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教育制度的定义

学校教育制度的定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教育制度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教育制度的定义

学校教育制度的定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终身教育;教育改革;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03-02

进入21世纪,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则是面临愈来愈多的挑战。同时,21世纪更是一个知识时代,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对以往的人才教育机制提出一定的挑战。正是由于时代的要求,终身教育观念才逐渐被公众接受。在当前情况下,研究终身教育与我国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一、终身教育的基本内涵

综合来讲,终身教育是不同教育类型的综合体,包括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与教育阶段,既包括正式的学历教育,又包括非正式的非学历教育。“终身教育”一词是由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的保罗・朗格朗提出的,近三十年来,终身教育正在被愈来愈多的公众所接受。终身教育的普及反映了公众对当前教育方式与教育程度的不满,这也更加促进了终身教育的发展。目前,对终身教育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终身教育反映出公众对全新教育观念的不断追求及公众对知识的渴望,更反映出公众对个性人格、个性发展的追求。

终身教育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背景,首先是社会的急剧变化导致公众必须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其次是公众要求不断实现自我,要求追求个性化的知识;三是公众对当前教育方式及教育目的存在一定不满,不能实现公众的全面协调发展。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终身教育又有不同的实现方式,比如按照教育方式不同,终身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按照教育阶段,可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等。另外,终身教育还具有全民性、终身性等特点,这些都促进了终身教育的不断发展。

二、我国教育改革的现状

教育改革是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2010年5月我国颁布并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由此开始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教育现状不免令人担忧,教育改革成果不明显。例如教育不能明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学生超负荷学习,缺乏自由选择的权利;应试现象十分严重,有些学生甚至用一年的时间就学完高中三年的课程;为求得重点高中的录取,个别学生和家长甚至不择手段进行竞争,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这种种现象表明,中国的教育改革并未取得显著的成绩。

传统教育观念已经渗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髓,这正是中国教育改革困难重重的真正原因。传统教育制度曾一度促进了人才的培养,为人才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公平、客观的平台。但是就目前而言,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传统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已经严重阻碍着人才选择的公平与客观。要想促进中国教育改革顺利开展,教育观念的改革是前提和关键。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影响范围较大。终身教育提出的教育观念也适合中国教育改革的需求,更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

三、终身教育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准确定位学校教育目标

目前,学校教育仍是人们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大部分知识和技能都是通过学校习得。鉴于此,我国的教育改革应重新定位学校教育目标,树立全面的教育观念,把学校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把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相结合。应把学校作为能力培养基地,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如果学生在学校教育时期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主能力,在非学校教育阶段仍能不断学习,就保障了终身教育目的的实现,由此可见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二)加强教育与职业的联系

密切联系教育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应努力的方向。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就是教育明显与职业相脱节。人们所习得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职业的需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欧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以教育与职业的紧密结合为前提。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必须注重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设置教育方向,并注重提高职业教育的比例。尽管职业教育在整个终身教育中所占比重不是相当大,但是这并不影响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鉴于此,我国的教育改革必须以此为重要发展方向,实现教育与职业之间的协调。

(三)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知识时代更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处理信息过剩与教育时间过短的矛盾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应该解决的问题。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矛盾,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率,改变教育的封闭状态。首先,要充分发挥社区的教育功能,加强教育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其次,加强地方文化设施的建设,例如图书馆,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设施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基层教育的功能;最后,建立外来人口免费教育制度,这可能会造成地方教育压力,但是外来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会提高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它要求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必须注重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终身教育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一)促进我国教育的普及

终身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教育的普及,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形成全民学习的教育机制,建立学习型社会。教育社会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学习型社会中,人人都可以学习,处处都可以学习。学习型社会不仅提高了公众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提高了公众的学习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的场景。

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终身教育不再以学校为教育中心,而是强调社会育人,强调学校的社会化,强调人们视野的开阔与解放,延伸教育的外延。传统的教育要求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也就是所谓的学历教育,但是由于环境的巨大变动,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轨,这种教育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终身教育要求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齐头并进,全方面提高人们的素质,充分发挥社会机构的教育功能,实现人们的终身教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促进人们的个性发展

人的个性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忽略个性的影响,人就是没有灵魂的肉体。传统教育坚信“知识就是力量”,因此特别注重知识的积累和传授,由此带来的就是知识的硬性灌输。这就使得人们的个性被忽略,所有人被整齐划一地安放在同一个位置接受所谓的“正式教育”。但终身教育则不同,注重人们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学习的连续性和全面性。一个人的能力并不仅仅取决于一个人的知识储备,而应该从个性的角度来观察人的发展潜力。终身教育并非仅考虑个人的知识储备,而是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发挥个人所长,从根本上实现人的价值。在终身教育来看,成绩并不能代表和说明一切,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个性才是最重要的。

从教育的目的上来看,教育是要实现知识和文化的传承,终身教育不再注重单一知识的传授,而是实现了教育功能和知识的扩展,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各种知识的传输和发展。终身教育要求充分保障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因此终身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传统教育相比,终身教育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改革,更改变着人们对于传统教育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来说,教育的变革就是文化的变革,更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使教育更加贴近生活

终身教育并不强调“死读书、读死书”,也不强调占用人们全部的活动时间,而是强调突破时空的限制。首先,强调教育回归,终身教育要求为所有人敞开教育的大门,无论你是贩夫走卒还是王孙公子,只要肯学习,都能在这里获得知识,知识并不再是特权阶级的特权。其次是要重视社会生活的教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有着愈来愈强的向往欲,社会文化生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所谓的社会生活教育就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学习,知识的相互教授。在这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贴近生活的机会,实现自我的完善发展,那种仅注重向上飞跃发展的教育终会被取消。最后要注重闲暇教育,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学习过程。随着五天工作制的实施,人们的闲暇时间明显增多。尽管学校教育时间明显减少,但这为闲暇时间教育提供了可能。终身教育更加注重闲暇教育,这种闲暇教育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不仅能缓解快节奏的生活压力,更有助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五、总结

随着终身教育的普及,其必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类的生活状态和生活习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终身教育的影响力亦在不断扩大。为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终身教育与我国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以求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实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崔家善.试论终身教育与我国教育改革[J].大庆社会科学,2007,(5):18-20.

[2]张静.终身教育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7,(4):12-15.

[3]齐幼菊,龚祥国.终身教育体系构架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0,(11):11-06.

[4]范敏.终身教育背景下的我国现代教育初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2):20-25.

学校教育制度的定义范文第2篇

什么是创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给创新如此定义:“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莎士比亚也说:“美是生活,美是创新。”可以说,创新是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动力,也是社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源泉。它就像一盏高挂在天空中的明灯,放射出光芒,引导人们走向成功。

如何写好创新类作文?不妨追问,什么是创新?创新有什么意义?又怎样创新?由此可以想到:创新创的就是新思想、新思路、新方法,创新就是要打破旧思路、旧框框;创新需要勇气,创新需要付出艰辛;创新是智慧的动力、财富的源泉、人才的宝库等。如果把创新提升到哲理的高度,那么,创新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具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还可把创新与相关事物联系起来思考。创新与守旧、创新与模仿、创新与教育、创新与批判、创新与流行、创新与思维……彼此之间关系如何?有对立,有联系,或相斥,或相容。挑选其中一组,想深点、透点,即可写成有特色的文章。在文体上,写议论文可能更驾轻就熟,也可以写记叙文,还可以发挥想象,编故事、写小说,也是不错的想法。

童话大王用其独特的私塾教育法将儿子培养成才,而其教育儿子的方式也以父子对话的方式出版成《郑渊洁教子秘诀》一书,其中涉及社会、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

小学肄业生郑渊洁曾毅然将儿子郑亚旗从学校带回家,用自编的教材施教。这部教材大概有五六十部,总共有三四百万字,其中分为道德篇、创新和怀疑篇、哲学篇、法制篇等。这些教材都是用童话手法写的,每部教材同时又是单独的一部长篇童话。郑亚旗现为《皮皮鲁》杂志主编并任大灰狼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谈及原因,郑渊洁表示,这是因为传统教育方式正在把孩子们变成“石舫”――被灌满了知识,却缺少使之浮游的想象力之“水”。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有成才的潜力,关键在于让他们快乐地成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多让孩子感受到的是痛苦。每个孩子应该在受教育的时候有尊严,但是现在只有所谓的“好学生”才可以被尊重。

【内涵解读】

全盘否定当今的教育制度显然有失偏颇,但当今有些地方的教育确实让人望而生畏,呆板、枯燥的应试教育,考试制度、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农村教学质量下降……不少有志之士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有些家长变换方式,在家庭教育中糅合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有的则干脆把孩子接回家里亲自教育。变换一下教育方式与场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适用话题】

创新、教育方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等。

1920年,年近花甲的齐白石在艺术上已达炉火纯青的境界。但是他没有满足于现状,他希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显示新意。

一天,绘画大师陈师曾登门拜访,齐先生拿出自己的绘画作品请大师指正。陈师曾看后,对齐白石的高超技艺大加称赞;同时,他还指出了一些不足,希望齐白石能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的风格。从此,齐白石闭门谢客,苦苦钻研琢磨,刻意求新。经过十年的艰苦探索,他终于走出了一条突破自己、超越前人的艺术新路!

此时的齐白石,摆脱了民间艺术中粗糙繁琐的成分,融合了文人画简练隽永的笔墨,并创造性地以篆刻和金石之笔入画,终于形成了自己形神兼备的特色和刚劲清新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画坛自创了“红花墨叶”派,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全新的艺术境界。

【内涵解读】

创新就要勇于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正是白石老人切身体会,齐白石之所以能自成流派,且成为大家,就在于他不断创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对于好的东西,我们不光要学习,而且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如此,才能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学校教育制度的定义范文第3篇

旧《教育基本法》中没有关于幼儿教育的条款。幼儿教育的相关规定只在《学校教育法》中才能见到。(日本的《教育基本法》是根据《日本国宪法》中的相关教育条款,对国家办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进行了规定,具有教育宪法的性质,是教育法规中的基本法。其它教育法规必须符合该法的原则精神。《学校教育法》就是依据其精神对日本学校教育制度作了规定――笔者注)在《学校教育法》中,只是对幼儿园教育的目的、目标、内容、入园资格和年龄、职员等作了一般性的规定。因而以往文部省(现为文部科学省)颁布的《幼儿园教育大纲》前言中通常这样阐述:“幼儿园遵照教育基本法,为达到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目的和目标,对幼儿进行教育。”而这次修改,将幼儿教育直接写进了“新法”。“新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鉴于幼儿教育对于人之一生人格形成的基础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国家以及地方公共团体,必须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及适当的方法,以努力使之振兴。”

此次,“新法”中新增幼儿教育,主要受到“时代的变化”和“国际的潮流”的影响,特别是OECD(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2001年发表的《夯实起点:儿童早期教育和保育》(Starting Strong:Early Child Educationand Care)的调查报告。这份涉及了欧美12个国家儿童早期教育的政策分析报告,被认为是“提供国际性的情报,为各国改善婴幼儿的教育及保育政策为目的的报告”。日本虽是OECD成员国之一,然而与其他成员国相比,在许多项目评价上都处于劣势地位:幼儿教育法令散见于各相关法令之中;保育场所设置基准低;公立设施民营化;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幼儿教育投入不足等,在OECD 28个成员国中居于第24位。加上保育费用居高不下,培养孩子已经成为许多日本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些都较为严重地影响到了幼儿教育的质量。

“新法”新增幼儿教育条款,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其原因在于这意味着幼儿保教观念的变化。在新法颁行之前,日本有两套为幼儿服务的体系,一为保育所,另一为幼稚园。两者所对应的概念也不同,一为“照管”(Care),另一为“教育”(Education)。简单地说一个是只保不育,一个是只育不保。

此次修改,将保育定义为“早期孩童时期的教育及照管”(Early Child hood Education and Care),实际上是想调和这两类服务体系,也从法律上保证了所有孩子们的受保育权。

“新法”同时对幼儿成长的第一社会环境――家庭也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父母或其他抚养者,对于子女的教育负有道德上的第一责任,努力养成其生活上良好的习惯、培育其自立心、使其能身心和谐地发展。”即尊重父母对幼儿的教育,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观念。不仅如此,“新法”还主张“为父母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或信息”。使得家庭教育告别了父母只凭自身经验进行育儿的时代。

学校教育制度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比较教育

【正文】

导言——比较教育学史中的文化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对文化的重视可以追溯到100年以前。1900年,萨勒德(m.e.sadler)在题为《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从外国教育制度研究中学到有实际价值的东西?》("howfarcanwelearnanythingofpracticalvaluefromthestudyofforeingsystemofeducation")的著名演讲中,第一次指明了文化研究对比较教育的重要意义。他的一句名言是“在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不应忘记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并且制约和说明校内的事情。”他说的校外的事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他说:“当我们倡导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注意的焦点一定不能只集中在有形有色的建筑物上或仅仅落在教师与学生身上,但是我们一定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并努力去发现在任何成功的教育制度背后,维系着实际上的学校制度并对其取得的实际成效予以说明的那种无形的、难以理解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文化的核心。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这个国家的教育制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康德尔(i.l.kandel)等人秉承了这一思想,他们开创了因素分析时代,为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地位。康德尔提倡描述历史事实,分析社会历史背景。他还把民族主义和民族性作为决定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提出。汉斯(n.hans)则对影响教育的诸种外部因素加以系统化,并主张应当对形成教育的因素给以历史的说明。他把影响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分为三类:自然的因素(种族、语言、地理和经济因素)、宗教的因素(罗马大主教、英国国教和清教徒)、世俗的因素(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主义)。三类因素中文化因素占了主要地位。

埃德蒙·金(edmund.king)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历史背景。他的相对主义方法论重视客文化中的主体对教育现象的观点。要了解他们的观点,就必须对他们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文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近几十年来,文化研究在比较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综观以往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上还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所依赖的参照系只是西方文化,用它作为一个普遍的准则来影响包括非西方世界在内的全世界的比较教育研究,这一做法有失公正,也与当今世界色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极不协调。二是对文化的理解过于狭窄,把文化只理解为“民族特性”。实际上文化的概念更广泛。三是对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得不够。往往只讲到民族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少谈到文化对教育主体(教育决策者、教师、家长)的观念的影响。关于教育对于文化的反作用的研究更不多见。因此,对于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还有深入一步的必要。

一、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文化是什么,如何理解文化?文化是一个有广泛内涵的概念,据说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已有二百多种。有的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样态;有的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包括了人类的活动方式(动态的)和活动所取得的成果(静态的)两个方面。一般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包括建筑、服饰、器皿等等)、制度层面(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一切制度)、思想层面(包括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物质层面最容易交流和吸收,制度层面也常常因为政治变革而改变,惟独思想层面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凝固性,不容易吸收异质文化和互相交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民族间的交往,也总是在变化的。概括起来,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第一,具有民族性。文化总是由人类的某个民族创造的,而一个民族的特性也较多地集中表现在文化中。因此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传统可以是同义词。由于世界各民族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不同,对自然界和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他们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文化。例如,对待自然,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对待社会和他人,中国人主张中庸、谦让,西方人则主张竞争、斗争。这是从观念形态上讲的。表现在物质形态上也有极大的不同。例如中国的民间艺术图案讲究对称、统一、和谐;西方民族则讲究差异、多样。可见民族性表现在各个方面。

第二,具有稳定性。民族文化传统常常表现出相对的凝固性和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时间上就是惯性。也就是说,文化传统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慢,总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具有滞后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空间上,就是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维持着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往往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定的保守性。所以,在世界文化交流已经如此频繁和深入的今天,各民族文化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民族文化传统的稳定性是民族文化传统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但在某种程度上却表现出凝固性和保守性。它不仅在发展进程上落后于时代,有的甚至于拒绝时代变革的要求,拒绝外来文化的渗透。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经过了曲折的过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此文化传统的稳固性具有两面意义:积极方面的意义是它保持了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即民族性;消极方面的意义是它影响到文化传统的交流和变革,阻碍着对先进文化的吸收、创造和传播。

第三,具有变异性。每种民族文化都是不断发展的,也就是不断变革的。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民族也在不断发展,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变革。也就是说,文化传统不能完全保持原来的样式,总要增加新的符合时代的内容,要去掉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例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传统,但是现在是男女平权的时代,这种男尊女卑的陋习就应该除掉。

每种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都有优秀的内容,也不免有落后的内容。在文化发展和变革中就要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的东西,摒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东西。对待外来文化,也是这种态度,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的东西,排斥落后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基本的文化观。

二、文化研究与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观念,就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人类就有五大古代文明,即古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东方中国文明。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由于战争和其他原因,有些文明衰落了,希腊文明成了西方文明的源头,而东方的中国文明却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不论是哪种文明,都给世界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文明有了较快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质生产的迅速增长,为西方国家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实际上,西方文明是在掠夺其他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文化的发达,并不能排除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只要这个民族还存在,它的文化总是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的。

20世纪60年代西方出现一种现代化理论,认为非西方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是一致的,前者现在所处的阶段是后者经历过的一个阶段,非西方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惟一的途径就是西方化和照搬西方的模式,只有靠西方文明的传播,靠输入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因素才有可能。这种理论代表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观点。事实上世界文明并非以西方文明为中心,西方文明只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类型。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东方国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创造了各自现代化的模式,打破了“现代化理论”的神话。“现代化理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有一定的影响。70年代以后它受到许多学者的批判,现在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但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很难在西方学者中克服,原因不在于他们自己不想克服,而是他们太不了解别的文化了。尤其是比较教育,它产生于西方,长期活动在西方,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近几年来,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理事会在非西方国家举行年会,对于西方学者了解非西方文化是大有裨益的。亚洲比较教育学会的成立,更有利于东西方比较教育学者的交流。

应该特别指出,以儒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覆盖东亚、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东亚移民居住地区,但是在包括比较教育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它未能发挥重要作用。在新的世纪,东亚各国应自觉地挖掘本民族文化中优秀传统,使之成为东亚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理论源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观念,东方学者也有责任。东方学者要放弃迷信西方的观念,要跳出表面看西方教育制度的框框,深入到西方文化的深层去认识西方的教育;要在学习西方文化的优秀经验时注意理解它的实质,并尽力使之本土化。这种要开展文化研究。

三、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教育除了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的影响外,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无不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例如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科学制度是在封建制度中形成的,这种科举制度把学校教育与人才的选择制度结合在一起,这就影响到中国一千多年的教育传统。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动摇了封建主义统治的基础,科举制度终于随着政治经济的剧烈变革而彻底破灭。但是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虽然在中国已消灭了一百年,而与科举制度相伴随的教育思想却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残存下来,追求学历,重视考试就是这种教育思想的反映。日本的所谓“考试地狱”恐怕也与中国的传统有关。

教育一方面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是发展文化,创造文化的最重要的手段。也就是说,教育无时无刻不在传播文化,创造文化。文化靠什么继承和发展?靠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但是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又总是根据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对文化传统加以选择和改造。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它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来选择文化、传播文化、改造文化、创造文化,使它符合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

比较教育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教育,就需要研究影响这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前面说到,文化的内涵很广。但对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例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而东方文化则重视集体主义;发达国家多少具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不发达国家总是抱有民族主义倾向。即使同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也很不相同。笔者最近访问法国,适值wto在西雅图开会,法国教授批评wto过分重视商业,不重视文化。他们总是为自己的文化传统而自豪。但你如果到美国,就很难听到这种声音。一个国家的这种传统必然会反映到教育上,特别是反映到教育思想观念上,从而影响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在比较教育中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只有从文化研究中才能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的本质。

四、文化研究的困难与课题

进行文化研究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最好是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到当地去生活一段较长的时间。正像萨德勒曾经说过的,不能只注意一个国家的有形有色的建筑物和教师与学生,还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去发现无形的精神力量。这是难以做到的。即使在一个国家做到了,对其他国家还是不了解,仍然难以比较。

还有另一个困难是,研究者本身是另一种文化的主体,他自身已经具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也就是具有本民族的思维定式,即使他能够深入到客文化中,如果不克服自身的思维定式,也不能得出客观的科学的结论。因此从事文化研究的比较教育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需要克服自身的文化偏见,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文化,尊重他们的价值观。

进行文化研究还需要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因为文化传统总是历史延续下来的。不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不可能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是怎样形成的,也就不能了解它的文化实质。因此,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不仅是跨文化的研究,而且也是跨学科的研究。

虽然有以上的困难,在比较教育中开展文化研究不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总有它的表现形式。它们常常表现在他们的哲学历史著作中、文学艺术中,也常常表现在他们的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方面。研究他们的文献资料,特别是该国的著名学者的著作,是可以把握他们的文化实质的。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教育的国际化促进了人员的交往,许多留学生到异国他乡去学习,对当地的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开展文化研究;各国学者的交往与合作也有利于对别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几个国家的学者如果能合作开展文化研究,则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正在从事题为“文化传统和教育现代化”的研究,目的是想通过研究了解各国文化传统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传统教育如何向现代教育转变,从而认识今天如何进行教育改革。我们的方法是;选择有在某个国家留学经验或对该国有较深了解的学者,研究该国的历史、哲学乃至于文学;研究该国教育政策文献;实地考察该国的教育,包括参观访问、和教师学生以及学者座谈;然后与其他国家加以比较。此项研究已进行了九年,第一阶段的成果反映在《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这部专著中。该书研究了美、英、德、俄、日、中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并对中西人文主义传统、中日人才观、中美师生观以及西方现代知识观进行了比较分析。此项研究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还在继续中。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国际教育纵横——中国比较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薛理银.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作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比较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学校教育制度的定义范文第5篇

一、科学拟订发展规划是前提

校长在拟订学校发展规划前,必须对相关的职业教育制度作透彻的了解,对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进行研究,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况进行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目的是确定和定义规划背后的一些关键问题:例如学校是否拥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实施这一规划?为了顺利实现规划,需要有哪些短期和中期的计划,是否能在情况出现变化时对规划进行修正?等等。

二、营造良好激励氛围是基础

当今的职业学校要想在近乎颠覆性的教育改革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形成学校独有的支撑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争取和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氛围,密切与政府、行业、企业等社会组织的关系,积极争取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人脉资源、政策资源和发展机遇等。另一方面,更要注意从学校特点出发,在学校内部建立起以“五创”工作和对口高考等重点工作为核心的较为合理的、具有竞争性的激励机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建设水平的提升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激励氛围。要积极引导教师树立起“是舞台成就了演员”的思想,让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才华。

三、工作任务项目推进是抓手

职校校长要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和职业学校办学的特点,将学校的工作任务项目化,并有针对性梳理成创建项目、常规项目和出新项目加以推进。一是要重抓创建项目,努力在创建中赢得机遇,在创建中获得发展和提升,从而不断提高学校办学的基础能力和社会形象。二是要狠抓常规项目,努力将教学、学生、后勤常规管理工作落实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之中,同时要突显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努力夯实学校的基础管理水平。三是要倾心打造出新项目,围绕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课程改革、“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校企合作、对口高考等目前职业学校的重点工作,扎实采取各种措施,推进重点工作,努力打造出学校建设发展的新的亮点,从而充分展示学校办学魅力,增强学校办学的吸引力。

四、完善制度并强化执行是保障

校长不仅要带头遵循和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而且要引导教师自觉按制度办事。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要按章办事,坚决制止和纠正,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惩罚。“良药苦口利于病”,对于任何人来说,严格的管理最初都是一种痛苦:往往是被管理者怨声载道,施管者必须忍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而施管者只有顶住这些压力才能把严格的管理实施下去,从而打造高效的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一位出色的校长应该是在拥有一颗宽以待人的心与平易近人的态度的同时,也拥有“不通情理”的严格的领导作风。

校长还要坚持在动态中完善、强化管理制度。学校工作不是固定不变的,学校的管理制度也不是永恒的。要根据学校工作的实际和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修改完善规章制度,否则,规章制度就会落后于学校的发展。校长在实施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诸如行政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收费等均不得违法,要不断强化依法办学观念,发挥它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同时,校长还要依据法律法规来指导、协调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如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学校与行业和企业的关系等,正确行使权利,严格履行义务,将学校管理活动纳入法制轨道,积极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学校及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五、重视教师队伍培养是根本

办好职业学校,没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不行的。因此,职校校长要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一是要走出去。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出国培训、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下企业锻炼和到发达地区、先进学校学习,开拓教师的视野,鼓励和支持教师结合教学和生产实际,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激发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二是请进来。通过请职教专家、先进学校校长或骨干教师来校讲学,进一步明晰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和工作的思路,增强教学研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三是立足校本。教师培训培养的形式有多种,但校本培训是关键。出国培训、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等培训的效果怎么样,最终都要在学校这块本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校在校本培训过程中要通过引路子、搭台子、压担子、设位子,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教职工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展示思想、彰显才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升。

六、校长准确角色定位是关键

在当今的职业学校建设发展中,大家越来越觉得,校长是一个率领队伍朝着既定目标方向前进的引领者。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管理就是服务,校长不仅是一个引领者,还是一个为教育和学校师生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的服务者。