良好的管理规划化办法,限制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3 非政府组织(NGO)和政府竞合关系模式的构建
3.1 引入非政府组织(NGO)与政府的竞争
根据“多中心”理论,提出非政府组织(NGO)和政府互动中的两方面竞争机制:①公共事务管理权力竞争,公共事务管理中非政府组织(NGO)将会对政府管理权力起到一定的影响,并且起到部分替代作用,所以,在其中引入竞争机制,凸显非政府组织(NGO)和政府的优势所在。②资源竞争,特别是财源方面的竞争,一般来说,政府财政主要来自税收,非政府组织(NGO)则来自于公众捐献,总之,二者所有的收入都是来自于人民,假如不依据政府财政公共事务支持处理,那么容易产生间接竞争关系,如果依据政府支持,则会构建直接竞争关系,结合一方的竞争能力,得到更多的资源利用能力。
3.2 建立非政府组织(NGO)与政府的互动合作
政府方面需要重视非政府组织(NGO)的作用,并且重新审视非政府组织(NGO)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促进功能。非政府组织(NGO)在公共领域处理中较政府更加高效、低成本,能够尽可能的满足民众的需求和利益,是最为和谐的民众―政府沟通枢纽。非政府组织(NGO)并非离退休人员和社会闲散人员的机构,亦非政府附属单位,是自发性的无私公众组织,同时,非政府组织(NGO)目的不在于切割政府权力,而是协助政府进行公共事务的管理,为此,政府要积极的解决非政府组织(NGO)的法律问题,并在法人地位、登记、审批等方面制定法律法规,适度为非政府组织(NGO)提供人事豁免权,防止存在二者之间的人员裙带关系。当然,政府方面要积极与非政府组织(NGO)展开合作,在慈善、科教、文卫等方面深度协调,共同构建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理论道德体系。政府需要强化监督非政府组织(NGO)力度,避免发生“非法组织”的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非政府组织(NGO)和政府的良好竞合关系,有益于二者互信机制的构建,形成良性互动,共同致力于社会公共领域的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兰定松.非政府组织对推动贵州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J].安顺学院学报,2015(3):93-95.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船舶制造企业; 融资
一、引言
船舶工业是我国少数几个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随着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已跻身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正面临着由大到强的转变。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造船订单数量急剧减少,撤单、延付、弃单等现象频繁发生,我国船舶制造企业(简称“船企”)面临“交船难,接单难,融资难”的问题。为应对金融危机影响,促进我国船舶工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国务院审议通过了《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且成立了我国第一支船舶产业投资基金――中船产业投资基金,以帮助我国船企解决资金不足和融资难的问题。由于金融危机对船舶制造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因此,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船企的生产经营形势十分严峻,资金压力依然很大,融资难题会进一步凸显。船企的资金问题关系到我国造船强国、海洋战略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等,研究我国船企融资问题尤为必要,为此,本文就如何解决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船企融资问题进行探讨。
二、我国船企特点
(一)大型单件小批生产
船舶制造业与汽车、机电等其他制造行业不同,船舶都是根据订单进行生产的。即船企先与船东签订船舶建造合同,然后船企再按照签订的建造合同的要求进行船舶生产。船舶生产属于大型单件或小批量生产,与大批量生产具有本质区别,船舶生产的重复性和相似性较差,难以组织流水生产,不具有规模效应。
(二)船舶建造周期长
船舶建造程序多,建造过程复杂,建造所需时间长。从原材料到船体成型大致经过“钢材预处理、切割、拼板、分段制、分段涂装、分段预舾装、船体大合拢”等过程,而且每个环节并不是持续进行的,在进行下一环节前还有一些必须的等待时间,因此船舶从开始建造到完工需要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
(三)资金需求量大
船企进行船舶建造、基础设施建设、研发造船技术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财力。船舶建造资金一般是按照船舶建造进度收回的,由于船舶建造周期相对较长,因此资金回笼的速度相对较慢,船舶本身的建造成本很高,而且船企还需要建设基础设施、研发造船技术,所以,我国船企对资金的需求很大,需要做好资本融通。
三、我国船企融资存在的问题
企业融资困难很大程度上表明企业资金匮乏,融资渠道不畅通,融资方式存在问题。因此,在分析我国船企融资难题时,笔者主要从我国船企融资方式的角度探讨其在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源融资比例低
我国船企在融资时尚未充分利用企业内部收益进行融资,未将内源融资方式作为其首要融资方式。船舶是根据订单进行生产的,且建造周期长,因此,船企在金融危机时期接的订单一般都会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才生产。金融危机时期船企接单量明显减少,且接单价格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开始复苏,原材料等价格回升,船舶生产成本增大,船企生产经营面临风险,盈利降低,留存收益积累难,内源融资来源随之减少。我国船舶制造类上市企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强,留存收益较多,但是我们在分析中发现我国船舶制造类上市企业近几年内源融资比例基本为零。根据优序融资理论,企业在融资时应优先考虑内源融资,而我国船企内源融资比例低,这与优序融资理论相悖。
(二)以银行借款为主要融资渠道
我国船企资金来源比较单一,银行贷款是我国船企最普遍的融资方式。我国船舶制造类上市公司融资时大约90%的资金来自银行,非上市船企融资渠道更是狭窄,对银行借款的依赖性更大。李阳、郭晓合等也曾指出我国造船融资仍主要采取贷款的方式。但金融危机后,欧洲银行纷纷撤离船舶融资市场,全球船舶工业融资市场份额缩减。2009年以来全球船舶融资贷款额以年均约减少8.8%的速度继续下跌,预计未来3~4年新船建造项目的融资缺口约 3 000亿美元,国内缺口预计上百亿元人民币,船舶制造业被部分金融机构列入高风险行业。虽然目前经济开始复苏,我国金融机构也在船舶融资市场崛起,加大了船舶出口买方信贷,我国银行已向西方国家船东发放了数十亿美元贷款,但是,买方信贷支持主要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提供,其力度和规模有限,小型船企很难受到政策的关照。虽然《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加大对船舶企业生产经营信贷融资支持,但是从目前来看,在实际相关政策中并未看到对船企的直接信贷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信贷已不能满足整个船舶制造业的资金需求,这对于一直以银行为主要融资渠道的我国船企来说,无疑陷入了融资困境。
(三)直接融资方式采用有限
无论是股本融资方式,还是债券融资方式都尚未在我国船企融资中得到充分使用。我国船企有三千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有三百多家,但目前在我国沪深股市上市的船舶制造类企业仅有三家。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国家法律、政府法规以及交易所上市规则都对证券市场融资进行了约束,因此,对我国很大一部分船企而言,踏入证券市场,在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获取资本,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此外,我国船企大多都倾向于采用银行借款融资方式,很少采用发行债券的债务融资方式进行融资,即我国船企在债务融资方式上青睐于间接债务融资方式,直接债务融资方式并未被我国船企广泛采用。即使是我国船舶制造类上市企业也并未充分利用股权进行融资,且都没有采用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方式。
四、我国船企融资的对策
(一)增加自身留存收益的积累――基于企业角度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有助于企业实现自我资本积累,扩大内源融资来源,而技术和管理是提高船企经营效益的两大重要手段。我国有70%的船舶用于出口,金融危机后,国外船舶需求量减少,我国船企接单量急剧减少,撤单、延付、弃单等现象频繁发生,船价大幅下跌,加上人民币升值,我国船企的效益大幅下降,留存利润也越来越少,有些船企的留存利润甚至已为负数,这使得我国船企的后续流动资金大幅减少,企业自我资本积累受阻。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船企应加强技术和管理创新,降低船舶建造成本,注重自身资本的不断积累。船舶工业是集劳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于一体的综合行业,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只相当于日本的1/9.3,韩国的1/4.3。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管理的日趋科学,技术和管理对船舶制造的影响越来越大,运用现代技术方法和先进管理理念造船是当今造船的主流手段。但我国船企造船技术相对较低,管理理念相对落后,造船效率较低,每修正总吨需要40~50工时,而韩国和日本分别仅需15~20工时和5~10工时,这样算下来我国低劳动力成本在造船成本方面的优势已为国外的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所替代。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用工荒”等现象也表明我国劳动力已逐渐显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将逐渐丧失,我国造船低成本优势难以为继。因此,我国船企应提升产品开发能力和制造工艺水平,加强与船舶研究所和高校的交流、合作,加强人才储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并且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切实把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降低造船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积累留存收益,充分利用内部资本,扩大内源融资比例,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二)扩大船企融资渠道――基于银行角度
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增强专业,针对船企的特点,建立适合我国船企的融资渠道。我国目前以商业为目的的投资银行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专门从事船舶融资的投资银行,船舶融资主要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方式实现。虽然我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后大力支持船舶融资,纷纷与重点骨干船企签订各类船舶融资协议,以缓解船企的资金压力,但中小型船企流动资金贷款和预付款保函的获得难度依然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专业性水平较低,难以防范船舶融资项目中的技术、市场和财务等风险,为船企提供信贷资金时,只能根据一般企业的贷款规则,主要采用直接贷款的方式,并未结合船企的特点进行信用评估。据业内人士介绍,一项造价1亿美元船舶订单,在完工交船前,船企一般自筹资金为20%,而开立预付款还款保函商业银行要求的反担保大概为80%,折算成人民币金额为5亿多元,按照目前商业银行普遍执行的贷款抵押率60%计算,船企土地、厂房等抵押物折现额就必须达到9亿多元人民币。而中小型船企资产规模小,其土地、房产等根本不能满足融资抵押要求,造船融资额度大,融资难度更大。对此,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考虑船舶制造行业的特殊性,加强与船舶专业机构的合作,完善船舶融资项目评估体系,建立适合船企的融资方式,扩大船企融资渠道。此外,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把握全球船舶金融重心向我国转移的重大战略机遇,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完善在建船舶抵押融资和船舶融资租赁风险管理体系,加大在建船舶融资业务,推动船舶融资租赁的发展,打造专业化的船舶融资业务,真正帮助我国船企摆脱融资困境,并逐步实现全球船舶融资金融中心的目标,促进我国船舶制造业的繁荣发展。
(三)促使船企直接融资――基于政府角度
支持符合条件的船企上市和发行债券,促使我国船企在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提出要支持符合条件的船舶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但我国法律、法规以及交易所的上市规则等都对证券市场融资进行了约束,这使得很多船企不能在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船舶工业是我国支柱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具有战略性的影响,因此,政府应考虑我国船企目前的特殊状况,暂时适当降低其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的门槛,以鼓励其上市和发行债券。就债券融资来说,政府可以适当调整我国船企债券融资的标准,允许更多的船企发行债券,拓展融资方式,缓解船企资金周转压力,同时加紧权威性债券评级机构的设置,引入保险机制,提高船企债的安全性。
当然,这并非长久之计,提高我国船企的竞争力,促使其依靠自身实力在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才是解决我国船企直接融资的根本所在。我国虽然是造船大国,但还不是造船强国,前几年我国船舶制造业的繁荣涌现了一大批中小型船企,我国船舶制造业产能处于严重过剩状态。我国政府对船舶制造业采取的是出口贸易支持政策,我国生产的船舶有70%用于出口,金融危机后,国外船舶需求量减少,我国船企接单量随之大幅减少,有些企业甚至无单可造,我国船舶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现象逐渐显现出来。此次金融危机对于调节我国船舶产业结构是一次机遇,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政府应充分把握此次机遇,将出口贸易支持转向产业政策支持,淘汰我国船舶制造业落后产能,推进我国船舶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不断降低船舶配套设备的进口比例,打造我国船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我国船企在证券市场上依靠自身实力,与其他行业遵守相同的入市准则,利用证券市场资金进行直接融资。
五、结论
笔者认为:应增加船企自身留存收益积累,扩大内源融资比例,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专业,扩大融资渠道,调整政府相关政策,促使企业直接融资有助于缓解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船企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EB/OL].http://省略/zwgk/2009-06/09/content_1335839.htm,2009-06-09.
[2]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09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J].船舶经济贸易,2010(2):12-15.
[3] Myers and Majluf.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es,1984,13(2):187-221.
[4] 李阳,韩震.发展船舶融资租赁,引领航运事业振兴[J].中国海事,2009(9):55-57.
[5] 郭晓合,曲林迟.我国船舶融资现状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70-74.
[6] 江珂.全球船舶融资额去年下跌近一成[N].中国船舶报,2010-02-05.
[7] 甘丰录.进出口银行逆市加大船舶融资力度[N].中国船舶报,2009-04-10.
[8] 茆萍.债务危机压西方造船融资看东方[N].中国船舶报,2010-04-23.
[9] 韩光.关于《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各方言论[J].世界海运,2009(4):42-43.
关键词:文化冲突;乡村教师;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088-03
在我国逐步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乡村文化没能坚守自身的文化特质,在时代洪流中逐渐衰落,乡村社会正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冲突。在这样一个文化语境中,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中为数不多的文化人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
一、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
乡村教师作为一个“身份”的标记,“包含了制度性的‘权利’(rights)和心理性的‘认同’(identity)两个组成要 素”[1],它既是个人认同的身份,又是制度赋予的身份,也是社会认可的身份,是个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讲,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体现在其专业身份、文化身份、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上。
1.作为教师的专业身份
在过去相对静止的社会中,知识更新换代速度较慢,乡村教师凭着自己上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尚能应付日常的教育教学。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课程改革的实施,乡村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越来越难适应形势的需要。在多数农村学校,自然环境恶劣、信息闭塞、工作压力大,乡村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对于教书育人的信心不足,出现了“懒教”和“厌教”的现象。于是,很多家长不再相信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条件较好的城镇里学习,乡村教师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矛盾的专业发展困境。
2.作为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
乡村教师除了具有教师的身份以外,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人,是乡村社会中唯一以知识为职业的知识分子。所谓乡村教师的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就是指乡村教师代表的文化性和公共性。除了教书育人,他们还应具有敏锐的社会意识和为公众服务的精神。可是,当前的乡村教师却严重缺乏这种社会意识和公共责任,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放弃了应有的文化担当,面对着代表主流形态的城市文化,逐渐迷失自我,陷入尴尬的文化困境中。“下课的钟声已经敲响,知识分子的‘导师’身份已经自行消解”[2]。作为身处乡村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乡村教师们公共精神在日益狭窄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教育的挤压下,在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化浪潮的压抑下,被不同程度地削弱了,相当一部分乡村教师甚至已经丧失了文化想象力和价值认同的能力。
3.作为乡村人的社会身份
我国多数的年轻乡村教师是在“离农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接受的是城市教育,最后大多是无奈地回归到乡村中去的。他们普遍具有“学历高、追求多、住得远、跑得快”的特点。乡村教师居于乡村,却一直想逃离乡村,对城市充满着向往,他们不愿参与乡村事务,不跟乡村人交流,对乡土人情缺乏了解,对乡土文化选择漠视。在乡村公共事务的活动中,乡村教师不自觉地蜕变为“他者”身份,成为乡村社会中最熟悉的陌生人。梁漱溟曾经指出:“如果政治家或教育家,站在乡村外头说,‘我给你们办个小学吧’,一上手即与其本身隔离,一定是办不好的。”[3]
4.作为世俗人的个体身份
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其中就包括个体的自我认同,即对自我身份、地位、利益和归属的主动体认。与公务员和城市教师相比,乡村教师在经济待遇和政治地位等方面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成为了生活中的贫穷者和农村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有学者经过调研发现,“95.7%的乡村教师表示对当前经济地位‘非常不满意’,其中91%的30岁以下农村教师表示对当前经济地位‘非常不满意’;3.2%的农村教师表示对当前经济地位‘不满意’;1.1%农村教师表示对当前经济地位‘一般满意’”[4]。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教师承担着沉重的生活和工作的双重负担,在“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道德旗子指挥下,他们成为了这个社会中最忠实的“安贫乐道”的守卫者。
二、文化冲突下的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
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是结构性和建构性的有机统一。所谓结构性的身份认同指的是制度文化、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对乡村教师身份的形塑;所谓建构性的身份认同指的是个体自我价值和地位的主动确认和选择。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乡村教师出现的身份认同危机实际上是文化认同危机。从文化冲突的角度分析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对于我们从根本上理解乡村教师的处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1.物态文化的冲突
物态文化以知识观为主要表征。对于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来讲,彻底转变知识观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由于知识观的错位,或者是知识类型的相互冲突,许多乡村教师陷入了文化困境,出现了专业身份的焦虑和迷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乡村教师面临的难题是,到底选择普世知识(城市知识)还是地方知识;是选择科学知识还是人文知识;是选择专家知识还是个体知识;是选择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性知识。虽然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两难选择。运行十多年的新课程改革,以及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的“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基本上是在政策的指引下,根据教育专家的指导,面向城市进行的。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已经不再适用,对这样新的知识观又比较陌生,很多乡村教师因此茫然不知所措。以小见大,这反映的是一个共性问题。我们的教育改革并没有在起点阶段与知识的转型同步,这种知识观的脱节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乡村教师的地方知识、个体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严重缺失。
2.行为文化的冲突
在一个相对稳定静止的社会中,大家彼此相互了解。可以说,一个村落就是一个世界,基本上能自给自足,村与村之间来往并不多。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彼此信任是凝集乡土人情世故的通行证。伴随着行为文化的变迁、社会的转型,原来由彼此默契和信任构成的“熟人社会”慢慢地向由规则和制度构成的“陌生人社会”转变。这样一个看似具有进步意义的文化变迁却是以乡土文化的集体性失落为代价的。作为生活在乡间的知识分子,乡村教师最能感受到由于乡土文化的破坏所带来的文化阵痛和价值观的迷失。在传统社会中,乡村教师是乡村中的熟人。如今年长的教师已慢慢老去。接受现代文明洗礼、来自四面八方的年轻教师以纯粹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出现,他们已不再熟悉乡土社会,不再熟悉乡土人情。他们除了上课的时候接触乡村的孩子以外,不再与乡村社会发生任何联系。
3.制度文化的冲突
从现实情况看,对乡村教师影响最直接的莫过于制度文化。它突出表现为国家为了加强对乡村教育和教师的影响而推行的政策、管理体制等国家权力因素。乡村教师出现的身份认同危机就与国家权力下沉和上移的矛盾密不可分。在传统社会,“皇权止于县政”,我国的乡村社会游离于国家权力之外,乡绅而不是皇帝是乡土社会的主宰。近代以来,国家权力不断下沉,乡村学校越来越成为“村落中的国家”[5]。国家从资格认证、任免、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等各个方面将乡村教师纳入国家的权力体系中,乡村教师越来越依赖于国家体系,并渐渐在制度上与乡村社会疏离。不过,最近十几年,在国家权力不断下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权力不断上移的现象。这主要表现为两点,其一,在管理体制上,将乡村学校管理从以村为主上移到以县为主,这从经费等方面确实能保障乡村教育的运行。不过,由于权力的上移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乡村学校出现管理空白,比如县里把主要精力放在城镇学校上,无暇顾及乡村学校,尤其是乡村小学。同时,村里对学校也不承担管理责任。其二,国家为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撤点并校”。民进中央在2012年召开的“两会”期间提交的提案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农村的小学减少了一半,平均每天消失56所农村小学”[6]。优点姑且不论,“撤点并校”的不为人知的危害就是加速了农村的解体和乡土文化的凋零,并切割了文化与乡土之间的联系。作为乡土文化最后的守夜人,乡村教师面临的只是一个资源日益枯竭的文化图景。
4.观念文化的冲突
从根本上动摇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当属观念文化。观念文化是以消费文化、传媒文化和贫困文化等为主要表现形态的,在乡村教师身上,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消费文化和传媒文化都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具有较强的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和娱乐性,并伴随着强烈的示范效应。它们都以城市生活为蓝本,以图像化的标志引导着广大乡村教师对城市生活的想象,将人们的消费兴趣转移到了商品的符号意义方面。同时也在解构着乡村文化,强化了乡村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脱离乡村生活的渴望。而根深蒂固的贫困文化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使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他们就如一群自我放逐的“文化边缘人”,一个个地游走在城市与农村的中间,向往城市又无法融入城市,回归乡土又不甘于现状。
三、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文化建构
我们应以乡村文化一体化和乡村教育一体化的思想为指导,冲破文化冲突的羁绊,立足于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加快完善教师身份制度建设,从“他者”建构和自我建构入手,重塑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信心。对乡村教师来讲,他者建构指的是制度保障和课程安排;自我建构指的是个体专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主动体认。
1.加大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制度建设
立足平等原则和补偿原则,加快进行城乡统一的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加强县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同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在工资方面对长期工作在乡村的教师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助标准。从制度层面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落后局面进行补偿,提高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乡村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待遇,让乡村教师能“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和教师身份认同度。在此过程中,政府在强化教育的督导和监控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加深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理解
乡村教师应该立足于“回归乡土”,重建和弘扬乡村文化,自觉摒弃文化进化论,重新树立文化自尊心和乡土自觉意识,不再将城市文化当做现代化的唯一标杆。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是不同的,乡土需求与城市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乡村教育自然有别于城市教育。乡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本地发展优势,因地制宜,整合优势将其变为育人资源,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把乡土文化引入校园、引入课堂,引导乡村孩子理解乡村世界,填补由于乡村文化衰落而导致的乡村少年精神的空白。“营造乡村教育的文化想象空间,需要真正理解乡村、理解乡村少年的境遇的教师”[7]。同时要改革目前的教师考核机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乡村文化有机地融入评价内容之中,考察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理解,考察教师能否让学生获得发展的同时热爱乡土文化。在此过程当中,乡村教师应该是乡土文化身体力行的知情者和参与者,而不是“边缘人”和“局外人”。
3.加大乡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力度和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研究
教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是一种特别的知识,是教师以其个人的信念、情意、态度等来统整他所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依照实际情境为导向的知识。“它存在于教师以往的经验中,存在于教师现时的身心中,存在于未来的计划和行动中。个人实践知识贯穿于教师的实践过程”[8]。它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主体性、实践性和情感性。对此,应该鼓励乡村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增强乡村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意识。教师在学习和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能适时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机的融合。“关注教师个人基于教育情境和生活史的实践性知识,强调教师个人的专业自主选择性,则正是对身份认同的建构与确认”[9]。因此,乡村教师实现身份认同,就必须对个人实践性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关注知识的实践性、个体性和建构性,关注知识产生的具体情境和价值取向的涉入。
4.加大乡村教师公共精神的培育
加大乡村教师公共精神的培育,要求作为知识分子身份或者文化人身份的乡村教师具备一定的社会意识和公共责任,具有“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济世情怀。具体来讲,乡村教师不但要了解教书育人的专业领域的事情,而且还要关心专业领域以外的农村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问题,要成为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乡村教师怎样才算好……他足迹所到的地方,一年能使学校气象生动,二年能使社会信仰教育,三年能使科学农业著效,四年能使乡村自治告成,五年能使教育普及,十年能使荒山成林,废人生利”[10]。据此,乡村教师应该积极地走出课堂,融入乡村,参与改造乡村生活,利用校园、教室、图书馆和运动场等现有资源为乡村服务,进行技术培训,宣传新思想、新道德和新文化。在乡村文化日益荒漠化的今天,乡村教师可以凝聚本土文化资源,重建乡村文化秩序,帮助树立乡村文化的权威格局。这对于营造乡村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激活整个乡村社会的文化想象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曲正伟. 教师的“身份”与“身份认同”[J]. 教育发展研究,2007 (4):34-38.
[2]许纪霖. 知识分子论丛(第一辑)[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58.
[3]马千帆. 梁漱溟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98.
[4]李金奇. 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状况及其思考[J]. 教育研究, 2011(11):34-38.
[5]李书磊. 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 杭 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
[6]雷辉. 民进中央:应明确农村学校撤并底线[N]. 南方日报,2012-03-13(04).
[7]刘铁芳. 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J]. 书屋,2006 (10):45-49.
[8]郭晓燕. 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取路径探析[J]. 基础教育研 究,2011(8):23-24.
机械厂实习报告精选一 今年暑假,学院为了使我们更多的融入社会,了解更多有关于我们机电专业的知识和所从事各种设备制造,发电设备,运输机械,工业产品加工,各行各业的自动生产线等的设计与维护,尤其是机电系统的设计与维护. 这个专业在社会不同岗位的分工和职责。所以我们自己找了份工作来了解社会体验生活。
九月份的时候我在南京彤利机械制造厂当检验员我所了解的当把调节好的机器并按正常程序启动正常运转后,被成型的木料从机器的右端经两边的限板和中间的输送辊推动下进入机器内部。再有两个输送轮带动木料进入成型区,有上下左右4至7把高速旋转刀具同时对木料进行削边成型。最后由左边的软输送轮将半成品木料送出机器。在刀具旁设有强力的吸尘装置,切削废料由吸尘口吸走。切削过的成品木料四面比较平整。将交下一道工序,即宽带砂光机。
成型机特点:
生产效率高
一共有7把旋转刀具可供选择,各把刀具互相无干扰,手动调节内外距离和进给速度。
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
在调好了机器以后,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操作员只用进料出料就可以了。操作安全。
操作方便,维护简便
宽带砂光机工作原理:当机器按正常程序启动并正常运转后,被磨板坯从机器右端经限板装置和输送辊推动下首先喂入上、下粗砂辊。被高速旋转着的砂带同时磨削板坯上、下二面,实现定厚磨削,最后经出料端的清扫辊清除残存表面的粉尘并送出机器。各砂辊和清扫出料辊皆有强力吸尘装置,磨削粉尘由吸尘口吸走,磨削后的板坯最终获得一表面平整、光滑、厚度尺寸符合要求的成品。该机主要用于人造板的定厚磨削、粗砂和光整磨削、精砂。诸如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石膏刨花板或其它木质人造板表面的砂光,使板厚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符合一定的要求。
砂光机特点:
精度高
磨削后工作厚度公差0.1mm之内。
加工质量好
只要合理地选择砂带,即可得到满意的表面粗糙度。
生产效率高
四个砂架、二个粗砂架上、下对顶布置,二个组合砂架上、下错开布置,一次通过即可完成双面定厚磨削和光整磨削,进合具有手动和自动功能,进给速度4-24m/min无级可调,自动进给系统,具有防过载自适应负载的能力,故能充分发挥机器效率。
更换砂带迅速
在操作侧更换砂带只需几分钟时间
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
机器采用一整套机械电气、液压、气动最新技术,并设有可靠的互锁和安全保护装置,可防止误操作发生事故。
调整、维护、操作、方便可靠机器运行情况,操作台上各仪表均有显示。
上合页:其实这个步骤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写。这到工序是完全手工的!不过是要了解各种不同合页与各种不同尺寸的PANEL的配对和安装方式。这个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实习心得: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从企业职工身上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更使我学会了他们的敬业精神。感到了生活的充实,以及获得知识的满足。真正的接触了社会,使我消除了走向社会的恐惧心里,使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社会。同时,也使我体验到了工作的艰辛,了解了当前社会大学生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促使自己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机械厂实习报告精选二 我来到了**市龙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市**机械厂)。该厂是福建省最大的载货汽车、低速货车、多功能拖拉机生产企业,是原农业部农用车定点生产基地,现有员工450人,XX年年完成工业产值2.5亿元。公司生产的福建牌汽车、龙马牌低速货车是中国名优产品,多功能拖拉机是省优产品,荣获中国低速货车(农用车)十大知名品牌 、福建名牌产品、飞马奖、诚信单位等荣誉称号。该厂于XX年取得iso:XX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XX年国家强制性产品3c认证,XX年度、XX年度连续两年被评为福建省民企300强企业。
该厂主要产品有轻、中、重型载货汽车及底盘,低速货车,多功能拖拉机,洒水车、吸粪车等专用汽车,集装箱牵引车等。目前经国家发改委批准上公告的有汽车35种,低速货车16种,多功能拖拉机8种共计近60种产品。企业的营销网络已遍布全国各地,形成集市场研究,整车销售,技术服务,配件供应四位一体的营销服务体系。
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我坐上了该厂生产的农用车,在一位叔叔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厂区。 叔叔介绍说为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推进产品结构的提升换代,公司投资了3亿元在龙州工业园区建起了占地13万平方米的汽车生产线,现在已建成车架、车厢、总装、涂装、冲压、焊装、车桥等共计7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年可生产3万辆的汽车及低速货车。另外还有170亩生产用地正在规划中。我不禁感叹,这么大的工厂要走一圈都得花上许多时间吧。参观完工厂,我就该开始我的实习工作了。
我被分配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冲压车间工作,由于没有技术,像机床,铲车之类的我就不能用了,所以车间主任分配给我的工作就是分类材料。我抬头望了望车间,车床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原来钢板就是在这里被一个个不同大小的机床截成不同的形状,再运到不同的车间进行深加工,最终成为一辆车的。回头看了看我即将工作的地方,各式各样的铁质工具,或摆在架子上,或堆在箱子里,有些还挂在墙上。我不禁蒙了,这么多东西,我一个都叫不上名字,该怎么分类?在旁边阿姨的指导下,我才知道,原来每个材料都有自己的图号,就好似每个人都有名字一样。我的工作就是把刚从仓库送来的各种不同规格的材料放在指定的位置。说来这个工作也不困难,但因为对材料图号的不熟悉及分放位置的不确定,运来的一箱材料我着实花了三个小时才摆好。摆好材料也差不多到了下班时间,因为不断的弯腰低头,回到家后有一种骨头要散架的感觉。
冲压是汽车制造所有工序的第一步,成卷的钢板首先要在切割机上切割成不同规格的小板,然后由冲床进行初始的切割,在进行简单的冲孔,切边后,就会进入真正的冲压成形工序。冲压成形由冲床和模具实现,模具的作用非常大,模具的质量直接决定这工件的质量。每一个工序大多都是先经过冲压成形,然后再经过冲压,切边,翻边等等工序最后才会成为所需要的工件。刚开始工作特别容易感到累,车间主任对我非常关心,总是把最轻的活交给我做。我也主动会去干一些重活,像切片的时候我也会在一旁帮忙,希望多体验一些不一样的工作。
后来的几天时间我又被调去不同的车间尝试不同的工作,在焊装车间我负责给即将焊接的钢材上红漆;在涂装车间由于粉尘比较大,所以我的工作是将喷好漆的车头推到空旷处晾晒;而在仓库的工作,我本以为会是最轻松的,其实不然,由于进库出库的货物非常多,而且每种型号的材料需求不同,为此我经常是忙的焦头烂额。
作为一个女生到汽车工厂里工作确实非常的辛苦,在厂里都是一些粗重的活,而且正赶上农用车生产的旺季,每天的工作量都非常的大。但是想想那些同龄的工人不是都做的好好的,我知道千万不能再把自己当一个孩子来看待了,毕竟已经20岁了。在后来的工作中,我认识到要做好工作不但要认真,而且要有责任心,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不管这份工作是高贵还是贫贱,都应该用一颗认真的心去对待。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对自己产生的疑问,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真正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勇往直前。我也认识到和同龄甚至比我们还小的老工人进行交流的重要性。他们多是在初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了,我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在社会实习经历上我远远不如他们。十几年的学习时间让我忽视了实习。只学不实习,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而实习也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理论应该与实习相结合。相信参加过实习的人都可以深刻的体会到这些道理。通过几天的工作我积累了社会经验,使我在社会中接触各类人群时有了更灵活的应对手段,使我学会了去与人接触认识,并且与人交流,使我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克服了自己害羞畏缩的心理,使我在与陌生人的接触中多了一份自信,添了一份自如。
到龙马的实习工作虽然和专业不对口,但是我相信这对于我之后的学习还是很有帮助的。通过几天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公司在生产经营实习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从管理学角度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一种对行为的约束方式,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强烈的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对企业信仰所共享的价值系统。一个好的企业,不论是建立之初员工的开创精神,还是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团结进取,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龙马公司遵循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龙马与您共创财富的宗旨,抓住机遇,吸纳人才,懂得产品质量要过硬、营销要靠信誉这一原则,但公司管理者还没有把这些收集起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并外化为规章制度和企业精神,将之灌输到每一位职工的头脑中,体现在公司运转的方方面面。龙马先前没有意识到建设发展企业精神文化的重要性,并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专门人员搞本公司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但另人欣喜的是龙马的观念和理念正在更新和发展,目前人力资源科由总经理
助理直接管辖,负责本公司的职工管理、人员调动、提拔及人才流动等工作,也正准备引进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作好公司形象宣传。现在公司也拥有了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专门设立了汽车技术研发中心,拥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40余人,也逐渐整合出一套从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到销售,维修,服务等一整套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在我看来老龙马自1970年成立以来经过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但由于管理及经营不善,企业领导没有与时俱进的管理观念,没有把握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创新,在成立三十年之际就已经破产倒闭。现在的新龙马要避免走老路就要应该建立一套技术改革和创新机制体系,加大科技投资比例,加强同科研机构的联系和协作,利用科研机构的优势结合自身的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员工是企业的根本,应该增加投入,鼓励员工深造,在招收人员的时候也要注意任人唯贤,要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工作机制。企业不但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也要顺应国家管理思维和调控方式的转变,大力提高自己的市场与技术应变能力。如此,才能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寒假社会实习活动已经结束了,蓦然回首,虽然没有经过长时间的锻炼,但给我带来的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习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习中检验自己。这几天的社会实习虽然比较辛苦,也不知道这是庆幸还是依恋,但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这次社会实习是有趣的、丰富的、快乐的。我亲身经历了从一块钢板到一辆汽车的伟大转变,我想这是没有去过的同学所难以体会到的。完成生产计划的满足感、学习新技能的欣喜、帮助他人的快乐、被别人帮助的快乐等等。这次实习经历所带给我的是一次能力的全面提升,我也认识到自己的很多不足,长期的学习使我远离了社会实习,动手能力特别弱,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也不足。也许有了这次的体验,会使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每一难关.
机械厂实习报告精选三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直接影响就是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雪上加霜,为适应不久将来的工作竞争压力,这个暑假我来到了国际化大都市xx,希望在那里见识一下。在亲人的介绍下我进入xxxx焊割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工作。在这里体验了一个月左右的工厂生产学习,学到了许多在学校没有学到的东西,增强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了自身意志同时也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
xxxx焊割机械有限公司位于xx市xx区xx镇,闻名全国的同济大学就在其附近。公司生产各型焊接机、切割机,并且远销欧洲数个国家!
初次来到xx人事部时我并没有道明真正来意,而是以应聘的身份和xx签订了就业合同,并被安排到二楼钳工组装区工作。每天跟着工人师傅们刮研、钻孔、攻套丝、锯割、锉削、装配、划线等。我进厂的那些天恰逢公司举办展销会,领导要求我所待得车间赶制出一批用于展销的产品其中重点是仿形这类切割机!由于在学校金工实习期间并没有真正掌握钳工生产要领,加之没有任何生产操作经验,因此常常会感到手足无措。庆幸的是车间的师傅们看我刚从校门走出,知道我没有什么工作经验,虽然上面交代的任务比较紧去仍然花很长时间细心的来教我如何组装手轮、如何正确使用钻床并使钻出的孔符合生产尺寸、如何调试机器等。在学校实习的时候就领略到了钳工的辛苦,所以在工厂生产线上更不用提了,印象最深的就是7月8号那天,我想都不敢想自己是怎么坚持下去的,师傅们让我给他们弯钢构,全是那种20~30公分长的短钢筋条,一天时间加上晚上加班一刻不休愣是把一口袋的钢条弯完了,晚上回去之后才发现两个手掌心都磨破了。虽然心里知道自己不是真正准备在这里长期待下去,也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每次看到师傅们对手头工作的那种专注之情时,我还是咬牙坚持着,并且告诉自己能行!
后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厂里领导竟然找到我跟我说要调我到一个比较舒服一点的车间,随后将我安排到另外一个生产车间并告诉车间带班的李师傅好好教我。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在李师傅的细心教导下,掌握了xx一些产品如cg2-30滑轮式焊接小车、马鞍形切割机、hk-103等的组装、调试。并且了解到了xx所生产的部分产品的型号、工作原理等。期间xx老总也找我谈了一次话,那是刚调进李师傅车间的第二天,我正在做着李师傅交代的事,老总走到我面前跟我寒暄了一会后便开始问我一些电工专业类的东西,而且告诉我任何成功的企业老板开始都是再生产一线锻炼出来的,所以要我重视眼前的事,虽小却有很多锻炼的机会!有跟我说了他创业时的故事。那个下午我真得觉得好激动,没想到一个企业老总会和我说这些,他的和蔼也鼓舞着我在接下来的工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